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规章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内科护士行为规章制度汇编

内科护士行为规章制度汇编

内科护士行为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科护士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秩序,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内科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医疗纪律,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第三条内科护士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四条内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当服从医护人员的指挥,热爱本职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第二章内科护士的工作责任第五条内科护士应当按照医院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第六条内科护士应当对患者负责,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第七条内科护士应当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疗设备的安全和完整。

第八条内科护士应当注重团队合作,与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互相协助。

第九条内科护士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内科护士的行为规范第十条内科护士应当严格遵守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医院的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内科护士应当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贪污、受贿、偷盗等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内科护士应当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擅自离开病房。

第十三条内科护士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第十四条内科护士应当处理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患者温暖和关怀。

第十五条内科护士应当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第四章内科护士的违规和处罚第十六条内科护士违反本规章的规定,经医院管理部门确认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七条内科护士违反医院的管理规定,影响医疗秩序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内科护士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严重损害患者权益的,应当给予辞退处理,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内科护士泄露患者隐私,损害患者利益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内科护士违规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目录一、总则 (2)二、组织结构与职责 (2)2.1 护理管理机构设置 (3)2.2 职能部门与职责 (5)2.3 岗位职责 (6)三、护理管理制度 (6)3.1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8)3.2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8)3.3 护理教育与培训制度 (10)3.4 护理科研与学术活动管理制度 (10)3.5 其他护理管理制度 (12)四、护理工作流程 (13)4.1 患者入院护理流程 (14)4.2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流程 (15)4.3 患者出院护理流程 (16)4.4 护理工作应急处理流程 (17)五、护理人员管理 (18)5.1 护理人员招聘与录用 (19)5.2 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19)5.3 护理人员绩效评价 (20)5.4 护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 (22)六、护理质量管理与监督 (24)6.1 护理质量标准制定 (25)6.2 护理质量检查与评估 (26)6.3 护理质量改进与反馈 (28)七、护理风险管理 (28)7.1 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29)7.2 护理风险预防与控制 (30)7.3 护理风险应对与处置 (31)八、附则 (32)8.1 解释权归属 (32)8.2 修订日期与依据 (33)一、总则为加强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质量第安全至上”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忠实履行职责,严格自律,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全体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医院形象和患者利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护理工作环境。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运作,本医疗机构建立了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并明确了各级职责。

护理部: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负责全面规划和监督护理工作的实施。

护理部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部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部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护理部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服务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护理部门全体护士和相关工作人员,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临床实践和科学护理相结合,确保医疗服务高效、安全和优质。

第三条护理部门领导班子承担护理部门全面工作开展的主要责任,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队伍。

第四条护理部门要与医疗服务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协同工作、互相支持的机制,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第五条护理部门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六条护理部门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细化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确保医疗服务的顺畅进行。

第七条护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保密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安全,保障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被泄露。

第八条护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激励优秀人才,促进全员工作积极性。

第九条护理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护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配合,实现医院全面发展。

第十条护理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护理服务规范第十一条护理部门要严格遵守医院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十二条护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医疗服务部门的工作,协助医务人员完成医疗服务工作,确保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三条护理部门要定期开展患者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第十四条护理部门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促进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第十五条护理部门要建立护患沟通机制,保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参与,促进患者和护士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一级医院护理规章制度

一级医院护理规章制度

一级医院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政策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护士,在医院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第三条护士应遵守医德、护理伦理,保守医疗秘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第二章护理操作规范第四条护士应按照医嘱和护理规范,正确、及时地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并记录相关护理措施。

第五条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六条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注射、输液等操作时,应按规定的流程、方法和时间进行,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第七条护士在医嘱下进行药物管理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情况,避免用药错误。

第八条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重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关心患者的情绪和感受。

第三章专科护理规范第九条护士在从事专科护理工作时,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操作。

第十条专科护士应定期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一条专科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服务时,应严格按照专科护理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服务质量。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二条护士在发生急救、病情恶化等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应急处理,稳定患者病情,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护士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冷静、果断,避免发生二次伤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护士在发生传染病或疫情等突发事件时,应严格遵守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五章护理质量评价第十五条医院将定期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护士进行奖惩或培训等措施。

第十六条护士在接受医院的质量评价时,应积极配合,对评价结果认真反思,并不断改进提高自身的护理服务质量。

第十七条护士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护士各项护理制度汇编范本

护士各项护理制度汇编范本

护士各项护理制度汇编范本一、护理管理制度1. 护理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2.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医嘱,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护理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护理人员应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二、分级护理制度1. 特级护理:专护,指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严格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变化,做好重症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2. 一级护理:持续室内清洁,整洁,空气新鲜,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3. 二级护理:按各科疾病护理常规,保证病人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做适当的床上或室内活动。

4. 三级护理:读出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

掌握病人的病情和思想状况。

三、查对制度1. 医嘱查对制度: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

2. 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四、护理交接班制度1. 护理交接班应做到逐项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医嘱执行情况等。

2. 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内容,对交班内容有疑问时应及时提出并核实。

3. 接班人员应签字确认交接班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安全评估,制定并执行安全措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2.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管道护理,确保管道的安全和通畅。

3.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用药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按医嘱用药。

六、护理记录书写规定1. 护理记录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清晰,字迹工整。

2. 护理记录应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医嘱执行情况等。

3. 护理记录应使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的表述。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三甲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报告制度1.各级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建立适合本院护理安全和质量、服务管理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阐明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类型。

3.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防各种导管脱落、用药错误、坠床/跌倒、压疮等,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4.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发生严重事故时由护士长立即口头报告科主任、科护士长、护理部及院领导,24小时内进行网报。

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处理意见上交护理部,不得延误或隐瞒。

5.鼓励主动上报,坚持非处罚性原则,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激励机制,对于发生不良事件后能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医院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有促进作用的,给予激励。

但因严重违反操作技术规范、给患者、医院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者除外。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和消除不良后果,并指定熟悉全面情况的专人负责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7.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失,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8.各科室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当事人及处理均需详细登记。

护士长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所有护理不良事件均需进行成因分析,根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效果追踪和评价。

9.护理部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情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事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必要时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全院有关人员进行学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10.护理部每月总结分析全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例会上向科室反馈,促进整改。

11.护理部每季度汇总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医务部,遇重大护理不良事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和处理。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编(共37页)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编(共37页)

目(Mu)录一、护理(Li)质量办理制度二、病房办理(Li)制度三、抢救工作制(Zhi)度四、分级护理(Li)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十一、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十二、护理安然办理制度十三、护理过掉、变乱陈述制度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十五、防范患者颠仆、坠床的办理制度十六、防范患者坠床、颠仆的预案及措置流程十七、压疮的预防制度十八、压疮预报办理制度护(Hu)理质量办理制度病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办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办理目标及(Ji)各项护理质量尺度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办理。

一、护理质量办理实行护理部、病(Bing)区二级控制和办理。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尺度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Kong)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Que)乏,对呈现的质量缺陷进行阐发,制定改进办法。

查抄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响,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工程有方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查抄评价,填写查抄登记表。

及时阐发、解决查抄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响查抄成果,提出整改定见,限期整改。

三、成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查抄。

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查抄评价,填写查抄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Xian)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Gai)良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查抄成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查抄成果进行综合(He)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Fan)响查抄评价(Jia)成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陈述请示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办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阐发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办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

护理工作制度汇编

护理工作制度汇编

护理工作制度汇编鄂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二○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 (5)一、护理质量治理制度 (5)二、病房治理制度 (6)三、抢救工作制度 (7)四、分级护理制度 (7)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7)六、查对制度 (10)七、给药制度 (12)八、护理查房制度 (13)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4)十、护理会诊制度 (15)十一、病房一样消毒隔离治理制度 (15)十二、护理安全治理制度 (16)十三、非惩处性护理不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17)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9)第二章护理行政治理制度 (20)第一节工作制度 (20)一、护理部工作制度 (20)二、护理会议制度 (21)三、护理人力资源治理制度 (22)四、紧急情形下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23)五、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24)六、护理安全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24)七、护理投诉治理制度 (24)八、临床护士排班治理制度 (25)九、病假制度 (26)十、护士绩效考核治理制度 (26)附:护士长、护士岗位综合考核治理方法 (27)十一、夜班护士准入制度 (28)十二、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 (29)十三、护士注册、执业治理制度 (30)十四、护理工作和谐制度 (30)第二节护理教育制度 (31)一、各级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31)二、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治理制度 (35)三、专科护士培训、准入及治理制度 (36)四、护理治理人员、护理骨干培训制度 (40)五、护理业务学习制度 (41)六、〝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 (41)七、临床教学治理制度 (41)八、进修护士治理制度 (42)九、实习护生治理制度 (43)第三章护理业务治理制度 (44)第一节质量、安全治理制度 (44)一、护理质量连续改进方案 (44)二、护理安全监控措施 (45)三、患者〝腕带〞识别制度及程序 (45)四、抢救及专门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46)五、紧急情形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47)六、医嘱执行制度与处理流程 (48)七、护理文书书写及治理制度 (49)八、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50)九、对住院患者的告知制度 (50)十、抢救药品、物品治理制度 (51)十一、抢救车封闭治理规定 (51)十二、护理巡视制度 (52)十三、重点科室监管制度 (52)十四、侵入性护理操作治理制度 (54)十五、PICC治理制度 (54)第二节护理重点环节治理制度 (55)一、重点环节的应急治理制度 (55)二、输血治理制度 (56)三、药品安全治理制度 (57)四、安全用药治理制度 (58)五、用药错误防范措施及处理流程 (58)六、用药后观看制度 (59)七、输液安全治理制度 (59)八、药物静脉外渗护理治理制度 (60)九、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60)十、压疮防范措施 (61)十一、管道安全治理制度 (62)十二、管道滑脱防范措施及处理流程 (62)十三、跌倒/坠床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63)十四、患者意外损害预防及报告制度 (64)第三节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病人治理制度 (65)一、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治理制度 (65)二、危重患者安全治理措施 (67)三、危重患者交接班制度 (68)四、爱护性约束制度 (68)五、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69)六、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 (70)第四章病区管理制度 (70)一、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70)二、病人入、出院治理制度 (71)三、工休会制度 (72)四、病房物品、器械治理制度 (72)五、探视陪伴制度 (73)六、首问负责制度 (74)七、病人饮食治理制度 (74)八、无菌操作制度 (75)九、治疗室工作制度 (75)十、紫外线消毒规范 (76)第五章各护理部门治理工作制度 (76)一、门诊部工作制度 (76)二、注射室工作制度 (78)三、换药室工作制度 (78)四、手术室工作制度 (79)五、急诊科工作制度 (80)六、ICU工作制度 (82)七、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 (83)八、分娩室工作制度 (83)九、母婴室工作制度 (84)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85)十一、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86)第六章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87)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87)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分类及要求 (88)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88)三、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89)四、艾滋病( AIDS)防护治理 (90)五、化疗防护工作规范 (91)六、生物安全柜使用要求 (92)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治理制度〔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治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操纵与治理。

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护理工作,保障患者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并认真履行职责。

第三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护理工作包括入院、接诊、护理、巡查等工作内容。

第五条规章制度的修改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向全体护理人员公布。

第二章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第六条护理人员应具备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知识,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

第七条护理人员应具有敬业精神,为患者负责,严守职业操守。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互动。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协助其他医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注重自身形象,保持良好工作态度,为患者树立良好榜样。

第三章护理工作的流程第十一条入院接诊: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接诊工作所需的工具,如病历资料、测量器械等,做好入院患者的接诊工作。

第十二条护理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包括定时巡查、测量体温、喂药等。

第十三条协助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如导尿、换药等。

第十四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第四章护理工作的义务第十五条维护患者的利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十六条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严守医疗保密制度。

第十七条尊重患者的意愿,提供专业的护理建议。

第十八条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教学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第十九条维护医院的形象,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第五章护理工作的禁忌第二十条护理人员不得私自泄露患者隐私信息,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护理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医嘱内容,违者将被取消执业资格。

第二十二条护理人员不得随意拿取患者财物,如有发现应立即上报。

第六章护理工作的奖惩制度第二十三条对于出色表现的护理人员将给予奖励,如表彰、奖金等。

第二十四条对于违反规定的护理人员将进行相应处理,如警告、停职等。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编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汇编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一)分级护理制度1、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护理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服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药品有效期。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无沉淀、混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有效期和批号。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楚,不可使用。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易过敏药,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2)、输血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袋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实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护理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护理管理制度汇编目录

护理管理制度汇编目录第一章护理服务规范第一节护理人员服务规范一、护士职业道德规范二、护士的服务准则三、护士礼仪规范第二节护理岗位服务规范一、护士长服务规范二、病房护理服务规范三、供应室护士服务规范四、导医护士的服务规范五、诊室护士服务规范六、输液(注射)室护士的服务规范七、微创治疗(手术)室护士服务规范八、护理过程的服务规范第二章护理规章制度第一节护理核心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1. 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附1:病房工作人员守则附2:治疗室管理制度附3:病房管理要求三、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四、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五、分级护理制度附1: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附2:死亡病员料理事项六、护理交接班制度八、给药制度九、护理查房制度十、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一、护理会诊制度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防范措施十三、护理缺陷(差错、事故)报告制度与管理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第二节护理行政管理制度一、护理部工作制度二、护理会议制度三、护理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四、护理人员请、销假制度五、“五个到位”服务管理制度六、护理人员奖惩制度七、夜班督导工作制度八、节假日(午夜)护理质量督导制度九、护理人员技能定期评估制度十、护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十一、护理新技术准入制度十二、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制度十三、护理制度实施登记制度十四、护理部与有关科室协调关系制度第三节护理临床管理制度一、病房晨会制度二、护理排班原则及要求三、病区监护室护理管理制度四、执行医嘱制度五、护理病例讨论制度☆五、患者入院、出院(转院)工作制度六、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七、病人外出检查制度*八、患者膳食管理制度九、探视、陪护管理制度十、病房药品管理制度十一、剧、毒、麻、高危险药品管理制度十二、用药后观察制度十三、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十四、病区物品管理制度十五、病区医用冰箱管理规定十六、病房设备、仪器(器械)保养管理制度十七、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十八、护理文件书写与医疗文件管理制度十九、手部卫生规范与质量监管制度第三章护理安全与应急管理第一节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三、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四、重大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五、预警报告制度☆六、患者坠床/跌倒伤情认定制度八、难免压疮/压疮登记汇报制度九、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PICC置管、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十、患者身份识别/“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十一、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十二、标本采集、送检核对制度十三、病房“危急值”报告制度十四、保护性医疗制度和保护患者隐私制度十五、各项重要护理操作/有创护理操作告知制度十六、护理投诉管理制度十七、纠纷病历管理制度第二节患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四、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五、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六、患者外出(或不归)时的应急程序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八、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九、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时的应急程序十、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时的应急程序十一、患者发生化疗药外渗时的应急程序十二、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程序十三、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程序十四、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十五、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程序十六、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程序十七、病房发现确诊或疑似SARS 患者时的应急程序第三节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一、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二、泛水的应急程序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四、失窃的应急程序五、遭遇暴徒的应急程序六、火灾的应急程序七、地震的应急程序八、化学药剂泄漏的应急程序九、有毒气体泄漏的应急程序第四章护理告知程序与内容第一节护理告知的概念第二节护理操作的告知的程序与内容一、新入院患者的告知程序及内容二、患者出院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三、患者特殊检查前的告知程序及内容四、患者鼻饲的告知程序及内容五、氧气吸入(鼻导管法)的告知程序和内容六、心电监护告知程序七、超声雾化吸入告知程序与内容八、灌肠术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九、患者出院的告知程序与内容第三节使用特殊药物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一、使用降压药物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二、使用升压药物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三、使用强心药物的告知程序与内容四、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的告知程序与内容第四节重要(有创)护理操作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一、使用输液泵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二、使用约束器具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三、导尿术的知告程序与内容四、应用静脉留置针(静脉套管置针)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五、微量血糖仪监测血糖的告知程序与内容六、术前备皮的告知程序与内容七、微创手术(治疗)前的告知程序与内容第四章护理质量管理第一节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成:二、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四、工作程序与检查方法:五、护理质量反馈处理意见第二节病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一、危重病人访视表二、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病房管理与护理服务组三、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护理质量组四、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急救管理/技术操作组五、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消毒隔离(院感)组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七、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护理教学八、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士长夜查房第二节特殊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门诊二、护理质量考核标准—ICU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消毒供应中心四、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物理治疗科五、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微创治疗科第五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一、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二、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第二节护理人员准入制度一、护士执业准入及资质审核制度二、护士注册管理制度三、护士执业二级准入制度第三节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职责一、护理部主任职责二、护理部干事职责三、专职质量控制人员职责四、夜班督导职责五、病房护士长职责六、病区护理质控小组长工作职责七、护理责任组长职责八、临床护理教学老师职责九、带教护士职责十、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考核标准第四节各级护理技术人员职责一、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二、主管护师职责三、护师职责四、护士职责五、助理护士(护理员)职责六、保洁员工作职责七、临床支持人员职责第六章临床护理教学与护理科研管理第一节临床护理教学组织与管理一、临床护理教学组织结构二、护理部对教学的管理第二节临床实习学生的带教管理规定一、临床教学管理二、实习学生管理第三节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管理一、护士教育继续教育制度二、护理业务培训制度三、“三基”考核制度四、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考评规定五、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会议有关规定第四节各级各类在职人员规范培训一、新护士上岗培训计划二、新护士(见习护士)的继续教育三、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管理第四节护理科研的组织管理一、组织管理形式二、护理科研人才的培养三、护理科研档案的管理第七章护理应急管理第一节患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二、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四、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五、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六、患者外出(或不归)时的应急程序七、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八、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九、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时的应急程序十、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时的应急程序十一、患者发生化疗药外渗时的应急程序十二、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程序十三、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程序十四、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程序十五、住院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时的应急程序十六、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程序十七、病房发现确诊或疑似SARS 患者时的应急程序第二节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一、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二、泛水的应急程序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四、失窃的应急程序五、遭遇暴徒的应急程序六、火灾的应急程序七、地震的应急程序八、化学药剂泄漏的应急程序九、有毒气体泄漏的应急程序第八章门诊及重点(特殊)科室的护理管理第一节门诊护理管理一、注射室工作制度二、换药室工作制度三、门诊护士长职责四、门诊护士职责五、门诊服务台(导医)护士职责六、门诊采血护士职责七、门诊取/送药护士职责第二节 ICU(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一、ICU病房管理制度二、ICU(重症病房)工作制度三、ICU(重症病房)护士长职四、ICU(重症病房)护士职责第三节中心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一、中心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二、中心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三、中心供应室护士长职责四、中心供应室护士职责五、中心供应室消毒员职责六、中心供应室卫生员职责第四节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一、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二、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三、血液透析室护士长职责四、血液透析室护士职责第五节物理治疗科的护理管理一、物理治疗科的工作制度二、消毒隔离制度三、护士长职责四、护士职责第六节微创治疗的护理管理一、微创治疗室的工作制度二、介入导管室(超声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三、微创介入治疗科(室)护士长职责四、介入导管室(超声介入室)护士职责。

医院长护规章制度汇编表

医院长护规章制度汇编表

医院长护规章制度汇编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长护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长护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凡与本规章制度有冲突,以本规章制度为准。

第三条医院长护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文明的服务理念。

第二章工作机构设置第四条医院长护工作由医院长护部门负责具体实施,部门设立长护科,长护科设立长护团队。

第五条长护团队由医生、护士、理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的入院评估、定制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服务等工作。

第六条医院长护工作由院长、长护部门部长、长护科长等组成长护工作指导委员会,监督长护工作的开展。

第三章服务内容第七条医院长护工作主要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执行、护理记录、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服务内容。

第八条长者入住医院后应及时进行护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第九条护理执行应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遗漏护理内容。

第十条护理记录应真实、详细、准确,不得涂改或造假。

第十一条长者应定期接受营养指导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章服务流程第十二条长者入院后由长护团队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第十三条长者在医院期间,每日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执行,护士应定期观察长者病情变化。

第十四条护士应按规定及时记录护理内容和长者病情变化,交班时应如实汇报。

第十五条长者在医院期间,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医护人员的管理和指导。

第五章管理制度第十六条医院长护部门应建立健全长护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十七条长护团队应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第十八条医院长护部门应定期组织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医院长护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和家属的问题和意见。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二十条对长护团队中存在违规行为的人员,医院长护部门应给予相应处罚,严重者可予以开除。

第二十一条对长护团队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医院长护部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院护理工作制度汇编

医院护理工作制度汇编

医院护理工作制度汇编一、分级护理制度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出具护理等级医嘱。

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作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1、特级护理(1)设专人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

2、一级护理(1)严格卧床休息,给予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

(2)注意身心两方面的变化,了解心理需求,做好事身心整体护理。

(3)严格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及时制订所理计划,观察用药后反响及效果,并及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

(5)做好饮食护理。

3、二级护理(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作适当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及特殊治疗,用药后的反响及效果,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至少每小时巡视病人一次。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护理,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4、三级护理(1)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2次,掌握病人的病情、思想情况。

(2)催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做到班班巡视。

(3)进行卫生科普宣教及保健咨询指导。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连续进行的重要措施。

交接班应做到:(一)病房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准备交接班。

阅读交班报告、医嘱本、仔细清点物品及药品。

3、交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本钱班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种护理记录。

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各引流管及静脉输液通畅。

整理好物品,日班要为夜班做好一切物品准备,抢救物品、药品齐全。

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护理打点规章制度〔二〕护理部2024年10月目录护士注册、执业打点制度 (2)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2)护士上岗准入制度 (3)新入职护士带教制度 (3)未注册护士的打点规定 (4)五个到位〞效劳打点制度 (4)护理分层打点制度 (5)责任制护理打点制度 (6)护理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7)节假日值班护士长工作制度 (8)护士长查岗工作制度 (9)护理人员请假制度 (1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11)护理交接班制度 (12)病房早会制度 (12)治疗室工作制度 (13)手术室工作制度 (14)皮肤压疮陈述制度.......................................................................... .. (15)患者坠床与颠仆陈述制度................................................................ . (15)入院制度 (16)出院制度 (16)病区器械、物品保管制度 (17)病区药品打点制度............................................................................... . (18)病区药品分类打点底子要求................................................................ ..19 病区精神药打点规定......................................................................... ..19 病区发药及用药打点规定................................................................... ..20 高危药品打点制度 (20)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21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2 护理不良事件陈述制度 (23)病房打点制度.................................................................................. (24)探视打点制度................................................................................... .25 病区陪护打点规定............................................................................. .26 护工打点规定............................................................................... (27)护士注册、执业打点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打点方法执行护士注册执业打点。

护理核心制度汇编

护理核心制度汇编

护理核心制度汇编0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院长、分管副院长、护理部主任、科部主任、护土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负责制定各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持续质量改进。

3、护理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科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管理,护理部每月全面组织护理质量督查一次,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两次。

5、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应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检查有记录并及时反馈。

6、护理部对全院护理质量督查结果进行全面总结,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并将改进结果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0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政法规、医院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遵守医疗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科内护理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管理,针对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隐患加以调查、分析,完善工作流程。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

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5、护士长充分掌握工作规律,合理排班工作人员班次,保证各班次工作量及人力均衡,各级人员合理搭配,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治理
HLGL—001 护理部工作制度 (5)
HLGL—002 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7)
HLGL—003 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10)
HLGL—004 护理人员专业资质审核制度 (15)
HLGL—005 护理人员技能定期评估制度 (18)
HLGL—006 护理专项技术操作资格准入制度 (21)
HLGL—007 病区护理单元化治理制度 (23)
附:病区医用冰箱治理方法 (25)
HLGL—008 护理值班交班制度 (29)
HLGL—009 护理人员紧急调配制度 (34)
HLGL—010 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36)
HLGL—011 患者身份识不制度 (39)
HLGL—012 护理各项操作前告知制度 (42)
HLGL—013 分级护理制度 (44)
HLGL—014 危重患者治理制度 (50)
HLGL—015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治理制度 (58)
HLGL—016 护理抢救制度 (60)
附:护理单元抢救车治理方法 (61)
HLGL—017 护理会诊制度 (63)
HLGL—018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65)
HLGL—019 坠床与跌倒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72)
HLGL—020 防导管滑脱治理制度 (78)
HLGL—021 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的处理制度 (86)
HLGL—022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92)
HLGL—023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 (93)
HLGL—024 重点环节应急治理制度 (98)
HLGL—025 健康教育制度 (101)
HLGL—026 探视、陪护制度 (104)
HLGL—027 注射室工作制度 (106)
HLGL—028 治疗室工作制度 (108)
HLGL—029 换药室工作制度 (110)
HLGL—030 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制度 (112)
HLGL—031 患者安全治理制度 (114)
HLGL—032 输液治理巡视制度 (116)
HLGL—033 应用爱护性约束治理制度 (118)
HLGL—034 围手术期护理治理制度 (120)
HLGL—035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129)
HLGL—036 护理新技术准入及治理制度 (131)
HLGL—037 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制度 (134)
HLGL—038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制度 (136)
HLGL—039 护理人员接着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138)
附: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治理方法 (139)
HLGL—040 护理缺陷差错报告、讨论、评定制度 (149)
HLGL—041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51)
附:护理文书书写差不多要求与治理方法 (152)
HLGL—042 专门科室治理制度 (165)
护理技能培训室工作制度 (165)
重症医学科(ICU)工作制度 (167)
急诊科工作制度 (170)
手术室工作制度 (173)
供应室工作制度 (176)
介入(导管)室工作制度 (178)
PICC置管中心工作制度 (180)
干细胞移植中心护理工作制度 (183)
HLGL—001 护理部工作制度
一、护理部依照医院总目标、总打算制定年度全院护理工作打算,
并具体组织实施。

二、经常督促检查全院护理工作和技术操作技能及护理人职员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情况,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常规质量。

三、合理打算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差不多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

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

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

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治理,开展护理的科研工作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做好病房治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

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治理,做好基础护理,合理操纵陪护,积极制造条件,搞好病房规模化设置。

六、定期对病房常用药品、器械物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七、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八、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现状,发觉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定期向分管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九、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怀护士生活。

十、建立本部门大事记。

HLGL—002 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在分管院长领导下, 由护理部具体牵头并独立行使护理质量治理职责,全院护理人员参与和开展日常工作,是兼容质量治理与日常工作为一体的常设机构。

二、确立医院护理质量治理目标并加强监管,定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三、制定医院护理制度并依照工作需要适时修订、有修订标识,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

四、制定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与督导,通过及时的总结、反馈,不断修订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以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五、指导各护理单元的质量治理小组建立健全病区护理质量治理制度,开展护理质量教育,树立质量至上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六、负责护士资格准入考核及年终评优推举考核。

七、负责对护理新技术准入考核、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及年终新技
术奖的评选。

八、加强对护理人员规章制度、护理质量与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护理安全与治理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九、负责调查、讨论分析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发生的缘故并判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与安全问题,找出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并实施质量监控。

十一、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负责专项护理质量的督导。

十二、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质量治理委员会及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进行质量治理活动并做好记录。

HLGL—003 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一、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治理方法》。

二、新入院护理人员须经严格岗前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护理人员必须持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具备专业护理能力,方可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凡无注册证者,不同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四、护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培训与考核,年度考核合格,每年接着医学教育学分不得低于25分(其中I
类学分许多于5分)。

五、护理人员的资质(包括技术能力、服务品质、职业道德等)至少每3年重新认定一次。

六、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专门岗位护理人员须符合相关准入条件。

(一)急诊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急诊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治理能力。

2.急诊专业护士必须为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岗位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

定期同意急救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刻原则上不超过2年。

3.急诊专业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 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2) 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原则。

(3) 常见危重症的急抢救理。

(4) 创伤患者的急抢救理。

(5)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抢救理操作技术。

(6) 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治理。

(7)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8) 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治理。

(二)手术室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手术室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治理能力。

2.手术室护士应当为同意岗位培训的注册护士。

定期同意手术室相关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刻原则上不超过2年。

3.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 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差不多设备、物品的定位,特不是急救物品的定位和使用。

(2) 掌握手术室各种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调试和保养。

(3) 掌握无菌、消毒和隔离的知识并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4) 熟练掌握基础器械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器械的清洗和保养;熟知各专科敷料单的名称和折叠方法。

(5) 熟练掌握手术室的各项差不多操作(包括铺无菌台、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洗手方法和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等)及各专科手术的配合。

(6) 掌握手术标本的固定、登记及固定液的配制;按要求进行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