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叶芝清参与老师:曹健美、李好.丁洁、刘艳艳、朱玮敏、刘培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叶芝清参与研讨老师:曹健美、丁洁、李好、刘艳艳、朱玮敏、刘培容(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三、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四、讲解文章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引出作者――李白2.介绍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诵读汇报(出示《望庐山瀑布》课件)集体齐读《望庐山瀑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本课是二班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一般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同学对回声学问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同学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舞同学到大自然中去查找、去体会,同学可结合简洁的生活经受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生疏。
一起看看人教版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一、同学分析。
本课是二班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一般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同学对回声学问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同学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舞同学到大自然中去查找、去体会,同学可结合简洁的生活经受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生疏。
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同学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二、教学目标。
2、生疏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惊异、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缘由,激发同学探究科学的爱好。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呈现的奇特,开放想象,培育同学宠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四、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肯定的情境,接受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
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同学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合作,沟通。
培育同学创新力量,在小组争辩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同学到大自然中去查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沟通,让每个同学乐观参与,熬炼口头语言的表达力量。
五、课前预备。
1、老师预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肯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预备: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很多多奇特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好玩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和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家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一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以及《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写景文章和一个语文园地。
《登鹤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黄山奇石》一文描绘了闻名中外的黄山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日月潭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景,展示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几篇选文内容涵盖古今,跨越海峡,很容易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之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中,《古诗二首》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读诗句,想画面”,《黄山奇石》课后安排了“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目的是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能力。
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说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等,也是指向这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之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形式,练习表达”。
为落实这一教学重点,《黄山奇石》《葡萄沟》都安排了拓展积累和仿写训练,如在《古诗二首》《日月潭》等课文中,采用“读一读,记一记”的形式进行了词语的拓展积累;《黄山奇石》课后练习在要求学生“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的基础上,又提出“选一张图片写下来”;《葡萄沟》一文则安排了“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欲、穷”等生字。
会写“楼、依”等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能背诵指定课文。
3、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教学时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地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汇的惯。
课时安排:讲授本组课本可用12~14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黄山奇石》……2课时《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主备教师组长审核备课时间2017年10月9日年月日领导签字年月日教学内容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律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人课本分析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干望远”的原理,进修诗人振奋向上,主动朝上进步的精神。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安排了一课识字、五篇课文——《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识字4》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讲述了人生的哲理,同时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课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只想得到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小柳树和小枣树》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的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风娃娃》通过斜风娃娃到处为人们做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酸的和甜的》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狐狸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文章中,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学生喜爱故事,这组课文和插图一定会吸引他们的兴趣,学生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相信能从故事中的人和事懂得其中所包含的道理,但学生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要让他们把故事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50个生字,会写47个生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4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内容与分析:第四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明白道理。
《识字4》选了三组成语,这些成语都与本组课文有一定的联系。
《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让学生明白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地位作用: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可针对这个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和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的道理。
例如教学《风娃娃》,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眼中的风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再读通课文,围绕问题“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边读边讨论,从而明白风娃娃的想法“帮人们做事情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是不行的,要看看对别人有没有用处。
教学《坐井观天》,看插图练读小鸟和青蛙的几次对话,再分角色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青蛙自以为是、小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目标:1.认识63个生字,会写5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看问题,想问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课文朗读及内容了解。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教学时间:识字4………………………1课时坐井观天……………………2课时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小柳树和小枣树……………2课时风娃娃………………………2课时酸的和甜的…………………2课时基本功训练重点:1、会认63个生字,会写53个字。
2、读读写写:闻了闻一个比一个好瞧了瞧一棵比一棵壮了一比一了一比一3、学习疑问句: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4、读读写写:神气极了激动地说立刻喊起来可怕极了高兴地说立刻欢呼起来极了地说立刻5.积累词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6.加标点:1.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2.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3.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4.你是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风娃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1.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猜谜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
“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
“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
学生说出谜底。
2、自读韵文:
⑴ 你发现了什么?
⑵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3、课件出示生字:
茶 泡 饱 袍 鞭 炮
⑴ 自己认读。
⑵ 交流记字方法。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齐读。
3、播放“骑驴”的无声课件,谁能给画面配音?
4、分小组读故事。
5Hale Waihona Puke 学生自荐读故事。6、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⑴ 讲给同桌听。
⑵ 讲给同学听。
二、展示台
(一)识字交流站:
1、自做字卡:把自己在课外认识的生字做成字卡,自己设计卡片的形状和大小。
2、交流字卡:
⑴ 在小组内交流。
⑵ 全班交流:可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
第三种:孙子走,老爷爷骑驴。
一个孩子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老爷爷和孙子一同走。
几个种菜的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交流
1、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或是那位小孙子,你应该听谁的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
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
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本组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还能够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能够说,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积累词句。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故事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四、课时安排: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识字四:1课时
13.坐井观天:2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2课时15.小柳树和小枣树:2课时16.风娃娃:2课时
17.酸的和甜的:2课时
语文园地四:3课时。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二、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集体备课活动针对二年级第四单元进行讨论。
本单元以“自然界”为主题,包括《秋天》、《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熊住山洞》等课文。
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天”、“雪地里的小画家”、“小熊住山洞”等词语;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与描述。
4. 教学策略与方法:(1)采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事物。
(2)运用游戏、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适量的辅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 教学安排:(1)第1-2课时:学习《秋天》,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2)第3-4课时: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3)第5-6课时:学习《小熊住山洞》,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课文的内容,并进行朗读和背诵。
7.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朗读、背诵的能力。
六、活动主题: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七、活动时间:2024年10月20日八、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九、参与人员: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十、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集体备课活动针对二年级第五单元进行讨论。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019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活页教学案(第四组课文)课题 13、坐井观天教学课时 2课时学情分析《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从识字方面来说,学生已经是二年级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的方法。
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独立识字。
朗读方面,二年级学生读书已经能够达到正确、流利,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能够达到有感情。
因此,课文朗读也应放手,让学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
在学生理解文意方面,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力偏低,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因此这个故事的寓意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生字复现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特别是“蛙”和“错”这两个生字的书写。
2、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文中的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信、傲慢;小鸟的劝告、诚恳的语气。
5、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目光短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准备 PPT课件、青蛙、小鸟、青蛙娃娃的图片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准备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充分发挥启发、引导、辅导,促进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课才用的教学方法是主要是“情境教学法”“体验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入境生情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说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年级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沭阳县西圩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时间:3月11日活动地点:办公室参加人:张芝钱思娣郁辉陈周李玲活动内容:第四单元活动过程:中心发言人(李玲):今天,我们对二语第四单元进行集体备课,希望各位同志能够积极发言,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编排特点----李玲(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4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一)(二)《木兰从军》和《练习四》。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39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认识 1个偏旁,2个多音字。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本单元39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认识 1个偏旁,2个多音字。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体会母亲恩情的珍贵。
根据课时教学内容及具体安排如下:9. 母亲的恩情……………………2课时10. 沉香救母(一)………………2课时11. 沉香救母(二)………………2课时12. 木兰从军……………………2课时练习四……………………3课时二、本单元教材认识及建议------张芝1、教材分析:《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变而成的一篇故事。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
它们都描写了祖国的山水风光,《古诗二首》分别描写了登鹳雀楼所见和庐山瀑布的风光,《黄山奇石》抓住一个“奇”字介绍了黄山的四绝之一“怪石”,《日月潭》描写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葡萄沟》描写了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优美风光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会认62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
◎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语言积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发现描写颜色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词语。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并尝试运用。
◎背诵风景名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阅读理解◎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口头表达◎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
◎能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演示教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学生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读词识字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教学反思:四、作业设计一、我会拼,我会写。
cùn ɡōnɡ bǔ luò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识字4一、教学目标:1、认识“词、受”等14个生字。
会写“寸、落”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难点: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
(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相沿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固定词组。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初步朗读课文。
1.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
2.听示范朗读。
3.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三、读词识字1.自愿读成语,师生正音。
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2.出示字词卡,学生认读。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全班交流。
提示:(1)村-寸,用“减一减”的方法;工-功,用“加一加”的方法;彰-障,用“换一换”的方法。
(2)你最喜欢和哪个生字交朋友,为什么?(字词的运用)(组词、近反义词、造句等形式)5.识字的巩固。
(1)用开火车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看字卡说词语。
如,“寸”──“寸有所长”。
(3)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同桌互读。
6.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1)自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要注意咬字吐字。
(2)师生对读。
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
(3)生生对读。
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4)齐读,指导读出韵味。
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5)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明白了什么。
四、写字。
1、读一读田字格里的字,按结构分类。
2、学写寸、落。
寸:独体字。
与才比较。
组词。
落:上下结构。
组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组词读。
2、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
二、学习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组的四个成语。
边读边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相得益彰相得益彰)尺比寸长,但运用的场合不同,尺有显得短的时候,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
比喻每个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原指君臣之间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特长。
后泛指两者之间互相映衬,更能显示各自的长处和优点。
出自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
2、相同方法学习二、三节。
第二节。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
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
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
从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见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障,遮挡。
一片小小的树叶挡住了眼睛,就看不见远处高大的泰山。
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全体。
)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节。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这是个寓言故事,说明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就会成功。
出自宋代张君房《云芨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渠,沟渠。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自宋代苏轼《答秦太虚书》:“水到渠成,不须虑。
”)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三、写字。
学习六个左右结构的字。
强调: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衣字旁,不要写成示字旁。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注意左边的笔顺。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取、注意左边“耳”字旁的变形。
四、实践活动。
1、读成语故事,积累喜欢的成语。
2、成语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13、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
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观”是什么意思?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释题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三、朗读感悟1、老师引读:青蛙问小鸟──小鸟回答说──青蛙说──小鸟说──青蛙笑着说──小鸟也笑了,说──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
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集体交流。
四、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五、揭示寓意1、交流心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结束语:小朋友,《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短小幽默。
让人读后能明白一个个道理。
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请大家课下找几则寓言故事来读好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扩词训练课件出示生字:沿际信1、学生齐读,指名读。
2、谁能用“沿、际、信”这三个字分别来说几个词?3、学生自由读组的词。
三、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读生字。
2、学生观察每个字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先描红,再临写。
5、小组内评议。
四、读读抄抄课件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1、齐读,指名读。
2、学生在书上抄写词语。
五、拓展练习续编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课件、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就会知道了。
(齐读课题:第七课《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读轻声)二、读文、识字。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2、看图(课件显示),图上有什么?这些内容在课文的那一段?谁来读一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学生读的字、词的正确读音。
并出示本课要读好的词语:葫芦藤、挂了、一些)3、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好,我就请你当一当小老师。
(让学生跟着学生读,进一步熟悉第一段。
)4、读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课件,结合学生回答,指点理解:谁来说说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长满绿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板书葫芦的叶、花、果的关系。
)“挂了”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那个词用得好?(观看课件感悟。
)指导朗读,那个人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心情怎么样?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出了高兴的心情?(分组比赛读)5、在文中找出生字并标记出来。
(1)、指名读生字,拼读。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比赛读。
6、教学要求会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
四、拓展与巩固。
1、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2、指点、展示: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3、总结谈话。
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五、作业设计。
1、感情朗读课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一自然段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媒体)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
请打开书,根据老师的问,用书中的话回答。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二、学习四自然段(多媒体)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
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
齐读。
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你知道主要原因是: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
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个读,订正。
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
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个读、男生读、齐读。
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
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3、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
4、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5、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
a、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
再读他说的话,齐读。
b、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c、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
d、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
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
6、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a、我请一个孩子读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b、他怎么说的?个读。
7、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
8、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
9、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四、总结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变黄落下来,这多可惜。
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
五、练习这有一练习题,请同学们自己填空。
第十五课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教材分析: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
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是小枣树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