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6a82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0.png)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85年,是太原理工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物理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其中包括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学者。
同时,物理系还拥有一批实验条件先进、实验技术精湛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物理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和科研实践机会。
物理系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本科生教育是物理系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的本科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系开设了《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电磁学》等一系列基础物理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光学》、《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等前沿物理课程。
研究生教育是物理系教学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的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和科研实践机会。
物理系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基础物理研究和应用物理研究。
基础物理研究是物理系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的教师团队在固体物理、光学、量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应用物理研究是物理系科研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的教师团队在光电子器件、材料物理、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物理系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系的学术交流工作主要包括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学术会议是物理系学术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定期举办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术讲座是物理系学术交流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机会。
物理系的学生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学生培养。
学生管理是物理系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系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ae90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7.png)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85年,是太原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
物理
系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学人才为目标,致力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物理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物理系注重学科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既具有扎实
的学术功底,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指导。
此外,物理系还拥有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科研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物理系注重学生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学生在
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此外,物理系还注重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
教师和学生们在物理
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还鼓励教师和学生们开展产学研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总之,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物理系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的物理学人才,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90a745e26fff705cc170ab2.png)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太原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据教育部教研[ ]1号文“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学校决定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以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准确把握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较快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各培养单位应充分发挥本单位各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和开展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专业实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体现特色和差异。
二、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共分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低于27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其中实践环节3学分)。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硕士研究生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
三、培养环节(一)学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二)课程分类与学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分类与结构参照现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执行。
2023太原理工大学有机光电转化材料与器件团队考研调剂信息
![2023太原理工大学有机光电转化材料与器件团队考研调剂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540f8e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2023太原理工大学有机光电转化材料与器件团队考研调剂信息2023太原理工大学有机光电转化材料与器件团队考研调剂信息考研调剂是考研考生在第一志愿没有通过自己报考学校考试,但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调剂根本分数要求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复试资格,可以申请调剂。
每年会有很多考生通过考研调剂进入理想院校,成为一名准研究生。
关于各大院校发布的考研调剂信息考生一定要及时关注,抓住时机果断入手。
招生人数:30【学校简介】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立高校,历经1___年传承开展,学校业已建立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开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立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施行学校。
2023年底,17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立点,位列地方高校前列。
【团队简介】有机光电转化材料与器件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以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面向国家解决能问题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机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探测器件及相关材料研发。
团队现有山西省“****”特聘专家2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16名,教授6名、副教授5名、讲师7名。
现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333”科学技术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香江学者2人,青年三晋学者1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
团队先后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70多人。
承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10余项,省部级和各类人才类工程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
负责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新型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子课题-------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已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nano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pplied physics letters、organic electronics、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acs nano、laser - photonics review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受权的创造专利6项,出版研究专著2部。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f31db9e314332396893fe.png)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物理学(代码:0702 )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代码:070205 )理论物理(代码:070201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
物理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与产业联系最密切的理学学科。
物理学科是广州大学最早建立重点学科之一,属广州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6年获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已经培养了50多名硕士,许多人已成为重要学术和技术骨干。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受限小量子系统、磁性与强关联多电子系统的理论研究。
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电子性质研究、信息光电子研究方向、信息功能材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的研究特色是与国际该领域的研究接轨,所有的成果都将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绝大部分论文被《SCI》所收录,有相当部分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计划项目20多项。
2000年3月以来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5年以来本学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本学科除取得一些科学成果外,还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
学科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人,毕业生全部就业,且有多名毕业生在山西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工程学校及新加坡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在“Phys. Rev. B”,“J. Appl. Phys.”,“J. Phys.: Condens. Matter”,“Eur. Phys. J”等国际权威刊物上,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考上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博士研究生,8人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
物理电子学-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电子学-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fe8e9e989eb172ded63b7f5.png)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
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由各学位点统一组织安排。
开题报告在第三个学期初公开进行,中期考核在第四个学期末公开进行,毕业答辩在第六个学期末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五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组成,鼓励邀请系外或校外专家参加。
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五人,必须有系外或校外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参加。
六、学分要求
毕业答辩前总学分≥32:
1. 学位课学分≥27。
其中包括公共学位课9学分,基础理论课(工程数学课)≥4,专业学位课≥6
2. 必修环节5学分(包括选题报告、文献检索、教学实践与科研技能训练、学术活动)
七、科研成果要求
1. 严禁抄袭、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否则不予答辩并追究相关的责任;
2. 毕业答辩前科研成果需满足下面其中的一项:
(1)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
(2)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入篇数);
3. 发表论文的内容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与所读专业研究内涵相符。
八、学位论文要求
1. 学位论文所研究内容与所读专业的研究内涵相符。
太原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81536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太原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介绍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国山西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建校于1902年。
作为山西省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之一,太原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专业特点太原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培养应用物理学方向的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包括物理学基础、材料物理学、光电子学、固体物理学等。
该专业注重学生对物理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能力。
专业课程•物理学基础: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材料物理学:学习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以及常用的材料表征方法和分析技术•光电子学:学习光的成像、传输和控制,以及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固体物理学:学习固体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相变行为,以及固体电子学和磁学的理论和应用•现代物理学实验: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宽广的就业领域,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工业企事业单位等。
毕业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多个职位。
应用物理学在能源、材料、光电子、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校友故事李明李明是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校友。
在大学期间,他对光电子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并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毕业后,李明进入一家知名光电子公司工作,并负责项目的研发和设计。
凭借他在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李明在公司中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并连续几年获得了优秀员工称号。
张晓张晓是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另一位校友。
大学期间,她对固体物理学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参与了多个与材料科学相关的科研项目。
毕业后,张晓进入一家著名的材料研究院工作,并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e81a3883c4bb4cf7ecd157.png)
③ 高级英语:凡获得基础英语免修资格的研究生可以选修高级英语课程,考试合格,可取得 1.5 学分。
④ 应用英语类课程: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修研究生应用英语类课程,考试合格, 可取得 1.5 学分。
3、学术活动。 研究生提交答辩申请前应结合自己的论文工作在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范围内作学术报告至 少 1 次,聆听学术报告 10 次以上。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应将学术活动登记表提交导师,由导师 评定成绩,通过者获得 1 学分。研究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应有以第 一作者公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济南大学。 六、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学位论文研究之初,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 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具体操作参照 《济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暂行办法》。 七、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应在导 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论文工作应尽早开始,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开题 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一年。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开题的程序及成绩评定等参照《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暂 行办法》执行。 2、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各学院应按学科专业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 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具体规定参照《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 作暂行办法》执行。 3、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济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办理。 八、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 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研究生的 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负责与指 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与社会力量联合培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研究生快速适应社会 的培养机制,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 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学校颁发理学硕士学位证书。 十、其他 1、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 案后执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be3ce80eb6294dd886c82.png)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名称(公章):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学院分管院长签章:二○一一年九月目录一、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理论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3.凝聚态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4.光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5.无线电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6.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7.物理电子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6)8.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0)9.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4)10.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8)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1.理论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42)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58)3.凝聚态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76)4.光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97)5.无线电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02)6.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13)7.物理电子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19)8.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26)9.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46)10.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168)注:1.“xxx”指本学院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名称,可根据本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实际专业数自行添加或删减。
2.目录中“1”、“5”等页码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理论物理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物理专业专门人才。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028155541711cc7931b716c1.png)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5209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集成电路工程主要包括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及其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随着集成电路向高密度、高性能、SOC芯片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
二、培养目标1.重点培养从事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相关设计与应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掌握集成电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3.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思维方法和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型光电传感器技术;2.微纳机电系统;3.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4.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5.信息处理与微系统;6.光电子器件集成及材料研究。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理论设计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突出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设计项目开展研究、完成系列设计实践训练等。
1.导师的确定研究生导师的确定实行双向选择,研究生根据公布的导师名单填写双向选择表,然后由导师根据填表选择所要指导的研究生。
第一志愿未落实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学生其他志愿和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征求师生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协调落实。
2.培养计划的确定根据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由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团组共同商订培养计划,研究生在网上提交选定的课程,经研究生导师审核通过后,由系教学秘书下载研究生培养计划,下发给导师,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确认签字后盖学院公章归档。
2.5年学制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5年学制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4cf8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2.png)
2.5年学制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培养方案旨在通过为期2.5年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工科基础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设置:
1. 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思想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 学科基础课: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3. 专业选修课:提供多门专业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4. 研究生论文写作与答辩: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并组织论文答辩。
三、实践环节:
1. 实验实训:结合学科特点,安排相关的实验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其科研水平。
四、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学生需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学术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增强学术交流能力。
六、毕业要求: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满足学校规定的其他毕业要求。
七、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学习,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
第二学期:学科基础课学习,开始科研训练;
第三学期:专业选修课学习,继续科研训练;
第四学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准备答辩;
第五学期:论文答辩,毕业。
本培养方案旨在为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有深度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815c90276eeaeaad0f330bc.png)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085213 一级学科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可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结构工程2、岩土工程3、防灾减灾工程机防护工程4、桥梁与隧道工程三、学制和学分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9学分,在学位课程中:学位公共课为9学分;基础理论课(工程数学课)不少于4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不少于6学分。
必修环节为5学分。
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课程设置(工程硕士课程学习的基本学分要求为33学分,不多于37学分)说明:1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五、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后到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正式发表的或已录用的论文清单必须附在本人学位论文中,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答辩时,同时附交论文发表所在刊物的该期封面、目录及本人论文复印件,如论文尚未正式发表,须有论文录用通知书、交费收据和投稿论文复印件。
(一)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的认定标准如下:1. 被SCI收录的论文必须已正式发表,如发表期刊为SCI全文收录期刊可直接认定,如发表期刊是SCI部分收录期刊,则须持有情报检索机构开具的收录证明方可认定;2.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的认定,已发表专利证书原件为准;3.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省部级以上(含)科研成果二等奖的认定,以获奖证书原件为准。
(二)统计办法学术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名义发表,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研究生的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可列入统计。
太原理工大学专业排名(王牌专业+双一流学科).doc
![太原理工大学专业排名(王牌专业+双一流学科).doc](https://img.taocdn.com/s3/m/7872256eb90d6c85ec3ac6c6.png)
2019太原理工大学专业排名(王牌专业+双一流学科)2019太原理工大学专业排名(王牌专业+双一流学科)太原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与光电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住建部评估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山西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重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固体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电路与系统、机械设计及理论、电机与电器、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工业催化、生物化工、车辆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材料物理化学、环境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工程、防灾减灾及[标签:内容]太原市所有大学名单?你都知道哪些太原市一本大学名单在太原市一本院校名单中,山西大学、中北大学是太原比较好的一本大学!1、山西大学2、太原科技大学3、中北大学4、太原理工大学5、山西医科大学6、太原师范学院7、山西财经大学8、山西中医药大学以上是太原市比较好的一本院校,太原一本大学有很多,在选择院校是要慎重。
太原市高校招生时,可能本省和外省录取批次不同,因此一本、二本、三本会有交叉情况。
太原市一本院校简介山西大学(Shanxi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是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重点合建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中西部十四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5209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工程主要包括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及其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随着集成电路向高密度、高性能、SOC芯片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
二、培养目标
1.重点培养从事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相关设计与应用,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掌握集成电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3.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思维方法和作风,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微型光电传感器技术;
2.微纳机电系统;
3.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
4.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
5.信息处理与微系统;
6.光电子器件集成及材料研究。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突出“应用型、实用性”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强调理论设计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突出系统分析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设计项目开展研究、完成系列设计实践训练等。
1.导师的确定
研究生导师的确定实行双向选择,研究生根据公布的导师名单填写双向选择表,然后由导师根据填表选择所要指导的研究生。
第一志愿未落实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学生其他志愿和实际情况,在进一步征求师生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协调落实。
2.培养计划的确定
根据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由研究生与导师或导师团组共同商订培养计划,研究生在网上提交选定的课程,经研究生导师审核通过后,由系教学秘书下载研究生培养计划,下发给导师,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确认签字后盖学院公章归档。
3.研究生课程学习
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须根据培养计划依据研究生院和我所具体安排上课。
在课程学习期间,如出现一门课程不及格情况,将作为本硕士点的重点监控对象,将对其后面的培养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毕业答辩重点监控。
如出现两门课程不及格情况,将成为研究生院和光学工程学位点共同重点监控对象。
4.研究生培养环节:
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由各学位点统一组织安排。
开题报告在第三个学期初公开进行,中期考核在第四个学期末公开进行,毕业答辩在第六个学期末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五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组成,鼓励邀请系外或校外专家参加。
毕业论文答辩具体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实践环节
1.实践要求: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直接服务于就业目标的学习、实习、研发等活动,实现由设计实践实验教学、参与导师课题研发、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践多层次互动培养。
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2.专业实践时间
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毕业生应不少于一年。
研究生必须在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计划后方可进入专业实践阶段。
3.专业实践组织方式
专业实践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方式一:现场实践(半年)
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现场科研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现场的科研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研究生本人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现场实践单位。
4)依托于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基地,由学校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方式二:校内实践(半年)
结合参与科研项目和根据实践要求,设置以下实践技能训练与应用研究模块,每个学生可选择其中的1-2个模块进行专业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提交设计实践计划、项目集成与管理、实施实践和总结报告:
1)集成电路设计实践。
结合典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或者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案例,实践掌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全流程,包括前端和后端设计;掌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全流程,包括版图设计。
2)现代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实践。
结合集成电路测试原理,学习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完成相关实践。
3)集成电路微制造实践。
结合相关微电子工艺典型实验,进行相关微电子器件与系统微加工,或者微机电系统设计制作,完成相关实践。
4)集成电路系统应用设计实践。
分别选取代表性系统应用进行设计实践,这里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为例,主要掌握电路图、PCB、焊接、软硬件调试等。
5)新型光电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建模实践。
设计、制备微纳
器件及相关材料,完成建模和仿真。
研究生应于第2学期结束前与导师一起制订并上网提交《太原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
导师网上审核通过后方能开始实践环节。
4.专业实践考核方式
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为6学分。
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太原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
学院(所)应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百分制”评定并在网上录入成绩。
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6学分,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七、科研成果要求
1. 严禁抄袭、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否则不予答辩并追究相关的责任;
2. 毕业答辩前科研成果需满足下面其中的一项:
(1)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
(2)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入篇数);
3. 发表论文的内容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与所读专业研究内涵相符。
八、学位论文要求
1. 学位论文所研究内容与所读专业的研究内涵相符;
2. 论文写作符合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3. 按照“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重合率检查办法及规定”,学位论文文字重合率百分比小于20%。
九、学分要求
毕业答辩前总学分≥32,其中:
1.学位课学分≥29,其中包括学位公共课9学分,基础理论课(工程数学课)≥4,专业学位课≥6。
2.必修环节5学分,(包括选题报告、文献检索、教学实践与科研技能训练、学术活动)
十、学位论文评阅(盲审论文除外)要求
1. 论文评阅人应为与论文所属领域相关,并具有教授职称、且具有指导一届硕士研究生经历的校外专家。
2. 如导师本人联系不到校外专家,论文送审交由各学位点统一办理,产生的额外的评审费用由导师承担。
十一、毕业答辩
1. 答辩前需达到“学分要求”、“科研成果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及“学位论文评阅要求”的各项条件,否则不予答辩;
2. 学位论文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应提前张贴学位论文答辩通告;
3. 答辩程序执行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与要求;
4.答辩委员会成员规定:答辩委员会人数至少3人(指导教师不参加),且至少有一名校外教授博导。
答辩委员会原则上由学风严谨、要求严格,且承担着省级以上纵向项目,或年均横向经费大于20万的教授、副教授组成。
十二、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