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下学期强化提升考试(三)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年级强化提升考试(三)
理综生物试卷
1. 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
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 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
D.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答案】D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错误;O2通过人工脂双层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选择透过性无关,C错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D正确。
2. 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 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
C. 信息分子都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D. 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信息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等微量物质,神经递质可以是无机物,如NO,A项错误;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神经递质的作用,但没有转运物质的功能,而且神经递质只是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不会被转运到突触后膜所在的细胞内,B项错误;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但是有的信息分子可以通过相邻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有的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C项错误;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之处是熟练掌握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三种主要方式:
图1体现了通过体液运输实现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图2体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交流,图3体现了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考生应学会对知识进行迁移,知道激素、神经递质等物质也属于信息分子。
3.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D)对白花(d)显性。已知失去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不会使配子致死。对一株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发现子代中只有高茎卷叶红花、矮茎直叶白花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推测该植株中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变异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数目变异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易位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有两对基因连锁该细胞可以产生的配子是ABD、Abd、aBD、abd,则其测交理论上产生的后代为AaBbDd(高茎卷叶红花):Aabbdd(高茎直叶白花):aaBbDd(矮茎卷叶红花):aabbdd(矮茎直叶白花)=1:1:1:1,而实际上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为高茎卷叶红花(AaBbDd)、矮茎直叶白花(aabbdd)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说明该植株中最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故选D。
4. 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表现出两重性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量的影响可以相同
B. 牵牛花幼茎缠绕物体生长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C. 某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某植物茎的生长,也一定抑制该植物芽的生长
D.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答案】C
【解析】根据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关系曲线可知,若根在不同的浓度下生长量相同,则这两个浓度应该都是促进作用,A错误;牵牛花幼茎缠绕物体生长时,远离物体一侧生长素浓度高,靠近物体一侧生长素浓度低,量浓度对茎的生长均为促进,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错误;同种植物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茎,所以对茎的生长表现为抑制的浓度,对芽来说也一定是抑制的,C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
5. 研究人员给中风小鼠脑内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并注射了3K3A-APC化合物。一个月后对小鼠进行测试,发现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的神经元数量增多,小鼠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明显恢复。对此研究分析正确的是
A. 大多数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神经细胞的2倍
B. 神经干细胞发育为功能正常的神经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植入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注射3K3A-APC化合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D. 神经干细胞发育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了稳定性改变
【答案】D
【解析】大多数神经干细胞处在分裂间期,所以染色体数目与神经细胞相等,A项错误;神经干细胞发育为完整个体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B项错误;植入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和注3K3A-APC化合物的浓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C项错误;神经干细胞发育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发生稳定性改变,比如出现能识别神经递质的蛋白质,D项正确。
6.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药物M诱导正常小鼠发生体液免疫而导致糖尿病的机理,做了如表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A. 药物M没有改变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
B. 药物M使小鼠产生了抗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的抗体
C. 该种糖尿病小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有效治疗
D. 该种糖尿病小鼠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较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及糖尿病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的要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分析表中实验记录可知,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和注射药物的M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在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中都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而在注射药物M的小鼠血清中都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药物M 没有改变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A正确;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在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的情况下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而在注射药物M的小鼠血清的情况下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药物M使小鼠产生了抗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的抗体,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小鼠出现糖尿病的原因是肝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蛋白异常,因而该种糖尿病小鼠不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由于患糖尿病的小鼠血糖含量高,导致其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