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外部效应的解决方案

负外部效应的解决方案
负外部效应的解决方案

负外部效应的解决方案

篇一:外部效应案例及其解决方式

地沟油事件的外部效及其解决方式

新闻082刘鹏

一、外部效应概念

外部效应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福祉,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获得回报即某人或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也可简单定义为未在价格中得到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即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据的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MSB,也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MSC。价格失真,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最佳状态。、

二、例子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

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三聚氰胺牛奶震惊国内外,以至于网友变出如上的

顺口溜聊以自慰。

这张图是一位消费者为了不让自己吃过的火锅成为不法商贩的地沟油,向吃过的火锅里倒墨汁。消费者已经对整个行业产生质疑,可见地沟油这种行为产生了负外部效应。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火锅、中餐等在加工食物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油。部分商家使用地沟油加上媒体的曝光放大,使这种商家节约成本的行为的外部效应扩大。对于我国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与外部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分析

某厂家所生产的不安全食品能够对另一企业的安全食品产生负面外部效应,由于该企业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食用的标准或者是其质量低下,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在接下来的购买中,将会因为之前购买无良厂家食品受到伤害的负面影响而使消费者有了一定的心理暗示致使导致消费者怀有对该类食品的不信任态度而减少或者避免了对该类食品的消费,这对生产同类食品但诚信经营的厂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减少了该类厂家的收益。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诚信经营的厂家由于正规经营而使消费者对该类产品产生足够的信赖感,正规厂家将会给该类行业带来正面的外部效应,促进同一食品行业的收益。这类情形可以从地沟油事件可以看出,由于不良商家为了使其产品兼具美味和廉价,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了重大威胁,在事件曝光后,给中国的餐饮行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人们对中国餐饮行业的不信任度增高。由于正规的厂商没有因为产生有益的外部效应而受惠,而那些不正规的无良厂家没有因为其产生外部危害而轻易付出代价或者承担责任,其结果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生产伪劣食品的厂家其行为可以损害其他正规厂家,而无须考虑招致损害的机会成本,于此同时非正规厂家得到正规厂家带来的边际收益,正规厂家的情形则相反。价格机制的失灵即市场的失灵,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许多无良的厂家前仆后继地藐视法律,生

产危害人体健康,质量低下的食品,这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四、解决方案

从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着手(调整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使得个人或企业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效益或成本),这个过程是矫正外部效应,使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然而我们必须明确政府的任务并不是完全消灭外部不经济,而是促进厂家把负效应控制在社会认可的程度之内。

1、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直接进行管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在某方面来说可以看出政府监管力度的薄弱,政府实行公权力效率的不彰。因此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厂家食品生产流程的监控,并对不良厂家的非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

2、政府的鼓励及补助。政府应该对在同一食品行业中表现突出,诚信经营的厂家进行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社会中以树典型的目的对诚信厂家进行宣传,以鼓励其的诚信经营,此举不仅会使正规食品厂家因为其的诚信

经营得到一定收益并且将会带动其他厂家纷纷效仿,以达到更大的边际收入效益,从而使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3、企业合并。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一种手段,如某家小型的食品生产厂家的不正规生产行为导致了负面的外部效应,政府可以出面,促成其小型的厂家与较大型的厂家进行合并,通过合并,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4、公民的参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还需要的是公民的参与。公民应该增强国家社会的主人公意识,积极与政府进行配合,提高公民的素质,增强公民的维权意识,共同监督相关食品厂家经营。

5、社会制裁:道德的作用,社会的舆论压力在某方面来说比政府的强制行为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有效。由于现代科技的逐渐发展,互联网等媒体正在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这让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外部效应已经逐渐内化了。所以我们应该运用互联网等其他媒介的力量,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舆论监督,外部效应能够逐渐内化,从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篇二:外部性问题

3.产权理论——阐述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激励?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自由的市场制度,提高其运行的效率。西方产权理论则将效率作为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科斯主张产权清晰。

产权可分为私有产权和公共产权。科斯研究的是私有产权。他强调:对自身产品的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和不受侵犯的一组权利都被认为是拥有产权的表现。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成任何一项自愿交易所必须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就是交易成本。这个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创的,科学分析了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

第一次把科斯的命题命名为“科斯定理”的乔治·J·施蒂格勒,根据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关于养牛人和粮农的例子,用完全竞争下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关系解释科斯定理。他说:

“科斯定理这样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⑧老一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养牛人的牛损害了粮农的庄稼,当然应当赔偿。一般地说,造成有害的外部性例如污染的一方,应当受到指责,并赔偿受害的一方。他们的政策主张是,存在有害的外部性时,政府调节是必要的。现在,科斯提出了新思想:外部性问题有相互性:一方面,养牛人损害了粮农,增大了社会成本;另一方面,粮农索赔,

损害了养牛人,增大了养牛人的私人成本。他的政策主张是,存在外部性时,由有关各方进行谈判,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而不用政府调节。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与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定义: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或外在非经济”,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或外在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如技术溢出;

2.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修剪自家草坪;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环境污染;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如吸烟,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

庇古主张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外部性经济问题。他认为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异。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对于排污企业来说是一种外在成本,没有计入会计成本,企业有生产效率并不意味着社会生产的效率。而从社会的角度,要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即最有效率的状态,就必须使市场价格等于社会成本。因此,需要政府代表社会进行干预,使外在成本企业内在化。

为此,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即税收——补贴办法,其目的是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一致。但征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恰当地规定税率和合理地征税,也要花费许多成本,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所以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负)外部性的解决办法

1.征税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2.企业合并

3.规定财产权

可转让的污染许可证。理论依据:科斯定理

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2.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

3.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科斯定理:假定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交易双方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则不论产权在谁一方,交易双方的资源交易都可以使资源获得同样的有效配置;若交易费用大于零,则不同的产权界定会造成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科斯定理中的零交易费用的假定本身就不存在(不现实)。科斯在一次谈话中,比较清楚地阐述了产权和产权清晰的含义。

“就我来看,产权是指一种权利,人们所享有的权利,······这意味着应明确人们所享有的权利。比如你拥有一把椅子,这是什么意思?你能送给别人吗?有时可以,有时却不可以。你还有什么权利?能把这把椅子搬到另一个地方去吗?有时可以,有时却不可以。但你能说出你能做什么。假如你拥有一块土地,你能用它干什么呢?能做的事当然很多呀!这就是你的权利所包含的内容······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假如你在缔结的合同中明确了你享有的权利,你拥有某一工厂,你能怎么处理?你能被允许怎么处理?你能卖掉这个工厂吗?能卖给任何人吗?有时你能卖给本国人而不能卖给外籍人,有时你也可以卖给外籍人,有时却只能在国

家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卖出。如果收购这种企业,你究竟能得到什么权利呢?我认为,在一些经济学家中,产权的定义是简单而又独特的,你能联系某些事物根据法律界定你的权利是什么。”这可以说是科斯对产权和产权清晰所作的最清晰、最充分的一次论述。

一、外部性内在化方法的分析

我们以一个小区为例,将小区中的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经常或连续的使用大功率的电器,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而另一部分人群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电器。前提是使用大功率电器会引起电线短路,造成停电(意料之外),使家用电器等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以及给人精神上也造成突然的伤害,不得不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和中断思维。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时间越长,短路的几率就越大;假设小区中使用同一条线路,由于一家违规用电引起的短路造成外部性。而突然的停电会中断自己的活动、会使电器受到不必要的损害,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庇古的税收政策。在运用私人交易办法解决共享资源利用问题时,隐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假设,即是产权必须得到明确的界定且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可能存在的市场失灵,这为政府在共享资源管制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通过政府对共享资源利用的管制,尽量使私人成本与社

会成本保持一致,使外部性内部化。在共享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政府管制手段主要是直接控制、收取税费和实行许可证制度。

在这里主要是介绍庇古税的一般定义,它对于我们的小区电力资源合理利用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庇古指出,外部效应问题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如果政府始终恪守传统的“守夜人”职责,它将始终构成市场有效运行的一种威胁。庇古建议:为了实现帕雷托最优结果,国家必须越出传统上规定边界,利用国家拥有的征税权力,对那些制造外部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征收一个相当于私人与社会边际成本差额的税收或给予同等数量的补贴,具体视外部效应的性质(有利还是有害)而定,使企业和个人自动地按照效率标准提供最优产量。借助于国家的干预,市场秩序又得以重建。庇古认为靠征收营业税把外部经济性内在化,并贴补那些很少享受到外部经济正效应的企业和个人,带给他们一定的外来价值。

2、科斯的产权交易。在60年代之前,经济理论基本上是因袭庇古的传统,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上应该引入政府的干预力量,外部性产生者要么被课税要么给予补贴。这一传统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6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所打破。科斯指出:人们一般将该问

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所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以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亦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

在科斯看来,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在不论谁拥有产权,资源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

可见,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界定的,当交易费用为零时,资源配置的效率是相同的。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税收和协商都是为了使外部效应实现内部化。都允许经济当事人为了实现目标通过成本收益比较选择一种最佳方案。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对污染“征税”更具有可行性,因为,“自愿协商”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一些资源属于公共财产,像生态、电力等,不可能做到明确产权或界定产权的成本极高。由于公共财产的产权具有模糊性和非排他性,其使用权名义上属于公众,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公共财产而无须征得他人的同

意或缴纳相应费用。举例来说,假定政府采用明确产权的办法来试图消除空气污染导致的外部性,即规定任何人只能污染属于他个人的那一份空气,这样做的结果是:明确产权所必需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不仅大大高于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而且可能高得达到人类社会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样,自愿协商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介入市场机制,使损害者将其活动的社会成本考虑进来,纳入到其私人成本中去,即内部化。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征税(庇古税),因为政府可通过对外部不经济行为征税,例如对生产中出现的污染行为征税、对消费行为征税、对消费产生的垃圾征税等,使损害者自行负担损害成本,从而使外部性成本(社会成本)内在化,即通过使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使个人面临真实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第二,科斯理论没有考虑代际之间的效率与公平。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当代人过度的利用、开采,就会使资源枯竭,因而会损害到后代人的利益,甚至危机后代人的生存,如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由于自愿协商一般只能局限于代内,如果受害者是后代人,他就没有向前辈讨价还价的可能性。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当代人中的某一机构或社会集团来充当后代人的代表,通常由政府充当,通过政府干预来保护后代人的权益。(转载于: 小

龙文档网:负外部效应的解决方案)假定政府是一个理智的政府,是一个对后代负责任的政府,则政府会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当代人有可能向后代人传递的外部性进行税收调节。通过生态税收的征收建立代际补偿基金等,用于弥补给后代人的损失;或者通过生态税收的征收阻止或缓解当代人向后代人延伸负的外部性,如将税收用于环境保护工程、资源的保护、新技术的开发等。

第三,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导致科斯的市场手段难以实现。资源信息是稀缺的,生态资

源经济系统就像一只“黑箱”,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微乎其微,与人类对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的供给是十分有限的;人们总是进行“信息封锁”,以保证自身的信息优势。而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比如,污染者对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排污状况、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了解往往比受污染者要多得多,但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他往往会隐瞒这些信息,实施污染行为。相反,受污染者由于所拥有的相关信息少,想“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本。这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自愿协商”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太高,同时在

某些条件下(如涉及代际公平时),自愿协商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时,“征税”是一种更为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井辉.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产权理论比较[J].财经科学,XX,05:57-60.

[2]吴易风.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XX,02:4-18+204.

[3]贾娜.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XX,21:18+30.

[4]史忠良,刘劲松.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XX,01:10-14.

[5]田昆如.再论会计契约:基于产权理论的会计本质考察[J]. 企业经济,XX,06:5-10.

[6]殷瑜. 论科斯定理的意义[J]. 商业经济,XX,08:18-20.

[7]刘银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XX,01:155-160.

[8]何亚东,胡涛.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山西财经

大学学报,XX,03:62-65.

[9]刘锡田. 制度创新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发展[J]. 当代财经,XX,01:23-26.

[10]饶晓秋.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的新视角[J].当代财经,XX,01:124-127.

[11]彭真善,宋德勇. 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J]. 财经理论与实践,XX,04:15-18.

[13]牛晓帆,安一民.交易成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超越[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XX,01:79-83.

[14]彭正银.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管理,XX,18:4-12.

[15]刘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基于最新理解的交易成本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XX,19:110-111.

篇三: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研究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

比较研究

【摘要】外部性问题是一个长久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庇古和科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庇古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提出了“庇古税”,而科斯则主要依靠市

场运作,提出了“科斯定理”。然而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配合。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

【关键字】外部性庇古科斯

一、外部性的含义

1 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Externalities)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有时又被称为“外部效应(ExternalEffects)”或“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国内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外在经济”或“外在性”。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但是,由于外部性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进行过探讨。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外部经济概念,其学生庇古则在 1920 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在庇古之后,鲍默尔、萨缪尔森、史普博、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著名经济学家都对外部性问题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当前,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较为流行的关于外部性

概念的定义,均来自布坎南等人的论述。1962 年,布坎南(Buchanan)和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给外部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某些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就表明该经济中存在外部性。该定义用数学语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外部性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成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外部性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2 外部性的内涵

从布坎南等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概念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经济主体之间的外部性影响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也就是说,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施加的。如果没有这个限定,那外部性概念就过于宽泛。因为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总会受到来自价格变动的影响,而这种价格变动无疑是由其他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外部性是市场交易机制之外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外部性有正也有负。从外部性的发生主体来看,其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未获补偿的效用或产量的损失,也可能带来未付报酬的效用或产量的增加。前者即为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后者则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

第三,外部性会出现在消费领域,也会出现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外部性影响的承受者可能是厂商,也可能是消费者。

总而言之,外部性是一个内涵丰富,富有研究价值的重要概念。外部性理论不仅涉及到我国现实的人口、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涉及到公共产品的效率和制度安排问题,因此,开展外部性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外部性的解决办法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外部性内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1 庇古关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案

最早进行外部性治理方案研究的是庇古,其在代表性著作《福利经济学》中首次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提出对正外部性行为进行补贴,而对负外部性行为进行征税或收费。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以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认为增加国民收入和调节收入差距可以有

效地推进社会的福利。在探讨增加国民收入的手段时,他提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要实现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就必须确保

边际社会净产量价值与边际私人净产量价值相等。但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下,由于利己主义的驱动,对私人有利的投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社会,而对社会有利的投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投资者私人,即边际社会净产量与边际私人净产量总是背离的,所以单靠自由竞争并不能使国民收入最大化,需要国家进行干预。他还指出,对边际社会净产量大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给予私人以补贴,鼓励多生产;对于边际私人净产量大于边际社会净产量,予以征税,从而限制其生产。通过征税和补贴,促使经济资源从边际私人净产量大的地方转移到边际私人净产量小的地方,以减少边际私人净产量与边际社会净产量之间的差距,从而使社会经济总福利增加。虽然庇古没有明确提出外部性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著作里对外部性的干预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即正外部性行为给予补贴,而负外部性行为予以征税,而征税额或补贴额正好等于边际私人净产量价值与边际社会净产量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税额就是“庇古税”.

庇古税对外部的不经济有矫正性的功效。它通过税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