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
“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
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无违”谓之“孝”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
”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
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
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
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
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
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
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数不胜数,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
下面将从《论语》、《孟子》和《史记》中选取几段论述,以展示古籍中对孝的深刻理解和肯定。
孔子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论述,其中最有名的是“有父母,不可不知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应该尊敬父母,把他们视为重要的恩师,永远怀有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回报。
在《孟子》中,孟子也对孝有着深刻的思考。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快乐,也是为了避免他们的担忧和忧虑。
孟子认为,孝顺是一种对父母的关爱和尊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有对孝的论述。
“孝者,所以事君也。
无此,不可以事君。
”这句话强调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更是对君主的忠诚和事奉。
司马迁认为,孝顺父母是培养忠诚的基础,只有孝顺,才能真正为君主效力。
这些古籍中的论述都强调孝顺的重要性,同时也给予了孝顺的内涵和意义。
孝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承。
通过孝顺,我们可以传承家庭的美德,培养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带给父母快乐和安慰。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责任和使命。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司马迁,他们都深刻理解和赞美了孝顺的重要性,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让我们牢记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将孝顺作为一种美德,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回报,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通过孝顺,我们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忠诚和责任感,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只有通过孝顺,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论语十二章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篇章,被后人奉为经典,广泛应用于教育和思想指导中。
其中第十二章是一篇关于“孝”的论述,下面将对这一章进行详细的翻译和解读。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父亲在世时,应该注意儿子的志向和心态;父亲去世后,就应该关注儿子的行为。
如果儿子在这三年里都没有离开父亲的教诲,那么就可以说他孝顺了。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孝顺的内涵和要求。
孝顺是儒家伦理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也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
孝顺的实践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于优秀人格的追求和塑造。
孔子先是告诉我们,在父亲在世时,子女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心智。
孝顺并不仅仅是对于物质上的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听取并践行父母的教诲。
这种孝顺是一种内心态度的铸造,是对家庭伦理的认同和尊重。
而当父母去世后,孩子们的行为就成为了真正的考验。
一个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子女,应该将父母的教诲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并反思并践行这些准则。
这样的孝顺不多是一种单纯的感恩之情,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格内涵和道德追求。
孔子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三年内坚持不离开父母的准则和教诲,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孝顺的人。
孝顺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表现,而是一种包含内外两方面的涵义。
只有真正掌握了孝顺的本质,才能够追求更为深厚的人格境界和美德。
总的来说,第十二章阐述了孝顺的内涵和要求,并给予我们具体的行为准则和指导。
孝顺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刻意遵循孔子的教诲,尊敬父母,孝顺家人,培养优秀的品德和精神。
《论语—学而》和《墨子—兼爱》中论述“孝”的角度的区别
《论语—学而》和《墨子—兼爱》中论述“孝”的角度的区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墨子·兼爱》)1.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孝”,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申明孝道并指明其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简析儒家和墨家论述“孝”的角度的区别。
【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儒家认为,一个人做到了孝悌,就很少犯上作乱,做到了孝悌,就是抓住了根本,孝悌是仁的根本。
墨家:从兼爱开始论述“孝”,兼爱是根本。
天下的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如同爱自己,就不会出现“不孝”,更不会出现盗贼。
【解析】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考查有两种形式,即识记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
本题属于考查情境式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对高中所学课文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及其作用。
题中要求“强调申明孝道”,用孝道教化百姓,即指“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顺长辈、敬爱兄弟的道理反复讲述给百姓;“其作用”即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百姓经受教化知礼敬老的结果。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为比较分析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每则材料加以分析,依据文本内容指出其各自的论述角度并加以分析即可。
材料一选自《论语·学而》,代表儒家思想,由原文“其为人也孝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儒家从“孝悌”谈起,论述“仁”,“孝悌”是根本;材料二选自《墨子·兼爱》,代表墨家观点,由原文“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可知,墨家从“兼爱”谈起,论述“孝”,兼爱是根本。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旳论述素有“礼仪之邦”旳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诸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旳地方,而“孝”就是其中之一。
“孝”作为中国老式伦理道德旳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浮现了“孝”字。
但这时旳“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旳、自发旳道德观念,还缺少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旳与之相适应旳一系列具体旳道德规定。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旳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旳论述, 赋予了“孝”新旳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旳规定, 形成了一种“孝”旳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伙会发现《论语》中有关“孝”旳内涵重要是通过孔子对别人问“孝”旳回答来体现旳。
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步间,针对不同旳人问“孝”有着不同旳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旳总结,《论语》中有关“孝”旳内涵重要有如下四点:一、“无违”谓之“孝”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如何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
”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
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旳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旳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旳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旳,“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诸多学者觉得‘无违’应更多旳指不变化爸爸旳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
其实“无违”应当涉及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旳意志。
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旳“无违”是有针对性旳,孔子之因此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旳特点。
孟懿子旳爸爸是一位杰出旳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叮嘱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
既然要学礼, 一方面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
古典中关于孝的论述
古典中关于孝的论述
在古典文化中,孝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
以下是一些古代文献中关于孝的论述:
1. 《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其中最著名的论述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应该注重修养自身,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而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则是仁德的根本。
2. 《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论述。
例如,孟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还在世时,子女不应该长时间离开他们,如果要离开,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这是对孝顺的要求,即子女应该尽力照顾和陪伴父母。
3. 《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史书,里面也有关于孝的论述。
其中有一句话说:“孝者,善终也。
”这句话强调孝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能够得到幸福和安宁的关键。
4. 《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里面详细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
其中有一篇章节叫做《孝经》,它详细阐述了孝的含义和实践方法。
这篇经典中强调,孝顺不仅包括言行上的尊敬和照顾,还涉及到心意的虔诚和感恩。
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在古代社会中,孝顺父母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孝的论述备受人们推崇。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从《论语》中的几段经典语句入手,探讨孝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学而》)这一句话是孔子在论述学习礼仪的过程中提到的。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家中尽孝,不应该长期离家,否则就是不孝顺亲。
孝顺父母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被推崇的美德。
二、“父母在,舍我其谁?”(《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在为自己的言论作证时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一种思想观念,即在父母面前,自己要退居二线,把他们置于第一位。
这句话也寄托了孔子对父母的深情厚谊,表明了他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一份承诺。
三、“不敬远人,不友远人,以临近人。
”(《论语·里仁》)这句话揭示了孔子对孝的认识。
孔子认为,要想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之心,必须首先尊敬和友善远方的人,这样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对父母的孝心。
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孝顺的真谛。
孔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述了孝与仁的关系。
他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子女对待父母的孝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直接的道德行为,不孝不仁,仁者必定是孝子。
五、“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论语·雍也》)这句话强调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关注。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年龄要心知肚明,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关照、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孝心。
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与第四句的意思类似,孔子认为,孝顺和悌亲(对兄长或姐姐的顺从尊敬)是仁之本,只有通过坚守孝悌之行,才能达到精神修养和道德修养。
总体而言,《论语》中的孝坚定了中华民族孝亲爱老的传统道德观念,它可以引导人们用心体会对亲人的孝心,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实践。
《论语》论孝
《论语》论孝摘要:儒家核心思想是“仁”,而孝为其根基,《论语》里多次论述了“孝”,其内容主要有:一、为什么要孝,孝是仁的根本和入手点,能让国家和平稳定,人们安居乐业。
二、什么是孝?《论语》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但其核心内容是让父母身安心安。
三、怎样行孝?孔子要求子女辈,养父母身,敬父母心。
及时行孝,顺着点父母,非不得已,不离开父母。
关键词:《论语》孝道行孝《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自诞生以来,《论语》如皓月明星,照耀着一代又代人;如清泉甘露,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于丹说:“《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种朴素的起点。
”[1]儒家核心思想是“仁”,而孝为其根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述而》)《论语》里多次论述了“孝”,且集中于前四章中,可见儒家对孝的重视。
《论语》就“孝”阐述了哪些内容呢?一、为什么要孝?孔子重孝,孝是仁的根本和入手点,“仁者爱人”,试想:一个人如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不孝敬,对有血缘之亲的兄弟不爱护,他又怎么可能爱苍生万物?孔子生活时代,宗法奴隶制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要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孔子主张先稳定家庭,树立父母的权威,进而延伸到国家、社会的稳定。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学而》)一个孝顺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
一个人有孝心,说明他会感恩,讲秩序。
整个社会就是一张关系网,与亲人的关系是起点,处理好与亲人的关系,会对整个社会传递出一种强大的力量。
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政?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让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也是参与国家管理。
为国家作贡献,方式有很多种,孔子致力于培养人们的孝悌,也是为了国家和平与稳定,为了人们安居乐业。
《孝经》集中阐述了儒家孝道思想,“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强调了孝的地位,孝是道德根本,教养由此产生。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财富。
孔子对于孝的论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论语》中的孝进行浅析。
孔子对孝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和重视。
在《论语·雍也》中,他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这句话表明孔子对自己最亲近的弟子回的孝心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认为回的孝心是不会被称为愚蠢的。
这一点显露了孔子对于孝的认同并提升了孝的地位。
《论语》中孔子对于孝的要求也十分明确。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孝子不仕不立。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孝心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品质,而孝心的体现就是对父母的尽孝,因此孝子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以尽孝为最高原则,不追求功名利禄。
《论语》中还有一些孔子的言行示范了孝的重要性。
在《论语·子罕》和《论语·里仁》中,孔子分别提到自己对于自己父亲和兄长的孝心。
他告诉学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不仅言传身教地教导学生,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身体力行地持守着对父亲和兄长的孝心。
孔子对孝的要求和评价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展开。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论述的浅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传承发扬孝心的传统美德。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文字。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美德,也是《论语》中频繁讨论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孝的概念、孝的表现形式和孝的价值等方面浅析《论语》中的孝。
一、孝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论语·述而篇》中有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段话直接表明了孔子对孝的定义,即孝是指对父母尽心尽力的敬爱和照顾,以及对兄弟姐妹的友善和关爱。
孔子还提到了一些孝的基本表现形式,如谨守信用、广泛关爱他人、尊重做人的道德规范等。
二、孝的表现形式《论语》中对于孝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的描述和教导。
首先是尊敬父母。
《论语·学而篇》中有一段话:“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无违”的意思是指对父母的话语和命令要无条件地遵守,丝毫不得违背。
这充分说明了孔子对于孝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次是周全父母的照顾。
《论语·冉有篇》中有一段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段话是说孔子指导学生们在父母在世时,应该多陪伴在身边,不要远离。
如果要离开,也要告诉他们去向,并且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和打算,不要随意游荡。
再有是手段得当地从事养育。
《论语·为政篇》中有一段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段话是指孔子对于自己和回文子的交流,虽然日夜不间断,但从未对回文子动过愚昧的念头。
这说明了孔子对于孝的要求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爱,还包括对人才的培养。
三、孝的价值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价值。
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孔子强调孝道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孝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孝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孝是对父母的敬爱和照顾,在实践中也包括对其他长辈和亲人的尊重和关怀。
论语中孝道
论语中孝道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出门能够尊敬师长,那么这个人就具备了成为仁人的基本条件。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还包括尊重父母的意愿和价值观,并且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3.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表明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尊敬。
4.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
句话教导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即使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应该保持尊敬和关爱的心态。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强调了子女
应该尽可能地陪伴在父母身边,如果必须离家远行,也应该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总之,《论语》中强调的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和尊重父母的意愿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尊敬。
同时,作为子女也应该保持尊敬和关爱的心态,尽可能地陪伴在父母身
边。
论语中的孝[精华]
论语中的孝[精华]《论语》中的孝《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善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仰幕。
孝本身产生于血缘关系,那么,应如何来尽孝呢?《论语》提示我们:首先就是赡养和尊敬父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 也就是说尽孝道,首先得赡养父母,但这远远不够,还得尊敬他们。
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
其次,奉养要承父母之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 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始终如一,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意思是说,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如果真要出远门,一定要讲清去处,安顿好父母。
再次,尽孝道不可违礼,态度要谦和。
盂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
”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
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
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7] 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讲究方法,希望他们接受,但叉不可违礼。
最后,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9] 上两句要求人们按古代礼制尽孝道,不改变父辈生前奉行的准则。
继承其事业或完成其遗愿。
这个可以扩展到更久远的祖先,善终追远,秉承先辈们的例行方式。
以上主要是孔子的孝道观。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
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
结合论语谈谈孝的理解
结合论语谈谈孝的理解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顺父母不仅是家庭道德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论述,下面我们结合《论语》来谈谈孝的理解。
孝,是一种情感和责任。
孝顺父母是一种情感,是儿女对父母的爱和尊重。
同时,孝顺父母也是一种责任,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论语》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孝顺父母是一种大罪,孝顺父母是我们应该尽的责任。
孝,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情感和责任,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论语》中有一句话:“孝者,所以事君也。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了孝顺父母,更是为了事君。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表现。
孝,是一种传统和文化。
孝顺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孝顺父母不仅是家庭道德的基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君子的本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孝,是一种教育和传承。
孝顺父母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孝顺父母不仅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更是子女对父母的回报。
孝顺父母是一种教育和传承,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
总之,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孝顺父母不仅是一种情感和责任,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孝顺父母不仅是家庭道德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让孝顺父母成为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百德孝为先——《论语》论孝ppt课件
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无改于父之道是指保留并发扬父辈正确的做 法和思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
过前代,这是历史的精选必课件然ppt 。
9
▪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 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 乎?”
精选课件ppt
8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 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 【评析】 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 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
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 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 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
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 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 【评析】“德治”思想,国家政治以孝为先,
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
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
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
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
政的一种形式。
精选课件ppt
22
《论语》中关于孝的言论在当代社会是否合理?
▪ 《论语》不仅对孝的境界有高远的思考与表达,
还记叙了孔子许多忠实、勤勉而又模范的行孝事
迹。子路曾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பைடு நூலகம்看出孔子达到了孟
子所说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境界了。孔孟儒家学派对孝的论述自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古代中国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对孝道有着特殊的观念,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
论语更是将孝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让孝道成为一种至善、至美的伦理学标准。
下面详细介绍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
首先,“子曰:‘孝乎,义乎,犹不可以已也。
’”(《论语为政》)这句话提出了极高的孝道标准,并将孝道和义道相结合,表明孝道必须与义道相统一,以完成其使命。
其次,“孝子不匮”(《论语八佾》),孝道不仅仅是关爱如同父母的亲人,而是把关爱扩展到任何身边的人。
此外,“安上恭下,其别乎!”(《论语子路》),在谈论孝道时,孔子特别强调安上恭下,这代表着孝道也包括“恭”(安、宁),所以孝不仅要把爱心传递给上级,也需要有礼貌待人。
另外,“孝敬之心,伦理之本”(《论语里仁》),这句话提醒我们,孝道是伦理作为基础的核心,孝道乃伦理背后的动力,只有通过孝敬,才能达到完善的伦理标准,达到真正的善良。
最后,“孝在先,礼在后”(《论语季氏》),孝在伦理学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比任何其他的伦理学标准都更加重要,而且孝道是礼仪教化的基础,也是构成古代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
总结而言,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观念对孝道具有重要意义,而论语更是将孝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让孝道成为一种至善、至美的伦理学标准。
经典句子或事实包括:“子曰:‘孝乎,义乎,犹不可以已也’”,“孝子不匮”,“安上恭下,其别乎!”,“孝敬之心,伦理之本”,“孝在先,礼在后”。
因此,古代中国推崇孝道,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
回顾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古以来,孝道就一直深入民心,是古代文化的核心要素。
孝道不仅是一种伦理学标准,更是一种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推崇,被传承。
尽管当今的社会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古老的孝道思想仍然被传承,关于孝道的各种文化遗产也仍然被珍视。
以上是关于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的详细介绍,古代中国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对孝道有着特殊的观念,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希望以此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的认识,并通过孝道更好地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实践社会公德,以达到世界和平、友谊的理想。
论述论语中孝的三重境界
论述论语中孝的三重境界
1、养亲是孝的最低层次,能养是对父母孝的基本要求,能养就是孝。
能养是对孝的基本要求。
2、敬养是孝的较高层次,“敬”着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
3、“继志述事”是孝的最高层次,是对合理之政应当之事的传承,而对人生的探索和反思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永恒的追求。
孔子孝论的三重境界是依次展开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华的。
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是对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认可,是对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作为人子的本分。
但一个人只是尽到自己作为人子的本分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真诚的爱意。
第三个维度才是问题的根本,才是孔子孝论的核心。
孔子关于孝道名言孔子孝道名言有哪些
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_孔子孝道名言有哪些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对于孝道的论述,那你知道孔子的孝道名言有哪些吗 ?下面分享了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供你参照。
1)孟子曰:“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 孟子说:“亲爱父亲母亲亲,即是仁 ;敬爱兄长即是义。
”出自 (春秋 )《孟子 ;尽心上》。
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敬爱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 (春秋 )《孟子 ;离娄上》。
3)14 .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虑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亲母亲受累受累,不要让父亲母亲分担你的忧虑。
出自《劝报亲恩篇》。
4)出入帮助须谨慎,朝夕侍奉莫厌烦。
意思是:父亲母亲出入 (门) 要小心搀扶,早晚侍奉父亲母亲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5)爹娘眼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顺父亲母亲就是好儿男,孝顺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顺又贤惠的名誉。
出自《劝报亲恩篇》。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顺父亲母亲,出门要敬爱兄长。
出自 (春秋 )《论语 ;学而第一》。
7)父亲母亲呼,应勿缓 ;父亲母亲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亲母亲呼叫,要赶快答应 ;父亲母亲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 (清)李毓秀1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应当这样的。
出自《孝经》。
意 ,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9)呼叫应声不敢慢,一心一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亲母亲呼喊,应马上答应,不能够怠慢,要一心一意 ,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10)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亲母亲吃,好衣先给父亲母亲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孔子对于孝道的名言【经典版】1)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良。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切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鉴别真切的忠良。
出自《名贤集》。
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论语为孝篇的道理
论语为孝篇的道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论语》为孝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对孝道的论述和阐释。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之中。
在《论语》为孝篇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孝道的经典论述和教诲,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尊重之情。
我们不仅要体恤父母的辛勤之苦,更要牢记父母的恩情,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孝道乃人之本,如不孝,必无这人的立身之本。
孔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他在《论语》中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孝者”,即很难找到一种优美的道德品质,比得上孝道至高无上。
孔子还在《论语》中强调了孝顺父母的方法和途径。
他认为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明辨是非,做到诚信待人。
他认为要做一个好孩子,首先要懂得道理,明智聪慧;其次要有节制积极,不贪心不暴躁;再者要有爱心,简朴谦和;最后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孝顺父母。
孔子强调,在孝道中,最重要的是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姐妹悌恭。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伦理,而悌恭则是孝顺父母的基础。
所以我们在孝顺父母的时候,也要学会尊敬兄长和敬重姐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团结亲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孔子在《论语》中对孝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弟于长,友于兄”。
他认为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家人的责任。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要求弟子们彼此相亲相爱,帮助和支持彼此。
他认为在一个家庭中,不仅要有孝敬之心,更要有友爱之意,要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和睦共处。
这样的家庭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幸福,才能真正实现孝道的精神。
只有在和睦相处的家庭中,孝道才能得以传承与发扬。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论述了儒家的思想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孝被视为道德的核心之一,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孝的定义、孝的内容以及孝的意义三个方面来浅析《论语》中的孝。
孝在《论语》中被定义为孝敬父母的行为。
《论语·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孝子不仕不学”,说明孝子首先要做到对父母尽孝,才能在其他方面称得上是真正的孝子。
《论语·子路》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这句话表明孝子要了解父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论语》中对于孝的定义是孝敬父母并照顾他们的行为。
《论语》中对于孝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论语·述而》中提到:“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这句话表明孝子不会不尊敬他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这句话强调了孝子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尊敬兄弟姐妹,注重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广泛关爱他人,并亲近善良的人。
可见,《论语》中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的孝敬。
浅析《论语》中的孝还需要关注孝的意义。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从根本上解释了孝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将孝与仁联系在一起,强调孝是培养仁德之本。
而在《论语》的篇章中,孔子往往以孝作为培养儒家思想的一种途径。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君子惜乎!夫以是时也,父未有感其孝而妾未有感其慈,使至于贱而不忍使至于死者,是惜乎哉!”这句话强调了孝子要对父母孝敬,并且将孝敬的情感传递给他人,从而培养他人的仁德。
可见,《论语》中的孝不仅是个体行为,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论语》中对于孝的论述从定义、内容以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孝被视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价值观,是培养仁德之本。
通过对于父母的孝敬,将孝敬的情感传递给他人,从而形成善良的社会风气。
试谈《论语》中的“孝”“信”“礼”
试谈《论语》中的“孝”“信”“礼”作者:马文科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7期一、《论语》中的“孝”《学而篇》第六章、第七章,把“孝”放在了做人的第一位。
“首孝悌,次谨信”。
“孝”是做人的根本品格,做人首先要做到“孝”,其次才是“信”。
《论语》对“孝”的论述全面而详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侍奉和赡养父母的“孝”。
《为政篇》第五章:父母在世时,按照礼的规定侍奉他们。
也有不孝之子,但在礼的规定下,必须“孝”。
第七章:世人对待父母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赡养父母或许容易,但一直敬重父母似乎不易。
这里夫子把话说得透彻极了,几千年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在这方面出问题。
第八章:又说到要害处了,“色难”是世人对待父母的常见现象。
世人做到“孝”或许不难,做到“顺”则不易。
《里仁篇》第十九章夫子告诫人们,做儿女的不要凭借年轻的资本只一味地追逐自己的事业,也要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第十八章:父母当然也有过错,有时子女做不到孝顺,问题不一定出在子女身上。
但是,孔子已经把子女借父母的过错推脱尽孝义务的所有借口全堵上了。
2.丧葬和祭奠父母的“孝”。
在这个问题上夫子对“孝”的要求似乎太高,似乎不合情理,使常人难以做到。
《学而篇》第十一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阳货篇》第二十一章:要求为父母守丧三年,因而遭到了宰予的质疑,夫子因此很恼火。
3.“孝”是儒家思想的奠基石。
《学而篇》第二章:孔子一直想为这个纷扰的世界安排一个稳定合理的秩序,他在研究《周礼》中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孝悌”。
他以此作为推行周礼的起点,把“孝悌”看成做人的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个定位是有坚实的人性基础的。
“孝悌”首先是人的一种自然感情,养育之情,手足之情,血浓于水,难以割断,不用儒家专门去教导和规定也是客观存在的。
孔子就是对人类这种普遍的内在的实实在在的感情进行了理论的概括,把它上升到社会对个人的外在规范和要求上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孝的论述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
“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
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无违”谓之“孝”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
”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
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
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
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
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
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
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
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
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
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
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
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
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
礼,即理之节文也。
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
”《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服从父母的意志并非是要求子女对父母毫无原则和好无鉴别的绝对服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选择的服从。
孔子曾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怒。
”可见,在孔子看来,父母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都正确,当父母有不合乎礼的言行时,子女应该尽力委婉劝谏,而不应该提倡对父母惟命是从。
相反,当父母有不义的作为时,为人子女的如果不及时劝告,就会陷父母于不义,这恰恰是不孝的表现。
《孔子家语》记载,曾点和曾参父子同是孔子门下弟子。
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锄草,不小心锄断了瓜秧。
曾点非常生气,狠狠地责备了曾参,以致用棍棒把曾参打昏。
曾参醒来后,为了表示自己心中对父亲并无怨恨,而且自己挨打后并无大碍,就唱着歌回去了。
孔子听到后,批评曾参说,要是父亲用小杖打你就受着,要是用大杖打你就跑,万一父亲在暴怒之下,失手将你打死,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曾参赶紧认错。
在与曾子探讨“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判断的准则时,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几谏”思想是孔子对“孝”思想的一大贡献,只可惜后来的儒生们却没有把它发扬光大。
后来的“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说法是违背孔子初衷的, 孔子并不主张这种愚孝,而认为父子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
另外,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还表现在要继承父母的遗志。
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有人把这一章理解为:孔子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
比如陈国庆、何宏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这里的“三年”不是确数,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三年, 而是个约数,通常指很长一段时间。
“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
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这里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
”笔者认为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父亲的合理人生准则, 也可以理解为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志向、心愿,未走完的路。
子女不能因为父亲不在了,就放弃了父亲生前所要求坚持的正确的人生准则,而且子女也应该尽力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心愿。
我们现在也经常说,要继承某人的遗志、遗愿,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子承父业的现象。
“这便是说为子为孝之道在于,必依‘礼'以‘孝'来构建家庭及人类时间流动的过程,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事业发展下去。
”另外,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头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怎么会强调子女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压制子女的创新和发展呢? 因此,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二、善解父母谓之“孝”原文: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疾病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我倾向于把这句话理解为,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也就做到了“孝”。
孔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孟武伯一向勇猛,父母经常为他在外惹事生非、遭遇祸难而担忧,所以在孟武伯问“孝”时,孔子作此回答。
世界上如果说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图回报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父母千辛万苦地把子女养育大,子女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子女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父母为了子女可以耗尽毕生的心血。
令父母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发生在子女身上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古人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子女身体生病会让父母寝食难安,这种心情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
有时身体的疾病尚可以医治, 但子女要是做了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就无法医治了。
所以做子女的要经常体会、理解天下父母这种为子女牵肠挂肚的心情和养育子女的艰辛。
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减少父母的忧虑,这也就是为父母尽孝了。
正如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另一方面平时要小心谨慎,做合法、合礼的事,不要让父母有疾病以外的担忧。
疾病有时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做合法、合礼的事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尽“孝”了。
三、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俗话讲“养儿防老”,奉养父母是上古时期“孝”的基本内涵。
但孔子认为仅仅做到在经济上赡养父母还远远不够,对父母不仅要奉养,还要恭敬,只养不敬甚至不能称得上“孝”。
孔子在子游问“孝”时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在这一章中,孔子首先批判了一种对“孝”的误解,一般认为能供养父母、能让父母吃饭穿衣即为“孝”,仅仅把“孝”理解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
孔子对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赞同的,孔子认为,这最多只算是“孝”的低层次内容和最起码的要求而已。
孔子还把这种低层次的“孝”和饲养犬马作比较,认为如果侍奉父母不恭敬,就跟在家养条狗、喂匹马没有什么区别。
孔子在这里明确地区分了“孝”和养,把“孝”和敬联系起来,提出了“孝敬”的概念。
其实,“孝”之中应该包括养,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敬,养要以敬为前提。
没有敬的养不能称之“孝”,只有敬而养才是真正的“孝”。
这是因为“孝”之中既包括物质上的满足又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而且后者是居于首位的。
因此, 虽没有说“能养”不是“孝”,但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恭敬,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孝”。
“孝”不仅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更应该是内在的主观要求。
“孝”是外在行动,但是这种行动要有发自内心的敬。
四、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
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孔子在提出“养且敬”后,在子夏问“孝”时,他提出“孝”的最高境界。
人们对“色难”有不同的理解,笔者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子女在赡养父母时,时刻保持对父母愉悦的容色,爱和敬的情意,让父母感到欣慰,觉得愉快,是最不容易的。
不但赡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即便是父母有错,子女在劝谏时也要恭恭敬敬,即使父母不听劝谏,子女也不能粗暴地公然顶撞父母,而应该继续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等到他们心平气和时再接着劝谏。
正如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人们一般都能做到;奉养父母时,要恭敬,很多人也能做到;但是在父母面前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则是最难的。
这是“养”且“敬”的进一步升华和引申,这是“孝”的最高层次和要求,也最能够反映孝的本质。
《论语》开篇第二章就明确提出“孝”的问题,并展开论述。
而且有人统计,《论语》中共出现“孝”字近20次,虽没有出现“孝”字,但与“孝”有关的有10多处,足见“孝”在《论语》和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触犯上级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