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的语用学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总第96期)
重庆大学
讲 师 冉永平
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
1.两门交叉学科
目前话语分析在研究超句现象、研究实际运用的自然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在话语生成、理解以及运用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格局和研究方法。
话语分析和语用学这两门语言学的分相学科都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它们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方面仍然众说纷纭,而且各自的基本理论尚需充实、完善和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难以定界,存在两种说法:(1)话语分析属于语用学;(2)话语分析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们的学科交叉性,与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体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需要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格局。在有关话语分析的论著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的是交叉性研究,如话语和语法、话语和语义、话语和语用、话语和认知、话语和交际等。然而在语言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用学目前也正处于一个横向跨面、纵向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的发展阶段,与话语分析一样都以实际运用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它们有较多交叉重叠之处。这为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现象本身提供了新的视角,补充纯语言形式研究的不足,但二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21话语分析与语用学沟通的基础
话语分析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探讨语篇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是如何
连接在一起构成语篇的,以及它们之
间的衔接关系与意义连贯问题,它注
重语篇结构分析。H atch(1992)指出,
衔接指连句成篇的表面形式特征,它
包括语用学家L evinson(1983)提出的
五种指示标记(人称指示、地点指示、
时间指示、社交指示、话语指示)和
H alliday和H ason(1976)提出的五种
语法衔接关系(参照、替换、省略、连
接、词汇搭配)等,而连贯指语篇内的
潜在连接功能,通过交际制略因素、方
案(scri p t)理论、言语事件结构等表现
出来。可以说语篇衔接与连贯往往是
多层次的,最上面层是包括语篇和语
用学的社会符号层;第二层是包括及
物性、逻辑连接、语篇结构等的语义
层;第三层是包括结构衔接和主述位
结构等在内的结构层;最后一层也是
最低层就是词汇层和音系层(胡壮麟,
1996)。这说明话语分析最终要超出语
篇结构分析,将常规话语分析和语用
学分析结合起来,相互弥补,才能理解
一个完整的语篇,把握语篇信息及其
交际价值。
211语境 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都
十分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
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话语或语篇是
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
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
境。H asan(H asan&H alliday,1985)
曾强调语篇和语境是两个不可分割的
概念,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预测。
语篇是语言在某一语境中的具体运
用,而语境则是语篇得以产生的环境
条件,对语篇起着相应的选择作用,如
选择语篇的组织结构、语体风格等,脱
离语境也就谈不上话语分析,因为话
语分析主要以实际运用的自然语言材
料为基础,结合情景语境作超句分析。
B row n和Yule(1983)曾讨论了
语境在话语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语境
分为话语现场、上下文和社会文化背
景知识,并提出两条决定相关语境的
原则:局部理解原则,指所涉及的语境
因素不应该多于理解某一话语时所需
的语境因素;类推原则,指人们可根据
过去的经验加以类比,来理解话语。我
国著名学者陈平(1991:64—65)指出,
话语分析涉及三个方面的语境内容:
(1)局部的上下文环境,限于同分析对
象前后毗连的语句;(2)话语的微观使
用环境,包括语篇主题、目的、当时当
地的情景、对话双方的关系等;(3)话
语的宏观使用环境,指广泛的社会和
文化背景。这三方面的语境因素都会
影响话语的组织、生成和理解。目前为
话语分析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的系统
功能语言学又将语篇语境因素分为三
大类:(1)语场,指话题以及与之有关
的活动;(2)语式,指话语活动所选择
的渠道,口头的或书面的;(3)语旨,指
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在特
定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这三种因素又
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有着
密切联系。总之,影响话语分析的语境
内涵十分丰富。
语境在话语分析中具有无可否认
的重要作用。话语分析注重语篇的衔
接机制(cohesive m echanis m),外照应
(exopho ric references)把语篇和情景
联系起来,反映了语篇对情景的依赖
程度,语篇的外照应项目越多,语篇对
情景的依赖性就越强。话语分析关注
的不是孤立于语篇语境之外的句子,
而是语境之中句子之间或话语之间存
在的模式和规律性,这与脱离语境研
究句子的传统语言学截然不同。同样,
意义连贯(coherence)也必须依赖语境。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可分为两种:直示意义和隐示意义。前者即语篇的表层意义,通过分析意义单位较容易把握,但后者往往需要结合语境,进行语用分析,超出语篇的直示意义,才能领悟其深层次的隐示意义。
语境更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它和言语行为的相互作用构成语用学的中心内容。语境与言语活动的参与者、言语行为,尤其与正确理解会话含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许多学者都通过语境给语用学下定义,如“语用学是利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Fa2 so ld,1993:119);“语用学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何自然,1988:3),等等。尽管人们对语用学同对话语分析一样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各种定义都强调语境因素的重要性,把话语和语境作为语用学研究的客体,把话语产生和理解的主体,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作为研究的对象,综合研究语境、话语、说话人、听话人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意义。可以说对语言进行的任何语用研究都须将语言置于一定语境研究之中进行,离开语境研究的语用学就不能称为语用学。
近年来给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关联理论特别强调语境信息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听话人为了理解话语往往需要刻意追求最佳的语境效果,使话语和语境之间获得最佳关联(op ti m al relevance),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2.2语言功能 话语分析和语用学都将语言置于具体的使用环境,强调对语言功能的研究,但各有侧重。话语分析将语篇视为语义单位,体现一定的话语功能(discourse functi on),研究话语功能通常强调研究话语信息分布和组篇的种种手段,也即研究话语的衔接和连贯、信息流的控制策略、话轮、话语信息的主次、信息结构等,并以邻近语对、话轮系统、插入顺序、成次范畴化机制等结构原则的控制和调节为主要目标。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话语分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强调对语言社
会功能的研究,关注概念功能、人际功
能和语篇功能三大纯理功能是如何在
语言系统中得到体现并受社会因素制
约的,同时还强调口语和书面语的主
题结构和信息结构。H alliday与
H asan(1976)提出的衔接理论在很大
程度上向人们展示了语篇内部不同成
分所具有的各种语义关系、语义关系
的体现方式以及这些成分的相互衔接
与作用。然而,他们过多地强调了衔接
的重要性,即重点研究衔接纽带、衔接
链等形式标记上,并认为衔接程度的
强弱与连贯程度的强弱成正比,从而
忽略了语篇话题、背景知识、语境等其
他因素对意义连贯的作用,也就削弱
了衔接理论对语言功能的解释能力。
因此,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的话语分析也应该吸收语用学的一些
合理部分,如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
理论、关联理论等。
语用学则是根据语境来分析话语
的交际功能和语用价值。语用研究本
质上是一种功能主义的研究,是功能
主义理论的一种实践(何兆熊,1991)。
它以语言功能为依据,从功能的角度
去解释话语形式、话语价值等,涉及说
话人、听话人、语境、言语行为等因素,
运用语用原则对具体的语言事实展开
功能主义的研究。
语用学中可接受的话语并不一定
完全表现为语法上和语义上都合格的
句子,而语法上和语义上都合格的句
子如果与语境不协调,无论其本身如
何正确也是不可接受的。会话含意、间
接言语行为的功能是目前语用学对功
能研究的重点。此外,语用学还较重视
对语言形式的功能研究,如时体形式
的语用功能、情态助动词的语用功能、
条件句和否定句的语用功能,以及预
示语列、插入语列等会话结构的语用
功能。这些语用学研究的功能往往在
话语分析考察的范围之外。
31话语的语用学分析
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就
是连贯性话语,研究话语的生成、理解
及话语模式等问题,主要通过语言使
用者和语境的联系,分析语篇句子序
列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语篇结构
等。话语或语篇从生成、传递、接收到
理解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它进入交
际之后形成语义层和语用层,然而目
前话语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比较拘
泥于宏观和微观语篇结构和语义层分
析,忽略语篇与认知结构、人际修辞、
交际策略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话语生
成,尤其是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话语
分析以语篇结构、语义分析为主往往
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
分析。语用学的某些研究成果对话语
分析会有一定的补充作用。B row n和
Yule(1983:26)指出,话语分析包括句
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但主要是从语用
学的观点来进行研究。“最有希望为话
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的就是语用学”
(陈平,1991:7)。
3.1关联理论 在西方语用学界
引起极大关注的关联理论(R elevance
T heo ry)(Sperber&W ilson,1986)是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一种交际
理论,对语言交际过程作出了一种全
新的解释,指出真正的语言交际是一
个认知过程,而不是编码→解码这样
的简单过程,主要研究信息交流的推
理过程,尤其是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
原则;同时,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活动
当作一个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一个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说话人的两种意
图:(1)信息意图(info r m ati on inten2
ti on);(2)交际意图(comm unicative
intenti on)。它还指出,话语理解的标
准是人类认知假设,人类认识事物时
总是遵循关联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
联的信息来认识事物。说话人要考虑
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使用什么样的表达
方式才能产生最佳语境效果;而受话
人在进行话语理解时要推导如何理解
该表达形式才最符合最佳语境效果。
该理论认为交际中语言表达和说话人
意图之间的分离是根据认知过程来弥
合的,而不是靠符号规则弥合的;在话
语理解时,尤其是遇到诸如歧义等现
象时,听话人可以采用关联原则,从若
干可能的语义表达中去选择具有最佳
语境效果的那一种表达,作为对说话
人话语意图的解释。她们还认为隐喻、
反语等语言现象纯属语体问题。
关联理论与认知科学结合起来,
更真实地反映了人的语言能力,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