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明天会更好》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明天会更好》教案一. 教材分析《明天会更好》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第4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激励意义的歌曲。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坚定信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演唱技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3.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相信明天会更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难点。
2.感受音乐的情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教材、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明天会更好》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标题。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歌曲中的高音和节奏难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歌曲旋律和歌词的记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用歌曲《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创作新的歌词,展示自己的创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明天会更好》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研究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研究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研究,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举行配乐诗朗诵,体会现代文人的气质与情绪。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XXX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配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持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应用特点。
4.对比聆听XXX和XXX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配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举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1、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第4课《拍手拍手》教案音乐六年级下册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拍手拍手》的旋律和节奏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歌曲中复杂的节奏部分,虽然我通过拍手练习和示范进行了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有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例如运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辅助教学手段。
(3)团队协作中个体差异的处理: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学生的音准、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差异;
举例: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采取分组练习、相互评价等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4课《拍手拍手》。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用拍手来表达喜悦和节奏感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拍手在音乐中的奥秘。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尝试设置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外,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拍手节奏的创编上表现出很高的创造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习《拍手拍手》,使学生能够辨识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通过合唱和拍手节奏创编,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意识;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3

《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切分节奏、前十六后八节奏旋律,了解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相关作品,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与同伴一起表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范唱、默唱、听唱、感受等方法学唱歌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希望与温暖,感受到希望明天给我带来的美好愿景。
教学重点:反复记号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图片,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1.罗大佑简介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被流行乐坛誉为“华语音乐教父”。
主要作品有:歌曲《童年》《恋曲1990》《明天会更好》《东方之珠》《光阴的故事》以及电影配乐《滚滚红尘》《天若有情》等。
2.歌曲《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
《明天会更好》集合台湾地区乐坛众多巨星合唱的空前创举,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这首歌大受欢迎,专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售出,成为公益歌曲的典范。
1985 年的《明天会更好》,无论就动机、调度、制作、词曲、演唱、发行,都认为那已是台湾歌坛绝无仅有的一次绝响!二、歌曲新授1.初听歌曲: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这几个乐段有什么特点2.再听歌曲提问: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哪一种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3.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学唱歌词时,除了要注意歌曲中出现以上节奏的地方外,还要唱准、唱好一字多音、连音线以及变换拍子的地方,尤其是“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这一句,引导学生唱出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
4.跟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的旋律。
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同学帮忙。
5.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处理歌曲并完整地表现。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美好祝愿——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提升文化理解与情感表达。
1.通过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演唱、演奏等环节中,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情感。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并尝试用不同的演唱风格进行演绎。
-根据歌曲《明天会更好》的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歌曲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启示。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歌曲《明天会更好》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相关信息,并整理成一份报告。
-欣赏一首自己喜欢的励志歌曲,分析其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并写一篇音乐欣赏报告。
-引导学生欣赏同一时期、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其他励志歌曲、公益歌曲等,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鼓励学生观看音乐表演视频,如音乐会、歌唱比赛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和舞台表现力。
-提供一些音乐理论知识资料,如音乐符号、五线谱、节奏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音乐基础知识。
-推荐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如合唱团、音乐会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尝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励志歌曲,可以是歌词、旋律或完整的歌曲,并分享给同学们。
2.详细补充和说明举例题型:
-作业一:练习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并尝试用不同的演唱风格进行演绎。
-例题一:演唱《明天会更好》的副歌部分,要求音准准确,节奏稳定。
-例题二:用摇滚风格演唱《明天会更好》,注意演唱时的力度和情感表达。
4.学生在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方面的良好表现,有利于课程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音乐沪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祈雨歌》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音乐沪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课《祈雨歌》获奖教案公
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在领略非洲音乐特点与风格的同时,了解非洲的地域风貌和人文背景,激发其热爱世界民族音乐的情感;
2. 通过欣赏《祈雨歌》与《古道驼铃》,初步了解非洲奔放的歌、舞、鼓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
3. 在欣赏、表演与创作等活动中,帮助学生发现非洲音乐与当地人民生活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相关知识面。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祈雨歌》,感受非洲音乐特点与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难点: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渗透于音乐创作活动中。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课题导入
1. 播放动画片《狮子王》片段
提问:哪位同学看过这部动画片?是以哪个大洲为故事背景的?
2. 图片展示非洲的风土人情
3. 大家听过非洲的音乐吗?
非洲音乐的哪一特点使你记忆深刻? A.优美 B.热情 C.严肃
说明: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动画片片段引入课题,提出问题引出非洲及非洲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非洲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为非洲音乐的学习做铺垫。
2【讲授】欣赏《祈雨歌》。
音乐说课稿(精选11篇)

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大家园》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并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
这首歌曲于2001年获得全国第一届音乐金钟奖。
全曲为4/4拍子,采用C大调。
歌曲的前八个小结以简练上口的歌词、稍有起伏变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景象。
9至12小结,歌词简练,但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52"大跳音程,表现了作者对甜甜的大家园由衷的赞美。
13至31小结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为宽广、舒展,加上前面的主题旋律不断反复穿插出现,更为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员,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培养学生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参与一系列音乐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大家园的温馨和美好的审美情趣。
二、说教材重难点: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说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用运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大家园,同时向学生渗透中华大家园的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大家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过程:1、走进"甜甜的大家园"课件展示:"甜甜的大家园"里硕果累累的果园景象,让学生充分感受"甜甜大家园"的美丽。
(背景音乐《甜甜的大家园》初听歌曲旋律。
)然后我有问:以上观赏画面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硕果累累的景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哼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的主题旋律。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明天会更好》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明天会更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明天会更好》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歌曲的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理解较为表面,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感受歌曲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明天会更好》的主题和情感,认识歌曲中的关键词汇。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培养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和合唱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明天会更好》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歌曲学习: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教授一些音乐理论知识。
3.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演唱: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美感。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明天会更好》的旋律图、歌词和关键词汇。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主题。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明天会更好》说课稿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明天会更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明天会更好》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充满希望和正能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的节奏明快,适合学生演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演唱、欣赏和创作等环节,深入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谱的基本知识,能够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天会更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音乐知识分析和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和歌唱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明天会更好》,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等。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歌曲;分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明天会更好》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3.学唱: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学生跟唱,逐步掌握歌曲。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和鼓励,提高演唱水平。
新花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时《长城随想》教案

新花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时(长城随想)样板教案第四课时课题:(长城随想)第一乐章“关山行〃课时:第4课时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观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材分析:(长城随想)中国作曲家刘文金于1978年创作的二胡协奏曲。
由闵慧芬和上海民族乐团1982年首演。
全曲4主题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声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
作品蕴含有鲜亮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观赏贮备:教师详细分析第一乐章(关山行)一一赞颂长城内外气象万千,这是一个气概宏伟、意蕴深邃的慢板乐章,由序奏,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
乐曲开始的序奏由乐队奏出,在26小节徐缓而庄严的序奏中,乐队以不同的乐器组合,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万里长城那宏伟壮丽的英姿,以及象征中华民族的那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气概。
第一乐段(27-32小节)凝重而深远,演奏中具有京剧唱腔的韵味,类似的“神韵〃在整个作品中比比皆是。
第二乐段(33-48小节)自33小节开始音色有突然明亮之感,感情细腻而充满激情。
第三乐段从第49小节起转为2/4拍子,旋律一下于变得流畅而舒展,行云流水般的音乐使人有在长城上闲逛时的畅Xo第四乐段(70小节第二拍T06小节第一拍),突慢的旋律出现在属调上,并与乐队有两次对话。
第五乐段(106小节第二拍T29小节)富有说唱音乐韵味的旋律曾在第70小节处有过呈示,但前者速度突慢,而后者速度略见紧凑,旋律流畅,句法方整,且在乐队中参加了板鼓的伴奏,使之更贴近于北方说唱音乐的风味。
乐曲逐渐进入X。
在二胡X音奏出的同时,乐队叠奏再现了“序奏〃的主题音调,二胡随之与乐队进行模仿轮奏。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明天会更好》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明天会更好》教案一. 教材分析《明天会更好》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充满希望和信念,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简谱阅读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感情演唱《明天会更好》。
2.培养学生对简谱的阅读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简谱阅读和节奏把握。
2.歌曲的高音部分和旋律转折处的演唱技巧。
3.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简谱知识和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乐观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明天会更好》的简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以便伴奏。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简谱,让学生初步认识简谱,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
然后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员进行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姿势。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其余学生伴奏。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明天会更好”的理解。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龙腾虎跃》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4课《龙腾虎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龙腾虎跃》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课的一首曲目,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情怀。
歌曲共24小节,节奏变化丰富,旋律跳跃较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旋律跳跃较大,节奏变化丰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克服困难,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龙腾虎跃》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变化丰富,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2.旋律跳跃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准能力。
3.歌曲的表现力强,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和旋律的练习。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乐教材和教学课件。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
3.准备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准备教学场地,确保空间宽敞。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其他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龙腾虎跃》的歌曲背景,展示歌曲旋律和节奏。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分组进行旋律和节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表现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他学生伴奏。
8.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2教案

小榄吉安学校年级教案执教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主备人:郑茜二次备课教师:教学单元第4课第 2 课时课题黄河之滨教学内容一、复习《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聆听《小放驴》教学目标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充分感受歌曲由于变拍子带来的不同情绪,在演唱歌曲是把这种情绪对比表现出来。
2、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初次聆听,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叙事性特征及地方特征。
2、介绍歌曲:《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
其音乐体裁属于河北吹歌。
可以说,这首乐曲首先是源于农民们放驴的劳动生活。
农民们对影响其耕种、运输等劳动、生活需要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各种动态、叫声也由衷地产生喜悦之情。
其次,这首乐曲也源于河北的民间歌舞——地秧歌“跑驴”。
因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节目中民间表演“跑驴”的内容十分相符。
它们都是那样地欢快、活泼、诙谐、粗犷,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
同时,乐曲的律动又与“跑驴”的舞蹈动作十分吻合。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有着很深厚的生活基础。
乐曲开始是用管子吹奏的一个长音。
它既可让人想像为“跑驴”开场时演员的呼唤声,又可想像为农民放牧时驴子的嘶叫声。
这种启始方法,从一开头就表现出一种风趣、幽默、诙谐、泼辣的音乐情绪,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
通常,吹歌多用于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民俗活动,而在春节、灯节期间,“串村”的吹歌活动就更加活跃。
河北吹歌之所以有吹歌之称,是因为它演奏的内容主要是民歌、小调、戏曲音调的缘故。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之以一些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如:河北省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
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美好祝愿》学历案

(1)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比这一部分与第一、 第二部分有何异同?
尾声部分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乐曲在非常高涨、隆重的气氛下结束。
(2)乐曲气势澎湃、激情洋溢的旋律充分奏出了神州大地欣欣向荣、龙腾虎跃的一派繁荣景象,描绘出祖国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2.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中的民族乐器分类,检测目标2.
3.完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3.
4.完成第二课时检测目标4.
学习过程
通案
个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课时:聆听《龙腾虎跃》、民族乐器分类(二) 演唱《拍手拍手》
学习任务一:聆听《龙腾虎跃》、民族乐器分类(二)
一.聆听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
(一)导入:
1.从曲名入手,直入主题,设问:大家猜一猜《龙腾虎跃》这首乐曲是用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
4.鼓励学生课后自制喜欢的小乐器,并把自制的小乐器的乐器名称、所属类别、制作材料及演奏方法记录下来,在下一堂课与大家分享。
学习任务二:演唱《拍手拍手》
一.谈话导入
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二.新授
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拍手拍手》表演时,歌者时而歌唱,时而拍手,情绪欢快,气氛热烈。而合唱部分是歌曲的难点,所以我们在学习歌曲之前,进行一个发声练习,来分散歌曲学习的难度。
(2)运用连与断两种方法训练,使学生体会好气息和位置,同时气息在横膈膜处有支撑感及丹田的收缩感。总体要求: 声音达到“通透 ”
二.新授
1.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可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 (2)第一课时《游子吟》 (2)第一课时《关山月》《但愿人长久》 (4)第三课时《花非花》 (6)第二课《月下踏歌》 (8)第一课时《转圆圈》 (8)第二课时《阿细跳月》 (10)第三课时《火把节》 (12)第四课时《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3)第三课《银屏之声》 (14)第一课时《滑雪歌》 (14)第二课时《Do Re Mi》 (16)第三课时《两颗小星星》《爱是一首歌》 (18)第四课《美好祝愿》 (21)第一课时《拍手拍手》 (21)第二课时《明天会更好》 (25)第三课时《龙腾虎跃》 (27)第五课《快乐的阳光》 (32)第一课时《守候这一片阳光》《光辉的太阳》 (32)第二课时《榕树爷爷》 (33)第三课时《一把雨伞圆溜溜》 (33)第六课《神奇的印象》 (36)第一课时《火车来了》 (36)第二课时《飞天曲》 (40)第三课时《海德薇格主题》《瀑布》 (42)第七课《放飞梦想》 (43)第一课时《永远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43)第二课时《欢乐颂》《和平颂》 (45)第一课《古风新韵》第一课时《游子吟》教材分析《游子吟》这首歌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吟唱送给慈母的颂歌。
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母子亲情。
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缝衣细节,谁都经历过、体验过的这一细节,而母亲的慈爱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露出来的。
诗人以“三春晖”比喻慈母之爱的广阔深厚,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母的报效之情。
并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教学难点、重点1、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完整地歌唱《游子吟》,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手段:DVD机、课件、电脑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1、声音练习2、二声部练习:以3度音程为主进行练习。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4课 欣赏 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花城版

教学活动1:视频欣赏
活从诙谐幽默的表演中了解圆舞曲
技术资源
通过观看视频从课本以外了解乐曲
常规资源
从信息化教学资源学会欣赏
活动概述
师生互动
教与学的策略
利用音频、视频的欣赏法,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反馈评价
学生能在生活主动学习音乐,深刻感悟音乐,体会音乐,真正的享受到音乐的美。
2)欣赏主题B ,并分析
a.分析主题B,哪些地方体现了活泼的气氛?
大量地使用了八分音符,旋律紧凑,第4、5小节运用了休止符号使音乐更具有跳跃的感觉
b.师生互动,学生表演舞蹈,其他同学哼唱
3)完整聆听第一小圆舞曲,同时完成图形谱
5
(三)欣赏第二小圆舞曲,听听它的风格是否有变化?
比第一小圆舞曲更有激情。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欣赏《溜冰圆舞曲》
课程标准
了解圆舞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内容
分析
教材选自花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下册,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曲、4个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溜冰圆舞曲》,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学情分析
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引导学生演唱的干净、利落,气息不要上浮,应在腰腹部,注意换起点,急吸气。
师:“杀敌的好战场”重音,这个重音表现了什么精神?
生:(对敌人的憎恨,消灭侵略者的决心)
师:你能用声音表现吗?有气息支撑,声音位置向上,不是喊出来的,强调不要下滑。
生:(演唱)
师:“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的鬼子魂飞胆丧。
”什么场面? 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英勇善战的战斗场面。
)重音靠气息支撑。
师: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无恶不做,他们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使我们老百姓深受苦难,今天终于有机会报仇了·······假如你就是游击队员你此时是什么心情?能用你的声音表现吗?
生:(演唱)
师:完整演唱第二乐段(速度稍快)。
(设计意图:在突破难点上我采用了启发联想法,力图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战争情景中去,让学生根据歌词联想的危险场景。
)
(三)学唱第三乐段:
1. 学唱:
师:激烈的战斗结束了,战士们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又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随琴演唱第三乐段。
2.情绪:
师:旋律上看,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歌曲又回到了四四拍。
两个“哎嗨”是歌曲的衬词,有加上倚音,在这里用什么样的声音、力度去演唱,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渐弱,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带着情
师:这段在情感上更加深情,激动。
(游击战士们已经看到: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前景就在眼前了。
)单独演唱“哎嘿”。
师:再唱第三乐段。
3.小结:
师:我们看这首歌曲采用的是四四拍、四二拍,就是所谓的变化拍子。
四、表演:
1、完整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能带着这种情感的变化来演唱,表现这首歌曲吗?(师评价,同学们的唱的很投入,仿佛我们身临其境了一样。
2. 设计演唱形式:
师:如果让你给这首歌曲设计演唱形式,你会怎样设计呢?
生:女生——男生——合唱。
(你的设计有想法。
)
师:按演唱形式演唱,师伴奏。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门极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丰富的演唱形式可以让这首歌曲更饱满、更具有感染力。
)
五、小结:
师:丰富的演唱形式可以让这首歌曲更饱满、更具有感染力。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
师:战争是残酷的,战士们的精神却是可敬的。
他们机智、勇敢、顽强拼搏,他们坚定自若,高度乐观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那就让我们一
一、导入新课
运用成语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后面创编活动做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出示《沂蒙山小调》曲谱,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并熟悉旋律。
听完后提问学生: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这首民歌非常简短,只有四句,但在短短的四个乐句中,却藏有许多音乐奥妙,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里边究竟藏了什么奥秘呢?(开始暗示学生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鱼咬尾)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曲谱,注意衬腔的节拍。
2、分析曲谱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鱼咬尾”的歌曲创作特点,并用“鱼咬尾”的创作规律来和学生做游戏:
教师:像这样上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课件:文字)我们来做“鱼咬尾”的游戏:老师是游在最前面的那条鱼,女同学是紧跟着老师的鱼,男同学则是紧跟着女同学的第三条鱼,注意后面的鱼一定要及时咬住前面鱼的尾巴哦。
3、用“啦”来唱曲谱,注意外笑内抬。
4、填词练唱。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提示学生找出歌曲的衬词“哎“,并有教师向学生示范衬词的唱法,以便突出山东民歌质朴、淳厚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段歌词,教师注意强调体会唱好衬词、拖腔对表现民歌特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