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政治学原理97—13
政治学原理
1.政治的含义和本质政治的本质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政治的主体是特定是社会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2.政治学的含义及研究方法?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制度研究法)现代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法、经济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3.马克思政治学的基本特点?○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2以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为目标○3以批判性为最大特色○4强调实践4.政治关系的含义和含义?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含义:○1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2政治关系是围绕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益5.政治关系的特征?客观性:○1政治权力可以带来可见或不可见的价值和利益○2政治关系的成立使由于人们追求特殊利益造成的○3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着他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复杂性:○1政治主体包既括个人,又包括群体○2政治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们利益的复杂性○3政治关系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为人们的利益和政治关系的变动性变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主体的变化、外部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政治关系的变化。
政治关系的变动性要求政治主体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6.政治结构的含义与特征?政治结构就是政治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固定组合模式。
特征:○1政治关系或政治系统的相对稳定性○2政治活动的有序性7.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实现统治原则和统一方式的综合。
基本内容:○1政权的阶级性质也就是国体问题○2国家结构形式○3国家机构体系○4具体的政治制度8.政治制度的作用?○1从政治制度的使命上看,它起着落实统治阶级政治权力的归属、控制、分配、调节和使用的作用○2从政治制度的地位上看,它对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正常运转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3从政治制度发生作用机制上看,它是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基本框架和轴心○4从政治制度发生作用的形式上看,政治制度具有合法的强制性○5每一种政治制度一经产生,它还有自我维护的作用9.影响政治制度的基本要素?○1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2阶级力量的对比○3经济结构○4政治文化10.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1“主权在民”原则○2“代议制”原则○3分权和制衡原则○4法治原则;社会主义:○1人民当家作主○2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并领导一切○3无产阶级专政○4民主共和11.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表现?○1形式权力的主体是全体人民○2最高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3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的是最高的、全部的,不存在分权与制衡问题12.为什么政治失衡是利益关系失衡外在表现?○1社会的发展总是表现为利益关系不断的分化过程○2在社会利益关系失衡的情况下,没有得到及时调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也会发生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和政治动荡○3在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政治失衡往往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经济权力过度剥夺所造成的○4政治文化的变化也会通过对公众的影响而影响政治平衡○5像任何一个系统一样,政治系统也存在着自我维护的倾向和能力13.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特征?公共政策是指政治系统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所指定的法律规范。
(2208)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2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民主观以()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B.社团C.政党D.市民社会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A.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C.政党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B.有机组织性C.阶级性D.公共性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B.共和党C.民主党D.工党6、民主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C.二元君主制D.寡头制8、()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B.选举权C.罢免权D.质询权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政治学原理本科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国家的本质和作用B. 政治权力的分配C. 政治参与的途径D. 政治制度的变迁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 经济基础B. 文化传统C. 宗教信仰D. 军事力量3.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财产所有权D. 结社自由4. 下列哪项不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A. 家庭B. 教育C. 宗教D. 工作5. 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6. 政治参与的最基本形式是()。
A. 投票B. 抗议C. 政治捐款D. 政治讨论7. 根据罗伯特·达尔的观点,多元民主理论的核心是()。
A. 政治平等B. 政治竞争C. 政治参与D. 政治精英8. 在政治体系中,政府的角色不包括()。
A. 政策制定B. 社会管理C. 经济控制D. 道德引导9.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通常来源于()。
A. 法律规范B. 传统习俗C. 强制力量D. 公众认可10. 下列哪项不是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A. 政治稳定B. 经济增长C. 社会公正D. 文化繁荣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政治权力的特征包括()。
A. 强制性B. 排他性C. 普遍性D. 合法性12. 政治制度的基本功能包括()。
A. 规范政治行为B. 保障公民权利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秩序13. 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14. 政治沟通的方式可以是()。
A. 正式会议B. 非正式交流C. 媒体宣传D. 公开辩论15.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目标包括()。
A. 培养公民意识B. 传授政治知识C. 形成政治信仰D. 塑造政治行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政治学原理课件
C、革命开新;
第九章 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政治意义
1、回答人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2、形成共同体的基本信仰和价值; 3、使制度与某种思想观念耦合;
二、意识形态的权力
1、中国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因为中 国没有宗教; 2、西方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如十 字军、输出民主。
五、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 方法
• 美国政治学会
–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 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 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 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
3、主权国:由对抗帝国而产生的 主体觉醒 A、主体意识——市民权力— —人权; B、民族意识——民族自决 权——主权; C、世俗意识——世俗权力— —民权;
三、国家结构
1、单一制 A、中央集权——地方自治; B、中央集权——非地方自治;
2、联邦制 A、分散型:邦联制; B、集中型:联邦制——均衡性与非均衡性
二、权力与权威
• (一)权威:批上正当性或合法性外衣的权力 • (1)权威是合法化或正当化的权力 • (2)权威是排除了强制和交易成份的权力 • (3)权威是一种反对者也内在服从和同意的权力 • (二)权威的来源 (1)传统与习俗; (2)卡里斯玛权威; (3)法理权威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 第一,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 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四、国家权力
政治学原理
独立个人 此时人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要把这样独立的个体拉入公共生活,需要强大的公共权力即主权。
公共权力
维系
现代政治共同体 依靠 独立个人
现代政治学研究问题:1)现代政治共同体如何构建
2)基于个体自由的民主共和如何建立/民主化问题
3)个人如何在民主共和中保障和实现自由
16~17~18 世纪围绕问题 1):现代政治共同体如何构建现代国家如何而来
理论基于自然法则和理念假设
19 世纪围绕问题 2):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完成了三个使命:1)完成了现代民主价值合理性的构建
2)完成了民主的工具合理性(实际,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完成了民主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融合起来
大众民主和政党政治使得民主价值合理性与民主工具合理性有效地融合起来。大众民
主与政党政治使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制度)统一起来并真正成熟的政党制度使在
生产是全新的生产形态。生产的形态日益丰富,人类的社会也从野蛮进入文明。
客体
性质
政治的最大使命便是如何创造优良的生活。
第三节 政治的使命
1、 政治的首要使命是创造秩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秩序的产生可以用制度、恐惧或道德的形式。
2、 政治的第二个使命是促进发展:1)有效发展。如果政治不能有效促进发展,则其他会
为发展的需求压垮。2)合理发展。有效≠合理,合理在当代可见:共享、共事。3)持
系不过是对政治权利的一种分配而已”(亚里士多德)3)创造机会(如科举制度)看政
治优劣,应关注功能形态,再考察结构形态。
第四节 政治的逻辑
经济 使之可能 财富 生存 生命体
政治 使之可能 秩序 生活 社会体
经济学要使财富成为可能,要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政治学原理全部总结(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学原理全部总结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A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D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学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领域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1.政治许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
对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横向的现实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以了解国外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经济学(P8-P9)2.与法学(P9-P10)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略)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P11-P16)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P16-P18)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
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2.制度研究法。
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规律的方法。
3.比较研究法。
就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略)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1.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形式。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概念: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
政治学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3.政治学研究范围:(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4.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5.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常用具体方法:(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6.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研究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7.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氏族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氏族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氏族,是具有血缘关、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8.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第一,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学原理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臵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景跃进张小劲主编第1编政治的性质与政治研究作为导论,本编试图回答初学者可能遇到的两个元始问题:“如何理解政治”以及“如何研究政治”。
第1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本章重点问题●理解政治的三个维度及其发展趋势●权力三面性的不同侧重点●公域/私域二分法的古典形式和修正形式●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制度设计1.1.1 政治的分析单位1. 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该政治观的典范: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第一, 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 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二,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三,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 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表1-1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2)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参见Marvin E. Olsen and Marvin N. Marger eds., Power in Modern Society, Boulder,Westview Press, pp84-95,pp149-150。
3. 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1)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2)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
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政治学原理》(选择题)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C )。
A 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为思想核心。
A 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4.孙中山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5.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7.1880年美国( D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8.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哥拉底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政治学原理整理
名词解释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5.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社会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公社的社会组织。
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
6.社会化大生产:又称生产的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
它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7.单一制:是由若干个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8.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所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
9.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0.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12.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13.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党校(已有09试题)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含原著)2003——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6——2002中西哲学史1996——2023年年伦理学原理2004——2023年年经济学教研部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专业)2023年年——2023年年经济学综合考试2023年年世界经济理论综合考试(含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03——2023年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6——2002经济理论综合考试1996——2002世界经济1996——2002政法教研部行政学原理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学、公共政策)2023年年——2023年年法学理论综合(含法理学、西主意律思想史)2023年年法学理论(含法理学、西主意律思想史)2003——2023年年部门法学综合考试(含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及行政法学)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2003——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1996——1999综合考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2000——2002综合考试(法理、民法、宪法与行政法、民事诉讼法)2004经济法2004——2023年年第1 页/共4 页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政治学综合考试(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思想史)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中外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2023年年——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2003——2023年年中外政治制度2023年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997——2002西方政治思想史1997——2002法学基础理论1996西主意律思想史1996——2002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2023年年——2023年年社会主义发展史2002——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社会学理论1999——2023年年社会调查主意2023年年——2023年年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主意2004社会学研究主意1999——200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1999——2002党史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中共党史1996——2004党的建设理论1996——2004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2023年年——2023年年邓小平理论2002综合考试(含邓小平理论、伦理学、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03——2004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2党的建设教研部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2004——2023年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996——2003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1996——1997,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96——1998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中国近现代史1999——2001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2002中共党史1996——2004党的建设理论1996——2004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2023年年——2023年年邓小平理论2002综合考试(含邓小平理论、伦理学、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03——2004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2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2023年年——2023年年思想政治教诲原理2002——2004第3 页/共4 页文史教研部历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卷)2023年年——2023年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通史2004——2023年年中国近现代史2004——2023年年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理论综合考试(含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23年年经济学综合考试2023年年综合考试(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2003——2023年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6——2002经济理论综合考试1996——2002世界经济1996——2002政治学原理1997——2023年年国际政治学2023年年国际政治学概论2000——2023年年,2023年年国际政治基本理论1996——1999国际关系史1996——2023年年国际关系理论2023年年外交学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23年年党的历史和党的发展史2023年年。
政治学原理真题1997-2013
中央党校历年真题集萃13年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2、美国总统制3、政治文化4、法西斯主义5、民主化简答:1、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别2、政治制度化的衡量标准3、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优势和劣势4、简述精英民主理论论述:1、论述在我国如何推进严密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
2、用政治学相关原理分析在我国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2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正义2,国家结构3,消极自由4,市民社会5,第三条道路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自由民主理论和古典民主理论的异同2,试述现代化理论3,政治参与的途径4,简述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中国的启示2,中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11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家2,政党3,国家权力4,政治社会化5,政治发展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公民制度的基本内容2,简述利益表达的基本方式3,简述民族宗教因素对政治的影响4,简述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渊源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用舆论工具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相关原理分析我国的网络监督问题2,试用决策过程分析理论的相关原理论证“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意义10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决策2,政治权利3,半总统制4,政治思想5,政治危机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不同政治理论流派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界定2,简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联系和区别3,简述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联系和区别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的必要性和途径2,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主要途径09年政治学原理一,1,权利2,正义3,政治制度4,协商民主5,政治组织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政治社团的功能2,简述政党的政治作用3,简述政治权利的构成4,简述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模式的联系与区别(另有版本为:论述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权力分配方式的联系与区别——此版本出自新近的资料,一并列出)2,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中央党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2、政治人3、平等4、政治合法性5、政治稳定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简述政治权力的特性。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目录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一、政治的含义和本质二、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三、政治的作用第二节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二、政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我国政治学的任务二、政治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关系与政治结构第一节政治关系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二、政治关系的特征三、政治关系与政治权力四、行为主义的政治系统论第二节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含义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现代西方政治权力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三、美国的政治结构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政治制度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含义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二、政治制度的作用三、影响政治的基本要素第二节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奴隶制政治制度二、封建制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第三节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政治利益分析第一节利益集团一、利益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二、利益集团第二节利益的表达方式一、对抗性的表达二、非对抗性的表达第三节利益综合一、利益综合的过程二、利益综合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政治平衡一、政治平衡的本质是利益平衡二、政治失衡是利益关系失衡的外在表现第五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概念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特征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一、公共政策的规划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三、公共政策的评估第三节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规则一、西方国家的政策决策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决策第四节公共政策的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对国内的主要功能二、公共政策的对外功能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第六章政治录用第一节政治录用的标准一、政治录用的含义二、政治录用的标准第二节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一、世袭制二、官吏选拔制度三、科举制度第三节现代西方的政治录用制度一、政党体制中的政治录用二、公务员体制下的政治录用三、双重录用体系的分析第四节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一、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内容二、中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第五节政治转型中的腐败问题一、社会性腐败二、政治性腐败第七章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第一节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广泛性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功能四、政治舆论五、政治法律第二节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内容二、政治文化的功能三、政治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四、精英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五、个人主义政治文化与集体主义的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功能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八章政治变迁与政治文明第一节政治变迁的思考:政治民主一、关于民主的理论二、民主的本质三、政治民主的基础四、民主的基本类型五、基层民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政治改良:正常社会的永恒努力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条件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第三节政治革命:过去的结束,现在的开始?一、政治革命的含义二、政治革命的条件三、政治革命的作用第四节革命到革命后政治转变一、革命后政治的基本含义和任务二、革命后政治建设的基本条件三、革命后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五节政治发展与政治现化代:向着更高的政治文明一、政治发展学说的兴起二、政治发展的含义三、政治发展的目标四、政治发展的动力五、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六、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七、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八、政治合法性附录政治学研究常用的统计数字和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恩格尔系数三、基尼系数四、现代化指标体系五、城镇化水平参考书目前言——政治科学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本书本书是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部分,体现出我们的特色的内容主要在第五、九两章。
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第一章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
(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大题)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1)社会经济基础。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的含义什么是政治?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反复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及侧重点不同,因而对政治一词的解释也就各不相同。
总体来说,可以把所有对政治的解释分为两大类: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古今中外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看法或诠释可以说五花八门,择其主要,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道德。
这是古代东西方国家较为普遍的观点。
2、把政治说成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过程。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法学家凱尔森。
3、认为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或者说政治就是“权术”、“统治术”、“权谋”。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基雅弗利。
4、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中国的孙中山。
5、认为政治就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这是当代西方国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观点。
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政治的内涵,展示了政治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特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国家、权力、管理等政治核心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它们又都没有全面深刻揭示政治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因此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许多不同场合下都曾对政治进行过深刻的论述,其主要观点是: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这是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来界定政治。
2、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
这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揭示政治的实质。
3、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三)政治的确切内涵如何给“政治”这一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下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定义,可以说是所有研究、学习政治学的人都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年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2、美国总统制3、政治文化4、法西斯主义5、民主化二、简答(4题,每题15分,共60分)1、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别2、政治制度化的衡量标准3、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优势和劣势4、简述精英民主理论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在我国如何推进严密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
2、用政治学相关原理分析在我国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2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正义2、国家结构3、消极自由4、市民社会5、第三条道路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自由民主理论和古典民主理论的异同。
2、试述现代化理论。
3、政治参与的途径。
4、简述政党的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2、中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
11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家2、政党3、国家权力4、政治社会化5、政治发展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公民制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利益表达的基本方式。
3、简述民族宗教因素对政治的影响。
4、简述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渊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用舆论工具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相关原理分析我国的网络监督问题。
2、试用决策过程分析理论的相关原理论证“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重要意义。
10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决策2、政治权利3、半总统制4、政治思想5、政治危机二、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不同政治理论流派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界定。
2、简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联系和区别。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2、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主要途径。
09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权利2、正义3、政治制度4、协商民主5、政治组织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政治社团的功能。
2、简述政党的政治作用。
3、简述政治权利的构成。
4、简述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模式的联系与区别(另有版本为:论述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权力分配方式的联系与区别——此版本出自新近的资料,一并列出)。
2、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中央党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2、政治人3、平等4、政治合法性5、政治稳定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简述政治权力的特性。
2、简述权力、权威、权利的区别。
3、简述社群主义的主要主张。
4、简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2、试评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中央党校2007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公民2、政治组织3、政治民主4、新自由主义5、政治社会化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简述政治研究科学化的途径。
2、简述政治监督与政治制约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政治文化的类型。
4、简述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2、试论新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
中央党校2006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权威2、政治决策3、政治文化4、全球化5、社群主义6、新制度主义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简述中外政治思想家关于政治概念的最具代表性的解释。
2、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3、简述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主要观点。
4、简述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权力分配模式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2、试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中央党校2005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国家2、制度3、政策4、权利5、自由6、政府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关于政治概念,有哪些不同界定。
2、简述行为主义政治学与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区别。
3、简述实现政治合法性的主要途径。
4、简述社团主义理论与集团理论的主要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后发展国家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2、论述推进我国政治民主的主要途径。
中央党校2004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利益关系2、政治权力3、政治心理4、政治发展5、政治民主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60分)1、简述政治权力关系的含义。
2、简述政治权利的特点。
3、简述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含义。
4、简述政党的类型。
5、简述政治社团的活动方式。
6、简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论述政治改革的条件。
中央党校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一、简释题(每题6分,共30分)1、政治2、政治权利3、政治参与4、政治社团5、政治合法性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1、简要论述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2、简要论述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3、简要论述利益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4、简要论述政党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政治民主发展的途径。
2、论述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中央党校2002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政治学2、社会公共权力3、国体4、政治斗争5、政治思想6、社会主义民主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1、简述政治关系的实质与内含。
2、简述政治心理的作用。
3、简述成功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揭示的科学性。
2、论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中央党校2001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l、利益集团2、民主3、国家4、政府5、政治权力6、政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政党的本质和特征。
2、简述政治改革的涵义及特征。
3、简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政治权利的特性。
2、论政治统治的类型。
中央党校2000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l、政治权利2、政治关系3、政党4、政治参与5、利益6、政治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l、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l、政治发展的涵义、内容、动力及过程。
2、政治权力的特征。
中央党校1999年政治学原理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政治2、政治选举3、多党制4、政治民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l、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政治权力有哪些作用?3、政治决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l、简述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联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论述政治改革的基本特征。
中央党校1998年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政治领导2、政治表达3、政治投票4、国家结构形式5、政治心理6、政治社团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有什么作用?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政治民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2、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中央党校1997年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政治2、政治权力3、政治行为4、政治文化5、国家机构6、国家结构形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l、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2、政治权利的特性。
3、政党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2、论政治参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