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讲义--02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疾病的分布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发病频率

1.发病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发病率高说明对人群健康危害大。

观察时间:一般为一年。

分子:新发病例数。重复发病可累计,按首次确诊时间作为发病时间。

分母:该地可能发生该疾病人群总数。可用年初加年底人口数除以2。

发病专率:按不同的特征进行计算的发病率。

发病率的比较:应采用标准化率。

2.罹患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该指标适用于描述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强度,如传染病、食物中毒等暴发流行情况。

3.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地区第1个病例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比例。

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分析流行因素,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二)患病频率

1.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又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患病率的变化可随人群发病情况及疾病结局的变化而变动,所有影响人群中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数量增减的因素均可影响患病率。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2.感染率是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原体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评价防治工作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隐性感染、病原携带者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常用。

发病率:描述流行强度,可用于病因学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

罹患率:适用于疾病暴发流行的情况。

患病率:可用来表示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现患或流行情况。

感染率:可用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

续发率:可用于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防疫措施的效果。

(三)死亡与生存频率

1.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观察时间常以年为单位。

死亡率用以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它既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死亡专率:按不同的特征进行计算的死亡率。

死亡率的比较:应采用标准化率。

2.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全部患者的比例。

病死率表示确诊某病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治能力,常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死亡率计算时分母为平均人口数,包括了所研究疾病的患者和非患者,而病死率的计算只与所研究疾病的患者有关。

例:某地人口1000人,某年中发生霍乱20人,6人死于霍乱。

该年霍乱死亡率=6/1000=0.006=0.6%

霍乱病死率=6/20=0.3=30%

3.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年、3年、5年)后,尚存活的患者所占的比例。

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四)疾病负担

1.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各个年龄组人群因某病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

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死对人群健康的损害。多用于综合估计导致某人群早死的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2.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

反映疾病对人群寿命损失影响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疾病负担的研究;确定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用于卫生经济学评价。

二、疾病流行强度

散发: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①常年流行,病后免疫力持久,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免疫水平的疾病,如麻疹;②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③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如炭疽等;④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如麻风。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流行: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相对于散发,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大流行: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三、疾病的分布

(一)人群分布

人群的一些固有特征或社会特征可构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宗教等。

1.年龄是人群最主要的人口学特征之一,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均与年龄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对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两种:横断面分析和出生队列分析。

2.性别与疾病风险的性别差异可能有关的因素包括:两性的遗传特征、内分泌代谢、生理解剖特点等不同;两性的生活方式、嗜好不同;两性对致病因素的暴露机会和暴露水平可能存在差异。

3.职业职业与疾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作业环境对个体疾病风险的影响上。作业环境包括各种不良的物理环境、化学物质、噪音和由职业导致的紧张压力等。

4.种族和民族疾病风险的种族和民族差异主要与遗传因素、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卫生条件、经济水平、长期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5.婚姻与家庭可以影响个体的精神、心理和生活,进而影响人群健康。婚姻状况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较大,如婚后的性生活、妊娠、分娩、哺乳等。

6.宗教有其独立的教义和教规,会对其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联系紧密。

7.流动人口具有生活和卫生防病条件差、人群免疫水平低、预防保健组织不健全、流动性强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