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关心下一代

工作的新课题

关心下一代工作极其重要,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关心下一代成长,关乎民族与国家的兴盛大计,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他们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健全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持之以恒的意志,使他们真正成为对个人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对祖国能重托的新一代。要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之后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发动所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一、青少年成长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青少年成长也不例外,只有遵循规律,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青少年阶段是长身体、学知识、学本领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一般而言,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大多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否则反之。毛泽东从小博览群书,志存高远,拯救了中国;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一代伟人。

青少年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学前、小学、中学、高中。按生理、心理分析这几个阶段的成长规律是:

(一)学前。科学研究表明,4—8岁孩子大脑的重量是成人大脑重量的百分之九十,所以这一阶段孩子的身体没有脑袋发育得快,显得脑袋较大。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能力,有了一定区分浅显好坏、对错的能力,模仿性强,依赖性强。情绪易受感染,不稳定、容易外露。学前生应以诱导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地认知教育。

(二)小学。这一阶段的孩子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都有很大的发展,随意注意的时间和注意范围渐长、渐宽,注意的转移也逐渐灵活。学习成绩、同伴交往、老师的评价等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生主要以教育为主,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中学。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心里变化很大。感知和观察质量提高,求知欲、冒险性强,是所谓的叛逆阶段。对各种事物似懂非懂,对自己估计过高,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不满足成人和书本上的结论,喜欢怀疑、争论和猎奇,也喜欢探索、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但

其发展还很不完善,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毫无根据地争论,爱“钻牛角尖”,看问题孤立偏激,易走极端等。以前的乖孩子也开始与父母争辩、顶嘴,心里开始有封闭区,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中学生以引导为主,注意强化自主认知能力。

(四)高中。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显著提高,灵活性与敏捷性迅速发展。辩证思维获得明显的发展,思考问题周全,既能抓住关键问题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又能不忽略个别重要的具体细节;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表白自己真实情绪时选择性很强,隐蔽性很强,一般不愿向别人吐露真情,情绪很少出现儿童期的哭笑无常现象。社会义务感、责任感、友谊感、敬爱感、集体荣誉感等已得到较稳定的发展。高中生主要以启发为主,注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青少年时期主我和客我最初是混沌不分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简单,对“自我”了解很肤浅,很少自我反省,很少把自己心理过程的特点当做认识的对象。初中生则对分析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很在乎周围的一切,环境对其影响很大。而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更自觉、更深刻,他们经常关心和考虑有关自己的各种问题,很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头脑里常常出现诸如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怎么看我?我长得怎样?……青少年不仅在观察、评定现实的自我,还在积极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自我。

二、新时期青少年成长中的负面影响及社会现象

新时期的青少年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时期。正处在知识爆炸、信息快捷、瞬息万变时期。诸多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

一是由于现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娇惯严重,致使一些孩子孤独自私、任性脆弱、自理能力差。二是由于单亲家庭孩子、流动家庭孩子逐年增多,致使一些孩子受不到正常的教育,性格古怪、抑郁、偏激。三是拜金主义、腐败现象的存在致使孩子崇拜金钱、嫌贫爱富、道德缺失。四是由于崇拜暴富者、大款、大明星挥金如土,讲挥霍讲排场,致使一些孩子虚荣心强、比吃比穿、好逸恶劳。五是由于受低俗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图书等的侵害致使一些孩子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些都是关心下一代面临新课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必须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彻底转变,从家

庭、学校、社会做起,形成全面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2.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