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不同建造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施工企业能力的要求
工程建设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解析
工程建设中的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解析地下综合管廊是指用于集中埋设各类公共管线(如水泥排水管、供水管、供气管、供热管、电缆管、通讯管等)的空间,一般位于地下道之下,以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错互搏、维修困难、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解析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下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地下综合管廊的基本概念是在城市地下埋设各类公共管线,并设立相关设施,以便进行维护和管理。
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综合性:地下综合管廊应能够同时容纳多种类型的管线,并且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包括通风、排水、维修孔等。
这样可以减少城市道路的地下交叉管线,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2. 规划性: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应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避免频繁的修建和扩建。
3. 安全性:地下综合管廊应具备高强度、防火、防爆等安全特性,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应设置严格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检查维护管廊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技术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建设技术:1. 盾构技术:盾构技术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主要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盾构机械,可以在不破坏地表和地下设施的情况下,将管廊面向地下顺利铺设。
盾构技术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环境影响小,适用于长距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设。
2. 顶管法:顶管法是一种在地下推进管道的方法。
通过推进推头,将管道一段段地推进到预定位置,然后与下一段管道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管廊系统。
顶管法适用于非常规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如软土、水下等。
3. 开挖法:开挖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法。
通过开挖地面并逐步向下开挖,将管道埋设在开挖的土体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交通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4. 预制技术:预制技术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重要工艺。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与技术解析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与技术解析一、引言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快速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在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工艺与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进行详细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流程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通常可以分为设计、地质勘察、施工准备、隧道开挖、管道安装、接口处处理和设备安装等多个环节。
2.1 设计阶段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阶段是整个施工工艺的基础。
设计人员需要对地质情况、管道布置、通风、排水等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地质勘察阶段地质勘察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施工地区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可以了解地下的土层结构、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工艺提供必要的数据。
2.3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场地清理、材料准备和设备调试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2.4 隧道开挖阶段隧道开挖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开挖方法包括机械开挖、人工开挖和盾构开挖等。
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的土层情况和施工的安全性。
2.5 管道安装阶段管道安装是地下综合管廊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将不同的管道进行精确的布置和连接,并注意接口处的处理,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密封性。
2.6 接口处处理阶段接口处的处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管道接口,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口密封材料,并进行精确的安装和封闭。
2.7 设备安装阶段设备安装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将各种控制设备、通风设备、电力设备等安装到预定的位置,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主要技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地下缆线管廊建设工程缆线管廊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施工对策
地下缆线管廊建设工程缆线管廊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施
工对策
1.1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
1、本工程为地下缆线管廊工程,且西安市属于旅游城市,目前正在大力开展“创建美丽西安”活动,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质量要求严。
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本项目重点与难点,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
2、本次地下管廊位于道路边侧的人行道下,常青二路为既有通行道路,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时交通不中断对工期及安全的影响;施工期间必须有可行的交通导行方案,保证沿线车辆及居民通行。
3、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天炎热多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应做好防洪、防汛、防大风雷电、防暑降温等应急预案及保护措施,并充分考虑季节性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
4、本工程施工内容涉及到基坑围护工程、管廊主体结构,且直接影响后续道路工程的施工,因此工期较为紧张。
5、缆线管廊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进行施工,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6、本工程有大量土石方需外弃,且附近无可就近利用的弃土场。
1.2重难点工程的主要施工措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综合设施建设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优势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公共设施集中布置于地下,减少地面占地面积,使得地上空间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 降低建设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地面布设方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避免了地面上各类管线的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3. 方便维护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内的设施易于维护和管理,可以通过统一的管廊系统进行维修和检修,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4. 促进产业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
二、环境优势1. 减少地表空间占用:地下综合管廊将公共设施置于地下,减少地面占用空间,保护了城市绿地和景观资源,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降低噪音和视觉污染: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有效隔离交通噪音和杂乱的线缆等设施,减少了噪音和视觉污染,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布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合理规划和防护,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4. 降低排放物质释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将公共设施的排放物质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提高了环境质量。
三、社会优势1. 提升城市形象: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使得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得到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和软实力。
2. 提高城市安全性:地下综合管廊将人们和设施隔离开来,减少了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
3. 方便城市管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通过管廊系统可以对设施进行监控和管理,方便了城市的整体运营和管理。
4. 促进社会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地下工程施工的典型方法及其优缺点
地下工程施工的典型方法及其优缺点说到地下工程,大家可能会立马联想到那些高楼大厦下埋着的管道、电缆,或者是深不见底的地铁隧道。
你可能会想,哇,那些地下施工一定特别艰难、特别复杂,确实,做这些活儿的工程师们个个都像是“地下工作者”,神秘又辛苦。
不过,地下工程施工其实也有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今天就跟你聊聊,看看它们到底咋个运作的,值不值得咱们投资。
首先说说最常见的那种——盾构法。
这种方法呢,听名字就知道,像个大盾牌一样,能够保护施工人员免受地下各种危险的影响。
施工时,盾构机就像个巨大无比的“地下巨兽”,它的刀盘一转动,土壤就被掘开,挖出的土被送到机器外面。
你能想象那场景吗?一台庞然大物在地下不慌不忙地推进,前进的路上就像是在慢慢切割蛋糕一样,土层一层层被切开。
盾构法的优点是什么呢?安全性高,毕竟机器都在作业,工人基本上远离危险。
而且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城市密集区施工,不会打扰到地面上的交通和居民,噪音也相对较小,简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但是,盾构法也有它的短板,最典型的就是施工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当地下土质比较复杂时,盾构机可能会被卡住,进度就拖了下来。
而且盾构机本身成本也挺高,动辄几百万的机器和人工费,让很多项目经理头疼不已。
再来说说明挖法,顾名思义,这就是靠人力和机器一块儿挖掘地下通道的方法。
它的优点很简单,施工设备成本低,适用于较小的工程,尤其是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方,像是软土或者沙土地区,施工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在一些地方,甚至能看到工程队用小型挖掘机和人工结合的方法,小伙子们挥舞着铲子、锄头,干得热火朝天。
可是呢,这个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
你能想象,几个人在地下几米深的地方干活,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滑坡或者塌方,安全隐患很大。
而且深挖的距离有限,遇到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就很难继续挖下去。
所以,说白了,明挖法只能当个“短期小打小闹”的工具,不能当大工程来用。
接下来我们说说一种有点“高大上”的方法——冻结法。
地下管廊不同建造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施工企业能力的要求
地下管廊不同建造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施工企业能力的要求1、明挖现浇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能力匹配要求明挖现浇法建造综合管廊是国内建设综合管廊的主要技术选择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已经建成的上海、广州等地的综合管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从工程角度来看,综合管廊只是一个埋设于地下的带状构筑物,廊道断面的体量远小于地铁,埋深位于浅层地下空间(<15米),采用的土方大开挖加混凝土现浇的施工工艺,其技术含量并不高,技术风险基本可控。
据此判断,这样的工程项目完全不需要使用国内顶尖的施工单位或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来承建。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把廊道工程的土建施工和管线安装施工完全割裂的做法是违背建设项目整体性原则的错误做法,必须得到迅速纠正。
而当依据改正后的整体设计展开社会资本采购时,作为综合管廊整体工程中重要的各种专业管线的安装、调试就自然成为对投标的施工企业的能力要求,而从这一点来看,市政工程公司可能还不如其他工业门类的工程公司更有经验。
鉴于此,与综合管廊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施工企业以综合性见长的工业门类甲级工程公司更为适宜。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尊重科学,在进行社会资本采购时避免人为垫高门槛,把可能的社会资本拦在门外,让竞争更加充分,让行业壁垒遁形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中。
2、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能力匹配要求1)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简况1875年Willion Henry Lascell发明的improv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标志着装配式结构的诞生,1945-1970年间,在全欧洲因为劳动力缺失,大规模的使用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与此同时,欧美国家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建设随之兴起。
日本后来居上,自1990年之后,采用预制箱涵装配化建设综合管廊开始在工程中大量应用。
我国随着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也实现了快速崛起,在交通业、建筑业以前的现浇施工领域,逐渐形成了标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有效的保证了质量,预制构件中小的像铁路轨道板、盾构管片,大的像铁路箱梁、城轨的U形梁等,混凝土预制制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综合管廊的预制管涵也在近年得到了大的发展。
浅析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及施工技术
浅析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及施工技术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能够更好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结合现实的情况,设计并建造出可以布置各类管线的综合性管廊,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现代化与集约化的目标,同时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效果。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明确工作要点,并且要结合现实需求出发,切实保障各大专业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和联系在一起,同时要降低对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干扰和影响,促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中地下管廊入廊管线主要包括了综合管道、电缆管道以及市政管道。
本文就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主要优势;施工技术引言目前,虽然我国城市发展相对较好,规模较大,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无法满足现有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工程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施工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开展协调,这些问题不利于整个工程进一步开展。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确保城市的发展有条不紊。
1综合管廊建设内容综合管廊工程主要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管廊,通过在地下空间内建造隧道结构,使电力、通信、燃气及给排水等管线集中设置。
在综合管廊中还配备了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以及高精度监测设备,能够对各类型市政管道运营状态进行全程监管,是现阶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受外界环境、人为操作等因素影响,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出现。
因此,在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各环节质量监管力度,制定出全面可行的施工方案,指导综合管廊工程有序开展。
2城市综合化管廊设计规划的主要优势2.1有助于市政管线统一管理的实现城市管廊体系中有很多专业性的管线,这些管线都直接关系到城市健康稳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设置的一种综合性管道系统,通过管廊可以集中布置城市相关的各种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
相比于传统的地下管道敷设方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布局合理、维护方便、工程造价低、安全可靠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设施。
本文将从施工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关键技术及挑战。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包括地质勘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
地质勘探是检测地下地质环境,确定地下综合管廊敷设的条件和施工方案的基础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含水量等信息,为管廊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管廊的承载能力、保护性能、通风防潮等因素,以确保管廊的安全使用。
施工工艺上,需要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法、支护措施等,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问题。
城市地下已经铺设了大量的管线,如自来水管、燃气管、电力线等,这些管线错综复杂,对于新建管廊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施工过程中需要避开已有管线,并进行布置合理,以确保管廊与原有管线的安全通行。
其次是地下空间有限的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施工空间狭小,施工设备和人员的操作受到限制,增加了施工难度。
施工过程中还要应对地下水位高、地下土层不稳定等问题,加大了施工难度和风险。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技术。
首先是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地下管线勘察,以获取准确的地下管线数据,避免与原有管线冲突。
其次是采用先进的管桩支护技术,如悬挑桩、插管法等,增加施工空间,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保证管廊的安全。
可以运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隧道掘进机、水平定向钻孔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还可以采用先进的防水、防腐等技术,增加管廊的使用寿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是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关键。
通过地质勘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可以克服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下空间有限等困难,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管廊的安全使用。
管廊工程施工亮点(3篇)
第1篇一、技术创新1. 预制装配式施工:管廊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将管廊构件在工厂内进行标准化生产,现场组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周期,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污染。
2. 智能化施工:通过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管廊施工的数字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智能化施工还能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廊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管廊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二、工程质量1. 高标准设计:管廊工程设计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2. 精细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要求。
3.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管廊结构安全可靠。
三、施工效率1. 预制装配式施工:通过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2. 多工种协同施工:在施工现场,各个工种紧密配合,实现了快速施工。
3. 管线综合施工:在管廊施工过程中,将电力、通信、给水等管线一次性入廊,避免了反复开挖路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四、环境保护1. 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预制装配式施工和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污染。
2. 节约资源:管廊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3. 减少施工废弃物: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施工废弃物产生,实现绿色施工。
五、社会效益1. 提高城市品质:管廊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杂乱、安全隐患等问题,提高了城市品质。
2. 满足民生需求:管廊工程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地下管线服务,满足了民生需求。
3. 促进经济发展:管廊工程的建设,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促进了经济发展。
总之,管廊工程施工亮点体现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施工效率、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下管廊建设的技术与管理
地下管廊建设的技术与管理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地下管廊建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犹如城市的“地下动脉”,承载着水、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为城市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地下管廊建设不仅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还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确保其顺利推进和长期稳定运行。
一、地下管廊建设的技术要点1、规划与设计地下管廊的规划与设计是整个建设过程的基础。
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现有管线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拓展方向。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管廊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服务区域,同时避免与其他地下设施的冲突。
在设计方面,要根据不同管线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管廊的截面形状、尺寸、材质等参数,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水性能和通风条件。
2、施工技术(1)明挖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场地开阔的情况。
其优点是施工简单、速度快,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支护。
(2)暗挖法包括盾构法、顶管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施工场地受限、对地面交通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
但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3)预制拼装法将管廊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但需要较高的预制精度和运输安装条件。
3、防水与排水技术地下管廊处于地下环境,防水和排水至关重要。
在防水方面,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并做好施工缝、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处理。
排水系统则要能够及时排除管廊内的积水,防止积水对管线和管廊结构造成损害。
4、监控与安全技术为了确保地下管廊的安全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
包括对管廊内部环境的监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对管线运行状态的监测,如压力、流量等;以及对管廊结构的监测,如变形、裂缝等。
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消防、通风、照明等安全设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地下管廊建设的管理要点(1)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探讨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探讨一、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的背景和意义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布设多种管线和设施的先进技术,它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各类管线集中布置在一起,避免了传统分散布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探讨,是为了寻找最合理、最高效的施工方法,以提高管廊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二、常见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1. 开挖工艺地下综合管廊的开挖工艺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形成和各类管线的布设。
常用的开挖工艺包括顶管法、盖板法和开挖下沉法。
顶管法是一种通过钻头进行地下空间开挖的方法,适用于较为坚硬的地层。
在开挖过程中,可以利用悬挂式块石顶撑起地面,避免地面塌方。
盖板法则是利用混凝土板覆盖在开挖部位上,保持地表的稳定。
开挖下沉法是将地下空间通过一定的施工工艺,使其向下移动,适用于地面上有建筑物或道路需要保护的情况。
2. 管道布置工艺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各类管道,需要按照一定的布置规则进行铺设。
常见的管道布置工艺包括多层多向铺设、平行布置和交叉布置等。
多层多向铺设是指将不同种类的管道按照层次和方向进行布置,避免交叉干扰。
平行布置则是将同种管道按照平行的方向进行布置,便于维护和管理。
交叉布置则是将不同种类的管道交叉放置,可以节省地下空间,并方便进行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3. 安装工艺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管道需要进行安装和连接。
常见的安装工艺主要包括槽形开挖法、无开挖法和顶管法等。
槽形开挖法是指在地下空间中开挖相应的槽形,然后将管道放置在槽内进行连接。
无开挖法则是利用钻孔、推土机等设备将管道直接铺设在地下,减少了开挖工程。
顶管法则是将管道做成整体,通过千斤顶等设备从地下顶出,再进行安装和连接。
4. 现场施工工艺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控制和管理。
常见的现场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分拣和安装、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
材料的分拣和安装是指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和组织,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给。
原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与六大对策
原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与六大对策目前正处于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时期,但实际项目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相应提出六大对策措施,为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1前期投资巨大与投资模式单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造价由地质条件、纳入管廊管线种类、管廊舱数及断面尺寸大小等因素决定,建造成本很大。
如正在建设的海口市综合管廊一期试点工程,纳入管线有电力、给水、天然气、信息等,施工内容包括土建、电气、监控与报警、消防、排水、通风等,其单舱造价为4000千万元/km、双舱造价为6900千万元/km、三舱造价为9200万元/km。
综合管廊投资巨大,建安费用较传统埋设方式高出1至2倍。
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资主体单一,主要以政府全额出资或政府与管线单位联合投资为主。
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运营管理水平较低、政府承担全部或主要风险是其主要特点。
2利益协调难度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利益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
政府部门是主要发起人,对综合管廊项目起主导作用,注重社会效益;社会公众是主要受益者;各管线单位是使用者,若入廊费用和日常维护管理费收取过高,都会对管线单位入廊的意愿产生影响;第三方投资者作为出资人希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带来收益回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有偿使用尚未推广市政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管线的日常维护管理,也带来了维护管理费用的难题。
综合管廊属准公共物品,可收取一定经营费用,但目前多数城市尚未明确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线收费机制,已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大多数对入驻管线采取免费入驻方式,见表1。
另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管廊的维护管理费用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若没有明确收费机制,必将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后期的可持续运营。
(点击可见大图)4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步伐缓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需要一定的建设规模、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
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整合建筑中的各种管线设备,还能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本文将重点探讨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管理方法和必要性。
一、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定义和特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各种管道设备而设置的地下通道系统。
它包括给水管道、电力线缆、通信线路等各类管线设备,并通过统一的管廊进行布局和管理。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系统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可以整合多种管线设备,相互之间具有较高的协同性;2. 安全性: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将各种管线设备独立于施工现场进行布置,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风险;3. 扩展性: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二、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地下综合管廊的规范施工和有效管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方法:1. 前期规划:在施工前,应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进行详细规划,确定布置方案和施工计划。
同时,还需考虑各种管线设备的布线和连接方式等技术细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监督: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进行全程监督。
他们将负责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安全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
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4. 资源协调: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涉及到多种资源的协调使用,如人力、物资、机械等。
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资源统筹和安排,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三、施工现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管理在施工现场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下面列举一些原因: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规范管理,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类型、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类型、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介绍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类型介绍1. 综合管廊根据敷设的管线等级和数量可以分为:(1)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红线外综合管廊带内,主要输送原站(如自来水厂、发电厂、燃气制造厂等)到支线综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务沿线地区。
其主要收容的管线为电力、通讯、自来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将排水管线收容在内。
在干线综合管廊内,电力从超高压变电站输送至一、二次变电站,通讯主要为转接局之间的信号传输,燃气主要为燃气厂至高压调压站之间的输送。
干线综合管廊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多格箱形,综合管廊内一般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
干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主要为:稳定大流量的运输、高度的安全性、内部结构紧凑、兼顾直接供给到稳定使用的大型用户、一般需要专用的设备、管理及运营比较简单。
(2)支线综合管廊主要负责将各种供给从干线综合管廊分配、输送至各直接用户。
其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旁,收容直接服务的各种管线。
支线综合管廊的断面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为单格或双格箱型结构。
内部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设备。
主要特点为:有效(内部空间)断面较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多为常用定型设备、一般不直接服务大型用户。
支线综合管廊示意图如下:(3)电缆沟主要负责将市区架空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照明等电缆收容至埋地的管道。
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较浅,一般在1.5米左右。
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般不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仅增设供维修时用的工作手孔即可。
示意图如下:(4)干支线混合型综合管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在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各有取舍,一般适用于道路较宽的城市道路。
2.综合管廊的断面形式可分为:矩形、圆形、半圆形和拱形综合管廊,如下图综合管廊的标准断面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施工方法综合确定。
采用明挖现浇施工时宜采用矩形断面,采用明挖预制装配施工时宜采用矩形断面或圆形断面,采用非开挖技术时宜采用圆形断面、马蹄形断面。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与困难解决措施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与困难解决措施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埋设的管道系统,用于集中管理和维护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相关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面临着各种技术和困难,下面我们将从施工技术、施工困难及相应解决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保施工技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对土地的破坏要尽可能减少。
施工方可采用横向开挖法,即从两侧向中心挖掘,以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此外,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下震动情况,避免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等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二、地质勘察与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地质勘察和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施工的关键。
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如地震勘探仪、激光测距仪等,能够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测量结果,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且施工空间狭小,人工操作容易出现错误。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减少人工参与,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例如,可以利用机器人进行定位、开挖等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和误差。
四、安全防护技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防护技术尤为重要。
首先,施工方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
其次,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分区管理,确保各个作业区域之间的安全隔离。
五、困难解决措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工程量庞大等。
针对这些困难,施工方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首先,提前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冲突和耗时。
最后,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快速推进。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混乱、地下空间浪费和城市功能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施工技术选择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中,应根据地下情况、地质条件和管廊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
1. 开挖法开挖法是常用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包括传统的开挖和支护法、盾构法和地面开挖法等。
(1)传统开挖法:传统的开挖和支护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特点是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
对地面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
(2)盾构法:盾构法适用于地下空间较为狭小或地质条件较差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具有压力均衡、地层稳定性好和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盾构法施工的困难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
2. 掘进法掘进法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一种常见技术,包括人工掘进和机械掘进。
(2)机械掘进:机械掘进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具有施工效率高、工作量大和成本较高等特点。
机械掘进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影响较大。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1.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2. 施工顺序:在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进行地下管线的搬迁和改建,然后进行管廊的开挖和支护,最后进行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
3. 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使用优质材料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4. 环境保护:在施工中,要注意环境保护,控制噪音、粉尘和振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施工安全:在施工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救援措施。
为了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需要不断进行施工技术创新。
1. 施工工艺创新:可以采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如全面预制管廊、管廊模块化设计和施工机器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标准及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标准及要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集中承载多种管线,并解决传统开挖施工对城市生活的干扰。
为了保证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标准及要求至关重要。
一、土建工程要求地下综合管廊的土建工程是保证其结构稳定和承重能力的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土建工程的要求包括地基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隔水防潮、地下水位处理等方面。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并对土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严格监督,以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电气工程要求地下综合管廊中电气设备的施工及使用具有较高的要求。
电气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装标准,施工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电气施工资质。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落实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还需要进行电气设备的试运行和验收,并保留完整的试运行记录和相关证明文件。
三、通信工程要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通信工程主要指电信和网络通信。
通信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布线设计的合理性、光缆的敷设和连接、通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通信设备供应商的规范和要求,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的稳定。
施工单位还需落实通信工程的验收标准,并提供相应的验收报告。
四、维护与管理要求地下综合管廊的维护与管理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在施工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维护与管理机制,制定维护计划,并明确责任人。
维护与管理的要求包括设备巡检、定期维修和保养、应急处置等。
施工单位还需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以确保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总之,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标准及要求决定了其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
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下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标准和要求不仅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优缺点及其施工方案应用探讨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优缺点及其施工方案应用探讨摘要:结合温州地区工程实例阐述地下综合管廊;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缺点及其施工方案应用探讨;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优缺点;施工方案应用探讨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义和发展情况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道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近年来国内外大中型城市都逐步加大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
其中,市政设施的一体化布置是地下空间利用的一大亮点,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市政管线一体化布置的主要趋势。
温州属浙东南沿海冲淤积平原,淤泥质土分布广而厚,市政综合管网受基础沉降影响,反修率很高。
滨江商务区一直都是温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承担着温州经济腾飞、大温州都市圈崛起引擎的重任。
引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案,不仅可以避免埋设或维修管线反复开挖道路现象,还能逐步消除空中蜘蛛网,改善城市面貌,并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
温州滨江商务区需要积极开发城市综合地下空间,中兴大道管廊工程是温州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是滨江商务区建设的标杆工程。
工程实例项目背景:中兴大道管廊工程北起蒲江北路南至机场大道,全长2359.4米。
工程分一期、二期、三期,其中一期为综合管廊双仓外径(5.9*2.9)二期、三期为电力专用管廊外径(2.6*2.8),均为钢筋硁结构,工程总投资估算22738.81万元。
现状蒲江北路(会展路~瓯江路)和瓯江路(蒲江北路~商务变)沿线布设有大量220KV架空高压线,对景观影响较大,影响了沿线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我单位结合温州市瓯江路(蒲江璐~商务变)西侧绿化景观工程和高压线入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本次中兴大道管廊工程(蒲江北路~商务变)的承建工作。
二、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缺点1、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1)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而到处挖掘道路,给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且有益于保持路容的美观。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及管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及管理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发展进程中涉及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增长,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成为了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其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高效管理成为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综合多种城市基础设施的管道系统,将城市基础设施集中在管廊内,具备以下优势:1.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将不同基础设施集中在一个管廊内,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这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地面空间,同时可以减少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
2.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所需的成本相当高昂,特别是管道建设的工程费用非常昂贵。
利用综合管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将各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3.实现城区绿化和环境保护。
地下综合管廊对地面的环境和景观影响很小,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实现路灯管道、自来水管道、下水道和电缆等基础设施在一个管道里面走,减少因为开挖道路损毁绿地、树木和环境而导致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4.增加城市安全保障。
综合管廊建设可以将电缆、网线、自来水管、天然气管、排水管、环保管线等,以及消防通道及安防设备等功能统一管理起来,可以提供更多样,更全面的城市安全生活保障。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利用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可以降低工程建设时间和费用,贯通各项基础设施施工共性化约束,简化工期,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技术难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涉及的领域很广,涉及到的技术难点也非常多。
其中,下面几点是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1.管廊设计标准化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各地存在不同的城市规划要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同,导致设计标准化存在困难。
因此,必须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管廊不同建造方法的优缺点及对施工企业能力的要求1、明挖现浇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能力匹配要求明挖现浇法建造综合管廊是国内建设综合管廊的主要技术选择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已经建成的上海、广州等地的综合管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从工程角度来看,综合管廊只是一个埋设于地下的带状构筑物,廊道断面的体量远小于地铁,埋深位于浅层地下空间(<15米),采用的土方大开挖加混凝土现浇的施工工艺,其技术含量并不高,技术风险基本可控。
据此判断,这样的工程项目完全不需要使用国内顶尖的施工单位或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来承建。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把廊道工程的土建施工和管线安装施工完全割裂的做法是违背建设项目整体性原则的错误做法,必须得到迅速纠正。
而当依据改正后的整体设计展开社会资本采购时,作为综合管廊整体工程中重要的各种专业管线的安装、调试就自然成为对投标的施工企业的能力要求,而从这一点来看,市政工程公司可能还不如其他工业门类的工程公司更有经验。
鉴于此,与综合管廊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施工企业以综合性见长的工业门类甲级工程公司更为适宜。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尊重科学,在进行社会资本采购时避免人为垫高门槛,把可能的社会资本拦在门外,让竞争更加充分,让行业壁垒遁形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中。
2、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能力匹配要求1)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简况1875年Willion Henry Lascell发明的improv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标志着装配式结构的诞生,1945-1970年间,在全欧洲因为劳动力缺失,大规模的使用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与此同时,欧美国家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建设随之兴起。
日本后来居上,自1990年之后,采用预制箱涵装配化建设综合管廊开始在工程中大量应用。
我国随着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也实现了快速崛起,在交通业、建筑业以前的现浇施工领域,逐渐形成了标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有效的保证了质量,预制构件中小的像铁路轨道板、盾构管片,大的像铁路箱梁、城轨的U形梁等,混凝土预制制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综合管廊的预制管涵也在近年得到了大的发展。
2)综合管廊预制拼装的施工特点与有待完善的技术空间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与现有明挖现浇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势:a、以预制管件结构为主体的管廊结构,可以不仅大大降低材料消耗,而且管廊结构具有优异的整体质量、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b、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预制件生产、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可以充分保证预制件质量和批量化生产;c、现场拼装施工,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设成本;d、工厂化生产保证了管廊结构的尺寸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了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安装的准确性;e、无需施工周转材料、无需占用大量材料堆场、施工时间大为减少,可有效降低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
因此,预制拼装法是代表我国综合管廊建设领域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
目前我国综合管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方式根据构件规格和运输条件,分工厂化作业模式和移动式现场预制模式。
在工厂化作业模式中又有台座法生产和流水线制造之别,技术日臻成熟。
受制于运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对于大型预制构件,工厂化制备显得不利,由此诞生了移动式预制生产模式。
移动式预制生产模式类似游牧作业,像综合管廊这样的带状工程,可以借用沿施工线路一侧或者周边规划大临或者小临用地,利用安全区域的某狭长地带建立移动式预制生产设施,将预制混凝土构件所需的设备、材料、工装模块等直接运到项目的施工现场附近,就近下料、预制、养护、然后将产成品短距离运输到拼装场地,进而完成拼装作业。
当某个区段的廊道施工完毕后,可将移动式装备拆装到下一个场地,如此往复,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工效。
但是,预制拼装法建设综合管廊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从预制工装模块的角度来看,因为预制构件的形状、材料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在拼装构件的形状方面,当前有底板现浇加预制板片拼装、双侧对称的正反L型预制构件拼装、U型预制结构体加预制顶板拼装、整体预制管涵节段拼装、预应力顶盖节段与预应力底座节段拼装等,在预制管件材料选用方面,除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外,大直径塑钢缠绕管也进入到了综合管廊工程应用中。
以上各种预制拼装方法在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应用中应该说都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市场化阶段,预制拼装除了技术上诸如综合管廊走向出现垂直变化或水平变化时,其预制件的结构调整问题、各类管线导入导出时与拼装节段如何结合问题、预制构件如何解决管线安装所需的预埋预留问题、预制构件节段拼装缝防水问题、装成段廊体防漂浮问题等有待完善外,还涉及到预制构件二次设计、预制构件模具设计与制作、预制设备研发与应用、预制工法、移动式混凝土预制装置模块化设计与制备、预制件运输与吊装机械整合、拼装设备研发与应用、拼装工法等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3)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单位选择当通过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多方案比选,决定采用某种预制拼装法建设综合管廊时,政府实施机构应结合预制拼装法建造综合管廊的诸多特点,在验证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提前与项目的设计单位、潜在的预制拼装技术提供单位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向PPP咨询机构充分交底,以便在PPP项目实施方案中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政府采购办法。
考虑到预制拼装领域多表现出技术初创、技术及装备的普及率较低、拥有该技术及其施工能力的企业相对固定等特点,估计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难有更大的选择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可能的采购方式不得不选用竞争性磋商甚至单一来源采购。
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般来说,即使是能够制备大型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企业,其大多数都不具备较高的施工资质,这是同一家企业试图完全承揽综合管廊预制与拼装工程时的尴尬情形,此时,应该有一家具有一级以上(含一级)施工资质的企业参与社会资本联合体,并由他主导施工管理。
3、盾构法建造综合管廊的施工能力匹配要求1)盾构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采用盾构法建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思路来自盾构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盾构法应用始于1818年,由法国工程师布罗诺尔(M I Brunel)研发并取得专利,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我国在1957年北京的下水道工程中首次使用了盾构法修建地下工程。
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组有形的钢质组件沿隧道设计轴线开挖土体并向前推进。
这个钢质组件在初步和最终隧道衬砌建成前,主要起着防护开挖出的土体坍塌、防止地下水或流沙的入侵、保证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的作用。
盾构作业方法是先在隧道某段的一端建造竖井或基坑,以供盾构设备安装就位。
盾构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预留孔出发,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向另一竖井或基坑的设计预留洞推进。
盾构推进中所受到的地层阻力,由盾构千斤顶反作用于竖井或基坑后壁的力予以克服。
盾构是一个既能支撑地层压力,又能在地层中推进的钢筒结构,钢筒直径稍大于隧道衬砌的直径,在钢筒的前面设置各类的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在钢筒中段周圈内安装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尾部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壳体,在盾尾内可以安置数环拼成的隧道衬砌环。
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一环衬砌,并及时向盾尾后面的衬砌环外周的空隙中压注浆体,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隧道在盾构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
我国盾构技术及装备水平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从2.44--16m挖掘直径的不同型号盾构机,可满足圆形、矩形、马蹄形及其他特殊断面形状的隧道掘进需要,在地铁、过江隧道等建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盾构法建造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及其局限性①盾构法建造综合管廊的现状及优势我国采用盾构法建设综合管廊的历史不长,且多为配合性局部工程,如天津市刘庄桥海河改造工程中的地下共同过河隧道,盾构施工总长度226.5m。
隧道内部共分为4个功能空间,分别供电力、通信、热力自来水、中水和煤气管线通过。
南京云锦路电缆隧道莫双线220kv下地工程中的一部分采用了盾构技术,该工程是江苏省首条盾构法施工的电缆隧道,也是国内首条超高压电缆隧道。
盾构隧道全长849m,埋深5.2-9.8m,盾构穿越地段主要地层为淤泥质粉质黏土。
在当前新一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热潮中,沈阳市南运河段综合管廊拟采用盾构法施工,其双圆单仓综合管廊总长度12.8km,建成以后这将是国内盾构法施工建设的最长的一条综合管廊。
采用盾构法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一系列优点,主要表现在:a)在盾构支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暗挖施工,不受地面交通、河道、航运、潮汐、季节、气候等条件影响,能经济合理地保证综合管廊安全施工。
b)盾构的推进、出土、衬砌拼装等可实行自动化、智能化和施工远程控制信息化,掘进速度快,施工劳动强度较低。
c)地面人文自然景观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周围环境不受盾构施工干扰,这在中央商务区、交通密集区、及在老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建设综合管廊时,尤其显示出盾构法施工的优越。
d)在松软地层中,较开挖埋深大、距离长、直径大的综合管廊,盾构法具有经济、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优越性。
②盾构法建造综合管廊的局限性a)经济性盾构法运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偏高,这将非常不利于盾构法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
从对沈阳市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的相关数据比较可知,盾构法施工较明挖现浇法施工其土建工程造价要高出一倍左右。
由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开发出适应地下综合管廊特点的盾构设备,大部分盾构机都是直接采用修建城市地铁的盾构装置,这样就导致修建综合管廊工程的土建造价与修建同样数量的地铁相当。
因此,如何降低土建造价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
b)盾构技术与综合管廊的匹配要求盾构技术本身还需要与综合管廊的诸多要求相磨合,其相关标准、规范、工程技术等的成型与成熟尚需时日。
其中包括:浅埋深状态下(地表标高负15m左右)综合管廊盾构施工的适宜性、廊道盾构施工与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如通风口、投料口、管线引出口等)的关系处理、如何满足综合管廊廊道特殊设计(主要是转弯、起伏、交叉等)时的盾构施工、如何满足廊道内各类管线的架设、悬吊、支撑等技术要求等。
c)盾构装备水平及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空间盾构机是与廊道形状一致的在盾构外壳内装备着推进机构、挡土机构、出土运输机构、安装衬砌机构等部件的隧道开挖专用机械,主要包括9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盾体、刀盘驱、双室气闸、管片拼装机、排土机构、后配套装置、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辅助设备。
这样一个庞大的集约化装置,任何一个部件的缺陷或故障都会影响盾构施工效率,事实上,装备的改进一直在进行中。
而完整的盾构作业更是需要设备制造、气压设备供应、衬砌管片预制、衬砌结构防水及防堵、施工测量、场地布置、盾构转移等施工技术的高度配合,其工程的系统协调及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