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合集下载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课中才有的实验,综合了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究能力。

、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课时1---3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进行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气候问题的关注。

2. 讲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6. 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7.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8.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因素对气候影响的看法。

9. 进行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0.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 举例说明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气候影响因素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2. 教材或教参:《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教材。

3. 案例素材:收集不同地区气候影响因素的实际案例。

4. 活动材料:用于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的卡片或图表。

5. 网络资源:有关气候影响因素的在线资料和数据。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教学方法:开场白: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了解。

教学内容: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气候变化的例子和影响。

第二章:纬度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不同纬度位置的地区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图表展示:展示不同纬度位置的地区气候特点。

实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内容: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因素。

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特点。

第三章:海陆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分析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因素。

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第四章:地形地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图表展示:展示不同地形地势的地区气候特点。

实例分析:分析我国不同地形地势的气候特点。

教学内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因素。

不同地形地势的气候特点。

第五章: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负面影响。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负面影响。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

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大气环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全球大气环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方法:图表展示:展示全球大气环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实例分析:分析大气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特征,知道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1)气候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回顾气候的概念,强调气候是多年平均状况。

(2)纬度因素:分析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如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3)海陆因素:探讨海洋和陆地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温和、内陆地区干燥。

(4)地形地势因素: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高山地区气温低、山谷地区气温高。

(5)洋流因素:介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如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6)人类活动:讨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化导致全球变暖。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本组所研究的地区,分析其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思维导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地理思维。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考试等。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学习目标:1、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一,实验演示,请学生描述“夏天中午在水中的感觉,冬天井水”。

课本活动题。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去感知温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得出结论在实验观察和亲身感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高?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低?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的早还是迟?小结。

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海洋气温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得迟二.让有爬山经历的学生谈爬山的感受,讨论山麓和山顶气温的不同,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师: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不同。

山脉也会阻挡太阳的辐射,影响山脉两侧的温度,一般而言,山地的阳坡温度高于阴坡。

思考讨论: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的景观?(山脉的南段处于中纬度地带,一年四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受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东侧却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讨论,形成结论得出结论:山地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气候现象。

2. 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气候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气候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1. 各种气候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气候资料、图片、地图等。

2. 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

学生:1. 预习相关气候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实例引入气候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气候?为什么气候对我们生活重要?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

Step 3:课堂讨论1. 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因素,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Step 4: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如:世界各地气候差异、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气候因素的作用及其影响。

Step 5: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2. 提问: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Step 6:布置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乡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2. 调查身边的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整理成报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气候学科的热爱。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3)结合我国地理特点,分析我国气候的形成原因。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程度。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因素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赤道地区因阳光直射,气候炎热;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等。
3.强调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等。
4.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如墨西哥湾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的温暖作用。
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有待提高。他们对地理信息的解读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运用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等,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介绍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等。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理解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势、气候系统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分析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图表等方式进行讲解和说明。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草原等,引发学生对气候差异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讲解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形状,解释赤道附近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的原因。

-举例说明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如北极和南极地区的气温极低。

2. 讲解海洋和陆地分布对气候的影响:-通过世界地图,展示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解释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如海洋的温度相对稳定,可以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使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

-对比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变化,解释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3. 讲解地形和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山脉、高原和平原等地形特点。

-解释不同地形的高低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阻挡了气流的流动,导致山脉背风面气候干燥,而山脉风ward面气候湿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纬度与气候的关系。

3.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地区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因素(如洋流、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归纳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强调其重要性。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内容1.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教学设计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点的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机会。
7.创设互动式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共同探讨问题。
8.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教师运用实例,解释我国及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影响因素。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分析所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形成研究报告。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介绍纬度对太阳辐射的接收程度,影响气温和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讲述陆地和海洋在吸收和释放热量上的差异,影响气候特点。
-地形地貌:分析山脉、高原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洋流:解释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如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示例:连续一周记录学校所在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气候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要求:每组制作一份PPT,展示分析过程和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5.阅读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科普文章,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对气候影响因素的新认识。
4.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3)学会分析气候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案例资料;2. 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气候多样性为例,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关注,导入新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课程讲解:(1)气候的概念及重要性;(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3)分析气候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青藏高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亚马逊雨林和撒哈拉沙漠为例,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工业排放、城市化等。

5. 总结提升: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气候概念的理解、影响气候因素的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认识。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案例分析、课后作业、小组讨论。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气候概念,熟练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3)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气候现象的感知能力;(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3)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增强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系统及其复杂性;(2)气候变化的规律及预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气候案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作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5.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项目研究:让学生选取一个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干旱等,进行项目研究,深入了解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3. 参观气象站:安排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气象观测设备,增进对气候科学的认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气候、气温、降水、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基本原理]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课时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低纬间低纬度→高纬度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高纬度→低纬度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海陆间海洋→陆地水汽充沛,降水较多陆地→海洋水汽稀少,降水较少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1)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2)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气候与自然景观(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撒哈拉沙漠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文河流稀少河网密集地貌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2)不同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

举例如下: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干季,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进入干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湿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候现象的概念;(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气候现象的概念;(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教学难点:(1)影响气候因素的综合分析;(2)气候现象与天气现象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气候现象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4. 图表分析法: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气候现象和影响气候因素的课件;2. 地图和图表:准备相关地区的地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3. 实际例子:收集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实例;4.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气候现象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现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 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气候现象的定义和特点;3. 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4. 分析实际例子: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现象的概念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作业:1. 研究中国气候的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地形地势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内容:1.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活动:1.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分析中国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作业:1. 研究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第三章:纬度位置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中国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内容: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中国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活动: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分析中国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作业:1. 研究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第四章:大气环流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中国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内容:1.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中国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活动:1. 讲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分析中国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作业:1. 研究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第五章:海陆分布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中国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内容: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中国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教学活动:1.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原理。

2. 分析中国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作业:1. 研究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案例。

第六章:洋流因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3. 展示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如农业、旅游等。

第二章:纬度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使用经纬度地图。

教学内容: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经纬度地图的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2. 让学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类型。

3. 练习使用经纬度地图。

第三章: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海陆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3. 观察世界地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地形地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高山、平原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地区的气候特点。

第五章: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等。

2. 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章:大气环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示范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示范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2.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3.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树木会落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轮转?(过渡)不同的地区,气候是有差异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学习】世界上各地气候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这是气候的根本影响因素。

而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以及地表的起伏和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并且太阳的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从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可以近乎看成是平行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时的高度角就是相同的,那么地表上各个地区所得到的太阳光热是相同的。

世界上也就没有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之分了。

(过渡)那么,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吗?地球上所有地区得到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吗?生:不是!地球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时一个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据此完成:活动1:观察ABC点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它们得到的太阳光热情况。

生1:图中太阳高度角∠A大于∠B大于∠C生2:得到的太阳光热由多到少依次是:ABC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结合我们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和气温来理解。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掌握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机制;3. 能够分析不同地理区域气候的原因。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主要因素及其影响;2. 世界地图:各地气候带示意图;3. 气候数据统计表。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引发学生对气候的思考,让学生尝试回答: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气候?Step 2: 概念讲解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主要因素:纬度、海洋流、地形高度、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

解释每个因素的作用,并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不同地理区域,分析其气候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在世界地图上标注出不同气候带,并对每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要解释。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影响因素。

Step 4: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气候数据统计表,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温度、降雨量等数据。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原因。

Step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兴趣。

Step 6: 练习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影响气候的其他可能因素,并探讨它们的具体作用。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Step 7: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阅读相关科普文章、观察气象数据等。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Step 8: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提醒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和数据,帮助他们理解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教案中的幻灯片和实物展示,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概念和原理。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认识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气候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候的概念,区分气候与天气。

3. 课堂讲解:a.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量越弱,气候越寒冷。

b. 讲解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内陆地区距海远,气候干燥。

c. 讲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

d. 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使沿岸地区气候温暖,冷流使沿岸地区气候寒冷。

e.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工业、农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气候因素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2. 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碳汇建设等。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初中地理气候原因教案

初中地理气候原因教案

初中地理气候原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 掌握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1. 各因素对气候影响的内在联系。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2. 相关气候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地球表面的气候现象。

2. 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今天我们来学习哪些因素?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纬度位置:地球表面的温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

2. 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内陆地区离海洋远,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

3. 地形: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平原海拔低,气温高。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四、实例分析1. 让学生举例说明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师点评,总结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

2. 教师补充讲解,强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反映影响气候因素的思维导图。

2. 选择一个实例,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七、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不足。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掌握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
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
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

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
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
(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
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
平面的夹角)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因而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因而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板书)
1.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强调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是关键。

(2)大家每天都要经历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其中能感受怎样的天气变化?
2.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根据教材“地球公转示意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1)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读图得出结论。

(斜着身子转 66.5°)
(2)太阳直射点是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 板图: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简图
(3)出示讨论提纲: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简图”,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春分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
夏至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北极圈以内全部处于____________的范围内(昼半球/夜半球),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秋分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
冬至日: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_北极圈以内全部处于____________的范围内(昼半球/夜半球),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4)讲解:地球公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但必须强调:除赤道地区外)和极昼极夜现象,使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3.“地球上的五带”,完全可以由学生根据图示与课文中的文字提供的文字性练习题自主讨论完成。

(1)确定五带的范围。

(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
(3)连线。

热带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气候终年寒冷
(三)小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
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气候的有规律变化
(四)课后作业:
自绘“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标注上四条分界线、各自具有的特殊现象和气候特征)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辐射气温
低纬度大强高
高纬度小弱低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2.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四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情况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及其气候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