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重点解读:出版概论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d6f3c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e.png)
选题审批:将选题策划方案提交给 相关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进入下 一阶段
组稿:编辑根据选题计划,寻找合 适的作者和稿件
组稿与审稿
修改:编辑根据审稿意见,与作者 沟通,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审稿:编辑对稿件进行审核,包括 内容、语言、格式等方面
定稿:编辑对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最 终审核,确定是否可以出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当代:数字化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兴 起和发展
出版物的定义
出版物是指通过印刷、 电子、音像等方式,将 文字、图片、声音等元 素组合而成的作品。
出版物包括书籍、 杂志、报纸、音像 制品、电子出版物 等。
出版物具有传播知 识、文化、信息等 功能。
出版物需要经过编 辑、校对、设计、 印刷等环节才能完 成。
定义:出版法规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于出版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作用:规范出版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出版秩序,促进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内容:包括出版管理、出版物内容审查、出版物发行、出版物进出口等方面的规定。
重要性:出版法规是出版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出版自由、维护出版秩序、促进出版 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出版机构需要定期 向新闻出版总署提 交出版计划和出版 成果报告
确定选题:根据市场需求、读者需 求、出版政策等因素确定选题
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制定选题策划方案,包 括选题定位、目标读者、内容结构、 出版形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题论证:对选题进行市场调研、 可行性分析等,确保选题的可行性 和市场前景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 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
编辑中级职称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编辑中级职称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481458477232f60dccca1bb.png)
第一章出版概论一星为了解;二星为熟悉;三星为掌握。
第一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1.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2.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1833 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3.法律文件使用“出版” 《大清印刷物专律》;4.1930 年《出版法》5.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必须由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
(编辑加工题)凡是由这些企业或单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成的出版活动就是合法的出版活动;凡是由不具有这一资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完成的出版活动,以及尽管具有这一资质但其行为不合法的企业、单位完成的出版活动,是非法出版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
“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质产品的活动。
“发行” 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编辑加工题)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及软件等等。
作为出版活动前提的“作品” ,是指那些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称为“稿件” 。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文化功能(09、11 单选题)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理解型多选2011 年31 题)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产品流通精神产品生产是编辑和作者共同去创造价值物质产品生产增加价值产品流通实现价值(三)意识形态属性(四)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五、出版活动与社会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一是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二是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020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二章.doc
![2020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二章.doc](https://img.taocdn.com/s3/m/539ba4f6e53a580216fcfefb.png)
2020出版资格考试中级基础知识精讲第二章§2.1数字出版概述(P66)【数字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业态正推动着出版业的转型、创新和发展。
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一)电子出版【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一次写入光盘、可擦写光盘、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2008《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在我国,电子出版是指将数字化内容与具备一定外在形态的物质载体固定在一起提供给消费者的出版方式,而不论其内容形式是否为数据库,读取设备是否为计算机。
】(二)互联网出版【互联网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互联网出版主体,是获得总署批准的互联网出版单位。
】(三)手机出版(P68):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出版物内容信息的出版方式。
手机出版于互联网出版的异同:同:都是把构成内容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转换成一连串“纯粹的编码数字流”发送给消费者,而不须随附固定的物质载体。
异:手机出版通过电磁波依靠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发送,互联网出版是通过电流或光电信号依靠有线网络来实现的。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P69)(一)【数字出版】的概念: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二)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1.内容生产数字化(可扩展标记语言)2.管理过程数字化3.产品形态数字化4.传播渠道网络化(途径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网络等)三、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P71)(一)数字出版的兴起:世界上:195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卫生法律中心建立全文检索系统,标志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开始。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dece273169a4517723a38b.png)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一)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二)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包括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
(三)政治性和思想性。
(四)经济性和产业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供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
(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优化文化选择。
(4)促进文化交流。
第二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最新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教学讲义ppt
![最新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261123be1e650e52ea9982.png)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
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 响,即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作为出版活动的社会基础,对出 版活动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出版活动作为意 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份,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社会发展对出版的决定性影响。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二)
2.出版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是通过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 施加的影响来实现的。(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①形成舆论导向。营造 一定的思想氛围,从而形成某种舆论导向。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版物都发挥了重大作用。②深化思想教育。 出版物为各种思想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影响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和 方法,成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出版 业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③促进社会生活的整合。通过 出版物的大量传播,将符合社会共同规范的知识内容告诉人们,引导人们 自觉按照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的情感与行为,在合乎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 基础上满足自己的个体利益,促进社会不断整合,协调发展。(2)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①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者思 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对劳动者提出的智力要求, 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态度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 生产力。②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时过境迁,落后的经 济观念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更新经济观念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观念。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政治制度开明,环境宽松, 出版活动就活跃、兴旺,反之就冷落、荒芜。(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 版提供物质条件。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出版,经济充分发展 才会造就巨大的出版市场。掌握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分三个层次。(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推动动力。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从而影响出版发展,还能够促使出版技术不断改进。(4)社会文化的发 展为出版提供活力。出版物的作者是作为国民的作者创作的,因此国民的 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是出版物精神文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出版物整体水平 的提高,又是作为国民的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准推动的。作者创 作的素材来自社会,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根基形成的合力,就是 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出版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差异,文化资 源的差异是巨大因素。
出版专业基础 中级 2020年
![出版专业基础 中级 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33b8f9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9.png)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2020年一、简介本文档是关于2020年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的学习笔记和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出版流程、编辑策划、制作设计等多个环节,是培养出版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你将了解到出版专业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出版专业的核心知识。
二、出版专业基础概述2.1 什么是出版专业出版专业是指通过印刷、复制和分发将作品传播给公众的过程。
它涵盖了出版物的创建、制作、分销和销售等环节。
2.2 出版专业的主要流程出版专业的主要流程包括:传播需求分析、内容策划、编辑校对、设计排版、印刷制作、分销销售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和技巧。
三、具体内容3.1 传播需求分析传播需求分析是出版专业的第一步,它主要涉及对目标读者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研究。
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调查等方法,了解读者对于出版物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制定出版策略。
3.2 内容策划内容策划是根据传播需求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出版物的内容和定位。
它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兴趣、市场需求和出版商的定位。
在内容策划过程中,需要确定出版物的主题、风格、内容结构等,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3.3 编辑校对编辑校对是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原稿进行编辑、校对和修改等工作。
编辑需要对文本进行排版、错误修正和语法检查等,以确保文本的准确和规范。
3.4 设计排版设计排版是将编辑好的文本进行美化和布局设计的过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图像和排列方式,使出版物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
3.5 印刷制作印刷制作是将设计排版好的文本转化为实际的印刷品。
它需要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3.6 分销销售分销销售是将印刷品分发给读者并进行销售的过程。
在分销销售环节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以确保出版物的销售和传播。
四、总结出版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技巧。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的考点手册(第4~6章)【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的考点手册(第4~6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92a6b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8.png)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的考点手册(第4~6章)【圣才出品】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的考点手册第四章书刊整体设计4.1本章知识框架4.2大纲要求内容包括:书刊形态设计,书刊美术设计,书刊表面整饰加工设计。
书刊版心规格设计。
书刊中文字、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一、基本要求1.掌握书刊的形态设计。
2.了解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和手段。
3.掌握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
4.熟悉书刊美术设计的要求。
5.熟悉书心用纸的选择。
★6.了解书刊装帧工艺材料的种类及其选择。
★7.了解书刊表面整饰加工的工艺。
★8.掌握书刊表面整饰加工方案的设计。
★9.掌握版心大小和位置的设计。
10.熟悉版面字数的设计。
11.掌握书刊中文字、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说明】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二、考试内容1.书刊的形态设计。
2.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手段、内容和要求。
3.书心用纸的选择。
4.书刊装帧工艺材料的种类及选择。
5.书刊表面整饰加工的工艺和表面整饰加工方案的设计。
6.书刊版心规格和版面字数的设计。
7.书刊中文字、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4.3要点详解专题一书刊形态设计【导言】《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相应专业职称的编辑为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负责提出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或对委托他人设计的方案和设计的成品质量进行把关。
图书的整体设计也要严格执行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三级审核制度。
”这项规定也适用于期刊的整体设计。
考点一:书刊开本的选择(掌握,见表4-1-1)表4-1-1书刊开本的选择考点二:书刊结构部件的选择(掌握,见表4-1-2)表4-1-2书刊结构部件的选择考点三:书刊装订样式的选择(掌握,见表4-1-3)表4-1-3书刊装订样式的选择。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考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c7a7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8.png)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编辑资格考试一《出版专业基础》考点知识第一章出版概论出版活动概念出版的概念: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发行是目的。
编辑、复制、发行是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我国古代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提供活力。
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政治方面:引导社会舆论、培育思想信念。
经济方面: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进度。
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
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技、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出版工作者应贯彻、执行的几本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5.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6.坚持质量第一;7.坚持改革创新之路。
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
具体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范文合集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范文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ad98633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5.png)
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范文合集第一篇:2020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1.1 出版活动(P1)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复习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中级)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f52307eefdc8d377ee3207.png)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一、“出版”的概念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和特征。
(一)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二)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政治性和思想性4.经济性和产业性二、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活动的命运。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
(3)迅速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发现先进科技成果并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2)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
(3)科技读物使人们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优化文化选择。
(4)促进文化交流。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第5~7章)【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第5~7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2737da2f78a6529657d5334.png)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第五章出版社经营管理5.1本章知识框架5.2大纲要求内容包括: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出版社计划管理,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出版社财务管理常识和纳税管理。
出版社对发行的管理。
一、基本要求1.熟悉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熟悉出版社经营的目标。
3.了解出版社经营的决策。
4.了解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5.熟悉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6.了解出版社计划管理的作用。
7.熟悉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
8.掌握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9.熟悉出版社的用人制度。
10.掌握关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的知识。
11.了解出版社的岗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12.了解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成本管理。
13.掌握出版社的纳税管理。
14.熟悉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说明】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二、考试内容1.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
3.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4.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5.出版社的计划管理。
6.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7.出版社的用人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
8.出版社的岗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9.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0.出版社的成本管理和纳税管理。
11.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5.3要点详解专题一出版社经营管理概述考点一: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熟悉)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是出版社根据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筹划、配置资源,组织出版物生产与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它由经营和管理两个部分组成。
我国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既有一般企业的共同性,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既要在党和国家出版方针的指导下,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既要富有经营活力,又必须保证导向正确,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出版历史知识【圣才出品】
![2020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的考点手册-出版历史知识【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78861d427284b73f342504f.png)
第二章编辑概论2.1本章知识框架2.2大纲要求内容包括: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编辑的作者工作读者工作、关于编辑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知识。
一、基本要求1.掌握“编辑”的概念。
2.掌握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掌握编辑工作的特点。
4.掌握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掌握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掌握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了解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熟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二、考试内容1.“编辑”的概念。
2.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编辑工作的特点。
4.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3要点详解专题一编辑与编辑工作考点一:“编辑”的概念(掌握)(1)最早出现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文化产品相继出现,编辑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编辑活动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就出版物的编辑活动而言,编辑是指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出版物复制、发行的前提。
编辑 一词还可以指称从事编辑活动的职业、岗位、人员,以及这类人员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理解“编辑”的概念还需注意两点:①其他专业性的编辑活动,如影视编辑、网络编辑等与出版物编辑只是在具体的编辑手段、编辑方式上有所区别,含义基本相同。
②日常生活中的编辑活动不是专业性的编辑活动,而是其普及和延伸,泛指一切对已有作品的加工整理活动。
考点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掌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
”这是因为:(1)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由出版工作特有的性质、特点和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所决定的。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56be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出版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出版行业的教材,主要包括出版概述、出版物类型、出版流程、著作权法和出版伦理等内容。
以下是《出版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出版概述1.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是指将著作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制作并传播给公众。
出版物是指印刷品、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
2.出版的特点:出版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商业性、工艺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3.出版的功能:信息功能、知识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4.出版的分类:按地区可分为国内出版和国际出版;按目的可分为教材类、科技类、文学类等。
二、出版物类型1.书籍类:包括教材、科技类著作、文学作品、儿童读物和参考书籍等。
2.报刊类:包括报纸、杂志和期刊等。
3.音像制品类:包括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等。
4.电子出版物类:包括数字图书、电子杂志、网络小说和在线教育等。
三、出版流程1.著作选择与评估:选择适合出版的著作,进行内容评估和市场调研。
3.印刷与制作: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完成印刷加工和制作过程。
4.发行与销售:通过渠道和网络将出版物送到读者手中,进行销售和宣传推广。
四、著作权法1.著作权的概念与内容: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益,包括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等。
2.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在作品创作完成时就自动产生,并受到法律保护。
3.侵权行为与责任追究: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等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侵权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五、出版伦理1.真实性伦理:出版物应当传播真实、可靠的信息,禁止传播虚假、夸大和误导性的内容。
2.道德性伦理:出版物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个人隐私和人身尊严。
3.公序良俗伦理:出版物应当遵循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以上是《出版概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该教材,我们可以了解出版行业的基本概念、出版物的分类、出版流程的主要环节以及著作权法和出版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作出版事业。
2022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概论-思维导图复习资料
![2022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概论-思维导图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2fc6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8.png)
人版们单往位往"。把以编辑活动为主要业务的单位称为"出
西方和我国出版定义之差别:
一制科些质”或技量“出术的版编业部辑务”工部“出作门版并,处负人”等责们。联一系般复习制惯单地位称和之监为督“出复版 编是动来辑充,完、分还成复条必。制件须、。由发在社行当会是代认出社可版会的活,、动作具的为有必社一要会定条化资件的质,出的但版单不活位
(五)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第三节 出版物
出版物就是已出版的作品,是出版活动的成果。 1欣.具赏有经过编辑加工的精神文化内容,供阅读、
一、出版物的要素 2多.具样有形物态质。载体,可为相对固定形态,或呈灵活 3.具有复本,可以向公众传播。无先后
1.根据出版物总体特征分类: 书报刊音电和网络出版物 二、出版物的种类 2.根据出版物内容所属学科的分类
4.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一、我国出版业的特点与构成
5.事业和产业的有机统一 我印国刷出行版业业(主复要制由行出业版)行、业发(行狭行义业的等出构版成业。)、
(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图书出版行业 报纸出版行业
根据产业链来划分 期刊出版行业 音像制品出版行业
电子出版物出版行业
数字出版行业
4.提高信息把握能力
5.注重信息质量并提高其使用价值
1.运用新技术强化信息管理
(三)信息资源的维护
2.不断更新、优化信息资源 3费.实者现导专向业化管理:出版业由产品导向转变为消
4.建立信息资源预警和应急机制
第五节 我国出版业
1.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2.具有产业经济属性
[实用参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实用参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478c4ead15abe23492f4d2f.png)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第一章出版概论§1.1出版活动(P1)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
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34aa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出版概论。
1. 出版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 构成要素包括编辑、复制、发行。
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复制是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2. 出版活动的前提与特征。
- 前提:作品。
作品是出版活动的前提,没有作品就不可能有出版活动。
- 特征:- 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与传承功能。
出版活动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将人类的思想、知识、文化成果等以出版物的形式记录下来,广泛传播、交流并传承下去。
- 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出版活动包含编辑劳动、复制劳动和发行劳动,这些劳动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出版活动的整体。
- 政治性和思想性。
出版物的内容往往反映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所以出版活动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性。
- 经济性和产业性。
出版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到成本、定价、利润等经济因素,同时出版业也是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3.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方针原则:-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是出版工作的根本方针,要求出版工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鼓励不同形式和风格的作品创作与出版,促进学术和艺术的繁荣发展。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合理的吸收和利用。
-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旋律内容,又要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出版工作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
出版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出版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fbc8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c.png)
出版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出版概论的基本概念出版概论是出版业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出版业的基本概念、原则、法律法规、出版技术、出版经营、出版市场、出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和掌握出版概论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出版业的运行规律和规范出版业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1.1 出版的含义和性质出版是指将书籍、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内容发表出来并向公众传播的过程。
从性质上来讲,出版是一项为公众服务的文化事业,是为了推动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活动。
1.2 出版的重要性和地位出版是文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现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的重要手段。
出版业在文化和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3 出版的职能和特点出版业的职能是承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传递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同时,出版业又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环节,它具有信息产业的特点和商业运作的规律。
二、出版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制出版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制是保证出版业正常运作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证。
了解和遵守出版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法制对于保护作者权益、规范出版行为、加强出版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2.1 出版业的基本原则出版业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办事、公正运作、质量至上、注重社会效益、保护作者权益、服务公众需求等。
这些原则是出版业运作的基本准则,贯穿于出版的全过程。
2.2 出版业的基本法制出版业的基本法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法》和相关的配套法规、行政法规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出版单位的职责义务、出版物的审批程序、出版市场的管理标准等各方面的规定。
2.3 出版业监管与依法管理出版业监管是对出版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以促进出版业良性发展和保障公众权益。
而出版业的依法管理是指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经营。
三、出版技术和出版流程出版技术和出版流程是出版业的基础性知识,是保证出版物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