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T)
(2)ΔrGm (T)= RT lnJc/K
ΔrGm (T) = RT lnJp /K
(3) ln Kθ(T)=-ΔrHθm / RT +ΔrSθm / R
= ( ) ln K2θ
K1θ
➢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最新.课件
16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 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n的不同“电子亚层”。 ➢ n, l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属于同一 “电子亚层”,简称“亚 层”。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的相对大小。
最新.课件
6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max
DrGm= --zFE 或 Dr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298.15K)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三章课件 水溶液化学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三章课件 水溶液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点:液体蒸气压达到101.325kPa(1atm)时的温度。
沸腾温度: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固体表面的分子也能蒸发,具有一定的蒸气压。固体与其蒸气 在密闭容器中可达到平衡。
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总 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 之差为:
p
101.325kPa
第3章 水溶液化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3.1 溶液的通性 3.2 酸碱解离平衡 3.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3.4 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 选读材料: 水污染及其危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3.1 溶液的通性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1)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颜色、比重、酸 碱性和导电性等; 2)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身性质
△Tfp = Tfp-Tf = kfp m kfp 称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降
常数。
溶剂 溶液
特点
➢Kfp, kbp只与溶剂种类有关 ➢同种溶剂:kfp >kbp
溶剂的液-固平衡线
TfpTf
T
图3.2 凝固点下降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沸点和凝固点测定的应用
➢ 防冻剂工作原理
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结冰,可加入甘油、乙二醇等以降低水的 凝固点,避免因结冰,体积膨胀而使水箱破裂。
RCOONa 羧酸盐
R-OSO3Na R-SO3Na R-OPO3Na2
硫酸酯盐 磺酸盐 磷酸酯盐
ArCH2N(CH3)3Br 季胺盐类
两性表面活性剂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_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_大气污染控制解剖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二章课件_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_大气污染控制解剖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
通 化
大气污染控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 2.3 化学反应速率 2.4 环境化学和绿色化学
本章小结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2.1.1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
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自发 反应或自发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同样也伴有能量的变化,但情况要复
普 杂的多。


为此要考虑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所以要引进新的热

力学状态函数熵S 和吉布斯函数G。这样,只要通过热

力学函数的有关计算而不必依靠实验,即可知反应能否

自发进行和反应进行的限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反应的焓变
最低能量原理(焓变判据):
1878年,法国化学家 M.Berthelot和丹麦化学 家 J.Thomsen提出:自发的化学反应趋向于使系统 放出最多的能量。
△ rHm= 9.76kJ·mol-1
CaCO3(s) CaO(s)+CO2(g)

△ rHm= 178.32kJ·mol-1
通 化
H2O(l)
100 C
H2O(g)
学 教
△ rHm= 44.0kJ·mol-1

焓变只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因素之一,但
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放热有利于反应自发)
首页
上一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熵变的计算
熵值计算的参考点: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一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一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气体液体和固体1.气体状态方程(1)状态变量:温度,体积,压强,密度,黏度,折射率,热的传导率等,各物理量之间并非完全独立。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其中R=8.314 J/(mol·K)模型化条件:气体分子本身(相对于其间距)大小可以忽略;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适用范围:高温(接近或高于室温)低压(接近或低于1个大气压)气体。

(3)道尔顿分压定律:p=p(A)+p(B),或者p(A)=p·y(A),其中y(A)=n(A) /n(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通过实验测量,总结出许多适用于不同气体的状态方程,最具代表性的是范德华方程:(²)()理解:²项是分子间作用力对压强的增加量,与摩尔体积成平方反比关系;b是扣去气体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此外还有维里方程:其中B、C、D分别称作第二,第三,第四维里系数,与气体本性有关,是温度的函数。

2.气体的液化(1)相与相变:(物)相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一致的宏观分子聚集体。

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相(中间经历复相系)转变成另一种相的过程。

例如:混合均匀的不同气体或液体是单相系,水和油共存(不能混合)属于复相系,水在低温下的六种结晶态分属于不同的六种相。

气体等温压缩(准静态变化且未产生液体)前后两个状态属于两种相,但该过程不属于相变化。

(2)CO2等温压缩曲线(2)液体热胀冷缩,随着T增大,增大(3)温度升高时,气液共存时的蒸汽压(即超临界状态: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的状态。

特点:①分子间距很小,与通常液体相近,可作溶剂。

②同时具备液体高密度和气体低黏度的特性,物质在其中扩散很快。

因此,超临界流体对于许多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溶解性。

应用:(超临界萃取)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溶出植物原料中的有用化学成分(香精、天然药用成分等);当压力和温度恢复到常温常压时,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状态的气体而离去,只留下所需的化学成分。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一章课件_热化学与能源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一章课件_热化学与能源
不相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1.2 反应热与焓
并不是所有的反应热都可以实验测定。例如反应: 2C(s) + O2(g) == 2CO(g)
为什么上述反应的反应热无法实验测定?
实验过程中无法控制生成产物完全是CO。
因此,只能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反应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2
1.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1 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
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 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 空间。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首页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图1.1 系统的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2相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称为相。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q [q(H 2O )qb] [c(H 2O )m (H 2O ) Tcb T] (4 .1 8 12 1 80 4 )(8 29 .84 229 .13 )8 J
96J 9 9 0 .6k 9J
( 0 0 .5 ) g /3 .0 g 2 m 1 / o ( 1 ) l0 .0m 15 o 6 q V ,q m / 9 .6 k / 9 0 .0 J m 1 5 6 o .2 6 k 2 lm J 1 1 o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9
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 程式。其标准写法是:先写出反应方程,再写出相 应反应热,两者之间用分号或逗号隔开。例如:

(NEW)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2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3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4部分 模拟试题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浙江大学编写的《普通化学》(第6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反应中,哪一个是熵增的过程或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I2(g)=I2(l)B.H2O(s)=H2O(g)C.2H2(g)+O2(g)=2H2O(l)D.2CO(g)+O2(g)=2CO2(g)【答案】B【解析】熵增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B项由固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熵值增大。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又变回初始态,则系统的( )。

[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A.Q=0,W=0,ΔH=0,ΔU=0B.Q=0,W=0,ΔH≠0,ΔU≠0C.Q≠-W,ΔU=Q+W,ΔH=0D.Q=-W,ΔU=Q+W,ΔH=0【答案】D【解析】ΔU、ΔH为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无关;Q、W为非状态函数,变化途径不同,数值不同。

(完整版)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整理普通化学知识点整理第1章热化学与能量1.⼏个基本概念1)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和空间a.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b.封闭系统:只有能量交换 c.隔离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2)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空间3)相: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单相(均匀),多相(不均匀)注意:⼀个⽓态(固体)⼀个相;液体,若相溶,⼀个相,若不相溶,⼏种液体,⼏个相同⼀物质不同状态就是不同相;碳元素同素异形体不同相4)状态:⽤来描述系统;状态函数:描述系统状态(如pV=nRT)5)状态函数的性质: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当系统的状态发⽣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实际途径⽆关6)状态函数的分类:⼴度性质:其量值具有加和性,如体积、质量,热容,焓,熵等强度性质:其量值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密度,摩尔体积等两个⼴度性质的物理量的商是⼀个强度性质的物理量7)过程:系统状态发⽣任何的变化VS 途径:实现⼀个过程的具体步骤8)化学计量数其中νB 称为B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具体的反应式⼦系数)反应物:νB为负;产物:νB为正9)反应进度ξ:反应进度只与化学反应⽅程式的书写有关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规定:系统放热为负,系统吸热为正注意:摩尔反应热指当反应进度为1mol时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3.热效应:等容热效应(弹式量热计);等压热效应(⽕焰热量计)q=ΔU q p= ΔU + p(V2–V1)V反应热:(两种液体时⽐热容不同需分开,注意⽐热单位)摩尔反应热:4.热化学⽅程式:表⽰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程式注意:先写出反应⽅程,再写出相应反应热,两者之间⽤分号或逗号隔开若不注明T, p, 皆指在T=298.15 K,p=100kPa下标明反应温度、压⼒及反应物、⽣成物的量和状态5.热⼒学第⼀定律封闭系统,不做⾮体积功时,若系统从环境吸收热q,从环境得功w,则系统热⼒学能的增加ΔU(U2–U1)为:ΔU=q + w(热⼒学能从前称为热能)6.内能的特征:状态函数(状态确定,其值确定;殊途同归;周⽽复始)、⽆绝对数值、⼴度性质7.热: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热量q不是状态函数8.功:系统对外功为负,外部对系统作功为正功w不是状态函数9.体积功w体的计算w=–p外(V2–V1)=–p外ΔV体10.焓(状态函数)(kJ/mol)Δr H m:反应的摩尔焓H =U + pV q p =H2–H1=ΔH(ΔH<0放热;ΔH>0吸热)注意:q V=ΔU(定容)VS q P=ΔH(定压) q p– q V = n2(g)RT – n1(g)RT = Δn(g)RT对于没有⽓态物质参与的反应或Δn (g)=0的反应,q V ≈ q p对于有⽓态物质参与的反应,且Δn (g)≠0的反应,q V ≠ q p 1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恒压或恒容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或终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关标准压⼒p=100kPa12.标准摩尔⽣成焓: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B 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成焓,记作注意: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成焓为0。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而对于普通化学这门学科来说,要想掌握好其中的知识点,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一本好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优秀的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首先,这份复习资料的编写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化学教师,他对于普通化学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并且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

他在编写资料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点,将重点内容突出,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这份复习资料的内容丰富全面。

它按照普通化学的课程大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包括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题,涵盖了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既适合初学者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适合高年级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拓展。

此外,这份复习资料还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有一个简短的引子,介绍了该章节的重要性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

同时,每个章节的最后都有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份复习资料还提供了一些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这份资料在一些重要的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方面也进行了介绍,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最后,这份复习资料的排版整洁,图文并茂。

每个知识点都有清晰的标题和分段,方便学生进行查找和阅读。

图表和插图的使用也非常恰当,能够直观地展示化学实验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综上所述,这份普通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是一份优秀的学习工具。

它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化学知识,内容丰富全面,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提供了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的内容,排版整洁,图文并茂。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三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三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三.电化学基础电化学研究电功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原电池(1)构成:半电池:多数情况是由两种金属浸在各自的溶液中;盐桥:由饱和电解质溶液和聚合物胶冻组成,其作用是使两个半电池的溶液之间能导电,而不致使两溶液迅速混合。

这里引入先法拉第常量F代表1mol电子所带的电量:F=96485C/mol≈96500C/mol(2)电极的表示:注:①一般来说,溶液中阴离子(还原态物质)向阳极移动,阳离子(氧化态物质)向阴极移动。

②电化学中规定: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阴极。

;按电化学对电极的定义,电③物理学规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是正、负电极电势之差,即正负。

动势是阴、阳两极电势之差,即阴阳④为方便起见,铜锌原电池可以简化表示为:Zn∣ZnCl2(c1)‖CuCl2(c2)∣Cu或者()()。

其中“∣”代表金属和溶液两相间接触界面(相界面) ,“‖”代表盐桥(若无盐桥则不具有||);c表示离子浓度(1mol/L时,可不写)。

约定将阳极写在左边,阴极写在右边。

式中出现了氧化还原电对,即由同一元素的氧化态物质和对应的还原态物质构成一对物质。

常用“氧化态物质/还原态物质”来表示,如/和/。

(3)常见的电极种类(4)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①原电池反应可视作恒温恒压下发生的有非体积功的反应。

若反应是可逆的(电流无限小),有,于是,这表明,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反应()才能被设计为原电池。

特别地,当各组分都处于标准状态下时,。

容易看出,E的数值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计量系数大小)无关。

②下面讨论电动势与反应组分浓度的关系:反应的自由能增量为,用代入得到。

该式称为能斯特方程。

可见,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原电池的电动势也会逐渐降低。

同平衡常数一样,纯物质的浓度不计入该方程;气体反应要将浓度c改为压力p。

2.电极电势(1简单分析容易知道,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越小,金属活泼性越高,则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中的趋势越强,(绝对)电势(代数值)越低。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二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二

浙江⼤学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热⼒学基础本章研究化学反应进⾏的⽅向及限度问题。

1.热⼒学第⼀定律(1)体系: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物质交换的情况,将体系分类。

①开放体系:既有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②封闭体系: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③孤⽴体系:既没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2)过程:①可逆(reversible)过程:热⼒学系统从状态A出发,经过过程p到达另⼀状态B;如果存在另⼀过程p*,它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即系统回到原来状态A,同时消除原来过程p对环境产⽣的影响,则过程p称为可逆过程。

②准静态过程(平衡过程):若系统从⼀个平衡状态连续经过⽆数个中间的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个平衡状态,在任意有限的时间内,系统状态不发⽣改变,该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的必要条件(可逆过程要求没有⾮平衡损失和耗散损失,准静态过程只满⾜前者)。

在⼀般讨论中,认为两者等价。

③⾃发过程:⾃发过程是由于体系与环境不平衡引起的,故⾃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综上,在以下讨论中,可以粗糙地认为:“不可逆(irreversible),⾮平衡,⾃发”三者等价,“可逆,平衡,⾮⾃发”三者等价。

(3)热⼒学第⼀定律:,式中①为内能增量。

内能是体系内部所有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动能,分⼦间势能,分⼦内部的能量(转动、振动、电⼦和核运动),但不包括体系整体运动的能量。

内能是状态函数,U = f((n,T,V))。

②W为体系对外界做功,分为⾮体积功和体积功,即。

注意当环境压⼒与体系压⼒不等时,应该⽤环境压⼒,因为体系处于⾮平衡态时,压⼒p没有意义。

可以证明,恒温膨胀或压缩,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的功(代数值)⼤。

③Q为体系吸热量。

分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讨论如下:物理过程:相变潜热(熔化热,汽化热,升华热等):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个相变化到另⼀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利⽤T1、T2温度下的饱和蒸⽓压,可以计算出摩尔蒸发热(焓)。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五章复习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五章复习

非极性分 子的极化 率!
解:卤素单质按色散力从大到小:I2, Br2, Cl2, F2;
卤化氢按色散力从大到小:HI, HBr, HCl, HF 思考:实际上卤化氢中HF的沸点高于HCl, 说明在HF分 子中还存在其它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什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5
4
氢键
氢键
电负性很大的原子X(F、O、N)与H原子成键时,由于X吸 引电子的能力很强,使氢原子带有较多正电荷,它与另一个 电负性大且半径又小的原子Y (F、O、N)形成氢键: X—H· · · · · · · · Y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5.3.3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等,比化学键要弱 得多。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中。 范德华力包含: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范德华力的特点:
永远存在于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 短程力 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 以色散力为主
首页
1s22s22p63s23p63d104s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5.2.3 1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周期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族与元素分区
特征电子构型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列,构成了元素周期表 中的族。 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最高氧化值以 及元素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或同一 族中都按一定的规律 变化。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氢键可以是分子间的也可以是分子内的。
120 Y Y °
X
首页
Y Y YY
下一页 末页 26
图5.34 氢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上一页
5.4.1
晶体的基本类型
晶体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GT,P=(W有用) 最大
热力学第三定律 T=0 K, 纯物质完整晶态, 混乱度最小,S= 0
过程函数
状态函数
概念:
1.热力学标准态;状态函数;内能U; 热Q; 功W
2.热效应;焓(变)
(H,
△H,
△rHθ,
△r
H
θ m
,
△fHθm)
3.吉布斯自由能(G,
△G,
△r G θ,
△r
G
θ m,
△fG
(2)溶液反应: αB, Kc, Kθ (3)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 ?(T)
(2)ΔrGm (T)= RT ln Jc/K? Δr Gm (T) = RT ln Jp /K?
(3)
ln
K
θ(T)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 Ks 的相对大小。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 ,max
DrGm= --zFE 或 Dr 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 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E A /V
Cu 2+ 0.159 Cu + 0.520 Cu 0.340
E (Cu +/Cu)=0.520V > E (Cu 2+/Cu +)=0.159V 结论: E (右) > E (左), Cu +易发生歧化反应
当一种元素处于中间氧化数时,它一部分向高的 氧化数状态变化(被氧化),另一部分向低的氧化 数状态变化(被还原),这类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ΔG(T) =ΔH(T) -TΔS (T) T转
3.
Δr
G
? m
(298.15K)


v
B
Δf
G
? m
(B,298.15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ΔrS? m (298.15K)=∑ v B S m ? (B,298.15K)
第三章 基本知识点及要求
1.道尔顿分压定律: p i = p总 xi 2.平衡常数: (1)气相反应: Kp, Kθ (注意单位)
应用 :1 计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A
E1 z1
B
E2 z2
C
E3 z3
D
E z
z E = z1E + z2 E + z3 E
E=
z1E + z2 E + z3 E z
z、z1、z2、z3
分别为各电对中氧化型 与还原型的氧化数之差
应用 :1 计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E=
z1E + z2 E + z3 E z
能量转换(热效应)
化反
能否发生(反应方向)
学 热
应 的 可
化 学
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力能 学性
反 应
反应速率
化反 学应
反应机理
动 力 学
的 现 实 性
第一章 基本框架

体系

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
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孤立体系
性质
深度.广度
状态
物理.化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 封闭体系:?G <0, 自发过程 孤立体系: ?S >0, 自发过程
θ m
)
4.熵(Sθm, △rSθm )
5. (1)ΔfH?m 、ΔfG?m单位是 kJ·mol-1 ,Sm?(T)的单位是 J·K- 1·mol-1 ; (2) 参考态单质ΔfH?m =0;ΔfG?m =0; Sm?(T) ≠0。
计算:
1.盖斯定律
Δr
Hθm
(T)=∑
vBΔfH
θ m
(B,T)
2.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3. Nernst 方程意义,正确书写及应用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 =298.15K)
E(电极) = E? (电极)+ 0.0592V lg {c(O)/c?}a
z
{c(R)/c?}b
(1)pH 影响:氧化物(MnO 2、PbO 2)、含氧酸及其盐(KMnO 4、 KClO 3)pH 减小(酸度增大),电极电势增加,氧化能力增强。
7. 电解(△G>0):
(1)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区别: 组成,原理,电极反应 (2)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 (3)极化:浓差;电化学. 结果: E( 阳)增大, E(阴)减小
8. 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阳极氧化
9. 金属腐蚀与防护:
(1)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 (3)了解防护方法
=-Δr
H
θ m
/
RT
+Δ r Sθm
/
R
= ( ) ln
K
θ 2
K
θ 1
Δr
H
θ m
R
T2 – T1 T2 ×T1
4.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c (H+)= { Ka. c(HA) }1/2
c(HAc)/ Ka ≥400 c(NH3·H2O)/ Kb ≥400
c(OH -) ≈ { Kb. c(B) }1/2
7. 配离子的离解平衡: (1)配合物的构成 (中心离子,配位原子,配位数) (2)配合物的命名(配正,配负,2个以上配体)
第四章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1.原电池 (△G <0)
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书写符号;电极类型;电对书写
2. 电极电势E? 及电动势E
标准氢(甘汞)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介质酸碱性有关
例1
E B /V
BrO

3
? z1
BrO -
0.6z1
? z2
Br
2
1.605 z3
Br
-
0.76
z4
E
(BrO -/Br 2)= z4E
(BrO -/Br -) -z3 E
z2
(Br 2/Br -)
=
(2×0.76-1×1.605)V 1
= 0.455V
应用 :2 判断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反应 2Cu + → Cu 2+ + Cu
(2)氧化还原方向的判断 电动势E > 0, DrGm< 0, 正向自发
(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反应首先发生在电极电势差值较大的两个电对之间
(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衡量
lnK θ = zFE θ/RT
lgKθ = zEθ/0.0592V
(5)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不能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6. 化学电源: 掌握铅蓄电池电极反应及充放电原理
5.缓冲溶液:(1)定义;组成;缓冲原理(加酸,加碱,稀释)
c(弱酸)
(2) c(H+) ≈ Ka c(弱酸盐)
c(弱酸) pH ≈ pK a- lg c(弱酸盐)
c(OH -) ≈ Kb c(弱碱) c(弱碱盐)
c(弱碱) pH ≈ 14 -pK b+ lg c(弱碱盐)
6.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 Ks 及与溶解度关系 (2)溶度积规则:比较离子积与K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