《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664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664人教PPT课件

慧,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故C 项正确。A项不符合分封制的影响,B 不符
合早期政治制度王权尚未高度集中的特点。D 项所说与题干不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2、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 和政权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亲贵合一。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
史料探史——周王与诸侯、诸侯之间的关系 史料 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同时,西周 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 也较以前密切。 探究 据史料,归纳周王室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诸侯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1)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 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2)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
夏 前2070 商 前1600 周 前1046 秦 前221 两汉 前202 三国 220-265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420-589
隋 唐
五代十国
581-618 618-907
907-960
两宋
960-1279

1206-1368

1368-1644
对象 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交__纳___贡__赋___
内容 义务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依据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和 规定等级秩序; 3、大、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 宗法制的目的 (二) 宗法制的内容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 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
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 室,以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局。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 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 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标志: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地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商朝的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影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三) 神秘的王权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分封为
“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大 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分 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奴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一 ) 背景——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同时为巩固统治,武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 民分授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 们建立侯国以巩固王室。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要概念: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早期人类社会组织的演变
原始人群 氏族公社(母系 父系)
部落 部落联盟
一、夏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图1:大禹治水图
思考:根据图1、图2,大禹的身份 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 这些变化呢?

夏桀暴虐无度,约前1600年,夏被商灭
商的势力范围
最初都城
一、夏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夏的建立: 禹建立夏朝(BC2070年),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2、商政治制度:方国联盟
中央: 相、卿士等 地方: 侯、伯等
一、夏商: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夏的建立: 禹建立夏朝(BC2070年),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有何历史影响?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2.宗法制
(1)目的:加强_分__封_制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继__承__上的矛盾。 (2)定义:是用_父__系_血__缘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思考:分封制有哪些作用和哪些局限性?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1)目的:巩固统治 (2)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会举例) (3)内容:诸侯义务:守、战、贡、述
诸侯权利:再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
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初期 消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013江西省高一历史课件必修1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3江西省高一历史课件必修1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年均以德”

“德均则卜”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诸侯
大宗

嫡长子
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士 小宗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 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西周如何来保障王权 及各诸侯的稳定了
请思考:宗法制是如何与分封制互为表 里共同维护周王室统治的?
2.宗法制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西周分封制的演变过程怎样?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王位世袭制1)背景:BC2070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3)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4) 方式:王位采用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5)强化: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1)建立: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和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义务:A定期向王纳贡B奉命征伐)二、分封制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特征)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3、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4、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5、内容:(土地和人民)即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6、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7、诸侯的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8、诸侯的权利在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a设置官员、b建立武装、c征派赋役等,d可实行再分封。

9、特点:制度一贯,对象广泛,部族色彩,宗法相连,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0、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11、评价:1)从积极方面看: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从消极方面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也就埋下了诸侯脱离中央控制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5张PPT)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5张PPT)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血缘关系
政治地位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巩固统治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和对象
观察左面的分封 示意图,思考:
西周将哪些人分 封到地方做诸侯 呢?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分封制的内容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周王与 地方诸侯之间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关系呢?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分封制的内容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周王与 地方诸侯之间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关系呢? 诸侯的权利
①将每个宗族内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 宗,居同宗中的支配和主导地位; ②将每个宗族内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 居同宗中的从属和次要地位; ③宗主由大宗担任,世袭继承。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法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法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的继承顺序 与权力分配原则。
大禹 治水
戴冠冕 的夏禹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禹传启,家天下”
1.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禹传启,家天下”
材料: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 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 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 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 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 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6张PPT)
——《礼记·礼运》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 史影响? 答:“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传子)代 替了禅让制(传贤)
12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22
1、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西周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加强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 周朝成为延续几百年的强国。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楚王问鼎
23
3、宗法制 小儿子
考一考: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 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 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8
13.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9
1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
31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礼乐制度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 越行为的工具。
32
●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 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33

2017级人教版必修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31张)

2017级人教版必修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31张)



商 后代 宋
后代 后代 蓟 陈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自主学习: 浏览课文,找出古代中国早期主要有哪些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 王位世袭制
二、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观察禹的装束, 其身份和地位有 何变化?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 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 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 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交纳贡赋
材料三: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
(2)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用辩证史观进行分析:积极 5、分封制的影响
+消极)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区,扩大了疆域 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政权趋向严密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西周前期
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公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周 代 侯 分 封 伯 制 子 度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庶民
奴 隶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受封者的权力和义务

《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 讲义

《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 讲义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讲义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

在夏朝,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其政治制度还较为简单。

商朝取代夏朝后,政治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内服与外服制度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控制着内服地区,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则相对有限。

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较大的自主权,但需要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二)神权色彩商朝的政治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占卜是商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商王几乎每事必卜,以此来决定国家大事。

(三)行政管理商朝在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上的封侯和伯,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建立后,在政治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完善。

(一)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二)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 (共26张PPT)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 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 定会挑我的。
18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示意图
史舞台:秦始皇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
9.瓦解原因: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②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诸侯 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③王室衰微;④血源疏远.
【为什么分封制最终不能真正巩固周朝的统治?】 巧记 分封制
15
楚王问鼎dǐng
鼎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 绩的礼器。 借指王位、帝业。
7.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在
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21
由宗法制度产生的
1、宗法观念
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
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
问题探究:王位世袭制的含义是?禅让制与世袭制的本质区别是什 么?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出现的结果,是 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即这种社会政治制度, 要更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史记.本纪。夏本纪》
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特点 ①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__________。 ②国家大事都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 了_________色彩。 (2)行政管理 ①中央设有_______、________等,掌管________。 ②地方封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___________。 (2)内容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________、功臣和____ 对象 ____的后代。 诸侯要为周天子___________、随从作战、________ 义务 和朝觐述职。 层级 天子→__________卿大夫→________。 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___________、建立武装 和____________等。
(3)影响 ①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_______,使 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_________。 ②后期:由于__________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 分封制___________。
4.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 在权力、财产和____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________,形成相对的_______和小宗。 (3)特点:利用______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4)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________。 ②有利于__________的稳定和团结。
兵器。——《中国古代文化史》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材料分别反映了中 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 其一: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 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 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 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其二: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 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 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 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 而朝,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 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其三:武王崩,成王幼,……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 偏焉。 ──《荀子· 儒效》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国 家形成有何特点? 材料二和三所反映的制度有何重要影响?
图一
统治范围扩大
周王统治加强
图二 图三
形成等级序列
结合以上三图谈谈分封制的作用
礼乐制度是贵族宗法制度的一种外在的表现 方式,因此我们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往往除了发 现礼器如鼎、簋、豆、壶、舟、盘、匜之外,还 经常可以发现乐器,如石磬、编钟等等。……在 晋国始祖唐叔虞初封时,周成王分给他“大路、 密须之鼓、阙巩、沽洗”,大路指的是战车,密 须之鼓是乐器,阙巩指阙巩国所出铠甲,属兵器, 沽洗是一种钟的名字,也属乐器。在考古发掘出 土的诸侯墓葬中往往可以发现超越其身份的礼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
主也,宗人之所尊也。……古者所以必有 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 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
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
宗也。
《诗· 大雅· 文王》曰:“文王孙子,本 支百世”。注曰:“本,本宗也。支,支子 也”。郑笺曰:文王“以受命造始周国,故 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 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 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德钧 则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哪一制度?根据 材料概括制度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