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动机与态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 平衡状态。
2.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3.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 源泉。
需要及其种类-(2)
(二) 需要的种类 1.从起源来说,需要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 2.从需要指向的对象来说,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 需要。 3.从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说,需要可以分为间接需要 和直接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 家。早期曾从事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后来转入人类的社会心理 学研究。1943年出版《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书中,马斯 洛阐述了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1)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五 个层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2)五种需要之间存在着递进规律:在较低层次 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前,较高层次的需要强度不会很大,更不会 成为主导的需要。当较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下一个层 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了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3) 人的需要具有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个人的需要结构发展状况不 同,这五种需要在体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优势需要与非优 势需要之分,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尽管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论中有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一些内容,但也有一些值得借 鉴的东西。
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是人们最初研究态度并将它置 于重要位置的原因。但是,数十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们的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 作用,而不是简单地被态度所左右。
社会态度的构成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具有认知、情 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 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也就 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2.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并不总 是一致。
3.动机水平与作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直线关系。
4.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学 习动机的水平适当,一定要注意防止给学生提出的目标过高, 或给学习加的压力太大。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的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 较适宜的促进作用,作业水平较高,学习效率也高;而动机水平 较弱或过强,作业水平则不高,学习效率也不高。达到最高作业 水平的动机强度为动机的最佳水平。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 随其强度的增加,作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 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作业的水平不断下降。 研究说明高 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因为动 机过强,紧张和焦虑强度过高,注意与知觉的范围缩小、思维受 到一定的抑制,这些都会给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在重要的考试 中经常有人发挥失常往往与此有关。而动机过低,注意不容易持 久,知觉敏感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不够,同样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一般来讲,动机的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的最佳水 平还与学习课题难易程度有关。比较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 高的动机强度;比较复杂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动机强度。
需要、动机的社会性表现
(一)兴趣: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 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二)信念:信念是人对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 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
1. 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加 强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知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学习动机使学 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信息;动机水平高的学生 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坚持把学习 任务最后完成的学习毅力。
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态度
第一节 社会需要与社会性
一、需要源自文库其种类 二、动机与学习 三、需要、动机的社会性表现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结构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二、社会态度的形成 三、社会态度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社会态度的形成 二、社会态度的转变
需要及其种类-(1)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 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 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指向功能 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 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四)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 )与社会性动机 (人类特有的 ) 2.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3.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4.长远动机与短暂动机
动机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3)
(三)理想:理想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 的想象。
(四)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 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 性的持久反应倾向。
态度是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同时,这种心理状 态不同于情感,因为它有认知因素或观念的参与,并且具 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1)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是一种内部刺激。
(2)诱因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 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2.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动机具有以下特征 :
①动力性 ②选择性 ③强度 ④持久性
动机与学习:作用、分类-(2)
(三)动机的作用
1.激发功能 动机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种活动。有动机的机 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当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其 反应更易受激发。
动机与学习:概念、因素与特征-(1)
(一)动机的概念: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 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动机本身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我们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行为背后的动机,因此 有些心理学家将动机称为一种假设性建构。
(二)动机的因素与特征
1. 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