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肖家堡小学梁艳艳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你们想听吗?想听,可是有要求,请你们用心聆听,看看透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图片,播放乐曲。)

2、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这首动听的乐曲,包含着一个千载

流传,令人吟诵至今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他弹琴的技艺很高,人们称他为──琴仙。而钟子期却和他大不相同,他不会弹琴,只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仅仅是一个在山中靠打柴为生的樵夫。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就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释课题:学生解释题意,(课件出示题目含义),质疑。(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1、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生自由谈。)

2、师:是的,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它要求读出文章的节奏美。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4、指名读文,指导读出文章节奏。

5、师范读,配乐。(课件播放高山流水乐曲)

6、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课件出示课文节奏。)

7、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生交流学习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课件出示自学方法)

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课文意思。(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译文,齐读。)

4、指名讲故事,师总结评价。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刚才我们读懂了课文,知道了了什么?(子期和伯牙是知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子期和伯牙互为知音?(学生朗读: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过渡:关于他们的相遇,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有一天,伯牙乘着小船到了长江口。滔滔的江水触动了他的琴思,于是他就对着江水弹起琴来。一首曲子还没有弹完,他就发现有一个打柴的人立在岸边正在听他弹琴。这个人呀就是钟子期。就是因为这次相遇,使伯牙认定子期就是他一生唯一的知己,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让我们深入课文,从文中找答案。

2、研读课文的2至4句:

⑴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相关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⑵汇报交流: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理解“善哉”这个词语的意思。

(表示赞叹的意思。)

③用赞叹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④此时伯牙心中想到高山,琴声高亢嘹亮。子期透过琴声,了解到他的心声,感受到了他如泰山般雄伟的志向。

(课件出示泰山图片,感受它他的雄伟气势,指导朗读。)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你能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江水是怎样的情景吗?

③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哪个字表现出了巍峨?他看见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山?哪个字表现了“高耸入云”?齐读。

师:是呀,一个“峨”字竟然表达出来了这么多的意象,古人讲话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还有哪一句能说明子期善听?(课件出示: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理解此句。怎样读才能读出江河的宽广?(指名读,抓住“洋洋”二字来读出江河的宽广。)师:听的出你是在真心诚意地赞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声表现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宽广吗?(指名答)

师: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将自己的心声、志向融入琴声中。他表现高山就是诉说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远大,表现江河就是说自己拥有江河般的胸怀。伯牙是在用琴声表达自己浩浩然的鸿鹄之志和坦荡荡的君子情怀。再读2.3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①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鸟语花香、春天百花盛开、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课件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课件出示图文: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大家想一想: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他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这个山野村夫为知音?(生答,预设答案: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小故事)

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生接读。

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生接读。

所以他一个人来到江上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

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引导学生说文言文。)

预设:(他曾这样感叹到: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知我者,子期也!)就让我们再来感受知音相聚的那份欢乐与激动。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课件出示“知音”图。)

过渡:

这短暂的相遇让他们彼此成为知己。在分别的时候,他们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诉衷肠。然而,第二年春天,当伯牙带着这份欢乐与激动前来赴约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