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桂林“山水”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合集下载

对桂林山水自然成因的大致分析(★)

对桂林山水自然成因的大致分析(★)

对桂林山水自然成因的大致分析(★)第一篇:对桂林山水自然成因的大致分析对桂林山水自然成因的大致分析一、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始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我们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二、桂林山水成因1、桂林地貌的特点:“桂林山水甲天下”--倍受旅游者欢迎的桂林山水,其中水是与其特有的地貌分不开的。

由于桂林属于亚热带地区,其岩溶地貌也有独特之处,从地质形成的角度来看,桂林的山、水、洞、石与岩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桂林式岩溶’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

植物对于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空气中有着足够的水分,一些低级植物和有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就会对岩溶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正是由于有这种独特的生物作用,才会对桂林山水的形成造成独特的影响,对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更是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也为山水画的创作者们提供的独到的灵感。

2、桂林山水形成的几个前提条件:纵观桂林山水的形成始末,桂林山水独特景观的形成与其他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独到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

总的来说桂林山水的出现,一眼要同时具备一下几个条件:首先是要有大量的有足够厚度的纯净石灰岩的出现,根据测量,桂林盆地的石灰岩有2000米-3000米厚,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

这种石灰岩是在大海中沉淀,经过几亿年的压实成岩过程才形成的。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PPT课件(自制)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PPT课件(自制)3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斯 • 岩石 可溶 性 (碳酸岩类岩石,如 石灰岩\白云岩)
特 地
透水 性 (取决于:岩石的 空隙 和
裂隙 的发育程度)
貌 的 •水 形 成 条
溶蚀力 (取决于: 流动 性 (取决于:
水中所含CO2、 有机酸和无机酸
的数量
大气降水、地面坡 度以及岩石裂隙的
类型与连通性

喀斯特地貌的分峰类林:
峰丛 地面喀斯特地貌 孤 峰
8.该版面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B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9.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用 B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题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1、了解喀斯特作用本质,并掌握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形成直观认识。

2、能够辨认喀斯特地貌的几种类型。

3、能够通过分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重点喀斯特地貌作用本质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师生互动、完成练习、习题讲解、课后小结学习内容与过程探究一:地理的角度看,桂林山水是一种喀斯特作用,思考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一、喀斯特地貌1.定义:专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淀积作用:Ca(HCO3)2=CaCO3↓ +CO2↑ + H2O从喀斯特本质作用中可以发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力,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还可以通过哪些条件加速反应速度呢?探究二:结合课本第70页第二段,思考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分别有哪些?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

其中前两者是岩石本身的内在条件,而后两者是水的外在条件。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2)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还取决于水的溶蚀能力,而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越多,那么水的溶蚀力就越强。

(3)如果一个可溶性岩石坚不可摧,那么水还能流进去溶蚀岩石吗?(不能),所以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

(4)水的流动性可以使更多的岩石在更大的面积上受到溶蚀,从而提高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小结: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可看出,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力,而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能使喀斯特作用发挥得更深入。

云南省高中地理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上水”的成因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上水”的成因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上水”的成因主备教师:董诗平【学习目标】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和喀斯特作用的四个基本条件。

2: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先学】1. 喀斯特地貌:是有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2. 喀斯特作用指含有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淀积作用。

3.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

4.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自然条件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问题与例题】问题:请你具体说说地球各圈层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并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例】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后要求:“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以灵渠——中国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据报道,在2000年国家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旅游区旅客比1999年增加了三成,旅游收入是1999年的两倍,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桂林山水的游览价值在于()A.山水的景观美B.野生动物的多样性C.对地貌、水文成因的科学研究D.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2)桂林著名的山水秀色是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而成的。

由于处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的______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可知,这一地区在地质史上应属于______环境。

讲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形成,以及化学知识和地球演化史知识。

桂林山水属地质地貌景观,侧重于山水景观。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溶蚀的结果,其景观有峰林、溶洞、天生桥等。

解答:(1)A C (2)侵蚀(溶蚀)峰林溶洞CaCO3+H2O+CO2=Ca(HCO3)2(3)温暖浅海【课内检测】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风力的搬运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2.侵蚀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波浪侵蚀D.冰川侵蚀3.下列形态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峰林B.角峰 C.落水洞D.石笋4. 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5—8月降水较多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5.有关桂林山水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形成、发育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有关B. 其形成、发育与生物条件无关C. 其形成、发育与水循环无关D. 其形成、与发育与陆地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广布有关【课堂小结】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2.喀斯特作用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3.喀斯特地貌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自然条件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课后作业】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B. 流水的冲刷作用C. 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D.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2.关于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不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越多,溶蚀力越大B. 有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C. 无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D. 水的流动性越弱,溶蚀力越大3.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 孤峰、溶洞、落水洞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 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5.与喀斯特地貌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 黄土高原的成因B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C 华北平原D 山麓冲积扇6.关于石钟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B. 它是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C. 它是散立在溶蚀谷地的低矮山峰D. 其形态呈柱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剖析桂林“山水”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剖析桂林“山水”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看照片猜昆明地名 蛇山倒影留住青春笑容
石灰岩
桂 林 阳 朔 的 黄 布 倒 影
云南喀斯特地貌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一词的由来 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 原的名称。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 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 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喀斯特地貌的不利影响
①因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会加剧旱季时地 表缺水。 ②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 等建 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 ③
过溶洞穿铁轨——昆明地铁“闯关”成功
•昆明地铁2号线北站至 穿心鼓楼区间长623米, 竟探出各类溶洞323个, 其中最大的溶洞洞高 10.8米。 •地层为强度较高石灰 岩,复杂的地质条件给 地铁建设增加了难度。
大气圈 岩石圈
大气降水多、地面坡 度大、岩石裂隙连通 性好
岩石可溶性 强

岩石透水性强

特 水的溶蚀力 大


水的 流动性 强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地表呈高原状态
青中年期,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同时发育,地表呈山地状态。
老年期,地表出现了溶蚀洼地和孤峰。
5、结合教材第71页的图文资料,分析桂林“山水” 的形成条件。

石笋
3、地下喀斯特地貌
泸 西 阿 庐 古 洞
石柱
4、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结合教材70页“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并阅读第二自然带 分析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填写“影响喀斯特作用因素”的思维导图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 1.了解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特征。

2.掌握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化学过程如下:3.(1)岩石⎩⎪⎨⎪⎧ 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2)水⎩⎪⎨⎪⎧ 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2.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3.地形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4.水文条件: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容易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

5.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

思考 我国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为什么不如南方典型?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少,流水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弱,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充分。

探究点一认识喀斯特地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答案①峰林②溶蚀洼地③孤峰④落水洞⑤地下河⑥石钟乳⑦石笋⑧石柱2.下列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多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答案AB3.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2~4倍。

桂林山水甲天之初析成因——暑假地理作业谢德霖

桂林山水甲天之初析成因——暑假地理作业谢德霖

• 2、概
念: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
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1)喀斯特的本质: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 作用。 (2)喀斯特的作用: 1、溶蚀作用 2、淀积作用
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喀 斯 特 地 貌 的 类 型
地面喀斯特 地貌
主要包括峰林、峰丛、孤 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 洞等
溶蚀
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 以及各种有碳酸钙淀积 形成的对集体,如石钟 乳、石笋和石柱等。
地下喀斯特 地貌
淀积
峰林 溶蚀洼地 孤峰
1
2
3
落水洞
4
石钟乳 地下河
石柱
石笋
5、喀斯特作用发生的四个基本条件: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

岩石 的可 溶性 岩石 的透 水性
岩石成分 如石灰岩 白云岩 空隙、裂 隙越大, 透水性越 强
生物
二、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这便是天上仙人的田园了,种的是碧玉,结出的是翡翠,吃上一口稻,饮上一口 水,放开身心的把清气吸满肺腑,定能益寿延年了„„
山山水水灵殊胜,岁岁年年人吉祥
这应该就是:人在画中游了吧?
龙脊梯田是世界杰出的稻作文化景观 ,其规模和气魄之大,立体感之强,线 条和色彩之美,蕴含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保护的完整,为天下梯田所望尘莫及,堪 称世界之最。
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成因
2014年暑期地理作业
初二一班谢德霖
一、认识科斯特地貌 二、简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溶洞奇观,科斯特地貌的神奇不可言述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 1、喀斯特:喀斯特是巴尔干半岛西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资料.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资料.

是喀斯特 地貌发育 的最基本
条件
二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成分易溶 • 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空、裂隙大 • 水的溶蚀力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
酸、无机酸含量多
• 水的流动性 ——降水多、坡度大、空
裂隙大
三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喀 地面喀斯特 主要包括峰林、峰丛、
斯 地貌 特
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 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溶蚀作用
CO2+H2O+CaCO3═Ca(HCO3)2
沉积作用
Ca(HCO3)2═CaCO3↓+CO2↑+H2O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的二氧化碳水对可溶性岩 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 要可溶性岩石:石灰 岩、白云岩等。
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 落水洞等


的 类
地下喀斯特 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
地貌
以及各种有碳酸钙淀积 形成的堆集体,如石钟

乳、石笋和石柱等。
峰林 地下河
溶蚀洼地
孤峰
落水洞 石Leabharlann 乳石笋石柱峰丛
孤峰
峰林
石钟乳
地下河
石柱
石笋
溶洞
天坑
四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岩石条件 ——岩石圈
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 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植被 岩石
生物圈 岩石圈
生物的生长旺盛,使土壤、流水中有机酸含 量
石灰岩广布,且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 好
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来自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圈中的地表水、 地下水对岩石圈中的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溶 蚀作用形成的溶洞、暗河等,又为地下水提供 了一个贮存空间。生物圈中植物生长茂盛的地 区,土壤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对岩石的溶蚀 起促进作用。

桂林山水的成因(精品)

桂林山水的成因(精品)
溶蚀作用:CO2+H2O+CaCO3=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CO2↑+H2O+CaCO3↓
探究二:结合课本第70页第2、3小段内 容讨论并回答。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什么?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内在条件有哪些? 外在条件又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最基本条件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探究一:阅读课本第69-70页第1、2 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喀斯特的由来?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2、从本质上看,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什么?
喀斯特地貌成因:
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地貌类型。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 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成陆 地,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 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 东、西、北地势高,西南部地势低,漓江 纵贯全境
岩石的可溶 性、透水性 较好
岩石
岩石圈
地貌
水的溶蚀性、 流动性较强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气候 水文 生物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降水丰富,水的流动性强 生物的生长旺盛,使土壤、流水中有机酸 含量高,水的溶蚀力强
大气圈
气候
水圈
水文
整体性
岩石 地貌
植被
生物圈



练一练:
(一)单选题
• 1、与喀斯特地貌发育无关的是( ) A、岩石的透水性 B、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 C、地质构造 D、地面坡度 • 2、下列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钟乳石 B、石笋 C、溶洞 D、落水洞 • 3、关于喀斯特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地质作用 B、属于外力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其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不同的环境的地貌有一些是不太一样的, 很多地貌都充满着艺术气息。

一些地貌的造型以及构造都充满着氛围感, 这种地貌深受游客的喜爱。

喀斯特地貌就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的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很多人在观赏喀斯特地貌之余, 就在想这种地貌是怎样形成的?现在, 就让我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喀斯特地貌是这个地方含有的石灰岩被地下水以及地表上的水经过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在经过水的侵蚀之后沉积而成的。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地下水以及地表的水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石灰岩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溶于水, 所以石灰岩因为水的作用就会产生变形。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 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喀斯特地貌的存在。

喀斯特地貌的存在给这些地方带来很大的观赏性作用, 喀斯特地貌所在的地方大多都开发了旅游业, 这些喀斯特地貌成了当地的景点之一, 很多喀斯特地貌由于时代悠久, 就被录入例如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如果用最简单的模型来概括的话可以说是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

当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时, 可形成碳酸, 而碳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可以溶解部分易溶解的岩石。

喀斯特(Karst)一词来自于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延伸到意大利东北部, 但绝大部分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 当地称其为Kras, 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这也直接点出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云南石林中裸露的岩石我国在第二届中国岩溶(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上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 岩溶一词则是更加直观地表达喀斯特的形成原因: 岩石被水溶解后所形成的地质现象。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除溶蚀作用以外, 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 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1]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喀斯特地貌类别划分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所以还存在其他划分方法)。

【地理笔记】走近桂林山水

【地理笔记】走近桂林山水

走近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代言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是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和沉积过程,此过程中形成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形成空间:地表和地下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湿润的气候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因素①岩石可溶性:(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基本条件)岩石成分易溶于水,如石灰岩、白云岩②岩石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③水体溶蚀力: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越多,溶蚀力越强④水体流动性:岩石裂隙大、连通性好、流动性强烈“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云南、四川、广西最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分类空间: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作用:溶蚀和淀积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地表水溶蚀和侵蚀岩石,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称为溶沟特点: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地表喀斯特地貌——石林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由一系列石柱组成的石质森林地表喀斯特地貌——洼地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被称为坝子,为重要农业区。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水流切割出连绵不绝的群峰,如果山与山之间基部完全相连并成簇分布,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山峰,则被称为峰丛。

地表喀斯特地貌——峰林当峰丛进一步溶蚀,基座被切开,山与山之间变得相对独立散布,则被称作峰林。

地表喀斯特地貌——孤峰当峰林进一步侵蚀,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孤立竖立的灰岩山峰。

地表喀斯特地貌——残丘孤峰进一步侵蚀而成地表喀斯特地貌----天坑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

地表喀斯特地貌——钙化在合适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地表,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长期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

顶部向下发育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石笋。

高中地理课件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高中地理课件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2 3-4 5 6
5. 滇、黔、桂三省区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 B.三省区地势起伏和缓,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差 C.三省区地质灾害多发,与石灰岩广布关系密切 D.广西境内地表破碎,喀斯特地貌均分布在地下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 三省区石灰岩广布且其石灰岩可溶性、透水性好;三省区地质灾害 多发,与不稳定的地壳关系密切,与石灰岩广布关系不大;广西境内 的喀斯特地貌既有地面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等),也有地下喀 斯特地貌(如石钟乳、石笋等)。 答案:A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掌握喀斯特地貌 形成的条件,能够 说出不同的喀斯 特地貌、地形 2.掌握桂林“山水” 的成因并说出喀 斯特地貌形成过 程中岩石圈、水 圈、大气圈、生物 圈的相互作用,学 会用综合的观点 分析问题
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 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 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 工。于是形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 桂林“四绝”,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山水”的成因有哪些?喀斯特地貌给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育,透水性、可溶性好
探究
喀斯特 作用
圈层
自然 因素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大气 气候 圈 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水的 溶蚀性
水圈
水文 条件
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 水、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 的流动性强
生物 圈
生物 条件

桂林山水及丹霞地貌成因

桂林山水及丹霞地貌成因

桂林山水及丹霞地貌成因桂林溶洞主要是可溶岩经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空洞。

其成洞作用的水一般来自雨水,也有地热水和来自深部的原生...流特性的地下径流,称地下河。

1、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2、喀斯特地貌在可溶性岩类(主要指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各种地貌形态总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了各种奇特的石灰岩溶蚀地貌。

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研究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伏流”的记载。

在距今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考察了100多个岩洞,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进行分类描述。

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被人们称为喀斯特方面的经典著作。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基本类型。

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不同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以致用——剖析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云南喀斯特地貌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导学案” 中的材料,请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画思维导图来具体说说云 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材料一 岩石条件 材料二 材料1地形条件
材料三 气候条件
材料四 材料2水文条件
材料五 生物条件
分析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水呈酸性
碳酸盐类岩石 大理岩白云岩
2、喀斯特作用本质:含有 二氧化碳的水对 可溶性岩石
的_溶__蚀_和 淀积 作用
喀斯特作用
化学过程
溶蚀作用
CO2+H2O+CaCO3 ═Ca(HCO3)2
地貌形态
地表:峰林、峰丛、孤峰、 溶蚀洼地、落水洞; 地下:地下溶洞、地下河
淀积作用
Ca(HCO3)2 ═ CaCO3↓+CO2↑+H2O
大气圈 岩石圈
大气降水多、地面坡 度大、岩石裂隙连通 性好
岩石可溶性 强

岩石透水性强

特 水的溶蚀力 大


水的 流动性 强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地表呈高原状态
青中年期,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同时发育,地表呈山地状态。
老年期,地表出现了溶蚀洼地和孤峰。
5、结合教材第71页的图文资料,分析桂林“山水” 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区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 现象的发生。
分析“桂林山水形成条件”的思维导图
气候 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条件 尤以4-7月降水较多。
地表水和地下 水 文
水丰富,流水 条 侵蚀作用强烈。件
桂林 山水
生 生物生长旺盛,
物 土壤和流水中 条 有机酸含量高 件
岩石条件
石灰岩分布广、厚 度大、岩性纯、空 隙和裂隙多。
地形条件
东、西、北高,中南 低,漓江纵贯全境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看照片猜昆明地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倒影留住青春笑容
石灰岩
桂 林 阳 朔 的 黄 布 倒 影
云南喀斯特地貌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一词的由来 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 原的名称。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 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 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喀斯特地貌的不利影响
①因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会加剧旱季时地 表缺水。 ②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 等建 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 ③
过溶洞穿铁轨——昆明地铁“闯关”成功
•昆明地铁2号线北站至 穿心鼓楼区间长623米, 竟探出各类溶洞323个, 其中最大的溶洞洞高 10.8米。 •地层为强度较高石灰 岩,复杂的地质条件给 地铁建设增加了难度。
地下:石钟乳、石笋、 石柱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作用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 石的_溶__蚀__和_淀__积__作用
喀斯特作用
化学过程
溶蚀作用
CO2+H2O+CaCO3 ═Ca(HCO3)2
地貌形态
地表:峰林、峰丛、孤峰、 溶蚀洼地、落水洞; 地下:地下溶洞、地下河
淀积作用
Ca(HCO3)2 ═ CaCO3↓+CO2↑+H2O

石笋
3、地下喀斯特地貌
泸 西 阿 庐 古 洞
石柱
4、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结合教材70页“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并阅读第二自然带 分析影响喀斯特作用强弱的因素。
填写“影响喀斯特作用因素”的思维导图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岩石圈
岩石空隙、裂隙大
水圈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 生物圈 酸、无机酸含量多
我们应本着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喀 斯特地区进行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貌的有利影响: ①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 ②云贵高原地区的喀斯特洼地、盆地,当地称之为
“坝子”,坝子土层比较深厚,可作为农业基地 ③
“中国天眼”选址过程:从找到一万多个“窝”开始
• 2017年9月25日,我国 有着“超级天眼”之 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 电望远镜(FAST)在 贵州平塘的一个叫 “大窝凼”的喀斯特 洼坑中落成启用。
地下:石钟乳、石笋、 石柱
3、地面喀斯特地貌
路 南 石 林
峰林
3、地面喀斯特地貌
孤峰 普 者 黑
溶蚀洼地
3、地面喀斯特地貌
云 南 盈 江
落水洞
3、地下喀斯特地貌
泸 西 阿 庐 古 洞
地下河
3、地下喀斯特地貌
淀积作用 Ca(HCO3)2 温度升高 CaCO3↓+CO2↑+H2O


石钟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