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合集下载

儿童胫骨腓骨远端骨骺骨折

儿童胫骨腓骨远端骨骺骨折

儿童胫骨腓骨远端骨骺骨折
儿童胫骨和腓骨远端骨折是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这类骨折通常发生在长骨的生长板附近,这个生长板被称为骨骺。

儿童的骨骺相对较薄弱,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导致骨折。

以下是关于儿童胫骨和腓骨远端骨折的一些信息:
1.发生原因: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意外伤害、摔倒、运动事故或
其他外力导致的。

儿童参与活跃的体育活动时,特别容易发生这类骨
折。

2.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局部压痛、有时可能出现
畸形,如断裂的部位不正常的移位。

3.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X射线检查来确认骨折的位置、类型
和程度。

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对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4.治疗:治疗儿童胫骨和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可能包括保守疗法
和手术疗法。

保守疗法可能包括石膏固定或可调整的夹板,而手术疗法
可能涉及使用钢板、螺钉或其他内固定装置来稳定骨折。

5.康复:骨折愈合后,儿童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以恢复肌肉的力
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康复过程中通常包括物理治疗和逐渐增加的活动。

6.预后:一般而言,儿童骨折的预后相对较好,因为他们的骨骼
仍在发育,愈合能力相对较强。

然而,治疗的及时性和质量对预后仍然
非常重要。

任何怀疑儿童可能患有胫骨和腓骨远端骨折的情况都应该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将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计
划。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因胫骨位于皮下,常见开放性骨折,可伴有骨髓炎、骨不连接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或其他暴力外伤史。

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异常活动。

开放性骨折还可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要点】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

骨折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X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射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及程度。

【治疗原则和方案】1.无移位的胫、腓骨骨干骨折,可采用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后也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折虽可在闭合复位后用夹板和跟骨骨牵引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但固定时间较长且有再移位的可能。

目前多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尽量采用闭合插钉间接复位技术,不强调骨折解剖复位,只要回恢复力线及长度,达到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

也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

对于近端和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宜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

采用接骨板固定时,宜微创操作,注意软组织保护及覆盖。

3.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

处理原则应遵循总论提出的各项原则。

需特别注意软组织创伤处理,尽早变开放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并改善骨折部血液循环。

跟骨骨牵引可用于某些开放性损伤患者,而外固定支架也具独特优点,为较佳方案。

髓内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应谨慎使用。

骨骺骨折鉴定案例

骨骺骨折鉴定案例

骨骺骨折鉴定案例骨骺骨折是一种在儿童期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其发生部位和生长板的存在,治疗和康复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一个骨骺骨折鉴定的案例:患者小明,男,14岁,因右踝关节扭伤到医院就诊。

医生初步检查后发现小明的右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X线检查显示右胫骨远端骨骺骨折。

骨骺是骨骼生长的部位,骨骺骨折可能导致骨骼生长障碍、肢体畸形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骨骺骨折的鉴定需要特别谨慎。

在本案中,医生首先对小明的伤情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其右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接下来,医生进行了X线检查,结果显示右胫骨远端骨骺骨折。

为了进一步明确骨折的性质和程度,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得出鉴定结论。

本案中,医生认为小明的右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属于闭合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考虑小明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生长板的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骨骺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骨折、稳定性骨折等情况,而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骨折、不稳定性骨折等情况。

在本案中,医生决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小明进行治疗。

手术中,医生对小明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将骨折部位固定稳定,并促进骨骼愈合。

手术后,小明需要接受康复治疗和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骨骼的正常生长。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骨骺骨折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伤情、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因素。

治疗方案的制定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对于骨骺骨折的患者,术后康复和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胫腓骨骨折诊疗规范

胫腓骨骨折诊疗规范

胫腓骨干骨折诊疗标准胫骨干中上段横截面呈三角形,由前、内、外三嵴将胫骨干分成内、外、后三面,胫骨嵴前突并向外弯曲,形成胫骨的生理弧度,其上端为胫骨结节。

胫骨干下1/3处,横截面变成四方形。

该中下1/3交界处比拟细弱,为骨折的好发部位。

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或腓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本病较为多见,各种年龄均可发病,胫腓骨干双骨折最多,胫骨干单骨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

胫腓骨干骨折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易发生开放性骨折形成骨髓炎及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胫腓骨骨折标准进行诊断。

1.年龄胫腓骨骨折分布于各年龄,男性多见。

2.病史多有外伤史。

3.病症伤后患肢疼痛、短缩、成角及足外旋畸形,伤肢不能站立。

4.体征伤肢肿胀、短缩、成角及外旋畸形,可见皮肤瘀斑。

骨折处压痛明显。

不能站立与行走。

骨折局部有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5.影像学检查X线片:小腿正侧位片可以明确骨折类型、部位及移位方向,因胫骨和腓骨骨折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尤其是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故X线照片应包括胫腓骨全长。

二.骨折分型参照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实用骨科学?第三版,采用Johner-Wrums分类系统进行分型。

单纯性骨折:包括斜形骨折、横行骨折及螺旋形骨折。

蝶形骨折:蝶形骨块的大小和形状有所不同,因扭转应力致成的骨折块较长,直接打击的蝶形骨折块上,可再有骨折线。

粉碎骨折:一处骨折粉碎、还有多段骨折。

三.中医治法1、整复和固定1.1无移位骨折形骨折不需整复,直接予以夹板固定。

根据骨折移位倾向放置适当的压垫。

上1/3部骨折时,膝关节置于屈曲40~80°位,夹板下达内、外踝上4cm,内、外侧夹板上端超过膝关节10cm,胫骨前嵴两侧放置两块前侧板,外前侧板正压在分骨垫上。

两块前侧板上端平胫骨内、外两髁,后侧板的上端超过腘窝部,在股骨下端作超膝关节固定。

中1/3部骨折时,外侧板下平外踝,上达胫骨外踝上缘;内侧板下平内踝,上达胫骨内踝上缘;后侧板下抵跟骨结节上缘,上达腘窝下2cm,以不阻碍膝关节屈曲90°为宜;两侧板下达踝上,上平胫骨结节。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 酒和吸烟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避免过度运 动和疲劳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患者注意事 项
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运动或过早负重 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遵医嘱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促进骨折愈合
避免剧烈运动:在骨折愈合期间, 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 愈合
THANK YOU
汇报人:
检查目的:了解骨折的严重 程度和范围
检查结果:显示骨折的部位、 类型和程度
检查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在 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避免
移动导致图像模糊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观察骨折类型、位置、程度等 CT检查:了解骨折细节,判断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 MRI检查: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判断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 超声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判断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固定: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移位 药物: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X光片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恢复胫骨远端骨折的稳 定性和功能
手术步骤: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肌肉,显露骨折断端,复位骨折, 固定骨折断端,关闭伤口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概述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诊断方法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治疗方法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预防措施 胫骨远端爆裂骨折患者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 -XX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95) (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

上1/3 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 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

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 X 线检查,了妥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 pilon 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先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 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伤后1 周—2 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床觉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 周—4 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 周。

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1 、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压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线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者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者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合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 ,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主要是指肱骨小头和滑车骨骺沿骺板滑脱或撕裂骨折的一类损伤,多发生于4~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又名肱骨远端骨骺滑脱、低位经髁部骨折等。

[诊断依据]一、病史多见于4~5岁以下的婴幼儿,有明显的外伤史。

二、症状和体征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上臂短缩,肘部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骨折端有压痛、骨异常活动、骨擦音(感)和纵向叩击痛。

三、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

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五、鉴别诊断1、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与肘关节脱位的鉴别(1)前者肘后三点关系正常,有骨擦音(感);后者肘后三点关系失常并有弹性固定。

(2)前者肱骨远端骨折片多向尺侧移位,肱骨小头骨骺移至干骺端的中心或内侧,即多属尺偏型;而后者缺乏这种表现。

(3)前者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的关系正常,无论正侧位均在一条直线上;后者则关系破坏。

(4)肘关节造影,前者正常;后者由于关节囊和韧带广泛撕裂,使造影剂不规则外溢。

(5)损伤后5~7天复查,前者有广泛的骨膜新生骨,后者则无。

(6)前者多见,后者少见。

2、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与肱骨小头分离的鉴别(1)前者肘部呈环形肿胀和压痛;后者仅外髁发生肿胀和压痛,并可触及骨折块。

(2)前者桡骨纵轴线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肱骨干与尺桡骨对位关系破坏;后者桡骨纵轴线不能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由于前臂伸肌的牵引,肱骨小头骨骺或骨折块向外下方翻转移位,使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失去正常对位关系,而肱骨干与尺桡骨关系不变。

3、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与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的鉴别后者极少见,临床和X线表现兼有外髁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特征。

当外髁骨骺已离开桡骨轴线,鉴别比较容易,若其保持与桡骨近端对位,多属骨骺分离。

同样,整复中的“手感”和复位后X线表现有助于鉴别。

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手法整复后外髁往往对位不良或残留旋转移位,而且肱骨干与尺桡骨的对位关系正常,全骺分离则相反。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折
肝肾亏虚是基本证型,在此基础上可加用其他多种辨证方法,以反映本病的复杂情况。如外 感因素明显可兼用六淫辨证,辨为夹热毒、夹湿热、夹风寒、夹风热等;脏腑失调明显,可 兼用脏腑辨证,辨为兼肝郁、肝火旺盛、脾虚等。
4.1 早期 伤后 1-2 周,肌肉、筋脉受损,血离经脉,瘀积不散,其主症是气血凝滞而产生的局部 肿胀疼痛。 主症:骨折,疼痛,肿胀,瘀斑等。 次症:口渴,尿赤,便秘,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浮数或脉浮紧。 4.2 中期 伤后 3-6 周,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去而未尽, 疼痛减而未止。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痛减,肿消未尽等。 次症: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4.3 后期 受伤 7 周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定,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气血亏损,体质虚弱。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可伴有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腰膝酸痛,肢体萎软等。 次症: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力线,尽快恢复功能 [5] ,治疗重点在 胫骨骨折,注意对软组织的保护。对骨折端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移位,应予尽可能纠正,特别 注意膝关节与踝关节面的平行关系 [1],避免影响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和发生关节劳损。凡早 期有严重并发症,如休克、筋膜间室综合征、神经血管损伤者,应首先处理并发症,骨折仅 做临时性固定, 待并发症好转时,再进行骨折的治疗。 5.2 非手术治疗 5.2.1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推荐级别:D)[6,7] 5.2.1.1 适应证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皮肤条件较好者。 5.2.1.2 复位 方法 患者平卧位,膝关节屈曲 20°左右,助手站在患肢外侧,沿胫骨长轴作对抗牵引 3-5 分钟,矫正重叠与成角畸形。端提手法可矫正前后侧移位,术者两手拇指放在远段前侧, 其余四指环抱小腿后侧,在维持牵引下,近端牵引之助手将近端向后按压。术者两手四指 端提远端向前,使之对位,如仍有左右侧移位,可同时推近端向外拉远端向内,一般即可对 位。有些骨折如螺旋形、斜形骨折,其远端有移位者,可参照此法整复。 5.2.1.3 固定方法 复位满意后维持牵引将小夹板按部位放好后,用 4 条布带先捆中间两道,后捆两端,

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或腓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诊断]一、病史本病多有明显外伤史,起病紧急,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致伤。

直接暴力常常是交通事故或工农业外伤,可造成严重的开放伤口。

间接暴力通常是运动或生活损伤,在足部固定时小腿扭转或小腿固定有扭转暴力作用于足部致伤。

二、症状和体征1、伤后患肢疼痛明显,移动肢体时显著加重。

2、患肢小腿肿胀,可见皮肤瘀斑。

3、不能站立与行走。

4、小腿骨折处压痛明显。

5、骨折局部有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6、骨折局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

三、特殊检查纵轴叩击痛阳性。

四、辅助检查常规应给予前后位与侧位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五、鉴别诊断儿童的青枝骨折和积累性劳损所致的腓骨下1/3疲劳性骨折,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可不明显,应注意病史的采集和X 线摄片检查。

[证候分类]AO骨折分类法是以数码来表达骨折的诊断分类。

根据AO骨折分类法将胫腓骨骨折如下分类。

A简单骨折A1螺旋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A2斜形(≥30°)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A3横形(<30°)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楔形骨折B1螺旋楔形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2弯曲楔形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3粉碎楔形1 腓骨完整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C复杂骨折C1螺旋形l 两块中间骨块②三块中间骨块3 多于三块中间骨块C2多段形①一块中间骨块2 一块中间骨块,另有楔形骨块3 两块中间骨块C3不规则形1 有二~三个中间骨块2 有局限性爆裂(<4CM)③有广泛爆裂(≥4CM)[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 皮牵引1、适应证: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或整复,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及小儿,皮肤必须完好。

胫骨近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骨近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骨近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胫骨近端骨骺包括胫骨平台骨骺及胫骨结节骨骺。

前者承受身体的重力并提供胫骨的纵轴生长;后者受到股四头肌腱的牵拉,是关节外骨骺,不提供胫骨的长轴生长。

此骨骺损伤10岁左右发生率最高。

[诊断]一、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强力按摩疗法矫正膝部畸形时造成。

二、症状和体征伤后膝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畸形、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伤处有明显的压痛,可触及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纵轴扣击痛(+),骨骺分离合并腘动脉损伤时主要症状是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一般X线正、侧位片可确定骨骺分离的部位及移位方向和程度。

有时需拍应力位X线片以确定。

五、鉴别诊断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多由于扭转暴力或侧方直接暴力,损伤后膝部肿胀、压痛,以膝关节内(或外)侧压痛较为明显,侧方应力试验时疼痛加重,膝关节被动伸曲活动可达正常,内侧韧带断裂合并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时抽屉试验(+),膝关节不稳。

2、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外伤后,滑膜血管扩张,血细胞及血浆外渗,同时滑膜细胞活跃而产生粘液素,故渗液中有血细胞、粘液素及纤维素等。

膝关节外伤后,膝关节逐渐发生肿胀,屈膝活动受限。

膝关节张力大,液体超过50毫升后髌骨有漂浮感。

关节穿刺液为淡红色液体,表面无脂肪滴。

浮髌试验(+)。

膝部X线摄线,骨质无异常。

[证候分类]Ⅱ型损伤较为多见,Ⅰ型占第二位,Ⅲ、Ⅳ型少见,Ⅴ型是挤压伤的结果。

按损伤机理和移位方向,同股骨远端一样也可分外展、内收、伸直和屈曲四型。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胫骨近端骨骺损伤无论是向后移位或向内、外移位多数系Ⅱ型骨骺损伤,可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功能位固定4-6周。

对于胫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尤其Sulter-Haris第Ⅱ型维持复位困难时,可在电视X光机透视下经皮穿入二枚直径1.5mm~2.0mm的克氏针固定,外用石膏托固定膝关节功能位4~6周。

另一种办法是骨牵引下逐渐矫正移位和成角,可减少对骺板的损伤。

(完整版)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完整版)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胫骨远端骨折(骨折在胫骨远端关节面近端5cm内)发生率相对较低,只占所有下肢骨折的小部分。

当骨折累及到胫距关节面时又称Pilon骨折,也被称作胫骨穹隆(plafond)骨折。

约75%的Pilon骨折合并腓骨骨折。

多有高能量伤所致。

常有多发伤,骨折处理困难,经常出现软组织坏死,感染,骨不连以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关节的骨擦音及负重功能丧失是急性Pilon骨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昏迷、多发损伤的患者,特别是存在有严重外伤的患者,Pilon骨折往往易漏诊。

对骨折肢体的检查应该包括局部的皮肤及软组织。

损伤部位可以出现明显的肿胀,甚至有张力性水疱形成。

根据干骼骨折的粉碎程度及关节面损伤的情况将Pilon骨折分为三型:Ⅰ型骨折没有移位;Ⅱ型骨折有移位;Ⅲ型骨折关节面有压缩和(或)粉碎骨折。

最近由AO/ASIF及骨科创伤协会(orthopaedic trauma association.OTA)介绍了一种更细致的分型方法:A型骨折是没有关节损伤的胫骨远端干骼端的骨折;B型骨折有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骨折完全关节内骨折。

又可根据骨折及关节的粉碎情况将这三型分为若干亚型。

【诊断】1、症状(1)外伤后引起踝关节疼痛。

(2)踝关节活动受限。

(3)不能站立、行走。

2、体征(1)踝部肿胀较明显,有时会有张力性水疱出现。

(2)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感。

(3)严重损伤会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现。

3、影像学检查骨折的诊断有赖于高质量的X线片。

投照的范围应包膝关节、踝关节、足与胫骨。

牵引后的前后、侧位像以及对侧踝关节的X线片,有时需加照45°斜位X线片。

这些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CT的二维以及三维重建对于Pilon骨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可清晰显示出骨折线及骨折片移位的情况,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

以便手术方式的确定。

【治疗原则】1、Pilon骨折的治疗目的①重建关节面的适配性;②在保证力线与对位良好的情况下达到骨折干骼端与骨干的坚强固定;③防止医源性并发症的出现,使下肢功能尽快恢复到伤前水平。

骨伤科胫骨腓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胫骨腓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胫骨腓骨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小腿发生骨折时,如暴力较小,则为单根骨折,以胫骨干骨折为常见,腓骨干骨折很少见。

暴力较大,则可发生胫、腓骨干双骨折,可有斜断、螺旋形、横断、粉碎性等区别。

【诊断】1相当多见的儿童胫骨骨折,骨折线多呈长斜形或螺旋形。

部分系骨膜下骨折,则无移位、畸形或骨擦音。

表现为小腿中段肿痛较重,不能站立或行走,足跟叩击痛明显,将患足稍作旋转时,亦有明显疼痛。

2.有移位的胫骨骨折或胫、腓骨双骨折,肿痛剧烈,且有骨擦音及畸形,患足多呈外旋畸形。

直接暴力引起者,胫、腓骨在同一平面骨折,多为横断。

间接暴力扭转受伤者,胫、腓骨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多数胫骨偏低,腓骨偏高。

3.由于胫骨前部位于皮下,位置表浅,移位的断骨尖端易戳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急救搬运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断骨尖端隆起于皮下,尚未戳破皮肤者,急救搬运时可临时拔伸复位,夹板临时固定。

【治疗】1无移位的胫骨干骨折,敷药后,用五块夹板固定。

两块较窄,放于胫骨前崎之两侧,三块较宽,分别放于后侧、后内侧、后外侧,此三块较宽之夹板,应有适当弧度,以适合小腿外形,便于包扎固定。

4.有移位的胫、腓骨干骨折,稳定性差,应作跟骨牵引,在腰麻下整复。

整复时,由于腓骨中上段在负重及活动方面不起重要作用,且血运丰富,易于愈合,故整复重点应以胫骨为主。

病员仰卧,两助手作对抗拔伸,并使患肢处于150。

的屈膝位,因胫骨远端多移向后外方,故术者两手握住断骨远端向前内侧端提,助手将近端断骨向后外侧压,可获对位。

固定时,根据胫骨移位情况,在近端胫骨的前内侧及远端胫骨的前外侧放纸压垫,并于腓骨外侧的上下端各放纸压垫,然后用5块夹板包扎固定。

若断骨位置较高,夹板应超过膝关节,断骨位置较低,固定范围应包括踝关节。

5.对于开放性骨折,在清创整复对位后,作跟骨牵引,待创口愈合后,加夹板、纸压垫固定。

部分开放性骨折,清创整复后作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

6.整复固定后,要经常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注意调节扎带松紧度,定期照X片复查断骨对位情况,调节牵引重量。

骨骺损伤的分型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骨骺损伤的分型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骨骺损伤的分型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骨骺损伤的分型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是Salter-Harris分型。

该分型从损伤机制,损伤在骺板细胞层中的部位和对以后生长的影响方面考虑,将X线片上的表现分为五型。

该分型描述了骺板、骨骺和关节受累的范围,表示分型的数字越大,越可能出现骺板部分早闭和受累关节结构的不相匹配。

Ⅰ型骨骺分离。

可有或者没有移位,应力位X线片有助于确诊。

分离一般发生在骺板的肥大层,故软骨和生长带留在骨骺一侧,所以多不引起生长障碍。

婴幼儿骺板软骨层较宽,容易发生骨骺分离,据统计,占骨骺损伤的15.9%。

Ⅱ型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

骨折线通过骺板肥大层并累及干骺端的一部分,干骺端骨折片呈三角形。

该型损伤最多见,占骨骺损伤的48.2%。

Ⅲ型骨骺骨折。

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线先沿骺板肥大层的一部分平行延伸,再纵行或斜行通过骨骺骨化中心进入关节。

占骨骺损伤的4%。

Ⅳ型骨骺和干骺端骨折。

骨折线呈斜形贯穿骨骺、骺板及干骺端,通过骺板的全层,容易引起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

该型也较多见,仅次于第二型,占骨骺损伤的30.2%。

Ⅴ型骺板挤压性损伤。

少见,只占骨骺损伤的1%。

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

另外,1994年Peterson描述了2种以前的分型所不能包括的骨骺板骨折:一种是通过干骺端的完全骨折,伴有纵向通到骺板的线性骨折,骨折线通常不沿着骺板延伸。

另一种是部分骺板丢失,通常是开放性骨折,需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也经常因为骺板早闭需要晚期重建性手术。

胫腓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及愈后观察——附102例报告

胫腓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及愈后观察——附102例报告

胫腓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及愈后观察——附102例报

刘国军;李万葆;魏利;杨森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
【年(卷),期】1999(015)005
【摘要】@@ 胫腓骨下端骨骺损伤是发生在16岁以下青少年及幼儿时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损伤,占全身骨折的0.16%,踝关节损伤的0.94%,骨骺损伤的16%,因其误诊率高,有些类型缺乏客观的X线依据.现将我们收集到的102例X线资料并对其中75例进行追踪观察,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的结果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45)
【作者】刘国军;李万葆;魏利;杨森
【作者单位】敦煌市中医院放射科;敦煌市中医院放射科;敦煌市中医院放射科;敦煌市中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附266例分析) [J], 陈振昌
2.经皮穿针治疗胫腓骨远端骨骺损伤20例 [J], 王建嗣;李炳钻;蔡秀英
3.儿童胫腓骨远端骨骺损伤21 例分析 [J], 刘景一;韩立仁;杨晓飞
4.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82例分析) [J], 李卫东;牟秀川;
张智涛;孟庆强
5.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附266例分析) [J], 陈振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胫骨远端骨骺的骨化中心于生后6~10个月出现,18岁与干骺端连接。

其损伤以10~14岁发生率最高。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也是全身骨骺损伤中易发生生长障碍的部位之一。

暴力作用发生张力和压力致使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张力型者产生撕脱性骨折较多见,而压力型者产生Sulter-HarisⅣ型或Ⅴ型骨折,此型较少见。

[诊断]
一、病史
均有明显外伤史。

二、症状和体征
伤后踝关节处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畸形,疼痛,并有明显的功能受限。

伤处有明显的压痛,可触及骨异常活动或骨擦音(感)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
常规X线检查应包括正、侧、斜位片。

在严重病例要做CT 断层或MRI检查。

五、鉴别诊断
主要是与胫距关节脱位的鉴别:后者多发生年龄较大的儿童,受伤暴力较大。

多并发于踝部骨折或踝关部韧带撕裂伤。

局部肿胀、疼痛较甚,局部有时有弹性固定。

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失常,在整复骨折时,胫距关节脱位常可一并整复,但当胫后肌腱、血管,神经或腓骨长、短肌腱移位,发生绞锁,手法不能复位时,应手术切开复位。

[证候分类]
由于踝关节受伤机理复杂,因此骨骺损伤的类型也较多。

Sulter-haris的Ⅰ~Ⅶ型生长机构损伤均可发生,还有表现为旋转骨折、Tillaux骨折、三平面骨折等特殊类型者。

Lauge-Hansenr根据冲击瞬间足所处的位置和力的方向,而分为旋后-内翻、旋后-跖屈、旋后-外旋、旋前-外翻-外旋等类型。

临床常根据其受伤机理分为:
1、内翻型:骨骺向内侧移位,有时伴有腓骨远端骨骺分离。

2、外翻型:骨骺向外侧移位,多发生在年龄较小儿童,多数合并腓骨远端骨骺分离。

3、外翻外旋型:骨骺向后外侧移位,常合并腓骨远端之螺旋形骨折。

如未合并腓骨远端骨折,则正位X线仅能见到
胫骨之斜行骨折线,而在侧位片才能见到骨骺各后方移位,后方带有干骺端骨折片。

4、垂直挤压型:垂直挤压暴力所致,常无明显之骨折线及骺之移位。

但临床表现为关节明显肿胀,胫骨远端压痛。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一)手法整复、“U”型石膏托固定
适用于Ⅰ、Ⅱ型骨骺损伤。

满意的骨折复位是最好的,但不要勉强,不宜反复多次整复,因为在骨的修复中可以矫正残留的畸形。

一般按损伤暴力作用的反方向复位,手法应轻柔,对不合作的小儿应在麻醉下复位,肌肉松驰和疼痛消失有利于复位。

使损伤减至最小程度。

膝关节屈曲90°,足跖屈使小腿三头肌放松。

助手手握小腿对抗牵引,术者一手稳握胫骨下1/4前面,另一手紧握足跟,首先顺畸形方向向远端牵引,然后在骨折部位施力进行复位,复位后用“U”型石膏固定3--4周。

(二)手法整复,经皮穿针或钳夹固定及石膏托外固定适用于Ⅱ型骨骺分离,复位后折端欠稳定,一般在麻醉后进行,在C臂X线透视下操作,穿针或钳夹时应注意无菌,防止针道感染,针尾包扎后行石膏外固定踝关节于功能位。

二、手术治疗
对于Ⅲ、Ⅳ型骨骺损伤关节面有明显移位,若有适应症应切开复位,内固定物只能采用光滑的克氏针,可以穿过骺板。

当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物应尽快取出,手术时不要损伤骨骺的血运。

损伤时间超过10天的陈旧性病例,仅以外固定适当保护。

如晚期残留明显畸形再行手术矫形。

三、药物治疗
(一)中药治疗
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只是骨骺滑脱多见于婴幼儿,应以方便口服和外用为主。

早期肿胀严重,以活血行气为则,用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若肿胀起水泡,或合并发热者,为瘀血化热,以活血清热为则,用小儿清热解毒冲剂。

中后期肿痛已消,者宜接骨续损,用小儿接骨冲剂。

(二)西药治疗
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术前半小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不超过3天。

四、康复治疗
整复固定后,即可作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开始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不宜暴力被动活动踝关节。

患肢负重以伤后六周逐渐开始为
宜。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2、好转: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踝部轻度疼痛,劳累后加重,内外踝侧方移位在2mm以内,前后移位在2~4mm 以内,后踝向后上移位2~5mm之间。

3、未愈:踝关节畸形,骨折不愈合,经常疼痛,踝关节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