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力学实验讲义2013

合集下载

《振动力学试验》word版

《振动力学试验》word版

SINOCERA®YE6251振动力学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参考)江苏联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软件安装运行光盘中YE6251控制软件目录中的setup.exe即可完成控制软件的安装。

用USB接口线连接计算机的USB口与调理器的USB口,打开调理器电源,这时计算机会提示找到新设备,并需要安装驱动程序,这时请指定驱动程序的安装路径为上面安装程序的目录下的 AQU采集器驱动\Win98(或Win2k或WinXP)二、软件操作1、登录输入2、试验项目选择选择当前的试验项目,包括系统名称、试验项目名称。

下面以“简支梁系统”,用“冲击激励法测量模态参数”以例说明具体使用过程。

选择试验项目后,系统会自动显示本实验的实验向导,这样实验时可按照上面的实验向导的步骤进行实验。

3、通道参数设置当选择一个试验项目时,系统已经给出一个大致合理的通道设置,当然用户也可进行部分修改。

通道参数包括测点号设置,通道是否测量设置,工程单位设置,以及满量程设置(也即通道增益选择),本试验实际是用第5通道测力锤信号,用第6通道测量加速度信号.“测点号”是描述测点位置的信息。

一般试验与通道号相对应,如通道号1,对应的测点号为1,通道号2对应的测点为2。

对于模态试验时,一般将实验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测点,如简支梁划分为10等份(两端固定),共需测量9个测点,分别为测点1到测点9(自左向右),测量的方法一般为:如选择测点3位置作为原点,将加速度传感器置于第3点,用力锤依次敲击测点1到测点9,对应的力锤信号命名为f1到f9,对应的加速度信号命名为1到9,这样f1(激励)与1(响应)对应,f9(激励)与9(响应)对应,共测量了9组传递函数.“测量选择”表示左边的对应的通道是否测量。

双击可以在测量与不测量之间切换。

“满量程”表示当前通道所通道测量的满度值。

对于位移通道有2档增益,1倍、10倍,对应的位移满量程为5000um、500um。

对于力通道有3档增益,1倍、 10倍、100倍,对于的力的满量程为5000N 、500N、50N。

振动力学第二章课件

振动力学第二章课件

I 0 kn
其中 I 0 —— 圆盘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k n —— 圆轴的抗扭弹簧常数
固有频率 则
pn kn I0
2 n
kn
I0
0 sin pnt
图2-4 扭振系统
p 0
0 cos pnt
pn

扭振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与单自由度弹簧质量振动系统的微 分方程的形式完全相同,它们的振动特性也完全相同。因此 归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振动系统进行讨论。
k k1 k2
5
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 串联弹簧
( st )1 ( st ) 2 st
F1 F2 mg
k1
F1 k1 ( st )1 F2 k2 ( st ) 2
( st )1 mg mg ( st ) 2
k1 k2
x0 x x0 cos pnt sin pnt 或x A sin( p t ) n pn
An p x arctg( n 0 ) x0 2 x0 x 2 pn
2 0
3
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二、 周期、频率和圆频率(只与系统本身有关)
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第二章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1 T I B 2 2 1 2 2 V kb 2
d (V T ) 0 dt
1 1 2 I B 2k b2 0 2 2
k b2 0 IB

pn
kb 2 IB
习题2-1 2-3 2-5 2-6
§2-4 有阻尼系统的衰减振动 干摩擦:与压力成正比 (库仑阻尼) 外阻尼

《振动力学基础》课件

《振动力学基础》课件
非耦合振动
各自由度之间相互独立,可分别进行分析。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多自由度系统具有多个固有频率和相应的主振型 。
连续系统的振动
分布参数系统
描述长弦、长杆等连续介质的振动,需要考虑空间位 置的变化。
集中参数系统
将连续介质离散化,用弹簧、质量等元件模拟,适用 于简单模型。
波的传播
连续系统中振动能量的传播形式,如声波、地震波等 。
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
线性振动
满足叠加原理,各激励之间互不影响,系统响应与激励成正比。
非线性振动
不满足叠加原理,激励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系统响应与激励不成正 比。
周期性振动和非周期性振动
根据振动是否具有周期性进行分类。
CHAPTER 03
振动分析方法
频域分析法
01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将时间域的振动问题转换为频率域的振动问题 ,从而利用频率特性来分析振动的方法。
CHAPTER 02
振动的基本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自由振动
无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系统具有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强迫振动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其频率与外力频率相同或相近。
阻尼振动
由于系统内部摩擦或外部阻尼作用导致的振动,能量逐渐耗散。
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耦合振动
多个自由度之间相互影响,振动频率和振型较为 复杂。
汽车悬挂系统和路面激励会导致车内振动,影响乘客舒适性。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船舶和海洋结构的振动会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的振 动控制。
建筑领域
结构健康监测
对建筑物和桥梁等大型结构进行振动监测,可以评估其健康状况和 安全性。
地震工程
地震引起的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非常大,需要进行抗震设计和分 析。

力学振动1

力学振动1



l
O
FS
mg
10
5
0.2
0.4
0.6
0.8
1
-5
-10
x
固有频率 1.59Hz 2
16
力学 第九章 振动1
四、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1.旋转矢量 把一旋转着的矢量 A 在x轴上的 投影与简谐运动方程相同,矢量 转动一周,相当于振动一个周期 2.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当旋转矢量以作逆时针旋转, x轴上的投影作简谐运动。 简谐振动的方程就是旋转矢量 在x轴上的投影。 3. 用旋转矢量画简谐振动图
v 2gh
Mg kx0
d2x x0 x) (M m) 2 (M m) g k ( x0 dt 2 d x d2x k 2 x0 x 0 2 2 dt M m dt
d 2x m 2 k ( x l ) mg dt
mg kl
d 2x m 2 kx dt d 2x 2 x0 2 dt
k m
2
8
所以该系统是作简谐振动
力学 第九章 振动1
例2. 角谐振动单摆
d 2 M mgl sin I 2 dt 1 3 1 5 sin
dt 2 dv 2)加速度: a 2 A cos(t ) am cos(t ) dt 5.振幅A和初相的确定
初始条件t=0,x=x0,v=v0, 代入 x A cos(t )
x0 A cos
v0 A sin
13
力学 第九章 振动1
3! 5!
A

l
FT
3 3 0.05236 2.39 105 3! sin

第002章_受迫振动

第002章_受迫振动
t
s in ( d t ) | X | s in ( t )
(2.13)
或 x e
( B s in d t C c o s d t ) | X | s in ( t )
激励
F0 c o s t x 2 | X | c os( t )
x 1 Ae
t
sin( d t )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i t 非齐次特解用试凑法,设特解为 x 2 Xe (2.1),得 X H ( ) F ,
,代入 (2.2)0H ( ) 1k m2 ic
H()是激励频率 的复变函数,称为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简称频响函数。 H()写成指数形式为
已没有共振峰。因此系统共振峰的高度和陡削程度由阻尼唯 一确定,定量关系由系统品质因数Q 描述:
Q b
s 1

1 2
(2.10)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显然,对小阻尼系统,可得 (2.11) Q b ,
m
b
Q
Q / 2
参见图 2 . 3 , 当 b Q /
2
1 2 2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第二章 受迫振动
§2.1 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 §2.2 几个简化的实际例子 §2.3 任意周期激励的响应 §2.4 非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 §2.5 线性系统的瞬态响应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第二章 受迫振动
系统在外界激励下产生的振动称为 受迫振动,系统的受迫振动状态称为 响应。激励既可以是外界提供的直接 的力、力偶,也可能是间接作用因素, 如温度、电磁场、位移等变化。按激 励随时间的变化形式,可分为周期、 瞬态和随机激励,本章学习周期和瞬 态激励下,系统响应的求解方法和规 律。

《实验力学》讲义(2013.3)

《实验力学》讲义(2013.3)

第一部分 基本实验第一章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测试分析§1-1 简谐振动幅值测量一 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简谐振动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简谐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幅值。

3、正确理解和分析各种计算值与测试值之间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 基本原理振动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系统振动的重要参数,正确测试其值对探索振动参量之间关系、全面了解和掌握振动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值可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来直接测取,也可根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用一种传感器来进行测量,或者利用测振仪的微分、积分电路来测量。

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振动参量,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就可以通过微分和积分变换求出另外两个振动参量。

在工程实践中,对有的参量,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测得时,可以通过参量变换求得。

另外,当三个振动参量的时间过程都测得时,可以通过参数变换进行相互检验。

将实测波形与参数变换得到的波形比较,进一步分析测量精度和误差范围,为测试波形的基线修正和测试结果的修正提供条件。

设某一构件在简谐圆频率为ω的外力激振下,某测点位置初相位为0ϕ,该测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计为x 、v 、a 。

稳态时,若0sin()x B ωφ=+ (1-1)则00cos() sin()2v xB B ωωφπωωφ==+=++(1-2) 2020sin() sin()a x B B ωωφωωφπ==-+=++ (1-3)由(1-1)~(1-3)式可知,速度v 、加速度a 是与位移x 具有相同频率的简谐振动,但是其相位角分别超前2/π或π。

如果已知加速度a ,也可以通过积分求得速度v 及位移x 变化规律。

位移x 、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相应的幅值分别记为B 、V 、A ,则其幅值关系为2 V B f B ωπ== (1-4)2224A B f B ωπ== (1-5)上式中:B ,f 都是简谐激振力频率,B 的单位为rad/s ,f 的单位为Hz 。

振动力学实验理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优秀文档

振动力学实验理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优秀文档
❖ 4、在共振区附近细致扫频,找出Amax及其对应的共振频 率f*,并由此计算出半功率幅值max,并扫出对应的半功 率频率f1、f2,最后计算出阻尼比。
❖ 5、绘制出幅频特性曲线。
感谢观看
实验系统装置示意图
三、实验方法
❖ 1、将速度传感器置于被测物体上(此物与简支梁连为 一体),其输出端接测振仪,用以测量简支梁振幅。
❖ 2、将电动式激振器输入端与激振信号源输出端连接, 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简支梁施加正弦激振力, 使之产生强迫振动。
❖ 3、调整激振信号源输出信号之频率,并从测振仪上读 出与各频率对应的振幅。
计算出阻尼比。 3、ZG—1型磁电振动速度传感器
4、SCZ2—3型双通道测振仪 ❖ 2、JZ—1型电动激振器
1、激振信号源(SJF—3型) 4、SCZ2—3型双通道测振仪 振动力学实验 1、熟悉力学模型,理解实验原理。
2、掌握实验系统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JZ—1型电动激振器 1、熟悉力学模型,理解实验原理。 4、SCZ2—3型双通道测振仪 1、熟悉力学模型,理解实验原理。 2、JZ—1型电动激振器 1、熟悉力学模型,理解实验原理。 1、将速度传感器置于被测物体上(此物与简支梁连为一体),其输出端接测振仪,用以测量简支梁振幅。 2、掌握实验系统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幅频特性曲线获取的实验方法,能够由此曲线提取固有频率,阻尼比。 4、SCZ2—3型双通道测振仪 4、SCZ2—3型双通道测振仪 2、掌握实验系统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2、将电动式激振器输入端与激振信号源输出端连接,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简支梁施加正弦激振力,使之产生强迫振动。 2、掌握实验系统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1、激振信号源(SJF—3型) 2、JZ—1型电动激振器 3、ZG—1型磁电振动速度传感器

振动力学第五章

振动力学第五章

y(x,t)为静荷载(自 重、F等)引起的位 移,如自重等
n l 1 1 W sin(t ) m( x) g ( x)dx sin(t ) Fii 0 2 2 i 1
式中,g : 重力加速度 Fi : 集中质量mi 得重力荷载( Fi=mi g)
i : 集中质量作用点振幅
第五章 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实用计算
第一节 能量法求自振频率
一,瑞利能量法 根据能量守恒,在任何瞬时(忽略能量散失)
T (t ) V (t ) 常数
设图示系统中任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y( x, t ) ( x) sin(t )
振动速度
( x, t ) ( x) cos(t ) v y
i 1 j 1 ij i
n n
n
n
i 1 j 1 n n
ij
i
j
0
j
(i 1,2,, n)

n
2 Cij j
n
Dij i j
i 1 j 1
i 1 n

2( Cij i j )( Dij j )
i 1 j 1 n i 1
n
( Dij i j ) 2
Tmax m 2 16 4 ym 4 ( x 2lx 3 l 3 x) dx 0 2 5l
l 2
2 0.252 m l 2 y m 外力做功的最大值
1 l 16 4 Wmax m gym 4 ( x 2lx 3 l 3 x)dx 2 0 5l 5m gl 4 EI 2 式中, ym 0.320 m glym 24.6 3 ym 384EI l
2 3
Eb3 2 b 5 Eb3 2 2 b 6 ( h h )1 ( h h ) 2 0 6 15g 10 21g Eb3 2 2 b 6 Eb3 3 2 b 7 ( h h )1 ( h h ) 2 0 10 21g 10 28g

第002章_受迫振动教材

第002章_受迫振动教材

激励 F0 sin t
稳态响应 x2 | X | sin( t ) 全解 x Ae t sin(dt ) | X | sin( t )
(2.13)
或 x e t (B sin dt C cosdt) | X | sin( t )
激励 F0 cos t 稳态响应 x2 | X | cos( t ) 全解 x Ae t sin(dt ) | X | cos( t ) 或 x e t (B sin dt C cosdt) | X | cos( t )
02 X 0
X0
02 (1 2 / 02 )2 (20)2 / 04 (1 s2 )2 (2 s)2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tan 1
k
c m2
tan
1
20 02 2
tan
1
2 s
1 s2
其中
X0
F0 k
为系统的静态位移,s
0
为频率比。
定义振幅放大因子
b

b
(s)
|X| |t )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非齐次特解用试凑法,设特解为 x2 Xei t ,代入
(2.1),得
X H ( )F0 ,
H
( )
k
1
m 2
ic
(2.2)
H()是激励频率 的复变函数,称为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简称频响函数。 H()写成指数形式为
(2.14)
《振动力学》讲义 第2章 受迫振动 上式中各个参数重写如下:
0 , d 0 1 2 ,
X
X0
,
(1 s2 )2 (2 s)2
而X 0
F0 k
tan 1

振动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第一章详解演示文稿

振动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第一章详解演示文稿
有限自由度系统。
第15页,共34页。
2) 广义坐标法
y(x) aii (x) i 1 n
y(x) aii (x) i 1
3) 有限元法
ai ---广义坐标
i (x) ---基函数
i (0) i (l) 0
和静力问题一样,可通过将实际结构 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的集合,将无限自由
度问题化为有限自由度来解决。
P(t) m my(t) =1 11
y(t)
l EI
11[P(t) my(t)]
§1-2 弹性系统的动力自由度
一. 自由度的定义
确定体系中所有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称作体系的动力自由度数。 二. 自由度的简化
实际系统都是无限自由度体系,这不仅导致分析困难,而且从工程 角度也没必要。常用简化方法有:
m
1) 集中质量法 将实际结构的质量看成(按一定规则)
集中在某些几何点上,除这些点之外物体是 无质量的。这样就将无限自由度系统变成一
E A2
:比例系数
0
应变
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ce 0
卸载
第25页,共34页。
五、滞变阻尼
阻尼力与位移成正比,但其相位与速度相同,即朝前 位移90度。
Fhd (t) kx(t T / 4)
自己推导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第26页,共34页。
§1-4 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要了解和掌握系统动力响应的规律,必须首先建立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 )方程。建立运动方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虚功法、变分法等。下面介绍建 立在达朗贝尔原理基础上的“动静法”。
对象-刚体系统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动荷作用下结构动力响
应规律的学科。
对象-变形体系统
第10页,共34页。

振动理论讲义第5章 瞬态振动 (1)

振动理论讲义第5章 瞬态振动 (1)

图 5.7
解: x 2h 23 1 1 4.26 g xst 0.35
5.4 脉冲激励和上升时间
讨论无阻尼系统在三种激励(图 5.8)下的时间响应,通常要分别考虑 部分。 和 两
图 5.8
5.4.1 上升时间段(Rise time)
输入可以看成是两个斜坡函数之和(图 5.9)。 对于第一个斜坡函数,卷积分项为 t f (t ) F0 h(t ) t1 h(t ) (5.18)
第5章 瞬态振动
系统受到突然施加的非周期性激励时,通常不会产生稳态的振动,因而此时所产生的响 应,称为瞬态振动。此类振动通常以固有频率发生,其振幅随激励的类型而变化。
5.1 冲量激励
冲量是力的时间积分,用 表示: ˆ F t dt F (5.1)
具有很大的量值但是作用时间很短的力,其时间积分是有限的。此类的力称为冲力。
振动理论
北京大学力学系 陈永强
Contents
第 5 章 瞬态振动 ...................................................................................................................... 1 5.1 冲量激励 ..................................................................................................................... 1 5.2 任意激励 ..................................................................................................................... 3 5.3 拉普拉斯变换表达式 ................................................................................................. 4 5.4 脉冲激励和上升时间 ................................................................................................. 6 5.4.1 上升时间段(Rise time) .................................................................................... 6 5.4.2 矩形脉冲 .......................................................................................................... 7 5.4.3 半正弦脉冲 ...................................................................................................... 8 5.5 冲击响应谱 ................................................................................................................. 9 5.6 冲击隔离 ................................................................................................................... 12 5.7 有限差分数值计算 ................................................................................................... 13 5.8 Runge-Kutta 法 .......................................................................................................... 17 5.9 参考书 ....................................................................................................................... 19 5.10 习题 ......................................................................................................................... 19

振动理论讲义第1章 引言

振动理论讲义第1章 引言

Contents第1章序言....................................................................................................................... 1-1主要内容和课程安排........................................................................................... 1-1什么是振动........................................................................................................... 1-1振动的破坏作用和利用....................................................................................... 1-3振动研究简史....................................................................................................... 1-3与振动相关的研究............................................................................................... 1-5振动的分类........................................................................................................... 1-5振动力学的主要任务........................................................................................... 1-6主要参考书........................................................................................................... 1-6附录....................................................................................................................... 1-71.9.1.英制-国际单位制转换系数.............................................................................. 1-71.9.2.英制和国际单位制的一些常数....................................................................... 1-8第1章引言主要内容和课程安排1.引言(2学时)2.振动的运动学(2学时)3.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6学时)4.单自由度受迫振动(8学时)5.瞬态振动(4学时)6.非线性振动(4学时)7.二自由度系统的振动(4学时)8.分析力学基础(4学时)9.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6学时)10.连续系统的振动(4学时)11.自激振动(6学时)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授课方式:多媒体辅助讲授先修课程: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振动现象及其应用高中物理已经讲过关于振动的现象,这里我们是要把振动作为认识结构动力响应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来学习和理解。

第001章 自由振动

第001章 自由振动
A sin( ω 0 t + θ )
θ ω0
π ω0


ω0
ω0
图1.2
《振动力学》讲义 第1章 自由振动 振动的大小和起始状态由振幅A和初相角θ 两个常数确定, 即由初始条件确定,它们与系统本身无关。 振动的波动特性(简谐特性),由参数 ω 0 确定, 它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物理参数,同时它表征位移周期 性变化的快慢,再由于它的量纲为『角度/时间』,因此 参数 ω 0 称为系统的固有角频率,简称固有频率或自然频率。 系统的振动周期T和振动频率为
k2x2 (a +b) = k3x3a
《振动力学》讲义 第1章 自由振动
k3b k3a x3, x2 = x3 得: x1 = k1 ( a +b) k2 ( a +b)
1 2 1 2 1 2 V = k1x1 + k2x2 + k3x3 2 2 2 b2k3 a2k3 1 2 ]x3 = k3[1+ + 2 2 2 (a +b) k3 (a +b) k2
x = eλ t
λ 2 + ω02 = 0
特征值为 λ= ± iω 0, = − 1 为虚数单位 i
方程复数形式的特解为 e λ t = e i ω 0 t = cos ω 0 t + i sin ω 0 t 和 e − λ t = e − i ω 0 t = cos ω 0 t − i sin ω 0 t cos ω 0 t 和 sin ω 0 t
《振动力学》讲义
主讲人: 主讲人:何锃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力学系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等编著. 振动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延柱 等编著.《振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振动实验(一)

振动实验(一)

2、振动问题按这三个环节可分为三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已知激励和系统,求响应
正问题
称为动力响应分析

激励
(输入)
系统
√ ?
响应 (输出)
主要任务在于验算结构、产品等在工作时的动力响应(如 变形、位移、应力等)是否满足预定的安全要求和其它要 求 。
第二类问题:已知激励和响应,求系统
第一种逆问题
称为系统识别
四、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
1、振动系统的三要素:质量、刚度、阻尼
a、质量是感受惯性的元件;
b、刚度是感受弹性的元件; c、阻尼是消耗能量的元件。
2、描述振动系统的两类力学模型:
a、连续系统模型(无限多自由度系统;分布参数系统)
所用的数学工具为——偏微分方程 b、离散系统模型(多自由度系统;单自由度系统) 所用的数学工具为——常微分方程
阻尼比:=(b a ) / 2 0;固有率:f 0
(6)在幅频特性曲线上,找出最大的幅值Bmxa所对应的频率值, 即为简支梁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f。
例:提升机系统重物重量 W 1.47 105 N
钢丝绳的弹簧刚度 k 5.78104 N cm 重物以 V 15 m min 的速度匀速下降
H sin t 0 且为小阻尼时,系统为强迫振动
四、实验振动系统和测试系统:
计算机
数据采集器
吸振器 质量块 激振器 隔振器 传感器 简支梁 非接触激振器 悬臂梁
测振仪
激振信号源
五、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实验:
x A Ae
-nt
振幅经过a次衰减
t1 ta
传感器 敲击 m
0 -A
T △t=ta-t1
周期: T (ta t1) / a 固有频率 : f 1/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张力下各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 弦 丝 张 力 固 -有 频 率 理 实 论 测 值 值 T=1×9.8 (N) T=2×9.8 表 10-1 (N)
f1
f2
f3
f1
f2
f3
2.绘出观察到的三自由度系统振型曲线。 3.将理论计算出的各阶固有频率、理论振型与实测固有频率、实测振型相比较,是否一 致? 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哪里?
图 2.1 实验装置框图
打印机或 绘图仪
三、实验原理
利萨如图是把两个传感器测得的信号, 一个做为 X 轴一个作为 Y 轴进行合成得到的图 形。 互相垂直, 不同频率的振动的合成, 显示出复杂的图形, 一般情况下, 图形是不稳定的, 当两个振动的频率成整数比时,它们就合成了较稳定的图形。 为简单起见,以两个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进行讨论。设两个振动波形 方程为: x=A1 cos(ω1t + φ1);y=A2 cos(ω2t + φ2) 其合成波形的方程式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φ=0 (180 )
0
0
φ=60 (120 )
0
0
φ=90
0
φ=210 (330 )
0
0
φ=270
0
2) 、ω2 = 3������1
φ=0
0
φ=45 (315 )
0
0
φ=90 (270 )
图 2.3 利萨如图
0
0
φ=135 (225 ) φ=180
二、实验装置框图
图 7.1 表示实验装置的框图 振动传感器 激振器 力传感器 质量块 简支梁
动态分析仪 激振信号源
计算机系统 及分析软件
打印机或 绘图仪
图 7.1 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单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如图 7-2 所示。 在正弦激振力的作用下系统作简谐强迫振动, 设激振力 F 的幅值 B、圆频率ωo(频率 f=ω/2π),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为:
T
m——小质量块质量(kg) L——钢丝两端支承间距(m) n——为频率阶数。
2 n 2 2
2 f n 2 Lm
n 1,2,3
四、实验方法
1、 仪器安装 按示意图安装配重块和钢丝质量块组成的三自由度悬索系统,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安装在 质量块上面,距离约为 4mm,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接入数采仪的应变通道。 2、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控制分析软件,新建一个项目(文件名自定) ,设置采样频率、量程 范围、工程单位和灵敏度等参数,在数据显示窗口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信号,选择时间波 形,另一窗口显示实时谱。开始采集数据,数据同步采集显示在图形窗口内。 3、用手在垂直方向使质量块离开平衡位置,放开手后,系统做自由衰减振动,在谱窗口读 取共振频率,计算索力值。 5、改变配重块质量,重复以上步骤
2

φ= 0 时 φ= 450 时 φ= 900 时 φ= 1350 时 φ= 1800 时
(x-y)2 =0 x2-
直线 椭圆 圆 椭圆 直线
2 xy+ y2 = A12 /2
x2 + y2 = A12 x2 +
2 xy+ y2 = A12 /2
(x+y)2 = 0
以上合成波形见下图:
图 2.2 合成波形图
M

d 2x dx C Kx F 2 dt dt d 2x dx 2n 2 x F / M 2 dt dt 2 d x dx 2 2x F / M 2 dt dt
ω =K/M 2n=C/M
(7-1)
式中:ω—系统固有圆频率 n ---阻尼系数
ξ---阻尼比 F——激振力
四、 实验方法
1、 激振器安装 把非接触激振器安装在磁性表座上,将激振器和磁性表座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 非接触激振器与钢丝质量块距离在 4-8mm(如图所示) ,使振动时激振器不碰撞质量块。 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 DH1301 输出接口。 2、 开启 DH1301 的电源开关,调节 DH1301 扫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 渐增加, 当观察到系统出现如图 10-3 所示的第一阶振型且振幅最大时, 激振信号源显示 的频率就是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 f 1 。依此下去,可得到如图 10-3 所示的第二、三阶振 型和二、三阶固有频率 f 2 、 f 3 。 3、 更换不同的质量,使钢丝产生不同张力,分别重复以上各步测得前两阶的固有频率。
x2 y2 2 xy 2 cos 2 1 sin 2 2 1 2 A1 A2 A1 A2
ω1=2πf1 ,ω2=2πf2 1、当ω1 =ω2 , 2 1 , 2 1 0
y A2 x A1
合成波形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直线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两个振幅之比即 A2 /A1 。 2、当ω1 =ω2 ,A2 = A1 , 2 1 时 x2 –2xycosφ+ y2 = A12 sin φ
T
其中: T——索的拉力 (N) ; M
4 ML2 2 fn n2
——索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
L——缆索的长度(m) ;
fn
——第 n 阶自振频率
在该试验中采用钢丝模拟索力的测试过程, 钢丝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在钢丝上加一块 质量块,形成集中的单自由度系统,激励质量块,产生自由衰减振动,测得其频率,就可通 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用“利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1.了解利萨如图形的物理意义规律和特点。 2.学会用“利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二、实验装置
.
图 2.1 表示用利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频率的实验装置。 调速电机 简支梁 速度传感器
电机调压器 数采分析仪 扫频信号源 计算机系统 及分析软件
d 2x M 2 KX 0 dt
(10-1)
式中:
质量矩阵
m 0 0 M 0 m 0 0 0 m
刚度矩阵
8 4 0 T K 4 8 4 L 0 4 8 x1 X x2 x3
ξ=n/ω
F B sin 0 t B sin( 2ft )
(7-2)
方程①的特解,即强迫振动为:
x A sin( 0 ) A sin( 2f )
式中:A——强迫振动振幅
--初相位
B/M
2 2
A
( 0 ) 2 4n 2 0
五、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测试结果
表 2-1





率 fx= fy
fy= fx= fy/2 fx= 2fy
(Hz)
周期信号频率
图形
2.观察并分析周期信号频率为 fy、fy/2、2fy 时屏幕上的图形,看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多自由度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
1.学会用共振法确定三自由度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 2.观察三自由度系统的各阶振型。 3.将实验所测得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T 2 f 2 Lm
当采用两个集中质量块均匀分布,并且两个质量块质量相等为 m 时,激励质量块,产 生自由衰减振动,测得其三阶频率,就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4 2 f n Lm n 1,2 T 3 2n 1
2
当采用三个集中质量块均匀分布,并且三个质量块质量相等为 m 时,激励质量块,产 生自由衰减振动,测得其三阶频率,就可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式中:弦上集中质量 弦 丝 张 力 弦 丝 长 度 固 有 频 率
m=0.0045 T=( L=0.625 f=( )
牛顿 米 赫兹
进一步可计算出各阶主振型 A(i),(i=1,2,3):
1 A(1) 2 1
各阶主振型如图 10-3 所示:
1 A(2) 0 1
二、实验装置框图
图 10.1 表示实验装置框图
非接触激振器 磁力表座
激振信号源 图 10.1 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把三个钢质量块 m A 、m B 、mC (集中质量 m A mB mc m )固定在钢丝绳上,钢丝 绳张力 T 用不同重量的重锤来调节。在平面横振动的条件下,忽略钢丝绳的质量,将一无 限自由度系统简化为三自由度系统。 由振动理知, 三个集中质量的运动可用下面的方程来描 述:
T mL
位移矩阵
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为: 一阶固有频率
w1 2.343 T mL
2
f1 f2
1.531 T 2 mL 2.828 T 2 mL 3.695 T 2 mL
(10-2)
二阶固有频率
w2 8
2
(10-3)
三阶固有频率
w3 13.656
2
T mL
f3
千克 )
(10-4)Biblioteka 000当ω1 与ω2 差任意倍、A1 ≠A2 时,合成波形更为复杂。
四、实验方法
1、 安装偏心电机 偏心激振电机的电源线接到调压器的输出端, 调压器电源线接到调压器的输入端 (要求 电源使用三芯接地插座) ,一定要小心防止接错,把调速电机通过安装底板安装在简支梁中 部,电机转速(强迫振动频率)可用调压器电压调节旋钮来调节,调节输出电压到 60V 左 右,调好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要再改变电机转速。 2、 将测试系统连接好。 将 DH1301 扫频信号源输出信号接到采集仪的应变通道。 将速度传感器布置在偏心激振 电机附近, 速度传感器测得的信号接到数采仪的另一应变通道。 接线按内输入数采模式连接, 即信号直接接 Vi+和 Vi-。 3、仪器设置 打开仪器电源,进入控制分析软件,新建一个项目(项目名自定) ,设置采样频率、量 程范围、工程单位和传感器灵敏度等参数,在曲线显示窗口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信号,选 择时间波形 1-2 和 1-3,选择 X-Y 记录仪显示方式。开始采集数据,数据同步采集显示在图 形窗口内。 4、调节 DH1301 扫频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使屏幕上出现一直线或椭(正)圆,此时,激振信 号源显示的频率即为简支梁系统强迫振动的频率 fy。 5、再新建一个文件,将周期信号频率变为 f xi (i=1/2,2),观察屏幕上的图形。 6、改变电机转速即改变参考信号的频率,重复以上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