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性能
第十一章分散染料
![第十一章分散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0937b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分散蓝E-BR
§4 其他类型分散染料 1. 硝基二苯胺类 主要为黄色,日晒牢度优良,但消光系数小。
NH
C.I.分散黄33 C.I.分散黄42
R1 SO2N
R2
NO2
R1
R2
H
H
H
2. 苯并咪唑类 主要为鲜艳的黄、橙色,但耐升华牢度差。
O
C N
C N
OCH3
分散荧光黄Ⅱ
3. 苯乙烯类
三、分散染料结构与耐升华牢度的关系
• 耐升华牢度是指分散染料染色织物在高温 作用下,染料发生升华而使织物褪色的程 度。耐升华牢度是分散染料的重要性能指 标。
• 分散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与染料的分子结构 有关。染料分子间结合力越大,染料不易 升华,耐升华牢度好。
• 提高分散染料耐升华牢度的方法
(1)对于偶氮型分散染料可通过提高染料的 分子量或引入极性基团的方法。
HO
X X
• 偶氮染料的重氮组分中引入吸电子基,降 低-N=N-中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光 氧化反应2N
NN
C2H5 N
C2H4CN
R
-NO2 -OCH3 -CH3 -H
耐晒牢度 2
3~4 4~5 5
-Cl 5~6
-CN 6~7
• 在偶合组分中取代基的给电子基的给电子性降 低,染料的耐晒牢度提高。
2. 染料分类
(1)按应用分类
低温型(E型):染料分子结构小,移染性、 扩散性、匀染性好,耐升华牢度差,适用于 浸染法染色,染色温度120~130℃。
高温型(S型或H型):染料分子结构较大, 移染性、扩散性、匀染性差,耐升华牢度好, 适用于热熔法染色,染色温度200~220℃。
五种检测分散染料品质方法
![五种检测分散染料品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74652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0.png)
五种检测分散染料品质方法一、扩散性检测准确称取1g染料,加人30℃水10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染料的悬浮液用吸管滴4-5滴在滤纸上,观察它的自然渗圈,扩散性好则其面积越大。
有些染料溶液滴入处有1~2层模糊渗圈出现,面积不大,染液渗圈外是水溶液,这种染料应用在搅拌时最好再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或者添加2g/L 分散染料修补剂,以改善染料扩散性,提高染料的移染性。
非常温染色切不可应用扩散剂N,因为其不耐高温。
二、分散性检测将上述剩余的染料溶液,放在恒温电炉上加热至70℃~72℃,离开热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染料是否呈粘糊状。
如果染料溶液的流动性很好,玻璃器皿上几乎无沾污,说明该染料的分散性好,可在100℃或高温高压条件下染色。
三、高温分散稳定性检测仍将上述染料溶液倒人玻璃染杯中,放在染样机中,在130℃和0.18MPa条件下处理30分钟,取出后观察溶液是否变稠,缓慢倒在滤纸上(滤纸一般可放在50mL烧杯上),过滤的时间越短越好。
如果观察到染料溶液经加热后变稠厚,用手指触摸有糊状感,说明染料的高温分散稳定性差。
该染料在使用时也应采取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的措施。
如果生产中使用的水质硬度过高,分散染料加入染浴中会产生二次凝聚。
要防止这种状况,首先染浴的pH值要采用硫铵予以稳定;其次,可添加1~2g /L分散赘合剂加以改善。
切不可加六偏磷酸钠作软水剂,因为六偏磷酸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失去络合钙、镁离子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染浴的pH 值上升,破坏染浴的稳定性。
轻则出现纤维表面浮色增多、色牢度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深色变色等现象。
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可通过还原清洗改善色泽清晰度,或在还原浴中加入分散螯合剂则效果更好。
四、焦油含量检测扩散剂大多采用粗甲基萘,其中杂质含量较高,不仅有焦油,还有其他化合物。
一般将上述经过加热与未加热的染料溶液倒在滤纸上干燥后,若滤纸上呈细小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即可视为焦油等杂质。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f6bc8f404a1b0717fd5dd97.png)
Efe t fc r i r i d eng b ha i r fp l s lo a i e fb r ih dipe s y su f cs o a re sO l y i e v o s o o y u f n m d e s w t s r e d e t f i Z U Qn.ig SIN Y n H i q . I og g n - E
( oeeo hmsya dC e cl ni e n h nh i n e o E gnen c ne S ag a 06 0 C i ) C lg l fC e ir n hmi gn rgt ag a i r f n i r gSi c , h n hi 12 . hn t aE ei S U vs ei e 2 a
印
染 (0 0N .1 2 1 o 2 )
W WW. d n. OI. n c f C II c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祝 青青, 沈 勇
( 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 12 ) 0 6 0
摘
要: 选用芳香醚 、 芳香醇 、 芳香 ( ) 芳香酯等 四类载体对芳砜纶 纤维进行分散染料 常压( 0 烷 酮、 10℃ ) 和
染 色 时 , 项 色 牢 度 均相 当 。 各 关 键 词 : 色 ; 散染 料 ; 染 分 载体 ; 香族 聚 酰 胺 纤 维 芳 中 图分 类 号 : S 9 .3 T 13 6 8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1 (00 2 00 00— 0 7 2 1 ) 1— 04—0 4
分散兰148标准
![分散兰148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c99b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8.png)
分散兰148标准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评估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颜色强度和色牢度的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用于纺织品行业,以确保染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
分散兰148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强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颜色饱和度和亮度的一个指标。
颜色强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着色效果越好。
2. 色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久性的一个指标。
色牢度包括耐光、耐洗、耐摩擦等几个方面。
色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久性越好。
3. 水洗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洗涤性的一个指标。
水洗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洗涤性越好。
4. 干摩擦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摩擦性的一个指标。
干摩擦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摩擦性越好。
5. 湿摩擦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湿摩擦性的一个指标。
湿摩擦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湿摩擦性越好。
6. 光照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光照性的一个指标。
光照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光照性越好。
7. 汗渍牢度:这是衡量分散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汗渍性的一个指标。
汗渍牢度越高,说明染料在纺织品上的耐汗渍性越好。
总之,分散兰148标准是纺织品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它有助于确保分散染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从而提高纺织品的整体品质。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619291d6edb6f1aff001f3f.png)
关于分散红SE-3B和FB(E-3B)的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分散红FB和分散红E-3B是同品种而力分(红FB是E-3B的190%)不同的两只染料。
红E-3B是常用的低温型浅、中三原色之一,应用广泛,红FB因其高力分而往往作为深艳红色使用。
这只染料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浅色)、较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
其缺陷为:不能拔白(难剥色)、升华牢度较差、对钙、铁离子非常敏感,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易出现染料聚集的蓝斑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特此通过以下的数据,推介中温型分散红SE-3B这只具有与以上两个染料色调、同色异谱性能相近、具有良好的染深性、耐升华牢度、较好光照牢度性能优良品种:性能见下表(以分散红E-3B,为标准,比较FB和SE-3B)*同色异谱指数定义:在主光源总色差为零时,辅光源的总色差就是对应光源的同色异谱指数。
上表列出的数据证明了:1、染料的力分关系为:E-3B:FB:SE-3B=1:1.9:3.7,红SE-3B的色深相当于红E-3B的3.7倍,由于在等深的情况下,染料用量的大幅降低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染色物的色牢度,尤其是干摩擦色牢度;2、三只染料的色调相近,同色异谱指数相近(因力分差异出现等差);3、单价(元/公斤)比E-3B:FB:SE-3B =20.0:37.5:60,折成相等力分则为:1:0.98:0.84;因此通过比较可以认定,红SE-3B其具有与E-3B和FB相近的色调和高染深性,可以作为深艳红色调的替代品,性价比优良。
二、染料索引号、分子结构类型及分子量:分散红E-3B和FB是C.I.分散红60蒽醌结构,分子量331.32;分散红SE-3B 是C.I.分散红343,偶氮结构,分子量410.49,其具有可拔白性(易剥色);三、酸、碱性染色强度比较四、常、高温扩散性能(130℃)五、条花覆盖性据绍兴万丰公司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分散红FB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而分散红SE-3B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为一般水平。
分散染料特点
![分散染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80345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e.png)
分散染料特点
分散染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染料,具有以下特点:
1. 颜色鲜艳:分散染料的颜色鲜艳,色彩饱和度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
2. 易于分散:分散染料的分散性好,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使得染色效果更加均匀。
3. 耐光性好: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耐光性,不易褪色,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色彩稳定性。
4. 耐温性好: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色彩稳定性。
5. 适用范围广:分散染料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和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6. 环保性好:分散染料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总之,分散染料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的染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同时也符合环保要求。
第九章分散染料染色
![第九章分散染料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c17804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a.png)
载体染色法
方法:将涤纶纤维置于含有载体得染液中,在常压 高温下进行染色得一种染色方法。
原理:利用载体效应提高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得染
色得染色性能。 常用载体:水杨酸甲酯,邻苯基苯酚,苯甲酸,
一氯苯,二氯苯等苯得衍生物等。 特点:设备简单,染色条件低,但染色手续麻烦, 成本高,载体对人体有害,并易造成环境污染。
*具有高得染色牢度; *具有较好得移染性; *具有良好得提升性。
目以及极性大小有关。
4、耐晒牢度
*分散染料在涤纶上得耐晒牢度一般较高; *分散染料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耐晒牢度会下降。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三、分散染料得主要性能及分类
5、烟褪牢度 *烟褪牢度就是指染品受烟熏后保持色泽状态得能力; *主要发生在氨基蒽醌结构得蓝、紫色分散染料中 ; *染料分子结构中引入供电子基时烟褪牢度下降。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卷染)工艺
(4)生产实例
产品:浅红色涤纶织物
处方:分散红 F3BS(对织物重) 2%
阴离子分散剂
0、5~1g/L
pH (醋酸)
5~6
工作曲线
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法工艺
(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液率65%,20~40℃)→预烘
(80~120℃)→热溶(180~210℃, 1~2分钟)→后处理
第九章分散染料染色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二、涤纶纤维得结构特点与染色性能
2、涤纶纤维得染色性能与着色方法 (1)涤纶纤维得染色性能
染色困难,上染率低。 (2)涤纶纤维得着色方法 *原液着色; *改性纤维; *选用染料; *提高染色条件。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三、分散染料得主要性能及分类
1、溶解性 *含亲水性基团,微溶于水,溶解度为0、1~10mg/L; *提高温度或加分散剂可提高其溶解度。 2、稳定性 在高温碱性得条件下,分散染料分子中得某些基团会 发生反应造成色变。
第九章分散染料的染色
![第九章分散染料的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291d9aed77232f60dccca135.png)
染色处方:
分散染料
x%(o.w.f)
HAC
PH = 5~6
表面活性剂
0~1g/l
浴比
适当
还原清洗处方:
保险粉
2g/l
36Bē烧碱 4ml/l=1.6g/l
T
70℃
时间
20分钟
还原清洗作用机理:去除纤维表面浮色
分散染料染色后,碱性还原清洗很重要, 但常常被忽视。还原清洗后,发色鲜艳 纯正,且适度使日晒牢度可提高一
第九章分散染料的染色 Disperse Dyes
一、染料特点:
1.分子量小(分子量200-500) ,不含 水溶性基团的非离子型染料。
2.染料商品化需要借助大量的扩散剂等 助剂。
3.与纤维结合主要靠氢键、范德华力。
4.须具备一定的升华牢度。
5.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涤纶、涤棉混纺 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分散染料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1)多 能化,即同时上染涤纶及混纺纤维如 棉涤纶的染料。(2)分子化。能适用 于高温高压或热熔法染色的分子量较 大,牢度较高的染料。(3)杂环化, 即引入杂环结构以使染料发色鲜艳。 染色性能良好并适应现代染色和印花 工艺的需要。
初开车时在还原液中加点上染速率低的 染料。
Ⅳ工艺流程:浸轧→预烘→烘干→热熔/ 焙烘→还原汽蒸→水洗→氧化→皂洗 →水洗→烘干。
Ⅴ工艺处方:
染液处方:分散染料
X
还原染料
Y
防泳移剂
10g/l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g/l
还原液处方:
浅色
中色 深色
烧碱 22-26g/l 26-35g/l 35-45g/l
一、载体染色法:1.染色原理:利用载体 对涤纶纤维有较大的直接性。染液内加 载体后,载体很快被纤维吸附在表面, 形成一吸附层,并不断扩散进入纤维内 部。载体分子和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减弱 了纤维分子之间的引力。于是发生了增 塑和膨化。纤维分子链断运动增加,结 构变得疏松微隙增大,纤维对染料的可 及区增加,载体进入纤维时,将水分子 导入纤维,引起纤维膨化,扩散容易。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b05cc371fe910ef02df81f.png)
三、化学结构与升华牢度的关系
要求染料具有较好的耐升华牢度。 所谓“升华牢度”是指染料在高温染色时由 于升华而脱离纤维的程度。 •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主要和染料分子的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极性基的极性越强、 数目越多,芳环共平面性越强,分子间作用力 就越大,升华牢度也就越好。染料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越不易升华。此外,染料所处状态对 升华难易也有一定的影响,染料颗粒大、晶格 稳定的,则不易升华。在纤维上还和纤维分子 间的结合力有关,结合力越强的越不易升华。
基二苯胺型、氨基萘酰亚胺型等
四、结构特点
• 相对较小的分子量 ; • 不含离子化基团 ; • 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极性基团,如一
OH, -NH2, -NHR, -CN, -CONHR等 ;
第二节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偶氮类 2、蒽醌类 3、杂环类
1、偶氮类分散染料
(1)单偶氮型
重氮 组分
例如分散黄棕2RFL的结构为: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商品加工
• 分散染料最主要的加工工作是将染料充分研磨, 选择适当的助剂(主要为分散剂)制成易于成 高度分散和稳定悬浮液的染料商品。研磨时将 染料、分散剂、和其它助剂等与水混合均匀, 配成浆状液,送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直到取样 观察细度并测试扩散性能达到合格,然后喷雾 干燥,再经混配、标准化,达到商品规格。
商品分散染料必须满足分散性、细度及稳定性三 个方面的要求;
即:染料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 体状悬浮液; 染料颗粒直径在1微米左右; 染料在放置及高温染色时,不发生凝聚或焦 油化现象。
第五节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
一、溶解特性 微溶性:约为直接染料的0.01% ; 增加温度——染料溶解度增大 分散剂——胶束增溶现象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2cceaff524ccbff121843b.png)
五、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 超细纤源自主要是以涤纶为主、故多采 用分散染料。所用的分散染料,除了部分 染料的结构足新开发的以外、大多是从常 规涤纶所用的分散染料内筛选出来的。其 中主要采用快速型,或高牢度、高发色强 度类的染料。
1.分散染料常用染色方法有哪些?
2.还原清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3.我公司产品用在那个阶段?
四、涤/棉混纺一浴染料 聚酯纤维应用在纺织品中,大部分与棉 混纺.少量和毛以及其它纤维混纺。为适 应两种结构不同的纤维对染料的要求.采 用两浴套染方法.即先用分散染料染涤纶, 再用活性染料或还原染料染棉。涤/棉混 纺一浴染料的进一步发展,是用单一染料 印染两种纤维。分散染料印染方法的改 革.棉纤维印染机理的发展,提供了涤/ 棉混纺单一染料的可能。
随者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对分散染料的品种、 剂型、性能、应用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一、混合染料 混合染料是指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在分子中仅 仅个别或小数取代基不问的染料品种,混合后的商 品染料、色泽丰满,采用混合混入分散染料,可以 提高在聚酯纤维上的上色率.这是因为不同结构的 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染色饱和值有一定的加成效 果,相似结构染料混合后,使上色的染料总量增加, 可得到较浓的色泽,可提高染料的上色率。
2.染色工艺条件分析:
①染料:要求染料的移染性和遮盖性要好。所以 高温高压染色选用升华点较低和分子量较小的 低温型染料。E型, S型 ,SE型,不可选S 型, 因为S型染料分子大,不易渗透,遮盖性差。 ②温度:一般选125℃-135 ℃,不超过145 ℃。 ③PH值:大部分分散染料在高温强碱作用下会被 水解破坏,实验证明,当PH>7的时候剥皮效应 显著,碱性太强,某些染料也容易水解破坏, 因此高温高压染色一般控制在弱酸性范围,PH =5-6。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概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99bc288e53a580216fcfe8a.png)
分散染料染色概论第一章分散染料1.1 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分散染料是一类疏水性很强,水溶液性非常小,染色时在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成为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型染料。
这类染料最用于酯纤维的染色,叫做分散性醋纤维染料,自涤纶问世后,根据涤纶的染色性和加工要求,在醋纤维分散染料的基础上合成现在应用的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主要有偶氮和蒽醌两大类。
1.2 分散染料的主要染色性能1.2.1 溶解度分散染料分子中没有水溶性基团,但分子中尚具有一些极性基团,所以具有微量水溶性。
分散染料在常温下为0。
1---10MG/L,这微量的溶解度对涤纶染色十分重要。
分散染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而增大,在80度时溶解0.2---100MG/L,100度时,为其1倍,130度时为100度的5倍。
1.2.2热稳定性因为分散染料在高温下染涤纶进行染色,因此染料的耐热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性能。
1.2.3升华牢度分散染料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升华现象,致使在染色,定型后,造成褪色和沾色现象。
升华牢度是分散染料的一个重要指标。
分子量大升华牢度好。
1.2.4扩散性因涤纶结构紧密,纤维间的微隙很小,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十分困难,的所以要求染色用的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
一般的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因此具有较好的扩散性能,但扩散性能与升华牢度相互矛盾,扩散性能好,升华牢度差,扩散性能差,升华牢度好。
因此在选择分散染料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合理选用染料。
1.3分散染料染色的基本原理在分散染料染色时,由于染料分子对涤纶具有一定亲和力,因此这些单分子染料能对纤维表面产生吸附作用,然后依靠纤维表面产生吸附作用,然后依靠纤维表面与内部浓度差的作用向内部扩散。
随着染色过程的进行,染浴中的染料单分子的浓度会因被纤维吸附而下降。
这就促使染料颗粒不断溶解,直到染色到平衡为止。
从上可以看出分散染料的微小溶解度对其染色作用影响很大。
第八章 分散染料的染色
![第八章 分散染料的染色](https://img.taocdn.com/s3/m/157e60025f0e7cd184253681.png)
工艺过程 分析
染液组成主要包括染料、PH6.5-7、润湿剂和防泳移剂等 。 烘干时主要是防止染料的泳移。染料不溶于水,染料颗粒小, 以及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分散在水中,是产生泳移的三个主要 因素。 防止或减少染料泳移的措施: 1、应采用合理的烘干方式。 2、提高浸轧效果,减少带液率。(表) 3、在染液中加入适当的防泳移剂 。 高分子防泳移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对染 料小颗粒发生轻度吸附,使细小的 颗粒松散地聚集成稍大颗 粒,并粘附在防泳移剂长分子上,使染料颗粒难于泳移。 染液粘度增加,降低了烘干时水分子及染料分子的移动速 率,也使染料难于泳移。
22
匀染措施和途径 浸染 在浸染中,上染速率太快或初染速率太高是造成染色不匀 的重要原因。 获得匀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缓染和移染。 缓染措施:首先应注意控制染浴温度,如始染温度及升温速 率,尤其在玻璃化温度时更应仔细控制升温速率。其次要保 证染液充分流动,使染液各部位的染料浓度相一致。另外要 控制好染浴pH值。在染液中加用适当的缓染剂也是一种非常 有效的获得匀染的途径。 移染措施:在染色后期通过提高染色温度、延长染色时间, 使染料更好的获得移染效果,使用载体(匀染剂)也会使染 料的移染性能提高。
16
(二)高温(高压)染色法
染液温度高于100℃,在密封容器中(蒸汽压大于1大气压) 染色的方法。 优点:得色鲜艳,匀染性和透染性均好,可获得淡、中、 浓各色产品,适用的染料品种也很多。 缺点:属于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低,需要压力染色设 备。 原理: 1、染色温度高,提高了染料分子的扩散动能,具有扩散 活化能的染料分子增多,在纤维中的扩散能力增强。 2、 温度高,纤维无定形区内分子链段运动剧烈,空穴 增大和形成的机会增加,加快了染料在纤维内的扩散。 (图) 3、提高染色温度,会提高染料在染液中的溶解度,纤 维能够吸附更多的染料分子。温度高时,水对纤维的增塑 作用也增加。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619291d6edb6f1aff001f3f.png)
关于分散红SE-3B和FB(E-3B)的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分散红FB和分散红E-3B是同品种而力分(红FB是E-3B的190%)不同的两只染料。
红E-3B是常用的低温型浅、中三原色之一,应用广泛,红FB因其高力分而往往作为深艳红色使用。
这只染料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浅色)、较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
其缺陷为:不能拔白(难剥色)、升华牢度较差、对钙、铁离子非常敏感,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易出现染料聚集的蓝斑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特此通过以下的数据,推介中温型分散红SE-3B这只具有与以上两个染料色调、同色异谱性能相近、具有良好的染深性、耐升华牢度、较好光照牢度性能优良品种:性能见下表(以分散红E-3B,为标准,比较FB和SE-3B)*同色异谱指数定义:在主光源总色差为零时,辅光源的总色差就是对应光源的同色异谱指数。
上表列出的数据证明了:1、染料的力分关系为:E-3B:FB:SE-3B=1:1.9:3.7,红SE-3B的色深相当于红E-3B的3.7倍,由于在等深的情况下,染料用量的大幅降低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染色物的色牢度,尤其是干摩擦色牢度;2、三只染料的色调相近,同色异谱指数相近(因力分差异出现等差);3、单价(元/公斤)比E-3B:FB:SE-3B =20.0:37.5:60,折成相等力分则为:1:0.98:0.84;因此通过比较可以认定,红SE-3B其具有与E-3B和FB相近的色调和高染深性,可以作为深艳红色调的替代品,性价比优良。
二、染料索引号、分子结构类型及分子量:分散红E-3B和FB是C.I.分散红60蒽醌结构,分子量331.32;分散红SE-3B 是C.I.分散红343,偶氮结构,分子量410.49,其具有可拔白性(易剥色);三、酸、碱性染色强度比较四、常、高温扩散性能(130℃)五、条花覆盖性据绍兴万丰公司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分散红FB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而分散红SE-3B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为一般水平。
自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及应用性能讲解
![自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及应用性能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7a434d808a1284ac8504396.png)
自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及应用性能分散染料作为合成纤维的主要染料之一,在印染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巨大的需求。
分散染料不含水溶性基团,在染液中以悬浮体存在,高温染色时易发生粒径增长、聚集、凝集作用甚至产生沉淀。
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分散染料的商品化过程需要添加大量的分散剂,以提高其应用性能。
但由于分散剂大量残留在染液中难以降解,其随染色废水的排放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环境负担问题。
本文基于超分散剂的优异性能和分散染料的应用条件,拟采用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对分散染料进行改性,制备具有超分散剂性能的染料聚醚衍生物,并应用于母体分散染料制备成染料分散体,拟对这种染料分散体系的应用性能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自制染料聚醚衍生物作为聚酯生态染色的新型分散剂的可行性,以期减轻分散染料染色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采用四种端胺基聚醚分子对C.I.分散黄64进行接枝合成一系列染料聚醚衍生物。
利用1H-NMR、SEC、氨基滴定等手段对染料聚醚衍生物的结构进行推断鉴定。
通过染料聚醚衍生物在母体染料颗粒表面吸附量的测定研究了其吸附行为和机理;并利用分散黄64聚醚衍生物对C.I.分散黄64进行分散,研究影响染料分散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点考察聚醚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决定吸附量的聚氧丙烯醚链和决定水化层厚度的聚氧乙烯醚链在聚醚分子中比例应适当才能使分散体系获得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染料分散体室温稳定性的测定发现聚醚衍生物YL207具有最高的分散效率,在染料与染料聚醚衍生物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依然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自制染料聚醚衍生物YL207的应用发?,采用6种常用的非离子分散剂和YL207在相同的研磨条件、不同染料和分散剂比例下与C.I.分散黄64滤饼研磨,测定研磨所得染料分散体粒径分布,并测定染料分散体在室温(25-35℃)下存储15天后以及经过高温处理前后的染料粒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自制染料聚醚衍生物分散剂YL207在各个比例下对染料DY64具有优良的分散性能,染料分散体的贮存稳定性和高温分散稳定性均超过了常规的非离子分散剂,贮存稳定性达到商品染料的水平,但高温分散稳定性尚存不足。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207df0f705cc1754270905.png)
• 有些分散染料能形成几种晶型,染料亦会发 生晶型转变,由较不稳定的晶型转变成稳定 的晶型而使溶解度降低,造成染料上染速率 及平衡上染百分率的下降。 • 分散染料的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染料的溶解度。 染料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
(二)稳定性
• 分散染料在某些条件下结构会发生变化, 使水溶性、色光、上染性能、染色牢度等 发生变化 • 原因
• 3、温度控制:控温区严格控制升温 速度,90~130℃缓慢升温 • 4、避免焦油化问题
4、生产实例
• 浅红色:
– 分散红F3BS 2%(对织物重) – 阴离子分散剂 0.5~1g/L – PH(HAC调节) 5~6
130℃ 2℃/min 60℃入染 水洗 皂洗 水洗 40min
(二)热溶染色法工艺
– 水解
– 还原分解 – 羟基离子化
– 氨基离子化
(三)升华牢度
• 升华
– 物质由固态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过 程。
• 升华牢度
– 表示织物经一定条件的高温热处理后的褪 色情况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要受到高温热处理, 如热定形、热熔染色、熨烫整理等,对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有一定要求
• 影响升华牢度的因素
(一)涤纶的结构特点
• 涤纶纤维分子链上无无定形区结构比较紧密,纤维分子间的微隙 小,没有适当容纳染料分子的空隙 • 在纤维表面还有结构紧密的表皮层。
(一)涤纶的结构特点
• 涤纶属于热塑性纤维 • Tg:结晶度↑,Tg↑
– 水中:少量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发生增塑作 用,使Tg↓ –热处理:微结构变化,Tg变化
– 有些染料耐热性能较好,升华牢度较高,热熔温度较 高,一般得色越好。
– 升华牢度中等的染料,开始时随热熔温度的提高,固 色率增加,到一定温度以后,温度增加,固色率不再 增加,甚至可能下降。 – 升华牢度很差的染料 ,热熔温度提高,固色率反而下 降。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35b8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d.png)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
分散染料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染料类型,其染色原理和其他染料有所不同。
其基本原理是将分散染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悬浮液,通过分散剂的作用,使染料微粒保持在极小的粒径范围内分散在溶液中。
在染色时,分散染料能够穿透纤维材料,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发生作用,实现染色效果。
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分散性,能够将颜料均匀地染入纤维材料中,使染色均匀、鲜艳。
这是因为分散染料的颗粒非常微小,可以顺着纤维孔隙进入纤维内部,使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面积扩大,提高了染色效果。
另外,分散染料还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耐光性。
由于其微粒小且分散,与纤维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在染色后会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使染料固定在纤维上。
这种化学键的形成使得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耐光性,染色后的纤维颜色不易褪色或变色。
总的来说,分散染料染色原理是通过将染料微粒分散在溶液中,使其渗透入纤维内部,与纤维发生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染色均匀性、耐温性和耐光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等领域。
染料化学 第12章 分散染料
![染料化学 第12章 分散染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b0352a0912a216147929ed.png)
§12.2 分散染料的结构特征
如:[1]P218-219 之 3 例,黄棕 2RFL、艳蓝 2BLS、Dianix Blue KB-FS
Cl O2 N Cl CN O2 N N N N(C2H5)2 N N N C2H4CN C2H4OCOCH3 CN O2 N N N N(C2H5)2 I H3COCHN Dianix Blue KB-FS CN O2 N N N N(C3H7)2
N N
N N
Ar
R'm
N N
N N
OH
R'm
Rn
一般通式
Rn
典型通式
Ar——多为芳核,如苯、萘及其衍生物,构成偶氮结构的必备组份; R——称为发色团,以吸电子基团为主,如:-NO2、-X、-CN等; R’——称为助色团,以供电子基团为主,如: -NR2、-CH3、-OCH3、等; m,n——为取代基的碳链长度,多为1-2,即以甲基和乙基为主。
二、分散染料的发展
● 大约在 1923年,为解决醋酯纤维的染色问题,合成出了分散染料,也叫 醋酯染料,当时聚酯纤维尚未问世; 从 1930 年开始,分散染料随着聚酯纤维的不断研发而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几乎每一种聚酯纤维就会对应一类分散染料为其染色; 迄今为止,分散染料品种十分齐全,应用上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 型 3个类别,染料数量约有400多只,除活性染料外,其产量在染料中居第 2位。
蒽醌结构 通式:
R1 R2
Y O X
在上述通式中:
X、Y、Z——为助色团,多为一些供电子基团,如:-NH2、-NR2、OH、-OCH3等,以增加母核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摩尔吸光系数,使染料 颜色增浓加深; R1、R2——为功能团,可为-X、-CX3、-OR、-OAr等,通过对其亲水、 疏水性以及功能作用的选择,以改善其染色性能和提高其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69e4ce4028915f804dc265.png)
分散染料色谱全、品种多、用途广,而特性各异。
为了在应用前全面掌握染料的性能和牢度,现就这类染料的性状分述于下。
第一节染料的一般性质一、商品形态为了改进染料的应用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染料制造厂商根据分散染料的不同用途制成各种商品形态,并不断更新燃料的剂型,致力于节省能耗,提高得色深度,在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方面改善染料的物理性状。
已见于市场的商品形态大致有:1.标准强度的粉状染料和高浓强度(150~200%)的粉状染料。
一般粉状分散染料均含有防尘剂,故粉末虽细而不飞扬。
2.颗粒状染料。
染料运用造粒烘干新技术进行商品化加工而成。
颗粒染料称重时无粉尘飞扬,但商品桶装体积较大。
3.轧染用或印花用的液体染料。
均匀不沉降,分散剂含量少,得色深,节能效果显著。
普通的粉状染料含有四分之三左右的阴离子分散剂和电解质,通用性较大,既适合高温高压染色,又可用于热熔轧染和织物印花。
高强度的粉状染料,分散剂相应减少,对深色涤/棉布的轧染更为有利,得色深,染料利用率高。
颗粒状染料称料方便,劳动操作条件改善。
液体染料粒度均一,染液计量配置方便。
印花用液状染料改用非离子分散剂或少量阴离子助剂,有利于使用化学合成糊料,提高给色量,固色率可从一般的70~75%提高到95~98%。
不同的商品形态是染料应用技术不断革新的重要标志,在生产实际中逐渐显示其经济效益。
二、色光和强度染料的色光是指纺织纤维染色后的色草和鲜艳度。
在商业上,色光是染料特性和评价染料品质的重要标志,对染料应用来说,掌握染料的色光是印染加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合格的商品染料的色光,在同等染色条件下必须与标准品一致。
分散染料的色光决定于染料结构本身,但又与染料的合成路线有关。
相同结构的染料往往因制造厂之间的生产工艺不同而有区别。
印染成品的色光又与纤维品质、织物的组织规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散染料的色光通常是指染涤纶而言,同一染料染在涤纶上的色光和染在醋纤、锦纶、腈纶或其它合成纤维上的色光呈现相同或不同。
分散染料性能
![分散染料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4aca11e0975f46526d3e129.png)
分别染料的性能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别染料详细以下特点:1、拥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后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 PH 适应范围较宽。
4、拥有较好的提高率。
5、拥有较优秀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别染料特点:1、拥有优秀有分别性和浸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秀的染色坚牢度,合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别染料特点:1、拥有优秀有分别染料稳固性,在纤维上吸附平均,能获取优秀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 130 ℃时染料基本所有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成后可不复原冲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拥有优秀的相容性和提高率。
5、PH 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点:属高能量分别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合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点:属中能量分别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展,合用于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别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合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染色。
分别染料定义:1、何谓分别染料?合用于哪些纤维染色?分别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别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往常与分别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别染料适合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 纤维、 DLA 纤维染色外,还可以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别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种分别染料的性能如何?按化学构造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唑等含杂环构造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往常分为:(1)、低温型(E 型)适合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
(2)、中温型( SE 型、 M 型)适合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染料的性能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染色。
分散染料定义: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3)、高温型(S型、H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
3、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方法有哪种?A、载体染色、B、高温高压染色C、热熔轧染染色4、试述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机理: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仅以水为媒介,染色时它们直接溶解于纤维,以纤维作溶剂,而染料作为溶质的溶解过程。
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是固体,故被称为“固体溶液说”。
涤纶纤维具有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疏水性强和负电位高等特性,同时缺泛与离子型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基因。
为此要解决涤纶纤维的难染性,增进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除了要选用分子量小与微分子的分散染料外,在染色方式上要采用以上三种染色方法。
5、何谓载体染色法?涤纶可在常压沸染条件下采用有机酸、醇类、脂类和苯的化合物等化学药剂作为载体加入分散染料染液中进行染色,载体起着膨化纤维与携染作用,因此称为载体染色法。
6、常用的载体有哪些?应用载体染色时,应选用无毒害、无严重刺激味,具有优良匀染性和较好的日晒、皂洗坚牢度,对涤纶纤维有最大膨胀性能和导染能力的载体。
常用的载体有:水杨酸甲酯(冬青油)、邻苯基苯酚钠、甲基萘等。
7、何谓高温高压染色法?分散染料的扩散性与温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温度愈高,染料分子的动能愈大,也就是染料的扩散速度愈快,对涤纶纤维来说:高温能使纤维“热膨胀”,从而提高纤维分子的震动频率,使纤维无定型区增加,间隙增大,结构松弛,因此上染速率提高,有利于染料扩散,并进入纤维内部,因此高温高压染色是涤纶纤维染色的一种常见工艺。
染色温度采用130℃,保温时间隔15-60分钟。
8、何谓热熔轧染染色法:热熔轧染染工艺宜用于涤/棉混织物的连续染色,其染色原理亦属高温染色的一种,与高温高压的区别在于熔固色温度高(180℃-220℃),时间短(90秒)。
9 试述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中的应用性能:(1) 分散染料的物理性:湿润性、分散性、颗粒细度、分散液的稳定性等,这些性能会影响染液配制的好坏,是形成染色色点的主要因素。
(2) 分散染料高温分散稳定性:代表着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时的分散凝聚或分解状态,是形成染色色斑、表面浮色、缸体沾污的主要困素。
(3)高温染色性i、遮盖性:聚酯纤维在制造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热处理,因而造成纤维的结晶度、分布度及分子定向性等物理结构不匀,造成上染率差异,产生所谓条花、经向条影。
(遮盖这种因纤维结构不匀而致染花的染料性质称作遮盖性。
)ii、移染性:是指染料上染到纤维上后,因提高温度或添加助剂,染料在纤维与纤维之间发生的迁移现象。
移染性好的染料较易获得匀染,因此移染性好、坏是匀染的重要因素、一般E型分散染料染性好,S型分散染料移染性差。
iii、上染速率: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染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分散染料以分散状态或微熔状态及溶解状态向纤维表面扩散。
b、分散染料吸附在涤纶纤维表面。
c、分散染料向涤纶纤维内部扩散。
因此;分散染料的高温染色速度与染料的溶解度,吸附性及扩散性有着复杂的关系,上染率大的染料为了获得良好的匀染效果,应选择染色速率大,染色速度与升温关系较小的染料,在拼色时应选择染色速度相近(即相容性好)的染料。
iv、提升率:在染深色时,应选用提升率高的染料,否则染料利用率不高。
(4)、对工艺因素的适应性:i、对染色助剂的选择:在染色过程中为了改善染料的染色性能,通常加入染色助剂,助剂采用阴离子型和非阴离子复配的匀染剂,用量为0.5g/l-1.0g/l,用量过大会形成高温分散性下降。
ii、染色溶比的选择:在高温高压染色中,溶比变化会影响染着率,特别会影响覆盖性。
移染性好,溶解度大,对水亲和力大的染料,对溶比的依赖性大,应严格控制,防止批差。
iii、染溶PH值的选择:染色用水、助剂、织物前处理残留的碱剂以及染料制造时加入的助剂,对PH值都有一定影响,过高的PH值会引起某些分散染料分子结构的水解而造成色变,一般PH控制在4.5- 5.5之间。
iv、染色用水的选择:如果采用硬水或者在染液中混入金属离子Ca++、Fe+++、Fe++ 等会使染色物色泽萎暗,故染色用水的硬度控制在100PPM之内。
(5)、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的选择: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30℃。
对温度敏感性小的染料如E型或SE型,尽管温度变化较大,然后它们的上染率变化却很小,因此不仅可获得较好的染色重现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效果。
染色温度除升温过程与保温时应严格控制外,还应注意降温过程,否则将易造成批差。
为此,拼色时应选择对温度敏感性比较一致的染料,特别是不同类型染料的拼色时更应注意。
10、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如何?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主要是日晒、升华,磨擦和水洗等牢度。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应用性能中的日晒牢度与后加工中升华牢度。
其他如水洗牢度与磨擦牢度可用染后还原清洗洗涤的方法加以解决。
11、染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还原清洗?由于涤纶纤维内部结构紧密及表面电荷关系,阴离子还原剂不可能渗入纤维内部,因此通过还原清洗,仅能去除纤维表面的浮色,不会影响已渗透进入纤维内部的染料分子,还原清洗一般选用30Beo烧碱2-4ml/l,保险粉1-2g/l,洗涤剂1g/l,温度70℃十分钟。
12、分散染料化料温度应该怎样控制?分散染料应该是低于40℃温水化料,但是从实践过程中40℃温度难以控制,故提倡常温化料,温度过高会引起染料凝聚造成色斑。
13、齐聚物对染色有何影响?齐聚物又称低聚物,是合成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所造成的低分子聚合物,一般在涤纶纤维中约含1-3%的低聚物。
当染色时,在加热情况下,齐聚物从纤维内部迁移到纤维外部,由于齐聚物在高温呈微溶性,当染色温度降低时,齐聚物以结晶析出,在纱面上产生“白霜”现象,染料用量越大,颜色越深,则齐聚物的影响愈严重。
14、试述分散染料热熔轧染染色工艺前处理--->浸轧--->中间烘燥--->热熔--->还原清洗--->水洗15、试述纯涤纶强物的直接印花工艺高压汽蒸(130℃×30分钟)印花--->干燥--->常压高温汽蒸(170℃×10分钟)--->水洗--->还原清洗--->温水洗--->水分散型染料5个性能检测方法从染料应用角度来讲,分散型染料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扩散性、分散性、高温分散稳定性、焦油含量和热迁移性等5个方面。
实践表明,这些性能的关键在于混合到分散染料中的填充剂———扩散剂和木质素的质量。
1、扩散性检测准确称取1g染料,加人30℃水10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将染料的悬浮液用吸管滴4-5滴在滤纸上,观察它的自然渗圈,扩散性好则其面积越大。
有些染料溶液滴入处有1~2层模糊渗圈出现,面积不大,染液渗圈外是水溶液,这种染料应用在搅拌时最好再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或者添加2g/L分散染料修补剂,以改善染料扩散性,提高染料的移染性。
非常温染色切不可应用扩散剂N,因为其不耐高温。
2、分散性检测将上述剩余的染料溶液,放在恒温电炉上加热至70℃~72℃,离开热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染料是否呈粘糊状。
如果染料溶液的流动性很好,玻璃器皿上几乎无沾污,说明该染料的分散性好,可在100℃或高温高压条件下染色。
3、高温分散稳定性检测仍将上述染料溶液倒人玻璃染杯中,放在染样机中,在130℃和0.18MPa 条件下处理30分钟,取出后观察溶液是否变稠,缓慢倒在滤纸上(滤纸一般可放在50mL烧杯上),过滤的时间越短越好。
如果观察到染料溶液经加热后变稠厚,用手指触摸有糊状感,说明染料的高温4、分散稳定性差该染料在使用时也应采取补充染料用量20%~30%的扩散剂MF的措施。
如果生产中使用的水质硬度过高,分散染料加入染浴中会产生二次凝聚。
要防止这种状况,首先染浴的pH值要采用硫铵予以稳定;其次,可添加1~2g/L分散螯合剂加以改善。
切不可加六偏磷酸钠作软水剂,因为六偏磷酸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失去络合钙、镁离子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染浴的pH值上升,破坏染浴的稳定性。
轻则出现纤维表面浮色增多、色牢度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深色变色等现象。
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可通过还原清洗改善色泽清晰度,或在还原浴中加入分散螯合剂则效果更好。
5、焦油含量检测现在生产的扩散剂大多采用粗甲基萘,其中杂质含量较高,不仅有焦油,还有其他化合物。
一般将上述经过加热与未加热的染料溶液倒在滤纸上干燥后,若滤纸上呈细小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即可视为焦油等杂质。
如果杂质含量较少,只需在处方中添加一些具有良好分散乳化能力的匀染剂,染中等或深的色泽问题不大。
如焦油含量较多,染料溶液表面还会出现如油花状金亮色层。
可在染色时加入2g/L分散剂WA,并在染料加入之前,先加入少量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