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二声部)学唱旋律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94e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f.png)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感受和表达》中的《同一首歌》单元。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歌曲学唱、乐理知识讲解、情感表达及合唱实践。
具体章节涉及歌曲的起源、旋律特点、节奏分析、和声处理以及歌词内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同一首歌》,并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学生理解并运用乐理知识,分析歌曲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3. 学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审美,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与和声的处理。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合唱时的声部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五线谱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场合下演唱《同一首歌》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歌曲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
2. 歌曲学习(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旋律和节奏。
分析歌曲的和声结构,讲解乐理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进行示范讲解。
指导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分析旋律特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
着重指导声部配合,解决合唱中的问题。
5. 情感表达(10分钟)学生尝试在不同情境下演唱歌曲,体验情感变化。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6. 合唱实践(20分钟)学生集体合唱《同一首歌》,教师指挥。
演唱过程中注意声部配合和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同一首歌》2. 乐理知识:旋律、节奏、和声3. 情感表达:情境、情感、表达技巧4. 合唱要点:声部配合、情感传递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通过对歌曲的分析,阐述旋律和和声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与和声的处理。
合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合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107f3b0b4c2e3f57276318.png)
合唱《同一首歌》教学设计人音版高中二年级选修课银川市教科所崔清泉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真挚感情的歌曲,充分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情厚意,以无比亲切的口吻表达了人间浓浓的深情。
歌曲采用4/4拍,具有宽广的节奏,曲调舒缓,极具抒情性。
1、知识部分:第一乐段的后八小节是二声部合唱,演唱时要注意连线的处理方法及第二声部中#do 的音准,十六小节后注意反复。
第二乐段十七——三十二小节是三声部合唱,鉴于学生的能力,取其中的一、二声部演唱,本节课计划学习到二十四小节止。
后八小节要注意一、二声部的对位及两个声部中均出现的#fa音的音准。
2、能力部分:重点掌握两个声部及临时变音的音准并在二声部配合时熟练运用。
要掌握好力度,把握好两个声部力量的均衡对比。
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全体同学要注意气息的流动感,要注意声音的饱满、圆润、连贯、流畅,咬字要轻。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高二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
在上本课之前,这些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
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基本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相比在声音上的特殊性,从听觉上初步认识什么是合唱,并能了解声部的演唱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更要注重声部间的协调配合这一重要特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什么是合唱中各声部的有机组合?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并展开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简单的发声方法。
②学习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歌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理,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
(2)、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
课后反思:这是我四年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的一篇教案,再一次阅读,发现其中的很多地方不如人意。
莎莎第11册音乐教案
![莎莎第11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29644dd88d0d232d46a1f.png)
莎莎第11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3.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4.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内容1.聆听《大中国》《我的祖国》2.表演《同一首歌》3.编创与活动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
2.学唱《同一首歌》。
预设教学目标1.加强学前的常规教育,了解本学期的教材要求。
2.学会歌唱《同一首歌》,初步把握歌曲风格,唱好二声部合唱。
预设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歌唱《同一首歌》。
预设教学难点:歌曲的二部合唱。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新学期学前动员、常规教育。
(1)强调课堂纪律、带学具的习惯、歌唱姿势、聆听习惯要求等。
(2)本学期教材整体熟悉。
二、学唱《同一首歌》。
1.导入歌曲教学。
知道《同一首歌》吗?有谁会哼唱?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2.聆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歌曲可分几段?进行顺序是如何的?3.生交流。
复习DS反复记号,明确歌曲的进行顺序。
4.师小结:这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音乐可分二段。
第一乐段的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二乐段前两句从高音开始,力度逐渐加强,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祥和、喜庆。
5.学唱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
(1)师生跟琴轻声视唱旋律。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db6f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d.png)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旋律分析、歌词学习以及合唱技巧的运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歌曲的起源、发展,旋律的构成与特点,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一首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友谊、团结、互助的精神。
2. 学会歌曲的旋律,熟练掌握歌词,并能进行合唱表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与统一,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习,歌词的熟练掌握,合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同一首歌》歌谱、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歌词,进行合唱练习。
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c. 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称《同一首歌》,创作背景简介。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歌词,合唱谱。
3. 中间部分:例题讲解,重点、难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演唱《同一首歌》,进行合唱表演。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经典合唱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观看相关音乐会、合唱比赛等视频,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和突破。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反馈机制。
《同一首歌》参考教案
![《同一首歌》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555eb50e2524de5187ee8.png)
《同一首歌》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能力发展目标: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同一首歌》1.背景资料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2.作者简介孟卫东(1955—)作曲家。
北京人。
1970年参军,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长期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
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3.歌曲分析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565bf158fb770bf78a55eb.png)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能用柔美的有控制力的声音演唱《同一首歌》。
2.初步了解什么是合唱?能大胆自信与同学合唱歌曲,体验合唱艺术。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的一节合唱教学课。
在上本课之前,初三学生们很少有合唱歌曲学习的经历,发生训练也几乎是空白。
因此本节课不要求学生在声音上能达到要求,只是能基本体会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与独唱或齐唱不同。
初三学生是变声时期,在唱高音时引导学生用轻柔声音练唱。
【教学重难点】1.通过速度、力度等的处理,引导学生用声音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克服大脑中已熟悉的一声部的旋律,熟练掌握二声部的音准及节奏。
3.两个声部力度的均衡性,各声部音色的统一性。
4.解决好二声部中临时变音的音准和各乐句、乐段间的衔接。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活动2【讲授】学习歌词,领会词意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活动3【讲授】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放录音聆听歌曲(或者在多媒体播放视频)2.曲调。
(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每一乐句的音准,进行结构分析。
(先让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后归纳。
)板书:(主歌)(副歌)3.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教师有表情地范唱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A段节奏疏缓,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伏较大,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同一首歌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同一首歌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364e1d4b35eefdc9d33325.png)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同一首歌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1.听:《让世界充满爱》2.唱:《幸福快车》、《真善美的小世界》、《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1.唱准二声部,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2.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内涵。
3.节奏明快,旋律起伏较大,不易唱准教学过程1.听:《让世界充满爱》A听童声合唱,让学生感受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及歌曲主题的内涵。
B可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主题音乐,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可跟着一起歌唱。
2.学唱歌曲《幸福快车》A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富有动感。
B再听,学生律动,表现歌曲的情绪,可做“开幸福快车”的游戏。
C学唱歌词,分段练唱,分组练习,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3.学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A用啦模唱歌曲的旋律,教师以手提示弱起。
B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C分组练唱歌曲,连续的大跳使歌曲富有动感,充满勃勃生机。
D咐点音符的多处运用,重点练唱,有条件的班级学唱二声部,感受和声的效果。
4.六年级的小学生活令人难忘,我们将要告别校园,告别同学,告别亲爱的老师。
让我们高唱《同一首歌》,重温有友情,共享欢乐。
A听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情,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B再听,注意旋律中的变化音,重点练唱。
高潮部分的大跳音程的不易唱准,重点练唱。
C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进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得最好,有条件的班级可进行二声部的练唱,结合范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采集与分享收集有关“和平与友谊”主题的歌曲在毕业典礼上与同学们分享。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36a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同一首歌教案同一首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通过理解歌曲的歌词和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艺术表演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
2.创造性进行艺术表演和演唱。
三、教学难点1.利用音乐和歌曲来表达情感。
2.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沟通。
四、教学准备1.电脑或音响设备。
2.展示课件或音乐视频。
3.学生课前作业收集。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1.老师以一个问题开始,例如:“大家都喜欢音乐吗?”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2.老师可展示一段音乐视频或播放一首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学习歌曲(2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一首著名的歌曲,并展示歌曲的歌词。
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意义。
Step 3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学生合作制作一份小组报告,介绍他们选择的歌曲、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并分享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给予评价。
Step 4歌曲表演(20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作为歌手,进行对自己小组所选歌曲的'演唱。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伴奏、舞蹈或演奏乐器等方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学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表演竞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Step 5 总结和评价 (10分钟)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分享自己在合作学习和表演中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发掘音乐和表演的乐趣,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本地著名歌手进行音乐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音乐行业和音乐创作过程。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同一首歌》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同一首歌》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7be5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d.png)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编整理了⼩学六年级上册⾳乐《同⼀⾸歌》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天空之城 教学内容 1.欣赏《天空之城》主题曲 2.了解主题⾳乐及作⽤ 教学⽬标 1.了解什么是主题⾳乐及其作⽤,了解《天空之城》的相关知识。
2.结合视唱主题旋律、欣赏主题⾳乐,感受主题⾳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
3.激发学⽣⾃主学习的热情,在亲⾝参与⾳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乐,养成良好的鉴赏⾳乐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导⼊ 教师:⾸先请⼤家来欣赏⼀段视频并思考:如果你是作曲家,结合视频的内容创作⼀⾸主题⾳乐,你将采⽤什么样的速度和表达什么样情绪的⾳乐?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吸引学⽣注意⼒,通过设疑的⽅式引导学⽣专注欣赏,并结合对主题⾳乐的创作联想,初步体会主题⾳乐与作品之间的联系。
【教学建议】引导学⽣⼤胆交流⾃⼰的想法,并给予评价与⿎励,以此激发学⽣参与的积极性。
2.《天空之城》主题⾳乐欣赏与分析 (1)完整聆听(播放⾳频) 教师:乐曲的演奏形式、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结合完整聆听,让学⽣对乐曲的情绪、速度、旋律有初步认识,为后⾯视唱、分析乐曲做铺垫。
【教学建议】引导学⽣分析乐曲速度、情绪的同时,亦可激发其学习的探究欲望:作曲家为何会采⽤这样的创作⼿法? (2)作品及作曲家简介 ①学⽣交流对作品的了解。
②教师简介电影的相关资料及主题曲的曲⽬(中⽂翻译为《伴随着你》)。
③教师简介作曲家 【设计意图】结合对⾳乐背景的逐步分解,为乐曲欣赏做好铺垫。
【教学建议】学⽣交流时,可引导其从乐曲的曲⽬、出处、相关的电影故事情节、作品的主题思想等⽅⾯进⾏介绍;教师的简介语⾳要简练、明确。
(3)引导学⽣总结什么是主题⾳乐。
【设计意图】结合乐曲初步感知及对影⽚相关资料的了解,让学⽣⾃⾏初步探究主题⾳乐的定义,以此在提⾼学⽣总结能⼒基础上,使其对主题⾳乐概念有明确的认识。
同一首歌教案(3则).doc
![同一首歌教案(3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6f242ed3b90d6c85ed3ac61d.png)
同一首歌教案(3则)同一首歌教案同一首歌教案(一):《同一首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用心向上的健康心态。
2.演唱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潜力。
3.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重、难点1.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2.透过合作讨论的方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完美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 “大地” “春天” “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完美的目标一一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 “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完美、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之后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构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情绪,并与A乐段构成比较。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音的出现,构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第三乐句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情绪。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同一首歌》课件(1)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同一首歌》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e7274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a.png)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同一首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七章《同一首歌》的内容。
具体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掌握、节奏练习以及简单的和声练习。
本章以《同一首歌》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一首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和声部分,以及不同声部的协调。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掌握、节奏的练习以及合唱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合唱架。
学具:音乐书、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歌词学习(10分钟):引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并尝试背诵。
3. 旋律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掌握旋律。
4. 节奏练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5. 和声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和声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6. 合唱练习(15分钟):将全班分为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部的协调与统一。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同一首歌》2. 歌词部分:歌词全文3. 旋律部分:五线谱4. 节奏部分:节奏谱5. 和声部分:声部划分及和声标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同一首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合唱表演。
2. 答案:正确演唱《同一首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习难点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合唱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十一册第一课(魏宇)教材分析定稿
![第十一册第一课(魏宇)教材分析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ce17aaf4f705cc17552709d4.png)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音乐教材介绍第十一册第一课《同一首歌》北京市劲松第三小学魏宇一、单元内容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通过三首合唱作品,表达了人们歌唱祖国、歌颂家乡、歌颂友谊的情感主题。
(二)单元内容(三)学科德育与习惯培养1.学科德育本单元通过三首音乐作品的感受与表现,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习惯培养(1)常规音乐习惯培养:关注度的培养:观察力、专注力表现的习惯:科学发声的方法评价交流的习惯:倾听与分享;运用音乐专业术语合作的习惯:在合唱、合奏时能够与同伴很好的配合。
(2)特色音乐习惯培养:聆听音乐习惯:能够在合唱、合奏时学会相互倾听,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
演唱、演奏习惯:自我监听的习惯。
(四)课时分配第一种方案:建议三课时完成设计意图:从作品本身具有时代特点进行设计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课时: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第三课时:欣赏《大中国》第二种方案:建议两课时完成设计方案意图:从音乐作品风格的对比进行设计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同一首歌》第二课时: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大中国》二、课时分析(一)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歌曲《同一首歌》的演唱、二声部旋律演奏、识读乐谱。
2.教学内容分析:(1)全册相关作品梳理:节拍:在本套教材中出现的四四拍歌曲(2)核心内容分析:歌曲《同一首歌》为E大调,四四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每个乐段由四个均为四小节的乐句组成。
歌曲中的节奏多以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组成,节奏非常舒展,加之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倾诉了人们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3)结合曲式结构图、音响与印刷有出入的地方等:《同一首歌》曲式结构图:《同一首歌》这首歌曲配套的音响资料与教材中呈现的歌篇有很大的出入,下面将具体的分析以及根据音响记录下来的乐谱,提供给老师们,希望在您聆听音响时能给您以帮助。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同一首歌》|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同一首歌》|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d95217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0.png)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简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识别音符和节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简谱识读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简谱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识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展示,旨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展示自己。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的成果和经验,对其他同学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让我意识到,同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非常有价值的,应当在教学中更多地创设这样的机会。
3.歌曲赏析:分析《同一首歌》的旋律特点、歌词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4.音乐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独唱等形式的表演,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简谱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赏析《同一首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音乐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简谱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3)合作协调:在音乐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保持节奏和音准的一致性,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
(精品教案)《同一首歌》讲课稿(精选5篇)
![(精品教案)《同一首歌》讲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a91c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2.png)
(精品教案)《同一首歌》讲课稿(精选5篇)《同一首歌》讲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也许需要举行讲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讲课稿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质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这么写讲课稿需要注意哪些咨询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同一首歌》讲课稿,欢迎大伙儿借鉴与参考,希翼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讲>教学目标1、认同《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唱歌。
2、经过演歌唱曲,充分感觉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觉合唱的效果。
讲>重难点有表情的演歌唱曲;混声声部的统一。
讲>教学过程1、课前预备:为学生创设音乐课堂的气氛,教师:播放《同一首歌》合唱录音(出示视频相关资料)学生:在歌声中进入教室并观赏歌曲2、导入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
教师: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迎来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刚刚同学们听见的这首歌叫?学生:《同一首歌》教师:很好,同学对这首歌非常熟悉。
大伙儿能唱一唱,试一试吗?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唱《同一首歌》3、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日子动设计意图发声练习播放歌曲伴奏音乐演歌唱曲乐谱,歌词各一遍练声、做好唱歌预备分段练习1、第一段:主题乐段要求:叙述性的旋律,情感:亲切,说述性的。
节奏节拍:强弱分明、准确、整齐每个乐句的延长力度:轻柔1、依照歌曲主题乐段的情绪情感要求演唱,在教师指导下,唱出柔和的声音,做好关键字的抒情性。
“没”—“欢”—“梦”—“多”体验感觉音乐,细节的学习过程。
2、第二乐段:展开部分情感:坚决有力地长音在音乐力的延长节奏节拍:准确、整齐力度:中强2、依照歌曲第二段展开部,情绪上激昂,奋进,用坚决有力的声音演唱。
注意长音气息的调整。
3、再现第一乐段。
情感:高亢,振奋力度:渐强4、第一段的再现,在第一乐段的情绪要求基础上,在教师懂下,唱歌声音洪亮,高亢。
把旋律推向高潮,完整演唱,播放歌曲伴奏,逐渐的推向高潮。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2ed2fc9b6648d7c0c74693.png)
《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3、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演唱及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难点:和谐的表现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合唱能力教材分析:一、《同一首歌》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
(部编版)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4
![(部编版)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湘艺版4](https://img.taocdn.com/s3/m/9101b6d80975f46527d3e1cc.png)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
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
北京人。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
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717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e.png)
同一首歌教案《同一首歌》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美,培养并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
2、设计意图本课是在了解一定发声技巧之后的一堂实践课,让学生了解唱歌是用声音将歌词和旋律演绎出来,保证歌词准确,音准,节奏等等都和作品一致,在加上声音有一定的特点,投入情感的去诠释歌曲的旋律和内容,正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以美妙的歌声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给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学情分析普通高中歌唱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高二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歌唱学习,对歌唱知识与技巧已有初步的认识。
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声音的变化而带来的恐惧心理和紧张心态,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唱歌技巧,不敢自信的演唱。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本学期通过欣赏、鉴赏以及发声的基本技能技巧学习后,本节课进行演唱实践,从感性和理性上提升学生对歌唱的情趣和认识,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使其喜欢歌唱,逐渐升华为理智歌唱。
4、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创作于1990年。
当时由歌手刘畅首唱,以后又有毛阿敏等多人演唱,尤其毛阿敏将该歌拍成MTV后,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这是由孟卫东作曲的优秀声乐作品。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的同名歌会,更让这首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教学内容:1、学习演唱《同一首歌》;2、结合歌曲学习创造性地设计歌曲演唱形式;3、体验简单的二部和声。
教学目标:1、理解《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受合唱的效果。
2022年上半年教资考试高中《音乐学科》真题答案
![2022年上半年教资考试高中《音乐学科》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5bcb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8.png)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音乐学科》2022年3月11日上半年赦师资格统考《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单项法择畛L {答案II)2. t答案】C1 1答案]B4t答案】C5. £答案]B6. 1答案】B7.【答案】C8. 1答案】力9.【答案】D10.【答案】BILt答案】012.【答案】Alx [®案】C14.【答案】A15.1答案】D16.【答案】A位[答案】A18.【答案】C 15【苔柔】B学习答案解析(高级中comcom2M 领bB23.【答案】B24.【答案】D25.【答案】B27.【答案】C28.【答案1129.【答案】A30.【答案】D 二音乐疆创暮【参考答三一音乐作品耕希薇【要考答案1t 1 )G自然大调转D自然大调转G自燃大调⑵——斯攵式r9 X¥"(3) aaba 乐式(4 )逆行横仿四,教学设计腌【参者答案】教学目标L感登台甯.《同一首哝》,初步海合唱芝术的魅力,了解合唱艺术的起境和开展.t»进其理沦上的认识.2.通过学唱歌曲,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感负乐中动人的旋律,中公教肺网提供体合若万所表达音乐情境,提高音乐的濒力衷现力.3. 了解歌咄的根本要羲和姿够*能分声部歌明,关注声部之间和谐与均衡.教学吏点利用所学知识迸行脆唱.音色统一,声部之间的谐调与均衡,辙到演唱时声情并茂.教学过程(-)感知乐曲1触师播放歌曲《同一苜歌》音力而初步感受乐曲,弓辱学生说一说歌曲的fit堵和速度师;《同一首歌,是我国理国以后创作95_茴欧颂祖国的艺术歌曲,隹来说一说听完之后你有什幺择的感受噩它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呢住重.深微也情绪:速度稍快.)【教学意I井I】学唱歌曲之前要对瞅曲有一〃了解列自己的感受才能嚅萸好ife学唱歌曲.所以教师在教唱前要让学生自主感宣歌曲,做好学前铺蛰.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歌曲《同一首喙》,是一首陈哲作词、孟卫系作曲的羞名歌知.创作于1990年,当时由瞅手刘畅首帽.以后乂有察国庆、毛阿地等琴人演唱,此后,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电枫栏目《同一苜靠〉,成为中央电球台知名握艺节目之一•〕3.教师引领向学fi戒TS1欧舞的演阳形式,并谈一峻对该演屿形式3辉.(台旭形式)在进行脚I之前教解i坦紧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姿势蹒正,学飞机发出音,毒自己酩一U,延长摹久,体会发音时横风瞬和腰带周围的感觉,提出致唱的根本要素:气息与发声.开始常规发声练习.【教学意四】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敬唱发声的根底.不正翰)姿势影响声音.因此璇唱必需有一个良好的I!爬姿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自觉地按照四片演示的姿势而BKI0,这样做也(Z;学唱歌曲.老麻播放音做,清同学们结台乐谱谈7这首歌曲的节拍和速度特痈.(席:满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苜职曲的拍子是什么速度又是怎样的4/41是四拍子节奏的变形;速度是慎的.).教师追问,快速的四拍子演噌该如何把握嗯(由惯浙快,感受律幼,注意气息平政提示同学们四拍子的茨9捆节奏里唱满,)1.教师弹琴,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唱歌谜.发现难点并解决.【教学意图】高年级的学生有白主学习的能力’也匕皈再欢自主学习带来冬勺成就感,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充分的表达了学生的主愫地位戟肺作为引字者,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羿成良好的学习11)教师弹琴,全体学生学唱第一声部旋律,都用u母音唱《同一首歌》中各自声部的旋律老师提出相应要求.一声部的学生用i毋音唱高声部.二声部的学生用U母音唱睡声部.这样学生和老师能清楚的听出各声部.注意长时便时要唱落(2)旋律上的太雄度演唱,引导同学们跟琴演唱,注意音准.t3)谓同学们加歌词完整演唱,并解决词曲结合问鼬.(一音多字)(4)清同学CI以小组为朗位,学习第二声郃的旋律,并尝试加上歇伺,学生.自主发现学习难点.(二声郃旋律性不强,出现变化育,很难唱每)(S )教师弹琴,清同别门共同跟琴模唱二声部,并加上戒词,组垠同学们分组进行双声部合唱盛习.(教师提示同学们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二声部的同学注意对育罐的控制,不宜过圄,要突出第•蔗都得主阵地位,)(6)教师提出在演唱的的过程中,注意在适当的位贼气以及正璃的呼职发声,咬字等,用优美,亲切.甘用的音色'声都之间的谐源与均衢,做到演唱时声搪并茂.(7)跟伴奏,大声音有瞬S地演唱歌曲.教师提示:气总通畅自然,以修声带真胃.唯晒翻开,使盲乐流动起来,翻音区注意用松弛的状态演唱,声音蔓统L.(8)教师完整播放李谷一演帽歌曲的观频,谓同学们患考这首歌曲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入民和祖国永远井书,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厚情谊,}[教学,镀图】点题升华.歌曲学唱完毕回归到情麻.提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整力.()稳固提高1教师组织学生演一场歌咏加朗诵的节目.学生自由洗择唱歌或者朗诵,自主探究将缺唱与朗诵以自己寻欢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2.学生自由展示,师评互评.【教学意图】为r对璇曲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果用JH固提高的方法对蹄进行创造和自由发挥,这样做锻壕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技展.果用师生多种榆方式,幸常课堂,完善课堂教学活动.五.事例分析精【参考答案】(1)这个案例是一H可题案例.(2)压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苜先,林老肺^过音乐教师的时候发现特长生在教室里塔习唱照和弹琴,认为学生是因为热爰音乐才进去练习,这种想法做到了关注学生,为学生看想,是•个者师关心学生岛真实的表现,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注更个性开展,/音珏实践.M次,林老师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课下自主学习的时机,也表达了林老㈱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原,在林老师把钥匙教始学生后.并没有考虑周全,没有提醒自己的学生要有秩序有吉己律的练习,也没有教育学生要爰护的公共遢施.这就导致人员出入混乱.蝶习效果不佳,嗣琴等很多教学设带也遭到损坏.(3)林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音乐救室食正的用途,并制止学生在教室中随意的破坏公共设施.可以采取制定规印J的方法,让学生有纪律的在音乐教室中高效率的学,六,课例点评题【参考答案】路我肓这羯网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具番一定的忧归,总的来说询If比拟不错的案例*上述案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T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谢程名称、教学对虢、段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救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内容敕为完蜒;(2】救学内容上从现唱.模唱.欣St创编等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散学环假设度房深入,次序安排由浅入深、较为合理(3)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I而能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勒的废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磬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恿,符合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尽本理念.{4)在上述课例中,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并让学生们独立进行旋律的削作r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剧造性 '符合新谍标理念中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5)在课例的图后,教抻点评了同学们的刨编作品,井突出表墙一位同学的创编内容,肯定了全体r同时乂针对某一同学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帏现了新课标理隙中的”面向全钵学生.注童个性开展貌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活动中表达了“强调音乐笑残,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开展-的根本理念,因此,建议教师在今后曲教学谊程中仍然要加强学生的生动意识.时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愫,不断丰富教学环节和内容,同时可以将自评一互评以及他评充分结合,围饶新课程的理念安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