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试验记载标准及相关表格

合集下载

油菜苗情考察实验报告(3篇)

油菜苗情考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了解油菜苗期的生长状况,为后续的栽培管理和产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24年秋季开展了油菜苗情考察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油菜苗期的生长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苗期生长状况,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 调查油菜苗期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发育等。

2. 分析油菜苗期的土壤环境,如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

3. 评估油菜苗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4. 为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油菜品种:选用当地主栽油菜品种“油研50号”。

- 实验地点: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农田作为实验基地。

- 实验工具:卷尺、测土仪、土壤养分测试盒、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播种与育苗- 于2024年9月20日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方式,行距20cm,株距10cm。

-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确保苗期生长环境安全。

(2)苗期监测- 株高测量:每隔10天测量一次株高,记录数据。

- 叶片数统计:每隔10天统计一次叶片数,记录数据。

- 根系观察:采用显微镜观察根系发育情况,记录数据。

- 土壤环境监测:使用测土仪和土壤养分测试盒,每隔15天测定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指标。

- 病虫害调查:定期观察油菜植株,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

(3)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油菜苗期的生长状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油菜苗期生长状况(1)株高从播种到苗期结束,油菜株高平均增长20cm,表明油菜生长势良好。

(2)叶片数油菜苗期平均叶片数为12片,说明叶片生长正常。

(3)根系发育根系观察结果显示,油菜根系发达,根系长度平均为15cm,表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

2. 土壤环境(1)土壤湿度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适宜油菜生长。

(2)土壤养分土壤养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全氮含量为0.15%,全磷含量为0.1%,全钾含量为1.2%,满足油菜生长需求。

油菜试验记载标准及相关表格

油菜试验记载标准及相关表格

附件1油菜品种试验记载标准1气候概况及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何种因素、时间及影响程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如遇特别干旱不能及时出苗,需记载播种后的降雨及灌溉情况。

3现蕾期以50%以上植株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4初花期以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5终花期以全区有75%以上植株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6成熟期以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为标准。

7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8品种生长势和一致性8.1调查时间抽苔后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

8.2分级标准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一致性分齐、中、不齐三级。

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4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为“不齐”。

9抗逆性调查9.1抗寒性9.1.1调查时间在融雪或严重霜冻解冻后三至五天调查9.1.2评价方法表现有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数。

9.2抗倒伏性9.2.1 调查时间在成熟期进行目测调查。

9.2.2分级标准分直、斜、倒三级。

主茎下部与地面角度在80度以上为“直”;80度至45 度者为“斜”;小于45度者为倒。

9.3抗病性青荚后期记载各品种菌核病、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情况。

按抗、中、感三级记录。

20%以下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抗”;20%-50%植株明显感病者为“中”;50% 以上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感”。

10考种项目10.1株高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位的长度,精确至0.1cm;10.2分枝部位子叶节至主茎上第一个有效分枝间的长度,精确至0.1cm;10.3有效分枝数至少有一个有效角果的分枝总数,包括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精确至0.1个;10.4有效角果数含有1粒以上饱满或半饱满种子的角果总数,包括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全株有效角果数,精确至0.1角;10.5每角粒数每株20角,总计400角中的饱满或半饱满种子平均值,精确至0.01粒;10产量结果10.1小区产量指小区实收产量,以kg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油菜试验研究观察记载项目和标准

油菜试验研究观察记载项目和标准

油菜试验研究观察记载项目和标准油菜试验研究观察记载项目和标准油菜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及标准一、物候期观察记载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同)2.出苗期:以预选密度的75%的幼苗出土,子叶张开平展为标准,穴播以穴计算,条播以面积计算。

3.现蕾期:以50%以上植株轻轻揭开2~3片心叶,即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4.抽苔期:以50%以上植株主茎开始延伸,主茎顶端离子叶节达10厘米为标准。

5.初花期:以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6.盛花期:以全区有75%以上花序已经开花为标准。

7.终花期:以全区有75%以上花序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8.成熟期:以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呈成熟色泽为标准。

9.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10.生育日期(包括播种至出苗,出苗至现蕾等):以24小时为一天,各种生育日数前一物候期出现之当日不足24小时,不能作一天计。

二、品种一致性的观察记载1.幼苗生长一致性:于五叶期前后观察幼苗之大小,叶片之多少。

有80%以上幼苗一致者为“齐”;60%~80%幼苗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幼苗不足60%者为“不齐”。

2.植株生长整齐度:于抽苔盛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

有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3.成熟一致性:于成熟时观察,有80%以上植株成熟者为“齐”;60%~80%以上植株成熟一致者为“中”;成熟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三、抗逆性调查1.抗寒性(冻害):在融雪或严重霜冻解冻后三至五天观察。

以随机取样法每小区调查30~50株。

(1)冻害植株百分率:表现有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数。

(2)冻害指数:对调查植株逐株确定冻害程度,冻害程度分0、1、2、3、4、五级,各级标准如下:“0”植株正常,未受冻害;“1”仅个别大叶受害,受害叶层局部萎缩呈灰折色;“2”有半数叶片受害,受害叶层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但心叶正常;“3”全部叶片大部受害,受害叶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心叶正常或受轻微冻害,植株淌云彩恢复生长。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

油菜综合实验报告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油菜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de)与意义1. 了解油菜(de)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练习和掌握油菜去雄杂交技术,了解和掌握油菜自交技术.2. 学习油菜考种及产量测定方法;了解和掌握油菜形态特征和品质特征.二、实验用品1.材料甘蓝型油菜或白菜型油菜品种2.仪器用具剪刀、镊子、网袋、纸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三、实验内容1.花器构造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常异花授粉(甘蓝型和芥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10%,最高不超过30%)或异花授粉(白菜型,天然异交率一般为80%-90%以上)作物.油菜(de)花序为总状无限花序,由主花序和分枝花序组成.在花序上互生许多单花,花由花柄、花萼、花冠和雄蕊等组成.花瓣4片与花萼4片互生,作十字形排列,称十字花冠.雄蕊6枚,侧面(de)一对为短花丝,中央(de)两对为长花丝,特称四强雄蕊.雌蕊由2心皮组成,由假隔膜(胚座框)将子房隔成两室.胚珠着生在心皮(de)边缘,为侧膜胚座. 2.开花习性油菜(de)开花顺序是先主花序,第一分枝、第二分枝花序依次由上而下开放,同一花序(de)花朵无论是主花序还是分枝花序都是由下向上依次开放.油菜单株花期(de)长短因品种、气候和裁培条件而异,一般为20-30天,每天开花时间一般在上午7时到12时,以9-11时开花最盛.油菜开花散粉(de)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最适温度约为14-18℃.10℃以下开花数减少,5℃以下一般不开花.油菜花(de)雌蕊较雄蕊先熟,且生活力较强,开花前后7天内柱头均具有受精能力,但以2-3天内受精结实率最高.油菜(de)花粉落在柱头上45分钟后即可萌发,经1-24小时完成受精过程.3.油菜(de)自交不亲和性在油菜杂种优势(de)利用上,可用优良(de)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优良品种作父本,产生强优势(de)杂交种用于生产,以提高油菜(de)产量.由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de)自交不亲和系具有自交不亲和基因,在开花前1-2天柱头上可形成一种由特殊蛋白质组成(de)“隔离层”,它作为一种“感受器”能识别和阻止相同基因型(de)花粉发芽,一般套袋自交很难得到种子,因此自交不亲和系(de)保持和繁殖就必须在柱头未形成这类蛋白质(de)蕾期选株,并采用人工剥蕾后套袋自交或其它方法进行.四、实验步骤(一)油菜自交实验1. 选株隔离:自交前,选取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de)植株,用镊子摘除花序上已开放(de)花朵,然后套袋隔离.2. 套袋挂牌:将下端袋口斜折,用回形针固定,注意切忌将回形针夹住茎秆,并在花序基部挂上塑料牌,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自交日期和操作者姓名.3. 后期管理:授粉套袋后,可以每隔2-3天提升纸袋,以利花序伸长和生长发育,最好约1周后取下纸袋,以利角果和种子(de)发育.4. 收获贮存:待角果成熟后,摘下整个花序连同纸牌一起放入网袋中,晒干脱粒后,将种子连同纸牌一起放入种子袋中,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妥善贮存,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二)油菜杂交实验1. 父本套袋隔离:在要杂交前1天,选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de)植株,用镊子摘去花序上已开放(de)花朵,然后套袋隔离,以供采粉.2. 母本选株整序:在父本套袋隔离(de)同时,选择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de)植株,用镊子摘去花序上已开放(de)花朵和花序顶端(de)幼小花蕾,剩下次日即将开放(花萼已裂开、微露黄色)(de)10-15个花蕾供去雄.3. 去雄:将留下(de)花蕾逐一进行去雄,操作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轻持花蕾,右手用镊子从萼片间拨开花瓣,摘出6枚雄蕊,注意左手要轻以免折断花柄,右手操作需仔细忌损伤雌蕊.雄蕊要去除干净.4. 授粉:授粉于去雄后(de)当天或次日选晴朗天气进行.用镊子摘取事先已套袋父本花药已开裂(de)花朵,在母本花蕊上轻轻(de)抖动,使花粉散落在花蕊上,并保证每朵花都已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隔离,挂上塑料牌,写明组合代号或名称、杂交日期和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5. 管理收获和贮藏:授粉套袋后,可以每隔2-3天提升纸袋,以利花序伸长和生长发育,最好约1周后取下纸袋,以利角果和种子(de)发育.待角果成熟后,摘下整个花序连同纸牌一起放入网袋中,晒干脱粒后,将种子连同纸牌一起放入种子袋中,写明品种代号或名称,妥善贮存,并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三)油菜农艺性状考察与对比实验分别取早熟和中熟两个不同油菜品种中,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株具有品种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生长状况相同(de)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考察,测量每株油菜(de)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后计算单株产量.五、实验结果(一)油菜自交和杂交实验2015年3月20日剥蕾自交和杂交各2个花序,其中自交13个花蕾,杂交9个花蕾.2015年5月4日检查自交和杂交角果数,其中自交3个成熟,6个未结实;杂交7个成熟,6个未结实,具体统计数据如下表:油菜自交和杂交实验结实率统计表(二)油菜农艺性状考察与对比实验本实验分别取3个重复,测定油菜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de)单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并计算单株理论产量.油菜农艺性状考察与对比实验数据统计表品种重复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g120816.4 3.588早熟品种220325.3 3.761325125.2 3.610平均值220.722.3 3.653125522.2 4.366晚熟品种227623.9 3.952315621.6 4.157平均值22922.6 4.158油菜单株理论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由平均值计算可得,早熟品种单株理论产量为:17.98 g;晚熟品种单株理论产量为:21.52 g六、分析与讨论1.油菜自交和杂交实验中,自交和杂交植株结实率均不高,分析原因如下:①初次进行实验,操作技巧不够成熟,在实验去雄过程中损坏花蕾,导致结实率下降;②套袋后疏于管理,导致部分花蕾生活力下降;③所选植株倒伏,后期营养供应下降,结实率降低;④试验后雨水较多,部分花蕾霉烂未结实.总结本次实验经验,油菜是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低,在育种工作中对其进行杂交授粉有利于新品种(de)形成,这也是杂交育种(de)基本方法.由于油菜花较小,去雄授粉需要一定(de)技巧及耐心,去雄时要避免雄蕊破裂.授粉前一定要计算好油菜花期,以利于油菜授粉.2. 油菜农艺性状考察与对比实验中,晚熟油菜在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单株理论产量上均显着高于早熟油菜.调查结果与查阅文献结果不符,据陈秀斌等研究显示:产量与熟期没有显着相关性,但是早熟品种单株角果数比晚熟品种多[1].出现这种情况(de)原因可能有:①没有选取生长条件一致,具有典型代表性状(de)油菜植株进行测量;②统计数据中出现部分极端值,人工计数和数据记载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影响了实验结果.参考文献[1] 陈秀斌. 不同熟期油菜品种在早晚播下生长发育及产量比较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油菜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油菜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油菜品种引进试验报告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品种试验共5个品种:甘杂1号(陕西杨凌),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青海省农科院园艺所),天油2号(天水市农科所)。

甘杂1号用A代表,青杂2号用B代表,天油2号用C代表,青杂3号用D代表,青杂5号用E代表,A1代表甘杂1号在试验小区中的第1个重复,依次类推。

1.2试验地选在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张白村露地高效试验田地里,试验用地长75 m,宽8 m。

每小区长6 m,宽5.80 m。

3次重复,随机排列。

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3试验管理试验田每亩用腐厩肥2 000 kg作底肥,苗期用尿素15 kg作补肥。

试验于2007年9月8日播种,2008年5月31日收获。

2 结果分析2.1生物农艺性状分析从表1中可以得出:青杂3号始花期(3月16日~3月25日)最早,第2为青杂2号(4月2日~4日),第3为青杂5号(4月1日~5日),第4为天油2号(4月2日~6日),最后为甘杂1号(4月7日~9日)。

从终花期上看:最早的为青杂3号(5月1~3日),第2为青杂5号(5月3日),第3为青杂2号(5月3日~5日),第4为天油2号(5月3日~7日),最后为甘杂1号(5月4日~7日)。

从成熟期上看:青杂3号表现为早熟,时间为5月26日到5月27日,其次为青杂2号和青杂5号,时间为5月28日到5月31日。

天油2号和甘杂1号表现为晚熟,时间为5月29日到6月1日。

从全生育期看:生育期最短的为青杂3号,生育期为262 d左右,其余4个品种生育期基本一样,为266 d左右。

从株高上看,甘杂1号表现为高杆,株高为1.82 m,其次为天油2号,株高为1.75 m,第3为青杂2号和青杂5号,株高分别为1.67 m和1.60 m,青杂3号表现为矮杆,株高为1.36 m。

从最低分枝节位上看,节位最高的为甘杂1号和天油2号,分别为0.31 m和0.30 m,其次为青杂5号和青杂2号,分别为0.29 m和0.25 m,最后为青杂3号,0.07 m。

安徽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

安徽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

安徽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2010—2011年度)试验组别C组承试单位蒙城县农科所试验地点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试验负责人单芳胜记载人单芳胜一、试验设计:供试品种10 个共同对照品种名称皖油14辅助对照品种名称/ 重复次数 3小区长 6.67 米、宽 3.0 米小区面积20 米每小区9 行密度 1.5万株/亩二、栽培管理:1、前茬:玉米土质砂礓黑土水(旱)地旱地2、基肥(种类、数量、质量、施用时间及方法):10月5日,每亩撒施45%复合肥(N15P15K15)40公斤、尿素10公斤、硼肥1.5公斤、硫酸锌1公斤。

3、整地(时间、机具质量):10月5日拖拉机旋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4、种肥(种类、数量、质量、施用时间及方法):无5、种子处理:无6、播种期:10 月6 日,播种量0.5公斤/亩,种植方式:条播(直播)7、追肥(种类、数量、质量、施用时间及方法):3月20日,亩撒施尿素5公斤(下雨)。

8、中耕除草(时间、次数、方法及质量):11月29日中耕除草培土,3月9日人工除草,3月26日人工除草。

9、灌溉(时间、次数、方法):10月7日、12月15日、元月10日喷灌3次。

10、防治虫害(方法、对象、时间、药剂名称、浓度和方法):10月26日亩喷3%啶虫咪10毫升加5%氯氰菊酯防治蚜虫、菜青虫一次。

11、收获期:5 月28 日12、其它:10月 25日、11月16日两次间苗,11月29日定苗,每行50株,每小区450株。

三、田间种植图:小区排列顺序东→西北 I 10 6 7 4 CK 5 3 8 9 2 1↓ II 8 CK 2 4 9 1 7 10 6 5 3 南 III 7 5 10 6 8 4 CK 9 1 3 2 四、生育期的气温和雨量:特殊气候及各种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干旱伴随全生育期。

整个越冬期气温持续偏低,大部分品种特别是早苔品种冻害严重,出现3-4级冻害,植株心叶冻死,个别品种缺苗,严重影响产量。

油菜N、P、K不同配方验证试验

油菜N、P、K不同配方验证试验

油菜 N、 P、 K不同配方验证试验油菜是正安县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经测土配方相关试验研究,初步给出我县油菜施肥配方为亩施用纯N10:P6:K10。

为验证该配方在生产上的准确性、适用性,更好指导大田生产,在格林镇兴隆村进行验证试验。

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参试油菜品种为油研50。

有机肥为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嘉有牌,有机质≧40% N.P.K≧4%),N肥为赤天化尿素(46%)、P肥为牛蹄普遍(18%)、K肥为俄罗斯牌硫酸钾(60%)。

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长8m,宽2.5m(小区面积20m2 ),重复间隔1m,小区间隔0.5m,保护行1m。

配方2为验证配方,配方1为增量配方,配方3为减量配方。

试验地块平整,肥力一致。

注:空白区为无肥区。

表1 油菜不同配方亩用量(kg)亩用量纯N纯P纯K配方112712配方2161配方3858表2 油菜不同配方验证试验肥料用量亩用量(kg)小区用量(kg)有机肥尿素普钙氯化钾硼砂有机肥尿素普钙氯化钾硼砂常规852631502.5.78.94.15.00配方1852637222.5.781.13.60.06配方28522311722.5.65.94.52.06配方38517251322.5.52.75.39.06有机肥区8500022.5.00.00.00.06空白区00000000001.3试验实施试验于2013年9月10日育苗,10月21日移栽,行距50cm,窝距24cm。

苗7叶1心,苗高28cm。

底肥为尿素20%,普钙100%,钾肥60%,硼砂100%;追肥分两次,第一次10月28日追肥,尿素40%;第二次12月20日追肥,尿素40%,钾肥40%。

2014年5月20日收割,分区进行籽粒和生物产量计产、抽样、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有机肥区株高、分枝高等分析,其长势为最差的处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空白区相差不大,其产量和空白区一样,可以初步判定该地块有机质缺乏,单纯施用有机肥是不起作用的。

实验二油菜考种

实验二油菜考种

实验二油菜考种《作物育种学》实验报告班级: 农学10-4姓名: 曹跃强学号: 20100359实验二油菜考种一、目的意义了解油菜育种材料室内考种的意义与方法,学会油菜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的项目及标准,学习并初步掌握油菜考种鉴定的技能。

二、材料及用具田间选出的油菜组合,剪刀、纸袋、天平、卷尺、铅笔等。

三、方法步骤1、取样: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按田间生长状况以五点取样法(尽量选取田角和中心和剔除边行),每点取两株,每小区选取10株正常生长的单株进行测定。

2、考种项目及标准:将抽取的样本单株按品系放置,并对其以下指标进行考察。

(1)株高:从子叶节到植株主花序顶的长度,以㎝表示。

(2)有效分枝数:主茎上着生的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第一次分枝数,以个数表示。

(3)无效分枝数:没有一个以上有效果的第一次分枝数。

(4)第一次有效分枝部位高度:子叶节到主茎最下面的第一个有效分枝的高度,以㎝表示。

(5)主花序有效长度:指主花序顶端最上一个有效角果至主花序基部着生有效角果处的长度,以cm表示。

(6)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指主花序上具有1粒以上正常种子的角果数。

(7)全株有效角果数:指全株含有1粒以上正常种子的角果总数。

(8)角果密度:角果密度分成三级;即主花序有效角果数 / 主花序有效长度 = 角果数 / cm,结果分为三级:凡此值大于 1.3的为密,1.0-1.3的为中,小于1.0的为稀。

(9)角果长度:取主花序上、中、下部共十个角果,计量其角果的平均长度(不包括果柄和喙突)以㎝表示。

(10)每果粒数:剥出上面十个角果的种子,计数其总粒数,得其平均值,以粒表示。

(11)千粒重:在晒干(含水量不高于10%)的纯净的种子内,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等方法取样三份,计数1000粒分别称量,取三个样本平均,千粒重以“g”表示。

(12) 单株产量:将考种植株的种子脱粒,晒干扬净后,在精度为1/100或1/1000天秤上称重,以g表示。

三田实验-油菜

三田实验-油菜

三田实验-油菜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作物生产教学实习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油菜教学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作物栽培与种植实习认识油菜的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认识油菜的三种三种类型。

2、通过田间耕作实习,了解掌握油菜的田间种植技术,跟踪观察油菜个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3、了解掌握油菜室内考种各个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认识油菜主要经济形状与产量的关系,掌握油菜理论产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地点植科院本科三田教学实习基地三﹑试验记载1.油菜苗床记载表2.油菜移栽田记载表3.油菜生育期记载表4.油菜产量测定记载表四、结果分析1.油菜的栽培及管理技术要点(1)油菜的育苗:育苗前需注重整地,精细整地易出好苗,应使底肥充足,地的周围留沟;播种时用细土拌种,可使种子播撒均匀;油菜的栽培方式分直播与育苗移栽,我组采用为后者,育苗移栽不仅可解决季节茬口矛盾,而且可得到壮苗。

(2)油菜的苗床管理:播种后苗床应保持湿润保证出苗但苗床不能有积水,防止土壤板结而不利于幼苗的出土;当油菜苗出现1-2片真叶时可以开始对其进行间苗,做到“去密留稀,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杂留纯”来提高油菜苗的整体质量;油菜苗长到三叶期应该对其再间苗,做到叶与叶之间不挨着就行;为了获得矮壮苗,提高油菜的抵抗力,对油菜苗还应喷施一定浓度的多效唑,进行矮壮处理,施用多效唑时要注意用量与浓度,且喷时不能回头,当叶面刚好出现有液滴滴下即可。

苗期同样要注意浇水,不宜出现积水。

(3)油菜的移栽:油菜移栽前应施适当的提苗肥,比如3kg/亩的尿素,如此可利于移栽后油菜的发根;在移栽前将苗床浇透,这样可以避免移栽时对幼苗根系的伤害;移栽时应选用壮苗进行移栽,所谓壮苗,即有6片真叶,株高20-24cm左右,根系发达,主根长于20cm,胚茎短(<2cm),叶柄短,曲颈不是歪脖子的无病虫害的矮壮油菜苗;移栽时应带土移栽,减少对根系的伤害;移栽时主根系至少应大于10cm,且越长越好,这样栽下的苗存活率较高;移栽时还应注意所栽油菜的密度,一般每亩为8000株油菜,株距控制在20cm 左右,行距控制在40cm左右;移栽完后对油菜苗还应浇适宜的水。

油菜记载标准[1]

油菜记载标准[1]

油菜试验观察记载标准一、物候期: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以全区75%的幼苗出土,子叶平展为标准。

3、五叶期:以全区75%植株的第五片真叶平展为标准。

4、现蕾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剥开2~3片心叶,可见绿色花蕾为标准。

5、抽薹期:以全区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厘米为标准。

6、初花期:以全区25%植株开花为标准。

7、盛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开花为标准。

8、终花期:以全区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为标准。

9、成熟期:以全区75%以上角果呈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为标准。

10、收获期:实际收获日期。

11、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附:国际联盟标准:(1)、冬油菜在春播试验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冬油菜在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应在春播试验中考察,对冬油菜达到初花阶段的观察应在夏季进行,而晚春油菜在夏季正处于开花期。

一般分为无趋势或趋势很弱、弱、中、强、极强五级。

(2)、春油菜在晚夏播试验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春油菜在播种当年的成花趋势应在迟夏播试验中考察,对春油菜达到初花阶段的观察应在秋季进行,此时它们已发育完全。

一般分为无趋势或趋势很弱、弱、中、强、极强五级。

)二、苗期:1、子叶形状:一般为叉形,于2~3片真叶时观察。

(附:国际联盟标准:子叶的长和宽:于苗期1~2片真叶时观察。

应测量种在温室中的40株幼苗的子叶数据,假如两片子叶大小有差异,应测量最大的一片。

子叶长度是指从子叶顶端弯曲处到子叶柄4mm宽处的距离,一般分短、中、长三类;子叶的宽度是指子叶的最宽部位,一般分窄、中、宽三类。

)2、幼茎色泽:指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下轴的色泽,分绿、微紫和紫色三种。

3、心叶色泽:指3~4片真叶时尚未展开之心叶的色泽,分黄绿、绿和紫色三种。

4、刺毛:分多、少、无三种,于4~5片真叶时观察。

5、基叶:于5~7片真叶时观察以下各项:(1)、叶型:分完整叶、裂叶和花叶三种。

油菜成熟期取样考种方法及原始数据记载表

油菜成熟期取样考种方法及原始数据记载表

油菜成熟期取样考种方法及原始数据记载表1 油菜生长性状及产量测定油菜的株高、茎粗、有效分枝点高、主轴高度、有效分枝数(一次、二次)、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轴、一次、二次)、每角粒数(主轴、一次、二次分枝各取代表性10个测定)、千粒重(主轴、一次、二次)、单株生产力(即单株分别脱粒称重)。

2 干物质积累按每小区平均一次分枝数取3株,分茎、枝(主轴、一次、二次分枝)、角果(主轴、一次、二次分枝)、果壳(主轴、一次、二次)烘干至恒重,称重。

3 角果表面积计数全株的角果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角果若干,分别测量主轴、一次分枝、二次分枝角果的果身长度和最大宽度,并按公式计算角果的表面积。

4 结角层结构室内分层,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平放在桌子上,从植株最上一个角果开始向下每10cm(或其它固定间距)一层,剪下所有角果计数,然后每层选取中等大小的角果30个,测量角果的长度和最大宽度,并计算角果的表面积,方法同上。

各层所有角果烘干脱粒后分别称籽粒重、果壳重。

各层中随机选取3个1000粒称重,取其中2个相近的、相对误差小于5%的平均作为该层的千粒重。

每角粒数根据各层籽粒重、角果数和千粒重推算。

结角起点和终点分别以主序的结角起点和终点高度作为0,各分枝的结角起点和终点分别与序相比较,高者为正值,低者为负值。

年试验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测定表格(3株)处理号年月日每株分别测定相关性状,分样后在三株中取10主轴、一次、二次代表性角果测定角果面积,每角粒数,重复3次。

烘干称重后,分别测定千粒重,重复2次。

年试验油菜成熟期结角层结构测定表格(3株)处理号年月日从植株最上一个角果开始向下每10cm为一层,剪下每层所有的角果计数,每层选取10个角果测量角果表面积,烘干脱粒后,计籽粒重与果壳重,并重复2次测每层千粒重。

每角粒数根据各层籽粒重、角果数和千粒重推算。

年试验油菜成熟期干物质重量测定表格(3株) g 年月日。

油菜品种试验报告模板

油菜品种试验报告模板

油菜品种试验报告模板一、引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北方地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菜品种的培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试验旨在对比评价不同油菜品种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为选育更优良的油菜品种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选取了X、Y、Z三个常见的油菜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2.2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个重复,共计12个实验小区。

2.3 油菜的栽培管理按照常规的油菜栽培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管理措施。

2.4 观测指标- 生长状况:对每个实验小区的油菜植株进行生长情况观察,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根系发育状况等。

- 产量:收获期到来后,对每个实验小区的油菜进行收获,并记录油菜籽粒的产量。

- 品质:将每个实验小区的油菜籽粒进行化验,分析其油脂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三、结果与分析3.1 生长状况比较经过观察,发现X品种的油菜植株高度较矮,叶片数量较少,根系发育较差,而Y品种和Z品种的生长状况较好。

3.2 产量比较收获后,经过称重和计数,得到以下数据:- X品种的油菜籽粒产量为100 kg;- Y品种的油菜籽粒产量为120 kg;- Z品种的油菜籽粒产量为130 kg。

由此可见,Z品种的油菜产量最高,Y品种次之,而X品种产量最低。

3.3 品质比较对油菜籽粒的化验结果如下:- X品种的油脂含量为45%;- Y品种的油脂含量为48%;- Z品种的油脂含量为50%。

- X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20%;- Y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22%;- Z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25%。

由此可见,Z品种的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Y品种次之,而X品种的含量最低。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的试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生长状况方面,Z品种的油菜植株生长状况较好,建议该品种作为油菜种植的首选。

2. 在产量方面,Z品种的油菜产量最高,建议农民选择该品种进行种植,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

油菜试验记载方法与标准一、生育期:播种期:实际播种时间,以月/日表示。

出苗期:75%幼苗出土并子叶张开展平。

移栽期:实际移栽期,以月/日表示。

抽苔期:75%以上植株主茎伸长,顶端离子叶节10厘米。

初花期:25%植株开花。

终花期:75%以上花序停止开花。

成熟期:75%以上角果显枇杷黄色或主轴中段角果内种子开始变色。

收获期:实际收割时间,以月/日表示。

全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的天数。

二、生长动态:一般在苗期、越冬期、抽苔期、始花期各进行一次测量,选择有代表性植株10株,考查以下项目。

叶龄:指主茎上已展开的叶片数(进行标记)。

绿叶数:指调查时主茎上已展开的绿叶数(不包括子叶)。

最大叶片长宽度:长度,从叶片着生处量到叶片的顶端;宽度,测量叶身最宽处。

(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的测量要求见附图)根颈粗:子叶节至出生侧根之间,最粗处的直径(cm)。

单株鲜重、干重:包括地上部和地下部。

可将根、茎、叶等分别测定鲜重。

将称量的样本置于105℃烘箱中,烘30min,然后降至80℃烘至恒重时的重量为干重(单位:g)。

叶面积:测定方法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也可采用打孔称重法测定。

叶面积指数:指群体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开展度:指越冬期单株叶片展开的最大宽度。

三、室内考种项目和记载标准(每区或品种(系)取样10株)。

株高:自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分的长度,以厘米表示。

根颈粗:指子叶节处直径,以厘米表示。

分枝位高度:指子叶节至第1个一次有效分枝的间距,以厘米表示。

一次有效分枝数:指主茎上着生的分枝,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二次有效分枝数:指一次分枝上着生具有1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数。

主轴有效长度:指主花序上第一个有效角果至顶端有效角果之距,以厘米表示。

结角密度:指主花序长度,与总有效角果数之比,以个/厘米表示。

全株有效角数:指主花序、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上具有1粒以上的角果总数。

角果长度:即果身长度(不包括果柄和果喙)。

见附图角果宽度:指角果最宽部位的宽度。

油菜配方肥验证试验

油菜配方肥验证试验

油菜配方肥验证试验引言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人们普遍使用配方肥进行施肥。

本试验旨在验证不同配方肥对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配方肥组合。

材料与方法材料:- 油菜种子- 20kg N、P、K含量分别为10%、10%、10%的氮磷钾肥(A)- 20kg N、P、K含量分别为20%、5%、15%的氮磷钾肥(B)- 20kg N、P、K含量分别为15%、15%、10%的氮磷钾肥(C)- 清水方法:1. 将土壤平均分成6块,每块面积相等。

2. 在每块土地上播种相同数量的油菜种子。

3. 在每块土地上施用不同的配方肥。

A肥用量为100g,B肥用量为50g,C肥用量为150g。

4. 在施肥后,每天对油菜进行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5. 在油菜生长期结束后,记录每块土地上的油菜株高、叶片数和根系长度。

6. 收获油菜,并记录每块土地上的油菜产量。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记录,使用不同配方肥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使用B肥的油菜生长最为优良,株高平均为50cm,叶片数平均为20片,根系长度平均为30cm。

而使用A肥和C肥的油菜生长稍差一些,株高分别为45cm和40cm,叶片数分别为18片和15片,根系长度分别为25cm和20cm。

使用B肥的油菜产量明显高于使用A肥和C肥的油菜。

B肥的油菜平均产量为800g,而A肥和C肥的油菜产量分别为700g和600g。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使用20kg N、P、K含量分别为20%、5%、15%的氮磷钾肥(B)可以有效促进油菜生长和提高产量。

其高钾含量可能对油菜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论。

种油菜实践实验报告(2篇)

种油菜实践实验报告(2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油菜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技术,我们小组在2021年春季开展了油菜种植实践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影响油菜生长的因素,探讨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措施。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油菜种子:选用优质杂交油菜种子,品种为“油研10号”。

(2)实验土壤: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3)实验工具:播种机、锄头、喷雾器、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实验方法(1)播种:2021年3月15日,将油菜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中,覆土厚度约2厘米,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50粒。

(2)浇水:播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3)施肥:播种后15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用量为50公斤。

(4)病虫害防治:定期观察油菜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5)数据记录:定期测量油菜的生长指标,如株高、叶面积、叶片数等。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播种与发芽3月15日播种,3月20日观察到部分种子发芽,发芽率为80%。

2. 出苗与生长3月25日,油菜全部出苗,生长速度较快。

4月10日,油菜株高达到15厘米,叶片数达到5片。

3. 施肥与生长4月15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后,油菜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株高达到25厘米,叶片数达到10片。

4. 病虫害防治4月20日,发现部分油菜叶片出现黄化现象,疑似病毒病。

及时采用农药防治,病情得到控制。

5. 数据记录与分析(1)株高:油菜播种后30天,株高平均为25厘米;60天,株高平均为45厘米;90天,株高平均为65厘米。

(2)叶面积:播种后30天,叶面积平均为50平方厘米;60天,叶面积平均为100平方厘米;90天,叶面积平均为150平方厘米。

(3)叶片数:播种后30天,叶片数平均为5片;60天,叶片数平均为10片;90天,叶片数平均为15片。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1.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油菜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油菜品种试验记载标准
1气候概况及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
何种因素、时间及影响程度。

2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如遇特别干旱不能及时出苗,需记载播种后的降雨及灌溉情况。

3现蕾期
以50%以上植株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4初花期
以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5终花期
以全区有75%以上植株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6成熟期
以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为标准。

7收获期
实际收获日期。

8品种生长势和一致性
8.1调查时间
抽苔后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

8.2分级标准
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一致性分齐、中、不齐三级。

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4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为“不齐”。

9抗逆性调查
9.1抗寒性
9.1.1调查时间
在融雪或严重霜冻解冻后三至五天调查
9.1.2评价方法
表现有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数。

9.2抗倒伏性
9.2.1 调查时间
在成熟期进行目测调查。

9.2.2分级标准
分直、斜、倒三级。

主茎下部与地面角度在80度以上为“直”;80度至45 度者为“斜”;小于45度者为倒。

9.3抗病性
青荚后期记载各品种菌核病、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情况。

按抗、中、感三级记
录。

20%以下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抗”;20%-50%植株明显感病者为“中”;50% 以上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感”。

10考种项目
10.1株高
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位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2分枝部位
子叶节至主茎上第一个有效分枝间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3有效分枝数
至少有一个有效角果的分枝总数,包括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精确至0.1个;10.4有效角果数
含有1粒以上饱满或半饱满种子的角果总数,包括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全株
有效角果数,精确至0.1角;
10.5每角粒数
每株20角,总计400角中的饱满或半饱满种子平均值,精确至0.01粒;10产量结果
10.1小区产量
指小区实收产量,以kg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10.2亩产量:
以三个重复小区平均产量换算求得,以kg/亩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附件2
油菜品种展示筛选试验记载本
(_______ —_________ 年度)
承试单位试验地点海拔东经度,北纬度试验执行人
执行人电话_______________
、播种及田间管理过程
1试验地点;小区实际面积:。

2、土壤类型:;排灌条件:;前作:。

3、种植方式:;种植密度:。

4、种植规格:行距,塘距。

5、施肥情况(肥料种类、使用时间和方法)
6、田间管理情况(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灌溉及病虫草害防治)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气候情况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二、观察记载表
表1田间调查表(生育期记载:月/ 日)
表2
表3小区产量记载表(小区试验或1亩以下的大区试验填写此表)
四、参试品种简评(生育期、生长势、整齐度、抗病性、抗逆性、经济性状和产量、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