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方差分析方法(第二节)资料

第二章 方差分析方法(第二节)资料
• 同时方差分析还能指出试验误差的大小。 • 所以方差分析法更优于极差分析法。
2.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 (1)原则
• 当任意两因素之间(如A与B)存在交互作用而且显 著时,则不论因素A、B本身的影响是否显著,A和B 的最佳因素都应从A与B的搭配中去选择。

例2-2某分析试验,起测定值受A、B、C三种因
素的影响,每因素去两个水平,由于因素间存在交互
作用,在设计试验方案时,可选用L8(27)表,试验安排 结果如表(试验指标要求越小越好)
(2)正交试验结果计算表
试验号因素
A 1
1
1
2
1
3
1
4
1
5
2
6
2
7
2
8
2
K1
-5
K2
0
Qi
6.25
Si
3.1
B 1
1 1 2 2 1 1 2 2 +10 -15 81.25 78.1
• 因此,Se不一定通过ST-SA-SB-SC来计算,而可 以通过没有安排因素的列直接计算。
(2)计算规格化
在正交设计中每个因素的计算步骤完全一样,而且 每一个因素都和某一列相对应。如果某一列表现为误 差,相应平方和的计算和因素的完全一样。这样既便 于计算,又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
由于上面两个性质,方差分析的基本计算可以化 到每一列上。
三.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1.无交互作用情况(以例1-1为例)
列号 试验号
A温度(℃)1
1
1(80℃)
2
1(80℃)
3
1(80℃)
4
2(85℃)
5
2(85℃)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当 H 0 不真时,
SE 2 而不管 H 0 是否为真, E n s
当 H 0 为真时:
S A ( s 1) F 不能过大 S E (n s)
当 H0
S A ( s 1) ~ F ( s 1, n s ) 为真时: F S E (n s)
(i 1,2,, s;
j 1,2,, ni )
i 为第 i 个总体的均值 , ij 为相应的试验误差。

1 s ni i ,称为总平均, n i 1
i i 称为水平 Ai 的效应。
从而模型可以写为:
yij i ij 2 ~ N ( 0 , ) ij ni i 0 i
因此,给定检验水平 时,拒绝域为:
F F ( s 1, n s )
表2 方差分析表
来源 因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2 i 2
F
S A ( s 1) S E (n s)
S A ni y ny
i 1
s
s 1
SA s1
SE n s
误差
总和
S E ST S A
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从所有观测值的总变差中分析出系统变差和随机误差, 通过比较二者的大小关系, 说明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 即若两个变差差别不大, 各个水平差异不大; 若两个变差差别较大,则不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3、平方和的分解 记
1 y yij n i 1 j 1
由因素A的各个不同的水平引起的差异。
4、 S A 和 S E 的统计特性
1 y ij y i ni 1 j 1
ni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2.0
0.7
1.5
0.9
0.9
0.8
1.1
-0.3
-0.2
0.7
1.3
1.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 前言 方差分析的思想
➢ 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组的均值与方差,但是如何通过这些数据 结果来判断呢?这就需要进行方差分析.
➢ 在实际问题中, 影响一个数值型随机变量的因素一般会有很多, 例如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就有种子品种,肥料、雨水等; 影 响化工产品的产出率的因素可能有原料成分、剂量、催化剂 、反应温度、机器设备和操作水平等;影响儿童识记效果的 因素有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 为了找出影响结果(效果)最显 著的因素, 并指出它们在什么状态下对结果最有利, 就要先做 试验, 方差分析就是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鉴别各个因素 对对我们要考察的指标(试验指标)影响程度的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7
❖ 1.单因素试验的方差 概念
➢ 推断三种治疗方案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就是要辨别治 疗方案的差异主要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不同方 案造成的,这一问题可归结为三个总体是否有相同分布 的讨论.根据实际问题的情况,可认为血红蛋白的增加 值服从正态分布,且在安排试验时,除所关心的因素( 这里指的是这里方案)外,其它试验条件总是尽可能做 到一致,这就使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每个总体的方差相 同,即xi~N(μi,σ2) i = 1,2,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 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的一般提法为: ➢ 因素A有m个水平A1, A2, …, Am, 在Ai水平下, 总体Xi~N(μi,
σ2), i = 1, 2, …, m.其中μi和σ2均未知, 但方差相等, 希望 对不同水平下总体的均值进行比较. 设xij表示第i个总体的第j个观测值(j = 1, 2, …, ni, i = 1, 2, …, m), 由于Xij~N(μi, σ2), i = 1, 2, …, m.单因素方差分 析模型常可表示为: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概率学与数理统计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在方差分析中,我们将要考察的指标称为试验指标,影响 试验指标的条件称为因素(或因子),常用A、B、C, …来表示. 因 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们可以控制的;一类是人们不能控 制的。 例如,原料成分、反应温度、溶液浓度等是可以控制 的,而测量误差、气象条件等一般难以控制。 以下我们所说 的因素都是可控因素,因素所处的状态称为该因素的水平。 如果在一项试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改变,这样的试验称为单 因素试验,如果多于一个因素在改变,就称为多因素试验.
一、单因素试验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
例9.1 为求适应某地区的高产水稻的品种( 因素或因子) , 现选了 五个不同品种( 水平)的种子进行试验, 每一品种在四块试验田上进 行试种。假设这 20块土地的面积与其他条件基本相同, 观测到各块 土地上的产量( 单位: 千克) 见表9–1。
在这个问题目中, 要考察的指标是水稻的产量, 影响产量的因
分析的统计模型 .
方差分析的任务是对于模型(9. 1 ) , 检验 s 个总体 N ( 1 , 2) , …, N
( s , 2)的均值是否相等, 即检验假设
H0 : 1 2 s H1 : 1 , 2 , s , 不全相等。
(9.2)
为将问题( 9. 2 ) 写成便于讨论的形式, 采用记号
s nj
ST
(xij x)2
j1 i1
(9.3)
这里
x
1 n
s j 1
nj i1
xij ,
ST能反应全部试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又称
为总变差 Aj下的样本均值
x
j
1 n
nj i1
xij
(9.4)
注意到
(xij x )2 (xij x j x j x )2 =(xij x j )2 (x j x )2 2(xij x j )(x j x )

第二节 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二节 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第二节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中,根据所研究试验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单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目的在于正确判断该试验因素各水平的优劣。

根据各处理内重复数是否相等,单因素方差分析又分为重复数相等和重复数不等两种情况。

上节讨论的是重复数相等的情况。

当重复数不等时,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的计算,多重比较中标准误的计算略有不同。

本节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一、各处理重复数相等的方差分析【例6.3】抽测5个不同品种的若干头母猪的窝产仔数,结果见表6-12,试检验不同品种母猪平均窝产仔数的差异是否显著。

表6-12五个不同品种母猪的窝产仔数这是一个单因素试验,k=5,n=5。

现对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如下:1、计算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2、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表6-13不同品种母猪的窝产仔数的方差分析表根据df1=df t=4,df2=df e=20查临界F值得:F0.05(4,20)=2.87,F0.05(4,20)=4.43,因为F>F0.01(4,20),即P<0.01,表明品种间产仔数的差异达到1%显著水平。

3、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各处理平均数多重比较表见表6-14。

表6-14不同品种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多重比较表(SSR法)-8.2 -9.6因为MS e=3.14,n=5,所以为:根据df e=20,秩次距k=2,3,4,5由附表6查出α=0.05和α=0.01的各临界SSR 值,乘以=0.7925,即得各最小显著极差,所得结果列于表6-15。

表6-15SSR值及LSR值将表6-14中的差数与表6-15中相应的最小显著极差比较并标记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5号品种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极显著高于2号品种母猪,显著高于4号和1号品种,但与3号品种差异不显著;3号品种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极显著高于2号品种,与1号和4号品种差异不显著;1号、4号、2号品种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间差异均不显著。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定义:单因素方差分析测试某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给观察变量造成了显著差异和变动。

例如,培训是否给学生成绩造成了显著影响;不同地区的考生成绩是否有显著的差异等。

前提:1总体正态分布。

当有证据表明总体分布不是正态分布时,可以将数据做正态转化。

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要一致。

进行方差分析时,各实验组内部的方差批次无显著差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假定,为满足这个假定,在做方差分析前要对各组内方差作齐性检验。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1选择分析方法本题要判断控制变量“组别”是否对观察变量“成绩”有显著性影响,而控制变量只有一个,即“组别”,所以本题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但需要进行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

2在控制变量为“组别”,3正态检验(P>0.05,服从正态分布)正态检验操作过程:“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出现“探索”窗口,将因变量“成绩”放入“因变量列表”,将自变量“组别”放入“因子列表”,将“人名”放入“标注个案”;点击“绘制”,出现“探索:图”窗口,选中“直方图”和“带检验的正态图”,点击“继续”;点击“探索”窗口的“确定”,输出结果。

因变量是用户所研究的目标变量。

因子变量是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例如分组变量。

标注个案是区分每个观测量的变量。

带检验的正态图(Normality plots with test,复选框):选择此项,将进行正态性检验,并生成正态Q-Q概率图和无趋势正态Q-Q概率图。

正态检验结果分析:p值都大于0.05,因而我们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表明各组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检验中的零假设是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即p值≥0.05,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4单因素方差分析操作过程“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出现“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将因变量“成绩”放入“因变量列表”,将自变量“组别”放入“因子”列表;点击“选项”选择“方差同质性检验”和“描述性”,点击“继续”,回到主对话框;点击“两两比较”选择“LSD”和“S-N-K”、“Dunnett’s C”,点击“继续”,回到主对话框;点击“对比”,选择“多项式”,点击“继续”,回到主对话框;点击“单因素方差分析”窗口的“确定”,输出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单因素方差分析1. 引言•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组之间某个变量的均值差异,例如不同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不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单因素方差分析提供了一种统计方法,可以判断不同组之间均值差异是否由随机因素引起,还是由于真正的因素差异引起。

2. 基本概念•因素(Factor):需要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或分类因素。

•水平(Level):每个因素具有的不同取值或组别,也称为处理或条件。

•观测值(Observation):每个组内的单个实验结果或数据点。

•总平均(Grand Mean):所有组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组内平均(Group Mean):每个组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组间平均(Between-group Mean):所有组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3. 假设检验•零假设(H0):不同组的均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备择假设(H1):不同组的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1.收集数据:按照分类因素进行分组,获得每个组的观测值。

2.计算总平均:计算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

3.计算组内平均:计算每个组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4.计算组间平均:计算所有组的观测值的平均值。

5.构造统计模型:建立协方差矩阵和方差矩阵之间的关系。

6.计算平方和:计算组内平方和和组间平方和。

7.计算均方差:计算组内均方差和组间均方差。

8.计算F值:计算F统计量,用于检验组间均值差异是否显著。

9.假设检验:比较F值与临界值,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

5. F分布与p值•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使用F分布来进行假设检验。

•F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取值范围大于等于0,且分布形状根据自由度的不同而变化。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计算出的F值可以与F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

•p值是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在零假设成立的情况下,观察到的样本数据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方差分析公式计算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

方差分析可以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组之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本文中,将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单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只有一个自变量(因素)的情况下比较多个组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

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需要计算以下几个统计量。

1. 总平方和(SST):总平方和表示各组数据与整体均值之间的偏差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SST = Σ(xi - x)²其中,xi为每个观察值,x为所有观察值的均值。

2. 组内平方和(SSW):组内平方和表示各组数据与各组均值之间的偏差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SSW = Σ(xi - x i)²其中,xi为每个观察值,x i为各组观察值的均值。

3. 组间平方和(SSB):组间平方和表示各组均值与整体均值之间的偏差总和。

其计算公式如下:SSB = Σ(ni * (x i - x)²)其中,ni为每个组的观察次数,x i为各组观察值的均值,x为所有观察值的均值。

4. 平均平方和(MSW和MSB):平均平方和表示各组之间的平均差异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MSW = SSW / (n - k)MSB = SSB / (k - 1)其中,n为总观察次数,k为组的个数。

5. F统计量:F统计量用于检验组间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其计算公式如下:F = MSB / MSW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多因素方差分析适用于两个或更多个自变量(因素)的情况下比较多个组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并确定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

在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时,需要计算以下几个统计量。

1. 总平方和(SST):总平方和的计算方式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

2. 组内平方和(SSW):组内平方和的计算方式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

单因素⽅差分析(one-wayANOVA)单因素⽅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概念是⽤来研究⼀个控制变量的不同⽔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了显著影响。

这⾥,由于仅研究单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影响,因此称为单因素⽅差分析。

例如,分析不同施肥量是否给农作物产量带来显著影响,考察地区差异是否影响妇⼥的⽣育率,研究学历对⼯资收⼊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单因素⽅差分析得到答案。

(⼆)单因素⽅差分析步骤第⼀步是明确观测变量和控制变量。

例如,上述问题中的观测变量分别是农作物产量、妇⼥⽣育率、⼯资收⼊;控制变量分别为施肥量、地区、学历。

第⼆步是剖析观测变量的⽅差。

⽅差分析认为:观测变量值的变动会受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两⽅⾯的影响。

据此,单因素⽅差分析将观测变量总的离差平⽅和分解为组间离差平⽅和和组内离差平⽅和两部分,⽤数学形式表述为:SST=SSA+SSE。

第三步是通过⽐较观测变量总离差平⽅和各部分所占的⽐例,推断控制变量是否给观测变量带来了显著影响。

(三)单因素⽅差分析原理总结在观测变量总离差平⽅和中,如果组间离差平⽅和所占⽐例较⼤,则说明观测变量的变动主要是由控制变量引起的,可以主要由控制变量来解释,控制变量给观测变量带来了显著影响;反之,如果组间离差平⽅和所占⽐例⼩,则说明观测变量的变动不是主要由控制变量引起的,不可以主要由控制变量来解释,控制变量的不同⽔平没有给观测变量带来显著影响,观测变量值的变动是由随机变量因素引起的。

(四)单因素⽅差分析基本步骤1、提出原假设:H0——⽆差异;H1——有显著差异2、选择检验统计量:⽅差分析采⽤的检验统计量是F统计量,即F值检验。

3、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概率P值:该步骤的⽬的就是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相应的概率P值。

4、给定显著性⽔平,并作出决策(五)单因素⽅差分析的进⼀步分析在完成上述单因素⽅差分析的基本分析后,可得到关于控制变量是否对观测变量造成显著影响的结论,接下来还应做其他⼏个重要分析,主要包括⽅差齐性检验、多重⽐较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详细版) ppt课件

单因素方差分析(详细版)  ppt课件
异常值的处理方法分为2种: (1) 保留异常值: 1)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 2)用非最极端的值来代替极端异常值(如用第二大的值代替); 3)因变量转换成其他形式; 4)将异常值纳入分析,并坚信其对结果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2) 剔除异常值: 直接删除异常值很简单,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我们需要删掉异常值时,应报告异常值大小及其对结果的影响,最好分别报告删除异常值前后的 结果。而且,应该考虑有异常值的个体是否符合研究的纳入标准。如pp果t课其件不属于合格的研究对象,应将其剔除,否则会影响结果的推论。 12
本例数据箱线图无圆点或星号,因此无异常值。
假如数据中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异常值,其箱线图 如右:
箱线图是一种比较简单和流行的异常值检验方法, 当然同样存在一些更为复杂的方法,这里不过多 介绍。
ppt课件
11
如何处理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
导致数据中存在异常值的原因有3种: (1) 数据录入错误:首先应该考虑异常值是否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所致。如果是,用正确值进行替换并重新进行检验; (2) 测量误差:如果不是由于数据录入错误,接下来考虑是否因为测量误差导致(如仪器故障或超过量程); (3) 真实的异常值:如果以上两种原因都不是,那最有可能是一种真实的异常数据。这种异常值不好处理,但也没有理由将其当作无效值看 待。目前它的处理方法比较有争议,尚没有一种特别推荐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多个异常值,应先把最极端的异常值去掉后,重新检查异常值情况。这是因为有时最极端异常值去掉后,其他异 常值可能会回归正常。
(6) 点击ppOt课K件,输出结果。
9
根据如下输出的箱线图,判断每个组别内是否存在异常值。
ppt课件
10
SPSS中将距离箱子边缘超过1.5倍箱身长度的数 据点定义为异常值,以圆点表示;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例如:考察4种不同教法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 试验中唯一的可控制因素——教法 因素的不同水平 ——4中不同的教法
1.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2.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 方差的齐同性是进行方差分析的前提。
➢ 从不同总体中抽出的各组样本间毫无关系,即设k个总体
相互独立。
1.2.3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检验步骤 1.提出假设
2)实验条件
称为组间差异(Between Groups),即不同的处理造成的差异。 用各组平均值与总平均值离差的平方和表示,记作 。SR
(2) 方差分析的检验统计量
2. 方差分析的分类
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有交互作用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1.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2.1 基本概念
因素:可控制的试验条件。 水平:因素变化的各个等级。 单因素试验:试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变化,其他可控制的条件 不变。 双因素试验:试验中变化的因素有两个。 多因素试验:实验中变化的因素多于两个。
常使用LSD(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法,即最小 显著差数法。
统计量:
临界值:
T
xi x j
n n MS
E
1
1
i
j
LSD
t 2 n k
MS
E
1 ni
1 nj
例[9-2]
对例[9-1]中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检验。
MS E
1 ni
1 nj
SE nk
1 ni
体育统计
体育统计
1.1 方差分析概述
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各项差异的来源以检验两 个以上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方法。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统计学费歇(R.A.Fisher, 1890~1962)首先将该方法用到农业试验中,经过近百 年的发展,其内容已十分丰富。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3篇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3篇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一篇:方差分析基础知识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OV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多个组或处理之间差异的检验方法。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各组之间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而确定某种变量是否能够对观测结果产生统计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的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总差异拆分为各个来源的差异,比较相对大小,进而确定各组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原理中的总差异由于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组成,在计算统计检验时,需要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方差分量。

方差分析的应用范围方差分析适用于多组数据的比较分析,通常用于以下场景:1. 不同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是否显著;2. 产品的性能比较;3. 不同采样机构采样结果的差异性比较;4. 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等。

在研究中,方差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设计和因子分析中,通过分析方差来确定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以减少实验的时间和成本。

第二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数据来自同一总体下的不同组或处理之间的差异,其中只有一个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方差分析。

对于一般的数据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设定假设并确定显著性水平假设总体均值相等,等价于各组均值相等。

如果拒绝了该假设,则表明不同组之间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同时,还需要确定显著性水平,通常为α=0.05或α=0.01。

2. 构建方差分析表构建方差分析表,并计算相关的方差分量,包括组内偏差平方和、组间偏差平方和、总偏差平方和和平均平方值。

3. 计算F值通过总偏差平方和、组内偏差平方和,以及各组样本容量计算F值。

4. 进行假设检验通过比较计算出的F值与参考F分布表中的临界值,以判断不同组之间差异是否显著。

5. 发现组之间差异的原因如果不同组之间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则需要通过多重比较或方差分析的分解来确定差异来源,以便进一步研究各组之间差异的原因。

第三篇:常用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1.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通常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组之间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单因子方差分析或单变量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组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假设检验以及分析步骤等内容。

一、基本概念单因素方差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组的均值差异来进行统计推断的方法。

在该分析中,有一个自变量(也称为因素)和一个因变量。

自变量是分类变量,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组别;因变量是连续变量,表示我们希望比较的具体测量结果。

二、假设检验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我们需要先建立假设,并进行假设检验。

常用的假设为:- 零假设(H0):不同组间的均值没有显著差异;- 备择假设(H1):不同组间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三、分析步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1. 收集数据:收集各组的观测值数据。

2. 计算总体均值:计算每组数据的均值,并计算总体均值。

3. 计算组内平方和(SSw):计算每组数据与其组内均值之差的平方和。

4. 计算组间平方和(SSb):计算每组均值与总体均值之差的平方和。

5. 计算均方:分别计算组内均方(MSw)和组间均方(MSb),即将组内平方和与组内自由度相除,将组间平方和与组间自由度相除。

6. 计算F值:计算F值,即组间均方除以组内均方。

7. 假设检验: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查找F分布表以比较计算得到的F值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

8. 结果解释: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判断不同组间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四、例子和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教育、医学、社会科学等。

以教育领域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在进行该分析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组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然后,我们收集每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过比较组间的均值差异,我们可以判断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影响。

五、总结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比较不同组间均值差异的常用统计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课件

《单因素方差分析》课件

五、应用实例
样本数据
提供一个实际应用方差分析的样本数据。
方差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
步骤展示方差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和计算方法。
F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和解释
具体计算方差分析中的F检验统计量,并解释结果。
六、注意事项与实用工具
实验设计的要求
列举方差分析实验设计的要 求和注意事项。
方差分析的局限性
讨论方差分析的局限性和需 要注意的问题。
讲解方差分析中的假设检验过程和步骤。
二、数据处理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准备
解释如何准备数据以进行方差分析。
统计量计算
2
介绍用于方差分析的统计量的计算方
法。
3
差异性分析
讨论如何分析和解释不同组别之间的 差异性。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
模型的形式和基本假设
描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形式 和基本假设。
算法原理
解释方差分析的算法原理和计 算方法。
SS的计算方法
讨论如何计算方差分析中的 Sum of Squares(平方和)。
四、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和效应量测度
1
F检验统计量的计算
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方差分析中的F检验
水平间差异可视化呈现
2
统计量。
展示如何使用可视化工具将方差分析
中的水平间差异呈现出来。
3
效应量ETA的计算和解释
讨论如何计算和解释方差分析中的效 应量ETA。
《单因素方差分析》PPT 课件
欢迎来到《单因素方差分析》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您将了解单因素方差分 析的概念、数据处理、基本模型、假设检验和效应量测度等关键内容。
一、概念
单因素分析的定义
介绍单因素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关键公式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关键公式

方差分析公式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关键公式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不同因素对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通过方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不同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进一步研究这些差异的来源。

在方差分析中,单因素与多因素方差分析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差分析中的关键公式。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公式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只考虑一个因素对变量的影响。

假设我们有k个水平(或组),每个水平下有n个观测值。

那么总观测值的个数为N=k*n。

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计算以下几个统计量:1. 总平方和(SST):表示所有观测值与整体均值之间的差异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SST = Σ(Σ(x_ij - X¯)^2)其中,x_ij表示第i组的第j个观测值,X¯表示所有观测值的均值。

2. 组间平方和(SSB):表示各组均值与整体均值之间的差异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SSB = Σ(n_i * (X¯_i - X¯)^2)其中,n_i表示第i组的观测值个数,X¯_i表示第i组的均值。

3. 组内平方和(SSW):表示每组内个体与组内均值之间的差异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SSW = Σ(Σ(x_ij - X¯_i)^2)其中,x_ij表示第i组的第j个观测值,X¯_i表示第i组的均值。

根据以上统计量,我们可以计算方差分析的F值,来判断组间差异是否显著。

F值的计算公式为:F = (SSB / (k-1)) / (SSW / (N - k))其中,k表示组数,N表示总观测值的个数。

二、多因素方差分析公式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变量的影响。

假设我们有r个因素,每个因素有k个水平(或组)。

那么总观测值的个数为N = k^r。

在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计算以下几个统计量:1. 总平方和(SST):表示所有观测值与整体均值之间的差异的总和。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方差分析(09级温淑平修正均值为μ)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方差分析(09级温淑平修正均值为μ)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差分析(09级温淑平修正均值为µ)第2章⽅差分析2.1 概述⽅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是数理统计的基本⽅法之⼀,是分析试验数据的⼀种有效⼯具。

⽅差分析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由英国统计学家费歇尔(R.A.Fisher)所创,最早⽤于⽣物学和农业实验,后在⼯业⽣产和科学研究中的许多领域⼴泛应⽤,取得良好的效果。

⼀、⽅差分析的必要性在第1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

但在实际⽣产中,经常遇到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问题。

例2-1 以淀粉为原料⽣产葡萄糖的过程中,残留有许多糖蜜,可作为⽣产酱⾊的原料。

在⽣产酱⾊之前应尽可能彻底除杂,以保证酱⾊质量。

为此,对除杂⽅法进⾏选择。

在试验中选⽤五种不同的除杂⽅法,每种⽅法做四次试验,即重复四次,结果见表2-1。

表2-1 不同除杂⽅法的除杂量(g/kg)本试验的⽬的是判断不同的除杂⽅法对除杂量是否有显著影响,以便确定最佳除杂⽅法。

我们可以认为,同⼀除杂⽅法重复试验得到的4个数据的差异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随机误差常常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这时除杂量应该有⼀个理论上的均值。

⽽对不同的除杂⽅法,除杂量应该有不同的均值。

这种均值之间的差异是由于除杂⽅法的不同造成的。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五种除杂⽅法所得数据是来⾃五个均值不同的五个正态总体,且由于试验中其它条件相对稳定,因⽽可以认为每个总体的⽅差是相等的,即五个总体具有⽅差齐性。

这样,判断除杂⽅法对除杂效果是否有显著影响的问题,就转化为检验五个具有相同⽅差的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同的问题了,即检验假设H0: µ1=µ2=µ3=µ4=µ5对于这种多个总体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第1章介绍的⽅法不再适⽤,须采⽤⽅差分析⽅法。

⼆、⽅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差分析的实质就是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那么,如何检验呢?从表2-1可见,20个试验数据(除杂量)是参差不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 ariance)方差分析是鉴别各因素效应的一种有效统计方法,它是通过实验观察某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是否带来显著影响,从而选取最优方案的一种统计方法。

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影响一件事物的因素往往很多,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特征。

有的影响大些,有的影响小些。

为了使生产过程稳定,保证优质高产,就有必要找出对产品质量有显著影响的那些因素及因素所处等级。

方差分析就是处理这类问题,从中找出最佳方案。

方差分析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

1923年英国统计学家R.A. Fisher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ANOV A)。

因当时他在Rothamsted农业实验场工作,所以首先把方差分析应用于农业实验上,通过分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

Fisher1926年在澳大利亚去世。

现在方差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医学,化工,管理学等各个领域,范围广阔。

在方差分析中,把可控制的条件称为“因素”(factor),把因素变化的各个等级称为“水平”或“处理”(treatment)。

若是试验中只有一个可控因素在变化,其它可控因素不变,称之为单因素试验,否则是多因素试验。

下面分别介绍单因素和双因素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1.1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1.一般表达形式2.方差分析的假定前提3.数学模形4.统计假设5.方差分析:(1)总平方和的分解;(2)自由度分解;(3)F检验6.举例7.多重比较1.1.1 一般表达形式首先通过一个例子引出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某农业科研所新培养了四种水稻品种,分别用A1,A2,A3,A4表示。

每个品种随机选种在四块试验田中,共16块试验田。

除水稻品种之外,尽量保持其它条件相同(如面积,水分,日照,肥量等),收获后计算各试验田中产量如下表:通过这些数据要考察四个不同品种的单位产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劳动生产率差异,汽车燃油消耗,金属材料淬火温度等问题。

上述问题可控实验条件是“种子”。

所以种子是因素。

把不同的品种A1,A2,A3,A4称为“水平”。

1,2,3,4表示试验批号,即每次随机的选取某个地块种某个品种的种子。

称此种问题为单因素试验。

单因素试验通常分多个试验批号,目的是平衡一些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

如土地的基本条件不一样。

如各品种只试验一次,必然在试验结果中含有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

在众多的数据中,怎样判别不同品种的水稻产量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初步观察A 1品种的产量可能低一些,A 3,A 4的产量可能高一些。

这是从平均数上观察。

若按前面介绍的两个总体的比较,需要作C 24= 6次检验。

比较麻烦,所以需要方差分析方法。

首先从数学上给出这类问题的一般形式(单因素)这表明该可控因素共有k 个水平,每个水平都进行m 次试验,某个水平上的m 次试验可当作一个样本看待。

X i j 表示第i 个水平上第j 次试验的结果。

很容易看出当水平只有2个时,这相当于两个总体的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现在的目的是要分析各个水平上的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1.2 方差分析的假定前题 (1)每个水平(A i )上的随机变量X i 的分布都是正态的,即服从N(μi , σ2)。

但μi ,(i = 1, …, m ),σ2未知。

每个水平上的一系列观测值,看作是取自该水平正态总体的一个容量为m 的样本。

(2)认为k 个水平上的k 个总体方差相等,都是σ2(方差齐性)。

(3)观测值X i j 相互独立。

这三个假定在实际中一般都能得到满足。

1.1.3 数学模型因为X i j ~ N (μi , σ2),(i = 1, …, k )所以可以把观测值X i j 分解为两部分,即X i j = μi + e i j , (i = 1, …, k ),(j = 1, 2, …, m )其中e i j 表示X i j 对μi 的随机偏差。

为便于比较水平不同对X i j 造成的影响,可以把μi 也分解成两部分μi = μ + αi (i = 1, …, k )其中μ = ∑=ki i k 11μ,称为总平均(Grand mean ),αi 称为A i 水平上的效应,它满足∑αi = 0 把μi 代入上式则有:X i j = μ + αi + e i j , ∑αi = 0, (i =1, 2, …, k ),(j =1, 2, …, m )e i j 表示随机变量,αi 表示水平变量。

这就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1.1.4 统计假设:若可控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影响,那么观测值X i j 应该来自同一正态总体,X i j ~ N(μ, σ2)。

所以对应的零假设是H 0:μ1 = …, μi ….= μk = μ 或 α1 =, …, = αk = 0 H 1:μi 不全相等或αi 不全为零。

当H 0成立时,样本的行平均数i X 必然差异不大,差异表现为随机误差,当H 1为真时,i X 间必存在较大差异,这时差异表现为系统误差。

1.1.5 方差分析方法为判别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关键是把观测值变量中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分开,并能进行比较,问题就解决了。

(1) 分解总离差平方和(Total Sum of Squares ),S T =∑∑==-ki mj ij X X 112)(方法是在S T 公式中加入行平均数i X 。

S T =∑∑==-ki mj ij X X 112)(=∑∑==-+-ki mj i i ij X X X X 112)]()[(=∑∑==-ki mj i ij X X 112)(+∑∑==-ki mj i X X 112)(+∑∑==--ki mj i i ij X X X X 11))((2因为 ∑∑==--K i m j i i ij X X X X 11))((= ∑∑==--k i mj i ij i X X X X 11)]()[(= 0所以S T =∑∑==-Ki mj ij X X 112)(=∑∑∑∑====-+-Ki mj ki mj i i ij X X X X 111122)()(令S E =∑∑-2)(i ij X XS A =∑∑==-ki mj i X X 112)(=∑=-ki i X X m 12)(则S T = S E + S A ,其中S T 称总离差平方和,总变差。

S E 称样本组内离差平方和。

它测量同一水平上因重复实验而产生的误差。

这是由于不可控因素引起的,故S E 反映的是随机误差。

S A 称样本组间离差平方和。

它表示各个水平上的样本平均数i X 与样本总平均数X 之间离差的加权平方和。

可见不同水平上的样本差异越大,S A 的值就越大。

它反映的是系统误差。

(2).求各离差平方和S T ,S A ,S E 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f T ,f A ,f E 。

S T =∑∑==-Ki mj ij X X 112)(的自由度。

因随机变量X ij 的个数是N 个,相互独立,但受一个约束条件。

∑∑===m i nj ij X NX 111约束,所以自由度为 N – 1,即f T = N – 1。

S A =∑∑==-ki mj i X X 112)(=∑=-ki i X X m 12)(的自由度。

因i X 的个数是k 个,但受条件∑==Ki i X m NX 11约束,所以自由度为f A = k -1。

S E =∑∑==-Ki mj i ij X X 112)(的自由度。

因X ij 的个数为N ,但受条件i X =∑=mj ij X 1,(i = 1, …, k )约束,所以自由度为f E = N – k 。

三个自由度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

f T = f A + f E , N – 1=(N – k )+(k – 1)(3)F 检验在H 0成立条件下,X ij 服从正态分布N (μ, σ 2),又知X ij 相互独立,所以有2σTS =2112)(σ∑∑==-K i mj ij X X ~ χ2(N – 1)2σAS =2112)(σ∑∑==-Ki mj i X X ~ χ2(k – 1)2σES =2112)(σ∑∑==-Ki mj i ij X X ~ χ2(N –k )且S A , S E 相互独立(证明从略)。

由抽样分布一章知,若x ~ χ2(n 1),y ~ χ2(n 2), 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F =21//n y n x ~),(21n n F 当已知S A ,S E 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k – 1)和(N – k )个自由度的χ2分布时,则有F =)()1(22k N S k S EA--σσ=)/()1/(k N S k S E A --~ F [(k –1) , ( N – k )]有了统计量F 就可以做假设检验。

怎样制定判别规则?分析如下:在H 0成立条件下,有E(1-k S A ) = E(1)(2--∑∑k X X i ) = E(1)(12--∑=k X X m ki i )= m E(1)(12--∑=k X X ki i ) = m Var )(i X = mm2σ= σ 2E(k N S E -) = E(k km S E -) = E[]1)(12--∑∑m X X k i j i =∑∑==--ki mj i ij m X X E k 1121)([1]= ∑=k i k 121σ= σ 2可见1-k S A 和kN S E-都是σ2的无偏估计量。

所以在H 0成立条件下,F =)/()1/(k N S k S E A --应接近1。

当F 值很大时,说明组间均方误差,大于组内均方误差,则不能认为k 个总体服从同一个正态分布,即拒绝H 0,否则接受H 0。

这是一个单端检验问题。

临界值由检验水平α 确定。

P{F > F α,(k – 1)(N - k )} = α 检验步骤是:(1)建立假设H :μ1 = μ2 = … = μk = μ(2)选统计量F ,H 0成立条件下F ~ F (k – 1),(N – k ) (3)由α 计算临界值F α(k – 1,N- k )(4)判别规则:若F *≤ F α(k – 1,N – k )接受H 0 若F * > F α(k – 1,N – k )拒绝H 0(5)由样本计算F *值,按判别规则给出检验结果。

通常使用方差分析表来完成F 检验。

用Eviews进行方差分析案例1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6年在辽宁、河北、山西3省的城市中分别调查了5个样本地区,得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额(人民币元)数据如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