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合集下载

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

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

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作者:王婉婉王羿苏段荣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第06期[摘要] 把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既是乡村振兴本身的基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绿色金融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要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加大农村绿色金融供给,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绿色金融知识下乡力度,完善乡村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关键词] 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作者单位] 郑州工商学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涉及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农民生活等“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旨在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而绿色金融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路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经济繁荣。

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绿色金融资金融通机制。

一是绿色金融可以为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一方面,绿色信贷通过给予绿色环保企业或项目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倒逼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绿色信贷为乡村绿色产业提供融资便利,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绿色金融还为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动力和保障,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新动能。

二是绿色金融能够为改善乡村环境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有哪些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协同路径有哪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则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探寻其协同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如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要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可持续农业模式。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

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和养殖方式,生产无污染、高品质的农产品。

例如,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生态养殖等,满足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

二是发展循环农业。

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如将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加工、生物质能源生产等,将畜禽粪便用于沼气池发酵、有机肥生产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是培育生态农业品牌。

加强对生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三、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电力等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存款不能发放贷款 来反 哺农 村① 。截至 20 0 4年 7
月, 邮储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4 4 1 2 亿元 , 其中农村个
在信用基础薄弱、 融体系传导功能弱化和制度约 金
束欠 缺等 方面 。
( )信 用基础 薄 弱 一
当前金融生态问题正 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一 个有效运转的金融生态系统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有力的金融支持 。然而 , 我国各地 区的金融生态状
价课题组则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 由金融主体及 是
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 , 两者之间彼 此依存、 相互影响、 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 3 在上述基础上, 可将金融生态的涵义分为静态和 动态两个层次。静态( 或者叫狭义 ) 的金融生态系统
[ 摘
要] 当前金融生态问题 目益得到社会 的关注 。但 我国农村地 区则 由于信用基 础薄弱 、 制度 约束 欠缺 等原
因而成为金融生态环境系统的一块“ 短板” 。本文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做出界定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后,
指 出了改善农村地 区金融 生态环境可行 的路径 。
[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生态; 路径选择 [ 中图分类号] 806 F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6 2 7020)1 02 — 3 17 85 (060 — 0 4 0
及金融主体和调节机制。
二 、农村 地 区金 融生态 环境现 状
外流 , 部分 由于融资渠道狭窄 。农村资金外流主要
有两个渠道。主渠道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长期实 行存款转存人民银行 的制度 , 其从农村地 区吸收的
从整体上来看 , 农村地 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是脆 弱的。这种脆弱性 , 自 源 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 , 体现

绿色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绿色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绿色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绿色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其可行的路径。

首先,绿色金融为农村经济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绿色金融以环保和可持续为基础原则,倾向于投资那些符合绿色标准的项目。

通过引入绿色金融的概念和机制,农村经济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产业升级。

例如,在农村环保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绿色金融可以为农村电力、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绿色金融带来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

在绿色金融的引导下,农村可以逐渐从传统农业依赖向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

绿色金融可以为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绿色金融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村转型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绿色金融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传统金融模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适用,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绿色金融的理念引领下,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和可及性,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例如,绿色金融可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产品保值等新型金融服务,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融资能力。

同时,绿色金融也有助于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等。

绿色金融可以鼓励农村采用更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减少农药使用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创新综合发展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

本文将从综合发展途径、绿色农业、环境保护、农村建设等几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之路。

一、综合发展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走综合发展的道路。

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在发展中注重生态平衡,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农村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应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实现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治理的全面升级。

二、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农业模式存在大量的化学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创新绿色农业模式,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推动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培育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

三、环境保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农村地区存在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垃圾和污水,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同时,加强农村乡村规划和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建设的支持。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推动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的发展,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促进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社会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倾听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农民利益,并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农民培训计划,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农民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及建议

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及建议

CO-OPERATIVE ECONOMY&SCIENCE号不良的情况,对手机银行的畅想。

手机作为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本身就具有电磁波发射、接受功能,同时现阶段手机大多搭载蓝牙技术,故可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到手机银行中。

使用时,商家配备RFID 接受识别终端,并与银行交易网络相连,手机硬件本身或是内部软件开启RFID 发射,只是通过便可完成交易;安全方面,可通过软硬件内部密钥以及交易密码等确保。

这样,不需要通过WAP网络,只是手机直接接入银行交易网络,快捷、安全。

并且,前文提及的手机银行订制服务,可以确保手机内部密钥的安全性与隐蔽性。

四、结束语总之,手机银行作为货币电子化和移动通信的结合体,需要从后者来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体系无论从银行业还是移动通讯运营商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此,政府应该正确引导市场,把手机银行服务纳入电子商务运行体系,制定统一的手机银行业务标准,逐步规范手机银行市场。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主要参考文献:[1]韩小红.网络消费者行为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2]孙瑞.网上购物在中国的现状及其瓶颈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3]一泓.手机银行何时不再“单相思”[J].金融时报,2009.[4]陈铁衣.中国建设银行将加快电子化网络化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5]李元鸿.美国的经济情况和银行情况[J].西南金融,1980.2.提要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理论,对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生态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与特征(一)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又称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额已达 1 . 9 8 万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 自2 0 0 4 年以来进入到转轨和扩 展阶段 , 在单一政策性贷款业务基础上 , 发展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 , 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
业务为主体 ,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 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 , 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业务发展格局 , 至2 0 1 2
《 西部金融》 2 0 1 3年第 1 O期
浅谈我 国农村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路径

( 中国人 民银行 长春 中心支行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5 1 )
要: 党 的 十 八 大报 告指 出, 解 决 好 农 业 农 村 农 民 问 题 是 全 党 工 作 重 中之 重 , 城 乡发展 一体 化是 解 决 “ 三农” 问题
政补贴和奖励扶持政策上 , 主要有通过向农行注资支持其股改 , 对农信社补贴 以支持其改革 , 对新型农村金 融机构给予定向费用补贴 。 对农业保险的保费不断扩大补贴范围。 在税收政策上 , 对农信社、 村镇银行等地方
性法人金融机构营业税减按 3 %征收 ,对特殊涉农业务实行税收优惠,如对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营业
结算服务技术得到提高 , 非现金支付工具快速推广 , 农村地 区银行卡和电话转账业务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 在 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 , 支票 、 汇票 的使用量迅速上升 , 部分地区在农村已经推出手机支付、 网上支付等新型支
付业务。 其次,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顺利。 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 , 征信系统逐步覆盖 农村地区, 农村地 区信用户 、 信用村 、 信用乡镇建设不断推进 , 截至 2 0 1 2 年末 , 共有 1 . 5 亿个农户建立了信用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及优化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及优化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行业 !融服务2021.05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及优化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安徽亳州236800)内容摘要: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 重要时间节为做好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工作,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介绍当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策保障,深化金融改革,严守风险底线等多维发力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路径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501(2021 )05-0098-0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为 金融部门更好服务“三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V 近年来, 亳州市金融系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落实支 农政策工具,完善金融支农政策体系,拓展普惠信贷覆 盖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三农 信贷 ,农村金融服务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V 一、亳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落实支农政策工具,完善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加大信贷政策引导,采取多种模式引导法人金融 机构积极贷款资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V 2020年人亳州市支 实 贷款、贷、工产贷度、的“全覆盖” 2020年全年 贷款资金63.3亿元,再贷款余额59.3亿元同比增长89.8%,惠及各类市体2.8 ,实 贷权 5.5%V:发支 贷33.1;发普惠型再贷款38.6亿元;普惠 信贷支持计划4.93 ,撬动金融机构对2.6 普惠 业发放21.4 信用贷° 2019年 市农业农村 5部门出提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 的方 ,2020年 市人社局等5部门印发《创新金融支企业 业 乡村振兴的 , 政风偿、方金融 部门 忍的配套政策资源,与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协同发力V2020年末,全市涉农贷 1380.5 ,同比增长19.4%, 位居较快 区间°(二) 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拓展普惠信贷覆盖面亳州市位于皖西北,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处于全省后位,是典的农业人口大市,农民相较为贫困V 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首 要做好农 的普惠 信贷服务工作V 为此,人行亳州市支推动银 构,国互联网+政务和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遇,银构深度介入政务大数据建设和应,破解农户普惠贷款信息不对称困局V 辖内农商银持续推进了“金农易贷”项目, 涉农银行机构在亳州落地互 网支农贷 产品,逐 成为辖内农户贷取的主渠道V 如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坚持自主研发多维度、广覆盖、智能化的大数据信贷模, 整合78个政府部门、2271类、52.65亿条数据,走出一 条金融科技赋能、数据协同、银实体融的路子°截至2020年末,该行“金农易贷”累计授信25.83 万户、金额521.32亿元,其中农户授信16.13万户、金 183.52; 实 信农 12.27 、 金115.01 V(三) 紧抓改革试点,激活农村产权金融发展新动能抵押难、担保难是制约涉农融资的瓶颈因素V 人亳州市 支 农 贷 推广 为金融服务乡 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人行牵头、市场运098北方金融/行业2021.05作、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调度指导、协调整合资源,把推广工作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结合起来,积极盘活农村资产权能、激发农业产业动能,切实缓解各类农业主体抵押担保困难,助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发展路径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实施产业振兴。

农业作为乡村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同时,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加强农村土地资源整合和利用。

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推动土地资源的整合和流转。

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要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

只有健全的基础设施,才能支撑起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加强农村金融支持。

金融是支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引导资金流向农业领域。

只有有了资金支持,农业经济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优化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要激励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再者,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开展农业技术攻关,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

只有不断创新,农业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除此之外,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优化布局,推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多种经营、多元化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

再者,要注重农村企业发展。

农业经济振兴需要有强大的产业主体,农村企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要激发和保护农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助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分析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分析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分析摘要: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现状。

发展绿色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路径分析引言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落后、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绿色金融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绿色金融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核心,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信息不对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地理条件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乡村企业和农民往往无法获取到足够的金融信息,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融资能力和发展空间。

风险评估困难: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复杂多样,涉及到农业、畜牧业、林业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领域的风险评估相对困难。

绿色金融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投放。

缺乏适应性金融产品;传统金融产品往往无法满足乡村地区的特殊需求。

乡村振兴需要与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如农业保险、农村信用产品等。

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导致金融服务无法覆盖到每个乡村企业和农户,限制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缺乏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然而,目前在乡村地区,金融创新相对滞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1、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绿色金融支持力度(1)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优惠税收政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等,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和乡村振兴项目。

(2)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全面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以识别和评估绿色金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效益,为金融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农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三农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三农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三农经济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三农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三农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农业现代化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基础。

农业是三农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农业科研,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农村现代化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农村现代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

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才能为三农经济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农民素质提升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农民是三农经济的主体和基础,提升农民素质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在农民素质提升的进程中,教育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三农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第四,产业结构优化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提升。

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发展是关键。

只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才能实现三农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第五,农村金融服务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金融服务的进程中,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是关键。

只有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才能为三农经济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生态基础。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三农经济现代化的生态基础。

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才能实现三农经济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六大模式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

本文将介绍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和六大模式。

乡村振兴的四大路径第一,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

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

通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推动乡村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源,打造宜居的农村社区。

第三,农村治理路径。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村级自治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和食品安全工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农村文化振兴路径。

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同时,要注重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的六大模式一、产业发展模式。

基于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带动农村发展。

二、城乡互动模式。

通过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例如,引导城市企业“下乡”,对接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科技驱动模式。

推动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四、农民合作模式。

鼓励农民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谈判能力。

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金融支持模式。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贷款、保险、信用等金融产品,解决农民资金需求。

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路径

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路径

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路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

农村金融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需要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本文将从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色发展的意义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意味着在金融服务中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对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金融支持,推动农业向着生态友好型、高效率、高产出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保护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可以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绿色金融产品: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缺乏与绿色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需求。

2. 金融服务不精准: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普遍存在服务对象不精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浪费和农民的财务风险增加。

3. 金融监管不到位: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机制,但目前农村金融监管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违规行为。

三、绿色发展的路径为了推动农村金融的绿色发展,需要采取以下路径:1. 制定绿色金融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关注农村绿色发展。

2. 推出绿色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绿色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推出适合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贷款、绿色信贷等,以满足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

浅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浅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浅谈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摘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辽宁省为例,综合分析了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

通过加强监管、创新金融产品、培育金融服务市场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金融服务不足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弱等原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够良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策,对于加强金融服务、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辽宁省为例,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解析和对策研究等方面探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2. 现状分析2.1 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目前,辽宁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

其次,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不明显。

再次,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监管手段滞后,存在监管盲区。

此外,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缺乏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等也是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

2.2 问题解析针对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解析:2.2.1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较少,导致农民融资难、融资贵。

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2.2.2 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不明显,也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原因之一。

由于市场竞争程度不够,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动力不足,导致农民无法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2.2.3 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因素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改善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产业扶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施产业兴旺,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供优质农业技术和培训,帮助农民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合作社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益。

三、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充足的金融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乡村金融机构,提供农村信贷支持和金融创新产品,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同时,政府还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实现商品价值。

四、人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可以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村产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生态保护和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乡村环境建设。

政府应制定和贯彻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同时,倡导农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让农民从中受益。

六、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政府应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合作社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

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

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乡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而乡村金融服务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绿色金融的指导下,综合发展乡村振兴机制,也是保障我国各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我国乡村居民享受国家红利提供了优质环境。

本文主要以绿色金融在乡村经济中的发展为着眼点,对乡村振兴机制路径进行分析,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机制引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有社会资本作为保证,而地方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乡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因此,地方金融机构应该以乡村经济发展对国家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行长远考虑,以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密切相结合,站在绿色金融的角度,根据乡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漏洞进行完善与优化,以便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为尽早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确保乡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乡村振兴战略与金融背景剖析十九大中提出,农村发展要适应现代农业工业体系的要求,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要着力调整、健全农村的管理制度,要重视对农村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要着力提升农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程度。

但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也不健全,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因此,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刻不容缓的,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决策。

以前,我国将发展城市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把提升城市经济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从而忽略乡村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三农”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融合、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升级、农民生活、生态保护、乡村旅游、教育培训、科技支持、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等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阐述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土地利用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第一个重点是合理土地利用。

应通过科学规划,确定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合理比例,并严格控制土地非农化的趋势,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行为,保障农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二、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应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培育高效农业机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要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减少农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产业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农村产业升级。

应加大对农村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推动农民参与现代市场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忽视农民的生活品质。

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生活品质。

五、生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关。

应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水体治理力度,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六、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应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农村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推动农村旅游与农业、农村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七、教育培训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队伍。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1 增加பைடு நூலகம்支农财 政 比例
欠力度 , 引导 和 督 促 欠 贷 政 府 部 门 和 人 员 制 订 还 款 计 划 , 并 长期 以来 , 国财 政 工 作 的重 心 都 在 城 市 , 管 三 农 政 保证计划的适用 性和可操作性 , 我 尽 以便及 时清 偿欠款 , 护政 维 策 出 台 以后 , 村 道 路 、 地 管 理 、 利 建 设 都 取 得 了 显 著 府 信 用 。另 外 , 府 应 鼓 励 和 扶 持 并 规 范 评 估 机 构 、 保 机 农 土 水 政 担 成 绩 , 技 教 育 文 化 水 平 也 都 有 很 大 的 提 高 , 迄 今 为 止 我 构 、 级 机构 等 一 系 列 与 农 村 金 融 生 态 密 切 相 关 的 中 介 机 科 但 评 国对 于 农 村 的 财 政 投 入 仍 然 偏 低 , 村 受 财 力 限 制 , 临者 构 的 服 务 水 平 和 社 会 信 誉 , 农 村 金 融 的 发 展 提 供 一 个 良 农 面 为 公共产 品普遍 短缺 的 问题 , 农村 的发 展进 程受 到 了严 重 好 的 公 共 环 境 , 此 促 进 农 村 新 经 济 的 发 展 。 规 范 政 府 行 新 以
效 的指 导 , 将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提 供 强 有 力 的 金 融 支 持 。 那 业 化 经 营为 基 本 形 式 , 实 现 农 业 工 业 化 、 村 城 镇 化 、 这 以 农 农 么 , 何 切 实 可 行 的 改 善 我 国农 村 的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呢 ? 这 民知识 化为 目标 , 如 使农村经 济、 社会 、 生态效益协调 发展 。 是 一 个 值 得 深 思 的 问 题 。 探 讨 农 村 金 融 问 题 , 快 改 善 农 尽 其 次 , 理 配 置 农 村 金 融 资 源 , 立 农 村 外 流 资 金 回流 合 建 村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 推 进 我 国农 村 金 融 改 革 具 有 深 远 意 义 。 对 机 制 。 国有 商业 银 行 退 出 农 村 地 区 以 后 , 家 应 放 低 市 场 国 要 改 善我 国农 村 的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 先 要 探 讨 我 国 农 准 入 门槛 , 许 和 鼓 励 民 间 金 融 、 资 金 融 进 入 补 位 , 立 首 允 外 建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与协调。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一、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标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实施路径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体系,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更新。

二、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一目标的实施路径可通过提升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设施条件,增加教师和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引入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三、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目标之一。

通过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相结合,提高农村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路径主要有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和城市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加强农村土地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标是建立健全农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和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民收益的提升。

实施路径可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流转的法律保护,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五、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标是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实施路径包括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力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便利性。

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实施路径可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王文乐[摘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短板,要消除困扰我国数十年的金融与“三农”经济严重失衡的矛盾,应从改革这个短板开始。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从体制或机制入手,在改革过程中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实现金融企业和各方利益均等,这不仅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合力。

[关键词]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4-0175-04[作者简介]王文乐,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金融学。

(江西南昌330077)Abstract: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weak part of rural finan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plaguing dozen years of our country’s finance and serious unbalance of“three-agriculture economy”,it is imperative to start with the weak part.It is necessary to start with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foster sound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fully reflect fairness principle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and realize equalization of all parts interests,which needs their own effort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is but also more in the need of the government’s guidance and whole society’s joint forces.Key words:improvement;rural finance;ecological environment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未来政策的着力点,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必须同步跟上甚至适度超前发展。

然而,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弱化,农村金融举步维艰。

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以支持农村金融的生存与发展,富集闲散资本和社会资本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是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总和,是市场环境、信用环境、人才环境与政策环境的统称。

一、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需要建立开放、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制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金融企业正面临着由垄断型市场环境向竞争型市场环境的转变。

目前农村金融的市场环境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几大制约因素1.作为现存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限制了支农作用的发挥,资金供应的操作无法与新形势下的资金需求形成共振,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扭曲,使农村金融市场积累了一些隐性不利因素,成为制约新型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内在因素。

2.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无法成为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育的“引导者”和民营金融的经营标榜。

早期农业发展银行还承担着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体的各类农业开发和技术改造贷款等生产性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功能,目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但后期由于政策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仅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业务功能单一地退化成“粮食银行”。

3.地下金融活动冲击了正常金融,使农村融资体系呈现畸形态势。

我国正规金融企业战线的收缩和业务歧视,客观上为各种民间金融和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了发展空间,部分地区的民间金融成为资金融通的主要力量。

由于得不到金融法规的有效保护和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民间金融成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风险敞口,并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4.国有商业银行将农村吸储资金大量上存,引发了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供给的“大面积荒芜”,农村民营金Finance Forum|金融论苑融面临着资金来源“危机”: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县域银行资金“上流”更为严重,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二是邮政储蓄向农村大量吸储。

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资源,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应有力度。

5.农村金融制度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和服务的新要求。

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无视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缺乏服务方式的创新;二是金融产品单一或老套,缺乏产品创新能力,金融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品设计创新,不能及时配套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农村金融有效市场环境的思路1.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要有一个再认识。

从现实的角度看,农村金融应定位于适度赢利的信用互助合作组织。

盈利性业务的拓展,应立足于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等低端业务,并积极代理相关政策性金融业务,包括扶贫贴息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老少边穷地区经济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其他财政贴息的农业贷款。

2.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要进一步扩大。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覆盖范围应包含:农副产品的收购贷款及粮油调销、批发贷款;农、林、水利基本建设,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物流等方面的项目融资。

同时,国家要为建立政策性支农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作出制度性安排,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3.努力构建有序、开放、竞争的农村商业金融市场。

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经济发达县(市)农村信用社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走市场化道路;组建民营小额信贷企业、担保机构、合作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在经济相对发达、金融基础较好、民间借贷规模较大的市(县),积极组建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农村商业银行。

对于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农村分支机构,应鼓励其他法人和自然人参股,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要重视“三农”保险,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应参照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尽快组建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实现国家对农业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向农业保费补贴方式的转变,为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农”资金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环境。

二、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导向和全社会的合力(一)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难点分析1.农村借贷缺乏严格的法规制约。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农信社与贷款户以签订合同方式形成借贷关系,借款人到期不归还贷款只能履行合同相关条款,借款人如违约,即便信用社依法起诉,法院也只是形式上的判决,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2.贷款人缺乏足够的市场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农民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的生产经营状况下,因此对市场经济不太适应,尤其对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突出表现在选择生产项目上不做科学的市场调查,盲目跟风上项目。

3.政府行政干预、“点贷”,干扰了正常的农村金融秩序。

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引导农民快速富裕起来,以突出政绩,搞些带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色彩的项目,不惜花力气找上级金融主管部门领导跑贷款,使基层农村信用联社在被动、违心、无奈的情况下发放贷款。

4.社会闲散人员强行贷款增加了信贷资金的风险度。

个别带有恶势力的社会闲散人员打着经营的幌子,采取恫吓、要挟、收买等手段套取贷款,有的甚至强行逼迫信贷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贷款,而且借款后基本不予偿还。

5.农产品效益低下给创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

虽然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但总体利润水平仍远远低于其他产业,而且价格上涨并非由长期供求关系所引起,而是一些市场性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必将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而回落。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思路与措施1.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杠杆、利率杠杆等多种手段的作用。

(1)努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村级农户或社区居民组成联保小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象变个人为联保小组,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同时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

多户联保和责任连带有效加强了联保人之间的信用监督。

(2)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和信用企业评定工作。

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分别执行不同的信贷政策和差别利率,逐步建立信用激励机制。

(3)做好信用“七结合”。

各联社工作应努力确立“七结合”方针,即:信用环境建设与增强全民诚信守信意识相结合,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相结合,与农村金融机构规范经营、风险防范相结合,与贷款优先、利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率优惠相结合,与树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相结合,与有无贷款不良记录相结合,与盘活不良贷款相结合。

(4)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

用科学的思想意识指导行为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工作思路,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不断拓宽思路。

(5)农村金融机构应以改革为契机,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尤其在信贷管理上要有新办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评审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活动,建立农民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在群众中创造诚实守信者荣、拖债欠款者耻的良好氛围。

2.利用全社会的合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信用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

因此,必须凝聚政府、社会和各职能单位的共同力量,才能构建起完善的信用评价系统和有效的信用激励和惩处机制。

(1)以政府为主导,着手建立社会征信制度。

信用征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证明、查验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情况,通过制度约束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提高农村公民的诚信意识。

在一个严格、规范的信用体系中,公民将信用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

(2)设立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我国,银行开展资信评估仅限于对信贷登记企业进行评级,不仅面窄,而且信用信息不完整,而独立运作的农村信用评估机构基本上还是空白。

随着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对独立、公正、权威性高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信用产品需求的上升,信用中介服务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

因此,这项工作可由政府和专业机构联手进行广泛的推动。

(3)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