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中国美术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14
• 龙门宾阳中洞主佛 北魏
15
16
响堂山佛像 北魏
四、佛教建筑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17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牵牛 甘肃嘉峪关6号墓壁画 西晋
18
绘画艺术
• 著名画家:这一时期人物画仍是主流,出现了以生活为题材的人物、 肖像画,风格手法上更加注重传神;山水画呈现出独立的趋势;花 鸟画艺术出现萌芽;宗教特别是佛教题材的绘画占有较大比重。
3、 顾恺之: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早期绘画理论家。创作以道释、人物、肖像为主,兼能山水、禽鸟。所作线 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他将战国 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任智 图》。时人称顾恺之为三绝—画绝、文觉和痴绝。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4. 王微:《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 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 别是景与情的联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32
二、书法艺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熟,并各自形成体 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 上的黄金时代。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擅长各种书体,尤以楷书见长。其楷书笔法 遒媚,结构朴茂,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 “钟王”。书法特点字形扁方,行笔古朴厚重,结字舒朗,笔画富有意趣。临摹本《宣 示表》、《荐季直表》。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其楷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 劲键,草书浓纤折衷。对王羲之的书法历来评价很高,后世尊他为“书圣”,并与其子 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 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中国美术史讲义4(魏晋南北朝部分)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讲义4(魏晋南北朝部分)ppt课件
佛教自西汉就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永平 求法”正式开始传播。
作为外来文化因素与艺术表现形式,佛教 与佛教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 文化发生融合、影响,最终完成中国化的 改造,取得了继续、快速发展的空间。
7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概论
美术创作题材范围扩大,人物画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表现士族生活面貌的现实题材作品增加, 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活跃,山水、花鸟画 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风格艺术典型代表为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 五窟造像。
54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艺术风格特点和影响:
云冈石窟主要保存了5世纪下半叶和6世纪初的 北魏佛教雕刻艺术。
地处北魏都城于一世”。
代表着北魏石窟艺术早期成就的昙曜五窟,在
移植外来佛教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继承
46
魏晋时期绘画理论的建设
谢赫与“六法论”:
谢赫,南朝齐梁之间人,著有《画品》(《古 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 专著。
《画品》对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进行评价,其 中对于品评绘画的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六法”所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 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42
山西 大同 北魏 司马 金龙 墓漆 画屏

43
44
魏晋时期绘画理论的建设
宗炳、王微的山水画理论:
宗炳:刘宋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字少文, 南阳人。
著有《画山水序》,提出“含道映物”、 “澄怀味像”、“畅神”等观点。
提出人与山水审美的关系:“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像”;山水与山水画的关系:
27
28
29
30
南朝绘画
张僧繇:萧梁时期,吴(今苏州)人。擅 画人物、山水、走兽,尤擅画道释人物画。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在此阶段,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有明确记载的著名画家,如东吴曹不兴就是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继他之后,如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在画史上均有突出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画家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师承关系。

这时期民间美术活动兴盛,创作技巧不断提高,出现了象嘉峪关墓室砖画、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邓县彩色画像砖、孝子棺石刻画等有着成熟技巧的作品,美术的发展是依靠了民间活动和专业创作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有别于汉代,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了,它一方面发挥教育作用,一方面又成了使人可以得到美感享受的艺术品而成长起来。

在题材多样化的过程中已经显露出表现当代生活的兴趣,在这种倾向里尤其是肖像画得到重视,产生了“悟对通神”、“览之若面”的要求,实际上这是士大夫阶层要求自我表现的一种体现。

此时的绘画形式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这不仅表现在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作品中,而且在孝子棺石刻画,竹林七贤图,甚至邓县彩色画像砖中也采用了这类形式,构图技巧有了提高,绘画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在表现人物面貌、精神气质上有着“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的区别;而在表现技法上则更为突出,有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也有张僧繇“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之分,有用线如春蚕吐丝的传统表现方法,也有其体稠叠、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在形象创作上,陆探微创造的“秀骨清象”概括了同时代社会名流的类型,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与西方交往的扩大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交流,更丰富了传统的表现技法,孕育着唐代绘画新面貌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发时期。

从著录中可以了解到有单纯描绘的花鸟作品,但至今尚无实物资料证实已形成独立的花鸟画,看来花鸟画当时只处于孕育阶段,发展得要比山水画为晚。

有关山水画的著录、著述则较多,山水画的发展和当时玄学思想的盛行,玄学之士标榜隐逸有关,也和江南秀丽的山水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相关。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

一、莫高窟壁画可分为: 佛像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装饰图案和故 事画。 早期的故事画以佛教故事、因缘故事和本生 故事为主。
补充点: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 阳龙门石窟(宾阳洞最具代表性)、甘肃敦煌莫 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戴逵东晋著名画家也是雕塑家、音乐家和哲 学家。 佛教建筑有:塔、寺庙、石窟。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北魏520年)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九色鹿本生》北魏

《尸毗王割肉贸鸽》北魏

莫高窟的北朝绘画内容,主要是讲述佛组出世前经历的佛本生故事, 与佛出世成道后的说法场景。佛本生故事内容丰富,有鹿王本生、萨 垂那本生、须达那本生等故事,宣扬佛家忍让、善良与因果报应思想, 故事以连续的场面展开,从左右向中心发展,构思完整。画面厚重朴 拙,线条粗放,有大片颜色的平涂,可看出受到汉墓壁画及印度阿旃 陀壁画的双重影响。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佛教的发展和魏晋玄学的兴起,对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 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造像和绘画迅速发展,出现了新疆 的克孜尔,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云 冈,洛阳的龙门等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 家,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对绘画功能的认识有了新的转变。 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 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 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 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登上画坛。 工艺美术和雕塑在民族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 艺术形式,呈现出一种承上启下具有融合性特征的新气象。 由于社会动乱和陶瓷业的勃兴,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发 展略有停滞。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

编辑ppt
26
1、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的内容 • 一是画墓主人升仙的图象,或是墓主人
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面; • 二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拥有
的财富; • 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
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
编辑ppt
27
墓室壁画——娄睿墓壁画
• 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 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 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 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 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1987年, 窟
编辑ppt
20
敦煌莫高窟壁画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 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 艺术宝库。
•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 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 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
•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 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 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 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
编辑ppt
6
魏晋南北朝时期保存有壁画的石窟主要有:
• 新疆克孜尔石窟 •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数量最多,
最为精彩。
•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面貌。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
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注重传神,以线为
主的造型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而且
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山水画也在此时逐渐向独
立画科发展;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魏晋《女史箴图》①东晋顾恺之②依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分九段,内容是进解劝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

(开卷以故事为例榜出古代忠于帝王社稷的宫廷后妃。

后段阐述道德哲理内容)。

③人物身材秀美,仪态端庄,云髻高耸,衣袋迎风飘举,显示了高雅而优美的风度。

注重用线造型(高古游丝描),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

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

《洛神赋图》①东晋顾恺之②据曹植《洛神赋》而画。

③以故事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

画面人物之间的情思主要不是依靠面部表情来线路,而是依靠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

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洛神的形象和对他们之间情感动态的描绘,形象的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使人体验到顾恺之概括的“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①南朝·宋江苏南京出土②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当时士族乐于标榜的人物),他们以不同程度地以消极形式反对司马氏政权,提倡玄学清议,隐逸山林结为竹林之游。

荣启期则是战国时的隐士。

③砖画作者力图用简洁的情节与动作来描绘不同人物的性情与特征,特别是在刻画人物外貌的同时力求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这种画具有了肖像画的特征。

描绘七贤最具性格特点的动作神态和以树作割断的分截画面的长卷式构图。

北朝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①北魏山西大同出土②出土了10座漆画屏风,一件五扇,两面绘制,分上下四层,内容为烈女、孝子故事。

漆画以朱漆为底,墨线描绘,榜题黄底黑字,题材内容以及一些画面的处理(带有南方风格)与《女史箴图》极为相似。

《兰亭序》①王羲之东晋永和九年②行草序中所记他与志同好友、萧散明贤41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休禊,“挥毫制序,兴乐而书”,字间毫无隔碍,文思和书法皆为一时之妙,通篇气势完足,神清骨秀,似有神助,为历代法书精品。

中外美术简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外美术简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外美术简史
中国部分
• 魏晋南北朝主要文化
• “玄学”明礼之风
• 《易经》、《道德经》、《庄子》
• 子产“不毁乡校”,曹操“处士横议”
• 清谈 (手执麈尾,形散)
• 何晏、王弼(贵无、道散为器)
• 绘画
• 墓室壁画(题材多四神、佛教、祆教等)
• 北齐、北周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变革的关
键时期,逐渐走向成熟。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 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 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 玄并辟主簿,举秀才,不就。(25岁 ) • 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46岁 ) • 元嘉初,又征通直郎;(51岁 ) • 《画山水序》
• 宗炳与慧远 • 《画山水序》与佛教(《明佛论》)
• • • •
书法 钟繇,正书之祖,楷书最佳。 东晋:草书的成熟期。 王羲之《兰亭序》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 快雪时晴, 佳想安善。 未果为结。 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秋帖
• 王献之 “一笔书” 风格
• 王询 《伯远帖》
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
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
何以加焉?又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
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
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嶢嶷,
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 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南北朝始凿的石窟有15处, 其中最有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①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②甘肃敦煌石窟 ③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④河南龙门石窟
《牛橛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35
2、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造像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2
○ 绘画艺术
一、卷轴画: 1、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2、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风格: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笔法:春蚕吐丝、紧劲连绵 造型样式:曹衣出水 表现技法上:1、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2、张僧繇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18
壁画 一、壁画: 佛教壁画、墓室壁画 1、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2、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19
○ 绘画艺术 壁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 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六法”:
①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②骨法用笔;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③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④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⑤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⑥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47
○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时代简介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时Hale Waihona Puke 代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并成为显学,实质上是自战国、秦汉以来各种哲学思想对世界本 质探求的继续和深入。经过战国秦汉以来的哲学思辩,中国的思维模式已实际上成为一种 无本体终极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兴盛,除了动乱时代人之心灵慰济的需要,另外也是 玄学思维模式作用的必然结果。玄学的“有”“无”之间的思维模式从原理上消除了不同 思想、不同哲学之间身份认同上的障碍——“万物皆自有无之间”。
4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曹不兴
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 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 能力。 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佛教在东汉时 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 和康僧会先后传入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为之 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 据以绘之,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是中国佛像绘画最 早的作品,曹不兴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时期 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 绘画内容在此时亦是由礼教宣传过渡到宗教宣传的时期。 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曹不兴之 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其画人物衣服 布纹疏朗,有“曹衣出水”之称。
7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8
9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在此,顾恺之明 确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他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谢一 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 思想而有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特别注重人物的“传神”,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睹 中”。在阐明表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顾恺之论画的 重要性在于把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
中 国 美 术 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2 3
第一节
绘画艺术
第二节
画学论著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书法艺术及书法理论 佛教壁画 佛教建筑
4
5 6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时 代简介
魏晋南北朝美术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西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西元280年灭吴,统 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 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西元 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 代。 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於建康,史称东晋。西元420年,刘 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五胡十六国,自西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西元439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 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夏、前赵、后赵、前秦、后 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 、西凉、南凉、北凉等十六国。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 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於西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 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西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西元557年西 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西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於邺(今河北临漳 西南),史称东魏。 西魏,西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西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 都长安,史称西魏。 北齐,西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於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 北周,西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於长安,史称北周。

4.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4.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3. 王献之:其书法体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容颜,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 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
4. 卫恒:西晋书法家。《四体书势》,是一部史论结合的重要理论著作, 其内容主要是对篆、隶、草书的源流遗事等的论述。
宣示表 钟繇
兰亭序 王羲之
三、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兴盛,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民族艺术。佛教美 术一般分为佛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郊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迄今
(名词解释:补充)
曹衣出水:糅合中西绘画风格,创造出一种薄衣贴体,衣纹稠密,如出水 中的“曹衣出水”式绘画风格,在雕塑和绘画中影响很大。
21
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 熟,并各自形成体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 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5.张僧繇:萧梁时期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 寺壁画为主。他苦学成才,长于写真, 并善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6、曹仲达:本是西域曹国人,佛像画最为突 出。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 折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 被誉为“曹家样”,与唐代画家吴道子 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 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后世尊他 为“书圣”,并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 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中国美术史课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课件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绘画艺术著名画家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

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

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秒有气韵。

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出身贵族。

他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刻画。

同时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模本,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线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

顾恺之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

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

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

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风格,张僧繇则使“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

“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画学论著顾恺之的画论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记》和《论画》两篇。

在此,顾恺之明确提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他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谢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这里他继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有了进一步的发挥。

中国美术简史简要

中国美术简史简要

中国美术简史魏晋南北朝(220-618)美术:1.著名画家曹不兴(三国吴):是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致使孙权误以为真。

擅画佛像。

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卫协(西晋):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邪始精”,即古代的画都很精略简率,到了卫协绘画趋向精细和注重风范气韵的追求。

在绘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影响。

戴逵(东晋):是首创中国式佛像的雕塑家,创造了“夹纻”漆像法,把漆工艺的技术运用到雕塑方面,是今天仍流行的“脱胎漆器”的创始者,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2.南朝四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其中顾、陆、张与唐代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

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画的,创造了人神相恋的梦幻境界,用以抒发作者失恋的感伤。

《女史箴图》共九段,内容是讲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

采用“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游丝描。

《列女传·仁智图》陆探微(南朝刘宋):谢赫《画品》评价称:“第一品第一人”,创“秀骨清象”的风格,影响当时的石窟和壁画。

以书法入画,运用东汉张芝草书的特点,创造连绵不断的“一笔画”,擅画宗教画、名人肖像画、风俗故事画。

张僧繇(南朝萧梁):有“画龙点睛”的美传。

擅于佛教壁画、雕塑,奇形异貌,夷夏皆妙,始创疏体,有“张家样”之称。

影响了吴道子,同属于“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疏体画法。

曹仲达(北朝):擅画梵像,“曹衣出水”。

后世评价他的风格说“曹家样”。

肖绎(南朝):《职贡图》杨子华(北朝):宫廷画家,擅长人物和鞍马画,据闻他画马晚上会叫。

《北齐校书图》2.理论著作顾恺之:著《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流画赞》,观点:强调“传神”的重要性,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及“迁想妙得”“悟对通神”的创作思想。

在技法上创“高估游丝描”,具有春蚕吐丝的特色,表现了对笔墨技巧的追求。

谢赫(南朝):著《画品》是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第4章 中国美术史_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4章 中国美术史_魏晋南北朝美术

• 创造了一种不用轮廓线的 “没骨”法,全用色彩画 成,改变了顾陆以来的瘦 削型的形象,创造出比较 丰腴的典型,画人“面短 而艳”。张怀瓘评语“象 人之美,张(僧繇)得其 肉,陆(探微)得其骨, 顾(恺之)得其神。”张 僧繇的“疏体”画法,后 人将其画法与唐吴道子并 称为“疏体”。
• 中国古代四大画家:顾恺之、张僧 繇、陆探微、吴道子
*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还造成了道教和 佛教的大繁荣。
• 书画的自觉 “自觉”:自我存在的价值观。 魏晋之前,书画的重要作用是“成教化, 助人伦”。 魏晋以来,书画的创作逐渐脱离实用 的目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活动。 艺术家开始清楚地意识到人的存在价值, 对手中所掌握的书画形式形成了自觉的观 念。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一、时代新风的开拓者 三国时期及魏晋之际的绘画遗存不多, 其壁画的艺术风貌仍显现出与汉代绘画一 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屠牛图
狩猎图
东吴· 曹不兴 名画家,曹不兴,画人物,气势雄; 用丝绢,五丈盈,大笔挥,显才能。 吴主命,画屏风,误落墨,绘苍蝇; 龙虎马。技艺精,与皇严,八绝称。 《古画品录》:“观其风骨,名岂虚战!” 东晋· 卫协 卫协继,从曹师,风格变,富巧思; 用笔健,北风诗,东晋时,名画师。 《古画品录》:“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 最早的绘画理论家,其著作《魏晋胜流画赞》、《论画》、 《画云台山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绘画理论及史料专著,具 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的“以 形写神”、《论画》中提出的“迁想妙得”等,影响都比较 深远。
谢赫与《古画品录》
• 谢赫生活在南齐时代,是著名的人物画 家和美术理论家。 • 《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保留了汉末以来的若干珍贵史料。文章 首先强调了绘画的功能,指出绘画为封 建统治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提 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 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概述
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人物画已达 到成熟,并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如东晋的 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南齐的张僧繇、北齐的杨 子华和曹仲达等。题材范围有所扩大,除服务政教 和宣扬佛教的内容外,还有流行与文艺佳篇相配合 的故事画、描绘现实生活的风格画等。表现能力有 较大提高,由简略变为精微,造型准确,注意传神, 甚至六法备赅。风格也趋多样,名家各具个人特色, 如唐· 张怀瓘评:“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 陆(陆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历 代名画记》)自此山水画开始成为独立画科,然尚 未成熟
卫协继,从曹师,风格变,富巧思; 用笔健,北风诗,东晋时,名画师。 西晋时的卫协被谢赫评为“古画皆略,至(卫)协始 精”,他是使绘画技巧空前提高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 的画家。卫协,西晋著名画家,师法三国吴曹不兴,擅 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曾作大小《列女》,以及 《上林苑》、《北风诗》等图。描法细如蛛丝,尤工人 物点睛,顾恺之受其影响,赞卫协的作品“伟而有情 势”,“巧密于情思”。南朝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 评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跆为兼 善。虽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和曹不兴比较,卫协 有显著提高。由此可知。曹不兴的画和汉壁画接近,线 条粗扩,气魄雄健,注意人物的大体动态,不重视细部 描写,而卫协改变了这种风格,比较精工细密。所以顾 恺之评其《北风诗》卷画“巧密而精思”。这正是由民 间的豪迈风格向士大夫画家的精思巧密风格的过度。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曹不兴 《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
卫协 《列女》,以及《上林苑》、《北风诗》
戴 逵 《竹林七贤图》、《高士图
1. “佛画祖师” 曹不兴与卫协
名画家,曹不兴,画人物,气势雄; 用丝绢,五丈盈,大笔挥,显才能。 吴主命,画屏风,误落墨,绘苍蝇; 龙虎马。技艺精,与皇严,八绝称。 曹不兴。一作弗兴,吴兴(今属浙江)人,为三国时民国画家。是一位了不 起的人物画家,也是最早接受两域佛画影响的画家。他能在50尺长的丝绢上 画大幅人像,心敏手捷,一挥而就,头身四肢都合比例。又擅画龙、虎、马; 在吴地与皇象善书,严武善奕等,世称“八绝”。相传孙权命他画屏风、误 落墨点,因绘成蝇,孙权以为真蝇,用手弹上,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孙权 赤乌元年(228年)冬十月,孙权游青溪,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凌波而行。 因此,便让曹不兴绘其形状。因绘得成功而得到孙权的赞赏,到宋文帝时, 还常用这条赤龙求雨。当时大臣谢赫在秘阁中见到了曹不兴所画的龙头,还 自认为是真龙降临。可见其画作之妙南朝谢赫在秘阁中只见不兴所画的一个 龙头。列入《古画品录》,并评云:“观其风骨,名岂虚战!”曹不兴是文 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佛教在东汉时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 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和康僧会先后传人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 孙权为之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据以绘之, 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是中国佛像绘画最早的作品,曹不兴也成为我国 最早的佛像画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北朝绘画
• • • • • • • • • • • • 西晋至隋,民族战争,经济破坏,少数民族统治,落后,除宗教艺术外, 其它艺术忽闻,画家少,画论空白。 杨自华,北齐宫廷画家,长于鞍马。他墙壁画马夜作水草声;绢上画龙, 开卷便有云气。 曹仲达,域外画家,以画“梵像”著名, 有“曹衣出水”之称。 北朝墓室壁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山西大同, 司马金龙夫妻合葬墓。木制屏风漆画, 红底彩绘,表现技法多样。 北齐娄睿墓壁画:北齐世祖高欢之妻 娄太后兄壮之子。墓道壁画以中层的 出行和回归图最为出色。长卷构图, 最典型画面是鞍马受惊。
标程千古的“六法论”
• 南齐 谢赫 《古画品录》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他在对传 统绘画实践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品画的六条艺术标准。 • 1、“气韵生动” ,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对象的精 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为“六法” 之本。 • 是其它五法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 2、“骨法用笔” ,指作为表现手持的“笔墨”效果,线条的运 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感。 • 3、“应物象形” ,物物之应,客观自然规律、特点、特征;物 我之应,作者对物的认识,主观意图。 • 4、“随类赋彩” ,客观物象自然色彩属性—固有色;画家情感, 艺术追求,客观色彩的主观化。 • 5、“经营位置” ,置陈布势,章法部局,画之总要,组织物象。 • 6、“传移摹写” ,从法度着眼,规矩入手,学习传统技法。 • “六法论”基本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 则。
佛教建筑
•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类。 • 塔:源于印度,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建造。由台基、 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构成的实心建筑物。 • 洛阳白马寺—印度式佛塔。河南嵩岳寺塔—砖塔。 • 石窟:源于印度,依山开凿,晋末入中原。基本形制, 中心柱窟,覆斗顶方窟,穹窿顶椭园窟,摩岩等。 • 寺庙:佛塔与我国木构建筑融合,扩为宫殿式庙宇。 有天井、楼阁、画廊、花园。 • 北朝—石窟 南朝—寺庙 • 佛教建筑特征:1、封闭性,苦心修炼,澄心静虑。 • 2、依山临水,幽静秀雅,与尘世隔离。自古名山多古 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概况
3、此期绘画形式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构图技巧有提 高,绘画风格也呈多样化,在表现人物面貌、精神气质上有 着区别,表现技法上的多样化则更为突出,还有十分成功的 形象创作。与西方交往扩大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国 外的交流,丰富了传统表现技法,孕育着唐代绘画新面貌。 4、绘画理论著作出现。重气韵和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 传神写照是此项绘画理论的精髓,影响深远。 5、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古代著录中有单纯描绘的花鸟 作品,而山水画的著录、著述较多,山水画和当时玄学盛行 、江南山水自然美相关。但山水画真正发展当在隋唐之时。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洛神赋图》(宋摹本)以故事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情节置 于自然山川环境中展开,曲折细致层次分明地描绘曹植与洛神的爱情 故事。画卷开始是曹植表情凝滞站岸边,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 情向往。水波上的洛神梳云髻、飘衣带仙然而来,欲去还留,顾盼之 间流露倾慕。初见后,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相见,最终不奈缠绵 悱恻的洛神,驾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终日思 之,最后依依离去。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人 物间的情思主要不依面部表情显露,而靠人物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 展现。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可望不可及的惆怅情意 ,是顾恺之“悟对通神”艺术主张的绘画表现。全卷人物安排疏密得 宜,不同时空中自然交替、重叠、交换,山川景物描绘无不展现一种 空间美。用笔细劲古朴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为早期山水画特点。 据文献,此图亦可能是画风近似顾恺之的晋明帝司马绍所绘。
《女史箴图》慎独和女史执笔而书
图据西晋张华教育宫中妇女遵守道德规范的文章《女史箴》而画,现存九段, 但画家通过对当时贵族妇女生活的描写,展露出其风采。注重用线造型来创 造绘画形象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以连绵不断、悠缓 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力度不大。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 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 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
概况
2、隋唐概况 (1)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再度混一南北,结束分 裂乱局;不久唐朝替隋。隋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 施,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稳 定了社会秩序。唐代前期出现盛世,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 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衰落,政治社 会黑暗动荡,最终激起了农民大起义,藩镇势力在镇压农民 起义时各怀鬼胎,酿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概况
2、隋唐概况 (1)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再度混一南北,结束分 裂乱局;不久唐朝替隋。隋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 施,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稳 定了社会秩序。唐代前期出现盛世,社会经济繁荣,手工业 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衰落,政治社 会黑暗动荡,最终激起了农民大起义,藩镇势力在镇压农民 起义时各怀鬼胎,酿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Fra bibliotek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概况
1、魏晋南北朝绘画绍扬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采面 貌,出现专业画家,形成创作队伍,人才辈出,且多有师承 关系。民间美术活动兴盛,创作技巧不断提高,出现了诸多 技巧成熟的作品。民间美术活动和专业创作相互促进。 2、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仍有宣教作用,但有别于汉代而 成为使人得到美感享受的艺术品独立出来。题材多样化,显 露画家对当代生活的兴趣,尤其肖像画得到重视,提出了高 标准的要求,实反映了士大夫阶层要求自我表现。
概况
(5)魏晋时期,胡族争战北方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 坏,但落后民族吸收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胡族文化也为中原文化提供了新因素、新特色。北魏统一 北方后,特别是孝文帝采取汉化的进步措施以来,经济文 化也有发展。北方士族和民众大量迁至长江流域,和南方 的相对稳定,促使南方经济文化繁盛。黄河、长江两大流 域内的封建经济、文化势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为强 盛的唐朝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3、西晋画家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的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卫协的绘画多是人物、故实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其创作被 早期中国绘画理论家谢赫的《画品》列为第一品,“古画皆 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 。凌跨群雄,旷代绝笔。”东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顾恺 之认为,卫协的绘画“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善 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1、古代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在当时以绘画著称的画家出 现在魏晋。 2、三国东吴的曹不兴是史籍中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他具 备着高度的写实表现技巧能力,其作品主要是人物画。 曹不兴也是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僧支谦、康僧会先 后到江南传播佛教,康僧会携来印度佛画范本,曹据以绘制 佛像。曹不兴画风影响后世,西晋卫协即直接师承其画风。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4、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擅绘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 等。其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重眼神的描绘,说:“四体妍 媸(chī)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在绘制表现“ 竹林七贤”的诗句中,他体会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他擅 于绘画艺术语言着意刻画对象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所画同时代人物 肖像,均悉心体验,以微小细节衬托出人物个性风貌。绘制有目疾的 殷仲堪像时,高妙地用笔画露白(飞白)手法处理对象眼睛,既传神 又不失其美。画裴楷像时,在面颊上加三毫,顿觉神采殊胜。将谢鲲 画在山岩的环境中,用以衬托人物性格。顾恺之绘画意存笔先,画尽 意在,笔迹周密(和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号为“密体” );他把高古游丝描发挥到完美的极致,所画人物衣纹,线条紧劲连 绵,节奏感和力度控制适当,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 然流畅,傅以浓色,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饶有浪漫色彩。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及文化状态的了解,深刻 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2.重点了解此时期新兴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家、作品的 ,包括对绘画内容、艺术风格和以顾恺之艺术思想为代表的 新绘画理论的认识。 学习建议: 应先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发展、学术文化思想 、政权更迭过程的民族文化融合及佛教等外来文化在中国的 传播,从而全面深刻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概况
(4)皇家贵族对美术的需要增加,招纳画家,收藏法书名画, 直接推动了美术发展。唐代重视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创造 有重大政治题材图画。人物画在唐代达到鼎盛,在反映城乡生活 、描绘道释形象和宗教题材均成就重大,宗教题材作品更世俗化 。山水画继魏晋之后成为重要画种,殿堂宅邸的屏壁装饰出现青 绿和水墨两种风格。绘画领域扩大,花鸟画成为独立形式。 (5)唐代重视发展与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关系,对外文化交 流十分频繁和活跃,不仅和东亚、南亚邻国家关系密切,且与中 亚、西亚,以至欧洲国家有来往;中国美术不仅传播邻国,也大 量吸收他国家文化因素。唐代美术是我国封建社会美术发展的又 一高峰,不但深远影响后世美术发展产,且在世界美术史中辉煌 灿烂,对国外也产生过广泛影响。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顾恺之也是早期中国绘画理论家,传下画论《魏晋胜流画赞 》、《论画》、《画云台山记》,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 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迁想 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基础上进而表现情态 神思(以形写神)。 传世称名顾恺之所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 仁智图》均为唐宋摹本。
概况
(5)魏晋时期,胡族争战北方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 坏,但落后民族吸收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胡族文化也为中原文化提供了新因素、新特色。北魏统一 北方后,特别是孝文帝采取汉化的进步措施以来,经济文 化也有发展。北方士族和民众大量迁至长江流域,和南方 的相对稳定,促使南方经济文化繁盛。黄河、长江两大流 域内的封建经济、文化势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为强 盛的唐朝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及文化状态的了解,深刻 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2.重点了解此时期新兴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家、作品的 ,包括对绘画内容、艺术风格和以顾恺之艺术思想为代表的 新绘画理论的认识。 学习建议: 应先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发展、学术文化思想 、政权更迭过程的民族文化融合及佛教等外来文化在中国的 传播,从而全面深刻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上)和现代于非闇摹本(下)
《女史箴图》局 部(宋摹本)
《女史箴图》婕妤冯媛以身阻熊护汉元帝
《女史箴图》汉成帝班婕妤辞辇
《女史箴图》日月星夺盛极而衰
《女史箴图》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
《 女 史 箴 图 》 夫 妻 相 处 之 道
《女史箴图》勿拒小善毋为小恶
《女史箴图》不可争宠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顾恺之在金陵瓦官寺绘制壁画维摩诘,光彩耀目,轰动当时 ,募得巨款,传为佳话。此像“目若将视,眉如忽嚬,口无 言而似言,鬓不动而疑动”,“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 状”,正是当时探究玄理又追求恬淡寂寞的胜流名士的概括 写照,这种内心恬淡的心理刻画和秀骨清象的类型描写是时 代的特征和产物。唐朝杜甫应当见过此壁画,作诗赞誉:“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此维摩诘壁画原作已毁,但一 些石窟壁画、雕刻中尚可见其影响的作品,例如河南龙门宾 阳中洞浮雕维摩像,而唐代壁画中再绘维摩时,则表现为侃 侃而谈的唐代文人风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