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行政体制.pptx

合集下载

2第二章 社会行政体制68页PPT

2第二章  社会行政体制68页PPT

二、社会行政体系的构成 社 会 行 政
社会行政体系是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组织规 划,纵观全球范围内,社会行政体系的划分主 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依据服务对象: 1、以社会特殊群体为对象:如针对老人、残
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而设计的社会服务体 系。比如,婴幼儿的保健与营养、残疾人的康 复、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协助等。 2、以全体公民为服务对象:比如社会保障体 系的建立。
(三)中大陆改革前社会福利体制的特点
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社会管理。政府在社会运行中居 于主导地位,既进行决策、分配资源,又具体操作。 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上,逐渐形成了国家统管,政 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分块负责的社会福利体系。
从构成上看,三大块构成:城镇单位制福利、农村社 区型福利、民政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
(二)依据社会问题的种类:
1、以解决贫困问题为目标的生活与经济保障体系。比 如,面向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面向灾民生活和 困难人群的社会救济;对城市三无(无劳动能力、无 生活来源、生活无人照顾)老人的供养,对农村三无 老人的五保制度等。
2、以保护儿童各项权益为目标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 3、以保障妇女权益为目标的妇女保护事业。 4、以老年人社会问题为工作目标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5、以残疾人社会问题为工作目标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
(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行政体 制
3.社会福利经费 (1)社会福利整体支出。由1994~2019年到2019~2019年度的十年
内,社会福利署的经常开支总额由101亿元增长至328亿元,使社 会福利服务在经常性公共开支中所占比例由8.7%增长至14.7 %。 (2)社会福利开支分类。社会福利署的经常性开支共分为三类,分 别是社会福利署部门开支、对非政府机构的津助(包括合约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计划。 (3)用于各社会服务范畴的开支。社会福利署所提供的服务共分为 七个领域,分别是家庭及儿童福利(17.287亿元,占5.3%)、 社会保障(230.478亿元,占70.1%)、安老服务(35.579亿元, 占10.8%)、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26.617亿元,占8.1%)、 违法者服务(2.935亿元,占0.9%)、社区发展(2.843亿元, 占0.9%),以及青少年服务(12.950亿元,占3.9%)。这些服 务直接由社会福利署及受政府资助的180家非政府机构提供。 4.社会工作员制度

社会行政第三章

社会行政第三章

社会行政第三章社会行政体制社会行政体制是国家或权力机构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架构,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社会体制的基本理论,分析比较各国社会行政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对于推动转型期我国社会行政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第二节各国社会行政体制第三节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第一节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一、社会行政体制的含义及建构原则(一)含义1、体制与行政体制体制与制度、体系是相类似的概念。

体系一般是指由多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的系统,如经济系统;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方式,如福利体制,反映的是社会政策领域里政治因素、社会价值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制度指的是既包含习俗、官僚等秩序的含义,也包括了组织机构、法律等正式的规则,如社会制度。

行政体制的概念:1)它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上,此外,还包括一个国家行政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行政关系和行政规范。

(张国庆)2)行政体制就是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关系模式。

(谢庆奎)我们认为,行政体制就是一个行政系统,包括了行政机关的设置、权力的划分及运行等内容,社会行政体制指国家或权力建构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的架构,包括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系等内容。

2、社会行政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1959年,联合国专家小组报告提示社会行政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有:1)政府有保障供应人民所需要社会服务的责任,这种服务不管由政府机关或非政府组织承担都可以2)社会服务应该是政府职责中一个特定领域3)社会服务行政应集中于一个独立的部门4)社会服务领域的工作乃至其他部门的社会性计划,在计划方面和执行方面都要相互协调配合。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它应包括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的确定是社会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行政讲义

社会行政讲义

《社会行政》讲义课程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福利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现出来,社会工作者要将社会政策转换成社会服务,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和运作方法,因此,如何提高社会福利领域的行政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崭新而紧迫的课题。

社会行政是推行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它通过行政的程序、技术来实现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社会行政包括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

宏观社会行政主要是在政府层面推行社会政策,微观社会行政常常表现为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活动,即通过对机构资源的有效发掘与配置,更有效地提供服务,也就是将社会政策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的行政活动。

具体内容:首先,介绍社会行政的一些基本知识,为进一步理解宏观社会行政、微观社会行政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准备。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社会行政的含义、功能、层次结构、内容、要件、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社会行政的发展等。

其次,在宏观的层面上介绍社会行政的体制和制度,具体包括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中国及国外社会行政体制的分析,社会行政与立法,社会行政组织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

再次,介绍社会服务机构,包括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理论基础、机构的概念、性质、类型、职能,比较不同社会体制下的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服务机构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中介组织,它包括政府及非政府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宏观社会行政体制的影响,同时也与机构自身管理的理念和水平直接相关。

最后,在微观的层面上介绍社会行政的具体过程,包括社会行政的计划、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评估、发展等。

社会行政的管理理论与技术是一个系统的操作过程,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社会政策的落实。

教学大纲:第一章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一、社会行政的概念二、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三、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四、社会行政的涵义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功能一、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最大化二、社会服务效率的提高三、社会政策的修订第三节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一、社会行政是社会政策的执行过程二、社会政策是社会福利的传递过程三、社会行政对社会政策的检验和修订第四节社会行政的发展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二、社会行政作为一种专业方法三、社会行政在不同层面的发展第二章社会行政的结构与内容第一节社会行政的层次结构一、宏观社会行政二、微观社会行政三、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一、社会行政的任务二、社会行政的过程三、社会行政的过程分析第三节社会行政的要件一、社会政策二、社会福利机构三、社会行政人员四、社会服务人员第三章社会行政体制第一节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一、概念二、建构原则三、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第二节国外社会行政体制分析一、美国社会行政体制二、英国社会行政体制三、曰本社会行政体制第三节中国社会行政体制分析一、中国社会行政体制的发展二、中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改革第四章社会服务机构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界定一、组织及其基本理论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定义三、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四、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第二节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能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二、社会服务机构的政治功能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经济功能四、社会服务机构的文化功能第三节不同社会体制下的社会服务机构一、市场体制下的社会服务机构二、计划体制下的社会服务机构三、社会体制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影响第五章社会行政计划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整体规划一、规划的意义二、规划的目标三、规划的类型与结构第二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决策程序与方法一、社会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二、社会服务机构决策的一般程序三、社会服务机构决策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制定一、计划的程序与方法二、制定社会服务机构年度计划的步骤与方法三、社会服务计划的影响因素第四节社会服务方案的选择与制定一、社会服务方案的选择二、社会服务方案的制定三、社会服务方案的评估第六章社会行政的组织第一节社会行政领导一、领导者二、领导的功能三、领导的方式第二节社会行政的沟通与协调一、沟通和协调的含义二、社会行政的沟通三、社会行政的协调第三节社会行政控制一、社会行政控制的涵义二、社会行政控制的类型三、社会行政机构中的冲突与控制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三、社会服务机构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节员工的聘用与培训一、员工的聘用二、员工的培训第三节员工的激励一、员工绩效考核二、员工薪酬管理第四节员工督导一、督导的含义二、督导的模式与方法三、督导的实施与评估主要参考书目:1、张曙编著,《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社会行政》PPT课件

《社会行政》PPT课件

四、社会行政人员的素质与技能
❖社会行政是由社会工作人员实施的 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人员一般 是社会机构的领导者。他不直接提 供服务,而是领导整个机构提供高 质量的服务。所以他不仅要具有社 会工作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须具有 行政学方法的知识。
社会行政人员的素质与技能
筹划判断
预测评价 决策沟通 知识技能
❖ 志愿性慈善团体无力应付西方自由 经济制度所导致的贫困、失业、犯罪与 不幸,政府通过福利立法与设立专门机 构的方式广泛介入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领域。
社会行政体制类型
❖ 1、的社会福利行政体制(澳、新西兰) ❖ 2、社会福利行政与公共卫生行政合一的体
制(英、法) ❖ 3、社会福利行政与劳工行政合一的体制
(德) ❖ 4、社会福利行政与劳工及其他公共行政合
一的体制(泰国) ❖ 5、分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体制(中国)
三、社会行政工作的功能
❖ (1)制度的层次。这是建立社会福利的机 制方面的功能,即转化社会目标成为社 会服务行动或社会方案,其中包括认定 机构所服务的社区的社会福利需要之所 在,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把社会 方案转化成社会政策或设置特定的机构 以处理特定的问题等等。
家庭寄养:让温暖拥抱孤残儿童
❖ (2)管理的层次。这是行政管理方面 的功能,其目标是提高效率与减少 浪费,使人力、物力发挥最大的功 效,其中包括资源的筹措与安置、 具体机构组织与结构形态设计、一 般作业原则的制定、人员及职员的 招募、训练与督导等。
❖ (3)技术的层次。这是专业服务的提 供方面的功能,其目标是提供优质 的专业服务,其中包括确定机构的 服务方案、提供与执行具体的服务 项目,如对受助者的咨询、转案、 辅导或经济上的资助,对服务的效 果进行持续的评估等。

行政组织法(PPT39页).pptx

行政组织法(PPT39页).pptx

2.组织结构体系要合理 3.行政组织的职能划分要合理 4.行政组织的程序设计要合理 (1)行政组织程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立程序、变更程序。 (2)合理的行政组织程序至少应包含两个环节:一是论证 环节;二是民主参与环节 三、民主参与原则 民主参与原则的要求: (一)加强人大对行政组织过程的监督 (二)培养民众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以工作性质和作用为标准对行政组织的分类
1.领导机关。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又称本部机关或实行机构。国务院各部、委、 办以及直属国家总局,地方政府所属厅、局、处、科等。
3.直属机关。是为了主办各项专门事务,为领导机关直接
管辖的单独机构。它不是领导机关的组成部门,级别低于 职能部门。如国务院下属的国家气象局、专利局等。
(三)以行政活动程序为标准对行政组织的分类
1.决策机关。与领导机关基本一致。
2.执行机关。 3.咨询机关。 4.信息机关。如统计机关。 5.监察机关。 (1)对行政系统进行监督检查的专门机关,如国家行政监 察机关。 (2)对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 督检查的机关,如国家技术监督机关、安监局、质监局等。
3.行政组织法是规定行政组织法律责任的法。 4.行政组织法是规范行政组织过程和控制行政组织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三、行政组织法的功能 (一)为公共行政的组织提供法律支撑
1.设定权力 纵向分配
(二)权力配置的功能 2.分配权力 横向分配
3.调整权力
(三)规范、管理职能 1.可以确定行政组织的合理结构 2.可以明确行政机关的设置标准 3.可以规范行政机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三)单行法律中关于行政权和行政组织的规定。如《立 法法》第71条;《行政处罚法》第16条。 (四)行政法规关于行政权与行政组织的规定。如《公务 员法》第14条。

社会行政体制

社会行政体制

• • • • • • • • •
(二)美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构成 1.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立法 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 2.社会行政组织 分为联邦和地方组织 3.社会福利经费 大部分由联邦政府出资 4.社会工作者制度 有完善的社会工作者制度
三、欧洲大陆的社会行政体制
• 其类型是属于保守主义的社会行政体制。 • 特点:社会权利的资格以工作业绩为计算 基础,即参与劳动市场和社保交费纪录为 前提条件,带有保险的精算性质。 • 重视传统,强调家庭关系、教会等在社会 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 其构成(以法国为例): • 社会福利政策与立法 • 社会行政工作组织
四、瑞典的社会行政体制
• 属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 特点:去商品化程度最高,分层化程度则 最低。 • 福利制度安排的基础是福利保障与福利供 给的普救主义。 • 对市场作用的否定。 • 私人部门的福利市场发展不足。
五、东亚社会行政体制
• 东亚福利政策是服从于经济发展的,因而 是一种发展型福利政策。 • 具有明显的补救主义性质,家庭和市场是 满足福利要求的基本形式。 • 政治因素也是东亚社会行政体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
• 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包括社会政策和 社会立法、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经费管 理等。
• • • •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二)组织机构 (三)人员管理 (四)经费管理
三、社会行政体制的影响因素
• • • • (一)国家政治制度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福利资源募集方式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建构原则 • 1.政府有保障供应人民所需要社会服务的 责任,这种服务不管由政府机关或非政府 组织承担都可以。 • 2.社会服务是政府职责中的一个特定领域。 • 3.社会服务行政应集中于一个独立的部门。 • 4.不论采取何种行政体制,社会服务领域 内的工作乃至和其他部门的社会性计划, 在计划方面和执行方面都要相互协调配合。

第四讲-行政体制PPT课件

第四讲-行政体制PPT课件
(一)自治体地方政府----英 国
第一,地方自治政府具有“权 力合一”特点,行政与立法分 权比较模糊不清,没有十分确 定的强有力的地方行政首长。
2021/3/12
28
第二,地方政府是以由议员们选 举产生的地方议会为中心,由地 方议会和各委员会组成
第三,地方政府具有独立地位和 法人地位。
第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法 律上是一种伙伴关系。
第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 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
产。
2021/3/12
11
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类型
一、中央政府体制
定义:
中央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最 高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 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 度的总称。
2021/3/12
12
(一)内阁制----18世纪英国
特点:以国家议会为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国家议会拥有立法和监 督内阁的权力,是国家政治活动 的中心。国家元首一般是世袭的 国王或天皇或由公民选举产生的 总统担任。
A、中央政府体制B、地方政府体制
C、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D、行政区划体制。
E、行政领导体制
3、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 )。
A、阿根廷
B、比利时
C、加拿大
D、斯里兰卡
E、津巴布韦
4、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
A、墨西哥
B、德国
C、新加坡
D、埃及
)。 E、丹麦
)。
2021/3/12
46
5、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 )。
第四,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由有 关的法律确保它们的法律地位,法律 上和理论上它们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是一种辅助关系。而实际上是一种上 下隶属的不平等关系。
2021/3/12

社会行政课件

社会行政课件
何领导活动都必须是在适应和有效改造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绩 效”。情势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会把领导方式与环境力量 的相关性置于重要地位。”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组织资源不仅包括 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包括组织外部的各种资源、各种情 况,比如组织的公信度、社会捐款、资助者与受益者、政府政策等。 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学会在有效配置和管理组织内部资源的同时,最大 可能的争取各种外部资源并有效地加以管理。领导的行动不能超越环 境的限制。有些学者主张,将“应对环境的灵活性”作为评判领导能 力的重要指标。
三、社会行政领导的特点
1、等级性 2、 权威性 3、综合性。现代社会公 众的社会福利需求日益多元化,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工作日益复杂化,这导致了社会行政领导活动的综 合化程度日益提高。这种综合性要求社会行政领导 活动必须有明晰的宗旨、开阔的视野、专门的技能, 以广泛策动资源,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稳 定和发展。4、服务性 5、弹性化。非营利机构常 常要依靠志愿者开展工作。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为组 织工作,吸引他们的主要是机构的使命和良好的工 作氛围。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弹性化、人性化的 管理,
[2]理事会式的组织结构。在许多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中,决策和 治理的结构大多采取理事会式组织结构。理事会的成员构成因 组织而异。一般来说包括社会知名人士、资助方代表、受益者 代表、资深专家等,也有的理事会会吸收退休的政府官员或者 是政府机构、企业的代表参加。理事会制度的有效推行和贯彻, 常常有赖于一位优秀的秘书长(或称总干事)。秘书长是组织的 领导核心,是行政主管和日常工作负责人,理事会的职能能否 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秘书长的作为。
的优点,既具有直线式组织结构统一指挥、职责清楚、秩序井
然、效率较高、组织稳定的优点,又具有职能式组织结构专门

第三章 行政体制.doc

第三章 行政体制.doc

第三章行政体制学习要点一、行政体制的概念与特点1.行政体制的涵义、类型体制与制度的区别:制度是社会为人们规定的共同和根本的行为准则。

具有稳定、普遍的权威的特点。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是有关制度主体如政治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具有不稳定的和可变的特点。

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等关系模式的总和。

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

行政体制的核心::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

就行政体制组成部分的存在状态而言,有表态的行政组织结构体制和动态的行政运行机制。

前者构成行政体制的硬件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沿袭性。

后者是对行政主休行为的方式、原则和程序的规范性约束,它影响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向。

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2.行政体制的特点第一,行政体制产生的先导性。

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在取得统治地位后,就必须首先构建一系列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

第二,行政体制存在的永久性。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体制去行政,是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现实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会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好恶任意确定和随意更改。

第三,行政体制对行政效率影响的全局性。

第四,行政体制各构成要素的可变必性。

行政体制的某些构成要素诸如权力体制、领导体制等会隋着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环境的变化而迟早地发生部分的甚至全部的改变,以适应新的基础和环境的需要。

二、行政体制的功能行政体制对行政系统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这些功能可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积极功能:指它能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增加行政资源的作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体现在:第一,对政府行政组织的框定、调控和制约的作用。

第二,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促进、保证和保护作用。

消极功能:指在特定时期或一定条件下,它能造成行政资源的无为或浪费,妨碍行政管理效率能的提高,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公共行政学第三章行政组织与体制PPT课件

公共行政学第三章行政组织与体制PPT课件

一、中国现有行政体制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六次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 ,在民主政治等方面已有显著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政府职能正在转变,远未到位,行政审批和对企业的行政干 预仍然过多,政企关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2. 政府机构总量仍然偏多,职责交叉重复现象仍然存在,行政 执法体制中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 3. 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中央及 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条块矛盾 突出。 4. 政府与企业、事业、中介组织以第三部门等其他社会主体的 关系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理顺。 5. 行政法制建设之后。
第六章完 谢谢!
古典组织理论
LOGO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共同 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强调自制的层级结构、权 责系统、同一目标、适当人员配置等,从静态 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组织。
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科层制官 僚组织理论
官僚制的结构性特征:专业化;权威性;稳 定性;成员的晋升与培养;大型组织
理论主要有: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系统权变组织理论
第一节 行政组织
LOGO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组织和结构按特定的 形式结合起来,兵役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进行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 可从不同角度理解: 一.广义与侠义的理解 二.静态与动态的理解 三.生态与心态的理解 四.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的理解
3. 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有助于造就更多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 ,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4. 科学合理的行政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的长 效久安。
第三节 行政体制

第三章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第三章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的 种 类


生活与经济保障体制 儿童福利事业 妇女保护事业 老年福利事业体系 医疗事业及残疾人福利事业 矫治社会工作体系
根的 据不 社同 会层 政次 策
宏观社会工作行政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二、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英国


作 行
美国



瑞典
各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英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1.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 2.社会工作行政组织 3.社会福利经费 4.社会工作人员制度
(4)英国政府社会安全制度
一是国民保险制度,针对退休者提供年金; 二是儿童给付制度; 三是救助制度,即所得维持制度,针对保险未能照顾者给予 救助。
2.社会2.工社作会行工政作组行织政组织
1988 年前
卫生及社会安全部 Dept. of Health&Social Security
部长
国常常次次 务务务级级 大次次部部 臣长长长长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 的行政管理体制,其组织管理模式和其他公共领 域的行政管理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是在服务的 对象、内容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二)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服务内容

根的 据不 工同 作 对 象
以对社会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 及其各项相关政策为中心
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对象
根 据 社 会
(4)“大社会”提出
此后的约翰逊总统沿着其前任的方向提出了“大社会” (Great Society)的概念;
在此概念之下,相应地通过了一些重要的社会福利法案,如 1963的《弱智与社区精神健康中心建设法》,1964年的《民 权法案》和《经济机会法案》,1965年的《新民权法案》、 《城市住房发展法》、创立了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的《社会保 障法修正案》,1966年的另一部《住房法案》,等等。

社会行政的概念、内容及层次

社会行政的概念、内容及层次
• 社会行政也称“社会福利行政”或“社会工作行政”,它是 依据行政管理的程序和技术,策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政 策,向有需求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 它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 法之一,其核心在于执行社会政策。
第一节 概 述
第一章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胡锦涛主席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慰问
北京慧灵残障人士服务机构
社会福利资源是社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社会福利 资源,那么作为组织资源、传输资源的行政活动就不可能产生。社会 福利资源的存在形式、数量和类型,对社会行政发生着直接影响。
第三节 社会行政的要件
第一章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三、社会服务机构
在现代社会中,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计划(或项目)都是借助 于组织或机构进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是社会福利输送的主体。 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特征。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市场经 济比较发达的社会,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有三个,即非正式社会福利 系统、正式社会福利系统和社会性的社会福利系统(怀特科,2003)。
第一章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发展
第一章 绪论:何谓社会行政
一、民间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了社会行政的 发展
17——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在欧美蓬勃发展。 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1900年以后,大都市纷纷设立许多私立的救助机 构来协助失业者、穷人病人身心障碍者、孤儿。这 些机构之间往往缺乏协调联系,所提供的救助和服 务往往出现内容重叠及案主反复接受救助等现象。 在此情形下,慈善组织会社(THECHARITY ORGANIZATIONSOCIETY)简称COS。得以创立, 并发出机构间合作的服务意思,目的在于整和各私 立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协调行动提高服务质 量与效率。

社会行政体制

社会行政体制

一、英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 (一)英国社会行政体制的性质
• “自由主义”的鼓励体制 • 特点:去商品化程度最低,而分层化程度 则比较高。 • 在福利制度上安排更多地贯彻市场交易原 则,使获得福利保障或福利供给的条件十 分苛刻。 • 因此,自由主义的社会行政体制社会福利 保障水平不高,其福利支出水平也相应较 低。
(二)体制构成 • 1.社会福利政策和法规 • 2.社会行政组织 • 3.社会福利经费 • 4.社会工作者制度
• 1990年,艾斯平- 安德森将福利体制分为 三大类型: • 一是“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去商品化程 度低,低收入者依赖国家。包括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 • 二是“保守主义”福利体制,中等程度的 去商品化程度。主要代表是德国、法国、 意大利等。 • 三是“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高度去 商品化,普及式的政府给付,高度均等的 给付水平。如挪威、丹麦、瑞典等。
第二节
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
• “福利体制”或“社会行政体制”的概念 是由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安德森 在其经典著作《福利主义的三个世界》中 首先提出和使用的。 • 较早对社会福利制度作比较研究的是社会 政策学者维伦斯基和勒博的《工业社会与 社会福利》(1958)著作中。 • 1974年社会行政学大师梯特马斯在《社会 政策》著作中将福利国家模式分为三种理 想类型,即剩余福利模型、工作能力-成绩 模型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型。
四、瑞典的社会行政体制
• 属于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 特点:去商品化程度最高,分层化程度则 最低。 • 福利制度安排的基础是福利保障与福利供 给的普救主义。 • 对市场作用的否定。 • 私人部门的福利市场发展不足。
五、东亚社会行政体制
• 东亚福利政策是服从于经济发展的,因而 是一种发展型福利政策。 • 具有明显的补救主义性质,家庭和市场是 满足福利要求的基本形式。 • 政治因素也是东亚社会行政体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公共管理课件-行政体制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如何组织起来)

公共管理课件-行政体制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如何组织起来)

诸葛亮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 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 也!”
委员会制行政体制有三大优点:
1) 集思广益,有利于进行科学决策; 2) 分工合作,有利于减轻领导者的工作 负担;
3) 互相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专断。
委员会制行政体制也有两大缺点: 1) 权力不集中,难于提高决策的时效;
2) 责任不明确,容易产生争功诿过和 无人负责的现象。
攻克难点的对策有七:
1. 要重视理论研究,形成科学成果,以有效指导地 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 2. 要创新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法治化形式,努力用 具有公定力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体制改革的方
案和进程;
3. 要加强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
以使人们尽快走出认识误区;
4. 要崇尚和坚守政府的公共性和执政为民的宗 旨,强力消解部门利益;
第一,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
第二,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高
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高
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
第四,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
第五,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推进海上统一执法。 第六,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监督管
理体制。
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五大亮点”
(1)体现一个“综”字。
(2)突出一个“转”字。 (3)推进一个“大”字。 (4)关注一个“民”字。 (5) 建设一个“基”字。
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难点有七:
第一,理论研究难超前;
第二,改革方案难法定; 第三,思想认识难统一; 第四,专有权力难界定; 第五,部门利益难消解; 第六,职能关系难理顺; 第七,人员分流难到位。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概要41页PPT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概要41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概要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一、社会行政体制的含义
体系的含义比较简单,一般是指由多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 的系统,如经济体系
体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方式,如福利体制 概念反映的是社会政策领域里政治因素、社会价值和政治 力量的对比。
制度一词则含义最广泛,它既包含了习俗、惯例等秩序的 含义,也包括了组织机构、法律等正式的规则,如社会制 度
第二种类型是“保守主义”福利体制。该制度类型的特点 是社会权利的资格以工作业绩为计算基础,即以参与劳动 市场和社保缴费记录为前提条件,带有保险的精算性质; 这类制度最初发生在德国并得到长期发展,而后扩展到整 个欧洲大陆,目前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许 多国家都属于这类国家。在这种制度中,总的来说,其社 会权利是根据不同国家所能提供的非商品化程度和不同的 保险精算程度而产生变化的,即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参 保年限、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给付之间的关联程度。
体制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 制度
制度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行政体制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观点有:
A张国庆认为,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 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的 设置上。此外还包括一个国家的行政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行 政关系和行政规范。
社会政策学者维伦斯基和勒博在1958年出版的《工业社会 与社会福利》的著作中,将社会福利制度经典性地划分为 剩余福利模式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式
1974年,社会行政学大师梯特马斯在其《社会政策》著作 中将福利国家模式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福利 模式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社会行政体制
一、社会行政体制的含义
体系的含义比较简单,一般是指由多个部分有机组合构成 的系统,如经济体系
体制,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方式,如福利体制 概念反映的是社会政策领域里政治因素、社会价值和政治 力量的对比。
制度一词则含义最广泛,它既包含了习俗、惯例等秩序的 含义,也包括了组织机构、法律等正式的规则,如社会制 度
第二种类型是“保守主义”福利体制。该制度类型的特点 是社会权利的资格以工作业绩为计算基础,即以参与劳动 市场和社保缴费记录为前提条件,带有保险的精算性质; 这类制度最初发生在德国并得到长期发展,而后扩展到整 个欧洲大陆,目前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许 多国家都属于这类国家。在这种制度中,总的来说,其社 会权利是根据不同国家所能提供的非商品化程度和不同的 保险精算程度而产生变化的,即取决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参 保年限、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给付之间的关联程度。
B 谢庆奎等认为,行政体制是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组织 结构、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
行政体制是一个系统概念,它包括了行政机关的设置,权 力的划分及运行等内容。
相应地,社会行政体制是指国家或权力建构实施社会政策 的制度化的架构,它包括了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 系等内容。
二、社会行政体制的构建原则
D 社会工作(或社会事务)与劳工行政及其他公共行政 混合于内政部之内,如泰国的内政部(下设公共福利司) 等。
E 特殊的复合体制,如美国在1980年以前的卫生教育福 利部。从上述资料可见,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其社会行政 主管机构,但其名称、组织、职责范围各有不同。
3、人员管理
4、经费管理
四、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
工作能力——成绩模型 “婢女模型”
制度性再分配模型
“福利体制”或”社会行政体制”的概念是由艾斯平—安 德森在其经典著作《福利主义的三个世界》中首先提出和 使用的。
1990年丹麦社会福利研究专家艾斯平-安德森根据去商品化 程度与社会阶层化程度对欧美福利体制做出了不同于梯特 马斯的三分法。其中去商品化程度是指社会福利是否是一 种权力的程度,人民维持生活不需要依赖市场的程度;社 会阶层化程度是指社会政策促成社会阶层形成的程度。
艾斯平—安德森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
第一种类型是“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在这种福利体制中 居支配地位的是不同程度地运用经济调查和家计调查式的 社会救助,辅以少量的“普救式”转移支付或作用有限的 社会保险计划;这种源于“济贫法”传统的制度所给付的 对象主要是那些收入较低、依靠国家救助的工人阶层;因 此,这种体制的非商品化效应最低,社会权利的扩张受到 有力地抑制,建立的社会秩序属于分层化的类型。这一模 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即主要是盎 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历史中确立的制度。
B 社会工作与卫生行政合并的行政主管单位,如加拿大、 韩国等的卫生福利部(内设社会福利局)、英国的卫生与社 会安全部(内分社会服务、社会安全及卫生部门)及日本 的厚生省(即卫生与福利部)
C 社会工作(或社会事务)与劳工行政合并的行政主管 单位,如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的劳工及社会事务部, 意大利、智利、墨西哥等的劳工及社会福利部。
2、组织机构
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现已改组为卫生及人类服务部) 1970年编印的《各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代表性国家的比 较研究》以及1971年编印的《各国社会安全计划》,分析 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32个国家的社会工作行政主管机关, 归纳起来可分为五种类型:
A 有完整独立的社会工作行政主管单位:如希腊、法国、 澳大利亚的社会服务部,比利时、以色列的社会福利部, 新加坡、丹麦、冰岛、瑞典的社会事务部。
三、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 1、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按照联合国报告书“社会福利行政的方法”的分类,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主要包 括: a与保健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妇幼咨询、医疗社会事业、精神科社会工作、 保育事业等; b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福利: 包括学校奖励制度、青少年团体休闲活动、成人教育、幼儿园、残障儿童特殊 设施等 C与营养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富有营养咨询及婴儿营养品配给、学校共餐、 营养教育、公共餐厅、贫困者食品配给等; d与雇佣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职业辅导、劳工移民、人事管理、劳工组织事 业、劳工社会福利活动等 e与社会安全制度有关的社会福利: 包括生活保护、非金钱肌肤的服务、家庭访问、咨询以及儿童那个、老人、残 障者的收容设施等 f 与住宅建设及都市建设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为适应新住宅环境所提供的社 会服务中心的运行 g与司法制度有关的社会福利,包括法院社会工作、公营社会福利设施、民间 福利团体、法律援助、预防犯罪教育、假释制度等 h其他的社会事业
1959年,联合国专家工作小组报告书提示了社会工作行政 体制建构的重要原则:
1、政府有保障供应人民所需要社会服务的责任,这种服务 不管由政府机关或非政府组织承担都可以。
2、社会服务应该是政府职责中的一个特定领域
3、社会服务行政应集中于一个独立的部门
4、不论采取何种行政体制,社会服务领域内的工作乃至和 其他部门的社会性计划,在计划方面和执行方面都要互相 协调配合。
社会政策学者维伦斯基和勒博在1958年出版的《工业社会 与社会福利》的著作中,将社会福利制度经典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分为 剩余福利模式和制度性再分配模式
1974年,社会行政学大师梯特马斯在其《社会政策》著作 中将福利国家模式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福利 模式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即
剩余福利模型
“福利国家的真谛是教导人民如何无需依赖它生活”
体制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 制度
制度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行政体制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观点有:
A张国庆认为,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 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主要体现在国家行政机关的 设置上。此外还包括一个国家的行政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行 政关系和行政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