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眷恋祖国”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
3. 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4. 学生应如何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定义、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祖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祖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讲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国家的特点。
4.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5.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6.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应如何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的课程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对课程的看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材,提供全面、系统的祖国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
始终眷恋着祖国 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对祖国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对祖国的看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 介绍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和成就。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国家历史简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尊重。
2. 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
2. 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1. 讲述国家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资源:1. 历史资料或历史书籍,提供详细的历史信息。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第三章:文化遗产探索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国家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国家的文化遗产介绍。
2.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教学活动:1. 展示国家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文化遗产地。
教学资源:1. 文化遗产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表达。
第四章:国家节日庆典1. 培养学生对国家节日的认识和庆祝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国家社区的归属感。
教学内容:1. 国家的主要节日和庆典活动。
2. 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教学活动:1. 介绍国家的节日,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组织学生参与节日庆典活动或模拟庆祝活动。
教学资源:1. 节日庆典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节日庆典活动的积极性和对节日的理解。
第五章:国家象征和标志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家象征和标志的认识和尊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导学案 苏教版
教学
学习随笔
教学
学习随笔
(二)、了解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阻挠行为
1、迅速浏览课文,美国政府在针对“钱学森的回国问题”上,他们又采取了哪些非人道的做法?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说一说。
①他们对钱学森进行恐吓,非法搜查了他的住处,进行人格诬蔑。
②他们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关押了15天。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其他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文中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系,突出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1、你认识这些人吗?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安徒生(世界童话之父)、诺贝尔(世界炸药之父)、贝多芬(世界音乐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2、出示钱学森年轻时、年老时的图片,也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幻灯显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
那钱学森到底为中国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呢?
学生自学以下资料:
请大家走进钱学森的内心,想一想,用第一人称“我”说一说。
3、小结:但是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再次齐读课题。
(三)、感受钱学森的眷恋之心。
1、课文不止一处,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想法写出了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5-15自然段,划出来关键语段,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准备集体交流。
①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③他们监视钱学森的生活,屡次来捣乱和对住处进行检查。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等。
2. 祖国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等。
3. 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地位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和国家现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祖国的了解和感受。
3. 观看视频:播放与祖国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祖国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祖国的基本情况:介绍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等。
3. 讲解祖国的历史背景:介绍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等。
4. 讲解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介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地位等。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祖国的了解和感受,讨论祖国的发展和未来。
6. 观看视频:播放与祖国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7. 总结新课: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祖国的短文。
2. 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思考国家发展。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开展祖国知识竞赛:设计一些关于祖国的知识题目,让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了解祖国。
2. 举办祖国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组织祖国参观活动: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等,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掌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o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章中提炼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
o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o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感。
o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o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准确理解《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o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2.难点:o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
o将文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
三、教学准备•《始终眷恋着祖国》原文及注释材料。
•文中关键语句的PPT展示。
•与文章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预习文章,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o播放一段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壮丽景色,感受祖国的伟大。
o提问:你们对祖国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热爱自己的祖国?o引入课题《始终眷恋着祖国》,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眷恋”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作者会用“始终眷恋着祖国”作为文章的标题?2.背景介绍:o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及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o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朗读文章:o教师播放文章朗读音频,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文章的情感。
o学生尝试自己朗读文章,注意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
初中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初中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3. 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2.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背景知识。
(2)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主题和情感。
6.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
(2)写一篇关于诗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眷恋祖国”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感恩祖国、服务祖国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定义,知道祖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 国家的历史:介绍我国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3. 国家的文化:讲解我国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国家的地理:介绍我国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自然风貌。
5.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国的概念、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祖国”、“为什么我们要热爱祖国”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祖国的概念:详细讲解祖国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3. 介绍国家的历史:讲解我国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4. 讲解国家的文化:讲解我国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5. 介绍国家的地理:讲解我国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自然风貌。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8. 总结课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祖国”的作文。
2. 调查家人、朋友对祖国的了解程度,汇总结果并分析。
3. 搜集有关爱国人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2. 作文评估:评价学生作文中对祖国的认知、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8.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 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了解通讯的精当选材和条理分明。
3、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重点: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难点:精当选材和条理分明。
一.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áo()游推jiàn()枪bì()juàn()恋dàn ( ) 生qiān()订萌.( )发诬.( ) 蔑募.( ) 集2、查资料了解作者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度的重视。
一种盼望新中国早日强大起来的愿望,促使他上书周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大楼里,召开了一次不寻常的中央军委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由钱学森介绍在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宣告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
从此,在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钱学森开始了作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技术领导人的生涯。
亲自培养我国搞导弹的专门技术人才。
今天,这批受训的大学生,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力量。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3.品悟生动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难点】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品悟生动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旧知复习:学习了《最后一课》、《晏子使楚》,你能在学过的文章或诗词中找出一些表达爱国情感的句子吗?
导入新课:
二.探究感悟,研习课文
(一)独立学习,积极思考。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méng ( )发卓.()越宁.( )肯恐吓.( ) wū( )蔑.逮.( )捕逮.()住募.( )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读课文。
要求:
2.本文写了钱学森的哪些事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3.文章中心是什么?哪句话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
4.哪些地方或细节能表达出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5.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表达生动,找出来并试着说出理由。
(二)组内展示,合作释疑
个人完成自学后,在组内展示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做好记录。
(三)师生互动,反馈点拔
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并提出分岐问题和疑点,师生互动解决。
三.训练升华,情感体验
任选一题:
(1)学习了本文,你一定被钱学森的爱国之情深深感动。
能把你的感受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2)同学们,如果你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做呢?请你以“如果我出国留学了”为题,写出自己的感受。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教案第一章:导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主题:始终眷恋着祖国。
2. 阐述课程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主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
2. 阐述课程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繁荣和发展。
教学作业:1. 思考并记录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
2. 准备对祖国的赞美之词。
第二章: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美好环境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祖国的自然风光,如山水、湖泊、海滩等。
2. 介绍祖国的地理特点,如高原、平原、丘陵等。
教学步骤:1. 展示祖国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丽。
2. 介绍祖国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
教学作业:1. 观察并记录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
2. 准备对祖国美好环境的赞美之词。
第三章:祖国的文化瑰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成就。
2.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祖国的文化传统,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2. 介绍祖国的艺术成就,如建筑、雕塑、园林等。
教学步骤:1. 展示祖国的诗词、书画等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2. 介绍祖国的艺术成就,让学生了解其独特性。
教学作业:1. 学习和欣赏祖国的诗词、书画等作品。
2. 了解并记录祖国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祖国的伟大历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尊重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介绍祖国的历史发展,如古代、近代、现代等。
2. 介绍祖国的重要事件,如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
教学步骤:1. 讲述祖国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其演变过程。
2. 介绍祖国的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其意义。
教学作业:1. 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发展。
2. 思考并记录自己对祖国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八年级语文上册8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一直眷恋着祖本人的祖国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学习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出来,这样更便于安排时间,不致于手忙脚乱。
其次,减少学习时的干扰。
学习之前不要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手机要放在不被打扰的地方。
再次,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
适当的运动,对调节睡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让一整天的精力充沛,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最后,我们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声音,都应保持在恰当的状态。
至少在睡前三十分钟,远离手机和任何发光的屏幕。
亲爱的同学们:睡眠给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睡眠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睡眠给我们一个幸福的生活睡眠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做一个聪明的人,养成高效率学习习惯,为充足睡眠保驾护航。
最后借此机会想对全体预备班的同学们说,愿你们拥有良好健康的体魄,稳健坚实的步伐,从容不迫的心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教案共3篇
《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教案共3篇《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教案1《始终眷恋着祖国》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如何把爱国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份优秀的爱国主题教育教案——《始终眷恋着祖国》。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强大的解放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力量和作用,具有大无畏、艰苦奋斗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并时刻牢记祖国的长远发展利益,做到爱国主义教育与日常教学的融合。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强大的力量和作用;2. 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3. 了解祖国的长远发展利益。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教育课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和作用;2. 如何通过教育课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图片和视频资源;2. 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题材的基本知识,为学生的疑问提供答案;3. 安排看电影、播放视频等实物教具。
五、教学过程1. 教师播放一部有关解放战争或者人民军队的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的大无畏、艰苦奋斗精神;2. 在课程中加入一些红色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3.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让他们对教育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4.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物教具,阐述祖国的长远发展利益,以此引导学生始终眷恋着祖国;5. 课程结束时,教师通过学生小组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方式1. 视听教学: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和作用;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3. 情感教育:通过红色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4. 实物教具:通过实物教具,让学生对祖国的长远发展利益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初中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2)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3)诗歌中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诗歌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的原文和相关注释。
(2)诗歌的译文或者解释。
(3)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历史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大意。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要的点和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对祖国的印象和感受。
(2)引入诗歌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语言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诗歌的大意和情感。
(2)解释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 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爱国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
2. 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积极的反馈。
六、教学延伸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爱国诗歌和文学作品,如《我爱这土地》、《我的中国心》等。
(2)鼓励学生选择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爱国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始终眷念着祖国》导学案教学目标技能目标:体会文章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知识目标:了解钱学森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情感目标:学习钱学森爱国报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钱学森回国的经过2、体会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学习钱学森爱国报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说出示的相关PPT图片)二、预习检测(生字词检测)áo()游推jiàn()juàn()恋萌( )发诬( ) 蔑募( ) 集三、自主学习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国?3、你觉得钱学森是怎样的一个人?四、合作探究1、文章开头几节,似乎与钱学森回国没有很大关系,能否删去?2、钱学森夫妇回国受到哪些方面的阻挠?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文中哪些方面表现出钱学森夫妇为回国做准备?4、作为一个久居美国的科学家,钱学森为何想到向祖国发出求救信?五、语言品味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
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六、拓展迁移作为中学生,你能写一句关于爱国的古诗文名句或讲一个爱国的故事吗?小结:钱学森教授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让我们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虽然现在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我们现在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时刻想着我们的祖国,把爱表现在细微之处。
尊敬我们的父母,热爱我们的朋友,珍爱身边的一点一滴----这都是爱国。
我们不敢想像,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国,也不敢想像,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会热爱我们的祖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继承我们前辈的优良传统,要让我们的心永远是一颗中国心,要让我们的血管中永远流淌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血液!最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在优美而深情感人的旋律中结束全文的教学。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 精品导学案 苏教版
8.始终眷恋着祖国学习目标1.能说出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具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1.把握人物爱国主义的强烈感情。
2.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各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表现文章主旨的。
预习导学1.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
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
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2.在预习时,某位同学对有些词语的注音拿不准,请你帮助他给加点字注音。
眷恋.(liàn) 诬蔑.(miè) 募.集(mù) 洛杉矶.(jī)拓展:有些词字形非常相近,你能辨别下面的形近字吗?请分别给加点字注音。
遨.游(áo) 骄傲.(ào) 煎熬.(áo)募.集(mù) 羡慕.(mù) 屏幕.(mù)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萌发: 开始发生。
募集: 广泛地征集,一般用于正义的事情。
拜读: 表示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据理力争: 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观点等。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合作探究问题一: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钱学森在美国时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示例:关于钱学森的成就,正面说明的语句有“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等。
侧面表现的有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还有后来美国海军次长说的话。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眷恋祖国”的情感内涵,认识到作为公民应该有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2. 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领会到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
3. 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始终眷恋着祖国》2. 课文作者简介3. 相关背景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的爱国情怀,并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介绍作者及背景知识。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素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知识。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分段讲解课文,深入分析作者的爱国情怀。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表达的真诚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口头反馈和课后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感受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始终眷恋着祖国》的官方教材或复印版本。
2. 作者简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多媒体素材: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
八、教学时间1. 授课时间:根据课程安排,本教案建议授课时间为2课时。
2. 作业时间:学生在课后完成个人感悟写作,预计需要1课时。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在讲解课文前,先让学生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八年级语文《始终眷恋着祖国》
主备人:邓居全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的]
1、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
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二、查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眷.恋()诞.生()萌.发()诬.蔑()募.集()监.视()庚.()遨.()游拘.()留触.()怒
三、读课文要求: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
(学生交流,允许不同的答案。
)
四、理清文章思路
五、探究学习课文并讨论交流展示。
1、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课文以时间为序,从钱学森出生的1911年写起,记叙了从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20年的经历。
尝试做一份“钱学森生平简历”,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内容。
2、课文1—5段写了钱学森求学经历和他在事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对表现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作用?
3、概括钱学森回国受到哪些阻挠和折磨。
4、面对敌人的阻挠和迫害,钱学森作了哪些努力与斗争?
5、第12段写到“他的信件和电话也都受到检查”。
而后来,第15段说他“写信给人大常委会”,才获救的。
这信没受到检查吗?这是怎么回事?
六、读读句子,讨论问题(课后练习一)
七、小结
1、中心: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2、写作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
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
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然而,令
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
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
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
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条件也最艰苦。
四年了,在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宣布:今天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带腼腆的微笑。
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吧!”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
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的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
“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
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
但是连许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
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个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儿伸出了右手。
两只年轻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11)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掌便向女孩儿伸去……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腼腆:②口若悬河:
2、第①段中“如此惊人之举”指的是什么?
3、第②段“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一句中,“遗憾”可换成“____”而意思基本上不变,你认为“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第④段“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一句中班长“突然语塞”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⑩段中“班长的脸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异样惊诧的表情”?
6、文中具体表现女孩儿“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内容有:
①:
②:
7、无论是学校毕业典礼还是班级送别会上“女大学生”的发言都是那么朴实,请对“女大学生”的发言,谈一点你的感想。
(100字左右)
积累与运用练习
1、仿写。
青春是美好的。
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天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不论是花幽幽的春天,还是清风鸣蝉的夏日;不论是,还是,皆别有一番情致。
2、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20个字)
北京4月22日电今天上午,由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在素有“中华第一国门”之称的首都国际机场启动。
我省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客驻足欣赏。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边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河北绝技的循环演出,一边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民间绝活儿的现场演示。
3、请用一句话撮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5字以内)
今年是建国61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1周年。
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以形象凝聚报纸的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
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4、名著点击。
《水浒传》中林冲是一个特殊的人生,其性格特点是,请写出一个有关他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