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分析当前护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护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护理学亦增加新的内涵,护理工作者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笔者在分析当前护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实验内容偏窄

目前,护理实验教学内容仍以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如生活护理、各种注射法、氧气吸入疗法、鼻饲法、灌肠法、导尿术等操作练习为主,基本上没有开放性、新颖性的实验项目;教学上,仍然沿用传统方法进行,即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总结,例如,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学生只懂得在铺无菌盘时,需要在无菌容器中夹取两个治疗碗、一把镊子、一把血管钳,及分别在两个治疗碗中放置无菌纱块、无菌棉球及酒精棉球等,而不清楚放置该物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因此,这种实验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和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一般操作技能尚能熟练掌握,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如危重病人的抢救等的危机处理能力则较差。

2、教学设备未能满足实际操作需求

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实验训练的项目是比较多的,其中,需在护理模拟人身上进行的操作有床上擦浴、导尿术、灌肠法、鼻饲法、口腔护理、吸氧法、吸痰法等,而现有的护理模拟人其仿真度低,功能不齐备,不能反映病人的真实表现。例如在鼻饲法操作规程中,护理模拟人根本不能配合操作,因此在进行操作时,学生只有机械地按要求把胃管由鼻腔插至胃内,只能掌握生硬的操作过程,没有真实的操作体验。有些操作,虽要求在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技能训练,如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床上洗头、床上更换床单等,但学生对所学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对“操作者”和“病人”双方来说,心理上均有较大压力,造成操作技能的成功率往往较低,也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躯体痛苦。在注射法练习过程中,有时由于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学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验管理不到位

现行的实验室内部管理比较落后,实验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实验室不

能高效利用,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护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

1、模拟病房建设

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有相应空间作为实验教学的保障。模拟病房建设不仅让学生有亲临病房的感觉,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学习创新的条件。在模拟病室内放置3~4张多功能病床,配备氧气筒、呼吸机、吸痰机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再增设模拟治疗室,增强工作环境的真实性。治疗室内可放置4个治疗柜,每个治疗柜内放置能供25项技术操作使用的物品,并把25项技术操作所需的物品放置分别拍成照片贴成图示,挂于治疗室,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从而提高护理生的操作技能。

2、仿真模型的购置与使用

为突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教育观点,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机会。为此,购置相应的仪器和设备是必要的。近年来,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相继有仿真模型问世,它的应用不但使学生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有真实感,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避免过多假病人的存在,减少学生在相互操作中的紧张与恐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实验用物准备与管理制度

推行常规实验用物由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形式,即将传统的由实验管理人员准备用物及课后整理,改为组织学生以练习小组为单位自己准备、自己管理;用物在该项操作考核结束后清点交还,如有损坏,按情节严重程度要求学生赔偿。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2、加强与护理理论教学的配合

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护理实验课的效率,关键是要重视理论课后、实验课前的预习,避免学生不熟悉实验程序而造成时间不够,把注意力放在“想”上,而不是“做”上,从而影响实验课效率。其次是重视护理实验课中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实验教师本着负责的态度,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对于某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需要耐心指导和精心点拨,并让学生反复练习。再次是利用下课前的10分钟在实验程序上进行回顾,重点突出,难点说明。强调易出现的问题或由学生回示讲评。目的是检查学生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

由于时间原因,大多数学生一堂课下来学到的技能技巧很少,根本谈不上熟练,致使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连基本的操作程序都无印象,甚至根本不会,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更违背了素质教育规律,而且严重制约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要改革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管理。每上一次实验课,课余和夜自修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班级多时采取定时间段、定班级,充分合理使用护理实验室,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及时处理或报告本组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增强学生自觉爱护教学设备仪器,节约物品的责任心,这样,较好地纠正了护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动了学生自觉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

4、严格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学生掌握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护理实验教学质量,应充分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特别重视实验小组长的提前培训,在护理实验课中让她们充当“小先生”的角色,促进学生的互教互学,能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克服光靠教师一人而顾此失彼的不足,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在实验考核中,实行平时阶段性考查与课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独立记载了每个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成绩,以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在实验考核评分标准设置上,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与平常的实验要求一致,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格把好实验考核关,能提高学生参加护理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护理实验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护理实验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