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文化
渗透数学文化,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教学篇誗高效课堂渗透数学文化,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宋秉亮(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甘肃靖远)数学文化是当今新课改理念所提出的,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这就需要高中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数学文化,有助于学生正确、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创建出良好的高效数学课堂。
现如今的高中教学中,许多老师只看重学生的高考成绩,认为数学只是提高成绩的一门学科,认为学生只要会数学的概念知识和运算,就能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这门学科的真实价值在于数学的思想和逻辑方式,以往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将这一观点体现出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明白了数学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并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从而打造更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了解数学历史数学发展中所包含的数学概念、思想文化、学习方法都可以在数学文化中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也要向学生渗透数学历史和文化,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观念,甚至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并且能做到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数学,而不是以一种抱怨、厌烦的心态去看待数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教师合理地在教学中引出数学历史,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现如今的教育环节中,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但是现在的数学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而学生对数学的运算、思维、逻辑能力就是数学素质的内容,而在这三者之中,如何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通过数学文化的深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演变过程,所以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思考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数学内容是枯燥、难懂的,秉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理念,在学习数学中也不得有半点马虎。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1. 引入历史背景和数学发展的脉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介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相关数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2. 给予数学问题特定的文化语境: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思考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 利用数学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4. 开展数学文化艺术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数学相关的艺术展览,或引导学生参与数学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5. 引入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历史、地理、文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和价值。
6. 利用数学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文化相关的书籍、影片、图片和互联网资源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7. 设计数学文化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的数学文化项目设计和实施,让学生深入研究某个数学文化领域,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8. 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比赛和竞赛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学比赛和竞赛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培养数学文化教育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师德建设和教育理念宣传,提高教师对数学文化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设计,以及学校的支持和教育环境的营造。
通过采用多种途径、方法和策略,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途径、方法和策略来渗透数学文化。
一、选取符合历史文化特色的数学问题或例题可选取一些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数学问题或例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可以选取古代中国的算筹、古希腊的几何定理、古印度的十进制等与数学相关的文化知识,结合相关的问题或例题,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想,进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通过课外阅读拓展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与数学相关的文化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人物传记等,拓展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读《数学启示录》、《数学之美》等书籍,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历程;读《西洋数学史》、《中国古代数学史》等史书,了解数学在各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借助多媒体资料展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运用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引用相关数学文化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播放数学建筑的设计过程、欣赏数学音乐的和声原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文化的美与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组织数学文化活动,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文化节、数学讲座等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组织数学思维竞赛,引导学生在竞赛中感受数学的趣味和挑战性;邀请学校周边的数学爱好者、数学专家进行数学分享,让学生听到真实数学故事,感受数学的思考和创造过程。
五、鼓励学生从数学思维角度解读生活与实践引导学生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模型解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通过数学几何解释自然界中的形状和结构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高一课堂建构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素养的应用探究
高一课堂建构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素养的应用探究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传统数学教学的一直关注的课题。
从解答问题,到让学生了解更加深入广泛的数学文化,这一直是学校以及老师们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一课堂建构数学文化,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高一课堂建构数学文化内涵高一课堂建构数学文化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课堂上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文化生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经历中,把数学融入学生的哲学认识、思想感情特性中,使数学成为学生的核心文化课题,形成数学的文化,使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更好地提高对于数学的素养。
1、通过教学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参与活动,不是以投射方式传授知识,而是采取环节式、专题研讨式,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如研讨数学发展史、聚焦数学文化等等。
2、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有关数学的一般性问题。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手段,通过讨论、实验、实践,以及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深入理解数学中的规律和普适性。
3、采用结合实践、生活、文化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加理解建构数学文化。
在仓虚讲堂、文化五脊、课外活动等项目当中,学校需要结合实践、生活、文化等方式,开展建构数学文化教学,如在仓虚讲堂当中引导学生理解“费马定理”、在文化五脊当中讲解“二次函数”、在课外活动中实践“三角函数”,等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
1、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当中能够培养起数学思维的能力,特别是把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入文化生活当中,加深数学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轻松的获取数学知识。
2、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构数学文化能够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数学的普遍性和科学性,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创新能力,使他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探索数学世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是指与数学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家的思想、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等。
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方法和策略:1. 历史故事法:通过讲述数学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历史事件或数学家的故事进行讲解,比如勾股定理的发现、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 数学艺术法: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可以选择一些数学游戏、数学谜题或数学艺术作品展示给学生,通过解谜、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数学实践法:通过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比如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地方,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建筑物的结构等,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
4.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
可以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思考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法,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数学文化节: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文化节活动,展示和交流数学知识和技能。
可以包括数学科普展示、科学实验、模型制作、数学游戏等项目,通过参与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6.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与故事、影像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享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7. 数学展览和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学术界的专家进行数学展览和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8. 数学竞赛与交流: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并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营造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营造一数学课堂文化的界定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只是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得到了发展。
然而,随着数学本身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又逐渐表现出了相对的独立性,尤其是获得了特殊的发展动力并表现出了特有的发展规律。
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数学,数学不应等同于知识的简要汇集,而应被看成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以数学共同体为主体,并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从事的创造性活动。
因此,数学是一种文化。
而数学教育主要的场所就是在课堂,教育又是数学课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中的数学课堂文化可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
二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文化的不足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文化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存在课堂文化专断现象。
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化的表达和阐释的控制上。
而学生主要进行的是一种“静听式”的学习。
虽然教师有时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让学生有一点发言的机会,但在文化表达和阐释的专断并没有改变。
其次,存在课堂文化的背离现象。
如有些教师明知“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不愿以一己之单薄力量与社会的巨大压力相抗衡。
第三,课堂文化的单调现象。
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的单调和课堂活动的单调。
课堂中只有枯燥的学习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内活动的单调与课外活动的生动相对比,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机械和呆板。
三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文化1 新课改的要求目前新的一轮数学教学的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来看,对数学的认识有了一些新的观点,数学课程体现数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突出数学的人文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数学教学置身于一个更和谐,宽松的课堂背景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2数学课堂文化的营造(1)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便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收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是指与数学相关的各种观念、方法、思维习惯和数学历史等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数学的发展历程,还与数学思维方式、数学实践和应用息息相关。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1. 引入数学历史:在讲解数学概念或定理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介绍数学家的发现和创新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的发展和数学解决问题的历史背景。
在讲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时,可以引入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理论,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起源和发展。
2. 组织数学论坛:可以组织数学论坛或数学研究小组,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在论坛上,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进行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3. 利用数学文化资源:利用各类数学文化资源,如数学博物馆、数学展览、数学文化节等,组织学生参观和参与,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的应用场景,增强对数学文化的审美感受。
4. 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在课外时间组织数学拓展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讲座、数学科普活动等,让学生参与进一步拓宽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融入数学教材:在教材编写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内容,通过案例引入、补充材料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了解数学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圆的相关定理时,可以介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圆周率近似计算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和圆周率的重要性。
6.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资源,设计一些与数学文化相关的互动教学活动,如数学文化问答、数学文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通过互动和竞争的方式学习和认识数学文化。
7. 培养数学探究精神: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规律和解决难题。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数学文化是指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数学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社会意义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文化素养。
1. 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文化涉及到丰富的数学知识、历史和发展,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背景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1. 历史故事法。
通过数学历史故事,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使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 数学名人法。
通过数学名人的事迹和成就,向学生展示数学家的非凡智慧和才能,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崇尚科学精神。
3. 数学文化体验法。
通过参观数学展览馆、阅读数学科普读物、观赏数学相关的影视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
4. 数学文化探究法。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有关数学文化的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5. 数学文化融合法。
将数学文化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领会数学文化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6. 数学文化课程设计法。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将数学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设计数学文化专题、数学文化课堂活动等,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和体验数学文化。
试谈建构高中数学文化教育课堂
试谈建构高中数学文化教育课堂打开文本图片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数学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并在数学概念引入、数学理论建构、数学知识应用、体验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打造数学文化教育课堂.【关键词】数学;文化;教育;课堂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内容是广泛的、博大的、精深的,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巨大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基本理念,要贯彻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数学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具有文化教育意识和高超的教育机智,适时地把握数学文化教育的契机.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一、在数学概念引入时,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的总和,是对数学的多角度、全方位的透视.包括对数学的事实、内容、方法的认识以及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在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恰当介绍数学史或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案例1“数系的扩充及其复数的引入”的情境:(1)让学生回顾前几次数集的扩充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测量等需要产生了分数,为了刻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产生了负数,为解决度量正方形对角线长的问题产生了无理数,等等.数系因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而逐步扩充,而每一次扩充也是数学自身的需要.数集的扩充发展,新的数集都是在原来数集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新的数得来的,但原有的运算及其性质仍然适用,同时解决了原来数集中不是总可以解决的矛盾.那么实数集是不是很完美了呢?(2)提出一个古算题,让学生重访数学发现的伟大时刻: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丹在《重要的艺术》中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将10分成两部分,使两者的乘积等于40.求解的过程令他困惑,甚至感到有些恐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都在思考解答这道题,通常设其中的一部分为x,列出方程x(10-x)=40,但这个方程无实数解.师:由此可见,在实数集中,我们面临某些判别式小于0时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解的问题,即负数开平方没有意义,在常人看来问题可到此为止.在很长的时间内,数学家们也没有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还阻碍了人们对三次方程、四次方程……的研究.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里亚却给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给学生又一次认知冲突)接着简述了历史上16世纪的意大利苦难少年塔尔塔里亚(原意为“口吃者”),战乱中失去了父亲,死里逃生,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成为一名有才华的数学家,是他将负数开方得到的数向实数一样进行运算,得到了三次方程的公式解法,并被卡当公布于世.卡当将上述方程的答案写成5+-15和5--15.这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许多数学家都认为这是虚构的,不可思议的.二、在建构数学理论时,注重展现给学生理性思考的范式,让学生树立起数学理性的文化信念数学是学习培养理性思维的一个主要途径.数学理性内涵是人们在依靠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形成概念、判断或推理的认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重视理性认识活动,以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精神.它表现为一种信念,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表现为一种基于事实的,正确合乎逻辑的推理形式.数学课堂建构数学理论,是我们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良好契机.案例2“秦九韶算法”(人教版必修3“算法初步”1.3节“算法案例”)教学实录:学生活动提出了一般的解决方案,15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教师点评:上述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不通用,不能解决任意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而且计算量比较大,效率不高.问:能否改进算法,找出更高效的算法?(2)启发诱导,探究交流:师:若将x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式子中,那么求值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结果是什么?并统计所做的计算的种类及计算次数.生:从内到外逐步算出结果2 677.(具体过程可列表,略)共做了5次乘法,5次加法运算.师:从上述探索过程中,你能发现求多项式值的一般意义的算法吗?(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自觉理解秦九韶算法)生:将变形前x的第一个系数乘x的值,加上变形前第二个系数,得到一个新的系数;将此系数再乘x的值,再加上变形前第三个系数,又得到一个新的系数;继续对新系数做上面的变换直到与变形前的最后一个系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系数为止,这个系数即为所求的多项式的值.(3)归纳概括,理论提升师:我们刚才探讨出来的求多项式值的方法就是先将一个n 次多项式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一次多项式的值,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求n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共进行了n次乘法、n次加法运算.这种方法称为秦九韶算法,是由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在13世纪发明的(简单介绍秦九韶的数学贡献).直到当今世界,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三、在数学应用时,注重树立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数学所研究的对象并不全是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大多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但数学应用的触角很容易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际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我们是比较容易认识和理解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的.因此,我们在数学应用时,应注意选取典型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相关生活情境的融合,通过具体实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这种巨大的应用价值,树立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案例3在“等比數列前n项和”一课中可选用如下典型问题:在我国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术比类大全》中,有一道数学名题叫“宝塔装灯”,内容为“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盏.解析由题意,这是一个公比q=2的等比数列问题.设塔的顶层灯数为a1盏.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这里用古算诗词传递着数学问题的信息,是反映数学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一种文学浪漫形式,既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又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加强了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在数学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树立数学应用意识,从而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与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四、在课堂体验过程中,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中学数学几乎无处不有美,许多数量及其之间复杂的关系,可以归纳为简洁明了的数学公式,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数学概念、数学结论、几何图形中存在很多对等的部分,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数量的统一,空间的协调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准确的数学定义、严密的数学推理、数学内容体系的协调完备等体现了数学的严谨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数学美是人类一种理性的审美心智活动,在更高的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上发展了美的文化.案例4在“椭圆的几何性质”一课中选用2008年湖北高考题: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变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2c1和2c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2a1和2a2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本例以“嫦娥一号”卫星为背景,抽象出一条对称轴、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的两个椭圆间的几何性质,并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构筑成题,题中所给的有关椭圆基本量的四个式子,形式上采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结合相等与不等关系组合而成,搭配对称和谐,富有数学美感,这类问题对引导中学数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普知识,重视数学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总之,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方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渗透数学文化的自觉性,并把握渗透数学文化的可行性,弘扬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素.。
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教学策略
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教学策略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数学知识在人文历史、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延伸和融合。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渗透方式1. 以历史文化为起点,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
通过讲解数学史的精彩故事和数学家的传奇人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2. 结合文学艺术,讲述数学故事。
适当引入数学题材的文学作品、音乐、绘画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
3. 利用科学哲学的思辨,引导学生探讨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哲学思考,让学生不仅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理解数学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4. 增加数学文化的阅读内容。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文化读物,如数学文化杂志、名家论文、科普读物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二、教学策略1. 融入数学文化元素,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史、数学哲学、数学文化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既学到数学知识,又能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2. 组织数学文化活动,拓展学生数学视野。
开展数学文化节、名人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3.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数学文化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多读数学文化书籍,参与数学文化活动,提高对数学文化的自觉认识和理解。
4. 鼓励学生探索数学文化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的问题,培养学生广泛联系、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三、建议1. 加强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
教师应多读数学文化相关书籍,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文化知识和内涵。
2.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文化资源。
学校图书馆应扩充数学文化书籍的种类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满足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不同需求。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念、方法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涵。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方法或策略。
一、历史文化渗透在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历史、数学名人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成就,比如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牛顿、高斯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对数学的好奇心。
二、数学思想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启发性学习等方式,使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规律,通过多种方法和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如归纳法、演绎法、递推法、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等,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与实际问题结合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非常紧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引入一些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如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抛体运动、电子游戏中的轨迹等问题,让学生明确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文献或研究成果,了解前沿的数学知识和研究动态。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有意义的数学文献,如《元数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等,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
五、数学之美的呈现数学是一门美的学科,其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内涵。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数学之美的例子,如黄金分割、菲波那契数列、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带等,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一、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科学的设计课程内容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基础。
要充分挖掘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数学家的贡献,突出数学与人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科学,更是一门兼具艺术与哲学的学科。
在数学分析课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绝对值、求导、积分等计算方法,更要引入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探讨数学家的思想、展示数学家的工作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深厚内涵。
通过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可以为学生搭建了解数学文化的桥梁,加深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文化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数学文化展览、举办数学文化讲座、组织数学文化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且增进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博物馆,了解数学史上的一些意义重大的里程碑事件,感受各种数学现象的美感,也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结合数学文化教学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文化的元素,不仅仅停留于课程内容和活动,还应结合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数学文化方面的掌握和理解进行考核。
可以将数学文化知识纳入考试范围,让学生在备考中重点关注数学文化的部分。
在期末考试中也可以设计一些以数学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性题目,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掌握所学的数学文化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拓展数学文化教材选择传统的数学教材多以数学知识点为主,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不够充分。
教师可以积极拓展和选择数学文化方面的教材,如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名著等,通过教学材料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和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数学文化,进而促进数学文化的渗透。
五、创设数学文化氛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也是渗透数学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典故、数学家名言等数学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数学角度解读一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文的联系,并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深厚内涵。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一、数学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数学文化是指数学在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它包括了数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概念,以及数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认识、体现和应用。
数学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文化的融入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数学文化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数学文化的融入,学生可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数学文化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和数学综合素养。
1. 注重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数学家,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平面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的几何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等,让学生了解几何学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意义,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文化的符号和语言数学是一门表达与传递思想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符号和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符号和语言,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代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代数符号的来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代数符号的特点和使用规则。
通过了解数学的符号和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指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并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数学文化渗透的途径、方法和策略。
一、引入历史与文化背景在教学中引入数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发展与变化,以及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通过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二、引入数学的应用场景在教学中引入数学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入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几何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开展数学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组织数学文化节,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美感;可以开展数学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可以组织数学创新实验室,让学生参与数学的探索和研究。
四、加强数学与艺术的联系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艺术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方法去理解和欣赏艺术。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黄金分割、对称性等数学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数学原理在艺术中的应用。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五、组织数学文化讲座和讨论组织数学文化讲座和讨论,邀请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等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当前数学的前沿发展和热点问题。
通过听讲座和参与讨论,可以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
六、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了解数学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数学模拟软件进行实验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数学的奥妙。
七、培养数学文化素养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数学的美,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数学文化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形成的、以数学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数学文化既包括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与数学有关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审美情趣等。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途径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融入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们的生平事迹、数学成果的产生和应用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勾股定理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要深入了解这一定理的愿望。
2. 增强数学知识的可理解性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事迹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同感和理解程度。
在学习圆的性质时,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计算方法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提高数学素养融入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数学家的探索历程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解方程的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代数方程的历史以及解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1. 通过数学文化展示数学知识的美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数学文化展示数学知识的美感。
在学习数学函数的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与函数相关的数学名言名句,以及与函数相关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等,从而体现函数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2. 通过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式。
在学习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时,可以介绍一些数学家解决问题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一、培养数学文化意识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数学史、数学名家的故事、数学成就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历史、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念。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意义、数学的美感、数学的思维方式等,并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和深刻内涵。
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会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这样的数学文化意识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融入数学文化元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度地融入数学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数学在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比如数学在建筑、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名著、数学小说、数学历史书籍等,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奋斗历程,了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学问题,比如古代数学问题、数学谜题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对数学文化的热爱。
三、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在数学文化节上,可以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文化展览、数学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邀请一些数学专家、大师或学者来到学校进行数学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深邃思想和博大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数学艺术创作比赛、数学科普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独特体验和深入理解。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二中学(221600) 孟宪成●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数学在众多科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的学习贯穿着中小学及大学的各个阶段.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成绩的好坏关乎着学生的升学几率.新课标背景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提倡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构建课堂文化.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文化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7)09-0027-01 一、关注数学史,传播数学文化(1)开展数学文化活动传播数学文化.开展文化活动是学校经常采取的宣传手段之一,很多学校每个月都有主题活动,比如每年三月份的主题是学习雷锋精神,五月和六月的主题是感恩父母,还有与党和国家相关的纪念日也会开展活动.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有很多,比如有奖竞答,征文,黑板报,手抄报,国旗下的讲话,等等.对于数学文化的传播,学校依然可以使用文化活动这个渠道,例如高中数学选修3-1中的《中国古代数学瑰宝》,学校可以让每一个班级都开展数学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数学文化逐一发言;另外,《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可举行全校性的数学文化征文活动,筛选好的征文作为国旗下的讲话;《微积分的诞生》这一课题,对于有爱好画画和书法的学生,可以个人或合作参与黑板报与手抄报的竞赛,将微积分与美术结合起来,学校再筛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开展文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广泛的参与,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文化,即使是没有参与活动的学生,也能在活动氛围中耳濡目染.(2)建立数学文化日.目前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教育,并为特色教育建立一个文化日.比如以网球为特色课程开展的学校有他们自己的网球日.对于数学文化的传播,依旧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文化日.不是只有语文和英语有课外读物,数学也同样有,在数学读书日,书籍类型不限,只要与数学相关即可.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图书馆中增加与数学有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对于热爱数学的学生,可以满足他们对奥妙的数学世界的好奇心.其实,在每一个班集体都有‘跟风’现象,就是大多数人都在干什么,一部分人也跟着干什么.教师可利用这种‘跟风’现象对数学文化进行传播,就拿增加班级图书馆的数学书籍来说,一些人在借阅班级图书馆的数学书籍,慢慢的,会有另一些人‘跟风’来借阅,虽然并不是他们热爱数学,但是这种‘跟风’行为也是在学习数学文化.(3)开设数学史选修课.开设数学史选修课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数学文化的途径.选修课是学生难得的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并且,选修课是学生根据爱好来选择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是真理,开设数学史选修课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也能充实学生的文化知识.二、创新教学策略渗透数学文化(1)构建数学情境.构建数学情境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许多学生喜欢数学,但兴趣被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磨灭,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些知识的讲解很枯燥.很多教师一上讲台就开启‘催眠’模式,学生对数学有兴趣但对这种授课方式不接受.构建数学情境能帮助教师改善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逐渐过渡到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比如,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的学习,教师可以先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数列,例如麻将、电影院的座位号、人民币存在银行每月加上利息后的总金额,等等.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列举生活中的数列的情境,然后慢慢地讲授数列的规律.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对一群成千上万个数字求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2)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主要的授课形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认真的讲,学生在台下认真的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很少,这种看似对每一个学生都很公平的授课方法,其实对每一个学生都不公平,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很多学生是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的,学生与教师缺少交流,教师就不知道学生在那些地方没有理解,这是一种教师垄断课堂的做法.新课改后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良好举措.研究性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选择任何一个数学文化作为研究课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比如,高中数学选修3-1中的《古希腊数学》和《近代数学两巨星》都是很好的数学文化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3)开展数学专题教学.很多学生偏科,但也有学生偏学习内容.比如有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好,计算能力比较差,他们擅长学习高中数学的《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不擅长《函数与方程》.其实可以应对学生的这种现象可以开展专题教学,不擅长函数和方程的这一类学生可以多上这种课,学习就是反复的练习,多学多做总会有提升.三、数学课堂中构建课堂文化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构建课堂文化能帮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人翁’的地位,能促进高中数学学科的发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总之,构建数学课堂文化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开展一些活动来传播数学文化知识,并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形成一个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氛围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希望本文的论述对在线教师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严士健,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郑毓信.“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3]赵菁蕾,张维忠.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4).—72—All Rights Reserved.。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
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途径方法或策略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理论、方法和应用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其他领域的交融,是数学的衍生和拓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一些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方法或策略:1.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数学家。
可以通过故事、小传、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述数学家的贡献和数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经典著作如《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以及其他国家和文化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文化的关系。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文化的素材和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艺术等。
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学价值,让他们感受数学中的和谐、对称、美妙等特点。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设计或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5.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趣味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案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数学的有趣和实用性。
6.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使用数学软件、数学模拟和虚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
可以利用电脑、投影仪、智能手机等设备,展示数学模拟实验的结果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在学生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7.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数学活动和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创造力。
8.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案例、数学问题、有趣的数学游戏等,培养学生在数学解决问题中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有效、文化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有效、文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一名教师的奋斗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
在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以求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数学不只是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而受到重视,也因为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也很有帮助。
但是,目前的数学课堂存在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解决办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发展。
1 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1.1 对数学教学质量缺乏重视虽然人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很高,很多高中也将数学作为重点科目,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都对数学的教学和学习缺乏重视,并没有研究出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一些高中数学老师来说,他将讲题作为第一要义,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对于家长来说,他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关注他在攻克高中数学这一高难度学科时遇到的问题,时常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
1.2 教学内容枯燥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师普遍以高考分数为目标,采取死板的应试教育模式,却不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单一地罗列知识点和生搬硬套各种公式,不但不能有效提高成绩,还会让学生陷入思维怪圈。
久而久之,学生会将背诵公式作为一项机械化的动作,缺少了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低效。
2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数学不只是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而受到重视,也因为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也很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文化
高中数学本身抽象性大、密度大、独立性大,给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了烦恼。
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地做题,只是为了考试,别无他用,因而对数学毫无兴趣。
为了有效刺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构建课堂文化来实现。
文章结合作者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标签:高中数学;课堂文化;学习兴趣
一、为学生构建一个趣味性强、内容充实有趣的教学课程,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在讲人教版必修4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时,为了更好地刺激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简谐运动”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完成实验,学生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有了一个深刻印象,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同时,笔者根据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启发学生探究函数图像的画法,引导学生对函数图像中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利用正弦线描出正弦函数图像上的一些点。
另外,为了将探究结果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函数图像画法探究上的兴趣,笔者利用电脑描点画出图像,帮助学生形成对正弦函数图像的感知。
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思考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通过图像变换画余弦函数图像的方法,类比正弦函数,学会“五点法”作余弦函数的简图。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也让学生在正弦、余弦图像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二、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
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和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例如,在讲“概率”时,可以以比赛为例,在已知双方实力的条件下,如何选择赛制,三局两胜还是五局三胜抑或七局四胜对自己比较有利;也可以以保险为例,计算保险公司推出的某个险种亏损的概率,并进一步计算其期望收入;还可以以彩票为例,计算一等奖的中奖的概率,一期彩票售完后可以筹集多少资金。
以此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
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
三、章节的结尾,领略数学文化,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如“圆锥曲线与方程”讲完后,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让学生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光学性质的实际应用,使得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课后继续自主学习本章的浓厚兴趣。
能否领略数学文化,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能否站在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的文化体现在高中学生身上,不是看学生能否讲几個数学故事,也不是说看学生在听了数学史后有什么感受。
我们认为最为根本的是看学生在经历了数学史的学习后,能否形成一种影响自身行为的数学眼光,而能否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数学不只是数的世界、形的世界,也不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
所以,高中数学课堂适当增加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数学,并且喜欢数学,更重要的是能从数学中领略理性的态度,能在面对陌生问题时养成通过逻辑思维来对事物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文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文化魅力进行感受和感悟,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习兴趣,在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海燕.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张国田.高中数学课堂文化建构的过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