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得以迅速发展。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是时代所需而且是经济发展所需。
文章先探究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接着浅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亚洲地区、非洲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
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需要慎重考虑,充分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所造成的利害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等。
[1]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发展空间。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尚未取得明确而一致的说法,因为区域一体化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演变,区域一体化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浅析它的定义。
区域一体化是指特定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获得共同利益,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谈判(或协商)建立某种制度性(或非制度性)合作机制,发挥各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行经济的联合与融合,达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最终形成从分立的经济到一个统一的经济的过程或状态。
[2][3]
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应用而生,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亚洲经济的发展,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世界大部分国家在采取积极措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既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缘条件加快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4]中国也只有融入经济一体化之中,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自己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
(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有了迅猛的发展与进步,综合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在东亚乃至亚洲,中国历来是具有强大力量与影响力的国家,区域合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会名不副实。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参与区域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名正言顺。
(三)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并且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到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规模已经达到2.5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已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正在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资市场。
到2008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外资达到了8700多亿美元,连续17年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位。
随着中国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中国市场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这给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三)中国稳定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东亚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加入WTO所提供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东亚经济的复苏带来了希望和挑战。
东盟各国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必须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前所未有地实施4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而且,中国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危机救援活动,购买它们发行的债券,帮助它们扩大支持世界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融资规模。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区域经济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现状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与11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80多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有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
[5]中国在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意义尤其重要,中国正立足于亚太地区,构建自己的多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向多元中心发展的转变。
我国采取了区域、次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合作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加快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困难和挑战。
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的不同。
当今世界的基本政治体制类型多种多样。
例如,中国、越南、老挝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是实行总统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4]政治的多样性给各国的决策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区域合作过程中有各种考虑,甚至带来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有最不发达的国家。
这使得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极大地限制了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经济政策的余地。
再次,文化传统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方式是有较大差异的。
加上述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差异,中国同各国实行区域一体化,要相互了解和理解,达成共识、一致行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最后,各国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竞争性,而且区域合作带有盲目性。
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阶层及总体发展水平类似,产品存在同构性,基本处于相同的国际分工阶梯之中,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4]同时,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在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压力下被动应变的结果。
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在战术层面有考虑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但总体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感,整体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6]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着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
[7]我国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消除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等障碍,同时也为区域内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市场的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为区域内自由贸易在淘汰成员国的劣质产品的同时,又鼓励扩大再生产其优质产品,这就促进了区域内各国生产的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这有利于我国集中本国的有限资源生产效益最高的产品。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从而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与区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世界经济范围之内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数量得以迅速增加,体现成员国共同意志的经济贸易政策相继出台。
如欧盟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率先实现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同盟目标,即在同盟国内部消除关税壁垒,对外则实行统一的贸易壁垒,到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以后,基本实现了无国界限制的商品、资金、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也确立了将在15年内取消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贸易领域竞争的产物,
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促进了我国同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国际化和自由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我国生产要素在国际流通,而且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从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在一定区域内深化与加强的集中体现。
在客观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要求在经济上有关国家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签约的方式结为不同性质的经济联盟,并允许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提高成员国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
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我国生产要素参与国际流通,而且亦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能并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8]这显示出我国对全球经济的巨大贡献。
五、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发挥要求区域各成员国的经济结构要优势互补。
我国最有效地组织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是加强同区域各成员国组织机制的建设和运作。
要充分利用区域各成员国中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体制,形成互补优势。
例如我国可以考虑同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总之,我国应该充分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我国国家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任贻康,周建平.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张蕴岭.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宫占奎.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孙林.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136.
[5]邢军.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路[J].经济纵横,2006(7):13.
[6]李晓.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J].价值工程,2011(3):4.
[7]李双元.从WTO和EU法律制度谈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125.
[8]孙峰.再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一种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解释.当代财经,20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