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合集下载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把握世界的本质1.正确理解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物质是可知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常见错误如下: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包含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客观实在只包含物质现象。

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总和)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构成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这里注意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

常见错误,认为生产力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3.正确把握物质和运动: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4.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变;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是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注意: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脱离静止谈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方生方死”、“日方中方睨”、“人甚至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脱离运动谈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大全1.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纠错: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自然现象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关注。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纠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纠错:夸大了哲学的作用,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但可以说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之母。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纠错: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5.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纠错: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6.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纠错:不一定,因为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7.哲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哲学促进实践的发展。

纠错:哲学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正确的哲学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哲学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8.哲学是一种物质力量。

纠错: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

9.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纠错:违背了可知论,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错: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为辩证关系既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也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而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不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1.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平等的。

纠错: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是基础的,是根本的,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居于从属地位。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

纠错: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依据。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纠错: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4.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纠错: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15.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纠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的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常见错误说法:①夸大联系的范围:如“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

②混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如“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或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社会性。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存在,故不具有社会性,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如人为事物的联系。

(这里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便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具有客观性。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常见错误说法:“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或“部分决定整体”。

更正: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常见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因为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即层次性)等特性,所以当事物之间或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呈现有序、优化组合的情况下,便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整体与部分功能之和存在下面三种情况:①1+1>2 ②1+1<2 ③1+1=2所以说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合理优化构成整体,才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高考政治是高中学生必须要面对的考试之一,而生活与哲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由于生活与哲学有许多刁钻的知识点,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点。

下文将重点讨论这些易错点,并提供相关解题技巧。

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四个里程碑在高考中,通常会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四个里程碑: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中国革命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但是,有些考生可能会将俄国十月革命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

实际上,俄国十月革命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果而已,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如果将其当作里程碑,就会产生错误。

2. 休谟、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休谟、康德和黑格尔是著名的哲学家。

在高考中,常常会考到这三位哲学家的观点。

其中,休谟的主要观点是经验主义,康德的主要观点是唯心主义,黑格尔的主要观点则是辩证法。

由于这些观点比较深奥,很容易被考生忽略或混淆。

考生需要根据各自的思想体系,深刻理解休谟、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观点。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和原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常见的方法论和原则包括唯物辩证法、阶级斗争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些方法论和原则有时候被考生误解或混淆。

例如,有些考生认为唯物辩证法只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方法,而实际上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此外,有些考生认为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而实际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来源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生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包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线。

这些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考生需要深入了解其内涵。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在高考中,经常会考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四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四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常见错误: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或“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歪曲的虚幻的社会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论正确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总是同步的”、“社会意识总是先于/落后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

注意,这里一定要强调“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

④“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社会意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所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正促错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物质和意识何为本原,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3.社会基本矛盾及解决途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注意: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解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注意: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 常见错误:①“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通过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二单元把握世界的本质1.正确理解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物质是可知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常见错误如下: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包含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客观实在只包含物质现象。

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总和)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构成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这里注意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

常见错误,认为生产力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3.正确把握物质和运动: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4.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变;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是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注意: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脱离静止谈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方生方死”、“日方中方睨”、“人甚至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脱离运动谈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整理(一)哲学的基本思想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2)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3)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4)世界观体现方法论(反映)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5)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和(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与具体科学(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指导(4)哲学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指导(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同。

(6)哲学研究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7)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是科学”(8)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9)哲学能够为科学提供积极的,有益的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

(5)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

(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哪个基本形态?(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__ ________(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__ ________(3)气者,理之依也。

__ ________(4)理生万物。

__ ________(5)未有此物,已有此理。

__ ________(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_______(7)物是观念的集合__ ________(8)心外无物__ _______(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__ _______(10)黑格尔的绝对精神_ _______(11)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__ ________(1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__ ________5.哲学的基本派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6.哲学与真正的哲学(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必修4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必修4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1.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2.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3.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

4.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或科学之母。

5.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哲学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或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统一。

7.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8.生活源于哲学。

9.正常的人都具有哲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10.人人都有智慧。

11.哲学是关于人与外界的关系的学问。

12.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13.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14.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5.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科学。

1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18.哲学对实践有积极的作用,任何哲学都是时代变革的先导。

19.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21.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22.规律是可以改造、消灭和创新的。

23.人们可以改变和认识规律。

2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5.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

26.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7.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8.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9.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意识根源于人脑。

30.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

31.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3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3.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3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利用和创造规律。

3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同时产生的。

36.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37.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38.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9.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40.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41.一切观念都是对现象的模仿。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及易错点总结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及易错点总结

二、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一)唯物论部分●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4、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4、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要求: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7、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求: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

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是相辅相成的,生活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则是生活的指导。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学,而哲学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生活与哲学割裂开来,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样不利于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内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区分各种哲学派别的根本问题。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其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混淆,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不然。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混淆,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世界和事物的看法。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要用孤立和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混淆,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其特点在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然而,有些同学容易将其与历史唯物主义混淆,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不然。

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中的易错易混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梳理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和其他哲学相关的考试。

在生活中运用哲学思维,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应为“客观实在”)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对)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5.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对)6.意识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注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7.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注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8.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注意: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0.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注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11.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注意:人的意识不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1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14.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5.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X)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X)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X)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X)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X)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X)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X)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X)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X)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X)点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篇: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见易错点及关键点汇编(全册完整版)

2021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见易错点及关键点汇编(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作用 材料中强调哲学,在设问中出现“这因为,这表明,这说明”,那么选项要考虑哲学作用。

哲学作用2、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3、世界观---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人人都有哲学-----系统的、理论化的----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后天实践4. 具体科学-----基础、推动、促进作用---------个性、个别、特殊 (基础、推动、促进)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共性、一般、普遍 (概括、总结、升华、指导)错例:(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 (2)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真正、正确、科学错误、虚假、非科学推动、促进、积极阻碍、消极作用6.答题技巧关于“哲学作用”、“意识作用”、“认识作用”、“社会意识作用”、“价值观导向作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法”、“文化”类的选择题则考虑“哲学、世界观、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

7.整个世界=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思维世界)8. 哲学源于——实践、生活、时代(√)9.【凡是选项中出现“前宽后窄、前窄后宽”的情况,该选项都是错误的】例如: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整个世界。

(×) 前宽 后窄 前窄 后宽10.【图示哲学的基本问题】 【拓展链接】 思维与存在的不同提法11. 正确把握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思维 存在 普遍说法精神、意识物质 在历史观中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主观客观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典型例子1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物质运动规律意识静止 主观能动性1.2. 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1)人可以改变、创造、改造、发明、创新、发展、拓展、消灭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来源: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

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①本意角度:爱智慧。

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

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

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常见错误将二者的位置颠倒,注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世界观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所起的作用也是双重的,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即正促错阻)。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存在、物质——意识,这两组词语是固定搭配,不能混着用如“思维——物质、存在——意识”。

5.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第一方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关系问题包含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哲的范畴,其内容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7.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唯物主义的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的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本原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但本质是正确的坚持了唯物主义这个大方向。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学科意义上的原子,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错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总体来说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观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历史观上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综上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质正确同时也有缺陷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进行简单定性。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

正确区分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关键在于理解这种精神是在人自身之内,还是在人自身以外。

对该部分知识的考察通常是通过古人的话来分析属于哪一种派别。

常常容易犯错的如下:①存在即被感知——某一事物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为人所感觉到,这是主观唯心主义。

类似比如“我思故我在”、“心想事成”、“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等。

②未有此气,先有此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理”是客观精神。

常见的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在事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气先”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气”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类似举例,如“形者,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等。

特别提醒: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②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④不能认为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8.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构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其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注意,二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9.马哲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哲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哲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此处常见容易犯错如“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坚持了唯物主义”或是“坚持了辩证法”,在马哲出现之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坚持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也不是马哲所特有的,这些错误说法都不能构成马哲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标志。

10.哲学的作用:个人角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社会角度——社会变革的先导:批判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

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都是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实际是双重的,因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在此处注意,哲学不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哲学也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1.马哲的中国化:马哲中国化两大产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马、列、毛。

第二单元把握世界的本质1.正确理解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物质是可知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常见错误如下: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包含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客观实在只包含物质现象。

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总和)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构成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这里注意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

常见错误,认为生产力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3.正确把握物质和运动: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4.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变;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是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注意: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脱离静止谈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方生方死”、“日方中方睨”、“人甚至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脱离运动谈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变、创造规律、但可以发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并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而不是改变规律自身),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遵循客观规律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前提和基础,不能颠倒二者的位置。

③规律≠规律性现象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相对稳定深刻的本质联系,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性现象是浮于外表的联系,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

6.意识的本质:①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里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注意:人脑≠大脑(意识为人所特有,不包括动物)机能≠产物/分泌物(这就意味着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产生意识,因为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注意: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歪曲的、虚幻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7.意识的作用:①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注意: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但自觉选择性为人所特有。

②能动的改造世界。

第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注意:意识有正误之分,所以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错误的意识则起消极的导向作用。

(即正促错阻)第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