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大灰熊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快乐音乐天地》第二章《动物音乐会》中的《大灰熊》。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灰熊的形态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模仿大灰熊走路;学习歌曲《大灰熊》,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灰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歌唱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集体活动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大灰熊》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以及大灰熊走路动作的模仿。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灰熊》,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大灰熊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灰熊玩偶、钢琴、黑板、卡片。
学具:小鼓、沙锤、动物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大灰熊服装,模仿大灰熊走路,引起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模仿大灰熊走路,互动交流。
2. 认识大灰熊(5分钟)教师展示大灰熊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大灰熊的外形特征。
介绍大灰熊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这个动物。
3.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歌曲《大灰熊》。
分组教唱,让幼儿学会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唱,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4. 肢体动作模仿(5分钟)教师示范大灰熊走路的动作,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大灰熊的形象。
配合音乐,让幼儿边唱边模仿大灰熊走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歌唱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各组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6. 音乐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歌曲和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大灰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歌曲旋律和节奏。
3. 大灰熊走路动作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大灰熊》,并模仿大灰熊走路。
2. 作业题目:画一幅大灰熊的画,要求形象生动。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手册》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歌曲《大灰熊》。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和感知动物的形象和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唱出歌曲《大灰熊》,并了解歌曲所描绘的动物形象。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歌唱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唱歌曲《大灰熊》,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的部分歌词较为复杂,幼儿可能难以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大灰熊玩偶、卡片、节奏棒。
2. 学具:小班音乐活动手册、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灰熊玩偶引入课题,让幼儿观察玩偶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教学(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大灰熊》,注意讲解歌词的意思。
b.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c.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3. 例题讲解(5分钟)a. 出示卡片,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b. 教师讲解节奏棒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节奏棒练习,教师指导。
b. 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共同演唱《大灰熊》。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灰熊》2. 歌词部分(附图片)3. 节奏棒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大灰熊》歌曲,并描述大灰熊的特点。
2. 答案:大灰熊的特点是身体庞大、毛色灰色、有锋利的爪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物歌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生动性7.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8.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延伸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音乐元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第二章: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第三章: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第四章: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第五章:欣赏经典儿童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元素,理解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的概念;2. 培养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3.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音乐元素,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难点:理解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的概念,能够阅读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琴、教学课件、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谱子、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大灰熊》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感受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二、歌曲学唱(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大灰熊》歌曲,讲解音乐符号和记谱法;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的准确性;3.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点评并指导。
三、音乐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抓手指”、“音乐抢答”等;2. 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节奏感和合作意识;3. 教师点评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阅读音乐符号和记谱法;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五、音乐欣赏(5分钟)1. 教师播放经典儿童歌曲,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板书设计:1. 音乐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2. 音乐符号:音符、休止符、附点、连线等;3. 歌曲《大灰熊》的主要音乐符号和记谱法。
作业设计:1. 歌曲学唱:《大灰熊》2. 音乐符号练习:阅读并准确识别音符、休止符、附点、连线等;3. 音乐欣赏:选取一首经典儿童歌曲,写一篇欣赏心得。
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灰熊》这首歌曲的内容,理解歌曲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大灰熊》,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难点:音准准确,节奏稳定,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歌词卡片、灰熊头饰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大灰熊》歌曲,让幼儿边听边跟唱,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段教学:教师将歌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教唱,重点讲解歌词内容和演唱技巧。
4.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
5. 表演环节:教师邀请部分幼儿扮演灰熊,进行歌曲表演,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大灰熊》,总结学习成果,鼓励幼儿发表感受。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演唱效果,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成长。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复述《大灰熊》的故事情节。
2. 教师播放《大灰熊》歌曲,让幼儿跟唱,注意观察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3. 针对合唱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练习,每组轮流演唱,相互倾听和评价。
4. 教师邀请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大灰熊》,并与家长一起分享学习心得。
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教案

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歌唱活动的教材选自《幼儿园音乐课程》,章节为第五章第三节《大灰熊》。
歌曲内容描述了一只大灰熊在森林中探险的故事,歌词简单有趣,旋律欢快,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挂图、小动物玩具。
学具:歌词卡片、小手拍、小脚丫。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大灰熊,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大灰熊的动作,如走路、吃东西等。
引导学生关注大灰熊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大灰熊》,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注意指导音高和节奏。
(3)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3. 歌词游戏(5分钟)(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学生用手拍打节奏,跟着教师一起唱。
(2)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歌曲中的大灰熊,增加趣味性。
4. 小组合作(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玩具,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并结合歌曲《大灰熊》的旋律,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和旋律,突出音高和节奏。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大灰熊》,并请家长签字。
2. 完成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卡片,标注音高和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大灰熊》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音高和节奏方面仍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大灰熊等动物,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歌曲《大灰熊》的学习与实践。
该歌曲描述了大灰熊可爱的形象和它快乐的生活,旨在让幼儿通过音乐了解动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歌曲《大灰熊》,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美。
2.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增进幼儿对动物世界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学会唱《大灰熊》,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响设备、大灰熊头饰、卡片等。
学生准备:小鼓、沙锤、动物手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大灰熊头饰,模仿大灰熊走路的样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大灰熊》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b.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高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幼儿互相纠正、互相鼓励,提高歌唱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个节奏变化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
b. 分组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所学成果,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灰熊》2. 歌曲节奏和旋律特点3. 歌曲动作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大灰熊》,并教他们做相应的动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了歌曲《大灰熊》,但在节奏和音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和表演这首歌曲,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歌曲《大灰熊》的学习和表演。
该歌曲描述了一只可爱的大灰熊在森林里漫步、跳舞的场景,充满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舞蹈动作协调性。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发音和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动作的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歌词卡片、大灰熊玩偶、教学视频。
学生准备: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大灰熊服装,模仿大灰熊的动作,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模仿大灰熊的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3. 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1)教师分解舞蹈动作,示范表演。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一段节奏较难的部分,用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拍打节奏。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生独立演唱歌曲,并表演舞蹈动作。
学生集体表演《大灰熊》,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大灰熊》2. 歌词卡片:展示部分歌词,方便学生跟唱。
3. 舞蹈动作图:展示舞蹈动作,帮助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大灰熊》歌曲,并表演舞蹈动作。
2. 答案: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和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动物的歌曲和舞蹈,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和音乐的热爱。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2)3篇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2)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2)精选3篇(一)课题: 《大灰熊》音乐课年级: 幼儿园、小班时间: 40分钟教学目标:1. 能够欣赏音乐《大灰熊》。
2. 通过唱歌、舞蹈等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及《大灰熊》音乐。
2. 图片或玩具大灰熊。
3. 舞蹈、手势动作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显示大灰熊图片或展示大灰熊玩具,提问幼儿是否见过大灰熊。
2. 引导幼儿谈论大灰熊的特点和形象。
活动一: 欣赏音乐1. 播放《大灰熊》音乐。
2. 让幼儿闭上眼睛,放松身体,静静地听音乐。
3. 给幼儿提问,询问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活动二: 唱歌1. 准备好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分发给幼儿。
2. 与幼儿一起唱歌,注意引导幼儿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 练习多次,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活动三: 舞蹈1. 准备好舞蹈或手势动作图片,展示给幼儿。
2. 与幼儿一起学习舞蹈或手势动作,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动作。
3. 练习多次,让幼儿掌握动作。
活动四: 表演1. 分组练习,每个小组由几名幼儿组成。
2. 每个小组选一名幼儿扮演大灰熊,其他幼儿进行歌唱和舞蹈表演。
3. 完成准备后,每个小组轮流表演给其他小组观看。
总结: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谈论对于音乐和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2. 表扬幼儿的表演和参与,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
延伸活动:1. 继续学习其他与动物相关的音乐和舞蹈。
2. 可以使用其他乐器,让幼儿进行伴奏或模拟动物的声音。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大灰熊》音乐课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大灰熊》这首乐曲,并理解其中的情感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声音、乐器和肢体表演,表达《大灰熊》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 学生能够合作演奏乐曲,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大灰熊》音乐录音或乐谱。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 (一、教学内容《大灰熊》选自小学音乐课程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动物音乐会》,本节课主要围绕《大灰熊》这首歌曲进行详细讲解和实践活动。
内容涵盖歌曲学唱、节奏感知、动物角色扮演以及简单的音乐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灰熊》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正确、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了解并实践基本音乐节奏。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的部分,以及音乐创作环节。
2. 教学重点:《大灰熊》歌曲的学唱和节奏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卡片、动物头饰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纸张、小型打击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大灰熊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引导学生跟唱《大灰熊》歌曲,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进行集体练习。
3. 例题讲解:通过卡片展示,讲解歌曲中的基本音乐节奏,让学生模仿并实践。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节奏感知和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5. 音乐创作:指导学生创作简单的动物歌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大灰熊》2. 内容:歌曲歌词及旋律简谱基本音乐节奏示例学生创作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简短歌曲。
2. 答案示例:创作一首关于小猫的歌曲,歌词和旋律自编,要求至少包含两种基本音乐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创作更多有趣的动物歌曲。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剧、动画片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的部分,以及音乐创作环节。
3. 作业设计:创作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简短歌曲。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的部分(1)通过卡片展示和钢琴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的部分。
教案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教案

教案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大灰熊》。
2.通过歌曲学会模仿大灰熊走路、吼叫等声音,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歌唱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大灰熊》2.歌曲学唱:《大灰熊》3.歌曲表演:《大灰熊》三、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大灰熊》的旋律和歌词。
2.模仿大灰熊的声音和动作。
四、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大灰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灰熊的特点。
2.邀请幼儿模仿大灰熊走路、吼叫等声音,活跃课堂氛围。
(二)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大灰熊》,引导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大灰熊形象。
(三)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歌曲《大灰熊》,注意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动作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大灰熊的声音和动作。
3.邀请幼儿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幼儿自由发挥,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大灰熊》中的大灰熊形象。
2.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
3.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歌唱表演,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大灰熊故事或动画片,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歌曲《大灰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学唱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模仿大灰熊的声音和动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演唱和集体表演,提高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歌唱表现力。
但在活动中,仍有个别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关注他们的情感表现。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一、教学目标1.能够唱出《大灰熊》这首歌曲。
2.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节奏。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准备1.道具:小熊玩偶,音乐CD。
2.舞蹈指导视频。
3.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为了提高幼儿园小班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先进行一些音乐和舞蹈的热身活动。
2. 歌曲欣赏播放音乐CD,让学生们先听一遍。
然后,老师指引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起舞。
小班学生处于敏感期,很容易能够接受音乐和舞蹈,尤其是他们喜欢的内容,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他们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
3. 学习歌曲词语让幼儿们大声跟着歌曲唱,同时手语动作跟上歌曲的节奏。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思,老师还可以解释歌词的意思。
4. 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选取一些小班学生中比较活泼的,表现较好的幼儿让他们在大家的注目下来为大家展示舞蹈。
这既是对他们表现的肯定,也能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5. 整合练习老师全班带领练习,《大灰熊》这首歌曲,将所有的舞蹈动作、唱歌和手语进行综合,让老师随着音乐节奏指导伴舞,练习唱歌和表达动作。
6. 练习巩固让幼儿们自由地唱和跳一段时间,通过配合音乐简单的排队和变化位置,增加了孩子的兴趣,降低孩子们的疲劳感。
四、教学总结本节音乐教案明确了目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了解,使他们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体验和探索欲,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一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听的叮叮二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好妈妈三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一◆动作建议第一句: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第二句:小朋友轻轻的走来了。
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轻轻摇了L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来发怒了。
◆游戏玩法建议1、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大灰熊发怒时(低八度音乐响起):幼儿扮演木头人,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灰熊”在其中来回走动,发现是一群木头人又回去睡觉了。
3、大灰熊睡着了,幼儿悄悄的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几次后,大灰熊苏醒了,和幼儿一起跳舞、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教学层次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歌曲的轻重,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2、知道大灰熊醒来时静止不动,初步学习控制自己。
3、体会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二)理解歌曲l、教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2、熟悉歌词内容,边操作幻灯片边有节律念歌词。
3、学学图片中大灰熊发怒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不同的发怒造型。
4、教师念儿歌扮演小朋友,幼儿扮演大灰熊,表演大灰熊发怒的样子。
(三)动作学习1、感知歌曲(1)初步感知游戏,掌握小朋友走路轻轻的动作。
(2)掌握摇的动作,知道唱到“如果你去摇醒它呀”才能去摇大灰熊。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练习。
最后提醒幼儿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创编各种“木头人’造型并静止不动。
2、分角色,动作表现(1)请一半幼儿来表演大灰熊,一半幼儿表演小朋友。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强调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
(四)情境游戏1、游戏第一次山那边真的有一只大灰熊(配班教师扮演),我们去摇醒它和我们一起游戏,好吗?2、游戏第二次大灰熊又睡着了,我们再去试一次,请它和我们一起游戏。
3、大灰熊苏醒了,和小朋友开心的跳舞。
教学层次二:【活动目标】1、尝试用嗓音去表现歌曲的强弱及故事中的角色。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大灰熊》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三章《动物音乐会》,具体内容为歌曲《大灰熊》。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大灰熊的形象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歌曲《大灰熊》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大灰熊玩偶、卡片等。
2.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灰熊玩偶,让幼儿描述大灰熊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关注大灰熊的形象。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灰熊》,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歌曲的韵律。
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学,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句歌词,进行节奏和音高的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用小鼓、沙锤、手摇铃等学具为歌曲伴奏,练习歌曲的节奏。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评价他们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灰熊》2. 歌词:略3. 节奏: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大灰熊》,并分享今天学到的音乐知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大灰熊玩偶和实践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曲《大灰熊》。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的节奏和音高掌握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随堂练习的分组与合作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个性化指导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形象逼真的大灰熊玩偶,便于幼儿观察和描述。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大灰熊”部分。
通过学习大灰熊这一形象,让幼儿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并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灰熊的形象,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掌握,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培养音乐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乐磁带、大灰熊玩偶、节奏卡片。
2. 学具:沙锤、小鼓、手摇铃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大灰熊,讲述大灰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大灰熊的形象特点。
邀请幼儿模仿大灰熊的动作,感受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大灰熊》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概念,让幼儿用打击乐器进行实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相互协作,用打击乐器演奏《大灰熊》音乐。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节奏错误。
邀请各组幼儿展示音乐游戏成果。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大灰熊形象图(配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2. 《大灰熊》音乐歌词及节奏3. 打击乐器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表演《大灰熊》音乐。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表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节奏掌握不足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音乐形象,开展类似的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掌握,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歌唱教案大灰熊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歌唱教案大灰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大灰熊》。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大灰熊这种动物,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歌唱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唱出歌曲《大灰熊》,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对大灰熊的认知,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重点:正确唱出歌曲旋律,掌握歌曲节奏,了解大灰熊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大灰熊玩偶、图片、卡片等。
2. 学具:音乐教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灰熊玩偶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大灰熊的特点,激发幼儿对大灰熊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大灰熊》,注意音高、音准和节奏。
(2)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水平。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歌唱《大灰熊》。
(2)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纠正歌唱中的错误。
5. 团队合作(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与大灰熊有关的动作。
(2)各组展示动作,大家共同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大灰熊的特点和歌曲旋律。
(2)邀请部分幼儿上台表演歌唱《大灰熊》,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大灰熊图片2. 歌曲名称:《大灰熊》3. 歌曲旋律简谱4. 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长唱一首《大灰熊》,并讲述大灰熊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创编新的动物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三单元“动物音乐会”,具体内容为“大灰熊”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灰熊的特点,学习大灰熊的行走节奏,学唱大灰熊的歌曲,以及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灰熊的外貌特征和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会大灰熊的行走节奏,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学唱大灰熊的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灰熊行走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学唱大灰熊的歌曲,以及进行音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灰熊玩偶、钢琴、音乐卡片、动物头饰。
学具:小型打击乐器(如小鼓、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大灰熊玩偶为道具,创设一个森林情境,邀请幼儿们参加大灰熊的生日派对。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灰熊玩偶,引导幼儿描述大灰熊的外貌特征。
b. 教师示范大灰熊的行走节奏,邀请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幼儿学习大灰熊的行走节奏。
b. 教师分发动物头饰,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音乐游戏。
4. 学唱大灰熊的歌曲(10分钟)a. 教师教唱大灰熊的歌曲,幼儿跟随学唱。
b.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灰熊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2. 大灰熊的行走节奏。
3. 大灰熊的歌曲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大灰熊的特点和歌曲,并表演给家长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其他动物的特点,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手册》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大灰熊”部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和熟悉大灰熊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大灰熊的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大灰熊的形象特点,知道大灰熊生活的环境。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大灰熊的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肢体动作的模仿与协调。
教学重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大灰熊形象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灰熊玩偶、音乐CD、图片、黑板。
学具:小鼓、沙锤、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灰熊玩偶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大灰熊的形象特点,让幼儿对大灰熊产生兴趣。
2. 教学歌曲(10分钟):播放音乐CD,让幼儿倾听歌曲,引导幼儿跟唱,并教给幼儿简单的肢体动作。
3. 肢体动作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大灰熊的肢体动作,让幼儿模仿,并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让幼儿用小鼓、沙锤等学具为歌曲伴奏,同时进行肢体动作模仿。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贴上大灰熊图片,右侧写上“大灰熊”歌谱。
2. 在歌谱下方注明重点节奏,方便幼儿学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大灰熊》,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大灰熊的形象。
2. 答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录制演唱和动作视频,教师课后进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对大灰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开展“动物音乐会”主题活动,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进行音乐表演,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大灰熊》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大灰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大灰熊》。
通过歌曲学唱,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动物世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大灰熊》,并掌握基本音乐节奏。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的教学,以及动物角色扮演的引导。
2.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动物知识的传授,以及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灰熊玩偶、动物卡片、钢琴或音响设备。
2. 学具:动物头饰、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灰熊玩偶,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大灰熊这一角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大灰熊》,注意讲解节奏变化部分。
b.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 例题讲解(5分钟)a. 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并学会用歌声表达。
b. 教师示范,以大灰熊为例,讲解如何用歌声描述动物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a. 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头饰,用歌声模仿动物动作。
b. 分组进行动物角色扮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集体合作游戏(5分钟)a.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边唱边做动物动作。
b. 教师随机抽取动物卡片,幼儿集体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
b. 邀请部分幼儿进行动物角色扮演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灰熊》2. 动物卡片:大灰熊、小猫、小狗等3. 歌曲节奏:简单易懂的符号表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歌声和动作表现你最喜欢的动物。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在模仿动物时的表现,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用歌声和动作展示所学动物角色,加强与他人的互动交流。
【小班音乐精品教案】幼儿园小班歌唱精品教案大灰熊

【小班音乐精品教案】幼儿园小班歌唱精品教案大灰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中《大灰熊》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该歌曲以生动、有趣歌词描述大灰熊特征和动作,旨在让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同时认识和解大灰熊。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大灰熊》这首歌,并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对音乐兴趣,提高他们音乐素养。
3. 通过歌唱活动,让幼儿解大灰熊特点,增强他们对动物世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节奏和音高对幼儿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并能熟练地唱出《大灰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黑板、大灰熊玩偶、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大灰熊玩偶进入教室,邀请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参加大灰熊生日派对。
通过与大灰熊玩偶互动,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大灰熊特征。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播放《大灰熊》歌曲,让孩子们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
(2)教唱歌曲,逐句教唱,让幼儿跟随我一起唱。
(3)针对歌曲中难点,如音高、节奏等,进行反复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我出示一张画有大灰熊卡片,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大灰熊特征,如毛色、体型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用小鼓、沙锤等学具为《大灰熊》歌曲伴奏,练习歌曲节奏。
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所学歌曲,并对他们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灰熊形象,旁边标注歌曲名《大灰熊》。
2.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歌曲歌词,突出显示难点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大灰熊,并给爸爸妈妈唱《大灰熊》。
2. 答案:孩子们画画和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上网查找大灰熊相关资料,解它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兴趣和保护意识。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大灰熊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材第四章《动物的音乐会》,具体内容为《大灰熊》一曲。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唱出《大灰熊》的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
2. 通过模仿大灰熊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唱《大灰熊》歌曲,掌握基本音乐节奏。
难点:大灰熊动作的模仿,以及音乐节奏的准确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大灰熊玩偶、卡片。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大灰熊服装,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与幼儿互动,引起他们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大灰熊》歌曲,引导幼儿注意听歌词和节奏。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大灰熊》,指导他们掌握基本音乐节奏。
c.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与大灰熊玩偶一起唱歌。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卡片,讲解大灰熊的特点和动作。
b. 教师示范大灰熊的动作,并邀请幼儿一起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大灰熊的歌曲伴奏。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和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a.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他们的表演。
b. 全体幼儿一起为大灰熊的歌曲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大灰熊》2. 歌曲节奏:简单明了地呈现歌曲的节奏型3. 大灰熊特点:用图片和文字描述大灰熊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大灰熊》歌曲,并模仿大灰熊的动作。
2. 答案:歌曲演唱准确,动作模仿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大灰熊的歌曲和动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节奏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节奏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特点和音乐表现,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歌唱活动《大灰熊》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在游戏情景中学习儿歌。
2、初步感受音乐的强弱,体会大灰熊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灰熊头饰,“山洞”,动物录音,大森林场景,森林音乐,PPT,河马、小兔、小猪手偶。
录音:呼噜声、三种动物练声及配乐,儿歌及配乐
活动过程:
一、学小动物练声。
1、营造森林场景,依次出示动物图片,听动物录音。
师:在森林里,来了好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出示小青蛙图片)小青蛙是怎么叫的?(呱~)我们来听听小青蛙是怎样给我打招呼的?我们也用这种方法给小青蛙打个招呼吧!
依次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练声。
1 1 1 3 │
2 2 2 4│
3 1 2 7│ 1-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喵~
汪~
二、了解儿歌内容,初步感受儿歌
1、出示山洞图片,感受儿歌第一句
师:咦?那里有一个什么?(山洞)听,什么声音?是谁在打呼噜?嘘!我们悄悄进去看一看,原来是大灰熊呀,他在干什么?(在洞里头睡觉)回应:“一只大灰熊呀睡在洞里头”
2、出示走路轻轻图片,引导幼儿轻轻走路
师:大灰熊在睡觉,为了不吵醒大灰熊,我们应该怎么走路?
回应:“请你走路轻轻,非常非常轻轻。
”
2、感受儿歌最后一句,模仿大灰熊发怒
师:如果我们去摇醒大灰熊,大灰熊会怎么样?
回应:如果你去摇醒(摇幼儿)它呀它就要发怒。
”
三、学唱儿歌,用儿歌的方式提醒其他小动物
1、完整听音乐
师:你听过这首歌吗?原来刚才小动物们唱的就是这首歌呀,它们到底唱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师:原来小动物们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去吵醒大灰熊。
森林里很多小动物都会唱,你会唱了吗?
3、尝试唱儿歌,提醒幼儿“轻轻”和“发怒”。
4、唱儿歌提醒其他小动物
师:遭啦!森林里其他小动物还不知道大灰熊在睡觉呢?万一吵醒了大灰熊,被吃掉了怎么办,我们赶快用这首儿歌去提醒其他小动物。
5、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唱歌,依次出示小兔、河马、小猪手偶。
(提醒幼儿“轻轻”和“发怒”)
四、游戏:大灰熊来啦
1、遇见大灰熊
师:看!大灰熊在那里睡觉呢,嘘!
2、大灰熊抓小朋友,引导幼儿回到垫子上保护自己。
师:原来当大灰熊来的时候,我们只要回到垫子上,他就不能来抓我们了。
(大灰熊:这首歌真好听,听得我都快睡着了!)
3、第一次游戏:大灰熊睡着了
师:原来大灰熊喜欢听这首歌呀,来,你们一起唱给他听吧。
我去看一看他到底睡着没!
4、第二次游戏:因为摇醒大灰熊,大灰熊来抓小朋友。
五、结束活动
师:大灰熊又去睡觉啦,原来大灰熊喜欢听我们唱这首歌呀,走,我们把这个秘密告诉其他小动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