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用地规模的专题论证报告》
黄骅城乡总体规划2012030年纲要
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纲要专家技术审查会议纪要2014年11月12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黄骅市组织召开《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3-2030年)》专家技术审查会。
会议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组成审查组(名单附后),沧州市规划局和黄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渤海新区规划建设局及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乡镇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审查组现场踏勘了黄骅市城市建设现状,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材料,征询了黄骅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乡镇和渤海新区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讨论和研究,形成以下审查意见。
一、黄骅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县城建设战略部署,着眼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认真组织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建设质量,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纲要思路清晰,基础资料翔实,内容和深度基本符合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
三、为修改完善纲要,审查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规划范围覆盖全域。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分析渤海新区(包括黄骅市)作为我省新的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职能分工-1-和协作关系,推进渤海新区区域统筹发展。
规划范围应与现行黄骅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相一致,覆盖包括黄骅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经济开发区和化工产业园区等在内的黄骅市行政辖区。
(二)深化产业研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落实省政府对渤海新区的发展要求,立足黄骅发展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加快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整合产业园区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探索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
《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提纲》
《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提纲》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二、项目的基本情况三、项目单位简介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性质二、用地及建设规模三、用水及能源的需求量四、采取的运输方式和运输量五、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方式六、电厂(电源)接入系统第三章项目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情况介绍第四章项目选址的基本要求一、用地的基本要求二、交通运输要求三、周边环境要求第五章项目的选址一、指导思想二、选址的基本原则三、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四、项目选址的自然条件五、项目选址的工程技术条件六、项目选址的交通运输条件七、项目选址的能源供应条件八、项目选址的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条件第六章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一、城市规划对拟选用地在用地性质、建设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二、建设项目用地与周边用地的相容性三、建设项目与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四、建设项目所需的生活设施配套与城市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的衔接和协调五、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和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六、场址选择唯一性分析七、结论性意见第七章附件一、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相关条款二、附图1、项目XXX区位位置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市域城镇和人口规划图4、市域基础设施现状图5、市域空间利用规划图6、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三、相关批复及意见第二篇: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xx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
目录第一章前言 (2)1.1、研究的空间尺度与人口概念界定 (2)1.2、规划期限 (2)第二章镇域人口发展现状 (2)2.1、镇域户籍人口增长特征 (2)2.2、镇域户籍人口结构特征 (3)2.3、镇域户籍人口空间特征 (4)第三章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5)3.1、镇域户籍人口规模预测 (5)3.2、镇域常住人口规模预测 (5)第四章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7)4.1、镇区人口发展现状 (7)4.2、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7)第五章镇区用地规模预测 (8)5.1、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8)5.2、镇区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8)第一章 前言1.1本专题研究涉及二个空间尺度:xx (1)xx 121个自然村。
总面积38.95平方公里。
(2)理事权、规划区的范围包括xx 721.38公顷。
本专题所指常住人口是指在xx 外来人口,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xx 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口袋户口”籍人口是指拥有xx 镇户籍的人口,过半年的外来人口。
1.2、规划期限本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年限为近期: 2013-2015年; 中期: 2016-2020年; 远期: 2021-2030年;第二章 镇域人口发展现状人,增长12.0‰。
2007-20121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将人口转变划分为五阶段,即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绝对衰减阶段。
我国西部地区为典型的后期扩张阶段。
表2.6 xx镇各行政村户籍人口分布情况(2012年)表2.5 xx镇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结构变化(户籍人口)单位:人2.32.3.17-10%。
人/hm2。
第三章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3.1、镇域户籍人口规模预测3.1.1自然增长率法nr )(+=1P P 0t 其中,Pt 是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 0通过对6年xx 年xx 之间为8‰,在2020-2030年之间为6‰。
预测表明,xx 镇2015年户籍人口为19300人。
完整word版湘潭县人口规模论证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湘潭县-- 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目录一、基本概况02二、县城规模论证的依据、期限和范围03(一)规模论证的依据03 (二)规模论证的期限、03 三、湘潭县发展条件分析03(一)优势条件分析03 (二)制约因素分析05 四、人口规模预测05(一)人口现状分析06 (二)县域总人口预测07 (三)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10 (四)县域城镇人口预测11 五、建设用地规模预测12附表GB50137-20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13一、基本概况湘潭县是湖南省湘潭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衡山北麓,长衡丘陵盆地北段,北纬27° 20’ -28° 05'、东经112° 25’ -113° 03’之间,东临株洲市、株洲县,南接衡东县、衡山县、双峰县,西抵湘乡市、韶山市,北与湘潭市接壤。
湘潭县,依湘江,邻省城,交通发达,区位优越。
湘江、107国道、长衡西线咼速公路、武广咼速铁路纵贯南北,320国道、潭邵咼速公路、湘黔铁路、天易高等级公路横亘东西。
湘潭县面积2132.8平方公里,下辖15个镇、4个乡,共645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14个社区居委会。
2013年末,湘潭县总人口98.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09万人,非农业人口9.13万人,全县出生人口12276人,出生率12.54 %o,死亡人口5982人,死亡率6.11 %。
,人口自然增长率6.43 %0。
2013年,湘潭县地区生产总值(GDP 258.4亿元,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9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134.6 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12.8%。
人均GDR为30445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8:50.6:28.6 调整为18.9:52.1:29 ,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湘潭县有“天下第一壮县”、“湘中明珠”之美誉,是中国湘莲之乡、湖湘文化发祥地。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韶山市概况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东经112.5 北纬 27.9。
2003年全市总人口10万人,面积210.38平方公里。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
韶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数达1717小时;森林覆盖率达56%,空气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韶山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韶山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韶山市全县总面积210平方公里,2010年底,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10年末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18.7%韶山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表1人口状况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成上升趋势,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4‰。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与⽤地规模预测⽼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姓名:孙少如学号:09202020124班级:09城市规划⼀班指导⽼师:李保民肖铁桥⽬录第⼀章城镇概况⼀、概述⼆、发展简介三、社会经济状况第⼆章城镇化⽔平预测⼀、镇域总⼈⼝及城镇化现状特征1、镇域总⼈⼝2、城镇化⽔平⼆、镇域总⼈⼝及城镇化⽔平预测1、镇域总⼈⼝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2)基于逾渗理论的⽣态容量法(3)镇域总⼈⼝确定2、城镇化⽔平预测(1)剩余劳动⼒转移模型预测(2)联合国法(3)平均增长率法(4)相关研究(5)城镇化⽔平确定三、城镇化发展途径第三章镇域⼈⼝规模预测⼀、城镇⼈⼝现状1、城镇⼈⼝统计⼝径2、城镇⼈⼝统计的地域范围3、城镇现状⼈⼝确定⼆、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分析三、城镇⼈⼝发展的机遇四、城市⼈⼝规模预测1、相关规划要求2、城区历史数据推算法(1)⾮农业⼈⼝预测(2)农业⼈⼝的确定(3)暂住⼈⼝的确定(4)总结3、基于⽔资源承载⼒的适度⼈⼝规模预测4、市域城镇化⽔平分配法5、城镇⼈⼝规模的确定五、促进城镇⼈⼝增长的对策第四章镇域⽤地规模预测⼀、中⼼城区城市建设⽤地现状⼆、城市⽤地规模预测1、历史数据推算法2、⼈⼝增长拉动预测法3、经济增长拉动预测法4、城市⽤地分类预测法四、城市⽤地规模确定五、新增建设⽤地的来源⽼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第⼀章城镇概况⼀、概述⽼集镇位于临泉县东南,距县城35公⾥,省道S328线南北穿境⽽过。
滑⽼河、宋⽼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东临⼟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塘乡、范兴集乡接壤,总⾯积59.5平⽅公⾥,耕地⾯积5.5万亩。
辖12个中⼼村,184个⾃然村,70327⼈。
⼆、发展简介⽼集原名驿⼝桥,因街中⼼有⼀座三孔⼤桥,横跨运河,名义虎桥。
⼜因为古代在此设⽴驿站,遂名驿⼝桥。
清朝嘉庆年间设颍州⼆府,1932年华为⽼集、驿⼝桥两⼤联保,1939年并为⽼集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由⽼集、李湖组建为⽼集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保护的布局分析——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
资源 ·环境
土 地 利 用 总体 规划 中 基本农 田调整保 护 的布 局分析
以湖 南省安仁 县 为例
李 文 婷 (湖 南农业 大学 资源环境 学院,湖 南 长沙 410128)
[摘 要 】基本 农 田的布局调整是新 一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重要组成 部分。 以郴 州市安仁县基本农 田调 整布局 为例 ,
义 。
1 研 究 区域 概 况
1.1 研 究 区 自然 地 理概 况 安仁 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郴州市北部 。其地理 坐标 为 :
东经 113。 05 ~ 113。 36 ,北纬 26。 17 ~26。 50 。 县域 处于罗霄山脉 中段 ,武功 山绵延于东北 ,万 阳山蜿蜒 于东 南 ,五峰仙屹立在西南角 。醴攸盆地从北 向中部 延伸 ,茶永盆 地从东部 向中部横跨 ,形成东南高 、西北低 的总地势和 “三 山” 夹 “两盆 ”的总轮廓 。山地 、丘 陵、岗地 、平原地貌类型俱全 , 以低 山区为主 ,东南部属 山地带 ,中部为丘 陵带 ,中部和北部 为 岗平 区 。 1.2 研 究 区社 会 经 济概 况
在 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 子 系统中 ,利用叠加 分析 获取调入和调 出的数据 ,比较规划期和基期基本农田调整 的数据 变化 ,
并结合研 究区域的发展状 况,分析调 整 变化的原 因,通过数据统计和 对比分析 ,调整后 的基 本农 田数量基本满足上级 下
达指 标 ,布 局 较 为 合 理 ,并 且 满足 规 划 对 于基 本 农 田属 性 的要 求 。借 助 GIS平 台 ,-q-v:z实现 基 本 农 田 布局 调 整 方 法 的优 化 ,
最后 针 对 安仁 县基 本 农 田调 整 布 局 提 出一 些 建 议 。
洛南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
1.1 洛南县域概况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县境内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
部为秦岭山脉,南部为蟒岭,由西向东延伸形成于商州市、丹凤县的分界岭及洛 河与丹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 2646 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 670 米。
洛南县现有 19 个建制镇,包括城关镇、洛源镇、四皓镇、谢湾镇、柏峪寺 镇、古城镇、景村镇、三要镇、灵口镇、寺耳镇、巡检镇、石坡镇、石门镇、麻 坪镇、寺坡镇、高耀镇、保安镇、卫东镇、永丰镇。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 钼、铁、锌、铅、矸等十余种。自然人文旅游景点有九龙山(兑山)、馒头山、 仓颉园、文庙、药王庙等。
五、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 7 5.1 县域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7 5.2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 16
韶山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韶山市概况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北纬27º51′40″——28º1′53″,东径112º23′52″——112º38′13″。
总面积210.38km2,其中耕地面积90024亩,2010年末总人口110760人。
至2001年底,全市辖3镇4乡。
韶山市位于湘潭市市区以西,北、东部分与宁乡县毗连,东南与湘潭县接界,南与湘乡市接壤,韶山铁路是从湘黔线向韶站分支的一条专用线,全长21.42公里,境内长12.25公里。
韶山市的公路,共计里程124公里,其中省建22公里,县道63.3公里,乡道38.6公里。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韶山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韶山市全市总面积210.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024亩。
2000年底,全市人口总数为110760人,市域人口密度526.48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6207人,农业人口94553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952亩。
(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10年底韶山市总人口为110760人,非农业人口16207人,城镇化水平30%。
表1韶山市域总人口历年变动情况表年末数年份总人数(人)综合增长率(‰)2001 101300 1.392002 101357 0.562003 101483 1.242004 101529 0.452005 101629 0.982006 102101 4.642007 102950 8.322008 103730 7.582009 104323 5.712010 105239 8.78 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综合增长率5‰,中期人口综合增长率4.5‰,远期人口综合增长率4‰。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四、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1、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预测沾溪镇城镇人口基数确定,以现状建成区用地与人口相对应的原则来统计。
根据沾溪镇的实际情况,现状城镇人口基数为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除包括城市规划区内户籍人口以外,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计入城市人口规模。
站溪镇人口用地情况一览表现村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合并前村名洋泉湾7.692 3700 洋泉湾、赤光坪、王家湾、小塘伍家洲 6.22 2910 廖家坝、永隆湾、伍家洲九螺坊 3.732 2523 堆洲坪、久河、九螺坊泉水井 5.027 1820 李家巷、山田村双塘 5.74 1849 鸡公塘、石门塘长田坊 4.005 2214 太平、长田坊、邹家湾卫红7.314 3334 刘家坪、福堂湾、肖车塘沾溪8.476 3953 龙湾村、梓楠洲、贺家坪、沾溪杉木村10.119 2774 杉木村、西村、稻田村白沙洲 5.827 1950 石洞巷、殷家洲(1)、人口规模现状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沾溪村、石洞港村、殷家洲村、军田冲、春山湾、石桥湾、罗家坪。
现状总人口约为3950人,其中包括非农业人口375人,农业人口2920人,通勤人数500人,流动人口155人。
(2)、镇区人口规模预测参照《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选取综合分析法、指数增长法两种方法对桃江县站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
综合分析法根据人口综合自然增长率以及机械增长数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t=P0(1+r)n+P·n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n——预测年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7年,沾溪镇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左右,考虑到城镇未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参照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初步将沾溪镇的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为12‰,中期定为8‰,远期定为5‰。
石门县壶瓶山镇总体规划(修编)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
第二部分石门县壶瓶山镇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专题报告第一节概论一、壶瓶山镇概况.发展历程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壶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年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壶瓶山镇现已进入全球个重点生态区之列,先后被省里确定为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湖南十个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单位之一,国家级景区建设目标单位,同时被列为申报世界遗产的单位之一。
.地理位置壶瓶山位于湖南省石门县西北边陲,省道贯穿全境,距石门县城110km,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东经°′—°′之间。
东西长47.6km,南北宽32.5km。
土地总面积785.8km。
壶瓶山辖泥沙、江坪、南坪、中岭四个集镇,一个林场--东山峰林场。
东南西三面分别与石门县的太平镇、所街乡、罗坪乡及南北镇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走马镇相邻,北与湖北五峰县长乐坪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
.人口及社会经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至年底,辖个分局(泥沙、江坪、南坪、中岭)、个林场(东山峰林场)、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城镇人口人,农业人口人,镇城人口密度约人。
壶瓶山经济圈辐射区域包括泥沙、江坪、南坪、中岭、南镇、东山峰、罗坪、水南渡、张家渡九个集镇。
年全镇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约,其中农业总产值万元,占总产值的;企业总产值万元,占总产值;服务业总产值万元,占总产值的。
.地形地貌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北支的太青山系,属中山山地地貌,境内群峰起伏,峰峦叠障,陡险崎岖,飞瀑悬泻,沟谷纵横,地形破碎。
海拔米以上的山峰达座。
境内最低海拔为米,最高海拔壶瓶山主峰米,为湖南山峰之最,被誉为“湖南屋脊”,相对高差一般在-米之内,最大高差达余米。
.水文壶瓶山是澧水一级支流渫水的发源地,境内河谷深切,有条呈放射状的峡谷深涧汇入渫水,有渫水上游的江坪河和南坪河两条水系,主要支流有金家河、黄连河、北溪河、龙池河、深溪河、泉坪河等,分别汇入渫水,经澧水注入洞庭湖。
镇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第一部分引言一、规划期限腾鳌镇城镇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0年。
二、地域概念1、腾鳌镇镇域腾鳌镇镇域是指腾鳌镇行政辖区128平方公里的地域,包括8个街道、14个行政村的行政区域范围,简称“镇域”、“全镇”。
2、城镇规划控制区本规划所称的城镇规划控制区包括永安、保安、福安、寿安、周正、黄士、名甲、安费黄8个街道行政辖区范围,总人口6.04万人,总面积34.21平方公里。
3、镇区建设区镇区建设区包括永安、保安、福安、寿安、周正、黄士6个街道全部或部分用地,现状建设总用地790.46公顷,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502.01.公顷。
三、人口预测方法本报告人口预测主要采用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等方法对镇域、镇区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增长率法模型如下:P n=P o (1+r)n+K其中:P n——规划期总人口;P o——基年人口数;R ——自然增长率;n ——规划年限;K ——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数四、人口预测数据样本本报告现状镇域总人口数据采用1988—2004年度数据,镇区人口数据采用1992—2004年度数据。
五、镇区人口规模概念(1)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镇区内的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之和。
(2)实际居住人口实际居住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是用来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和各项设施的量。
第二部分人口规模预测一、人口现状与变动情况1、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腾鳌镇1988年常住人口39495人,2001年增长到56318人,2004年增长到74601人。
从常住人口历年变动情况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开发区设立前的1988年到1991年,这阶段人口变动不大,增减均在20‰左右,三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44‰。
(2)第二阶段为开发区设立初期,即1992年到1995年,人口总数在1991年的基础上净增了14000人,年均增加3500人。
92、93两年人口年增长率突破100‰。
02建设用地规模修改论证报告
建设用地规模修改论证报告*1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21)1.1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21)1.2实施情况和用地发展特征 (21)1.3小结 (26)2建设用地规模的修改思路 (27)2.106版总规用地规模确定思路 (27)2.2总体规划用地规模确定思路的不适应 (27)2.3建设用地规模修改的基本思路 (29)3未来建设用地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30)3.1未来建设用地的需求特征 (30)3.2建设用地的需求分析 (32)3.3城镇建设用地的供给分析 (36)4结论 (37)第19 页共21 页第20 页共21 页第21 页共21 页1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1.1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总体规划确定:“2020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5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8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2平方米左右”(文本第十条)。
为合理引导中心城市范围内建设用地规模,总规确定2020年中心城市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5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约122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64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约94平方米,滨海新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51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约170平方米。
表2-1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2实施情况和用地发展特征1.2.1实施情况2009年底,天津市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1330.5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139平方米。
中心城市范围内,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1043.8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132.5平方米。
第21 页共21 页表2-2 2009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与总体规划相关指标对比一览表单位: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确定201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50平方公里以内(文本第一百一十五条)。
根据现场踏勘和航拍图判读,2009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1330.5平方公里,已经超过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控制指标,接近1450平方公里的2020年控制指标。
双峰县城人口规模论证报告
双峰县城2020年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送审稿)双峰县城规模论证报告一、基本概况双峰县位于湖南省中部。
东经111°54′54″—112°31′05″,北纬27°12′28″—27°42′49″,东毗衡山,湘潭两县;南靠衡阳;西接邵东,涟源;北邻湘乡,东西长为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余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
双峰县辖区16个乡镇,其中13个建制镇,3个乡。
二○○○年县域总人口88.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占总人口的16.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
双峰县城永丰镇,城区建设用地约6.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6万人,其中常住户籍非农业人口4.467万人,农业人口4936人,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6282万人。
社会经济概况: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5.4亿元(现价),25.42亿元(不变价),其中:第一产业15.98亿元,第二产业20.43亿元,第三产业8.99亿元。
从1995—2000年平均增长15.05%,其中农业平均增长2.3%,工业18.6%,第三产业13.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3153元增加到2000年的5053元,平均增长9.9%。
二、论证依据1.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法规、方针、政策。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3.《双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
4.《双峰县土地利用与开发“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5.双峰县统计年鉴。
6.双峰县政府修编文件。
三、影响双峰县城镇人口发展因素分析(一)积极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双峰县在199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和深化,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从1995年至2000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0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6%,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1%。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一)镇域现状人口1、户籍人口数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XX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一览表(单位:人)资料来源:XX派出所(二)镇区现状人口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
其中: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P t = a + bt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P t = 321.43t -614695.73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P t = a*Ln(t) + b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P t = 645305.51*Ln(t)–4876743.35根据对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9.16•【文号】建规字第525号•【施行日期】1996.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的几点意见(1996年9月16日建规字第525号文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直辖市规委、规划局:《国务院关于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文”(以下简称(通知)》是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宏观调控,对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要求;是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管理的有力措施;是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文件。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并认真贯彻执行《通知》的各项要求,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宣传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地方各级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城市规划工作中的情况,争取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领导,取得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坚持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中,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方向和规模,提出分阶段控制目标,特别是要注重做好近期规划,明确近期控制目标和划定近期建设范围,科学合理地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城镇体系规划在协调和指导区域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三、依法加强城市规划的审批工作。
今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是进行重大变更修订的,须报请审批机关认定许可后方可进行,调整或修订工作完成后要依法报审批机关备案或审批。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第五章城乡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上报审批的材料应当包括: 1、城市人民政府呈报审批城市规划的请示; 2、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关于审议城市规划的决议; 3、城市规划纲要审查论证会形成的书面评审意见及采纳情况的
系规划说明书、规划编制工作的说明、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 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 等) 成果审查与公示:国务院按审查规则执行,并予以公示。
2)其他城镇体系 规划审批程序
市(县)域城镇
体系规划的审查纳入
其政府所在地城镇城
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工
作,具体流程如右图
2.规划修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修改涉及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 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规划,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 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的修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
详细规划
门
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镇人民政府
本级人民政府 县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修建性详细规划
有关建设单位或城市、县人 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市、县人民政 府城乡规划主管
部门
乡规划、村庄村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
上一级人民政府
1.2城乡规划组织编制的依据
:
2.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程序
1)论证规划方案 2)城市政府组织审核 3)报请人大审议 4)批准总体规划 5)公布批准的规划
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
第二部分:六安市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2011—2020)第一章六安市总人口规模预测一六安市人口现状⑴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561170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95344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41739人,下降5.74%,年平均下降0.59%。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711844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6036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14798人,增长7.80%,年平均增长0.75%。
⑵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739089户,家庭户人口为536476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0.43人。
⑶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61086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750615人,占49.0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2下降为104.02。
⑷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3514人,占17.70% ;15-64岁人口为4020557人,占71.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7630人,占10.6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9个百分点。
⑸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361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387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360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968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74人上升为434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042人上升为960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3472人上升为3984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9285人下降为30238人。
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
附件三: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一、城镇规划区范围1、确定城镇规划区域范围1〕根据?中华人民XX国城乡规划法?确定城镇规划区,其用地包括城镇建立用地、开展备用地、城镇建立和开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荷叶镇规划区域范围的划分是以自然水体、山脊等自然分界限、行政界限、过境道路和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2、城镇规划区域范围1〕镇域:以荷叶镇行政区域为单位,统筹安排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公益事业规划,总用地面积78.63平方公里。
2〕镇区:为新市村、新塘村、老铺村的局部行政管辖区域范围,总面积3.6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模论证的期限为2021-2030年。
近期:2021-2021 年中期:2021-2021年远期:2021-2030年三、论证程序框架四、人口规模预测镇区人口增长速度是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决定的。
在我国镇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有方案的,而镇区人口的机械增长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等较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可按照镇人口自然增长规律、经济开展规律及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特别是户籍改革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的影响来预测荷叶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规模。
根据荷叶镇的特点、经济开展及近几年的人口变化趋势分析,未来人口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随着“双独生两胎〞生育政策的落实,镇域范围内人口出生率将在现有根底上有较大增加。
2、荷叶镇镇区配套设施建立逐步完善,一局部镇区周围的村庄逐渐并入城镇建立范围,通过村庄改造,优化用地功能,村民也自然纳入城镇人口,另一局部距离镇区较远的村民会通过各种途径到镇区生活,如打工、经商等。
3、随着荷叶镇产业转型的逐步深入,第二、第三产业加速开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将进一步带动荷叶镇的快速开展。
1、镇域人口预测1〕镇域现状人口规模2021年末,荷叶镇总人口29631人,镇区人口为5950人〔其中城镇人口5324人,暂住人口626人〕,城镇化水平为20.1%,男性人口15521人,女性人口14110人,性别比为110: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用地规模的专题论证报告》城市规模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或总体规划编制前,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专题论证报告。
一、城市人口规模(一)现状分析扶绥城区及新宁镇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1950-2003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5.2‰。
八十年代中期,扶绥城区及新宁镇人口快速增长,从1950年的3660人到1984年的23745人,自然增长率最高年达28.3‰;自1984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下来,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7.0~9.0‰之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口增长速度又有所回升,1998-2003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10.2‰。
近十年来的人口资料统计显示,扶绥县域的人口连续出现机械负增长,即人口在向县域以外流动。
而考察县城人口的机械变动情况可以得知,县城人口在1995年前机械增长很快,基本保持千分之两位数的增长率;1995年后人口出现机械负增长,人口流失的速度一般在10‰以内,但进入21世纪,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回升,扶绥县城的人口机械变动主要来自于县域内部的人口流动,以及扶绥与南宁之间的人口流动。
2003年县城人口7.19万人,非农业人口4.05万人,县城从事非农业活动、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约1.05万人。
(二)影响扶绥县城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扶绥城镇发展的宏观形势一片大好。
南友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扶绥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扶绥三近三沿(近首府、近边境、近机场,沿左江、沿铁路、沿公路)的区位优势,使其一方面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利用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吸引外资和建设项目在扶绥安家落户。
大量的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的落户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反过来又会增强地区投资吸引力,将会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城市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动力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同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力量的普及也会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加速地区人口的城市化进城,并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扶绥41万人中80%是农村劳动力,2003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达6.5万人,随着农业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村产业化,将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县域中心城市集聚。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均衡地同时在所有地点发生,总是在一些条件好的地点率先开始,通过集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
在扶绥县域内,与其它城镇相比,扶绥县城有着雄厚的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将不可能有其它新的城镇来取代它。
扶绥县城是全县域的“发展极”,其发展速度显然要比一般城镇快。
4.城市工业和交通发展工业是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之一,城市成长的有力方式是工厂企业的发展。
扶绥县城现有糖厂、麻纺厂、淀粉厂、化工厂,以及引资15亿元建设总规模年产500万吨的扶绥海螺干法水泥和熟料生产企业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交通条件的改善会使信息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南友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扶绥与南宁、崇左和吴圩国际机场的联系更加便捷,极大地改善扶绥县城的投资环境,引起城市的大发展。
5.其它影响因素⑴规划在城南新区建设用地超过100公顷的文化教育区,将吸引大量本县及县域以外的学生来此学习,寄宿生的数量将影响到县城常住人口的统计。
⑵规划中行政区划的调整。
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考虑到县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行政区划上做了部分调整,将龙头乡铁路以南的地区和岜盆乡归入新宁镇,组成新的扶绥县城。
行政范围的调整将影响县城流动人口的数量。
(三)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做出判断。
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非农业人口比例法、环境容量法、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完全套用,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
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1.综合平衡法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城市机械人口增长也是比较稳定的,此时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前一年人口加上自然人口增长和机械增长,即:Pi =Pi-1+Ni+MIP-总人口N-自然增长人口M-机械增长人口I-年份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为稳定值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P J =P(1+n+m)jPj-规划期末总人口N -人口自然增长率M -人口机械增长率J-规划年数2.非农业人口比例法本方法以现行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为依据,根据城区非农业人口的历史增长趋势,推算规划期末城区非农业人口数,然后依照非农业人口占城区范围内总人口的经验比重推算城市人口规模。
建立如下模型:P n =P(1+X)n/kPn-规划期末总人口P-计算基期人口X-人口增长率n-规划年数k-经验比重3.环境容量法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和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计算城市的极限人口。
P max =min{ P1max,P2max,…Pimax,…}Pmax-城市的极限人口Pimax-某项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或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最大值。
4.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是根据多年人口资料所建立起来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年份或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数理分析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方法。
对根据各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考虑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的政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水平以及财政能力、城市的环境容量等,最终确定规划期末的城市人口规模。
(四)城市人口预测本次规划当中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采用以综合平衡法为主,以非农业人口比例法、环境容量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1.综合平衡法人口基数按非农业人口与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来计,2003年非农业人口4.05万人,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约1.05万人,计算基数为5.1万人。
(1)人口自然增长参考扶绥城区及新宁镇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1950-2003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5.2‰。
八十年代中期,扶绥城区及新宁镇人口快速增长,从1950年的3660人到1984年的23745人,自然增长率最高年达28.3‰;自1984年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下来,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7.0~9.0‰之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口增长速度又有所回升,1998-2003年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10.2‰。
70年代末出生的人在21世纪初期开始进入生育高峰,这将是本次规划应当考虑的人口自然增长要素之一。
综合考虑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贯彻,规划确定近期(2004-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取8‰,远期(2010-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取7‰。
近、远期自然增长人口为:P2010年=51000 (1+8‰)7=53926人P2020年=51000(1+7‰)17=57421人(2)人口机械增长根据近十年来的人口资料统计显示,扶绥县域的人口连续出现机械负增长,即人口在向县域以外流动。
而考察县城人口的机械变动情况可以得知,县城人口在1995年前机械增长很快,基本保持千分之两位数的增长率;1995年后人口出现机械负增长,人口流失的速度一般在10‰以内,但进入21世纪,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回升,扶绥县城的人口机械变动主要来自于县域内部的人口流动,以及扶绥与南宁之间的人口流动。
规划期内,扶绥外部发展条件和区位条件将得到优化,南友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扶绥与南宁、崇左和吴圩国际机场的联系更加便捷,极大地改善扶绥县城的投资环境,扶绥的社会经济将得到大力发展。
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将吸引外资和建设项目在扶绥县城安家落户,大量的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的落户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周边乡镇人口的流入,扶绥今后会进入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机械增长速度将大大提高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综合考虑影响人口机械增长的因素,同时参考县城历年人口增长情况(1984-2003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5.1%),南宁市辖县以及周边城镇人口增长情况,确定近期人口机械增长率取7%,远期人口机械增长率取6%。
近、远期净增机械人口为:P2010年=51000(1+7%)7-51000=30895人P2020年=51000 (1+7%)7 (1+6%)10-51000=95661人(3)预测城镇人口规模:P2010=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53926+30895=8.5万人P2020=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57421+95661=15.3万人2.非农业人口比例法以2003年非农业人口统计数据为基期数,根据城区非农业人口的历史增长趋势(1984-2003年年均非农业人口增长率5.8%),取年均非农业人口增长率为5.8%,非农业人口占城区范围内总人口的经验比重取0.8 ,则P n =P(1+X)n/kP2010==40521(1+0.058)7/0.8=75160人P2020==40521(1+0.058)17/0.8=132082人3.环境容量法扶绥城区地处左江南岸小平原,除南凭铁路以南地区有较多丘陵,其余地区地势平坦,远期可选择的用地范围南至南友高速公路扶绥段,东至环城路,西至充禾村,北至海螺水泥厂南端,共计用地面积为17.7平方公里,以每人90平方米计,可容纳19.6万人。
4.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分析法由于缺乏县城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年数据,先用此法预测全县的人口,通过确定未来县城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例,对县城人口进行预测。
根据1985-2002年的县域人口和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数回归方程式为:y=37.42*e0.0057x,R=0.8801式中,y是规划期末预测人口数,x是规划期末预测的国内生产总值,R是相关系数。
根据“十五”纲要以及远景目标,2010年、2020年全县的GDP分别达到40亿元和78.5亿元(县域发展战略中有说明)。
由此得出全县人口数:P2010=37.42*e0.0057*40=47.0万人P2020=37.42*e0.0057*78.5=58.5万人2003年县城人口占全县人口的17.2%。
从1985-2003年的人口增长趋势看,扶绥全县人口年均递增率为7.32‰,而县城新宁镇的人口平均递增率为2.61%,是全县的3.6倍。
随着扶绥县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县域人口将继续加速向县城集聚,县城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例将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