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及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对比1

合集下载

野蛮施工完成的镜子,亮亮相,顺便谈谈镀银心得。-自制DIY器材-牧夫天文论坛(中国...

野蛮施工完成的镜子,亮亮相,顺便谈谈镀银心得。-自制DIY器材-牧夫天文论坛(中国...

野蛮施工完成的镜子,亮亮相,顺便谈谈镀银心得。

-自制DIY 器材-牧夫天文论坛(中国...最大限度的diy产品,由于耐心非常有限,所以施工过程相对野蛮。

主镜使用锅炉视镜磨制,140的口径*20,16元左右,工具板是140*15,因为有些缺陷,老板只要了5元;沙只有60#和220#两种,买了100元的,还剩很多,大概用了20元的左右;抛光沥青是用的焦炭沥青加了些花生油调和的,10元上下;镜筒是用的PVC160的下水管制作,两个管接,一个尾塞,35元;消光是用哑光漆和海绵纸,8元;镜座是废品收购站淘的木地板,1.5元;超原始的纯手动调焦座也是用的PVC管,因为还做了光轴校准器,一共10元左右;镀银费用50元,因为为了测试,一共前后用小玻璃在各种温度下,试了不下20次;算上螺丝等辅料,一共成本:160~180元。

先来一个全身像,喷漆后比原来的白色感觉好看些,后面有一个200口径的半成品。

160的pVc管尾塞里面装着主镜,安装拆卸超级方便,而且非常方便调整焦距。

采用分段施工方式制作的副镜及调焦座部分,在10厘米范围内,不用调整管体长度,就可以通用。

里面用到了一项违法物品,打眼后,直接用螺丝拧进去上的丝,罪过罪过;管内的黑色海绵纸,消光效果,自我感觉良好。

电视机的旋转底盘,6元,载重50KG,磨镜时用的也是它。

因为心急,主镜吻合度不是很好,有比较严重的塌边,不过在低倍下,感觉还是不错的,晚上借颗星星,校校光轴再说。

下面说说我的镀银心得。

看了很多这方方面的帖子和书籍,似乎都把镀银说的好像很难似得,各种数据都精确到小数点后面好几位,害的我在一开始尝试时,还做了个天平。

经过俺多次试验,发现,镀银也不过如此。

俺现在已经把镀银简化到了一杯水的程度。

先说用量,经过多次试验,镀一个140口径的镜子,如果用围镀的话,1克硝酸银足够了,镀出来的银磨基本不透光,直接看太阳,也就一个圆点而已,另外镀银液稀了比稠了好,氢氧化钾用量要少,不然会出现许多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的棕色絮状物,很讨厌。

镀银镜面的工艺及与实验制备银镜之比较

镀银镜面的工艺及与实验制备银镜之比较

镀银镜面的工艺发展及与实验制备银镜比较完成日期:2015.09.24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一摘要本文以阐明镀银镜面的原理为基础,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出镀银镜面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今各国制镜方面的现状。

综合国内外镀银镜面的制备工艺,结合主要的步骤探讨与实验制备银镜的差别,并对实验中采用不同方法清洗器皿的效果进行比较。

二前言第一次实验中清洗玻璃仪器,每组三人采用了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增污过的试管进行清洗,并通过银镜反应的效果比较三种清洗方法的清洁效果。

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镀银镜面制作工艺、特点及主要步骤,并与实验制备步骤、银镜效果进行比较。

三内容1 原理生活中镀银镜面的制作原理是银镜反应,取一定量AgNO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得到银氨溶液。

再加入醛类物质将Ag+还原为Ag 单质。

2 镀银镜面的发展、现状我国镀银镜面传统方法为在玻璃上由手工操作银镜镜子,由于受设备、工艺限制,操作不便且此原始方法具有生产效率低,反射率低等问题。

此后曾用镀铝镜面。

如今镀银镜面回归。

西方发达国家已将硝酸银的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从上片到下片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形成了生产线。

在精准操控下生产的镀银镜面具有反射率高,银层厚度均匀的优点。

其工艺为选片(优质浮法玻璃)→上片→预洗→抛光→高纯水洗涤→活化→镀银→镀铜→风干→金属固化→帘幕淋底漆→红外烘干→风冷→帘幕淋面漆→红外烘干→风冷→水冷→镜面酸洗→风干→下片→装箱[1]。

3 镀银镜面制作主要工艺叙述我国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梁中生等人研制银镜还原制剂,并对银镜生产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

上片:将平板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若是浮法玻璃,必须将上表面朝上。

实践证明,浮法玻璃下表面由于有大量的锡或锡的氧化物的存在根本无法镀银;根据轨道的运行速度保持基片间留有1~3 cm的间隙,以确保玻璃基片间或玻璃银镜间不发生碰撞,同时亦确保清洗水或反应残液能及时排除而不互相干扰。

银镜材质参数

银镜材质参数

银镜材质参数1. 概述银镜是一种常见的镜面材料,它具有高度的反射率和光学性能。

银镜的材质参数是指影响其性能的各项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

本文将就银镜的材质参数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银镜的制备银镜是通过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膜而制备的。

制备银镜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清洗与处理在制备银镜之前,需要对玻璃进行清洗和处理,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镜面的质量。

清洗过程通常包括去除表面污垢、油脂和有机物的步骤。

2.2 镀银将清洗后的玻璃置于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中,施加适当的电压或光照,使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并在玻璃表面生成一层银膜。

镀银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镀银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获得所需的镀层厚度和质量。

2.3 保护层为了保护银膜不受机械损伤和氧化腐蚀,通常在镀银完毕后会在银膜表面施加一层保护层。

常用的保护层材料有二氧化硅、氟化物等。

3. 银镜的材质参数银镜的材质参数直接影响着其反射率、透过率、耐久性等光学性能。

下面将对几个重要的材质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

3.1 镀层厚度镀层厚度是指银膜的厚度,它直接影响着银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

一般来说,镀层厚度越大,银镜的反射率越高,但透过率也越低。

适当选择银膜的厚度,可以在兼顾反射和透过的同时,提高银镜的光学性能。

3.2 镀层质量镀层质量是指银膜的致密程度和平整度,它影响着反射光的均匀性和镜面的清晰度。

在制备银镜时,要控制好镀银的条件,以保证银膜的质量。

镀银过程中的溶液成分、浓度和镀银时间等参数都会对镀层质量产生影响。

3.3 保护层性能保护层是银膜的保护罩,它可以有效地防止银镜被机械划伤和氧化腐蚀。

保护层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银镜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保护层材料有二氧化硅和氟化物等,它们具有高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3.4 玻璃基板性能玻璃基板是承载银膜的基础材料,它的性能也会对银镜的质量和光学性能产生影响。

常用的玻璃基板有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和透明度,在制备银镜时要选择适宜的玻璃基板。

制镜报告

制镜报告

关于镜子的制作方法报告2011/9/10指导老师:范欣欣作者:李骞、邱熙蒙、戴永胜,蒋蔚栋、张泽亚一、摘要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现在生活常使用的镜子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有什么特点,与本实验中的银镜有什么区别。

我们通常使用的镜子是银镜,因为银镜镜面光亮,容易与玻璃紧密契合,不易进水受潮,可以长久使用,当然也有使用铝镜的。

工业上制银镜是用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的还原剂和银氨溶液反应镀银,它对工艺要求非常高,而且流程复杂,这与实验室制银镜有很大的不同。

二、前言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远古时代人类就以水为镜,古代的镜子大多用金、银、水晶、铜、青铜等研磨抛光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就制成了镜子。

高中时,我们就学习了银镜反应,在洁净的试管里制的了镜子,但生活中的镜子是怎样制成的呢?是否与我们在化学课上学习的银镜实验是一个原理呢?与我们化学课上制成的镜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我们学习化学就是为了服务生活。

研究生活中镜子的制法以及与实验室制法的区别,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银镜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精神,激发我们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喜爱和认可。

三、内容步骤:1、上片:将玻璃基片通过人工或机械吸盘置于上片台上送入轨道;2、预洗:用玻璃专用洗涤剂将玻璃上的油污、人工手印和灰尘除去;3、抛光使用抛光剂通过盘刷的抛磨,使玻璃上表面光滑,伪镀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与要将试管洗干净有异曲同工之妙);4、清洗用滚刷和干净的自来水去除抛光剂等杂质,用去离子水进行最少3道清洗,使玻璃基片上表面有一个洁净度非常高的表面。

5、敏化用敏化剂,一般用氯化亚锡溶液,均匀地喷在洁净度非常高的玻璃基片上,保留1min左右,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亚锡离子敏化层;6、活化将活化剂溶液君悦地喷涂到有敏化层的玻璃基片上,亚锡离子将活化剂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使玻璃表面产生一个活化层——贵金属的薄膜,贵金属为钯或银,在后面的镀银过程催化;7、镀银根据生产线工艺技术要求,将一定量的新鲜的银氨溶液和一定量的还原液同时喷涂到有活化层的玻璃基片上,经过2到3分钟的氧化还原反应,银氨还原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玻璃基片表面上形成银膜反射层,反应表示式如下:Ag+R-COH→Ag↓+R-COOH。

银镜的实验报告

银镜的实验报告

银镜的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银镜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银镜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银镜反应是指将银离子还原成银的过程, 它在化学分析和电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将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实验观察,探究银镜反应的化学机理和条件要求。

2. 实验材料和设备•100 mL锥形瓶•硝酸银(AgNO3)溶液•枸橼酸溶液•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溶液(NaOH)3. 实验步骤3.1 准备实验材料首先,我们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将100 mL锥形瓶清洗干净,并准备好硝酸银溶液、枸橼酸溶液、葡萄糖溶液和碱性条件溶液。

3.2 银镜实验过程以下是银镜实验的具体步骤:1.取一小部分葡萄糖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2.加入适量的枸橼酸溶液,并充分搅拌混合。

3.向混合液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并再次充分搅拌。

4.加入数滴碱性条件溶液,再次搅拌均匀。

5.将锥形瓶放置在水浴中加热,保持温度稳定。

6.观察实验过程中管壁是否出现银镜现象。

3.3 数据记录与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数据记录和观察,以下是我们的观察结果:•反应开始时,溶液呈现无色透明状态。

•随着加热和反应时间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乳白色。

•最终,在锥形瓶内壁上形成了一层银镜。

4. 实验结果分析4.1 反应机理银镜反应的主要机理是葡萄糖与枸橼酸的还原性作用。

在碱性条件下,枸橼酸促使葡萄糖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6H12O6 + 2NaOH → CH2O + Na2CO3 + 3H2O而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Ag+)与还原产生的CHO基团结合,形成无机银镜:2Ag+ + 2e- → 2Ag4.2 形成银镜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形成银镜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枸橼酸的浓度:适量的枸橼酸可以加速葡萄糖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银离子的还原。

•碱性条件:碱性条件有助于枸橼酸与葡萄糖的反应,并提供合适的环境促使银离子的还原。

•温度:加热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有利于银镜的生成。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银镜反应的原理和条件要求。

银镜的实验报告

银镜的实验报告

银镜的实验报告银镜的实验报告一、引言银镜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银离子的还原反应,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本实验旨在探究银镜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银镜实验是一种典型的还原反应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并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银镜。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 2OH⁻ + H₂O → 2Ag + 3H₂O。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包括玻璃容器、银镜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等。

2. 将玻璃容器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杂质。

3. 在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银镜试剂,倒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4. 将玻璃容器放置在温水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5. 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特别是玻璃表面是否出现银镜。

四、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实验开始后,溶液中的银离子逐渐被还原为银原子。

2. 银原子在玻璃表面逐渐沉积,形成一层银镜。

3. 银镜的厚度和均匀性与实验条件有关,温度的控制对银镜形成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五、实验分析1. 实验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的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氢氧化钠提供了电子,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

2. 水的存在对反应的进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3. 温度的控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银镜的形成,温度过高会导致银原子重新溶解,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反应速率。

六、实验问题与改进1. 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表面有杂质或油脂,会影响银镜的形成。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应确保玻璃容器的表面干净。

2. 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恒温器来控制温度,确保反应进行的适宜。

3. 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七、实验应用银镜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生产工艺
银镜是一种利用银粒子镀膜的反光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和质量优异的特点。

下面是银镜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好玻璃基板。

选择高纯度的玻璃片,清洗干净,并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刮伤。

然后,进行玻璃基板的预处理。

首先,对玻璃表面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接下来,进行酸洗后的清洗,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最后,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使玻璃表面更容易与银粒子结合。

接下来,进行与银粒子结合的镀膜工艺。

首先,在玻璃基板上均匀喷洒银粒子溶液。

然后,将玻璃基板放入真空室中,通过热蒸发的方式使银粒子凝结在玻璃表面形成薄膜。

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真空度来控制银膜的厚度和均匀度。

镀膜完成后,对银镜进行后处理。

首先,将银镜从真空室中取出,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镀膜均匀且无缺陷。

接下来,进行防腐处理,使用保护剂对银镜表面进行喷涂。

最后,对银镜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银镜生产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工作环境的干燥和无尘,以避免对镀膜质量造成影响。

银镜广泛应用于科研、光学仪器、家具装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工业镀银与银镜反应原理异同文档

工业镀银与银镜反应原理异同文档

简介电镀银(silver(electro)plating)银是一种白色金属,密度10.5g/cm (20℃),熔点960.5℃,相对原子质量107.9,标准电极电位Ag/Ag为+ 0.799V。

银可锻、可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

被抛光的银层具有较强的反光性和装饰性。

银镀层很容易抛光,有很强的反光能力和良好的导热、导电、焊接性能。

银镀层最早应用于装饰。

在电子工业、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中,广泛采用镀银以减少金属零件表面的接触电阻,提高金属的焊接能力。

此外,探照灯及其他反射器中的金属反光镜也需镀银。

由于银原子容易扩散和沿材料表面滑移,在潮湿大气中易产生"银须"造成短路,故银镀层不宜在印刷电路板中使用。

使用的镀银液主要是氰化物镀液。

技术1.前言由于银与许多化合物容易生成不溶性盐。

因此,银在镀液中的稳定性差,容易引起镀液分解。

由于银是电化学中的贵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镀层因此,银合金镀液种类较为有限。

已有的银舍金镀液大多数是含有氰化物的碱性镀液,然而氰化物剧毒。

鉴于上述状况,本文就安全性高的银和银合金镀液加以叙述。

2.工艺概述银和银合金镀液中含有可溶性银盐和合金成份金属盐、酸、表面活性电镀银铜基电料件剂、光亮剂和pH值调整剂等。

镀液中加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或者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旨在改善镀液性能,它们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其浓度为0.1~50 g/L。

镀液中加人光亮剂或者半光亮荆旨在改善镀层的光亮外观。

适宜的光亮剂有p.萘酚、0萘酚.6.磺酸、B萘磺酸、间氯苯醛、对硝基苯醛和对羟基苯醛等。

适宜的半光亮剂有明胶和胨等。

镀液中还加入邻菲哕啉类化合物或者联吡啶类化合物等平滑剂,旨在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获得平精致密的镀层。

光亮剂、半光亮剂和平滑剂的总浓度为0.01~20 g/L。

镀液中加人辅助络合剂,旨在提高镀液稳定性,镀液中还加人隐蔽络合剂,旨在抑制从镀件金属基体上溶出的不纯金属离子共析于镀层中,同时还可以抑制镀液的劣化。

银镜的制作实验报告

银镜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银镜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温度、浓度等条件对银镜形成的影响。

3. 学习化学实验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醛类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银镜的过程。

实验中,醛基(-CHO)被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氧化成羧酸,同时银离子被还原成银单质,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反应方程式如下:\[ R-CHO + 2[Ag(NH_3)_2]^+ + 3OH^- \rightarrow R-COO^- + 2Ag \downarrow + 4NH_3 + 2H_2O \]三、实验材料1. 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0.5M氨水、浓氨水、5%硝酸银溶液、6M盐酸、3%葡萄糖溶液、37%甲醛溶液、甲酸钠溶液、酒石酸钾钠溶液、银氨溶液(现配)、10%氯化亚锡溶液。

2.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

四、实验步骤1. 配制银氨溶液: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振荡后加入氨水,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2.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银氨溶液。

3. 向试管中加入2滴葡萄糖溶液或3滴甲醛溶液。

4. 将试管放入50-70℃的水浴中加热5-10分钟。

5. 观察银镜的形成,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现象1. 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反应,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2. 银氨溶液与甲醛溶液反应,试管壁上形成暗淡的银镜。

3. 温度升高,银镜的形成速度加快,光亮度增加。

4. 银氨溶液浓度越高,银镜的光亮度越好。

六、实验分析1. 银镜反应的原理是醛类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温度、浓度等条件对银镜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浓度,以确保银镜的形成。

七、实验结论1. 银镜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可以用来检测醛类化合物。

2.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以防银镜溶液腐蚀。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镜子镀银工艺流程
1.原材料准备:银镜的原材料主要是纯银和玻璃。

纯银需要经过提纯和铸造等工艺制成银板,玻璃则需要经过清洗、切割、磨边等工艺制成镜片。

2.镀银镀铜:将银板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银(铜)原子层,然后将镜片放在银板上进行真空镀银,使镜片表面形成一层银膜和铜模保护层。

3.退火、固化:将镀银后的镜片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镜片表面的应力,提高镜片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第一遍耐腐蚀淋漆并烘干,第二遍防水加硬淋漆并烘干、金属原子红外固化等。

4.镜面背漆:采用优良背漆均匀涂镀,镜背漆耐腐蚀,而耐湿,防水。

5.磨边:将退火后的镜片进行磨边处理,使镜片的边像平整光滑,便于安装和使用。

6.清洗和检验:将磨边后的镜片进行清洗和检验,确保镜片表面干净、无瑕疵,并符合质量标准。

银镜的制备实验报告

银镜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银镜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银镜的形成过程,了解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学会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及处理。

二、实验原理银镜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其原理为:含有醛基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反应方程式如下:\[ R-CHO + 2[Ag(NH_3)_2]^+ + 3OH^- \rightarrow R-COO^- + 2Ag + 4NH_3 +2H_2O \]其中,R-CHO表示含有醛基的物质,[Ag(NH_3)_2]^+表示银氨溶液,R-COO^-表示生成的羧酸根离子。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石棉网、滴管、量筒、水浴锅等。

2. 试剂:5%硝酸银溶液、2%氨水、1%氢氧化钠溶液、乙醛、稀盐酸、稀硝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银氨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1ml 5%硝酸银溶液,滴加2%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得到浅棕色溶液。

2. 配制醛溶液: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乙醛,用蒸馏水稀释至5%。

3. 进行银镜反应:将银氨溶液和醛溶液混合,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碱性。

4. 水浴加热:将混合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50~60℃,维持15~20分钟。

5. 实验结束后,用少量稀盐酸处理试管,倒去混合液,再用少量稀硝酸洗去银镜,最后用水洗净。

五、实验现象1. 混合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最终形成光亮的银镜。

2. 银镜呈均匀的镜面状,边缘清晰。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1.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银镜的形成时间、光亮度等数据。

2. 分析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最佳实验条件。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银镜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银镜的形成。

2. 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50~60℃,5%硝酸银溶液1ml、1%氢氧化钠溶液1滴、2%氨水滴加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加入5%乙醛3~4滴。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

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辐射性能研究及应用绪论镀银镜子是一种常见的反射镜,通过反射光线实现成像或反射功能。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镀银镜子的镀膜往往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逐渐退化,从而影响其反射效果和使用寿命。

一、镀银镜子的制备方法1. 真空蒸镀法:将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如银,蒸发在基片表面,通过真空环境下的物质转移形成镀膜。

2. 化学镀法:利用化学反应,在基片表面上沉积金属银,形成镀膜。

3. 磁控溅射法:利用高能离子轰击材料表面,使金属原子脱离并沉积在基片上,形成镀膜。

二、镀银镜子对紫外线的响应特性1. 镀银镜子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射率:通过实验测量,研究镀银镜子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射率变化,得出镀银镜子在不同紫外线波长下的反射性能。

2. 镀银镜子的紫外线吸收特性:利用紫外线可见光谱仪,测量镀银镜子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吸收特性,得出不同材料和厚度的镀银镜子的吸收率。

3. 镀银镜子的紫外线稳定性:通过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实验,观察镀银镜子反射率的变化,评估其紫外线稳定性。

三、改善镀银镜子的抗紫外线性能的途径与机制1. 加入抗紫外线添加剂:通过向镀银镜子的制备过程中添加抗紫外线添加剂,可以提高镀银镜子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2. 优化镀膜的结构:调节镀银镜子的镀膜结构,如厚度、成分及层次,可以改善其抗紫外线性能。

3. 使用抗紫外线底漆:在镀银镜子的基片上先涂覆一层抗紫外线底漆,可以增强其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四、镀银镜子抗紫外线性能的应用1. 光学领域:在太阳能电池板、护目镜、摄影器材等领域中使用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镀银镜子,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2. 建筑领域:在建筑玻璃中采用抗紫外线镀银镜子,可以降低室内紫外线的穿透,保护人体皮肤健康。

3. 汽车行业:在汽车后视镜中使用抗紫外线镀银镜子,可以减少紫外线对车内乘员的伤害,提高驾驶安全性。

结论通过对镀银镜子原片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研究,可以改善镀银镜子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自制彩色镜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自制彩色镜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自制彩色镜子【初中化学】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自制彩色镜子【原理】平面镜是由化学镀银的方法,在平板玻璃表面沉积一层银膜而制成的。

它的化学原理是银离子在有机物的还原性基团作用下以金属银结晶析出。

为了赢得精细明亮的银膜,必须掌控不好银的划出和沉积速度。

普通镜子的镜面呈银白色。

制作镜子时,在镜面上析出少量银(呈半透明状),然后在银膜上复涂一层彩色涂料,就得到彩色镜子。

选用透明的有色平面玻璃进行通常的银镜反应,能得到另一种彩色镜子。

【准备工作】(1)银氨溶液的配制在5%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消失为止。

再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毫升硝酸银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到沉淀再次消失为止。

再用硝酸银溶液回滴到溶液略显浑浊为止。

最后加入2倍体积的蒸馏水稀释。

如改用桃胶的稀溶液稀释,做成的彩色镜质量更好。

(2)彩色透明化聚氨酯的酿制挑二甲苯和环己酮以1∶4体积比混合做为溶剂。

称取溶剂质量1/20的透明化颜料重新加入溶剂中,不断烘烤,直至全然熔化年才。

把制取的透明化颜料液慢慢重新加入至聚氨酯(商品名:清水685,就是一种清漆)中,边加边烘烤,一直提至色度符合要求年才。

【操作】方法一:可以用市场店里的蓝色或茶色、红色的玻璃片加工成彩色镜子。

(1)用软棉布蘸取洗洁精反复擦洗玻璃板,再用水冲洗干净。

用软棉布或干净的黑板擦蘸取一些铁红粉(氧化铁粉末)在玻璃板上反复擦洗,完全除去表面的污垢和油腻,最后用水反复冲洗,直到没有红色的铁红粉残存,玻面上水膜均匀,不挂水珠。

(2)用氯化亚锡叶唇柱溶液冲洗2~3次,并使玻璃板必须镀银的地方都浸染至,并使它的表面敏化。

然后用蒸馏水热解2~3次,除去氯离子。

把冲洗不好的平板玻璃放到桌面或其他支架上,并使玻璃维持水平,分解掉摆在边缘上的水滴,但无法再跌破洗脸整洁的平面。

(3)把银氨溶液和4%的酒石酸钠钾以1∶1的体积比混合,立即小心倾倒在玻璃上(没有酒石酸钠钾,可以用0.2mol/l葡萄糖溶液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及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对比
完成日期:2011.9.24
作者:杨华张喆刘晗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余辰
一、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化学镀银的制作方法、镀银镜子的特点,已经通过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和实验(一)中制作银镜方法的对比,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二、前言:
题目背景:
实验(一)中制得了银镜,现实生活中常使用镀银镜子。

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是什么?与本实验制得的银镜有什么差别?
讨论意义:
1.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掌握查阅文献、讨论的科学方法;
2.了解日常生活中银镜的制作方法与特点;
3.通过日常生活中银镜制作与本实验银镜制作的对比,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的理解。

三、内容:
1.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制作方法:
化学镀银法:
原料及要求:
1.玻璃应是平整无缺,中间无气泡的透明玻璃;
2.硝酸银,含量在99.5%以上;
3.氨水,浓度为25—28%;
4.酒石酸钾钠(化学纯)。

化学配方:
1.银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硝酸银25克,氨水18.5毫升(经化学反应澄清为止)。

2.还原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酒石酸钾钠25克,上液加热澄清后再放入硝酸银0.5%,药液守滤后备用。

明胶液:水1000毫升,明胶10克,隔水蒸化。

4.铁红底漆加适量香蕉水溶液。

制作方法:
1.清洗玻璃: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粉,水洗干净。

再用微量的氯化锡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

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

最后用干净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冲一下玻璃。

2.镀银: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匀倒上。

药液以不流掉为度。

约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

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

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它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2.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特点:
镜子成品成像纯正、反射率高和色泽还原度好,表面光亮平滑。

3.与本实验制得银镜的差别:
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用化学纯的酒石酸钾钠做还原剂,原料纯度高,玻璃要求平整无缺,制作工艺考究,因此比本实验制得的银镜光学性能好,成像更清晰,更加光亮平整。

四、结论:
现在生活中常用的镀银镜子以化学纯的酒石酸钾钠来还原银氨溶液,经过玻璃清洗、镀银膜、上底漆、上面漆等步骤制得,特点是成像纯正、反射率高和色泽还原度好,表面光亮平滑。

因为现实生活中镀银镜子的原料纯度、浓度要求高,制作工艺考究,因此比本实验制得的银镜光学性能好,成像更清晰,更加光亮平整。

五、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镜子
六、小组分工表:
姓名查阅文献课堂讨论讲演书写讨论报告杨华√
张喆√
刘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