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病毒感染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 供血清学检测的标本采集原则
– 取急性期(发病初期)和恢复期(病后1个月)双份血清,动态观 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
二、病毒的分离
三 大
动物接种-动物模型
培 鸡胚培养
养
方 法
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培养 二倍体细胞培养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征:
– 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 CPE)
•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退形性变,表现为细胞皱 缩、变圆、出现空泡、死亡和脱落。
• 普通光学倒置显微镜可观察
正常细胞
CPE
– 红细胞吸附现象
• 带有血凝素的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 细胞膜上可出现病毒血凝素,能与加入的脊椎动 物(豚鼠、鸡、猴等)红细胞结合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 供分离病毒、检出核酸及抗原的标本采集原则
– 采集时间:发病初期(急性期)采集标本 – 标本类型:在感染部位采取,不同感染取不同部位的标本 – 标本运输:尽快冷藏送检,标本在处理、接种前切忌反复冻融 – 标本的处理与储存: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抗生素以抑制
减毒活疫苗:
Sabin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疫苗 麻疹疫苗、水痘疫苗、腮腺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其他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 等
• 人工主动免疫
–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特点
免疫持续时间 保护力(与自然感染接近程度) 免疫球蛋白产生 粘膜免疫产生 细胞介导免疫产生 毒力回复 疫苗病毒运输和使用中的扩散 受宿主其他病毒干扰 室温稳定性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采集各种器官时要分开使用器械和
容器。
最新课件
10
(二)标本的运送和保存
标本采集后注意无菌、冷冻、保湿、 立即送检。
分离培养病毒的标本要尽快送到实 验室处理和接种。如不能及时送检,可 在4℃冷藏数小时,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则 应 置 -70℃ 。 放 置 在 -20℃ , 病 毒 容 易 灭 活,冻存液中需加入甘油或二甲亚砜等 作保护,避免反复冻融使病毒灭活。
应部位采取标本,处理标本时要考虑病
毒的生物学特性。常见分离病毒标本的
选择见教材P64表4-2。
(1) 心脏疾病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 先天或新生儿感染
(4) 胃肠道疾病
(5) 呼吸道感染
最新课件
6
3.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1) 血液:以无菌手续抽取抗凝血10ml, 抗凝剂可选用100u/ml肝素钠。为了血清 学检查的需要,应抽取另一管5ml血液, 不抗凝送检。
程度上取决于标本的恰当采样和处理,为了保 证标本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采样时间 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急性期 或患者入院的当天进行,越早越好,最好在治 疗之前。疾病后期体内产生免疫力,病毒量减 少或消失。
最新课件
5
2.标本种类的选择
根据临床感染的症状及流行病学资
料,判断可能感染病毒的种类,选择相
清学实验;后者主要是核酸杂交与PCR 及现代免疫学技术。
最新课件
3
病毒分离培养
病原学诊断 形态学检测
病 毒
分子生物学技术——病毒核酸
学
补体结合试验
检
中和试验
验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埃可病毒( 埃可病毒(-) CPE(+)—风疹病毒( CPE(+)—风疹病毒(-) 埃可病毒(+) 埃可病毒(+)
(4)细胞代谢改变
细胞代谢变慢 pH变化减慢 pH变化减慢
2.病毒形态学鉴定
电子显微镜:设备、操作复杂, 电子显微镜:设备、操作复杂,应用受限 光学显微镜:可见大病毒 痘类病毒) 光学显微镜:可见大病毒(痘类病毒), 大病毒( 对一般病毒检测意义不大 对一般病毒检测意义不大
腮腺炎病毒感染细胞
(3)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胚肾细胞 病毒增殖,CPE(-) 病毒增殖,CPE(
埃可病毒+ 埃可病毒+人胚肾细胞
病毒增殖,CPE(+) 病毒增殖,CPE( CPE(CPE(-)—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 +人胚肾细胞 埃可病毒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数小时内出结果 病毒颗粒 病毒成分(抗原或核酸) 病毒成分(抗原或核酸) 早期抗体检测( gM) 早期抗体检测(IgM)
(一)形态学检查
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包涵体
(二)病毒成分检测
1.病毒蛋白抗原检测 免疫标记技术
2.病毒核酸检测 核酸扩增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测序
3.病毒血清学鉴定
(2)免疫标记法(FIA、EIA、RIA) 免疫标记法(FIA、EIA、RIA) ——多种病毒鉴定 ——多种病毒鉴定 (3)凝胶免疫扩散试验(gel immuno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immunodiffusion test) test) ——多种病毒鉴定 ——多种病毒鉴定
4.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效抑制 HIV gp120与 T 细胞 CD4 分子结合;新霉素 B 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作
3. 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替拉瑞韦、波普
瑞韦、西咪匹韦 4. 整合酶抑制剂:拉替拉韦、艾维雷韦
5.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1. 干扰素(IFN)
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毒性小,使用同种IFN无抗原性,主要用于 HBV、HCV 人类疱疹病毒和乳头瘤病毒等感染的治疗。
用病毒复制中的调控因子,阻断 RNA 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干扰病毒 RNA 的复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五、治疗性疫苗
是一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新型疫苗,主要有 DNA 疫苗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prevention of viral infection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生物制品
1. 灭活疫苗(inactivaed vaccine) 通过理化方法将具有毒力的病毒灭活后制成灭活疫苗,这种疫苗失去了感染
性但仍保留原病毒的抗原性,常用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甲型
炎病毒VP1结构蛋白、HBsAg及狂犬病病毒刺突糖蛋白等。
4. 基因工程疫苗(genetically engineering vaccine) 采用DNA重组技术,提取编码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插入载体,并导入细
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纯化后制成的疫苗。例如目前已广泛使用的重
病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致病性、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
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1.杀细胞效应 2.包涵体形成 3.细胞膜改变: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病毒感染细胞后不阻碍细胞的代谢,不使细胞溶解死亡, 成熟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再感染邻近细胞。但病毒可 引起宿主细胞膜改变。 1)细胞膜融合:病毒感染人体可导致感染细胞与邻近 正常细胞的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借此促成病毒 的扩散。如麻疹病毒。 2)细胞出现新抗原: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可引 起宿主细胞膜组分的改变,形成自身抗原,或由病毒 基因编码的抗原也可表达在宿主细胞膜上,构成新抗 原。 两者均可诱发免疫应答,致宿主细胞损伤或破坏。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致病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一、感染的途径 二、感染的类型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二、抗病毒免疫
教学目标
掌握病毒感染的途径、感染的类型、包涵 体的概念 熟悉 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病毒的感染:指病毒通过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 入机体,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 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的影响 1.杀细胞效应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多见于无包 膜病毒。 (1)病毒增殖、释放时引起细胞裂解 (2)病毒增殖,阻断宿主细胞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 (3)病毒感染后,细胞膜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强,酶 释放 (4)大量的衣壳蛋白,直接损伤宿主细胞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1、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
A轮状病毒 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 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因:病毒毒力弱或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不能大量 增殖,不造成细胞、组织的严重损伤。 也可因病毒不能最后侵犯到达靶细胞,不出现临床 症状。 隐性感染者可向体外播散病毒而成为传染源。 二)显性感染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 方法与防治原则
吉林医药学院 鞠晓红
重点难点
重点 • 病毒培养标本采集与处理原则 • 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指标 • 病毒感染特异性预防方法 难点 • 病毒鉴定技术 • 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来自录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病毒感染的诊断
二、病毒感染的治疗
1.抗病毒化学制剂 • 核苷类药物:碘苷、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等 •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 蛋白酶抑制剂 • 其他:金刚烷胺、磷甲酸钠等 2.干扰素及诱生剂 3.其他 • 中草药、新抗生素、治疗性疫苗、治疗性抗体等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原则基本与细菌相似,但应注意: 1.污染标本用“双抗”或两性霉素B处理 2.低温保存,尽快送检 3.血清学诊断采集双份血清(早期和恢复期)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1.动物接种 2.鸡胚培养 3.细胞培养
1.动物接种 • 目前较少应用 • 常用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家兔、鸡等 • 接种途径:皮内、皮下、肌肉、腹腔、静脉等 • 应用:无敏感细胞培养的病毒
(2)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的表现 • 细胞代谢改变:pH值改变 • 细胞病变效应(CPE):细胞聚集、融合、坏死、脱 落溶解或形成包涵体等 • 红细胞吸附:与加入的脊椎动物红细胞结合 • 干扰作用:抑制其后加入病毒的增殖,阻抑后者特有 的CPE
(二)病毒的鉴定
• 形态学鉴定:电子显微镜 • 血清学鉴定:用已知抗体鉴定病毒种、型和亚型。常
2.鸡胚培养 一般选用9~14d孵化鸡胚 • 卵黄囊接种:乙脑病毒 • 羊膜腔接种:流感病毒初次分离 • 尿囊腔接种:流感病毒传代培养 • 绒毛尿囊膜接种:疱疹病毒 • 脑内接种:狂犬病病毒
病毒性感染的防治策略与治疗
病毒性感染的防治策略与治疗病毒性感染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肝炎、艾滋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防治病毒性感染是医学界和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防止病毒性感染的最基本方法就是保持生活卫生,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体液、注意饮食卫生、保持空气新鲜等。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病毒性感染的有效方式。
根据疾病特征,疫苗接种时间、年龄群体、剂量等会有所不同。
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性感染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现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中,可快速检测出病毒并准确区别病毒感染类型。
此外,微生物治疗(包括细菌治疗和真菌治疗)也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深入了解人体及细菌的共生关系,发现了一些有益细菌对感染病毒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针对不同种类的病毒感染,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一些便利性很高、症状相对较轻的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手足口病等,建议采用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休息、多喝水、保持营养等。
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病毒感染,如SARS、H1N1等,需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等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并非万能,有些药物治疗作用明显,有些仍在尝试的阶段。
此外,病毒性感染的治疗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病毒传播。
2. 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3. 选择合适的药物,按时按量服药。
4. 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总之,病毒性感染的防治策略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体化治疗方案、远离病原菌、完善检测诊断等等。
在不断的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病毒性感染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始终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病毒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共58张PPT】
• 病毒体形态结构
• 对脂溶剂敏感性
二、病毒分组
• DNA病毒
• RNA病毒
• DNA 和RNA 逆转录病毒
•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sviridae) •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
三、亚病毒
1. 类病毒(Viroids)
• 很小 (250~400nt) ,杆状 RNA 分子,有二级结构
– 装配(assembly) – 成熟(maturation) – 释放( release )
1. 吸附和穿入
• 接触→结合→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融合 --- 包膜病毒
• 穿入
胞饮 --- 无包膜病毒
HIV
2. 脱壳
--病毒在细胞内必须脱去衣壳,其核酸方可在宿主细胞中发挥指令作用 --多数病毒在穿入时已在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并释放出病毒的基因组 --少数病毒的脱壳过程较复杂。这些病毒往往是在脱衣壳前,病毒的酶已在起转录 mRNA的作用
目录
•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部分 病毒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特点
–第二部分 病毒的增殖 –第三部分 病毒的分类
• 病毒感染与免疫
•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一、病毒的增殖特点
• 必须中活细胞中进行 • 敏感细胞
• 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
二、病毒的复制(Replication of viruses)
3. 核衣壳(Nucleocapsid)的对称形式
核衣壳:核心+衣壳
•螺旋对称型(Helical Symmetry)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Icosahedral Symmetry )
微生物学知识点常见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微生物学知识点常见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微生物学知识点常见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微生物感染是指人体被各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感染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这些感染,了解微生物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感染类型之一,细菌可以引起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
首先,诊断细菌感染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可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出细菌,并鉴定其种类,药敏试验则可以测试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基于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二、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病毒感染是另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感染类型,病毒可以引起感冒、流感、肝炎等疾病。
与细菌感染不同,病毒感染的诊断比较困难,通常需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病毒基因片段。
治疗病毒感染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烧、止咳等。
对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三、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真菌感染可以引起皮肤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诊断真菌感染主要是根据病变部位取样进行真菌涂片检查和真菌培养,可以确定感染菌株以及菌株的敏感性。
治疗真菌感染常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氟康唑等,可以口服或者局部使用。
对于一些顽固性真菌感染,也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抗真菌药物。
四、寄生虫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寄生虫感染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等,常见于热带地区。
寄生虫感染的诊断一般是通过血液检查,如血涂片或者血清学检测来确定感染。
治疗寄生虫感染常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氯喹、莫西沙星等。
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的预防。
五、医院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感染,常与手术、留置导尿管等治疗操作相关。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介绍ppt演示课件
二、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生物制品
免疫血清
血清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等
.
20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核苷类药物 碘苷 阿昔洛韦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抗病毒 化学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其他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中草药
反义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剂 干扰RNA 治疗性疫苗 核酶(ribozyme)
.
5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
电镜直接观察 病毒颗粒 光镜检查包含体
检
测
查病毒
病毒抗原 分离培养 病毒核酸 病毒酶类:如逆转录酶
内
容
查特异性抗体
. 6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原则基本与细菌相似,但应注意:
1.标本用“双抗”或两性霉素B处理
2.低温保存,尽快送检
3.血清学诊断采双份血清
. 7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分离培养方法类型 细胞培养(cell culture)
病毒学
病毒感染的 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
1
Hale Waihona Puke 教 学 目 标熟悉: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常用 生物制品。 了解: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效抗 病毒药物的抗病毒机制及应用价值。
.
2
思考:
病毒如此之小和活细胞内寄生,我们
如何分离培养及检查? 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的理论 基础是什么? 可通过什么方式预防病毒的感染?
. 12
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 如腺病毒等多数病毒
. 13
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 HA+红细胞表面HA受体→细胞吸附
腮腺炎病毒感染细胞 (HA) + 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 病毒胞膜表面血凝素 .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第24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干扰素定义、种类及抗病毒机理和特点。 (2)中和抗体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机制。 (3)病毒的培养方法。
3.难点:
(1)干扰素诱生、抗病毒作用机理。 (2)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增殖指标。 (3)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教学媒体选用、板书、互动设计等):
新抗生素、治疗性疫苗、治疗性抗体、基因治疗剂。
媒体选用
采用具体的举例和多媒体、彩色投影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
板书设计
(1) 抗病毒免疫。 (2) 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3) 抗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4)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教学小结
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 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IFN 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效应;病毒 中和抗体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其作用机制为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位,或改 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侵入易感细胞;感染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构成病毒 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因素是:CD8+ CTL 和 CD4+ Th1 细胞;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与是否是全 身性病毒感染、病毒血清型种类和是否易发生变异有关。
(2) 熟悉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3) 了解细胞免疫抗病毒作用特点及机理;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1. 主要知识点
(1) 抗病毒固有免疫。 (2) 抗病毒适应性免疫。 (3) 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4)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5)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6) 病毒感染的治疗。
病毒学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讲义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病毒感染的诊断
(一)形态学检查
1. 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病毒形态和大小
(李凡主编的第 8 版医学微生物学 图 27-1,258 页)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病毒感染的诊断
(一)形态学检查
2. 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毒形成的包涵体、合胞体等
(李凡主编的第 8 版医学微生物学 图 33-2,314 页)
(二)病毒的鉴定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 病毒感染的常用鉴定方法
(2)病毒血清学鉴定:用已知特异性抗体对病毒进行种、型和亚型的鉴定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病毒的鉴定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 病毒感染的常用鉴定方法
(3)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对病毒的蛋白抗原和核酸进行检测,方法包括 蛋白印迹技术、核酸扩增、核酸杂交、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等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病毒感染的诊断
(二)病毒成分检测
1. 病毒蛋白抗原检测 用已知特异性抗体对病毒抗原进行早期诊断,常用方法酶免疫测定
(enzyme immunoassay,EIA)、免疫荧光测定(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蛋白印迹(Western blot)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1. 动物接种
(1)应用:无敏感细胞培养的病毒 (2)优点:结果易观察,可建立动物模型 (3)缺点:要有饲养条件,费用高,可能有潜伏病毒,对许多人类病毒不敏感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
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 断,如病毒分离、血清学 检测等。
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为主,如解热镇 痛、止咳平喘等,同时注 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老年人病毒感染的特点与诊断治疗
老年人易感性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容 易感染病毒,且感染后并 发症较多。
常见病毒
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 等是老年人常见的病毒感 染。
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 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01-19
目录
• 病毒感染概述 • 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 • 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 • 常见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特殊人群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01
病毒感染概述
病毒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病毒感染定义
指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并在易感宿主细胞中增 殖的过程。
病毒感染分类
根据病毒种类和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道病毒感染 、消化道病毒感染、皮肤病毒感染等。
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传染性
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接触、粪 口等途径传播。
02 季节性
部分病毒感染具有季节性特点,如流感病毒在冬 季高发。
03 易感人群
不同年龄段和免疫力状况的人群对病毒的易感性 存在差异。
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 子和嘴巴,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特别是在病毒高发期 ,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活动。
社区防控策略与实施
社区宣传教育
01
加强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社区监测与报告
02
建立社区病毒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采取相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病毒蛋白 的检查:主要包括免疫 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斑点 -酶免疫、 Western印迹分析等。 (5)病毒基因 的检测:包括核酸分子 杂交技术和 PCR。 (6)血清学 实验:检测病毒抗体。常 用的方法有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Western 印 迹法等。
5、免疫制剂:现有病毒的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单克隆抗体、治疗性疫苗(如HSV、 HBV、HIV、狂犬病毒疫苗等)。
对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效果远不如 抗生素等对细菌感染的疗效,因而 疫苗 的使用在病毒感染预防中显得尤为重要。 有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 苗(如今被广泛应用的乙型肝炎重组疫 苗),核酸疫苗 (包括DNA疫苗和 RNA疫 苗),是由载体(如质粒DNA)和编码病原 体某种抗原的 cDNA或mRNA组成,较 多的是DNA疫苗。
北京BRDⅡ体
甲型肝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杭州H2株,上海-长春L-A-1株
人用狂犬病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
北京aG株 北京P3株
森林脑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 基因工程疫苗(酵母菌表达)
森长株 由美国Merck公司引进
病毒感染的 诊断与防治原则
内容提 要
一、病毒的诊断 二、抗病毒治疗 三、病毒感染的预防
1、 标本 的采集与送检:用于分离病毒 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应采集如鼻咽分泌物、脑脊液、 粪便或血液 )。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易
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送标本中注意 冷 藏。
2、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如HIV中已 设计出针对逆转录酶及蛋白酶活性位点 的抑制剂,经细胞中核实确有抑制病毒 蛋白酶的作用后,已开发出药品,并已 获准进行临床试验。其商品名称分别为 indinavir及ritonavir。华裔美国科学家用 3TC加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治疗HIV,被 称为“鸡尾酒”治疗方案,可较长期抑 制病毒复制,受到普遍重视。
表25-1 我国常用的病毒疫苗
疫苗名称
疫苗种类(培养细胞种类)
脊髓灰质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Vero细胞)
麻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 )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
风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毒株来源
美国Sabin Ⅰ,Ⅱ型 中Ⅱ17 ,中Ⅱ2株 沪191,长47 株
上海S79株
抗病毒药物或制剂 设计原则/基本策略可 分别从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穿入、脱衣 壳,病毒核酸复制及装配与释放等不同环 节设计不同药物,对抑制病毒基因复制、 转录及转译的药物和制剂是开发抗病毒药 物的热点。
1、核苷类 药物:是最早用于抗病毒治 疗的药物。如用于眼疱疹病毒感染的碘 尿苷(IDU,商品名疱疹净 );无环鸟苷 (acyclovir,商品名阿昔洛韦 )及丙氧鸟 苷(ganciclovir,DHPG),是新一代的核 苷类药物。另一种核苷类药物 (3TC) , AZT在临床应用中也正成功地抑制 HIV 的复制。
3、其他: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 剂以及细胞因子IL-12,TNF和一 批中草药等天然药物如黄芪、板 蓝根、大青叶等具有抑制病毒复 制作用。
4、抗病毒基因治疗:根据病毒基因组设计 部分能特异地与其互补的寡核苷酸(又称反 义RNA或asON),及反义寡核脱氧核酸 (asODN),反义寡核苷酸(asON)、核酶 (ribozyme)等不同类型的各种制剂,可阻抑 病毒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从而阻抑 蛋白质的合成。
2、诊断方法有:
(1)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动物接种、 鸡胚培养、 组织培养。
(2)细胞学 检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受染细胞出现 CPE。特别是某些 病毒感染出现的包涵体对诊断有一定意 义。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在光镜下 可见在浆内或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大 小、形态、位置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