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查报告(精)

合集下载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调查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二学生,在大二暑假我们设计了一个关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问卷调查,为了真实地了解现在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此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对这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在汇总和分析中凭借我们自己对社会保障和低保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得出我们的分析报告。

此次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问卷调查于2012年七月中旬至九月初进行,进本形式为由小组成员分别携带等比例的部分问卷回到自己的家乡(涉及4个地区,包括:重庆,甘肃,江苏,河南)。

其中因为有城镇也有农村,所以问卷参与者包含多种人群。

获取到所有问卷之后,在九月初开学之后,携带问卷回到学校小组成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二.城乡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一)基本情况.截止至2012年9月份,我们总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得出,300个接受调查的人中有城乡低保的是90人,占30%。

其中:城市低保对象是22人,占所接受调查的城镇人口的9。

65%;农村低保对象是47人,占所接受调查的农业人口的6。

5%.(二)低保对象构成情况。

城市低保对象中,男性4872人,占50。

4%,女性4789人,占49。

6%。

18岁以下2138人,占22.2%,18至59岁6485人,占67。

1%,其中18岁-—45岁的青壮年3817人(不含重残、重病和在校学生),占39.51%,60岁以上1038人,占10.7%.“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人员)人员382人,占4。

0%,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2401人,占24。

8%,患重病45人,占0。

5%,一、二级重残535人,占5.5%,征地农转非712人,占7。

4%,三峡移民418人,占4。

3%,水库移民456人,占4.7%。

农村低保对象中,男性12749人,占50.2%,女性12653人,占49.8%。

18岁以下2323人,占9。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我办在新年伊始,利用一周时间对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听取区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湖西和红旗等街道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区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xx年,全区共有11,787户、31,316人享受到了城市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共发放低保金1036.9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几年来,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政府投入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扶贫超市”,至20xx年5月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阳光超市”。

其中南湖街道湖东社区“阳光超市”在20xx年5月迎接了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视察。

在区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市低保工作机制。

20xx年1月,我区代表长春市在重庆街道接受了中共中央办1/ 12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问题专项调研,低保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充分认可,为朝阳区乃至长春市争得了荣誉。

20xx 年4月,在我区召开了全市“阳光超市”现场会;20xx年9月,全市低保金实物发放试点在我区实行。

标志着我区低保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并继续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工作范文]

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我办在新年伊始,利用一周时间对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听取区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湖西和红旗等街道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区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XX年,全区共有11,787户、31,316人享受到了城市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共发放低保金1036.9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几年来,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政府投入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扶贫超市”,至20XX年5月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阳光超市”。

其中南湖街道湖~区“阳光超市”在20XX年5月迎接了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视察。

在区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市低保工作机制。

20XX年1月,我区代表长春市在重庆街道接受了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问题专项调研,低保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充分认可,为朝阳区乃至长春市争得了荣誉。

20XX年4月,在我区召开了全市“阳光超市”现场会;20XX年9月,全市低保金实物发放试点在我区实行。

标志着我区低保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并继续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二、主要工作(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全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区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政府年初财政预算都要优先安排低保资金,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区财政和审计部门实行联审制度,保证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低保入户调查范文

低保入户调查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低保入户调查范文篇一:20xx年低保入户调查记录冯家镇村20xx年低保入户调查记录篇二:低保调查报告范文3篇低保调查报告范文3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是国家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一:关于农村低保的调查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为使农村低保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准确、公正,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全县贫困百姓,为保证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市对20xx年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多伦县属国贫县,全县总面积3773平方公里,辖2乡2镇,7个社区,64个行政村,39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农业人口6.9万人。

20xx年全县启动农村低保工作,截至20xx年12月有农村低保对象4578户,6388人;自20xx年起,实施了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制度,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将低保对象分为1、2、3三类。

20xx年1类低保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10%,补助标准由20xx年的924元/人/年,增长到1200元/人/年;2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70%,补助标准由20xx年的600元/人/年,增长到800元/人/年;3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20%,补助标准由438元/人/年增长到600元/人/年。

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三类低保档案,加大了低保对象管理力度,狠抓了农村低保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健全乡镇、村级低保工作组织,规范了村委会接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复查、张榜公示上报、乡镇核查公示、民政局抽查公示等一整套工作程序,使基层的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1根据省、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会议精神,我县就低保扩面工作进行了认真的部署,专门召开会议,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工会及相关企业,全面动员,深入厂矿企业及所有乡(镇)机关所在地,进行认真的拉网式的调查统计工作。

通过近半个月的调查,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现就我县该项工作调查统计情况报告如下:一、严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扎实开展我县低保扩面的调查统计工作。

市低保工作会议结束后,为使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我县及时成立了由分管民政的县领导任组长的低保扩面调查领导小组,并于10月6日召开了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场)民政所长会议,在传达市低保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就我县的低保扩面工作,明确了工作职责,分工协作,按属地管理低保对象的原则,落实了工作责任制,防止了漏调现象的发生。

通过调查统计,在我县17个乡镇(场)近30万人口中有非农人口49200人。

根据原定的低保标准(91元/月),扩面调查后,我县的低保对象至9月起,增加至938户、1802人,人平均月收入为58.23元,月需低保资金近59046元。

低保人口占我县非农人口的3.7%。

在整个低保对象中,国有市以下企业有147户、480人(含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71.8元,月需低保资金9234元。

其中,失业人员20户计66人,月人均收入58.5元,月需低保资金2146元;退休人员6户计25人,月人均收入84元,月需低保资金277元;下岗人员114户计363人,月人均收入72.6元,月需低保资金6665元;在职人员7户计28人,月人均收入85.8元,月需低保资金146元。

在整个低保对象中,集体市以下企业有100户计297人(含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59.1元,月需低保资金9490元,其中:失业人员39户计127人,月人均收入61.4元,月需低保资金3754元;退休人员22户计37人,月人均收入34.5元,月需低保资金2089元;下岗人员39户计126人,月人均收入64.7元,月需低保资金3310元;在职人员2户计7人,月人均收入42.92元,月需低保资金337元。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篇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篇

社会保障调查报告4篇*目录社会保障调查报告社区社会保障调查报告暑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报告社会保障优秀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案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实地调查,掌握xx市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具体方针政策;第三步,走访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第四步,案例分析,剖析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写出全程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目的基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从城市到农村的不断落实、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我们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做一次课题研究,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查其落实情况,并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深入学习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法律保障调查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分析现有的执行机制是否合理找出促使我国社会保障走上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依据提出合理建议,构建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调查方法个别案例分析法“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政策对“零就业家庭”的帮扶措施走访调查法走访xx市xx区韩村河镇,实地调研调查时间XX/3/20----XX/3/31二、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种不安定因素及各种矛盾不断变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对此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家对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做出的每一项法规、政策及举动,都密切的关系到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都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减轻了负担,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

但同时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落实力度、地域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有序的体系,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备,各相应机构在落实现有的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漏洞和不足。

关于社区贫困居民生活状况及帮扶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贫困居民生活状况及帮扶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贫困居民生活状况及帮扶情况的调研报告作前言城市低保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

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7月12日,我来到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道二里桥社区挂职。

就低保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及严谨的审核调查态度使得社区的工作得到了住户的认可,低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多次走访所在社区的贫困居民,对主管公共民生方面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以及翻阅了大量的政府对于贫困人员的帮扶文件和社区帮扶工作记录,对社区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所获得的帮扶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一、二里桥社区的基本状况湖州市吴兴区月河街道二里桥社区位于湖城东大门,辖区面积约0.27平方公里,分为明都锦绣苑、锦东苑、航运一村、东方明珠、风雅苹洲等5个小区,现有住户1886户,常住人口4190人,有低保户6户。

航运一村等较老的小区无业或低收入的居民比较多。

二、有关帮扶政策的政府部门或社区文件摘录1、吴兴区慈善总会文件(吴慈【2009】8号关于上报慈善助学对象的通知)申请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和低保边缘户家庭(即低保标准上浮20%)的子女,今年被录取高中(含职高)全日制学校的学生可向吴兴区慈善总会申请。

今年被录取大专以上全日制院校的学生,一律向湖州市教育局(学校)申请,符合助学条件的市教育局将统一安排,本不会再接受申请。

可享受的帮扶政策: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的标准为:高中(含职高)2000元。

城乡低保边缘户困难家庭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标准为:高中(含职高)1000元。

2、吴兴区慈善总会文件(吴慈【2010】4号关于开展贫困家庭少儿先天性心脏病二期救治活动的通知)申请对象:一是户籍在本区的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家庭16周岁以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儿;二是在吴兴区务工满2年,并签有劳动合同的外地民工家庭,随父母来湖生活的16周岁以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少儿。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调查_调查报告完整篇.doc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调查_调查报告完整篇.doc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调查_调查报告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06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我科在主管主任带领下,九月下旬对我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听取县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赤城镇和鼓楼东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县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从1997年开始实行城镇低保工作,到2006年8月,全县现有2336户、3837人享受城镇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赤城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累计发放低保金802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几年来,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县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县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镇低保工作机制。

二、主要工作(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县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为保证低保工作运行顺畅,落实到位,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由县民政局负责,部门配合,乡镇和社区具体操作、分工把关的工作责任制。

形成了上下联动,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的低保组织体系。

社区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了解辖区内低保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为低保户解决实际困难。

政府领导重视,工作支持,为我县低保工作顺利、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以人为本,分类施保,缓解受保人员生活压力为了缓解低保对象的生活压力,充分保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县政府千方百计为低保户提供帮助,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相关政策。

工作报告之低保入户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之低保入户调查报告

低保入户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唐山市**县民政局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稳妥地推进城乡低保工作,不断规范低保工作流程,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率,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低保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近期该局对低保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建议。

一、城乡低保基本情况按照全市统一要求,从2015年1月起该县城镇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5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3550元/年。

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城镇低保对象990户、1673人,城镇低保覆盖率为2.23%;共有农村低保对象7448户、15873人,农村低保覆盖率为3.5%。

2015年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876万元,其中城镇低保资金699万元,月人均补差349元;农村低保资金3177万元,年人均补差2001元。

2016年1月,有城镇低保对象953户、1548人,已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4万元;有农村低保对象7275户、15297人,已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4万元。

城乡低保对象主要分六类,一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他成员无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家庭;二是家庭成员中主要劳动力伤亡、重病、重残、家庭其他成员劳动能力较差,生活状况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变化,需要长期保障的家庭;三是因年老体弱,子女无赡养能力、生活困难的家庭;四是夫妻双方均为重病或重残,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子女未成年的家庭;五是无子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特困城镇家庭;六是重残人员超过18周岁,无家庭或无子女靠父母及其他亲属供养的无生活来源的人员,前四类为“按户施保”,后两类为“按人施保”。

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阳光低保”制度。

关于XX市城乡低保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市城乡低保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市城乡低保状况的调查报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

为积极探索完善城乡低保体系建设,不断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全面提高城乡低保工作质量,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部分乡镇、社区和村组开展城乡低保状况调查,先后采取入户走访、发放问卷、乡镇座谈等方式,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情况,从财政的角度对当前低保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xx市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xx市地处xx腹地,下辖20个乡镇办事处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包括42个社区,909个村,总人口116万。

“十一五”时期以来,全市从管理制度、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工作机制,推动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乡低保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首先出台相关文件,对各项城乡低保工作都制定了专门的操作规程,明确了工作人员职责,如申报制度、民主评审制度、公示制度、动态管理制度,每项城乡低保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使用完善了城乡低保基础工作,有效的保障了救助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在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上,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并配备了必要的档案设备,明确档案管理员,所有资料均分门别类及时建档、归档,既建了电子信息档,也建立了书面档案,一案一档,一户一袋或一人一袋,做到了分类清楚,排列有序,检查方便。

再次实行阳光救助制度。

根据省、娄底市有关精神,积极开展城乡低保“阳光行动”,使城乡低保工作更加阳光透明。

建立入户调查制度,实行“谁入户、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民主评议制度,由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组成不少于30人的民主评议小组,对申报对象是否应享受城乡低保进行民主评议;推行阳光公示制度,对初定的低保对象名单和举报电话进行张榜公示。

最后坚持严格审批原则。

所有城乡低保申报对象都要经过村、乡镇办事处、市三级把关,严格按政策程序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予以剔除。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低保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纷纷进行了低保工作的调研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低保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农村低保调研,以期能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在调研中,我们首先深入农村地区,对当地的低保对象进行了走访和采访。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虽然国家对低保对象有一定的保障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低保对象表示,他们的低保金并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甚至有的人表示,他们甚至没有获得应有的低保资格。

这种现象在一些偏远地区尤为突出。

其次,我们还对当地的低保政策和执行机构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对低保政策的执行并不够到位,监管不力,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此外,一些低保对象对政策并不了解,也给低保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最后,我们对一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地区在低保工作中拥有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执行机制,加强了对低保对象的宣传和教育,同时加大了对低保金的发放力度,使得低保对象的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农村低保工作在一些地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
加大力度进行改进。

首先,应该加强对低保政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了解并享受到低保政策的保障。

其次,应该加强对低保政策的监管和执行,遏制低保工作中的一些违规行为。

最后,应该加大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力度,确保低保金能够真正惠及到每个有需要的人。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相信农村低保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更多的帮助。

低保家庭情况报告doc

低保家庭情况报告doc

低保家庭情况报告篇一:低保调查报告范文3篇低保调查报告范文3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是国家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低保调查报告范文一:关于农村低保的调查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为使农村低保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准确、公正,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光普照全县贫困百姓,为保证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市对XX年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多伦县属国贫县,全县总面积3773平方公里,辖2乡2镇,7个社区,64个行政村,398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农业人口6.9万人。

XX年全县启动农村低保工作,截至XX年12月有农村低保对象4578户,6388人;自XX年起,实施了农村低保分类施保制度,根据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将低保对象分为1、2、3三类。

XX年1类低保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10%,补助标准由XX年的924元/人/年,增长到1200元/人/年; 2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70%,补助标准由XX年的600元/人/年,增长到800元/人/年;3类保障对象占农村低保总人数的20%,补助标准由438元/人/年增长到600元/人/年。

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三类低保档案,加大了低保对象管理力度,狠抓了农村低保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健全乡镇、村级低保工作组织,规范了村委会接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复查、张榜公示上报、乡镇核查公示、民政局抽查公示等一整套工作程序,使基层的低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强化了动态管理运行机制,各乡镇组建了农村低保审核领导小组,全县64个行政村均设了民政协理员,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

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 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 发现和解决保障金发放 、管理和审核中存在的 问题。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工 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 平,为困难群众提供优 质的社会救助服务。
05
结论
对调查结果的总结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社会福利制度,在我国已 经得到全面实施,为城乡低保家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经济 援助。
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相关研究成果
01
02
03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绩效评估 与优化策略研究》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 政策的协同研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家庭经济状况 评估的实证研究》
THANK YOU.
3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社会 捐助,但资金使用情况不够透明,需要加强监 管。
03
调查结果分析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点
保障基本生活
0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够为贫困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保障
其基本生活需求,减轻贫困问题带来的社会压力。
促进社会稳定
0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够缓解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2023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 调查报告
目录
• 引言 • 调查结果概述 • 调查结果分析 • 建议和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和目的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仍有部分地区和人群处于贫困状态,需 要关注和改善。
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而实施的一

低保调查报告2篇

低保调查报告2篇

低保调查报告2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实习报告、辞职报告、调研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rvey reports, job reporting reports, internship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social practice reports, work reports, self-examination report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work summ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低保调查报告2篇为了全面了解xx县散居社区(乡村)困难职工享受低保待遇状况,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县政协工会界委员活动小组于XX年第三季度开展了全县破产、倒闭(或政策性关闭)、改制以及困难企业散居社区(乡村)困难职工低保状况大调查活动。

社区低保工作自查报告4篇

社区低保工作自查报告4篇

社区低保工作自查报告4篇社区低保工作自查报告1__社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市、区民政局低保处及街办民政室的指导下,以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湖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实施办法>为准绳,我们坚持做好认真开展年度核查工作,对低保户的初审、复审、申报工作,做到调查入户、公示上墙、举报认真接待,通过上下齐心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的.低保各项工作任务。

截止11月止,__社区低保状况是:社区共有5个居民小组,19个单位,其中已纳入低保的单位7个,低保总户数433户、1160人,月保障金56664元/月。

其中市直企业下岗职工294户、766人,一类3户、3人,二类36户、91人,三类255户、672人,月保障金37198元/月;区直企业下岗职工及居民139户、394人,一类2户、3人,二类77户、207人,三类50户、154人,月保障金19466元/月。

我们在今年的低保工作中,首先,街办成立了低保评审委员会,居委会成立了低保评议小组,在此基础上街办有低保专管员,社区居委会有专人分管低保工作,接受居民群众的低保申请后,通过认真调查摸底、入户核实、张榜公示、评议小组的评议、评审委员会的审议后,方上报市、区民政局低保处。

在今年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我们在市、区低保处的指导下,今年年初针对辖区所有的低保对象家庭人中、就业及收入变化的情况,开展年度核查,进行全面核实走访,建立健全定期核查、公示、评议、评审制度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管理实行分类,真正实行动态管理。

今年共取消26户,79人,月保障金3150元/月。

社区低保工作自查报告2军垦路社区民政低保工作在师民政局主管部门及社区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认真落实兵、师民政局各项工作任务,在社区范围内针对不同属性的居民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保、不虚报,充分的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居民家中。

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同时,对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居住环境:大部分居民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其中绿化、公共设施和交通便利性是居民最为满意的方面。

然而,仍有部分居民反映存在噪音污染、卫生环境不佳等问题。

2.健康状况:多数居民表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一些居民存在慢性疾病或健康问题。

同时,部分居民反映社区医疗资源不足,就医不便。

3.教育与培训:社区居民对子女教育期望较高,但部分家庭存在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

此外,成年人对职业培训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希望社区能提供更多相关培训机会。

4.文化娱乐:多数居民对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居民反映活动种类单一、参与度不高。

5.收入与就业:大部分居民认为自身收入与就业状况稳定,但仍有一部分居民面临就业困难或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四、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因素:政府的社区建设政策、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等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经济因素: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等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收入与就业状况。

3.社会因素:社区氛围、邻里关系、社会支持等社会因素对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五、建议与措施1.加强社区环境治理:针对噪音污染、卫生环境等问题,加强社区环境治理,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2.完善社区医疗资源:增加社区医疗设施和服务,提高居民就医便利性。

3.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

4.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多样化、参与度高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5.促进就业与增收: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居民增收。

低保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低保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摆脱困境,我国政府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旨在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然而,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低保户的社会实践调查,旨在了解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某地区100户低保家庭。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低保家庭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生活状况、对低保政策的满意度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低保家庭基本情况1. 家庭成员构成:调查发现,低保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单亲家庭占30%,孤寡老人家庭占20%。

2. 家庭收入:低保家庭的月均收入为1500元,其中60%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二)收入来源1. 就业情况:调查发现,80%的低保家庭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零散务工收入,15%的家庭有家庭成员从事农业劳动,仅有5%的家庭有稳定的工作。

2. 社会救助:大部分低保家庭通过政府提供的低保金、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方式维持生活。

(三)生活状况1. 居住条件:60%的低保家庭居住在简陋的平房或出租房,40%的家庭居住在危房或临时搭建的房屋。

2. 生活用品:调查发现,大部分低保家庭的生活用品较为简陋,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对低保政策的满意度1. 低保金发放:90%的低保家庭对低保金的发放表示满意,认为能够基本保障家庭生活。

2. 政策宣传:80%的低保家庭对政府提供的政策宣传表示满意,认为政策宣传到位。

3. 政策落实:70%的低保家庭对政策落实表示满意,认为政府能够及时解决家庭困难。

四、存在问题1. 低保金发放标准偏低:目前低保金发放标准偏低,难以满足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2.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部分贫困家庭对低保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

2021年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2021年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2021年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021年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为了了解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建立和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的工作计划,从10月下旬起,市政协就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召开了由当地民政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分管民政工作领导、民政助理、村委会干部以及部分低保对象参加的座谈会10个。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基本情况(一)低保工作有规可依,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1999年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市人民政府于2月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多年来,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下功夫抓低保规范化建设,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上认真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的有关规定办理,总体取得较好成效。

城市低保工作比较规范,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低保标准逐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低保工作方面,从1997年启动,补助水平从开始时月人均25元逐步提高到目前150元,保障人数从开始时5千多人扩大到目前5万多人,1-10月发放低保金7432.61万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工作方面,从10月份开始实施,当时保障人数约6万人,补助水平为月人均15元左右。

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行扩面后,到10月份,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22.72万人,占农村人口4.09%,1-10月发放低保金10309.2万元,月人均补助为45.6元。

城乡低保的实施,为改善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有差距有的领导对低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认为低保和整个社会救助工作是花钱工程,不出政绩,只求最低限度维持而不愿过多投入财政资金,没有像抓财税、稳定、计生工作那样予以重视,城乡低保政策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社会影响面不大。

关于山东日照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山东日照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随着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如何使“低保户”的确认与保障科学化、准确化、民主化成为了新的工作重点。

本人跟随日照市东港区民政局暑期社会调查分队,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东港区下辖的三个街道和七个乡镇的最低生活保障落实情况以及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做了调查,由此整理如下调查报告。

东港区现有三个街道:日照街道,秦楼街道和石臼街道,以及七个乡镇:河山镇,三庄镇,两城镇,陈疃镇,涛雒镇,南湖镇和西湖镇,其中,石臼街道全部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照街道和秦楼街道部分实行城市低保制度,其余部分和七个乡镇除其极个别情况外,全部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享受低保的条件分别是:城市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农村低保家庭年人居收入不足1400元。

也就是说,对于这两类家庭,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将其收入补足到最低标准,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疾病救助,廉租房救助,升学补助等特别款项,实现全面覆盖,立体救助。

通过一个月的调查,我们对低保家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初步整理出当今低保家庭的生活状况,并对其今后的生活发展做出了规划和畅想。

(一)因疾病,意外事故等致贫需要享受低保案例:石臼街道李XX李XX,现年45岁,原本是石臼街道汽修厂一名普通工人,后来因为一场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现在仅靠妻子一人做清洁工作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开支。

妻子每月收入仅有200多元,不仅要支付日常生活费用,还要负担李XX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大学费用,日子十分拮据。

在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之后,除了每月将其收入补足到300月之外,还额外为其提供了医疗救助费用和助学贷款,李XX一家的生活相对以前有了明显改善。

李XX的例子其实是城市低保家庭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不光有李XX这种年轻人,同时还有许多老人,都因为疾病等原因而需要低保救助。

(二)因儿女上学而收入又低需要享受低保案例:秦楼街道秦XX秦XX居住在秦楼一村,家中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正在读高中,儿子读初中,每月的生活费都有1000多元,而夫妻两人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没有达到月人均收入300元的最低标准,根本难以维持日常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区最低生活保障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 2002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姿态, 全国城市低保对象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 截止到今年六月份,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 23050105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还包括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增加就业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那么国家的这些惠民政策是否从城市到乡村都得到很好的落实呢,又有多少人从中得到益处呢,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

二、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投入经济发展三、调查概况调查地点 :天津市静海县及其所属的几个乡镇调查对象 :社区居民及单位工人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访问了 10人,对本地一家工厂的工人统一发放问卷 60份,收回有效问卷 55份,即问卷有效率达 92%,调查时间 :2010-7-30至 2010-8-6调查目的:了解国家加大财政投入以来,对于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有怎样的影响。

四、调查内容㈠、天津市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情况为了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于 1997年 9月 2日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对象是以下三类人员:1.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2. 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 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保障标准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当地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且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所定标准要与其他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相衔接。

在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时,对第一类保障对象要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如其原来享受的生活救济标准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则按原救济标准发放;对其他保障对象均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待遇的优抚对象等人员,其抚恤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 不予享受低保待遇:⒈非生活、上学、工作等必须的原因,办入本旗县市非农业户口不满五年的;⒉家中有固定电话,且月话费超过 40元的;⒊拥有汽车、非营运摩托车、贵重手饰、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及饲养观赏宠物的;⒋家庭月电费支出超过 30元的;⒌进行餐饮、娱乐等高消费活动的;⒍因家庭成员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造成生活困难的;⒎人均私有住房面积(建筑面积超过 30平米以上的(因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特殊困难的除外;⒏新建住房、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⒐有出租营业性门点的;⒑因吸毒、赌博等违法行为造成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⒒出资安排子女借读、择校就读的;⒓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不配合社区居委会、办事处及审批机关调查核实的;⒔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就业介绍或不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的;⒕经查三个月不领取低保金的;⒖存款数量无法明确、隐性收入无法核实, 尽管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但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经街道或社区评议委员会表决不应纳入的;⒗有购买股票或其它投资行为的;⒘有多名法定赡养人,且法定赡养人中有一户有赡养能力的;⒙有法定抚养、扶养人且法定抚养人和扶养人有抚养、扶养能力的;⒚人户分离的人员,享受户籍所在地低保待遇一年以上,仍在本旗县以外居住的;申请的写法:一、本人的自然(姓名、性别、年龄、目前的收入状况二、家庭人口及经济情况(这是主要的。

三、鉴于上述情况,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特此申请。

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办事程序: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 居委会接到申请后入户调查访问→ 符合申请条件的填写申报表→ 居委会核查并组织审批材料进行社区评议→ 审批前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将审批材料送街道办事处审核→ 经街道办事处审核合格后报送区民政局进行联合审批→ 审批后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银行开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 按低保政策与居委会签订社区管理协议→ 由居委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㈡、天津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逐年的变化情况与全国及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较从上面的图表不难看出, 全国及各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都是在逐年增加的, 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天津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仍低于北京和上海。

2009年底,全国共有 1141.1万户、 2345.6万城市低保对象。

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低保资金 482.1亿元,比上年增长 22.5%,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 359.1亿元(其中春节一次性补贴 34.2亿元,占全部支出资金的 74.5%。

城市低保对象中:在职人员 79.0万人,占总人数的 3.4%;灵活就业人员 432.2万人,占总人数的 18.4%;老年人 333.5万人,占总人数的 14.2%;登记失业人员 510.2万人,占总人数的 21.8%;未登记失业人员 410.9万人,占总人数的 17.5%;在校生 369.1万人,占总人数的 15.7%;其他未成年人 210.7万人,占总人数的 9.0%。

2009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 227.75元,比上年提高 10.9%;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 172元,比上年提高 19.7%。

㈢静海县的基本经济概况天津市静海县,位于天津市西南部。

面积 1414.9平方公里,辖中旺、静海、唐官屯、陈官屯、独流、王口、台头、子牙 8个镇,城关,东双塘、大丰堆、梁头、北肖楼、良王庄、府君庙、徐庄子、二堡、沿庄、东滩头、大张屯、西翟庄、大郝庄、团泊、蔡公庄、胡连庄、杨成庄、大庄子 28个乡,全县人口 49.28万人。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京杭大运河及海河流域的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马场减河 5条一级河道流经全境,境内总长度约 200公里。

较大的洼淀有团泊洼、贾口洼、东淀、西淀,团泊洼水库占地 6000公顷,是良好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水库附近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水温达 82℃,总储量达 80多亿立方米。

全县可耕地 69946公顷,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葵花、西瓜、苹果、桃、梨等。

农机总动力 60.1万马力,机械化程度达到 80%以上。

工业主要从事纺织、服装、皮革制品、轻工、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 20多个行业,有县、乡、村工业企业近 2300多家,中外合资企业 24家,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 216个,出口达 17大类350个产品,远销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县共有商场 21个,供销合作社 20个,规模较大的有县百货商场、五金商场和副食商场。

今年以来, 静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 按照“一三四三五” 工作思路, 实施“一线工作法”,以“十部五组”为抓手,加大对经济工作推动力度,据县发改委负责同志介绍,今年全县继续以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为切入点, 依托“两城三区六园”发展格局, 细化、优化综合服务环境,灵活招商方式,搭建承接大项目落地的平台。

仅上半年, 全县新引进项目 96个,总投资达 120亿元。

㈣、静海县历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照通过对照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还存在很大差别,这些问题是不是和国家的财政投入有关呢,下面是财政投入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从这个图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我市的财政投入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投入到市区的比重略有偏重, 尽管看上去人均受益程度在 200-500元的比例很大, 但对于城市这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 在总量上明显比投入到小镇的多得多。

然而, 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在各个程度上都有, 但人均上超过伍佰元的却很少, 从我个人看来, 这不利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缩小,我市政府应在财政投入的分配上面更好的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

四、结论1.国家这样的政策应该不仅是为了减轻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而是在财政收入允许的情况下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2.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减轻农民赋税,鼓励土地流转承包制,使农业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并减轻农民自主创业的各种税收,这样不仅让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返回家的农民工大胆的去创业,缓解了大批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也能使我国的私有经济更好的发展。

3.为了面对风靡全球的金融危机,国家除了加大财政投入,还应该加大幅度的鼓励大学生到乡下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知识化、科技化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得到双赢的效果。

4.我市政府需进一步了解农户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的不同的需求,把国家加大的财政投入进一步用得更恰到好处。

把各个项目进行合理分配。

问卷问题及采访问题包括:问卷问题及采访问题包括: 1. 你是否对近年来国家加大财政投入有所了解?(问卷) A.了解 B.一般 C.不了解 D 没听说过 2.国家实行这样的举措对你应对经济危机的帮助大吗?(问卷) A 很大 B 一般 C 没感觉 3.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举措?(问卷) A 积极响应 B 看情况而定 C 不予理睬 4.加大财政投入的具体形式常见的有哪些?(访问问题)5.分到各乡各村的这样的项目都实施了吗?(问卷) A 90%达标 B 60%-80%得以实施 C 60%以下6.这样的投入是否能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问卷) A 是 B 有的能有的不能 C 不能7.认为在哪些方面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帮你解决(访问问题)8.经济危机对你的影响大吗?(问卷) A 很大 B 有影响但不太明显 C 没太大影响 D 几乎没什么影响9.有了政府部门的帮助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有了哪些不同?(访问问题) 10.人均得到财政部门帮助的程度(问卷A 200-500 D 1000 以上 B 500-800 C 800-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