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的放大内镜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ⅤI型Pit 特点:Pit结构不
规则 意义:可疑黏膜肌
层癌
喷洒靛胭 脂后放大 检查发现 隆起区域 有IIIL型腺 管。平坦 区域为IIIL 至III S腺 管。评估 为V-I型 (无浸润) 腺管。
结晶紫染 色后凹陷 区强放大, 呈V-I型 (严重不 规则)Pit,
pattern)及微血管形态(Capillary pattern)判断病 变性质,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 JNET分型是考虑到血管和腺管两方面的因素而制定的 分型模式
3
2020/10/31
大肠病变内镜诊断体系
• 普通内镜------发现病变和异常征象 • 染色内镜------确定是否有病变和病变范围 • 放大内镜-----根据病变表面结构特征确定病
Pit边缘不规 则,
管腔狭窄,
轮廓不清。
诊断为 SM深浸 润癌,并 手术切除
该病灶。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ⅤN型Pit 特点:无结构(缺乏
Pit结构) 意义:高度可疑黏膜
下层癌及进展 期癌。主要见于 大的侵袭或晚期 癌类型的肿瘤。
小结1:结肠pit pattern诊断
Capillary Pattern (CP) (SANO分型,2006)
大肠肿瘤的放大内镜 诊断
主要内容
• Pit Pattern(PP) 2004)
(kudo分型,
• Capillary Pattern (CP) (SANO分型, 2006)
• JNET(The Japan NBI Expert Team)分类 (2013)
• 大肠病变主要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 • 但因其较高漏诊率已逐渐被放大染色内镜取代。 • 染色放大内镜通过观察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形态(Pit
NBI观察大肠毛细血管形态 (Capillary Pattern ,CP)
NBI放大观察毛细血管形态较 白光内镜、染色内镜更为清楚
NBI放大观察大肠毛细血管形态 (Capillary Pattern ,CP)
● 一般肿瘤性病变的表面血管会发生扩张、 新生血管增生及血管结构破坏,
● 炎性病变、增生性病变等非肿瘤性病变 不会引起血管的明显变化。
变性质 • 染色+放大内镜----• 超声内镜------病变深度及性质?
4
Pit Pattern(PP)
(kudo分型,2004)
• “pit”是指大肠粘膜腺凹的开口部分,是 粘膜的表面结构。这是全面理解pit pattern 分型的基石。
• pit pattern分型是指:用放大内镜观察腺管 开口部的形态(即pit形态),从而诊断肿 瘤与非肿瘤并进一步对癌的浸润深度等进 行判断的诊断方法。
息肉平坦,积云样表面,WLE 下可见隐窝内红点,NBI 下见隐窝内黑点
wk.baidu.com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ⅢS型Pit 特点:圆盘状,可以在凹 陷病变或凹陷型肿瘤中 看到。 大小:0.03±0.01mm
比正常Pit小 意义:Ⅱc型大肠癌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ⅢL-1型Pit: 管状Pit为主, 但比正常
Pit大,见于隆起方向生长 的管状腺瘤。 Ⅲ L-2型Pit:
Ⅲ L-1 与Ⅰ型混合型, 典型的LST非颗粒型的Pit。
Ⅲ L-1型Pit
Ⅲ L-2型Pit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Ⅳ型Pit 特点:树枝状( ⅣB型)
脑回状( Ⅳv型) 大小:0.93±0.32mm 意义:绒毛状腺肉 注意:尽管脑回状Pit形态实际上 是由多节沟而不是小凹组成的; 为了方便起见,它也包括在此范 畴。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I型Pit 特点:圆形(正常Pit) 大小:0.07±0.02mm 临床意义:正常粘膜 及炎性病变
结晶紫 染色
Pit Pattern 分型及临床意义
类型:Ⅱ型Pit 特点:星形或乳头状 大小:0.09±0.02mm 意义:增生性息肉
SSA/Ps Pit pattern II-O(open)示意图
色素染色原理
靛胭脂染色:沉积在凹陷处/低洼处,受 重力和高低差的影响,靛胭脂沉积处为 pit所在。对复杂pit pattern判断有困
难。II、IIIL、IV型可以用靛胭脂 染色。
结晶紫染色:可染上皮细胞胞浆,pit 不染色,故而显示白色,可供分析复 杂pit pattern。IIIs、Vi、Vn型考虑 用结晶紫。
正常结肠黏膜的微血管
• 正常结肠黏膜的微血管以蜂窝状(honeycomb pattern)形态围绕在黏膜腺体周围,这些血管的 直径约为8.6±1.8--12.4±1.9um,从盲肠到直 肠都能看到这样的基本形态,SANO 等将这种血 管形态称为网状毛细血管(meshed capillary, MC)
● 用NBI观察微血管的形态可以预测病变 的性质和浸润深度。对于肿瘤性病变可 观察到扩张的褐色网状毛细血管(MC)。
结直肠黏膜毛细血管分型 (Capillary Pattern, CP)
● NBI结合放大内镜将毛细血管分为三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其中Ⅲ型又分为ⅢA 型和ⅢB型, 此分型方法也称为Sano分型。
• 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内镜下特点:边界不清、黏 液帽(黏液蛋白的缘故)、积云样表面结构(云雾状外 观)、隐窝中的黑斑、扩张的II型腺管开口呈II-0(open)、 扩张的分支血管及正常血管密度。
• II型开放Pit是SSA/P特征变化。 • 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多见于右侧结肠和回盲部。 • 是大肠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大约10%。
● Sano分型主要依据腺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网形态, 包括其可见性、直径变化、迂曲 及中断情况。
SSA/Ps Pit pattern II-O(open)示意图
II型开放Pit”是SSA/P特征变化
传统II型Pit 典型的II型Pit由星状或
Open II型 含有分泌的粘蛋白,是
洋葱皮状表面结构组成
SSA/P的特征性发现
注: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
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