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合集下载

康复医学PPT课件 康复医学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等

康复医学PPT课件 康复医学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等

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的检查时间 根据体位来安排检查的顺序 检查者应尽量靠近被检查者 先查健侧对应肌肉的肌力,以便健患侧对比 注意施加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避免代偿动作 重复检查应间隔2分钟
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腕关节掌屈及尺侧偏:尺侧腕屈肌
3级:患侧卧位,屈肘,前臂旋 后450 ,腕向掌侧屈并向尺侧偏 际
肌肌张张力力评评定定
肌痉挛的分级: 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
进行评定。评定时,患者宜采用仰卧位,检 查者分别对其双侧上、下肢的关节进行活动 范围的被动运动,按所感受的阻力来分级评 定。
痉挛的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肌张力评定小结
• 肌张力的定义 • 改良Ashworth评定标准
一系列连续活动,使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 步行和步态是人体运动功能的综合表现
步态分析 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
步行障碍的影响因素
·神经系统 —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
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 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 ·运动器官 —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 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适用范围: • 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 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 • 关节炎、痛风、截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 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
慎用范围: • 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刚经历肌腱、韧 带、肌肉手术后;骨化性肌炎。
如何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工具
同上
同上
头部上面中点 与椅背的平行线一致
同上
0~300
与两侧肩峰连线一致 0~450
第5腰椎棘突

康复医学概论14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概论14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

2、评定方法
构音器官功能检查: ①听患者说话时的声音特征 ②观察患者的面部如唇、舌、颌、腭、咽、
喉部在安静及说话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呼吸状态 ③让患者做各种言语肌肉的随意运动以确定
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频谱分析、肌电图检查、光纤腭咽喉内镜检 查、电视荧光放射照相术、气体动力学检查等
四、言语失用
言语失用是一种言语运动性疾病,构音器官本 身没有肌肉麻痹、肌张力异常、失调、不随意运 动等症状,但患者在语言表达时,随意说话的能 力由于言语运动器官的位置摆放及按顺序进行发 音的运动出现障碍而受到影响
常伴有吞咽困难
(3)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因小脑或脑干内传导束病变所致构音肌群运 动范围、运动方向的控制能力差
表现为发音不清、含糊、不规则、重音过度 或均等,语音语调差,字音常突然发出(爆发 性言语),声调高低不一,间隔停顿不当(吟诗 状或分节性言语)
言语速度减慢,说话时舌运动差,舌抬高和 交替运动差,系构音肌群的协调动作障碍所致
功能性构音障碍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 能与语音的听觉接受、辨别、认知因素、获得 构音动作技能的运动因素、语言发育的某些因 素有关,大多病例通过构音训练可以完全治愈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
通过检查,可以明确构音障碍类型, 找出构音错误及构音特点,对构音障 碍的训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评定内容
发音器官神经反射、运动 功能及言语功能等方面
表现为说话时鼻音过重,可听见吸气声 发音时因鼻腔漏气而使语句短促,音调低, 音量小和字音不清 伴发症状可有舌肌颤动与萎缩,舌肌与口唇 动作缓慢及软腭上升不全造成吞咽困难,进食 易呛和食物从鼻孔流出 口唇闭合能力差造成流涎
(2)痉挛型构音障碍
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构音肌群的肌张 力增高及肌力减退所致说话缓慢费力,发 音不清,鼻音较重,音量控制差,语音语 调异常,舌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唇、舌 运动差,软腭抬高减退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本章要点介绍了康复医学评定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康复评定的概念;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步态分析;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神经电生理评定;言语及语言功能评定;脑认知功能评定及心理测验;心肺功能评定;个体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等。

第一节康复医学评定概述康复医学评定简称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又称康复评估、康复评价等,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复原残疾者及有功能障碍者的受损功能,由于康复评定可以客观的反映功能障碍的情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打下科学的基础。

因此熟练掌握正确的康复评定技术对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评定的目的: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③动态的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多次评定,通常是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治疗计划。

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后7天)。

可以帮助康复医师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中期评定,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

以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功能变化的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后期评定,在治疗结束后进行。

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的总的功能情况,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提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作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康复评定的内容很广,包括躯体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等几个方面。

康复护理第三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第三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4级 僵直,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26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 (range of motion, ROM) 即关 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运动弧度或关节的远端 向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最终位置与开始位 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就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 度数。可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被动关节活动 范围。评定关节活动范围对于判断病因,评估关 节活动障碍的程度,制订康复治疗计划,评定治 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患者。
19
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测定
握力测试 捏力测试 背肌力测试 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20
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测定可获得精确数据,但测定肌力 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等速肌力测试,旋转角度 预先设定,运动以恒速进行,故对关节活动范围 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骨关节急性扭伤等的患 者禁止应用;对于疼痛、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 疏松、骨折术后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1级 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之末出现轻微阻力。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 现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分时, 阻力均明显 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 动比较困难。
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 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
仰卧,试图伸膝 时可触及髌韧带 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 住对侧下肢,可 主动伸膝

康复医学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认知功能评定

2、运动性失用症
是最简单的失用症,常见于上肢或舌 发生于上肢时可累及精细动作的准确执行, 如洗脸、刷牙、梳头、划火柴、倒茶、用钥匙 开门等动作显得笨拙、缓慢、低下等 舌肌失用时,患者只能张口而不能伸舌 其病灶部位常在非优势侧顶枕叶交界处
评定方法
让患者扣钥匙扣、系鞋带、穿针引线等 精细工作,或用一侧手指快速敲击桌面、 前臂旋前旋后的轮替动作、食指做快速屈 伸等,动作不能准确完成者为阳性
测验内容及要求同上述2中之③,但录音 中有喧闹集市背景等,举手少于8次为异常
知觉障碍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 加,而是对各种感觉刺激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知觉的形成是当前感觉刺激与以往经验和 知识整合的结果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进行的整体反映,是大 脑皮质的高级活动,与人类个体有关,它依 赖感知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知觉包括所有的感觉机能,如视觉、空间 觉、听觉和触觉等 知觉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视觉,识别事物的 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感觉可知事物的属性,而通过知觉才 能够对事物有完整的印象
5、双侧空间失认症
双侧空间失认的患者不能辨别左右,不能 辨认和命名自己和他人的个别手指,常因不 能正确认识字码或词的正确的序位,而不能 正确地运算和书写,产生失算和失写 伴有失算和失写时称为Gerstmann综合征 其病灶部位为左侧顶叶后部与额叶交界处
评定方法
①左、右失认: 检查者叫出左侧或右侧身体某一部分的 名称,嘱患者按要求举起相应的部分,或 由检查者指点患者的某一例手,让患者回 答这是他的左手还是右手,回答不正确者 即为阳性
4、结构性失用症
是伴随空间失认的一种失用症,表现为 对三维空间结构的感知觉和运动程序之间 的障碍,虽然病人有形状知觉,也有辨别 觉和定位觉,但患者不能模仿拼出立体结 构,患者的视觉和动觉过程之间发生分离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一)徒手肌力测试
临床常用的徒手肌力检查及肌力分级法.
此法使受试肌肉在一定的姿位下作标准的
测试动作,观察其完成动作的能力。
由测试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0 1 名称 零(Zero, O) 微缩 (Trace, T) 标准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相当正常肌力的% 0 10
5
6 7
转移
闭目站立 双脚并拢站立
8
9 10 11
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
从地面拾起物品 转身向后看 转身360
12
13 14
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
两脚一前一后站立 单腿站立
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 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
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
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 方案
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
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 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 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 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5级 4级
三角肌中部
3级
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采到正确的测试姿位。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 防止替代动作。 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适当的兴奋状态。 可作简单的准备活动。 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因正常肢体的肌力也有生理性改 变。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有临床意义 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作肌力 测试。
视觉系统
视觉是获得身体在空间中 的位臵及运动 提供头部相对于环境的位 臵并保持头部水平位 主要用于调整头部及颈部 的姿势 视觉系统在鉴别相对运动 时有困难

10康复医学评定

10康复医学评定

痉挛的评定
修订的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修订的 0级 无肌张力增加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出现 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 后50%范围内突 然出现卡住,当继续把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Ⅱ级 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 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 Ⅳ级 僵直, 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MMT肌力分级标准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名称 零 微弱 差 尚可 良好 正常 标准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 动 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 抗阻力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等速肌力测试仪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1.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 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 亦称关节活动度。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是指通过人体自身的主 动随意运动而产生的运动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 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2. ROM异常的常见原因:关节、软组织、骨 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瘢 痕、粘连、关节炎、滑膜炎、关节畸形、 肌无力等。 3.ROM测定的目的: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 的程度;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选择治 疗方法提供参考;作为治疗过程中评定效 果的手段。
4.测量工具: 4. 1)通用量角器 2)方盘量角器 3)电子仪器
通用量角器检查法
• 通用量角器由一把半圆形或全原形的量角器加一 条固定臂及一条移动臂构成, 条固定臂及一条移动臂构成,使用时在标准的测 量姿势体位下, 量姿势体位下,使待测关节按待测方向运动到最 大限度, 大限度,把量角器的中心点放置到关节的运动轴 中心,将量角器的两臂分别放到两端肢体的长轴, 中心,将量角器的两臂分别放到两端肢体的长轴, 然后读出关节所处角度。 然后读出关节所处角度。 。 • 注意:量角器放置的轴心,固定臂、移动臂的正 注意:量角器放置的轴心,固定臂、 确选择。掌握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确选择。掌握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康复医学@三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医学@三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第一节残疾学及残疾分类一、概述残疾(disability)问题是全球性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各类残疾人5亿,占全球人口的1/10,并以每年平均1500万人的速度增长。

儿童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1/3,而2/3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残疾是由慢性疾病所致,其中残疾严重者50%以上是由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多发性血管硬化等造成,大于25%是类风湿关节炎、肿瘤、截瘫、老年性疾病造成。

我国目前残疾人总数已达6000万,1987年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五类残疾人约有5164万人。

从我国统计的残疾人比例(4.9%)来看,明显低于WHO统计资料(10%-12%),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残疾标准中没有包括内脏残疾,诸如心肺、胃肠、泌尿、生殖等内脏器官的功能缺陷。

(一)残疾相关定义1、残疾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由于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残疾与疾病的概念不同,它主要涉及的是那些能影响到活动能力的疾病,这些疾病可以导致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觉障碍、活动障碍、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绪和行为能力异常、智能缺陷。

2、暂时性残疾各种疾病或多或少会影响相应组织、器官、肢体的功能,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功能活动受限,如骨折、肌腱断裂、关节损伤,患者丧失了活动能力,但随骨折的愈合、损伤的恢复,患者逐渐恢复了功能活动,这种短暂性、可以逆转的功能活动障碍称为暂时性残疾。

3、永久性残疾对于那些由疾病或损伤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功能活动障碍称为永久残疾,如外伤后截肢、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的瘫痪等。

4、残疾人是指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性异常的人群的总称。

其机体结构、器官功能、心理与精神功能障碍或丧失,失去部分或不能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活动的能力。

康复医学概论9-关节活动度和肌张力评定

康复医学概论9-关节活动度和肌张力评定

1、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法
评定人员握持患者相关肢体在评定肌肉处于最短位 置开始做快速被动活动,根据阻力情况评定痉挛程度
2、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
Ashworth分级法的原理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检 查法相似 ,评定时还需要考虑阻力出现的角度, 并要求将被动运动的速度控制在 1s内通过全关节 活动范围
(三)肌张力低下的评定
肌张力低下时,肌肉弛缓、牵张反射减弱、触诊肌 腹柔软,肌肉处于抵抗减弱的状态 肌体整体运动功能受损,屈伸肢体时阻力减小,伴 有肢体肌力弱、麻痹或瘫痪;深腱反射消失或缺乏;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扩大等
肌张力是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 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续的不随意收缩 临床以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 到的阻力判断肌张力
2、肌张力的生理作用
①通过关节周围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时 收缩,从而使关节固定 ②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③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 运动能力
④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突然 松手时,肢体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⑤具有随意使肢体在固定状态和运动状态 之间进行变换的能力 ⑥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完成某一肌群协同 运动或某一肌肉独立运动的能力 ⑦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 抵抗感
3、测量方法
通用量角器主要用来测量四肢关节 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 轴中心,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的长轴平 行,移动臂与远端骨的长轴平行,量角器的刻 度面与被测关节的运动平面一致 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 上读出关节活动度
三、肌张力评定
(一)概述
1、肌张力的概念
2、关节活动度的分类
主动活动范围 被动活动范围
3、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
①关节面积大小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大小相差愈大, 关节活动度也越大 ②关节囊厚薄、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则关节的活动度大, 反之则小 ③关节韧带多少与强弱 关节韧带少而弱,活动度大,反之则小

医学专题康复评定PPT

医学专题康复评定PPT
如ADL中的Barthel指数低于20分者,治 疗意义不大---多死亡。高于80分者也不一 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60分者治疗意 义最大。
2021/7/19 星期一
7
肌张力评定
定义: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 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 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2021/7/19 星期一
8
正常肌张力
外观正常 硬度正常,弹性适中 被动活动阻力正常 自主活动自如协调
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主动肌与拮抗 肌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
2021/7/19 星期一
9
能完成抗重力及外界阻力的运动能力 保持姿势 运动控制
以肌群形式协调运动,某块肌肉的独立运动 能力
2021/7/19 星期一
10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痉挛 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 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 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特点:折刀现象 原因:椎体系障碍;上肢屈肌、下肢伸肌
2021/7/19 星期一
11
表现: 1 肌肉隆起明显,肢体处于一种异常姿势
肌肉硬度增加 2 被动活动阻力增大,甚至难以被动活动 3 自主运动困难,协调性降低,固定肌不稳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 PROM检查有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2021/7/19 星期一
21
肌张力评定注意事项
1 同一痉挛患者每天的严重程度是高变异的 痉挛是速度依赖
2 影响因素:情感环境温度、感染、膀胱充 盈度、尿路感染、便秘、压疮、深静脉血 栓、疼痛等。
3 评定应由同一人,相同时间复查

三院康复-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康复医学

三院康复-康复医学评定 吉林大学康复医学
对有构音障碍的患者,除了观察患者发音器 官的功能是否正常外,还可以通过仪器对构音器 官进行检查。
(二)失语症及其评定
定义:失语症是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 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 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实际上是由于脑损 伤使原来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受损的一种语 言障碍综合征。常见于脑卒中、颅脑损伤、 脑部肿瘤等。
感觉功能评定
(一)浅感觉
1.痛觉
2.触觉
3.温度觉
感觉功能评定
(二)深感觉
1.运动觉
2.位置觉
3.振动觉
感觉功能评定
(三)复合感觉
1.皮肤定位觉
2.两点辨别觉
3.实体觉 4.体表图形觉
(四的目的与方法,以取得充 分的合作。
2.检查时采取左右、近远端对比的原则,从感觉缺 失区向正常部位逐步移动检查。
Ⅲ 轻外力作用下维持平衡10s以上(被轻推时,患者可以维持平衡)
Ⅰ 静态维持自身平衡10s以上
Ⅱ 自身动态维持平衡10s以上
Ⅲ 轻外力作用下维持平衡10s以上
Ⅰ 自身维持平衡10s以上
Ⅱ 自身动态维持平衡10s以上
Ⅲ 轻外力作用下维持平衡10s以上
(2)量表法:Berg平衡量表 满分56分,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性。
1. Broca 失语(又称运动 性失语) :
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 家、外科医生Broca接收 了1例51岁病人。他21年 来什么也不说,只能发 “tan”,但他能理解别 人的话。
病人死后,尸解证明左 额叶病变。
186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 论文“我们用左半球说
话”。
Broca失语MR成像
3.检查时被检查者一般宜闭目,以避免主观或暗示 作用。

康复护理学3章康复评定日常生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康复护理学3章康复评定日常生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整理ppt
பைடு நூலகம்
20
康复护理学
生存质量评定
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存质量的定义是:
个人根据自身所处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对于自身生存状 态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充分考虑了其目标、期望、标准 及所关心的各种事物,同时受到个人身体健康、心理状态、 个人信仰、社会关系和所处环境的综合影响
整理ppt
21
康复护理学
整理ppt
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生存质量评定 ●小结
整理ppt
康复护理学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定义 ◆分类 ◆评定内容 ◆评定方法
整理ppt
康复护理学
5
康复护理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定义: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以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 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同性的活动。
整理ppt
6
康复护理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定义:
广义的ADL是指个体在家庭、工作机构与社区里自 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 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在经济上、社 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整理ppt
7
康复护理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分类:
躯体的或基本的ADL (physical or basic ADL,PADL or BADL) 复杂性或工具性的ADL (instrumental ADL,IADL)
整理ppt
28
康复护理学
WHOQOL-BREF量表的结构
Ⅰ.生理领域
Ⅲ.社会关系领域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概论17-心理功能评定

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英国学者汉密尔 顿于1959年编制的一种医生常用的焦虑测验量 表,目前我国常用的HAMA由汤毓华于1984年翻 译引进 它能很好地衡量治疗效果,一致性相当好、 长度适中、简便易行,用于测量焦虑症以及病 人的焦虑程度,是当今用得最广泛的焦虑量表 之—
(2)座谈法
通过座谈可以从较大范围内获取有关资 料,以提供分析研究 例如冠心病康复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可以 通过定期与家属座谈,获得有关心理社会 因素资料并进行等级记录
(3)问卷法
在许多情况下, 为了使调查不至于遗漏重 要内容,往往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列好 等级答案,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 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问卷调查的质量决定于研究者事先对问题 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也 决定于问卷内容设计的技巧性以及患者的合 作程度
初期: 了解心理损害的方面与程度,为制定 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中期: 重复心里评定,根据心理和行为的变 化,可判断康复的效果以及估计预后, 为修改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终期: 心里评定可为全面康复提出建议
康复医学中常用几种心理测验方法: 智力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 人格测验 情绪测验
(一)心理功能评定的目的
(一)急性期或新近残疾的心理反应
突然发生明显的残疾(如脊髓损伤、脑 卒中、截肢),身体状态因而发生根本性 变化 患病后的即刻心里反应分三期: 心理休克期 心理冲突期 退让或重新适应期
1、心理休克期
主要特点是茫然失措,不知该做什么, 出现一些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 有时可出现与现实的分离感
2、 心理冲突期
④焦虑、恐怖反应及抑郁情绪相当常见 ⑤害怕孤独,患病后特别思念亲人,希望 有人陪伴,不敢一人独处,甚至夜间不 敢关灯睡觉 ⑥猜疑心加重,重病患者及残疾者常对医 师或家人察言观色,推断是否有严重病 情被隐瞒 ⑦自卑感加重

03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03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通常采用六级分法,每一级可以用“+”或“-”进一步细分。如测 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加 “-”号。
17:27
评定结果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最大阻力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中等阻力 完成全关节活动并能抗自体重力 消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 可见到或们到微弱的肌肉收缩或肌腱
卧或坐在 髁
轴平行 纵轴平
椅子边缘



踝 背屈 仰卧,踝 腓骨纵轴 与腓骨纵 与第五 0 °~20°
处中立位 线与足外 轴平行 跖骨纵
缘交界处
轴平行
跖屈
0 °~45°
1270:2207/4/19
1270:2207/4/19
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屈和伸、外展和内收、外旋和内旋
1270:2207/4/19
正常情况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要小于被动活动范围。当关节有被动活动受限时, 其主动活动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
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所致。
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部分受限者为关节僵硬,主要为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 挛缩、皮肤瘢痕挛缩及关节长时间固定等所致。
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已有骨性或 牢固的纤维连接。
康复医学评定
17:27
前言
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 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 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 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17:27
康复评定 目的
1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严重 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2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康复医学评定又称康复评定 (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ssessm-ent ) ,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

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康复评定的内容甚广,它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它涉及到器官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等不同层次的功能评定,也可以是以上个层次功能综合评定。

康复评定具有以下目的和作用:①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③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康复评定的方法包括使用仪器评定,或不使用仪器的评分量表、问卷、调查表等,康复评定方法应具有可信性、有效性、灵敏度和统一性。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一、徒手肌力检查(一)徒手肌力检查的特点MMT检查时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然后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

MMT具有以下特点:不需特殊的检查器具,所以不受检查场所的限制;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能够表示出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用测力计等方法测得的肌力绝对值更具有实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功能 心理状况 独立能力 社会关系 生活环境


宗教信仰
精神寄托 ……….
B.评定方法

访谈法 自我报告 观察法

量表评定
WHOQOL-100量表 健康状况SF36 健康生存质量表 疾病影响程度量表 生活满意度量表
第三节 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语言language:包括口语、书面语、姿势语(手势、表情 及手语等) 言语speech:说话的能力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coordination):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 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 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 标等几个方面 共济失调(dystaxia):协调功能障碍,分小脑、 基底节、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评定方法
指鼻试验 指-指试验 轮替试验 示指对指试验 拇指对指试验 握拳试验 拍膝试验 跟-膝-胫试验
B.量角器测定

通用量角器
方盘量角器
电子量角器(E-LINK)
量角器测量肘关节活动度 (演示)
• 测量方法 • 注意事项
四、步态分析

步态(Gait):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步行(walking):双下肢交互移动的过程 步行周期(gait cycle):一侧下肢从足着地到再次 着地的时间过程,分支撑相、摆动相
B.失语症

dysphasia

定义:脑部损伤使原来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受到损伤或丧失的 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
常见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Brocs) 感觉性失语(Wernicke) 传导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
评定内容
谈话:语量、说话是否吃力、语调、发音是否清 晰、语法是否正确 复述 口语理解:给予患者一个指令观察是否理解并执 行 阅读 书写

姿势(posture):指躯体的一种非强制性、 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状态
A.平衡分类

静态平衡:坐、站立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他动态平衡
B.平衡评定法

肉眼观察 量表法:Berg平衡量表、Tinnetti量表、站 起-走计时测试 平衡仪: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动静态 平衡仪
康复评定≈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是指医生给病人检查疾病,并对病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 鉴别,以此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和途径。
截肢
脑卒中
康复评定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 assessment 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发展趋势、预后及转归,为制定康复计划打下基础
ROM(rang of motion):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主动ROM:Active rang of motion,AROM 被动ROM:passive rang of motion,PROM 通常所说的ROM是指PROM 测定方法:徒手、器械
A.徒手测试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粗略估计,不准确
手势语
A.言语障碍

Speech disorder 构成言语的各个环节,如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受损或发生功 能障碍 属于语言障碍范畴(言语障碍、书写障碍、手语障碍)
常见言语障碍

失语症:dysphasia
构音障碍:dysarthria
言语失用:apraxia of speech
评定方法

肉眼观察 足印法
步垫测定法
三维步态分析
步垫测定法
三维步态分析
三维测力台(运动力学)
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运动学)
表面肌电图(电生理学)
五、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balance,equilibrium) :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 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 的一种能力。
5 正常(normal,N)正常
肱二头肌肌力测试 (演示)
B.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要求:3级以上肌力;借助专用器械 握力:握力计 捏力:捏力计 背力:背力计
C.等速肌力测试

借助专门设备(等速设备) 优点:测试准确可靠 缺点:设备昂贵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AD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日常生活活动 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 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 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ADL能力:反映人们在家庭和社区中的最基本能 力,因此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的评定

眼-手-足协调器
六、感觉功能评定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 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 震动觉 复合觉:皮肤定位觉、两 点辨别觉、实体觉、体表 图形觉


七、心肺功能评定

心功能评定 肺功能评定 心肺联合评定
A.心功能评定

心率、最高心率 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梅脱,1梅脱 是指安静、坐位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氧3.5ml [3.5ml/(kg.min)] 热卡=METs × 3.5× 体重(kg)/200


定时间走或跑:6min走;12min走;12min跑;2min 走(心衰) 定距离走:200m走(心肌梗死);10m或20m走(中 风) 运动负荷试验 活动平板试验 踏车试验 手摇车试验 等长收缩试验
B.肺功能评定

最大吸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机体在运动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映 心肺功能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体内无氧代谢 突然增高(拐点)的临界状态;或血乳酸和乳酸 /丙酮酸比值在运动达到拐点时的峰值吸氧量 (极量运动时的吸氧量)


被动活动法:伸屈肢体时感知的阻力
反射检查法:痉挛-反射亢进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强:高于正常 痉挛(spasticity)
强直(rigidity)

肌张力降低:麻痹(paralysis) 肌张力障碍:如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
Ashworth评定法

0级:无肌张力增加 I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突然卡 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II级: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 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 III级:进行被动ROM检查有困难 IV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巴氏指数评定,最常用的ADL评定 10个项目,4个等级,共100分 简单实用、灵敏、信度高,应用最广泛
Barthel 指数评定
ADL项目 自理 进食 10 洗澡 5 修饰(洗脸. 5 梳头.刷牙.刮脸) 穿衣 10 控制大便 10 控制小便 10 上厕所 10 床椅转移 15 行走(平地45m) 15 上下楼梯 10 稍依赖 5 0 0 5 5 5 5 10 10 5 较大依赖 0 0 0 0 0 0 0 5 5 0 完全依赖 0 0 0 0 0 0 0 0 0 0


Ashworth评定法(修订)

I+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 卡住,当继续把ROM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二、肌力评定
Muscle power 肌力:机体随意运动 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肌肉的最 大收缩力或最大肌力 (maximal muscle power)


血气分析 呼吸气分析:化学法、物理法
肺功能仪
电子肺活量计
C.心肺功能联合评定

心肺运动试验: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人体(平板活动) 运动时,对反映心、肺功能 的主要指标进行定量检测。

一般采用心电图监测心功能, 呼吸气分析监测肺功能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

A.徒手肌力测定法(MMT)

0级 零(zero,O) 无肌肉收缩
1级 微缩(trace,T)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 差(poor,P) 能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重力 3尚可(fair,F)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阻力


4 良好(good,G) 抗一定阻力,比正常差
评定标准

>60分 :生活基本自理 40-60分:中度残疾,需要小部分帮助 20-40分:重度残疾,需要大部分帮助 <20分: 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40-60分的康复效益最大
PULSES评定

P:physical condition(躯体状况) U:upper limb function(上肢功能) L:lower limb function(下肢功能) S:sensory component(感官功能,包括视、听、言 语) E:excretory function(排泄功能) S:mental and emotional status(精神和情绪状态) 增加了感官成分、精神与情感状况的评定,比巴氏指数 评定法全面,因此,它是一种总体功能评定
• 泌尿功能和性功能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肌张力评定 肌力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步态分析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心肺运动试验
一、肌张力评定

muscle tone

定义: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 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紧张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