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配汽机构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3配气机构PPT课件

3配气机构PPT课件
ηv=M1/Ms M1 ——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气的质量; Ms——在理想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
量。
9
气门间隙
1、概念:
气门间隙: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态装
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 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凸轮轴
气门 进气门 排气门
间隙
0.25~ 0.30mm
进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内的曲轴转角,即进气持续角为
α+180°+β,约为230°~290°。
14
3、排气提前角
在做功冲程的后期,活塞到达下止点前,排气门便开始开 启。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活塞到达下止点时所对应的曲轴 转角称为排气提前角,用γ表示。一般γ值在40~80°之间。 做功冲程接近结束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3~0.5MPa, 做功作用已经不大,此时提前打开排气门,高温废气迅速 排出,减小活塞上行排气时的阻力,减少排气时的功率损 失。高温废气提早迅速排出,还可防止发动机过热。
气门实物图
进气门(大)
排气门(小)
23
气门杆部
凹槽
较高的加工精度,表 面经过热处理和磨光, 保证同气门导管的配 合精度和耐磨性
凹顶式 (喇叭顶)
凹顶头部与杆部的过渡部分具有一定的流线形,可 以减少进气阻力,但其顶部受热面积大,故适用于 进气门,而不宜用于排气门。
20
气门锥角
气门锥角概念:气门头部与气门座圈接触的锥面与气门 顶部平面的夹角。
锥角作用: A、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B、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对中、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
边缘应保持一定 的厚度,1~ 3mm。
装配前应将密 封锥面研磨。

配气机构解析PPT教学课件

配气机构解析PPT教学课件

9
四、配气机构组成
配气机构
气门组
气门传动组
汽车构造与使用
10
四、配气机构组成
汽车构造与使用
11
四、配气机构组成
汽车构造与使用
12
四、配气机构组成
➢气门组
1—锁片 2、6—弹簧座 3、4—弹簧 5—气门导管与气门油封 7Hale Waihona Puke 气门汽车构造与使用13
四、配气机构组成
➢气门组
汽车构造与使用
14
四、配气机构组成
适用于排气门,因为其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清除效果 凸顶式(球面 好,但球形的受势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较复杂。 顶)
凹顶头部与杆部的过渡部分具有一定的流线形,可以减少进气
凹顶式(喇叭 阻力,但其顶部受热面积大,故适用于进气门,而不宜用于排
顶)
气门。
汽车构造与使用
19
四、配气机构组成
气门锥角
进气门:铬钢 或铬镍钢; 排 气门:硅铬钢
汽车构造与使用
15
杆部 头部
四、配气机构组成
汽车构造与使用
气门实物图
16
四、配气机构组成
汽车构造与使用
气门各部分名称
17
四、配气机构组成
汽车构造与使用
气门头部的结构形式
18
四、配气机构组成
平顶式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也较小,进、排气门 都可采用。
工作条件:
承受气门间歇性开启的冲击载荷。
材料: 优质钢、合金铸铁、球墨铸铁
结构:
斜齿轮: 驱动分电器、 (机油泵)
偏心轮: 驱动汽油泵
正时齿轮
轴颈
凸轮
汽车构造与使用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幻灯片PPT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1)幻灯片PPT
就配气机构而言,主要是要求其结构有利于减小进气和排气 的阻力,而且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的时间要适 当,使进气和排气都尽可能充分和完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概述
二、配气机构的组成
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由气门传动组和气门组组成。 (1)气门传动组:气门传动组是从正时齿轮开始至推动气门动作
发动机在换气过程中,若能够做到排气彻底、进气充分,则 可以提高充气系数,增大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四冲程发动机 的每一个工作行程,其曲轴要旋转1800。由于现代发动机转 速很高,一个行程经历的时间是很短的。如上海桑塔纳的四 冲程发动机,在最大功率时的转速达5 600 r/min,一个行 程的时间只有0. 0054 s。这样短时间的进气和排气过程往往 会使发动机充气不足或排气不净,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因此,现代发动机都采用延长进、排气时间,使气门旱开晚 关,以改善进、排气状况,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概述
3.按每缸气门的数量分类 顶置式配气机构按每缸气门的数量分类,可分为双气门式和
多气门式,具体叙述如下。 一般发动机较多采用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其特点是结
构简单,能适应各种燃烧室。但其气缸换气受到进气通道的 限制,故都用于低速发动机。在很多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多采 用每缸四气门的结构,即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如 12V150Z型柴油机就是这种形式。采用这种形式后,进气门 总的通过断面较大,充气效率较高,排气门的直径可适当减 小,使其工作温度相应降低,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2 配气相位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气门必须旱开晚关,气门重叠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由于 新鲜气流和废气气流都有各自的流动惯性,在短时间内不会 改变流向,只要角度选择合适,就不会出现废气倒流进气道 和新鲜气体随废气一起排出的现象。相反,进入气缸内部的 新鲜气体可增加气缸内的气体压力,有利于废气的排出。但 气门重叠角必须选择适当,否则会出现气体倒流现象。

配气机构介绍.ppt课件

配气机构介绍.ppt课件
第一节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
1、组成: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2、分类: (一)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分: 1)顶置气门式 2)侧置气门式...
(二)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分:1)下置凸轮轴式 2)顶置凸轮轴式...
(三)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1)齿轮传动式 2)链条传动式 3)齿形皮带传动式...
(四)按每缸气门数目分: 1)二气门(传统一进一排) 2)多气门(四气门为主)
多气门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
四气门
五气门机构
五气门机构 (单顶置凸轮轴、单摇臂驱动气门)
五、气门间隙
为什么发动机在冷态时必须预留适当大小的气门间隙? 针对不同气门机构的发动机,如何调整气门间隙? 原因: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及气门传动件受热膨胀,如果冷态时无 气门间隙或气门间隙过小,则在热态时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 造成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漏气,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门烧 坏,严重时甚至不能起动。气门间隙过大,则会引起气门及气门 座、气门传动件之间产生撞击,磨损加剧,机械噪声加大,而且 气门开启时刻推迟、关闭时刻提前,换气持续时间缩短,也会导 致发动机功率下降。
1、单顶置凸轮轴(SOHC) (Single Over Head Camshaft) (1)二气门(传统)
A:带单摇臂 适用于半球形燃烧室,进、排气道分置于发动机纵向两侧。 摇臂的镀铬面与凸轮型面接触,摇臂转动时,摇臂的调整螺
钉端(长)压迫气门杆克服弹簧预紧力使气门开启…优点是气 门间隙调整方便,凸轮最大升程可以较小,但气门夹角偏大, 不利于布置直的进气道。
(b)带双摇臂,气门间隙调 整螺钉在短摇臂端、推杆一侧, 顺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螺钉,摇 臂绕摇臂轴逆时针方向转动 (凸轮、推杆静止不动),气 门间隙减小;逆时针方向转动 调整螺钉,摇臂绕摇臂轴顺时 针方向转动,气门间隙增大。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PPT课件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PPT课件
挺柱
功用 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 型式 常见挺柱主要有筒式和滚轮式两种。
37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液力挺柱
采用液力挺柱,消除了配气机构中的间隙,减小了各零件的冲击载荷和噪 声,同时凸轮轮廓可设计得比较陡一些,气门开启和关闭更快,以减小进排 气阻力,改善发动机的换气,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特别是高速性能。
29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气门弹簧
30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1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气门传动组
32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凸轮轴
1.驱动和控制各缸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使其符合发动机的工 作顺序、配气相位及 气门开度的变化规律 等要求。
2.有些汽油机还用 它来驱动汽油泵、机 油泵和分电器。
24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气门
气门是由头部和杆部组成的。 头部用来封闭气缸的进、排气 通道,杆部则主要为气门的运动 导向。
25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气门顶部
气门顶部的形状 ①凸顶:凸顶的刚度大,受热面积也大,用于某些排气门; ②平顶:平顶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受热面积小,应用多; ③凹顶:也称漏斗形,其质量小、惯性小,头部与杆部有较大 的过渡圆弧,使气流阻力小,以及具有较大的弹性,对气门座的 适应性好(又称柔性气门),容易获得较好的磨合,但受热面积 大,易存废气,容易过热及受热易变形,所以仅用作进气门。
15
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气门间隙
定义 气门在完全关闭时,气门杆尾端与气门传动组零件之间的间隙。 必要性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无间隙或 间隙过小,则在热态时,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 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漏气,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起动。 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留有气门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有的发动机采用 液力挺柱,挺柱的长度能自动变化,随时补偿气门的热膨胀量,故不需要预留气门间隙。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pptx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pptx
气门受热膨胀后造成气门关闭不严,产生漏气,使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热 负荷增加,气门被烧坏等。
第13页/共64页
4、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基本原则
• 必须在气门完全关闭状态时进行。 • 必须在规定的冷机或热机状态下 进行。
(2)确定可调气门的方法
• 确定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看点火正时标记、看分电器、看 第6缸气门、火花塞孔塞棉团等。
第17页/共64页
进气门配气相位
(2)排气门配气相位
• 排气门提前开启角γ: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 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 ,一 般为40°~80°。
• 进气门的迟后关闭角度δ:从排气行程上止 点到排气门完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一 般为10°~30°。
• 进气门开启持续角: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完 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即γ+180°+δ。
小车气门间隙一般为:0.15~0.25 mm;
大车气门间隙一般为:0.25~0.45 mm。
排气门由于受热温度较高,气门间隙一般 留
大些。
第12页/共64页
气门间隙过大: 进排气门开启时间缩短,造成进气不充分,发动机充量系数下降,功率下降,
排气不干净,发动机热负荷增加,缸盖受热变形增大;配气机构传动件之间以及 气门与气门座之间产生较大撞击及响声,加速它们之间的磨损。 气门间隙过小:
要求:①气门头部与气门
座贴合严密;②气门导管
与气门杆上下运动有良好
的导向;③气门弹簧的两
端面与气门杆的中心线相
垂直;④气门弹簧的弹力
足以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
的运动惯性。
1-气门;2-气门弹簧;3-气门弹簧座 4-锁片;5-气门导管
第20页/共4页

汽轮机配汽机构资料+PPT课件

汽轮机配汽机构资料+PPT课件

汽轮机配汽机构配汽机构是指调节汽门及带动调节汽门的传动机构。

一、调节汽门作用:在油动机控制下,通过改变阀门开启的个数及开度,来改变进入汽轮机的 蒸汽量(或焓降),以达到改变功率的目的。

所以首先结构设计要尽量合理, 如能自由开关, 关闭时密封性好, 结构简单可靠, 蒸汽流动的压力损失要小。

从运行上讲,我们关心的是:阀门开启过程中流量特性要满足运行的要求。

阀门的提升力要小,而且全开时不会受到向上的推力。

<1>调节汽门的流量计算: 1. 计算的任务:根据已知条件 a、必要的热力计算数据 b、汽门的型线及基 本尺寸 计算不同汽门开度 L 下,蒸汽的流量 Dn 或者根据不同蒸汽流量 Dn 下确定阀门开度 L。

2. 特点: 一只球阀为了把蒸汽流过阀门的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 阀座上常有 一段扩压管,然后蒸汽进入喷嘴室,通过喷嘴膨胀形成高速气流,使调节 级叶片冲转,以后再进入非调节级工作。

设汽门前压力 p0’,比容 v0’阀后 扩压管后压力,也就是喷嘴前压力为 p0″,调节级喷嘴后压力为 p1,调节 级叶片后压力为 p2,再设扩压管喉部面积为 Av= Dv2式中: Av-公称面积 Dv-公称直径(对不同型式的阀门定义不同的概念) 特点:1)汽门在不同开启位置时,汽门的最小通流面积不是常数 2)汽门喉部压力 pv 汽门后压力,而是有扩压,而且扩压效率随 工况而变,汽门前后压力比不是常数。

这样汽门的流量不能简单认为是阀门前后压力比的函数,给理论计算带来困 难,一般采用理论分析+试验方法,给出经验公式。

1. 试验: 定义: 在一定压力差 p=p0′-p0″及开度 L 条件下的实际流量为 G, 可以通过 对具体的阀门进行试验而求得。

在初压 p0′及阀门公称面积 Av 条件下的临界流量 Gc。

公式为:GC=0.648Av χ= 为汽门相对流量系数。

试验曲线的求取: 通过试验求取不同汽门压差 p,及升程 L 下的真实流量 G 以后,根据上述定义 可以作出相对流量系数的曲线。

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ppt

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ppt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引言:
充气效率Hv: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 大。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 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hv表示。
涡轮增压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A. 气门打开:由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凸轮轴旋转,使 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部分通过挺柱、推杆、调整螺钉,推 动摇臂摆动,摇臂的另一端便向下推开气门,同时使弹簧 进一步压缩。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3). 齿轮传动
(1)优点: 配气相位准确,工作可靠性好, 耐久性好。 (2)缺点: 噪音大,布置困难。 (3)应用: 凸轮轴下置式、 凸轮轴中置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1、按气门布置形式分类
气 门 顶 置 式
气 门 侧 置 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按凸轮轴布置形式分为











3第三章--配气机构PPT课件

3第三章--配气机构PPT课件

3、中空气门杆的气门
内装钠冷却空气;风冷发动机和轿车发动机上得到成功的应用。
一般发动机每个气缸有两个气门,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如 图3-8(a)所示。进气门头部直径比排气门大15%~30%,凡是进气门和 排气门数量相同时,进气门头部直径总比排气门大。
现代高性能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三、四、五个气门,其中尤 以四气门发动机为数最多,四气门发动机每缸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 门如图3-8(b)所示。
第三章 配气机构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配气机构功用与组成及分类 ● 气门组 ● 气门传动组 ● 气门正时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汽车 实用知识,领取更多资料
-
2
-
3
三、分类
1.按气门的布置位置分类 按气门布置方式分类可分为气门侧置和顶置两种形式,如图3-1
所示。
2.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分类 按凸轮轴位置可分上、中、下三种布置方式,如图3-2所示。
有的发动机不装气门导管,气门直接在气缸盖上加工 出气门杆孔,作为气门的导向孔。
3.气门锁片
气门杆与弹簧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锁夹式,在气门杆 端部的沟槽上装有两个半圆形锥形锁夹,弹簧座紧压锁夹,使 其紧箍在气门杆端部,从而使弹簧座、锁夹与气门联接成一整 体,与气门一起运动。另一种是以锁销代替锁夹销的径向孔, 通过锁销进行连接。气门锁片实物见图3-9。
气门弹簧有裂纹、缺陷、自由长度超限、变形超限和弹力明显降低, 有上述情况之一都必须更换气门弹簧,不允许修复后再继续使用。
气门弹簧的检修如图3-15所示。
第二节 气门传动组
本节主要介绍的内容有: ● 气门传动组的构造 ● 气门传动组的检验与维修 ● 气门传动组的故障与排除

第三章-配气系统ppt课件(全)

第三章-配气系统ppt课件(全)

• 三、气门座 • 3.气门座圈锥角 • 一般大于气门锥角0.5°~1°。
• 4.气门座与气门接触环带
• 一般为1.2~2.5 mm。排气门大于进气门的宽度,柴 油机大于汽油机的宽度。
•四、气门弹簧 •1.作用 保证气门回位、保证气门与座紧密贴合及防止气 门惯性作用而脱开凸轮。 •2.类型 单个不等距圆拄管簧、两个旋向相反的圆拄簧。
摇臂
凸轮轴
凸轮轴正时 齿轮
推杆
挺柱
凸轮轴下置式
2.凸轮轴中置式
• 3. 顶置式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OHC)
• SOHC式
摆臂驱动式
•直接驱动、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 •(双上置凸轮轴DOHC)
• 3. 顶置式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OHC)
•双顶置凸轮轴(DOHC)
• 3. 顶置式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OHC)
•二、气门导管
B.与气门杆的配合为动配合 间隙为:0.05~ 0.12 ㎜
C.上孔内边不倒角,有刮作用。顶部装气门油封。
•三、气门座 •1.作用--与气门配合形成密封面。 •2.结构类型 •A.整体式— 直接在缸盖上镗出。 •B.镶气门座圈式 •气门座圈材料有合金铸铁、粉末冶 金或耐热钢等。镶嵌气门座圈结构比 较多用。 •3.气门座圈锥角 •一般大于气门锥角0.5 °~1°。
• 研磨前应清洗并打上记号 。
• 涂粗研磨砂,同时在气门 杆上涂以稀机油,插入气 门导管内,然后利用螺丝 刀或橡皮捻子使气门做往 复和旋转运动,与气门座 进行研磨。

当气门工作面与气门座工作面磨出一条较完整
且无斑痕的接触环带时,可以将粗研磨砂洗去,换
用细研磨砂继续研磨。

当工作面出现一条整齐的灰色环带时,再洗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配汽机构配汽机构是指调节汽门及带动调节汽门的传动机构。

一、调节汽门作用:在油动机控制下,通过改变阀门开启的个数及开度,来改变进入汽轮机的 蒸汽量(或焓降),以达到改变功率的目的。

所以首先结构设计要尽量合理, 如能自由开关, 关闭时密封性好, 结构简单可靠, 蒸汽流动的压力损失要小。

从运行上讲,我们关心的是:阀门开启过程中流量特性要满足运行的要求。

阀门的提升力要小,而且全开时不会受到向上的推力。

<1>调节汽门的流量计算: 1. 计算的任务:根据已知条件 a、必要的热力计算数据 b、汽门的型线及基 本尺寸 计算不同汽门开度 L 下,蒸汽的流量 Dn 或者根据不同蒸汽流量 Dn 下确定阀门开度 L。

2. 特点: 一只球阀为了把蒸汽流过阀门的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 阀座上常有 一段扩压管,然后蒸汽进入喷嘴室,通过喷嘴膨胀形成高速气流,使调节 级叶片冲转,以后再进入非调节级工作。

设汽门前压力 p0’,比容 v0’阀后 扩压管后压力,也就是喷嘴前压力为 p0″,调节级喷嘴后压力为 p1,调节 级叶片后压力为 p2,再设扩压管喉部面积为 Av= Dv2式中: Av-公称面积 Dv-公称直径(对不同型式的阀门定义不同的概念) 特点:1)汽门在不同开启位置时,汽门的最小通流面积不是常数 2)汽门喉部压力 pv 汽门后压力,而是有扩压,而且扩压效率随 工况而变,汽门前后压力比不是常数。

这样汽门的流量不能简单认为是阀门前后压力比的函数,给理论计算带来困 难,一般采用理论分析+试验方法,给出经验公式。

1. 试验: 定义: 在一定压力差 p=p0′-p0″及开度 L 条件下的实际流量为 G, 可以通过 对具体的阀门进行试验而求得。

在初压 p0′及阀门公称面积 Av 条件下的临界流量 Gc。

公式为:GC=0.648Av χ= 为汽门相对流量系数。

试验曲线的求取: 通过试验求取不同汽门压差 p,及升程 L 下的真实流量 G 以后,根据上述定义 可以作出相对流量系数的曲线。

纵坐标为 X,横坐标为阀门的相对升程把同一比值下,χ 随变化规律整理成一条曲线,不同下可得到不同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在同一个 p 下,升程 L ,χ ,G 。

但当阀门基本全开( =0.25~0.3)后,升程的增大,流通面积增大甚少。

所以,流量的增加过程趋势变慢,χ 曲线显得平坦,接近一条直线。

(2)在同一升程 L 下,压力降 p ,χ ,G ,但当 p 增大到某一范围后,pv 接近临界压力, 所以流量的增加趋势也变慢, 表现为曲线变得密集。

当 %后已达到临界压力比,流量不再增加,曲线也到此为止。

要计算通过阀门的流量 G,关键是求出 合蒸汽在喷嘴中变工况特性计算。

2.升程流量特性>30。

扩压管后压力即喷嘴前压力可以结阀门在开启过程中流量的大小与阀门的结构及蒸汽参数有关,下面以最简单 的球阀——单座阀加以说明。

(1)单座阀结构特性: 阀门升程 L 与通流面积 A 的关系,汽门从关闭状态开启,蒸汽的流通面积为一圆环。

设流通面积的平均直径为,则流通面积为 A=L,当阀门提升到一定高度时,其流通面积将等于阀门的L=Dv2Dv——喉部直径 若再提高汽门开度, 对汽流的整个流通过程而言, 决定流量的最小截面已不再是 阀门开度,而是在喉部面积,即阀门再升高,蒸汽的流通面积不再增加。

(2)阀座流量特性: 阀门的升程 L 与流量 G 的特性简称流量特性。

当升程 L=0,流量 G=0 1. 当阀门升度较小时,由于汽门后压力 低,ε<εcr(εcr 为临界压比),所以蒸汽在阀门内为临界流动,速度不变,在阀门前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流量与流 通面积 A 成正比,亦即与升程 L 成正比,即超临界段,这个线性直到阀后压 力为临界压力为止。

2. 阀门再开大 流动面积增加 流量增加 , p 流速降低 流量 亚临界段流量增加速度 3. 阀门升程继续增大,当限制流量的通流面积为喉部面积时,即使升程增加, 也不增加,通常认为汽门前后的压力比 (3)汽轮机运行对流量特性的要求。

1. 汽轮机启动并网时,希望随着阀门升程的增加,蒸汽流量增加慢一点,增 加稳定性,一般第一只调节汽门在结构上采用常“节流锥”的型式。

/ =0.95~0.98,汽门为全开。

节流锥伸入到阀座里面,在阀门提升的开始阶段,由于节流锥的阻挡,蒸 汽流量增加较慢,当节流锥脱离阀座后,蒸汽的流量随开度增加较快。

2. 对于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比如采用喷嘴依次开启来调节, 希望升程与 流量的曲线是连续光滑。

四只调节阀假使完全依次开启——第一只开足,再开第二只,第二只开足 再 开第三只,第四只,这样我们得到的流量曲线是一条折线,不符合运行要求。

曲线出现平坦处表示, 同一个蒸汽流量可以允许不同的阀门升程, 这势必会引起 调节系统的晃动。

在蒸汽流量达到最大值时,阀门总的升程要增大,油动机的行程要增大, 可以采用“重叠度”的方法解决问题。

当前一只阀门未开足时,比如开到阀门前后 压力比 / =0.85~0.95 时,后一只阀门就提前开启。

这样提前开启,得到的升程-流程曲线是一条光滑连续的曲线。

总的阀门升程也减小, 这个提前开启的 量 5~15%称为重叠度。

由于两个汽门同时部分开启,节流损失增大,经济性下降,重叠度应选择适当。

3.提升力计算(1)分析: 油动机所需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阀门的提升力,提升力与汽门前后蒸汽 压力以及阀门结构有关,以球芯阀为例: 1. 在将要打开而未打开时,阀前参数 提升力最大,Fq= 一定,阀后参数 A芯 最低,所以此时(A 芯-A 杆)-2. 随着阀门的开启,阀后压力 ,所以阀门的提升力 。

3. 阀门结构的不同,提升力的变化规律也不同,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4. 为了减小刚开启时阀门的提升力,阀杆的截面积大一点是有利的, 但不能 太大,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提升力。

(2)计算: 提升力的大小是根据试验曲线来计算。

相对提升力系数 =不同开度下开启汽门实际需要的提升力 F2/(汽门的公称面 积 Av×汽门前压力 ) , p 下进行实际提升力的测量,整理成对于不同阀门,在不同开度 L, 曲线。

纵坐标:相对提升力系数 ; 横坐标:相对压力差 /在一定相对开度 如图示:下,可得到 -/曲线,开度不同,曲线不同。

1. 在同一 L 下, 2. 在同一 //,,提升力 ; ,提升力 ;下,L ,根据阀门运行的实际条件查得所需的 ,提升力 Fq= Av (3)阀门结构的改进对于高压机组,为减小开启汽门时的提升力,采用常预启汽门结构,一个大阀芯 中间套一个小的阀芯,称为预启阀,上面不动,开有一个通汽孔。

1. 当阀门关闭状态时, 大阀压在阀座上, 小阀压在大阀上, 大阀中的压力 , =0,蒸汽压力能使阀门得到良好的密封。

2. 刚开启时,先提升小阀,尽量此时阀前后压差最大,但由于小阀的受力面 积小,提升力不大。

3. 小阀提升后,蒸汽流量 ,阀后压力不断 ,以致使 小孔流过来, <p1。

p2,蒸汽是从4. 当小阀升到 B 位置,与隔板相碰,再提升大阀,此时由于前后压差不大, 提升力较小。

5. 喷嘴调节时提升力的分析 一个油动机控制多个调节汽门,使依次开启,第一汽门刚开启,前后压差大,提 升力 ,逐渐开启后,汽门后压力 ,提升力 ,第二汽门开启,前后压差仍较大,提升力 ,所以提升力先 再 。

二、带动调节汽门的传动机构 作用: 传递油动机的作用力, 按照规定的程序, 开启调速汽门, 型式一般有三种: 1. 提板传动:所有的调节汽门安装在一块板上,开启的先后次序靠上部预留的间隙来保证, 可 以通过螺帽调整,间隙越小,提板上升时,首先与它接触而开启;关闭时,靠阀 芯的自重与蒸汽作用力。

提板由油动机经过杠杆传动。

优点:传动简单 缺点:阀芯在同一块提板上,因此一般只用于调节级上半周进汽,用于小机组 2.凸轮传动油动机活塞的位移通过齿条、齿轮传动,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控制汽门,凸轮 的角度及型线不同,阀门开启的先后、程序也不同,以达到调节的目的。

汽门的 关闭,靠上部弹簧作用。

3.杠杆传动 对于超高压大型机组,开启汽门的提升力很大,常用几只油动机分别通过杠杆 开启调节汽门,开启的顺序由杠杆上椭圆孔与汽门杆上销子之间的间隙大小决 定。

三、配汽机构的静态特性 是指在各个稳定工况下,油动机的开度 m 与汽轮机发出功率 P 之间的关系曲 线表示称为配汽机构的静态特性曲线。

由于油动机活塞的位置与汽门的开度 L 一一对应,在初终参数一定时,汽轮机的功率与蒸汽流量相对应。

所以,一台汽轮机阀门升程-流量的关系曲线换一下坐标,单位,就是配汽 机构的静态特性曲线。

本节重点      配汽机构的作用 阀座流量特性,汽轮机运行对流量特性的要求 喷嘴调节时,调节汽门采取重叠度的原因 了解提升力的计算及开启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了解三种传动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