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美术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优秀范文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印象主义绘画是一种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绘画风格,强调光线、色彩和瞬间印象的捕捉。
2. 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3. 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线条表现等。
4. 印象主义绘画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印象主义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现场绘画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印象主义绘画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分析和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画册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 安排适当的课堂时间和空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包括色彩搭配、线条表现和光影处理等方面。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光影效果和色彩运用,激发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兴趣。
2. 讲解概念: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解释光线、色彩和瞬间印象在印象主义绘画中的重要性。
3. 欣赏分析:组织学生欣赏印象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的共同特点和艺术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
4. 技巧讲解: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光影处理、色彩搭配和线条表现等,为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提供指导。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实践,教师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印象主义绘画的美术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的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法创作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色彩鲜艳、光影变化、瞬间印象、注重自然景观。
3.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4. 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点彩法、干湿画法、色彩分割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和技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印象主义绘画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现场绘画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评价其在印象主义绘画方面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图片。
2. 视频:播放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示范视频。
3. 画材:准备绘画所需的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和技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色彩运用、构图创意、绘画技巧等。
3. 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讨论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和技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印象主义绘画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现场绘画练习。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评价其在印象主义绘画方面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和技法。
2. 教学难点: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作品质量等方面。
高中美术课堂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高中美术鉴赏——印象派绘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技法。
四、教学难点:1.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的运用。
2. 如何欣赏和分析印象派绘画作品。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画家生平介绍等。
2. 教学课件:印象派绘画知识讲解、作品赏析等。
3. 学生准备:收集印象派绘画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提问:“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技法,如光与色的运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3. 分析印象派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如莫奈的《睡莲》、雷诺阿的《红磨坊》等。
(三)作品赏析1.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的光与色、构图、技法等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挑选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技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八、课后作业:1. 收集印象派绘画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
2. 撰写一篇关于印象派绘画的鉴赏文章。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印象主义绘画》课堂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课堂教案印象主义绘画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背景与艺术特点。
2.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学习《阳光下的女人们》的绘画技巧与构图方法。
4.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印象主义特色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重点1.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及技法。
2.学习明暗处理和色彩运用。
3.学会构图和接近写实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学会印象主义绘画的特色和渲染技法。
2.掌握色彩运用与明暗处理的方法。
3.学会构图和接近写实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印象主义绘画家们的作品,让学生们认识到印象主义艺术的独特性,体验到印象主义的色彩、光线、风景、人物等特色,并让学生学习印象主义艺术家创作的意图和内涵。
2.讲授(1)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及技法。
教师从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背景、艺术特点、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对印象主义的画风进行讲解。
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印象主义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明暗处理和色彩运用。
教师教学明暗处理的方法,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掌握明暗处理的基本技巧。
并结合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旋转色的混色,以及怎样使色彩更加真实,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特色。
(3)构图和接近写实的技巧。
教师讲授构图的注意点,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能力,并着重介绍印象主义中的风景丰富、自由,人物表现生动自然,中间空间相对宽松等并不追求精确写实的表现手法。
3.示范教师展示《阳光下的女人们》的绘画方法,让学生借鉴、把握,提高创作的素质。
4.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充分发挥创意,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议。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完成度。
2.通过学生的互评、教师的点评来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
3.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讲授的知识点。
六、教学方式1.讲授法。
2.互动式授课法。
3.观察教学法。
4.实践教学法。
七、教学总结印象主义绘画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和创造性的绘画风格。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教学材料,它为学生提供了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份优秀的印象主义绘画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背景、发展以及主要特征。
2. 能够分辨印象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异。
3. 能够对印象主义绘画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4. 能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的技法创作出具有印象主义特色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印象主义绘画的背景与发展印象主义绘画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是一种以光线和色彩为中心的绘画风格,它的发展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如化学颜料的发明和艺术摄影的出现等。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了解印象主义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象主义绘画。
2.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讲解、Socrative讲解卷(测验)重难点:色彩、光线、笔触3.分辨印象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异目标:能够分辨印象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异教学方法:对比分析重难点:风格、技法4. 对印象主义绘画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目标:能够对印象主义绘画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重难点:艺术史、艺术哲学5. 运用印象主义绘画的技法创作出具有印象主义特色的作品目标:能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的技法创作出具有印象主义特色的作品教学方法:实践和指导重难点:色彩、光线、观察三、教学方法1. 讲解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背景、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传统绘画与印象主义绘画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与印象主义之间的差异,加强对印象主义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3. 情境式教学通过情境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印象主义绘画,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和指导通过实践和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技法,创作出具有印象主义特点的作品。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朱惬课业类型:欣赏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2、莫奈、凡高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教具准备:电子课件教学过程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
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
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
”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
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
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
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马奈、毕沙罗、德加等。
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教案

我是同学,我的说课题目是《印象主义绘画》,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教材分析1、教材参考:本课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全一册第二十七课印象主义主义绘画,本课内容由一课时完成。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分期的画家、作品的名称等。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派绘画尤其是后印象派绘画为后来西方美术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节课在第二十六课现实主义绘画与第二十八课现代主义绘画中间,这节课为这两节课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并且这节课的学习为第二十八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外国的多元艺术作品,更能体会艺术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鉴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后印象主义绘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因为后印象主义绘画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美术写实的传统,转向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为主要目标,成为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奠基者,真正实现了西方美术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变革。
4、教学难点:把用心来欣赏绘画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1、概括地说我校高一的学生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尤其是美术生,这方面特点更加明显;二是对西方现代美术感兴趣,特别是对于西方现代的作品更加感兴趣,渴望深入了解,这些都是我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2、他们对西方艺术接触较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具有代表和优秀的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领略印象主义的艺术的特征和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塑造学生较健全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印象派画教案

印象派画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介绍印象派绘画风格,并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背景介绍
2. 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欣赏
3. 学生模仿印象派画风进行绘画活动
4. 学生分享作品并进行互评
教学步骤
步骤一:背景介绍
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画家。
可以使用PPT、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印象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步骤二:欣赏大师作品
选取几幅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进行集体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作品的色彩运用、笔触技法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加深他们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绘画活动
给学生提供绘画用具和素描纸,让他们模仿印象派画风进行绘画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明亮的色彩和快速的笔触,捕捉自然风景或人物形象的瞬间变化。
步骤四:作品分享和互评
学生完成绘画后,选择一部分作品进行分享和互评。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他们对印象派绘画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绘画活动中展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展示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参考资料
- 印象派艺术简史
- 印象派画作欣赏集
以上是一份关于印象派画教案的简要内容,敬请参考。
高中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让学生领略绘画艺术的魅力

高中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 - 让学生领略绘画艺术的魅力印象主义是一种利用色彩和光线来表现主题的绘画风格。
为了让学生领略绘画艺术的魅力,我们在高中绘画课程中增加了印象主义绘画教学,这篇文章将会介绍这一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家。
2.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单元内容的介绍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为印象主义绘画。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家,同时学生们将学习并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
2.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与讨论:我们将为学生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家,并探讨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
(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并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学前的准备教师应准备好教具和绘画材料。
在课前,教师应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和背景,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过程。
2.课堂教学(1)讲授在本单元的开始,教师将为学生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家。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本质。
(2)实践操作在学生掌握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之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绘画,如河畔、树林、花园等。
学生应该为自己的绘画作品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光线,同时注意光影的处理。
3.教学后的总结教学后,教师应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评估和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绘画水平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四、教学评价本单元的教学评价应分为两个方面:1.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1)学生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式程度。
美术印象主义教案模板范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特点。
- 学习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 通过实践,掌握印象主义绘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和分析印象主义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 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印象主义绘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印象主义绘画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2. 印象主义绘画的构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特点。
2. 教学图片:展示印象主义代表作品,如莫奈的《日出·印象》、雷诺阿的《船上的午餐》等。
3. 实物教具:提供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一)导入新课1. 播放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印象主义美术运动有什么了解?请简要介绍一下。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特点。
2. 分析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光影处理、构图等。
3. 展示印象主义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构图、光影等元素。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印象主义作品进行临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特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作印象主义作品。
六、作业布置1. 每位学生创作一幅印象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2. 下节课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对印象主义美术运动的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欣赏印象主义作品。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引言: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流派,它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观念和技法,以光影和色彩的变化为主题,追求以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光线的变化来描绘客观世界的表现方式。
印象主义绘画注重对自然光照的捕捉,以及对色彩和笔触的创新运用,使画面产生了夺目的效果。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和艺术思想,并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一些印象主义绘画的基础技法和表现手法。
一、教案目标:1.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几种常用的印象主义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3. 通过实践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素材,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
2. 绘画材料:画板、绘画纸、颜料、画笔等。
3. 印象主义绘画作品欣赏素材。
三、教学步骤:1. 引入(约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印象主义的兴趣。
2. 印象主义绘画欣赏(约15分钟)通过PPT展示或展示实物,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印象主义绘画的独特魅力。
3. 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法讲解(约15分钟)向学生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技法,包括:(1) 点彩法:以小点的颜色混合来形成画面。
(2) 露光法:捕捉自然光照的变化,强调光影效果。
(3) 快写法:快速勾勒出形象,强调瞬间的感觉和形态。
(4) 色彩运用:注重对颜色的直观感受和表现,运用色彩的对比和互补。
4. 印象主义绘画实践(约6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场景进行绘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点彩法、露光法和快写法等。
5. 学生作品展示(约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就作品的特点和体验进行分享。
四、课堂小结和反思(约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进行课堂反思,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建议和意见。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课业类型:欣赏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教具准备:电子课件教学过程学生在贝多芬的《月光》中进入教室,开始上课。
一引入新课:各位同学,大家好!同学们,下面提到的现象,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呢?通常我们认为草是绿色的,但是,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你会发现,草却不是绿色的,而是青色的;如果在红红晚霞的照映下,它就变成了红色或灰色。
色彩发生着种种变化。
……正是有了色彩这些丰富微妙的变化,才使大自然显得千变万化,美丽异常!这种变化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眼中,只是我们没有去体会它。
……在一个时期,有这么一群画家,他们吸取了科学对于色彩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写生实践,发现了过去长期不被人注意的色彩现象,发明了新的绘画方法。
他们纷纷走出画室,走上街头,进入原野和乡村,用心感受色彩,表现美丽无比的光线和色彩。
他们的探索使现代美术距离我们更进了。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印象派二新课讲授课题: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印象主义绘画问一:现在请同学来谈谈你认为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发言)这个问题后面在回答。
1.从15、16世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通常被称为视幻觉主义的绘画。
那是一套建立在科学透视学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依照这个原则创作的绘画一直被认为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眼中的世界。
然而,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使透视方法的虚构特性显露出来了。
那么什么才是视觉的真实?19世纪中晚期的法国艺术界,以安格尔为代表古典主义与德拉克洛瓦(幻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激烈交锋的态势,而在巴黎也有一些画家既不追随古典主义的学院艺术,也对浪漫主义绘画深恶痛绝,他们努力寻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绘画方法。
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视觉的直接感受。
他们跑道室外直接对景作画。
2.1863年,马奈在被拒绝沙龙展览上展出了他著名的《草地上的午餐》(幻灯)。
高中美术教案微课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高中美术《印象派绘画》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美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印象派绘画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印象派绘画作品,理解其艺术价值。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2. 教师总结:印象派绘画注重光与色的变化,表现自然景物在阳光下的瞬间印象。
二、教学内容1. 印象派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起源背景,如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文化、艺术环境。
- 简述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兴起、繁荣和衰落阶段。
2.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 介绍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 简述每位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及其在印象派绘画中的地位。
3.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如光与色的运用、笔触的运用、构图的变化等。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印象派绘画作品,总结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活动1. 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3. 让学生尝试运用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关注光与色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微课制作要点1. 视频画面清晰,色彩搭配合理。
2. 画面切换流畅,字幕简洁明了。
3. 音乐选用与教学内容相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互动的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感悟美

互动的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一、教学背景印象主义是法国的一种绘画流派,其作品以快速捕捉瞬间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色的视觉效果为主要特征。
而印象主义绘画正是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了人们探究自然和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印象主义绘画的学习,来感受自然、认知美、提升审美情操。
同时,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艺术的魔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的历史与发展,了解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2.通过对印象主义画作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提升艺术鉴赏能力;3.让学生通过创作,感悟美、表达情感;4.通过互动的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讲解印象主义的历史与发展在开头阶段,我们先对印象主义绘画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这里可以结合资料或者图片来介绍印象主义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2.了解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在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发展背景之后,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一些印象主义的名作,并且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明亮色彩、光影变化、快画技法等特征。
3.创作印象主义画作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知识后,现在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创作环节。
通过在课堂上引导,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独有的想象力,创作一幅印象主义风格的画作。
让学生在画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应用到所学的艺术要素。
可以提供一定的素材供学生们参考,同时可以指导他们选用适宜的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展览和评价在完成画作之后,我们可以将学生们的作品进行展览,同时邀请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同学来参观展览。
展览期间,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评奖活动来激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评选时,我们可以从色彩运用、构图、细节描绘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作品。
四、教学方式1.导入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学视频或者班会的方式,来导入印象主义绘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对印象主义绘画有个简单的认识。
《印象派绘画》教案

《印象派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印象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3.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作品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内容。
2. 准备相关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印象派绘画的独特风格。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
3. 教学内容:教师详细讲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如光影处理、色彩运用、画面构图等。
4. 代表人物介绍:教师介绍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并展示他们的代表作品。
5. 作品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绘画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进行创作。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欣赏更多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并写一篇欣赏心得。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与其他绘画流派的关系,如印象派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2. 教师介绍印象派绘画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七、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绘画创作经验。
八、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拓展1. 教师推荐学生参观印象派绘画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欣赏。
印象主义绘画的美术教案范文

印象主义绘画的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强调光与色的变化,追求瞬间的印象。
2. 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色彩丰富、光影交错、笔触细腻、构图新颖。
3.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等。
4. 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运用点、线、面表现光与色,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和明暗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人物,掌握印象主义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印象主义绘画的作品和技法。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印象主义绘画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人物,介绍印象主义绘画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印象主义绘画展览,加深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理解和欣赏。
2.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历史和发展。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范文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印象主义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印象主义绘画的定义和特点2. 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3. 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及其代表作品4. 印象主义绘画技巧的运用5. 学生实践:创作印象主义绘画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欣赏法:欣赏印象主义绘画大师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印象主义绘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大师代表作品等内容。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印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介绍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及其代表3. 欣赏环节:组织学生欣赏印象主义绘画大师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实践环节: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印象主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印象主义绘画作品。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印象主义绘画技巧,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印象主义绘画与其他绘画流派的不同之处。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印象主义绘画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画廊或美术馆,欣赏真实的印象主义绘画作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他们运用印象主义技巧的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易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印象主义绘画

印象主义绘画课题:高中:印象主义绘画杭师院附高罗雪峰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目标:使学生对19世纪欧洲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印象主义及画家、作品的了解。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特点。
难点:学生对印象主义作品的理解。
准备:制作课时:1课时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师活动组织:导入:1、学生准备资料介绍莫奈。
(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2、教师略作讲评。
莫奈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画家。
(出现课题)印象主义名称的由来与莫奈的作品有关。
出现〈日出·印象〉教师简述印象主义的由来。
莫奈作品有什么特点呢?展开:莫奈作品欣赏(机动)前几课作品与莫奈的作品比较。
问题:莫奈的作品与前面我们学的画家的作品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提示:题材、色彩等)按提示学生来谈谈它们的区别。
进一步了解。
出现莫奈的同一题材不同时间写生的作品系列。
《鲁昂教堂》系列《草垛》系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介绍印象派画家雷诺阿。
生平简介(教师讲述)作品浏览(感觉)代表作欣赏〈红磨房街的舞会〉(1876)让学生谈谈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其它印象主义代表画家简介。
小结:印象主义基本特点及对绘画界的影响。
知识性内容组织:导入: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
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画。
1840年11月14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杂货商,莫奈为长子。
18 岁时,朋友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开始户外写生。
26岁那年,一位鉴赏家对他的《绿衣女郎》大为赞赏。
画的是他的心上人唐秀。
1867年,因婚姻原因,莫奈家断绝所有对他的经济援助。
靠朋友救济生活。
1867年夏天,他采用新法,把幽暗的色彩通通抛弃,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美术《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
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
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
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
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
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
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
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
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
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
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
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
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
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
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9-2020年高中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因为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意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2、教学重点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主要要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二、教法设计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三、学法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三、教学过程1、导入: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 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2、什么意象艺术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
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
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意象艺术(2)提出问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星月夜》《内战的预感》(4)提问(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
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
这一环节,我重点是要传达给学生这样两个理解的切入点,那就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突出的就是“感觉”和“想”。
教师活动:(1)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2)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3)提出问题:A、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提示:我们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4)展示:朱耷的《鹌鹑图》(5)提出问题:画面中鹌鹑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现实中会出现吗?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师生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
C、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板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我们知道,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理解意象艺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抽象艺术,请同学们提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