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a48e470066f5335a8121e1.png)
活动三: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介绍变异的种类。内容如下:
(1)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教学内容
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活动二: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谚语中说“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指的就是变异现象。人们对生物的变异现象还有一些有趣的利用呢。
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了解什么是生物变异。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231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f.png)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练习题(有答案)1、(遗传)和(变异)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因为遗传,亲代的特征在后代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因为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各个个体之间性状上又存在着(差异)。
2、(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5、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淑、瘦肉型猪等。
二、选择。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A)。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2、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B)现象。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3、(A)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A、孟德尔B、袁隆平C、达尔文三、判断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子少肉厚的。
(√)三、简答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
(各写三个)(此题答案略)。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ba2f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6.png)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是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变异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并探究变异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变异的概念和原因,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逐步理解变异的概念,并了解变异的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变异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探究变异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变异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变异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中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对变异现象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变异案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变异的原因。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变异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5.总结归纳:总结变异的原因,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变异概念和原因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的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dc091c1c708a1284a44e4.png)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不同这句谚语指的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4. 对于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的变异,有的变异。
二、选择题1. 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A.有利的变异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可遗传的变异2.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3.下列哪项变异是不可以被遗传的()A.驯鹿的角变得很大B.豌豆的茎变得很高C.用眼不当造成近视D.家猪的瘦肉含量变高三、判断题1. 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
()2.变异现象对生物都是有益的。
()3.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他们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四、问答题请说出描述生物变异现象的谚语(至少两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变异2.变异3.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4.是有益的是有害的既无益也无害二、选择题1.D2.B3.C三、判断题1.√2.×3.×四、问答题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每课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每课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70f4d7bb8f67c1cfbd6b87d.png)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
2、在成长中,我们的,。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脱落后长出来的是。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第二个高峰期是。
5、我们所处的生命周期是而不是成年。
6、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身体,目视.7、测量体重时,衣物越,测量结果越。
8、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后读数。
9、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增加、我们、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6、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7、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8、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儿童的发育水平,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还可以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9、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二、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
2、青春期是我们由的时期。
女孩大约从开始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开始进入青春期。
3、青春期这个时期,我们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后活动记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后活动记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c03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5.png)
天,热交换器把热量排入地下,使房子凉爽 ⑦地热收集器从地下吸收热量,再用来给玻璃暖房加温 ⑧车库(chē kù)装有汽车充电器,汽车蓄电池可以在夜里充电。
第一页,共十四页。
1单元(dānyuán)2.悄发生的变化有哪些不同?在胎儿时期,人的头部发育较快,肢体等发育比较慢。婴儿出生后,
身体(shēntǐ)和四肢迅速生长,一年后开始缓慢生长。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 体(shēntǐ)、四肢又会快速生长,并逐渐成人,不再长。
3.人生之旅
采用的预测
方法一: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成人后身高=现在身高×B+A(AB可以通过附表一查询)
(làzhú)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答:对流是液体热传导的主要方式,加热上部不能形成对流,所以只能靠直接传导,速度很慢,又加 上试管很大。所以上部沸腾时底部温度仍然较低,不过,如果长时间加热,一样会热死小金鱼的。
4、P65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
方法二: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先测定现在的脚长(从脚趾尖到脚跟的距离为脚长)再按测量时的年龄和脚 长查附表二三
方法三:男孩成人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女孩成人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 亲身高)÷2
2单元 1、生物的遗传现象
1、我对豌豆遗传现象的思考:我们可以从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种皮的颜色、豆 荚的形状颜色、开花的位置、植株的叶和花、植株茎的高矮来观察豌豆的特 点,进而了解豌豆的遗传特点。
第五页,共十四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3)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70660e0402d276a200292edf.png)
总结:生物的变异是自 然界生物生命活动中普 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变 异对生物有利也会有害, 而不论利或害,我们都 要尊重自然的法则,尊 重生物生存的权利!
课后作业: 班级差异大调查,完成P17记录表
特征1 1 有耳垂 2 直发 3 单眼皮 4 舌头能卷
人数
特征2
人数
无耳垂 卷发
双眼皮
舌头不能 卷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很 多方面,如外表、性格、爱好、血型、 脾气、处世态度等等。这些都是变异 的表现。所以说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3> 讨论:植物、动物பைடு நூலகம்否有变异现象并请举例。
二、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动物变异现象及举例。
小结:生物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三、变异的种类
? 还是这样?
或者是这样?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1> 观察全家福,找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
小结:子女与父母之间有差异,父母之 间、孩子之间也有差异。
概念: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 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 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学生活动2> 说一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4>自学课本中有关变异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区别它 们的?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变化引起)
生物 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同环境下引起,遗传物质没变化)
思考:下列哪些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知识拓展
你能找出一些描述变异现象 的谚语吗?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九狗出一獒 •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 之子有愚有贤。 •桔生淮南为桔,桔生淮北 为枳。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5702b53a21614791711288a.png)
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
(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出示成龙一家三口的照片)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幻灯片出示人的外形差异图片)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了解变异的种类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图片。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8.了解变异的种类。
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课堂训练1.老师出示几道练习题。
普通西红柿和樱桃西红柿属于同种植物,但它们果实的大小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属于()。
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变异。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4135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9.png)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是一节探究性较强的课程。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变异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变异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容易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好坏之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变异,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变异的概念,掌握变异的类型和原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变异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2.教学难点:变异原因的理解,尤其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变异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变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变异的兴趣,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介绍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让学生理解变异的本质。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生活中的变异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巩固知识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实验探究: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探究变异的原因。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变异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变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353d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a.png)
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是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认识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变异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认识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变异原因的理解,特别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变异的现象和原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双胞胎兄弟,一幅是变色龙,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会有变异现象?2.探究变异的类型: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变异的类型,引导学生发现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探究变异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4.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变异现象的理解。
苏教版科学六上2.6《生物的变异》教案+同步习题
![苏教版科学六上2.6《生物的变异》教案+同步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6cf50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3.png)
6.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能够描述人、动物、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
2.通过学习,了解变异的概念,并能归纳概括出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片存在的。
3.通过学习,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变异的相关问题。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出探究生物变异现象的完整计划。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做出生物变异意义的合理猜想。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观点。
2.在科学探究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生物变异问题的相关思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变异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难点】重点:描述和比较人、动物、植物子代与亲代、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
难点:归纳概括生物体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塑料袋、各种各样的米、笔、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图片: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
2.对比: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有什么不同特征?3.学生思考回答。
4.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之间,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贴板贴:小动物之间小动物和妈妈存在不同特征)[设计意图:利用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够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以及这些小动物之间是存在不同特征的,从而引出了大家对“变异”这一现象的讨论。
]二、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植物存在变异现象1.师:动物存在这样的现象,那植物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接下来呀,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2.图片:各种各样的米。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米,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3.师:这些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观察一下。
大家觉得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4.展示观察表格,交流如何填写。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a5bb1f7bb68a98270fefaa0.png)
第六十二页,共6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生物的变异现象。经过怀特的精心选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产生了。同遗传现象一样 ,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龙生九子——赑屃(音:毕戏)。龙生九子——椒图。龙生
No 九子——螭首。龙生九子——嘲凤。龙生九子——螭(chi)吻。龙生九子——狻猊(音:酸尼)。原
第四十五页,共63页。
变异(biànyì)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 给后代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méi yǒu)发生变 化,只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变异。
表现型=基因(jīyīn)+环境
第四十六页,共63页。
考考你的判断力
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1、玉米粒有黄粒、白粒和红粒 2、同卵双生的姐妹(jiěmèi),姐姐比妹妹
第四十页,共63页。
各种(ɡè zhǒnɡ)太空 航椒
第四十一页,共63页。
各种(ɡè zhǒnɡ) 变异的番茄
第四十二页,共63页。
第四十三页,共63页。
考考你
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 这种现象叫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是否(shì fǒu)可以传给后代?
这种现象叫做可遗传变异, 由遗传物质引起(yǐnqǐ)的,
太空(tàikōng) 椒
第五十五页,共63页。
正常(zhèngcháng)苗 白化苗
不利(bùlì)的变异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植物(zhíwù) 的生存是不利的
第五十六页,共63页。
不利(bùlì)的 变异
第五十七页,共63页。
小结(xiǎojié)
一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f9c45d5e6bd97f192379e917.png)
动物界也存在变异现象
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的谚语:
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 化,在不同环境条件而引起的变异)
亲代
一代孩子 二代孩子
三叶草的变异状态是四叶草,但变异的几率非常小
课堂练习:
一、我会填
1、子代与父代间、同一物种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 异 ) 。
2、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可遗传变异 ), 另一种是(不可遗传变异 )。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 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 变 异 )培育而成的。 4、(遗传 )和(变 异)是生命最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原因所生子女一定 是高个的。( × )
2、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 3、由于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属不可遗传的变异。( √ ) 4、“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谚语说的是遗传现
象。(× ) 5、双胞胎长得肯定一模一。( × ) 6、生物的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是极个别的现象。(× ) 7、生物的遗传现象能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 异现象能使生物界不断进化和发展。(√ )
父代与子代完全一样吗?找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 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 象称为变异。
各种茄子
各种辣椒
自学指导三::观察下面图片,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
世上没有两同片完一全棵一树样上的的树五叶片,叶指子的是变异现象
植物界也存在变异现象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d88a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变异》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讨论、思考等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实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亲身体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生物变异的概念,理解变异的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变异的原因,掌握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反思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的变异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变异现象,并思考变异的原因。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变异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反思: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生物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生物的变异现象》共33页文档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生物的变异现象》共3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1dc09ccf84b9d528ea7ad9.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课件《生物的 变异现象》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7)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7)](https://img.taocdn.com/s3/m/e58dec737c1cfad6195fa7ee.png)
仔细观察下面几种生 物,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金鱼、康 乃馨、玉米会有 这么大的差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 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 存在的。谚语“一猪生 九崽,连母十个样”, 就是对变异现象的生动
描述。
你还能找出 类似的谚语 或俗语吗?
龙
一
一
一
生
母
颗
母
九
养
子 ,
九 子 ,
之 果 ,
有
无
耳
耳
垂
垂
无耳垂
有耳垂
卷发 直发
双眼皮
单眼皮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做一次班级调查,了 解同班同学之间的外 形特征差异有多大。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记 录
有耳垂
无耳垂
表
直发
卷发
单眼皮
舌头 能卷
双眼皮
舌头 不能卷
从统计结果中, 你有什么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吗?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物种之 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
之 子 ,
子
九
有
有
子
子
不
九
同 。
个 样 。
苦 有 甜 。
愚 有 贤 。
见过这种草吗?它叫三叶草。三叶草通常 都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的, 大概在10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
变异,从而长出四片叶子。
见过这种草吗?它叫三叶草。三叶草通常 都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的, 大概在10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
变异,从而长出四片叶子。
因为珍惜难求,所以 四叶草一直是欧洲人 心目中幸运的象征, 人们相信它的叶子中 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 样东西:爱、健康、 名誉、财富。商人们 抓住了这一商机,以 四叶草为主题,制作 了多种纪念品出售。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
![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f0bc69b904a1b0717fd5dd92.png)
照片上的孩子和父母在外形特征上
比 有哪些不同? 眼 力
这对孪生姐妹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比
眼
力
做 调 查
外形特征差异调查记录表
六年( )班( )组 人数( )
特征一 人数
特征二 人数
1
有耳垂
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
去。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播种高茎豌豆长
出矮茎豌豆;
另一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
造成近视。
再 见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
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
案 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 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例 他利用偶然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要 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呢?
分
析
羊群中有腿短背长 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
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
无耳垂
2
单眼皮
双眼皮
3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4
平发迹
V型发迹
5
大拇指是直的
我们的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拇指是弯的
)
有酒窝
无酒窝
直发
卷发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无沟
想一想:
我们人类具有变异现象,那么其它 生物是否也存在变异现象呢?
提出假设 寻找证据 进行验证
得出结论
植物的变异
动物的变异
金 鱼
三 叶 草幸
运 草
可爱的小金鱼是怎样培育出来的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2.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三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2.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7c803ee7a58da0116c1749e9.png)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2.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十三第1题【单选题】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属于( )A、可遗传变异B、不可遗传变异【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概在( )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长出4片叶子。
A、100株B、1万株C、10万株【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 )是可遗传的变异。
A、高茎豌豆播种后,长出矮茎豌豆可遗传变异B、用眼不当,造成近视C、有人因车祸而失明【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人类和动物界存在变异现象,植物中没有。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三叶草中大约10万株里能找出一株是四叶,它是欧州人心目中幸运的象征。
A、正确B、错误【答案】:第6题【判断题】黄玉米结出了紫玉米,这是不可能的。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用眼不当造成近视,这是不可遗传变异。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遗传和______是生命的两种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解析】:第9题【填空题】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______现象。
A变异【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变异一般有几种形式?【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你知道哪些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吗??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一母养九子,九子九个样。
九狗出一獒。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答案】:【解析】:。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bd8d6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f.png)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生物的变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变异都可遗传B.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2.下列()不属于变异概念范围。
A.生物和生物之间B.子代个体之间C.亲代与子代之间3.下列最不可能遗传的特征是()。
A.双眼皮B.黑痣C.卷发4.以下是可遗传的变异有()。
A.高茎豌豆播种后,长出矮茎豌豆B.暴饮暴食造成肥胖C.有人因车祸而失明二、综合题5.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于这个问题,班级组织一次辩论会。
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正方观点:________。
反方观点:________。
在辩论会上欲要取胜,必须收集足够的材料驳倒对方。
你认为能支持正反两方的的材料有哪些?(各写出三点)支持正方观点的材料:(1)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持反方观点的材料:(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通过双方辩论,我们得出的结论:________。
6.下图表示一对黑色雄、雌豚鼠交配产下的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豚鼠的毛色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________过程传递给子代的。
(2)从豚鼠的亲、子代毛色性状看,________色是隐性性状,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3)黑色豚鼠的子代中出现了白色豚鼠,在生物学上此现象叫做________。
三、连线题7.下列情况属于?先天性的高度近视可遗传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身体残疾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声音太大耳朵震聋不可遗传太空育植物种子怀孕的时候妈妈把头发染成了红色褐色虎生出白色虎8.两种变异的类型。
长期户外工作导致皮肤变黑可遗传的变异肤色正常的父母生出白化病的孩子高茎豌豆的种子长成低茎豌豆不可遗传的变异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色彩绚烂、身姿奇异的金鱼9.连线题:将下列变异与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课
《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2.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不同这句谚语指的是生物的________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4. 对于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的变异,有的变异。
二、选择题
1. 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A.有利的变异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可遗传的变异
2. 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
3.下列哪项变异是不可以被遗传的()
A.驯鹿的角变得很大
B.豌豆的茎变得很高
C.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D.家猪的瘦肉含量变高
三、判断题
1. 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
()
2.变异现象对生物都是有益的。
()
3.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他们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
四、问答题
请说出描述生物变异现象的谚语(至少两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生物的变异现象》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
2.变异
3.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4.是有益的是有害的既无益也无害
二、选择题
1.D
2.B
3.C
三、判断题
1.√
2.×
3.×
四、问答题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