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300字_初中作文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042f0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d.png)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最近,我就沉浸在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精选之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风趣的世界。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老友在与你闲聊,没有丝毫的做作,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
他笔下的人物、事物、风景,都那么生动鲜活,仿佛能从书页中蹦出来,站在你面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
比如说在《雅舍》这篇文章中,他把那间并不完美的房子写得妙趣横生。
房子破旧,“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但他却能苦中作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寻得一份宁静与满足。
他写道:“‘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这样细致的描写,让我仿佛也置身于那座“雅舍”之中,感受到了那一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
还有他写的关于吃的文章,更是让我这个吃货垂涎欲滴。
在《汤包》里,他把吃汤包的过程描绘得细致入微:“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榴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仿佛能闻到那汤包的鲜香,感受到汤汁在舌尖上爆开的美妙滋味。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小美好,还让我看到了他对人性的洞察。
在《下棋》中,他把下棋者的各种神态和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
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
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如果说得中肯,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暗暗地骂你一声‘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病。
梁实秋文集读后感
![梁实秋文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a3d77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d.png)
梁实秋文集读后感读梁实秋的文集,就像是和一位特别有趣又睿智的老朋友聊天,那感觉倍儿爽。
梁实秋写吃的可真是一绝。
看他描述老北京的那些美食,什么爆肚儿、羊头肉之类的,我感觉自己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他写爆肚儿的火候,脆嫩之间的那点微妙差别,就好像他拿着筷子在我眼前晃悠,告诉我:“瞧见没,这才是正宗的吃法。
”我一边读一边想,这人可真是个“吃货”界的高手啊。
而且他不是那种光知道吃的人,还能把食物背后的文化、市井生活的气息都给你带出来。
感觉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故事的引子,顺着这个引子,就能走进那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北京。
再说说他写人物的文章吧。
那真是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就像在我面前演小品似的。
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怪癖和可爱之处,被他这么一写,都变得特别有韵味。
他描写一个人吝啬,不会直接说这人抠门儿,而是通过各种细节,像这个人怎么在花钱的时候纠结啦,怎么算计着从别人那儿占点小便宜又不被发现啦,让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发笑,笑完了还会想,哟,我身边好像也有这样的人呢。
梁实秋的文字还特别有生活的哲理。
他不会跟你讲那些高大上、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
他就从生活中的小事说起,比如说养宠物啊,租房遇到的烦心事啊,然后在这些琐事里,不经意间就蹦出几句让你觉得“嗯,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的话。
就像是你在生活里磕磕碰碰,突然有个明白人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说:“小伙子/姑娘,这生活就是这样,看开点。
”他的这种哲理不是那种沉重的、说教式的,而是带着点调侃,让你轻松就接受了。
而且他的幽默感贯穿始终。
他就像一个老顽童,总是在文字里跟你开玩笑。
有时候他会用一种反差的写法,把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喜剧效果。
还有他的语言很诙谐,那些个用词,就像在平淡的菜里加了一把独特的调味料,一下子就把味道给提起来了。
读梁实秋的文集,就像在一场丰富多彩的旅行中,一会儿穿梭在美食的小巷子里,一会儿又走进了众生百态的大舞台,还时不时能在路边捡到几颗生活智慧的小宝石。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精选10篇)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7fb2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e.png)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精选10篇)雅舍梁实秋读后感篇1“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
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傍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
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
“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惧不从俗。
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篇2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读梁实秋的《雅舍》有感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读点书,写点字,别有一番情趣,也算没有枉度时光。
我的书架上经常摆几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名人传记、历史小说、杂文趣事、唐诗宋词之类。
不知何时梁实秋的散文,也跑到书架上来凑热闹,也许是被鲁迅骂得无处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饱眼福,一睹大家的风范。
说来,敢和鲁迅对阵的梁先生也真算不简单,文章写的朴实无华,既无哗众取宠之意,又无刀削斧斫之痕;讽刺诙谐、妙趣横生,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观察人物是那么细致,阐述观点是那么独到,引经据典不雅于鲁迅,真可谓是博学多才。
《梁实秋散文集》读书心得
![《梁实秋散文集》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be4c3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4.png)
《梁实秋散文集》读书心得在阅读《梁实秋散文集》之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受,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激发了我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本散文集的一些读书心得。
首先,在《梁实秋散文集》中,作者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一系列真实而有趣的人物。
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阶层,却在笔下呈现出真实而鲜活的形象。
梁实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展露人物内心的独白,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读到这些散文,我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与每个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他们的快乐、痛苦、温暖和孤独。
这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值得我们的关注和理解。
其次,散文集中的文字流畅而优美,充满了梁实秋独特的文学风格。
他善于运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传达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梁实秋的文字平实而真诚,他用文字折射出人类的欢乐、悲伤和追求。
正是这种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让我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同时,梁实秋的散文作品还关注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问题。
他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颠倒,通过文字探究人性的边界和价值观的冲突。
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社会弊病的深思熟虑和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力。
这使我不仅对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了思考,也更加关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
最后,读完《梁实秋散文集》,我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有了新的高度。
这本散文集不仅给我带来了阅读的乐趣,更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梁实秋的文字,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定位。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
总而言之,阅读《梁实秋散文集》是一次极具收获的阅读体验。
这本散文集以其独特的观点、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颇丰,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
我相信,这本散文集的价值和魅力会持久地影响着读者,不断启迪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7篇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87d5c6650e52ea5418989a.png)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7篇前几日,从书店买一本《梁实秋散文集》。
读后,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
他的古文底子深厚,博览群书,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
梁先生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
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
从中还解很多名词其实都由来已久,例如“代沟”,梁先生就写的非常详细,博古论今。
代沟虽是翻译过来的新名词,但是我们古而有之,《尚书远逸》中就记载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
再例如“女人”,他刻画的简直就是入木三分,例如女人爱说谎,“若是能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分。
”很多人都陪女人买过衣服,她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式样不好,或是衣料太差,批评的一文不值,究其原因,无非是价格太贵而已,所以女人善于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常归于不喜欢。
哈哈,真可谓精辟。
还如他描写的女人的嘴,说“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等到长大以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他还归纳两种类型,“长舌”型和“喷壶嘴”型。
他在文章中虽都是论些小事,但却把一些陋习批评的体无完肤,看后甚感快意。
前几日,从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借得好书一本《梁实秋散文集》。
读后,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
他的古文底子深厚,博览群书,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
读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读梁实秋散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14919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读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而著称。
阅读梁实秋的散文,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更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在梁实秋的散文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在他的笔下,一片树叶、一朵花、一滴雨水都成了生活中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力量。
同时,他对人性的关怀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用文字表达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性的理解,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情谊。
通过阅读梁实秋的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伟大,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梁实秋的散文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他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伟大,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阅读梁实秋的散文,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
认识和思考。
他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伟大,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阅读梁实秋的散文,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梁实秋散文病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34928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c.png)
梁实秋散文病读后感读完梁实秋写的关于“病”的散文啊,就感觉像是跟一个特会唠嗑的老朋友聊了一场病榻上的事儿。
梁实秋写病可不像那种干巴巴的医学报告,他把病写得特别有人情味儿。
他一开头就把生病那状态给描述得活灵活现的。
我就想啊,这可不就是咱们平常生病时的模样嘛。
躺在床上,整个人就像被抽了筋似的,软绵绵的,平时那些个雄心壮志啊,全被这病给打得七零八落。
他说生病的时候,人的感觉会变得特别敏锐,这我可太有体会了。
就像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平时不觉得有啥的小动静,那时候在耳朵里都被放大了好多倍,窗外的风声就像是鬼哭狼嚎,邻居家偶尔传来的一点声响,都能让我心烦意乱。
然后啊,他又提到生病时别人的关心。
这一点真的很有趣。
他说那些探望病人的人,有的是真心实意地担忧,有的呢,就像是完成一种社交任务。
我就想起自己生病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有些朋友那是真的着急,带着熬好的粥、买好的药就来了,还一个劲儿地安慰。
可也有那种,来了就干坐着,没话找话,好像就是为了告诉别人“我来看过他了”。
这就跟梁实秋写的一模一样,他把人性在面对病榻时的各种表现都给抖搂出来了,就像揭开了一层遮羞布,让咱看个清楚明白。
还有啊,他写生病时对健康的渴望。
这真的是所有病中人的心声。
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有多宝贵,平时那些胡吃海喝、熬夜玩耍的时候,哪想过健康这回事儿啊。
就像他说的,病好了之后发誓要好好生活,可是呢,一旦病好了,没过多久就又把这誓言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不是在说我自己嘛。
每次生病的时候都想着以后一定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可病一好,就又回到老样子了。
总的来说呢,梁实秋这篇关于病的散文啊,就像是一面镜子,让咱们从病这个特殊的角度去看生活、看人性。
他用他那诙谐幽默又细腻的笔触,把生病这件事儿写得有滋有味儿的,让咱读完之后啊,对病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也对生活多了一份别样的思考。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优秀4篇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78c41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d.png)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优秀4篇《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篇一我这两天读了一本新书,是梁实秋的散文,他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我在读他的散文时,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梁实秋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但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章中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它并不谈论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受,让读者受到美的感化。
要举例说明他的散文,在我已读的范围内,我认为还是《谈考试》、《时间即生命》和《快乐》写的最好。
《谈考试》写的是人少年时读书而要考试,这是人小时的苦事。
有时候,作者在河畔田埂上看到,有孩子手不释卷,原以为是爱学习,之后才知道大部分是临阵磨枪。
考试时无需慌张,把知道的写出就行了。
但考试的后果太大了:考的好了红光满面,考坏了就要屁股开花。
……《时间即生命》则是写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就是时间。
里头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
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
因为时间即生命。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的,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以浪费光阴。
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为利用他的时间。
……”作者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人,并告诫人们,想拥有更多的时间就要健康的活着,而多锻炼是健康的秘诀。
《快乐》一文大概是写作者认为皇帝最快乐,但西班牙国王拉曼三世称他自己统治全国约五十年,国王每天公务繁忙,而真正快乐才十四天。
在《一个快乐人的衬衫》(一个故事)里,一位农夫自食其力,获得丰收,便很快乐。
“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
叔本华的哲学是:苦痛乃积极的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梁实秋的《想我的母亲》读后感
![梁实秋的《想我的母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ee3235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a.png)
梁实秋的《想我的母亲》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梁实秋的《想我的母亲》,哎呀呀,心里真是酸溜溜的,眼睛都湿漉漉的!梁爷爷写他妈妈可好了,他说小时候妈妈照顾他吃喝拉撒,生病的时候还陪他熬夜呢。
他长大后去了国外,妈妈年纪大了,还偷偷攒钱给他寄去,生怕他在外头吃苦。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哼哼”叹了一口气。
我想着,要是换成我妈妈,她也会这样吧?虽然她有时候会唠叨我,比如说我玩玩具的时候不收拾,写作业慢吞吞的,可她也是为了我好嘛!想到这里,我心里暖乎乎的,觉得梁爷爷的妈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都是最最最好的妈妈!
最后啊,我想,如果梁爷爷能回家多陪陪妈妈就好了。
我也要学会听妈妈的话,少惹她生气,多帮她做事。
这样,妈妈的脸上就会多一些笑容啦,嘿嘿!
你说,是不是这样才算懂得珍惜妈妈呢?嘻嘻,这可是我的小秘密哦!
—— 1 —1 —。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f4852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d.png)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最近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仿佛是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与一位风趣又睿智的老友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杯泡得恰到好处的茶,初尝时觉得清淡,可越品越能咂摸出其中的滋味。
他写的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平凡日子里的琐碎与点滴。
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他的笔下却变得妙趣横生。
就拿他写饮食的文章来说吧,那简直就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他能把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描绘得让你馋虫大动。
比如他写北京的烤鸭,“烤鸭,要肥,要皮脆,要片得薄,夹在那刚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薄饼里,再加上几根葱丝儿,抹上点儿甜面酱,一口咬下去,那滋味儿,啧啧啧,简直是人间至美!”这描述,让我仿佛都能闻到那烤鸭的香气,听到那薄饼被撕开时的“嘶啦”声,感受到那一口下去的满足和幸福。
还有他写的那些关于人物的篇章,也是极为生动有趣。
他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像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和小脾气。
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这些人物显得格外真实可爱。
他写一位脾气执拗的朋友,“每次跟他争论一个问题,他非得争到你认输不可,哪怕是芝麻大点儿的事儿,他也绝不松口。
那股子较真劲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 这样的描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身边那些固执却又让人忍不住亲近的朋友。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刻画。
他能把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写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比如说他写夏日里在胡同口乘凉的情景,“晚饭后,大伙儿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聚在一块儿。
大爷们谈论着国家大事,大妈们唠叨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
偶尔有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些许凉意,吹散了一天的燥热。
” 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胡同口,听到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邻里情。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发现他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深刻的意义或者华丽的词藻,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d65b87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5.png)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最近,我有幸读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精选,仿佛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处宁静的角落,让我流连忘返。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刻意的煽情卖弄,有的只是那份质朴与真实。
他就像一位亲切的老友,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讲述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比如他写饮食,那可不是简单地罗列菜品,而是把每一道菜的色香味,乃至制作过程中的趣事都一一道来。
读他写的《雅舍谈吃》,仿佛能闻到胡同里飘来的饭菜香,能听到厨师在厨房里忙碌的声响。
他写饺子,“小小的饺子从不在排场的饭馆里出现,只有在居家过日子的踏实里,才有饺子的温馨。
自己动手包的饺子,馅料足,心意更足。
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那是家的味道。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场景。
大人们熟练地擀皮儿、调馅儿,孩子们则在一旁瞎凑热闹,不是把面粉抹了一脸,就是包出奇形怪状的饺子。
但那欢声笑语,那温暖的氛围,至今仍萦绕心头。
他写人物,也是活灵活现。
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那位徐老师的形象简直是跃然纸上。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 这样的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位严厉又认真的老师站在面前,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老师,她总是带着一副眼镜,眼神中透着严厉,但当我们取得进步时,她又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梁实秋先生还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乐趣。
他写《下棋》,“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
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
”这幽默的语言,把下棋时的众生相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不禁想起和朋友下棋时的种种趣事。
有一次,我和好友对弈,眼看我就要赢了,他却突然耍赖,非说我走错了一步,我俩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干脆把棋盘一掀,不欢而散。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60597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d.png)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读完梁实秋的散文选,就像是和一位超级有趣又学识渊博的老伯伯聊了一场长长的天。
首先得说,梁实秋的文字那叫一个细腻。
他写吃的,好家伙,能把人看饿。
就像他写烤鸭,从鸭子的烤制过程,那皮怎么酥脆,肉怎么鲜嫩多汁,到怎么片鸭子,配什么葱丝、黄瓜,用什么薄饼卷着,那描写细致得我感觉那烤鸭就在我眼前冒热气呢。
而且他写这些美食的时候,可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带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读着读着,我就想,这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啊,能从一顿美食里品出那么多的乐趣。
他写人物也是一绝。
不管是写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像是拿着一把精致的小镊子,把人物的特点一点点夹出来给你看。
那些小细节,那些微妙的心理,都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时候他笔下的人物有点小毛病,可在他幽默的描述下,这些毛病不但不讨厌,反而还挺可爱的。
就像他写一个朋友的怪癖,本来可能是让人皱眉的事儿,经他那么一写,就好像成了这个朋友独特的标签,让这个人物立马鲜活起来了。
再说说他散文里的幽默。
这幽默可不是那种硬挠你咯吱窝的低俗搞笑,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诙谐。
他能从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儿里找出笑点。
比如说他写自己养猫的经历,猫的调皮捣蛋在他眼里都是充满趣味的故事。
猫把东西弄乱了,他不是气急败坏地抱怨,而是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讲述,让你在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他对猫的那种深深的喜爱。
而且梁实秋的散文很有文化底蕴。
他经常在文章里引用古诗词或者一些典故,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他在卖弄学问。
就像是在聊天的时候,他不经意地提起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趣事或者诗句,让你在轻松的氛围里又学到了东西。
这就像吃点心的时候,发现点心里面还藏着一颗甜滋滋的小果仁,给人意外的惊喜。
读完他的散文选,我就觉得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都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可能觉得很多事儿平淡无奇,但是在梁实秋的笔下,生活的每一个小角落都充满了值得玩味的东西。
他就像是一个生活的魔术师,把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平凡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宝藏。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c4468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0.png)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提起梁实秋先生,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他那妙趣横生、幽默诙谐的文字。
最近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仿佛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之旅,让我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写饮食,写雅舍,写人间百态,每一篇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智慧。
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平凡琐碎的事物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就拿他写的饮食来说吧,那简直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他描述北京的烤鸭,从鸭子的挑选,到烤制的火候,再到片鸭师傅的手艺,无一不是详详细细,仿佛那烤鸭的香气都能从字里行间飘出来,直钻到我的鼻子里。
他写吃汤包,“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
”这样的描写,让我这个吃货读得是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一笼热腾腾的汤包。
还有他笔下的“雅舍”,那哪里是简陋的居所,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故事和温暖的小世界。
他写雅舍的“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可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下雨的时候,“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这样的场景,被他写得既让人觉得无奈,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除了这些,梁实秋先生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
他写朋友,写邻居,写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在他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狡黠、可爱和无奈,仿佛这些人物就活灵活现地站在我的面前。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写的一位下棋的先生。
这位先生下起棋来那叫一个认真,“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那里‘将!将!’,‘将死了!’”这画面感简直太强了,我仿佛都能看到那两个人为了一盘棋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8dffa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4.png)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最近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精选,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没有刻意的煽情,就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你唠家常,平实而又温暖。
他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忍不住会心一笑。
在他的散文里,我看到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比如在《雅舍》这篇文章中,梁先生把他所居住的陋室描绘得有声有色。
那漏雨的屋顶、摇晃的窗户、破旧的家具,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别样的趣味。
他说“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仿佛能看到那皎洁的月光透过梨树的枝叶洒在地上,能感受到那一份宁静和清幽。
梁先生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还能寻得这般诗意和美好,实在令人佩服。
还有《下棋》这一篇,更是把下棋者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他写道:“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
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
”这段描写实在是太生动了,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小区里看大爷们下棋的场景,那种紧张又欢乐的氛围简直如出一辙。
梁先生写吃也是一绝。
在《馋》这篇文章里,他说:“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然后他就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为了吃核桃,费了好大的劲用门缝去夹,结果核桃没吃到,手还被夹肿了。
还有他想吃羊头肉,非得等到秋冬季节,眼巴巴地盼着,等到终于吃上了,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形容。
他写这些吃的经历,让我这个吃货也感同身受,馋虫都被勾起来了。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让我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02eb1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d.png)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梁实秋,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叙事性强、感情真挚、语言简练而著称。
在阅读他的散文精选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梁实秋的散文作品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他通过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观察,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引发了我的思维。
在他的作品中,他以细腻的文字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悲哀,让我不由自主地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
在读梁实秋的散文时,我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这激发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他人的关怀。
其次,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关注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发生在社会中的现象和事件,以此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和矛盾。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他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挣扎和纷扰,使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
在他笔下,我看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通过梁实秋的散文作品,我受到了启发,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
此外,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富有情感,他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他在作品中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怀念、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这些情感让我流连忘返。
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这启发了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珍惜身边的人与事。
在阅读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他通过简练而细腻的文字,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性的洞察,更是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通过阅读他的散文,我更加明白了文学的价值,它能够引发思考、激发情感,并使我们更加理解和体验生活的真谛。
总之,阅读梁实秋的散文精选,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作品不仅让我思考自己的人生,也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的文字充满情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力量。
通过他的作品,我更加明白了文学的价值和力量。
梁实秋的散文作品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内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和美好。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16c6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09.png)
梁实秋散文精选读后感最近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精选,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活、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在他的笔下,平凡的事物也变得饶有趣味,琐碎的日常也充满了诗意。
他写人物,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头巷尾的陌生人,都能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展现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比如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他将那位脾气暴躁但教学认真的国文老师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位老师在讲台上严厉又不失关爱的模样。
这种对人物的精准把握,让我感受到了梁实秋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写饮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从北京的烤鸭到故乡的小吃,从精美的宴席到街边的摊点,他都能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文字中品尝到美食的滋味。
在《雅舍谈吃》中,他不仅描述了食物的色香味,还讲述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和故事,使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读他的饮食散文,让我对中华美食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更加珍惜每一次品尝美食的机会。
他写生活琐事,也能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
在《下棋》中,他通过对下棋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中的争强好胜和尔虞我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竞争中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
他的散文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点滴都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思考,就能从中获得启示。
梁实秋先生的语言风格也是一大特色。
他的文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典雅和韵味。
他善于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他的幽默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让人忍俊不禁。
同时,他的散文也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然而,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并非完美无缺。
在某些篇章中,他的观点可能会受到时代和个人经历的局限。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47970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1.png)
梁实秋散文选读后感读梁实秋的散文,就像是在一个闲适的午后,和一位见多识广又妙趣横生的老友聊天。
再说说他写人的文章,那也是入木三分。
他刻画人物,寥寥几笔就能让人物跃然纸上。
他笔下的人物有那种古板但又有点可爱的教书先生,也有市井中为生活奔波但又充满生活智慧的小人物。
他像是拿着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剖析得清清楚楚,可又不让人觉得尖刻,反而有一种宽容和理解在里面。
就像他写某个小气的邻居,他会写出这个邻居小气的各种表现,可最后又会让读者感觉到,也许这个人的小气背后有着生活的无奈或者是某种独特的人生经历。
梁实秋的幽默也是他散文的一大亮点。
他的幽默不是那种刻意恶搞或者夸张的幽默,而是一种淡淡的、充满智慧的诙谐。
比如他在描写自己住的“雅舍”时,说“雅舍”其实并不雅,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他却能以一种调侃的口吻把这些缺点都变成了一种独特的“雅”。
下雨天房子漏水,他却说这是“雅舍”的独特景观,和外面的雨声相呼应,像是一种天然的音乐。
这种幽默就像是给生活的苦咖啡加了一勺糖,让苦涩变得可以接受,还别有一番风味。
读他的散文,还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的文字简洁却富有韵味,文言文和白话文在他的笔下融合得恰到好处。
有时候他会引用几句古诗,那诗句就像是镶嵌在锦缎上的宝石,一下子就提升了文章的格调。
而且他的用词很精准,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工匠,每个字词都用在了刀刃上。
读完梁实秋的散文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旅行。
有美食的诱惑,有人情的温暖与复杂,有幽默带来的欢笑,还有文学之美带来的心灵滋养。
我想,这就是好散文的魅力所在吧,它能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在琐碎的事物中找到诗意。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篇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78889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0.png)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培训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experiences, document document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篇阅读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考角度,对读后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写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个人思考和感悟,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4a053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6.png)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对生活、
艺术、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慨
良多。
在《雅舍》中,梁实秋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敏锐的
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他在书中提到
了许多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一杯清茶、一束鲜花、一段音乐,他将
这些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通过他的文字,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用一颗平静的
心去体验生活的点滴,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此外,梁实秋先生在书中还对艺术、人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探讨。
他对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对
这些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他对人文关怀、社
会现实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社会、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雅舍》,我不仅感受到了梁实秋先生深邃的思想和
独特的文学魅力,也受到了他对生活、艺术、人文的启发。
我学会
了用一颗平和的心去体验生活,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感受艺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怀他人。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梁实秋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他的思想和精神传承下去。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f2c43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c.png)
《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梁实秋散文读后感篇一梁实秋先生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
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琐碎。
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
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
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
梁实秋先生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实秋先生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
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篇二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
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
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
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梁实秋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
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比如《清秋琐记》。
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
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
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
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
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
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
“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
”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300字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行知园的教师都有幸收到了老园长陈老师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推荐的一本好书,我则拿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
尽管是较厚的一本书,但我爱不释手地利用几个午睡时间看完了《梁实秋散文集》,阅读后,感触很深,读梁先生的散文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梁先生的散文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
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受,让读者受到美的感化。
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
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1 / 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