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风险管理框架》课件
目录
• 引言 • 风险识别 • 风险评估 • 风险应对 • 风险监控与报告 • 风险管理框架的实施与改进
01
引言
风险的定义
风险
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通常由两个主要因素构成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
风险管理的意义
01
风险管理是组织和个人为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减少风险 损失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风险评估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潜在风险的 性质、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分类和记录
将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记录风险的详细 信息,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技术
头脑风暴法
通过集思广益,激发创新思维,识别潜在的 风险。
敏感性分析
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分析不同决策的可能 结果和风险。
决策树分析
风险应对的过程
风险识别
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评估 其可能性和影响。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包括可能性、影响程度和优 先级。
风险监控
持续监控已识别的风险,并更 新其状态和影响。
风险报告
定期或根据需要向相关方报告 风险管理状态和结果。
风险应对的工具和技术
01
风险矩阵
将风险可能性与影响程度相结合, 为风险管理提供优先级排序。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风险管理的智 能化和自动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分析关键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或企业的影响, 识别潜在的风险。
风险矩阵
将风险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 类,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风险的性质和程度。
论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体系的构建
论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体系的构建引言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综合性的框架和流程,全面管理整个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随着全球化和商业高度复杂化的趋势,企业日益意识到仅仅管理特定风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稳定性、适应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并重点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构建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
企业应该通过识别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潜在风险来评估它们的潜在影响。
常用的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地图和风险评估矩阵等。
2. 风险规划和策略制定在进行风险管理之前,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风险规划和策略。
这包括确定应对各种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并将其整合到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中。
风险规划应该考虑到各种方面,包括财务、运营、法律、市场等。
3. 风险监测和控制风险监测和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变。
这包括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风险应对和响应当风险发生或风险水平超过企业的接受范围时,企业需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和响应。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紧急预案、调整业务流程、重新分配资源等。
5. 风险传播和信息共享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传播和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同时促进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步骤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需要以下步骤:1. 确定目标和范围企业应该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和预期成果。
这样可以确保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识别和评估风险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例如风险矩阵和风险评估矩阵,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风险管理的框架
风险管理框架目录1.风险识别1.1 识别风险因素1.2 分析风险概率1.3 确定风险后果2.风险评估2.1 评估风险等级2.2 评估风险影响2.3 确定风险优先级3.风险应对3.1 制定风险防范措施3.2 选择风险应对策略3.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4.风险监控4.1 监控风险变化4.2 监控风险应对效果4.3 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5.风险报告5.1 汇总风险管理信息5.2 分析风险管理成果详细描述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因素对项目或业务环境进行深入了解,识别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各类因素。
●收集历史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来识别可能的风险。
分析风险概率●对每个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概率分析,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
●将概率高的风险确定为管理的重点。
确定风险后果●对每个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后果分析,评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广的风险进行优先管理。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每个风险因素的概率和后果,计算其风险等级。
●将高风险等级的风险确定为管理的重点。
评估风险影响●分析每个风险因素对业务目标、项目进度等方面的影响。
●对影响重大的风险进行优先管理。
确定风险优先级●根据风险等级和影响,为每个风险因素制定优先级。
●将高优先级的风险作为管理的重点,优先制定应对措施。
风险应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每个风险的特性,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制定应对预案,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响应。
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
●对可能带来重大损失的风险,考虑采取规避、减轻、转移或接受等策略。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选定的应对策略,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
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风险管理框架概述风险管理框架是一种组织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构化方法论。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组织可以系统地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以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益相关方的价值。
一、引言风险管理框架旨在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可能对其业务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本文将对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组织中的运用。
二、风险管理框架的组成风险管理框架由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组成:1. 目标设定:明确组织的业务目标和风险管理的目标,确保二者的一致性。
2. 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决策结构,包括责任分工、决策流程和沟通机制,确保风险管理决策能够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执行。
3. 风险管理政策: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并确保其与组织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4. 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和应用适合组织的风险评估方法,以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并确定其优先级。
5. 风险处理策略: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处理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6. 风险监控和报告:建立监控和报告机制,及时跟踪风险的变化,并向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适当的风险信息。
三、风险管理框架的关键步骤根据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文档审查、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识别与业务目标相关的各类风险。
2. 风险评估:基于风险识别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业务目标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其优先级。
3. 风险处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策略,包括规避、转移、减轻和接受等。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跟踪风险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风险报告:向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适当的风险报告,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情况,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四、风险管理框架的优势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组织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战略导向:风险管理框架可以确保组织的风险管理活动与其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有助于制定战略决策。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介绍安全风险管理是组织确保信息和资产安全的重要活动之一。
一个高效和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帮助组织在实践中建立和维护其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组件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通常由以下组件组成:1. 政策和战略:明确组织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承诺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以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2. 规程和流程:定义和说明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规程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等各个环节。
3. 风险评估: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并分级或排序这些风险。
4. 风险应对: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减轻风险的发生和影响,包括风险防范、监控和应急响应等。
5. 组织和资源:确保组织拥有适当的资源和能力来支持安全风险管理活动,包括人员培训、技术设备和资金等。
6. 持续改进:建立适当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审查和改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实施方法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需求和目标。
2. 开展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评估。
3.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
4. 分配资源和责任,确保风险管理活动得到适当的支持和监督。
5. 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防范、监控和应急响应等。
6. 定期监控和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进行持续改进。
总结一个有序和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其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实施适当的组件和方法,组织可以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并有效地应对风险的影响。
持续的监控和改进确保了体系的持久有效性。
银行风险管理框架与方法
银行风险管理框架与方法随着金融行业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
为了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银行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银行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方法,旨在帮助银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风险管理框架银行风险管理框架是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控制和应对等环节。
在这个框架下,银行可以更好地管理各类风险,降低潜在损失。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旨在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银行需要通过分析市场环境、业务模式和内部运营等方面,准确地识别潜在风险。
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银行确定风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的过程。
通过定量风险度量方法和定性分析工具,银行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例如,VaR模型可以用来评估市场风险,信用评级和分析可以用来评估信用风险。
3.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持续地监测和跟踪银行风险的过程。
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
借助风险指标、风险报告和风险预警机制,银行可以实时监控各类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已知风险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例如分散投资、建立风险限额和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等。
此外,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也可以引导员工更加注重风险防控。
5.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银行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应急预案和灾备机制,及时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尽力减少损失。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与监管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形成风险信息的共享和互助机制。
二、风险管理方法除了风险管理框架,银行还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管理不同类型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
1.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为了管理信用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建立信贷政策和流程,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例如信用评级、额度控制和抵押物要求;建立风险分散原则,避免过度集中信用风险;建立追索和催收机制,及时行使权利以保护银行的权益。
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
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帮助企业在不确定和风险存在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实现目标。
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风险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概述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是ISO组织编制的一项国际标准,旨在为组织建立一个系统的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指导。
该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用于识别、评估和处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风险。
通过ISO 31010,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风险的特征和来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二、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基本原理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全面性:ISO 31010认为风险管理应该覆盖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并包括从内部和外部获取的信息。
2. 适应性:风险管理方法应根据组织的特定需求和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并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
3. 结果导向:ISO 31010强调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决策和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应该关注风险管理的结果和效果。
三、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方法和技术ISO 31010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用于识别、评估和处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风险。
这些方法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1. 风险识别:通过调研、专家访谈、场地考察等方法,识别和收集与组织相关的各种风险信息。
2. 风险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和严重性等方面的评估。
3. 风险应对: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
4. 风险监控和复审:建立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响应新的和变化的风险,并对已经采取的措施进行复审。
四、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可应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营企业。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1. 风险管理策略制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和目标。
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的范围,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等。
2. 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风险识别工具和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
包括对经济、市场、法律、技术等各方面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提供依据。
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的预防、减轻和转移等措施。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流程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4. 风险监测与报告: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
建立风险报告制度,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的传递给相关责任人和管理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5. 风险溯源与事故应对:建立风险溯源机制,对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追溯和分析,找出风险的根本原因和漏洞,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防范措施。
建立事故应对机制,对风险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尽量减少损失和影响。
6. 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建立风险管理评估机制,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能力。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文化和氛围。
要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还需要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风险管理沟通与合作,建立风险管理的共同责任和共同利益。
通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减少和控制各种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
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是一组组织行为准则、政策、流程和制度,通过协调人员的工作、指导管理、监督活动,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和风险的有效管理。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内外部的风险。
为了稳健经营,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应运而生。
一、概述: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是一个组织用来了解和管理其风险的结构。
它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方法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确保组织的可持续性和稳健经营。
该框架由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组成: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反馈。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
它涉及了对组织内外部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估和优先排序。
通过识别风险,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面临的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该评估还需要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确定其优先级和资源分配。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旨在减轻潜在的风险,并确保组织的运营活动按照预期目标进行。
这些控制活动可以分为预防控制、检查控制和纠正控制。
预防控制用于防止风险的产生,检查控制用于发现风险的存在,而纠正控制则用于消除风险的负面影响。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和信息的流动的关键环节。
组织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获取、传递和反馈风险信息。
此外,组织还需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五、监督与反馈:监督与反馈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管理框架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它涉及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估和持续改进。
组织应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审查。
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方,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持续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风险管理框架完整版本
风险管理框架完整版本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
以下是该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1. 风险识别和分类在这一阶段,组织应该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
这包括对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以确定可能的风险来源。
然后,将这些风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它们。
2. 风险评估和优先级确定在风险评估阶段,组织需要评估每个已识别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
这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
评估结果将帮助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首先处理,以及分配适当的资源来减少其影响。
3. 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组织需要制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措施。
策略的选择应基于风险的优先级和组织的目标和资源。
4. 风险监控和控制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后,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控制机制,以确保风险得到及时的识别和处理。
这可以包括制定监测指标、定期风险评估和建立内部控制措施等。
5. 风险沟通和报告风险管理是组织全员参与的过程,因此沟通和报告对于有效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组织应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使关键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利益相关者,并制定适当的报告结构来展示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
6. 风险监督和改进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组织应定期监督和评估其风险管理框架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回顾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和改进风险管理流程等方式来实现。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在实践中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
通过有效地应用风险管理框架,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保护自身利益并实现目标的成功实现。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全球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风险的挑战。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各种风险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的必须手段。
本文将介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方法。
1.核心目标和意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风险规避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框架结构(1)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是规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基础。
该政策应包括风险管理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目标与策略、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和监控、风险应对与处置等方面。
(2)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是指在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组织结构应该合理、人员素质高、职责明确,确保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风险管理流程指企业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开展的一系列的流程和各个环节,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应对等各个环节。
要制定明确的程序和标准,确保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得到完善的处理,同时对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监测。
(4)风险检测、监控、诊断企业需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监控和检测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风险的检测和监控对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利用风险诊断技术,可以客观分析和评估风险,为风险应对提供科学、灵活的决策支持。
(5)风险评估和控制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了确定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分类、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风险核查、检测、控制和预警等方面。
(6)风险应对和处置风险应对和处置是全面风险管理最后的核心环节。
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和处置,可以降低风险引发的损失。
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为了全面、持续地管理风险,企业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全程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的必要性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全面全程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五个环节。
首先,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
其次,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再次,风险控制是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然后,风险监测是指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策略。
最后,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最小化损失并恢复企业正常运营。
二、全程管理的重要性全程管理是指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从策划、决策、执行到监管,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全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程管理能够提前发现和识别风险,避免风险的滋生和扩大。
其次,全程管理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再次,全程管理能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策略。
最后,全程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员参与的必要性全员参与是指将风险管理工作延伸至全体员工,使其都能够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全员参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险管理不是某个部门或个别人员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其次,全员参与能够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主动发现和报告潜在的风险因素。
再次,全员参与能够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在风险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
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
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COSO风险管理框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
它由COSO(美国管理会计学会委员会)开发,旨在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并提升企业的绩效。
该框架主要由五个组成要素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活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每个组成要素: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一些基础性因素,它们对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这些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程度、道德价值观、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策略等。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将能够识别和理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为其他组成要素的实施提供支持。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并为后续的控制活动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内部审计、风险调查等方式进行。
3.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为管理和控制风险而采取的策略、政策和程序。
这些控制活动可以包括内部控制措施、风险管理政策、员工培训等。
通过有效的控制活动,企业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
4. 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企业的相关利益相关者。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风险评估结果、控制活动的效果、异常报告等。
通过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管理和控制风险。
5. 监控活动:监控活动是指对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运行进行评估和监控。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独立评估、风险指标等方式进行监控。
监控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COSO风险管理框架通过以上五个组成要素的有机结合,帮助企业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在现今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密切关注风险管理,并根据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指导原则,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策略。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流程和方法,通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各类风险,以达到降低风险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的目标。
在建设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可以按照以下框架进行。
第一步,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组织应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将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结合。
风险管理策略应包括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目标等要素。
第二步,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组织应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明确组织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原则、目标和要求。
风险管理政策应涉及到风险管理的范围、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处理方法、风险监控方法等。
第三步,识别和评估风险。
组织应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确定组织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
评估风险时,应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第四步,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承担等策略。
应确定风险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的流程和方法。
第五步,实施风险管理措施。
组织应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的发生和发展。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内部控制、安全措施、保险和风险管理培训等。
第六步,监控和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组织应建立风险监控和评估机制,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组织可以建立和实施一个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对风险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保护组织免受风险的不利影响,提高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基础,它涉及对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识别和分类。
风险识别过程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记录。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
二、风险评估在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之后,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过程涉及对每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量化。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确定哪些风险对公司的影响最大,从而优先处理这些风险。
三、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追踪,以便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的风险。
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审查来实现,以便公司能够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四、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在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降低、分散或消除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可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和风险接受等。
公司应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
五、风险报告风险报告是将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以提供给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方。
报告可以包括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监控情况、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以便相关方了解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
六、风险管理审查风险管理审查是对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审查可以发现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总之,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应对、报告和管理审查等方面。
通过这一体系,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
风险管理原则、框架与流程
风险管理原则、框架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风险管理原则1. 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涵盖组织的所有活动和领域,包括战略规划、业务运营、财务管理等。
iso风险管理体系
iso风险管理体系ISO风险管理体系(ISO 31000)是一个国际标准,旨在帮助组织高效地管理风险,以优化其业务运营和达到目标。
该标准提供了一种框架,以识别、评估和应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ISO风险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
一、管理风险的概念ISO 31000将风险定义为:“未知事件或情况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组合”。
在这个定义下,风险包括机会和威胁两种情况。
机会风险指的是组织可能获得的优势或好处,而威胁风险指的是组织可能面临的损失或危险。
ISO 31000认为,风险是任何组织经营业务过程中必然要承担的一种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最小化被损失的可能性并优化其业务运营。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对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规划和控制,以充分利用机会,减轻威胁,保持组织的可持续性。
二、风险管理框架ISO 31000的风险管理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如下所示:1. 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规划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用于确定风险管理的范围、目标和相关策略和程序。
在此阶段,组织需要确定其风险管理团队,确定组织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的类型和概率,并确定风险管理计划的时间表和预算。
2. 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的第二个阶段中,组织需要在其特定上下文中识别、评估和分析风险。
组织可以通过内部或外部识别风险、风险量化、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来评估风险。
评估到风险后,应在风险管理计划中考虑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
3. 风险控制在风险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中,组织需要开发和实施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以控制并降低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应该包括管理风险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组织所要求的所有相关合规性要求。
在控制风险后,应定期评估风险管理计划以确保其有效性,并及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和环境。
三、风险管理的利益ISO 31000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组织带来了以下几个优势:1. 降低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组织可以大大降低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损失、减少责任以及减少声誉损失的可能性。
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
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ISO 31010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的有关风险管理的指南标准,主要是为各类组织提供在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框架时的指导。
该标准的颁布旨在帮助组织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
以下将对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进行详细介绍。
一、风险管理框架的概念和重要性风险管理框架是指在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和方法。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有助于组织全面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或降低风险对组织造成的负面影响。
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二、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特点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综合性:ISO 31010综合了各类国际风险管理最佳实践,包括ISO 31000风险管理标准等,形成了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2. 灵活性:ISO 31010框架允许组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使得风险管理更加贴合组织特点。
3. 可操作性:ISO 31010提供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使得组织能够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4. 透明性:ISO 31010要求组织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要保持透明度,包括风险的评估、决策的过程等都应当公开透明,以便相关各方了解和监督。
5. 持续性:ISO 31010强调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组织应当不断跟踪和监测风险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三、ISO 31010风险管理框架的实施步骤根据ISO 31010标准,组织在实施风险管理框架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明确组织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愿景,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与组织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2. 建立风险管理团队,确定风险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识别和评估风险,包括确定潜在风险事件、分析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编制风险清单和评估报告。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框架构建与实施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企业需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系统地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以确保企业在面对各种风险时能够有效应对,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本文将从框架构建和实施两个方面介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框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构建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它包括风险管理理念、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流程执行、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1.风险管理理念企业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即要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目标相结合。
2.组织结构建立一个专门负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部门或委员会,这个部门或委员会应该有统一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
3.风险管理政策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管理体系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确保风险管理的推进和实施。
4.流程和流程执行建立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和相应的执行程序,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报告等流程,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规范和指导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5.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支持企业要配备相关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支持,比如风险管理软件系统、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监测技术和风险预警系统等,以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构建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企业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功能,加强内部管理,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1.风险识别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法律风险等,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风险信息,建立风险信息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控制体系
⏹第一部分:风险类别
依照风险的容和来源,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风险分为:1.战略风险
2.财务风险
3.市场风险
4.运营风险
5.法律风险
结合我司现发展阶段,将公司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划分为两大板块,即公司部风险控制体系与公司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
第二部分: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一、战略风险控制
(详见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二、财务风险控制
(详见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三、运营风险控制
(详见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一)建立控岗位授权制度。
对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围和额度等,任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决定;
(二)建立控报告制度。
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控批准制度。
对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四)建立控责任制度。
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部门、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五)建立控考核评价制度。
适当考虑把各业务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四、法律风险
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大力加强企业法律风险
防机制建设,形成由企业决策层主导、企业法律顾问牵头、企业具体业务部分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
对合同审批的部控制(关键词“公司公章、合同章的管理”)
公司应制定格的合同审批程序,以防止随意签署合同。
公司合同涉及到公司的法律责任、资金收付、税收支出等等,因此,必须格执行完善的审批流程:此时的低效率有助于控制公司的风险、降低经办人员的责任。
1、对于常规合同,公司部确定经领导、律师审核通过的标准文本;如果对提出修改部分条款,需要走审批程序;
2、对于非常规合同,需要走经办人、经办部门经理、(财务总监)、法律顾问、总经理(乃至董事长)审批后,公司办公室、业务部门可予以盖章。
3、主要审查:
(1)合同主体;(2)业务的合法合规性;(3)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浮动、浮动的条款;(4)涉及到的全部税收计算;(5)相关约束商务条款是否合理;(6)权责利是否明确对等;(7)是否超过总经理、董事长、董事会的审批权限等等
第二部分:业务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投前决策
(一)风险评估:影视剧投资常见的风险和风控策略
1、政策风险
•影视剧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产品,受到较格的监管,其题材、播出和上映
等均需遵守相关政策要求。
如广电总局限制古装剧在黄金时段的播出量,限制恐怖片选题、限制吸毒艺人等等。
政策的变化对已投资影视剧项目可能形成不利影响。
•影视投资中除考虑投资对象是否受现有政策的限制,更要关注和研判政策趋势,及时跟进新政策,做好预案,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2、审查风险
•影视剧须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通过后可发行,审查未通过则需要修改,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甚至因为拒绝修改而最终无法发行或公映。
如文的《鬼子来了》禁止公映,宁浩的《无人区》修改四年通过审查。
•投资影视剧需要对广电总局的审查规则有一定了解,并将其融入项目标准,例如不能煽动矛盾、民族矛盾,不能太过暴力,不得,基调不能太阴暗等等,在投资之初过滤掉存在这些问题的项目。
筛选项目中注意选择市场化的主创团队,自谓“理想”、“情怀”的的团队要格注意,以免投入不接受广电总局修改意见的项目中。
3、市场风险
•国目前的电视剧和电影产量整体过剩,只有满足市场需求、取得观众认可的作品才能获取收益,质量不足,不获市场的认可作品会给投资人带来损失。
此外,我国影市市场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市场容量任然是有限的,因而如果投资额太大,投资人也面临难以收回成本的市场风险。
•影视剧投资中须以市场化为核心,质量为核心,坚持投资于精品剧和市场化的
电影,不投资于跟风题材、不投资于文艺片,根据市场容量,设定电视剧和电影项目的投资额上限。
电视剧项目中优先选择定制剧和已有预售的项目。
4、制作风险
•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影响到影视剧的完成进度或导致超支,甚至终止。
例如柯震东涉毒导致捉妖记更换男主角并重拍;
•影视投资中须考察制片公司和剧组主要管理人员的从业经验和业绩,选择与具有管理能力,能够建立专业的流程和系统化的分工,完成面面的协调工作的公司合作,并考虑剧组是否为财产或人员购买保险。
发生意外时,须督促剧组向有关责任人索赔,以挽回损失。
5、资金风险
•影视剧投资中,各投资人一般均分期支付投资款项,有可能某个投资人会在某阶段违约或者因资金紧而无能力继续出资,造成项目资金不足,影响制作进度。
或者,因剧组运行中,制片人、导演等控制失误,造成超支,使得资金不足,令项目面临不能继续的风险。
•影视剧投资中,应选择有实力和资源的制片公司合作,该类公司通常具有足够的成本控制能力,且再出现资金问题时有能力自行弥足资金缺口或可以迅速引入其他投资。
此外,应在协议中明确约定违约的责任和处理式,约定超支时各的利益和责任,例如超支由制片承担增加的资金或制片有权引入其他投资,应尽可能约定超支不影响我投
资的利益分配比例。
6、收益风险
•目前,国影视剧收入来源单一,电视剧收益集中于电视台首轮播放权销售和网络销售,电影收益集中于票房分账和网络销售。
如这些单一来源的收入未能弥补成本,项目基本难以盈利,造成投资人亏损。
•电视剧投资中应选择定制剧或已有预售的剧目或电视台参与投资的剧目,电影项目应选择市场化导向的项目,优先选择院线参与投资的项目,并关注预期的发行公司的实力。
此外,影视剧投资应设定投资额上限,避免大制作但亏损。
7、财务风险
•剧组运行中,支出对象繁杂,且存在大量现金支出,管理不力的话,可能会财务混乱,影响投资人的正常利益,甚至导致剧不能正常运行。
•影视剧投资中,须协议中国明确制片对剧组的管理责任,督促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争取委派财务人员的权利,要求项目审计。
投资前须格审核预算,并要求剧组按照预算执行,明确超支责任。
8、道德风险
•影视圈中长久以来存在契约精神不足,认人不认合同,合同陷阱,制片或团队为赚取制作费而不考虑投资人利益、侵犯投资人知情权等种种道德乱象,可能会造成投资人利
益受损。
•考虑制片公司和团队的管控能力和声誉,优选合作伙伴,合同格审查,要求财务审查权利,积极开展投后管理。
投资策略:
分散投资□
设定投资额上线□
优选合作机构□
优选合作团队□
剧组财务监督□
明确超支等各种责任□
投资失败预案□
研判政策□
市场化导向,精品化导向□
制作或发行阶段投资□
明确项目标准□
项目审计□
项目深入研究和调查□
长期合作□
影视剧项目投资标准:
电视剧
•合作对象自己投入不低于总投资额的20%。
•卫视的定制剧、自制剧或者电视台参与投资或已达成预售协议或确定的意向。
•主创团队已有过往业绩证明,其中应有在业知名、具有一定江湖地位的人士,如导演、编剧、制片人等。
•题材和故事符合当时电视剧主流观众群体的口味
•已经度过孵化期,形成了剧本,基本落实了投资人和演职员团队。
•非纪录片、戏曲片等
•投资额单集不超过300万元,电视台预售价格应能覆盖成本。
•预计投资期在2年以。
•预计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20%。
电影
•商业片,非文艺片、红色片、献礼片、艺术片、纪录片、戏曲片等,以动作、爱情、喜剧片为主。
•合作对象自己投入不低于总投资额的20%。
•主创团队已有过往业绩证明,其中应有在业知名、具有一定江湖地位的人士,如导演、编剧、制片人等。
•题材和故事符合当时主流观影人去的口味。
•已经度过孵化期,形成了剧本,基本落实了投资人和演职员团队。
•院线或院线关联企业参与投资。
•发行参与投资或已经确定发行。
•一般投资额不超过1.5亿元。
若汇集了大导演、超级明星或有其他特殊因素,在经过深入评判后可以适当上调投资限额,但绝不得超过2亿元投资。
•预计投资期在2年以。
•预计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20%。
(二)收益评估:建立投资收益量化分析模型
二、投后管理
高频互动+分层管理+资源对接
(一)高频互动
高频互动是以商业模式的完整性、基础运营数据、业务开展关键指标、融资进展及资源对接等为抓手开展工作,重点追踪已投项目的资金回款情况,包括预期投资回收期、实际投资回收期、延期原因等等。
以上信息需要定期、标准化的进行信息、知识的沉淀。
同时,高频互动,也是发现风险或者问题的一个窗口,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分层管理
凡事皆有轻重缓急之分,优先主次之列。
抓手数据从而成为投后分层体系建立的基础。
抓手数据结合该项目年度计划来进行分层评级。
分层的目的一是针对优质项目全部倾注已有的资源和力量,二是针对落后项目尽快实现退出变现,三是针对中间项目制定战略及业务提升计划。
(三)资源对接
除了资金投资以外,通过做上下游的深度资源组合,掌握资源整合的话语权,争取更大的投资利益,建立部的垂直行业的投资生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