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大矛盾、“三冗两积”;
2.分析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影响。
难点
1.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2.了解“庆历新政”的概况及其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进入11世纪,刚刚建立不到半个世纪的北宋王朝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内部土地兼并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王小波、李顺和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部用送“岁币”换来的屈辱和平并没有使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和西夏政权放弃大规模进攻。1043年庆历三年宋仁宗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起用范仲淹、富弼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内容是什么?结果怎样?会不会改变北宋困窘的局面?本节课我们学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可适当综述本单元三节课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历史回眸:北宋的阶段特征
政治: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实现国家局部统一;
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科技文化:高度繁荣;活字印刷术,宋词,理学;
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
(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上)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宋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逐步加深。
首先请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食货志》材料二: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续资治通鉴》卷27 再结合课本46页第一段的内容,思考: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
而占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地主阶级通过隐匿田产、偷税漏税,将赋税转嫁到了中小农身上,造成了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而在封建社会赋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得不增加赋税,中小农的赋税日益沉重。除此之外,中下农阶层还要负担各类沉重的徭役,这些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封建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之前所学,回忆一下小农经济对于封建统治的有利影响是:将农民牢牢的束缚在了土地之上,利于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脱离于小农生产的农民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不得不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创作历史背景就是以北宋时期为主,这本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官逼民反”!
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最终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兵变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总结原因:
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战事连年、灾害频繁
(2)民族矛盾激化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我们熟知的《杨家将》就是以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的。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了辽将。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于1005年与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1038年西夏国主元昊称帝,停止对宋朝俯首称臣, 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了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以及定川寨之战的三大战役,连战连捷,然而长期的战争使得西夏战损严重,国力不济,1044年元昊主动议和,对宋称臣。宋、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政治背景列表比较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北宋中央集权及其弊端)
出示材料: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1)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积贫积弱的局面。
(2)造成上述状况的根源在哪里?根源:是由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
1.积弱局面的形成
(1)集中军权
材料四:“(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文献通考》
思考:材料中反映出了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其措施涉及哪几方面?这些措施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A.藩镇割据问题
B.军事、行政、财政、司法
C.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的权力,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