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和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4a401f6c175f0e7cd137d3.png)
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重点:配置主机名、密码、vty密码、接口ip地址实验难点:配置主机名、密码、vty密码、接口ip地址实验步骤: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4R1(config)#line vty 0 4R1(config-line)#password 123456R1(config-line)#loginR1(config-line)#exit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时间:2014-12-9实验目的:理解静态路由、掌握静态路由配置实验重点:静态路由配置实验难点: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步骤1、设计网络拓扑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3、Ip地址配置,包括pc和路由接口IP地址配置4、静态路由配置,以其中一台路由器为例:R1(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8.1.2545、查看路由表R1#show ip route6、测试网络连通性ping 某台主机实验三动态路由协议配置RIP 、RIPv2、EIGRP、OSPF、时间:2014-12-16 实验目的:理解、掌握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 、RIPv2、EIGRP、OSPF、实验重点: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 、RIPv2、EIGRP、OSPF实验难点: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 、RIPv2、EIGRP、OSPF实验步骤1设计网络拓扑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3 Ip地址配置,包括pc和路由接口IP地址配置4 RIP配置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network 192.168.1.0 为与R1直连的网络R1(config)#network 192.168.2.05查看路由表R1#show ip route6测试网络连通性ping 某台主机7 禁用RIP协议,在此网络拓扑上使用EIGRP、OSPF实验目的:掌握宽带路由器的配置实验重点:宽带路由器登录口令和密码的获得、W AN口的配置实验难点:宽带路由器登录口令和密码的获得、W AN口的配置实验步骤1 、W AN口的连接2、Pc连接宽带路由器的lan口,pc设置ip地址的获取方式为自动获取。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b94c85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b.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路由器,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实验设备及环境2.1 实验设备- 路由器:型号,IP 地质:- 交换机:型号,IP 地质:- 计算机:型号,IP 地质:2.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路由器配置软件:3.实验步骤3.1 网络拓扑设置3.1.1 将路由器与交换机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1.2 设定路由器和交换机的 IP 地质、子网掩码,确保网络正常通信。
3.2 路由器配置3.2.1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3.2.2 进行基本配置,包括主机名、域名、IP 地质、网关等信息。
3.2.3 配置路由表,添加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2.4 进行网络地质转换(NAT)的配置,实现内网和外网的通信。
3.3 测试与调试3.3.1 在计算机上配置 IP 地质和默认网关,与路由器进行连接。
3.3.2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查路由器的配置是否正确。
3.3.3 如有问题,进行排错和调试,重新检查配置。
4.实验结果4.1 配置路由器后,计算机可以与外网服务器进行通信。
4.2 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和延迟问题。
4.3 路由器配置符合网络设计要求,满足网络拓扑的需求。
5.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网络通信原理,并完成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测试。
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附件:- 实验拓扑图:- 路由器配置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IP 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质,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2.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 IP 地质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3.网关:Gateway,网络中的出口节点,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全文结束 \。
交换与路由实训报告
![交换与路由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b0df9ea76e58fafab003cd.png)
交换与路由实训报告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Switch>●特权模式Switch#●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实验步骤:●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了解交换机命令行●进入特权模式(en)●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帮助信息(如? 、co?、copy?)●命令简写(如conf t)●命令自动补全(Tab)●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Reload重启。
(在特权模式下)●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实验设备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实验二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实验目标●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技术原理●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运行不是必需,但是若没有配置管理IP地址,则交换机只能采用控制端口console进行本地配置和管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1,VLAN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理的。
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理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地址之前,首先应选择VLAN1接口,然后再利用IP address配置命令设置管理IP地址。
●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ce6cd8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f.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交换路由实习报告
![交换路由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7eb5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e.png)
一、实习目的本次交换路由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原理、配置和管理方法的理解,提高网络规划、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能够进行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3. 能够规划、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4. 能够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二、实习内容1. 实验环境及设备本次实习采用华为H3C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实验,实验环境如下:交换机:H3C S5700-28P-EI路由器:H3C AR2240PC:2台2. 实验步骤(1)交换机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与PC,使用Console线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描述等;3)配置交换机VLAN,创建VLAN 10、20、30;4)配置交换机端口,将端口0/1、0/2、0/3分别配置为VLAN 10、20、30的Access端口;5)配置交换机STP,防止网络环路;6)配置交换机DHCP中继,实现VLAN之间的IP地址分配。
(2)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交换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描述等;3)配置路由器接口,将接口FastEthernet0/0/0配置为VLAN 10的Access端口,接口FastEthernet0/0/1配置为VLAN 20的Access端口,接口FastEthernet0/0/2配置为VLAN 30的Access端口;4)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实现VLAN之间的互通;5)配置路由器DHCP服务器,实现VLAN内部的IP地址分配。
(3)网络规划与设计1)根据实验需求,设计网络拓扑图;2)确定网络设备型号和配置参数;3)编写网络配置脚本,实现网络设备配置。
(4)网络故障排除1)模拟网络故障,如接口故障、路由故障等;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3)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计网实验报告3-路由器配置
![计网实验报告3-路由器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f49e3a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1.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路由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常用命令;
2、理解网络地址规划的原则及方法。
二、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
路由器1台,交换机2台,PC机至少4台,RJ45双绞线。
Console控制电缆。
本次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仿真。
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
1、直连路由:用2个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
2、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用1个三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三层交换机的端口路由功能实现VLAN间的路由。
3、单臂路由:用1个二层交换机组建两个LAN,用路由器将两个LAN连接;(选作,有些设备不支持)
4、规划设置PC机的IP地址和掩码。
四、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三
六、心得体会
可以熟练使用常用的路由器的操作指令;对于LAN和VLAN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6e55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b.png)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6ddf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dce9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5.png)
第1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组建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配置、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组建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路由器2台,交换机2台,PC机5台,网络线缆若干。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设计1. 拓扑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和5个边缘PC 机。
2. 网络设备: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所有边缘PC机,边缘PC机通过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
二、设备配置1. 配置核心交换机:- 配置VLAN,为不同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
- 配置端口,为每个端口分配VLAN。
- 配置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2. 配置边缘交换机:- 配置端口,将端口连接到对应的PC机。
- 配置VLAN,与核心交换机保持一致。
3. 配置PC机:-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三、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地址规划:采用192.168.1.0/24网段进行IP地址规划。
2. 子网划分:将192.16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为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
四、网络测试1. 测试设备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与核心交换机、边缘交换机以及其他PC机的连通性。
2. 测试路由功能: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数据包从PC机到目标PC机的路由路径。
3. 测试VLAN功能: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1. 搭建网络拓扑: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实验拓扑,连接网络设备。
2. 配置设备:按照实验内容,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3. 规划IP地址与子网划分:规划IP地址,划分子网。
4. 测试网络:进行网络连通性、路由功能和VLAN功能的测试。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98b8b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8.png)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和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操作流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若干台计算机路由器若干台交换机若干台网线若干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管理软件三、实验原理1、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网络地址(如 IP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通过路由表的建立和维护,路由器能够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2、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 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帧。
它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登录路由器使用终端软件(如 SecureCRT)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路由器设置一个有意义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配置接口 IP 地址为路由器的各个接口配置合适的IP 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和网关。
配置路由协议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RIP、OSPF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 ACL,限制特定网络流量的访问,提高网络安全性。
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与路由器类似,通过 Console 口或网络连接登录到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名称给交换机赋予一个易于识别的名称。
配置 VLAN划分不同的 VLAN,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并为每个 VLAN 配置IP 地址。
配置端口模式将交换机端口设置为 Access 模式或 Trunk 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网络连接需求。
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中出现环路,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步骤1、路由器配置步骤首先,通过 Console 线将计算机与路由器的 Console 口连接,并打开终端软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成功登录到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ae38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配置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通过实验,掌握以下内容: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3. 子网划分与VLAN的配置;4. 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5. 路由协议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两台路由器(R1、R2)、两台交换机(SW1、SW2)、一台PC(PC1)、一台服务器(Server);2. 软件环境:路由器操作系统(如Cisco IOS)、PC操作系统(如Windows 10)、服务器操作系统(如Linux)。
三、实验内容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配置路由器R1的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配置交换机SW1的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3)配置PC1和服务器Server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1)根据网络规模,规划IP地址段;(2)为各设备分配静态IP地址;(3)检查IP地址是否冲突。
3. 子网划分与VLAN的配置(1)根据业务需求,对网络进行子网划分;(2)配置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3)检查VLAN配置是否正确。
4. 网络安全策略的配置(1)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网络访问;(2)配置IP安全协议(IPsec),实现端到端加密;(3)检查安全策略是否生效。
5. 路由协议的配置与调试(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路由器之间的通信;(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RIP),实现自动路由更新;(3)检查路由表,确保路由正确。
四、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配置路由器R1:```R1> enableR1# configure terminal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 no shutdownR1(config-if)# exitR1(config)#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1(config-if)# no shutdownR1(config-if)# exitR1(config)# exit```(2)配置交换机SW1:```SW1> enableSW1# configure terminalSW1(config)# vlan 10SW1(config-vlan)# name VLAN10SW1(config-vlan)# exitSW1(config)# interface vlan 10SW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SW1(config-if)# no shutdownSW1(config-if)# exitSW1(config)# exit```(3)配置PC1和服务器Server:```PC1> ipconfig /set /releasePC1> ipconfig /all```2. IP地址的分配与规划根据网络规模,规划IP地址段,如192.168.1.0/24、192.168.2.0/24等。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4977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2.png)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路由与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网络架构和数据传输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若干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型号分别为_____和_____。
2、网络连接线若干。
3、计算机若干,安装了网络模拟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一)路由原理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转发路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二)交换原理交换是指在局域网内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搭建网络拓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
(二)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输入命令“enable”。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然后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等)。
(三)配置交换机1、连接到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 VLAN 信息。
3、将交换机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四)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各台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和网关,然后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时,由于粗心导致输入错误,造成网络无法连通。
通过仔细检查和重新配置,解决了该问题。
网络设备_实验报告(3篇)
![网络设备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b3fc3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0f.png)
第1篇一、实验名称:网络设备调试与配置二、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3. 学习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1. 网络设备种类及功能介绍2. 网络设备配置3. 网络故障排除四、实验器材1.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线等。
2. 计算机及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
3. 网络调试工具:ping、tracert、netstat等。
五、实验步骤1. 网络设备种类及功能介绍(1)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
(2)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帧,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通信。
(3)网线:用于连接网络设备,实现数据传输。
2. 网络设备配置(1)路由器配置1)连接路由器: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2)配置IP地址:在计算机上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
3)设置DHCP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为局域网内设备自动分配IP地址。
4)配置NAT:设置NAT功能,实现局域网内设备访问公网。
(2)交换机配置1)连接交换机: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
2)配置VLAN:设置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端口安全:设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设备接入交换机。
3. 网络故障排除(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2)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
(3)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4)根据故障现象,排除网络故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设备配置成功,计算机可以正常访问互联网。
2. 通过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内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3. 通过tracert命令追踪,数据包可以正常到达目的地址。
4. 通过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状态正常。
七、实验总结1. 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网络设备的种类和功能对网络维护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本配置_实验报告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本配置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ffb955b52acfc789ebc988.png)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2.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二、实验设备安装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的计算机。
三、实验容1.通过使用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来学习和掌握路由器命令;2.配置IP地址、VLAN和路由协议。
四、实验步骤1. 主要功能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在功能上具有建立网络图、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初始化、升级、备份、划分VLAN、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练习写访问控制列表。
支持子接口subif和接口的secondary ip,可以在线得到帮助,可以读入、保存网络结构图和配置信息。
图1 网络模拟软件的主窗体图1是网络模拟软件的主操作窗体,在设计网络拓朴结构时,根据需要放置网络设备,可以加入的设备包括:6个路由器、6个交换机、8个计算机1个防火墙,计算机模拟了linux7.3的环境,具有设置和查看IP、网关的功能,可以执行ping、telnet、init 0等功能,路由器采用cisco 2621的命令集,交换机采用cisco 2900的命令集。
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当要加入一个设备时,是很方便的,对加入的设备能够实现移动和删除,建立一个你期望的网络结构图。
图2 构建基本网络结构图网络结构设计方便、直观;在设备配置方面增加了设置的自由度,双击对应的设备进入Terminal状态。
较好的帮助功能,支持“?”得到参考命令。
输入命令时,键入TAB 键可以得到命令全称。
系统提供了参考实验,和命令提示,显示配置信息帮你查看网络的IP、vlan、路由等。
2. 设备的配置方式(1) 路由器的配置:双击路由器进入终端方式:图3 路由器配置界面(2) 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双击交换机进行交换机的终端方式:图4 交换机配置界面(3) 计算机的设置:计算机模拟了Linux7.3的环境,这里的命令不多,主要是设置IP地址和网关地址。
具体的命令可以通过帮助得到。
交换器路由器实训报告
![交换器路由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92c2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e.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设备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交换机和路由器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设备,其配置与管理对于网络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对网络设备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换器路由器实训。
二、实训目标1.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2. 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与步骤。
3.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拓扑规划与优化。
4. 培养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交换机配置实训(1)交换机基本配置实训内容:完成交换机的启动、配置模式切换、基本配置(如IP地址、密码等)。
实训步骤:① 开启交换机电源,等待交换机自检完成。
② 通过控制台或SSH远程登录交换机。
③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④ 配置交换机名称、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等。
⑤ 保存配置。
(2)VLAN划分与配置实训内容:创建VLAN,配置VLAN接口,实现不同VLAN间的隔离。
实训步骤:①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② 创建VLAN,如VLAN 10。
③ 配置VLAN接口,如接口FastEthernet0/1分配给VLAN 10。
④ 将VLAN 10下的端口分配给相应的用户。
⑤ 保存配置。
(3)STP配置实训内容:配置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环路。
实训步骤:①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② 配置交换机优先级、根桥ID等STP参数。
③ 保存配置。
2. 路由器配置实训(1)路由器基本配置实训内容:完成路由器的启动、配置模式切换、基本配置(如IP地址、密码等)。
实训步骤:① 开启路由器电源,等待路由器自检完成。
② 通过控制台或SSH远程登录路由器。
③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④ 配置路由器名称、管理IP地址、登录密码等。
⑤ 保存配置。
(2)静态路由配置实训内容: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实训步骤:① 切换到全局配置模式。
② 配置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路由器接口。
③ 保存配置。
(3)动态路由配置实训内容: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路由器自动学习路由信息。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ce3b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e.png)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网络设备的互联和通信。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并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内部局域网内的通信。
三、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首先,将路由器和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起来。
将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再将另一个交换机的接口连接到另一个接口。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配置路由器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在路由器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首先,选择一个接口进行配置,输入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name",将interface-name替换为实际接口的名称。
然后,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输入命令"ip address ip-address subnet-mask",将ip-address和subnet-mask替换为实际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4. 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在路由器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
通过输入命令"iproute destination-network subnet-mask next-hop",将destination-network、subnet-mask和next-hop替换为实际的目标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5. 配置交换机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6. 配置交换机的VLAN在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交换机的VLAN。
通过输入命令"vlanvlan-id",将vlan-id替换为实际的VLAN号码。
路由思科综合实验报告
![路由思科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0f8b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9.png)
路由思科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思科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和了解思科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操作。
2. 掌握常用的路由协议和路由表的配置。
3. 能够解决和排除路由故障。
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使用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搭建实验环境。
2. 配置基本网络设置:为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3. 配置路由协议: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
4. 验证网络连接: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5.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情况使用跟踪命令、调试命令等排除故障。
6. 总结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经验,并分析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地搭建了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实验环境,并配置了基本的网络设置。
我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成功地配置了路由器的路由表。
我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发现网络连接正常。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配置路由表时出现了错误的路由路径,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我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成功地修复了路由路径。
我还遇到了一些网络故障,例如一台主机无法访问另一台主机。
我使用跟踪命令和调试命令,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来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以及如何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连通性。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跟踪命令和调试命令来排除路由故障。
总结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了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我不仅掌握了思科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操作,还加深了对路由协议和路由表的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网络工作和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网络路由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还会多进行实验和实践,加强对网络故障排除的能力。
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
![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376b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f.png)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的报告,旨在介绍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实践操作以及相应的网络配置。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网络性能优化、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安全性与故障排除以及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1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1.2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1.3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4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应用场景1.5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二、网络性能优化2.1网络性能的评估和优化指标2.2交换机与路由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2.3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性能优化中的应用2.4QoS技术在交换机与路由器中的应用2.5VLAN技术在交换机与路由器中的应用三、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3.1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步骤3.2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接口设置与管理3.3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路由配置与管理3.4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与管理3.5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监控与故障排除四、安全性与故障排除4.1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网络安全技术4.2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防火墙配置与管理4.3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虚拟专用网(VPN)配置与管理4.4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4.5交换机与路由器的故障排除与恢复五、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中的应用5.1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应用5.2路由器在广域网中的应用5.3交换机与路由器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5.4交换机与路由器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5.5交换机与路由器在云计算网络中的应用总结:通过本实训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网络性能优化、配置与管理、安全性与故障排除以及应用场景。
交换机与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在现代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为我们的网络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稳定的服务。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记录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bfed1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实验报告记录一、实验目的本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理解网络设备在构建网络中的作用,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参数设置和管理技能,为今后进行更复杂的网络搭建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1、路由器:型号为_____,数量为 2 台。
2、交换机:型号为_____,数量为 2 台。
3、计算机:数量为 4 台。
4、网线若干。
三、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两个网段,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交换机用于连接各个计算机终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设备连接首先,将 2 台路由器通过串口线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上,以便进行配置。
然后,使用网线将 2 台交换机分别连接到 2 台路由器的以太网口上。
最后,将 4 台计算机分别连接到 2 台交换机的以太网口上。
2、路由器基本配置开启路由器电源,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分别设置为 Router1 和 Router2。
为路由器配置特权密码和远程登录密码,以增强设备的安全性。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Router1 的以太网口 IP 地址为19216811/24,Router2 的以太网口 IP 地址为 19216821/24。
配置路由器的串口 IP 地址,用于连接两个路由器,Router1 的串口IP 地址为 1010101/24,Router2 的串口 IP 地址为 1010102/24。
配置路由协议,使两个网段能够相互通信,这里使用静态路由协议。
3、交换机基本配置开启交换机电源,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
配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分别设置为 Switch1 和 Switch2。
为交换机配置管理 VLAN 和管理 IP 地址,以便进行远程管理。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模式,将连接计算机的端口设置为 access 模式,将连接路由器的端口设置为 trunk 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2.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二、实验设备安装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1.通过使用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来学习和掌握路由器命令;2.配置IP地址、VLAN和路由协议。
四、实验步骤1. 主要功能网络模拟软件YS-RouterSim在功能上具有建立网络图、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初始化、升级、备份、划分VLAN、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练习写访问控制列表。
支持子接口subif和接口的secondary ip,可以在线得到帮助,可以读入、保存网络结构图和配置信息。
图1 网络模拟软件的主窗体图1是网络模拟软件的主操作窗体,在设计网络拓朴结构时,根据需要放置网络设备,可以加入的设备包括:6个路由器、6个交换机、8个计算机1个防火墙,计算机模拟了的环境,具有设置和查看IP、网关的功能,可以执行ping、telnet、init 0等功能,路由器采用cisco 2621的命令集,交换机采用cisco 2900的命令集。
从图1可以看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当要加入一个设备时,是很方便的,对加入的设备能够实现移动和删除,建立一个你期望的网络结构图。
图2 构建基本网络结构图网络结构设计方便、直观;在设备配置方面增加了设置的自由度,双击对应的设备进入Terminal状态。
较好的帮助功能,支持“”得到参考命令。
输入命令时,键入TAB键可以得到命令全称。
系统提供了参考实验,和命令提示,显示配置信息帮你查看网络的IP、vlan、路由等。
2. 设备的配置方式(1) 路由器的配置:双击路由器进入终端方式:图3 路由器配置界面(2) 交换机的配置方式:双击交换机进行交换机的终端方式:图4 交换机配置界面(3) 计算机的设置:计算机模拟了的环境,这里的命令不多,主要是设置IP地址和网关地址。
具体的命令可以通过帮助得到。
双击小电脑进入一个模似的Linux环境。
图5 计算机IP 地址设置软件中指定的用户名是root,密码是linux,键入“”可以得到这一帮助。
IP地址的规划与设置,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是本软件的一大特点,当网络结构符合网络规则,而且你对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的设置是合理的,网络就应该通,可以通过Ping 命令检查。
3. 网络测式设备配置的正确性,可以通过ping命令测式,在路由器,交换机和计算机都可以使用ping命令,这是测试网络是否通的最基本方式。
图5中的第一个ping命令,表示从到是通的。
发出4个数据包,接收了四个,没有丢失的。
图5中的第二个ping命令,表示从到是不通的。
发出4个数据包,接收了0个,全部丢失的。
图6 在计算机上测试网络联通操作界面本软件具有良好的文件操作功能,可以将建立的网络图和配置信息一起保存成一个文件,工作中也可以调入过去做好的网络图。
4. 操作说明命令要在一行内打完,窗体可以自动拉大。
Aux口这个版本暂不支持。
支持三级Switch网络,需要路由时支持两级Switch。
设置的主机名中不要含有空格。
F2、F3键清屏(为了方便而加)Ctrl+P 历史命令,建议使用方向键。
Ctrl+z 回根,建议使用end命令Ctrl+Break 路由器进入ROM监控状态。
交换机清除特权密码。
双击设备进入终端操作单击设备的接口可以实现画线单击画有线的接口可以删除连线在指定的设备按下鼠标右键可以删除设备。
在指定的设备按下鼠标左键可以实现移动。
按Tab键,可以得到命令全称。
键入""可以得到当前状态下的命令帮助。
接收的作业名固定为当前目录下的。
系统的配置文件是:。
计算测验得分中,ping PCA->PCB;5 表示ping通得5分,SWAf6=2;5表示交换机SwitchA的f0/6在vlan 2时得5分。
5.实验要求按照软件配备的例子进行配置练习,后进行创新设计实验练习。
(1)计算机与交换机IP地址设置1. 双击HostA,输入用户名和入口令,键入""可以求得帮助。
PCA login:rootPassword:linux设置 IP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netmask 查看 IP :[root#PCA root]# ifconfig关闭网卡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netamsk down设置网关:[root#PCA root]# route add default gw 查看网关:[root#PCA root]# route删除网关:[root#PCA root]# route del default gw双击HostB,输入用户名和入口令,键入""可以求得帮助。
PCB login:rootPassword:linux设置 IP :[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netmask root]# ifconfig设置网关:[root#PCB root]# route add default gw root]# route这里只是说明设置网关的方法,关于它的意义在后面实现才能体现。
hostB ping hostA[root@PCA root]# ping (通)[root@PCA root]# ping (通)hostA ping hostB:[root@PCB root]# ping (通)[root@PCB root]# ping (通)可见交换机不用做任何设置,就可以让两个计算机连通。
交换机默认状态是所有端口全在vlan1,可以替代HUB使用,交换机的端口独享带宽。
3.双击SwitchA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en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 t进入默认vlan状态:switch(config)#int vlan 1设置ip地址和掩码: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设置switch的网关: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查看当前配置:switch#sh run测试联通情况:switch#ping (通) ;ping HostAswitch#ping (通) ;ping HostBswitch#ping (通) ;这相操作是ping自己switch#ping (不通) ;没有这个IP,所以不通。
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一般是做远程序管理用,即用telnet 远程登录到交换机。
至于交换机的网关,则是为了提供从交换机连接到其它设备的路由。
4.双击PCA[root@PCA root]# ping (通) ;从电脑ping 交换机[root@PCA root]# ping (不通) ;没有这个IP,所以不通。
[root@PCA root]# telnet ;从电脑登录到交换机enter password:*** ;输入虚拟终端密码switch> ;登录成功5.修改PCB的ip地址修改为不同网段的一个ip地址,为,再从PCA Ping PCB。
[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netmaskroot]# ping (不通)再修改PCB为相同网段的一个ip地址, 如:[root#PCB root]# ifconfig eth0 netmask再从PCA Ping PCB:[root@PCA root]# ping (通)可见只有网络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ping通。
断开交换机与PCB计算机连线,进行如下操作:[root@PCA root]# ping (不通)[root@PCA root]# ping (通)[root@PCA root]# ping (通)[root@PCA root]# ping (通)(2)交换机VLAN实验1. 规划ip地址PCA的ip 地址: PCB的ip 地址: PCC的ip 地址: PCD的ip 地址: SWA的ip 地址: SWB的ip 地址: SWA的f0/5~f0/7 vlan 2 ,f0/8为trunkSWB的f0/5~f0/7 valn 2 ,f0/1为trunk用ping命令测试,从PCA和PCB到各点的连通情况。
由于交换机初始化为vlan 1,因为同网段的可以通。
即PCA到PCC、SWA、SWB是通的,而PCB只与PCD通。
2.设置VLAN双击SwitchA,改名SwitchA为SWA,建立2 个vlan,分别为vlan 2、vlan 3switch>enswitch#sh vla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hame SWAswitch(config)#exitSWA#vlan databaseSWA(vlan)#vlan 2SWA(vlan)#vlan 3SWA(vlan)#exitSWA#conf tSWA#sh vlan至此在SWA上建立了两个vlan,show命令应该可以看到,但现在它没有成员。
下面将SWA交换机的f0/5,f0/6,f0/7 加入到vlan 2SWA(config)#int f0/5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A(config-if)#int f0/6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A(config-if)#int f0/7SWA(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A(config-if)# endSWA#sh vlan在SWB上与SWA上类似,将SWB的f0/5,f0/6,f0/7 加入到vlan 2。
3.测试可通性从PCA到PCC测试:[root@PCA root]# ping (通)从PCA到PCB测试:[root@PCA root]# ping (不通,不同网段,不同VLAN)从PCB到PCD测试:[root@PCB root]# ping (不通,不在一个广播域,要求设置干线trunk)从PCA到SWA测试:[root@PCA root]# ping (通,同一网段,同在vlan 1)从PCA到SWB测试:[root@PCA root]# ping (通,同一网段,同在vlan 1)从SWA到PCA测试:SWA#ping (通)从SWA到PCB测试:SWA#ping (不通,不同网段,不同VLAN)从SWA到SWB测试:(通)SWA#ping 4. 设置干线trunk将连接两个交换机的端口设置成trunk。
SWA(config)#int f0/8SW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3SWA(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SWA(config-if)#endSWA#show runSWB(config)#int f0/1SWB(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3SWB(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SWB(config-if)#endSWB#交换机创建trunk时,默认allowed all,所以trunk allowed命令可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