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85fd4b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2.png)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摘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交通工具,在节能减排、建设智慧城市、缓解不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制约等方面比传统的燃油(气)车有更大的优势。
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经济性、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分析了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损耗、电能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容量的增加,系统经济性、电压稳定性、电压质量都逐渐下降,离电源越近,系统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也越好。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压稳定;网损;电压偏移引言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仅包括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也会使全球气候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所以,以电能为主的二次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动车是一种典型的新能源,由于其污染小、排放少等优点,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由于电池容量不足、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等原因,电动车不能满足长距离行驶的要求,因此需要建设大量的充电站,以保证电动汽车长时间运行。
大容量的充电站接入电网会给电网带来一定影响,甚至影响到电能质量的正常运行。
所以,分析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站对城市配电网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简介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它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效率、管理手段、电力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
考虑到电动车充放电行为的随机性,将其作为充电负荷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和容量设计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接入特性,其网损、电能质量和电压稳定性的变化不容忽视。
电能质量、网损、电压稳定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一些电动大巴站点对电网影响不大,但随着电动车接入电网负荷的增加,其电压稳定性和网损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对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4ddea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e.png)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设施的建设将给配电网带来更大的负担,可能导致配电网运行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局部地区的供电紧张。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可能加剧配电网的峰谷负荷,增加调峰难度和成本。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不均匀性,可能引发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政府和电力企业应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充电设施的密度和分布广度,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要注重充电设施与配电网的协调规划,确保充电设施的建设不会对配电网造成过大的压力。
应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充电行为,减轻配电网的运行负担。
例如,研究智能充电桩,根据配电网的实时状况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充电高峰期的电力供应紧张。
我们还应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
例如,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配电网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同时,应定期对配电网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包括增加充电设施、优化配电网络、开展智能充电技术研究以及加强配电网络的监测和管理等。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电动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决好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问题,将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将为电力行业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将成为城市出行的主要选择。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除了继续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智能充电技术研发和配电网络优化外,还应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如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电气的创业项目
![关于电气的创业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03715b3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0.png)
关于电气的创业项目
1. 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用电气技术来实现的智能化设备,系统中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窗帘等家居控制设备。
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视遥控器,用户可以实现对家中各种控制设备的控制。
2. 电动汽车充电站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动化的发展,电动汽车的需求增加。
因此,设立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充电需求,同时也符合环保理念。
3.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智能化技术来优化电网传输和分配的设备。
通过该系统能监测电网系统,管理电能的传输和分配,提高电网的效率和安全性。
4. 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科技。
利用光伏发电系统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同时在农村电网建设、建筑物物业管理和海岛发电方面也有应用价值。
5. 智能停车场系统
智能停车场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对停车场进行管理的设备。
该设备能通过车牌识别、IC卡刷卡等方式来实现进出停车场的管理。
此外,还可以获取车辆的停车信息和收费信息。
6. 电动摩托
电动摩托是一种新型绿色出行方式。
其利用电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更加环保。
在城市交通中,电动摩托具有更灵活、更经济的优势。
7.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是一种能够对仓储物流进行全流程监控的管理设备。
系统中包括智能仓储策略、智能物流配送和智能库存管理等功能。
通过智能化技术,该系统能提高物流和
仓储的效率和安全性。
能源行业的智能电网技术
![能源行业的智能电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f535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5.png)
能源行业的智能电网技术引言智能电网技术是现代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电力的高效管理和控制。
智能电网不仅提升了能源的传输效率,还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应用及其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影响。
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1.先进表计技术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用电建议。
(在此处添加先进表计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
这些智能表计通过双向通信,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力管理的效率。
2.自动化配电系统自动化配电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调节。
(在此处添加自动化配电系统的具体实例)。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电力需求变化,有助于降低电网故障的风险并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3.需求响应技术需求响应是指在电力需求高峰期,通过调整用户的用电行为来平衡电网负荷。
(在此处添加需求响应的详细工作机制及其优势)。
通过激励措施,用户可以选择在电价较低的时段使用电力,从而降低总体能源消费和电费。
4.分布式能源资源集成随着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分布式能源资源的集成变得愈发重要。
(在此处插入分布式能源资源集成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这些资源,提升电网的弹性和可持续性。
5.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为智能电网的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在此处描述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实例)。
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电力公司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状况,进行负荷预测,优化电力调度。
智能电网的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电力管理在城市电力管理中,智能电网可以有效监测和预测用电需求。
(在此处具体说明城市电力管理的成功案例)。
这不仅能够帮助政府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还能减少电力浪费。
•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电网能够支持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充电站的功能和布局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充电站的功能和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b71f4d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7.png)
二、充电站主要结构和实现功能
充电站
供电系统
充电系统
监控系统
配套设施
配电变压器 配电柜 计量装置 谐波治理装置
交流充电桩
非车载充电机
计量装置 电池更换设备
3
安保监控系统 充电监控系统
消防设施 充电工作区 站内建筑
三、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主要为充电设备提供电源, 主要由一次设备(开关、变压器、线路 等)和二次设备(包括检测、保护、控制 装置等)组成,专门配备有源滤波装置 消除谐波,稳定电网。
1
二、充电站主要结构和实现功能
充电站包括供电系统、充电设备、监控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 施。
充电站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四个子模块:配电系统、充电系 统、电池调度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一个完整的充电站需 要配电室、中央监控室、充电区、更换电池区、和电池维护 间等五个部分组成。
主要功能:完成电动汽车电池电能的补给
5Leabharlann 三、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要求 l供电电源电压偏差应符合,10(20)KV以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偏差不得超 过标称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的电压偏差不得超过标称电压的+7%、10%; l频率偏差不得超过±0.2Hz; l公共电网谐波电压的限值要求10(20)KV三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小于5%、 380V三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小于4%; l保证最大负荷运行时变压器10(20)KV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充电站的功能和布局
一、电动汽车充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指汽车充电 的站点,与现在的加油站相似。随 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 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 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 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 产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电动汽车 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动汽车充 电站则是主要的环节之一。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综述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a1311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3.png)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EV)作为现代能源和交通领域的两大重要创新,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为未来的交通出行提供更为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对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进行全面综述,分析其在能源管理、车辆充电、电网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及潜在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随后,将重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功率交换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并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还将对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的实施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智能电网技术概述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我感知、自我决策和自我修复,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智能”,这主要体现在其能够实现对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深度融合和高度集成,使得电力系统具备可观、可测、可控的能力。
智能电网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高级测量体系(AMI)、高级配电运行(ADO)、高级输电运行(ATO)、高级资产管理(AAM)以及高级市场和运营(AMO)等。
高级测量体系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实现对电力用户的实时、准确、全面的电量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高级配电运行和高级输电运行则通过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提高电网的输电和配电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高级资产管理则通过对电网设备和资产的实时监控和维护,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高级市场和运营则通过构建开放、透明、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c7701dd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b.png)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智能电网将会越来越普及,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备受瞩目。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和作用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电力系统。
它采用先进的监控、控制、通信和计算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灵活调度和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的作用非常广泛,它能够优化能量配置,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它还能够实现能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智能电网将会具有以下的发展趋势:1. 多能互联。
智能电网将采用多种能源互联的形式,实现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多种清洁能源的互联,可实现能源的持续使用。
2. 多源协同。
智能电网将会实现电力、热力、气体全方位井然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3. 分布式发电。
智能电网将会采用分布式发电的形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4. 电动汽车充电。
智能电网将实现与电动汽车充电站联网,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充电,进而实现用电的高效利用。
5. 能源储存系统。
智能电网将会广泛运用储能设备,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在储能系统中,以便于未来的使用。
三、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目前,智能电网披荆斩棘,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
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将会有以下几点:1. 实现廉价电力。
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降低了电力成本,使得电能价格变得更加实惠。
2. 实现能源共享。
智能电网实现了电力、热力、气体全方位井然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3. 实现绿色环保。
智能电网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低碳经济。
4. 提高电网安全。
智能电网采用了先进的监控、控制、通信和计算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防护,实现电网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研究
![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2df9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研究随着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便捷、高效、智能化能源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在能源领域,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为了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研究及其关键技术。
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主要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将充电桩与电网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充电桩的智能控制与电网的智能调度。
这种互动能够使电动车的充电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智能电网的发展。
在充电桩与智能电网的互动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充电桩智能控制、充电桩信息互联、充电桩与电网的能量调度。
首先,充电桩智能控制是实现充电桩与智能电网互动的基础。
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充电桩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智能调整充电功率和时间,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减少电网的负荷压力。
这种智能控制可以基于用户的充电需求优化充电策略,例如根据充电时间、成本、能源来源等因素,选择最优的充电策略,并与智能电网进行通信和交互。
其次,充电桩信息互联是充电桩与智能电网互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互联网技术,充电桩可以实现与智能电网的远程监控、交互和对接。
充电桩可以实时上传充电信息、用户需求等数据给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智能调度和能源管理。
同时,智能电网也可以将一些有关电网负荷、能源供需等信息发送给充电桩,以便充电桩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最后,充电桩与电网的能量调度是充电桩与智能电网互动的核心内容。
充电桩与电网的能量调度是指根据电网负荷、能源供需等因素,合理分配和调度充电桩的能量投入。
通过充电桩与电网之间的实时通信,电网可以将电能的分布情况和需求信息传输给充电桩,而充电桩则根据这些信息,控制充电功率和时间,以完成对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
这种能量调度的实现,可以提高电网的负荷平衡能力,减少高峰负荷压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充电桩与智能电网互动研究中,还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电动汽车充电站快速了解
![电动汽车充电站快速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599b3bd4360cba1aa811dae9.png)
电动汽车充电站1电动汽车充电站定义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指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与现在的加油站相似。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
然而,电动汽车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动汽车充电站则是主要环节之一,必须与电动汽车其他领域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2电动汽车充电站背景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是必然的,抢占先机也是企业的制胜之道。
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各企业又蠢蠢欲动,但电动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不是短期内容易做到的。
国家政策可以给(购车补偿、上路等),而电动汽车充电站网则无法短期建,主要原因是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要瞬时强大的功率电力,常规电网无法满足,必须要建专用充电网络,这涉及整个国家电网改造,国家电网大改造不是小事,耗资巨大,从讨论、立项到成网,非一朝一夕能实现。
现在能较好的解决快速充电问题的方案是换电站,利用给汽车更换电池的方法代替漫长的充电过程。
一辆汽车需要配备两块电池,当一块电池用完后自动切换到另一块,此时可到换电站将用完的电池换下,装上满电的电池。
而换下的电池由电站统一充电和维护,前提是充电站要有相当数量的备用电池。
这个方法优点是快速,用户换完电池就可以上路,比加油都快。
用这种方法再加上停车场充电桩等辅助手段,相信电动汽车的普及就近在眼前。
充电业务模式是指电动汽车用户在汽车电能将要耗尽的时候选择到固定地点的充电站和充站桩为汽车的电池进行直接充电的模型。
这是电动汽车充电站最先考虑的业务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电动汽车用户通过在充电站/充电桩直接为汽车充电,即时消费电力产品并通过现场付费的模式支付费用。
为此,建设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计费系统,引入集中式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开展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动汽车充电站系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计费系统,系统的实现由3部分组成:(1)建设充电计费系统管理平台,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例如电动汽车信息、购电用户信息、资产信息等。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阅读随笔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阅读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d50a5d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b.png)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阅读随笔一、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电动汽车(EV)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趋势。
电动汽车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电动汽车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应用,无疑对减少化石能源的依赖和降低尾气排放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其作为绿色出行的主要代表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使得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调控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负荷波动增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企业都在对电动汽车的调控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更加注重与电网的互动和协同。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实时数据交互,优化充电时间,减少电网负荷峰值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蓬勃向上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调控策略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1. 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的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需求增加,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技术,推出更多型号和种类的电动汽车,以满足市场需求。
政府政策的推动:全球各地的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空气污染,都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智能电网文件20240918
![智能电网文件20240918](https://img.taocdn.com/s3/m/61c02b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d.png)
用电环节智能化内容主要包括:一、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关键技术实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深化探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清洁电力存储及运行调整技术,促进我国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最大程度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实现能源变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供应更加平安、更加优质的能源供应。
进行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建设基础探讨与试点工程,探讨在风能、太阳能邓奇妙清洁能源向电网供电不稳定同时,当电动汽车数量达到肯定程度,由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进行补充;探讨摸索应用电动汽车的剩余能源进行反馈电网的技术可行性、依据电动汽车运用的须要进行能源供应模式充放电站的建站标准的探讨与样板站的建设;探讨家庭、单位运用的电动汽车在低谷充电,高峰阶段进行供电,减缓电网负荷压力;探讨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下降达肯定阶段,将其重新组合,构成充新的电力能源储备。
面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大功率动力电池智能充电机以及充电算法的探讨显得愈加重要。
本文研制了智能充电机系统,开发了恒流、恒压以、智能充电算法及电力能源转化储备。
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充电机较好的实现了恒流限压、恒压限流、智能充电以及放电等功能。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探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完成了电动轿车、电动中型客车和电动大型客车的开发工作。
在我国大中城市都普遍存在着特别严峻的交通问题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电动汽车是一种特别志向的中速和短途的日常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在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袤的应用前景。
依据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家的阅历,在进行电动汽车的开发和制造的同时,必需开发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和进行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建设,为电动汽车的推广运用积累阅历。
在城市繁忙地段开拓电动汽车交通线,进行电动汽车的推广示范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为了作好这项工作,就必需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机及其充电管理系统的开发。
随着电动汽车探讨的深化,对于电动汽车用电池充电器有了肯定的需求,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应用领域,开发者主要集中在一些科研单位或高校中。
电动汽车充电与电网协同发展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与电网协同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e6ef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9.png)
电动汽车充电与电网协同发展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电网负荷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挑战。
为了实现电动汽车充电与电网的协同发展,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以优化充电设施的布局和电网的运行管理。
第二章:电动汽车充电技术2.1 线缆与插座标准为了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方便和安全,制定和遵循一套电缆和插座标准是必要的。
国际上已有一些标准可供选择,如IEC标准和SAE标准。
2.2 充电模式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主要包括交流充电(AC)和直流充电(DC)。
交流充电适合家庭充电和日常充电,而直流充电适合快速充电,但需要更高的充电设备成本和电网接入要求。
2.3 充电设施和充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布局也显得尤为重要。
充电站的合理布置和快速充电设备的投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充电的效率和使用体验。
第三章:电网配套建设3.1 电网规划和扩容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必须对电网进行规划和扩展。
这包括增加变电站容量、改造配电网、提升输电线路能力等。
3.2 变压器容量升级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因此变电站的容量应根据需求进行升级,以支持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
3.3 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有效管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和电网供电,实现充电设备的定时调度和优化,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充电与电网的协同管理4.1 充电负荷预测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可以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为电网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4.2 充电优化调度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和充电设备的信息交互,可以实现充电负荷的优化调度,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4.3 充电站管理与运营对充电站进行有效管理和运营,包括定时维护、设备监控和充电桩状态管理等,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第五章:充电安全与标准化5.1 充电设备的安全性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充电设备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城市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
![城市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3e31171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2.png)
城市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一、城市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
智能电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分配,同时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电网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1 智能电网的核心特性智能电网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修复:智能电网具备自我诊断和修复能力,能够快速识别并解决电网中的问题。
- 高效能源管理: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智能电网能够优化能源分配,减少能源浪费。
- 可再生能源集成:智能电网能够更好地集成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 用户互动:智能电网允许用户参与能源管理,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家庭能源的优化使用。
1.2 智能电网的应用场景智能电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能源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监控家庭用电情况,实现节能。
- 商业和工业用电:商业和工业用户可以利用智能电网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和优化。
- 电网运营:电网运营商可以利用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智能电网的构建与技术智能电网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层面的技术革新和集成。
以下是智能电网构建的关键技术和组成部分。
2.1 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包括:- 智能传感技术:通过安装大量智能传感器,实时收集电网运行数据。
- 通信技术:利用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 数据分析和处理:运用大数据和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电网运行。
- 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电网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2.2 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电端:集成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多元化能源供应。
- 输电系统:通过智能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力传输。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能源管理优化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能源管理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46c01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3.png)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能源管理优化一、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EV)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新宠。
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充电设施的完善,充电网络的建设和能源管理优化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环节。
1.1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是支撑电动汽车运行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关系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率。
一个高效、智能的充电网络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快速、便捷的充电服务,降低用户的充电焦虑,促进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
1.2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组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主要由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管理系统和智能电网等部分组成。
充电桩是直接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充电站则是集中设置多个充电桩的场所。
充电管理系统负责充电网络的监控、调度和计费等功能,而智能电网则为充电网络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能源优化。
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能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建设和运营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能源管理优化成为提升充电网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
2.1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能源管理现状目前,许多充电网络在能源管理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充电桩的布局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区充电桩过剩而其他地区充电桩不足;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部分充电桩长时间空闲;充电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缺乏有效的能源调度和优化策略。
2.2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面临的挑战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在能源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如何合理规划充电桩的布局,满足不同区域的充电需求;如何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如何实现充电过程中的能源优化,降低充电成本;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和政策环境,提高充电网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能源管理优化的策略与实践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能源管理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试论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
![试论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57930be69dc5022aaea0094.png)
试论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在分析电动机器的充电站分类基础上,提出充电引起电能质量问题,并重点分析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于今后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电网电能质量,充电站分类,谐波问题1 引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动汽车,其往往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企业在金融危机后正进入全面的能源转型期,全世界都已经认识到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潜力。
可以预计,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在未来城市中必不可少,通过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营能有效满足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清洁环保型电力能源的需求。
2 充电站分类概述2.1 第一类充电机在第一类充电机中,其结构主要是由斩波电路、不可控整流电路、工频变压器、滤波装置等组成。
分析这种充电机主要特点,其主要包括动态性能好、直流侧电压纹波小、需要采用体积较大的工频变压器,其主要的缺点则是存在过大的充电机谐波电流,不合适接入公用电网。
2.2 第二类充电机分析第二类充电机的结构组成,其主要包括三项不控整流、工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隔离DC-DC变换器,还有相关的滤波装置等。
这类型的主要特点则是,具有比较好的动态性能、较小的直流测电压纹波、为了具有较小的装置体积而采用高频隔离。
这种充电机具有低廉的价格,尽管存在相对较高的谐波含量,在消费者中接受度较广,则为主流的充电机。
2.3 第三类充电器分析第三类充电机的结构,其主要是由高频变压器隔离DC-DC 变换器、三相PWM整流器、以及相关的滤波装置。
其中,PWM整流技术在其整流侧采用,存在较低的谐波成分,较高的功率因数,能够满足5%以下的注入电网的电流总畸变率。
要想使得装置体积减小,还能采用高频隔离技术,还具备较高的变换效率,这种充电机具有技术上的一定优势,但是,生产成本由于采用PWM技术而大大增加,还难以较为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00a0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5.png)
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智能电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电网技术,它引入了通信、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力的调度和管理。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传统的电力系统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集中在煤电厂和燃气厂等大型能源发电企业,用输电线路将电力输送到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和企业。
这种电力系统存在着能源分散、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短缺等问题,也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2. 第二阶段:数字化电力系统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各种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断推进,数字化电力系统得以实现。
数字化电力系统具备实时监测、自动管理、故障自恢复等功能,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
3. 第三阶段: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基于数字化电力系统发展而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由传统电力系统演变而来的一种全新的电力网络技术。
智能电网具有智能化管理、高精度监测、高效节能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主要应用1. 智能监控智能电网技术能够通过智能传感器、监控系统等设备实现电力负荷、供电能力、故障信息等智能监控,从而及时预警发生的问题。
2. 智能调度智能电网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统和算法,实时调度电力负荷、调控电力供给,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电力储能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通过电力储能技术实现电力的高效存储,在不妨碍电网供应能力的前提下,让电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管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型能源的应用。
4.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需要大规模建设充电站。
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实现充电站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电力负荷预测、用电量预测等技术,保证充电站的用电量掌握在合理范围之内。
三、智能电网技术的挑战和未来1. 安全风险智能电网涉及到大量的电器设备和数据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安全风险会增加。
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双向互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710c0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也叫“电力高速公路”, 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 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 ±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 技术。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 的高压直流输电。
绿电交易
绿电是指生产过程中二氧 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的电 能。
将电能储存下来,具 它的核心思想在于:电动 有将裂缝自动愈合的 汽车和电网的互动 。 特点。
电网储能
V2G (Vehicle-to-grid)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 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 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 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1.2 智能电网涉及的8大板块
能源端
特高压
柔性直流电
即发电端,主要是 火电、核电、水电、 光伏、风电。
V2G 技术还使得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 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成为可能并实现。 通过 V2G 技术,可用电动汽车来储存 风力和太阳能发出的电能,再稳定送 入电网。
结论
4.结论
➢ 将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相结合的 V2G 技 术, 既解决了电动汽车大规 模发展带来的电网负荷压力, 又可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分布式储能 单元接入电网, 用于削峰填谷、旋转备用、新能源接入, 提高电网供 电灵活性、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 率, 延缓电网建设投资。
特拉华大学联合多个机构利用 单台汽车进行V2G的工程实现, 结果表明,电动汽车作为电网 的分布式”储能资源是可行的, 能够实现电网和用户的双赢。
3.2 国内外研究
国内研究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对 电动汽车V2G的研究显著增多。
电动汽车V2G的运营方式、管理模式、调度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对电动汽车V2G的实现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入网以及 V2G的成本,研究电动汽车V2G的控制方法和效益计算;针对电动汽车 V2G与新能源协调调度运行问题,证实V2G对平抑微电网功率波动,促 进新能源消纳的有益作用。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https://img.taocdn.com/s3/m/c7b5f3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在当今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协同发展正成为推动能源领域变革的关键力量。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其大规模普及为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巨大潜力;而智能电网则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手段,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当这两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时,将会为我们的能源未来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
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逐渐增加,充电时间不断缩短,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电动汽车作为日常出行的工具。
同时,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如购车补贴、免费充电设施建设等。
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大量电动汽车在同一时间充电可能会导致电网负荷的急剧增加,给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威胁;此外,电动汽车充电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也给电网的调度和规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智能电网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准确预测电力需求和负荷变化,从而实现电力的优化配置和灵活调度。
例如,智能电网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和电网的负荷情况,智能地控制充电时间和功率,实现错峰充电,减轻电网的压力;同时,智能电网还可以将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的储能设备,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在高峰时向电网放电,从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发展还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平衡和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灵活的储能和用电设备,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过剩时充电,在发电不足时放电,从而有效地平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此外,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协同发展还能够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创新。
电动汽车充电站现状与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站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8a41e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7.png)
电动汽车充电站现状与发展1.背景1.1.光伏发电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石油价格上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其中光伏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具有许多优势:来源丰富, 没有枯竭的危险;安全可靠,清洁无污染,能源质量高;资源分布广,无地域限制,城市可利用面积大,适合地形复杂地区;可就地发电供电,使用方便;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快等。
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太阳能将在21世纪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地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考虑到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的国家。
紧接着日本,德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进行技术开发,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大大推动了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对于光伏发电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设备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500MW,其中300〜350MW用于解决边远地区无电区的供电。
2020年将达到2000MW,为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⑴这些都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巨大优势。
光伏发电在价格上也在逐年下降。
总建设规模达28万千瓦的国家第二批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中,13个中标企业的价格均在1元/千瓦时以下,说明市场认同光伏发电产业具有巨大的空间。
欧洲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各国都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光伏并网相关研究。
美国能源部正在通过“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强光伏并网的整合,并对Sandia Nation Laboratories, Petra Solar South, Princeton Power, PVPowered Inc.等提供项目资金,开展光伏并网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技 术 研 发
T 1 嗍
0G N Y A D M R 娅 l
Vo . 9 . 2 2 1 1 No 9.01
的充电站 , 电过程 由智能 电网总部控 制监督 , 充 安全便 捷 。各
节约型社会的大势所趋。
2 分 析原 因
RF O 进行数据 的采集 与汇 总。各种 信息资料 与指令 均通过该
技术进行传递 , 制 中心收集 到信息后 , 控 便可 通过 智能 系统 ,
远程对充电站 进行 管 理监 控 , 发布 指令 , 并 如使 用者 身 份识 别、 信用 卡付款结算 、 充电开始及停止 等工作 。当充 电站充 电 设备发生故障而停 止工 作时 , 控制 中心可依 靠光 载无线 通信
3 2 负荷 管理 措 施 与储 能控 制 .
方面 , 剩余 电 力可 流入 电 网 , 在充 分 利用 太 阳能 资 源 的 同
时, 大大降低成本 。
4 结 语
通过上述 对城 市智 能 电 网和 电动 汽 车 充 电站 的工 作 分 析, 笔者认为 , 信息数据 的交 流通 讯在 电网与充 电站的联络 十
能监控 , 同时为改善 电网负荷特性 , 高 电网负荷率 , 提 实现 资源最优提供相应 方法与对 策。
关 键 词 : 能 电 网 ; 动 汽 车 ; 电站 智 电 充
di1 .99jin 1o —85 . 1 .90 l o:0 36/ .s .06 54 2 20 .2 s 0 0 引 言
况的控制等方 面。要 实现信 息 的有效传 递 , 电站 的电负 荷 充
稳定 , 不加重 电网负担 , 效储 能节能 , 有 所用 的方 式 与措施 等 都十分关键 。 同时 , 对于更方便 快捷的换 电模式 , 电站也 需要注 意避 充 开用 电高峰大批量充 电 , 使电池经久耐用。 太 阳能作 为新 能源 , 已被一些 国家加 以利用 , 建成 了太 阳 能充 电站 , 然而对于该新能源的开发 , 成本 的高昂仍是 阻碍其
掌 控 , 车 电池 的 充 电 时 间 可 选 择 在 夜 间 用 电低 谷 时 。并 且 汽
[ ] 冯冬青 , 1 赵洪蕊 , 王迎迎 . 电动 汽车充 电站智 能监控 管理 系统设 计[]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0 17 :69 6 1 J. 2 1( ) 11 —12 .
[ ] 中超群 , 2 王晓侃 , 忠 良. 孙 电动 汽车充 电站智 能监控 系统
—
问题 , 如超负 荷工 作 、 因机器 故 障出 现的 电量 过 度损 耗 等现
象 , 时 下 达 指 令 或 组 织 技 术 人 员进 行 维 修 , 免 电 能 意 外 损 及 避
1 5
耗 。而对于驾驶人员 , 在为汽车充 电时 , 也应 该遵守 充电站相
( 接第3 上 2页)
网接线的基础上 , 对配 电网的电能调 度与配置 、 运行 管理等 进 行有效地规划 , 明确 “ 三分 段 、 二联络 ” 的接线 原则 ; ②对 于 电 缆线路 , 明确 电缆 线路所 应用 的区域 , 居 民区与商 业 区 , 在 主 要以单环网作 为配电网的电缆网络主要接线形 式。
弃 了现有刚性电 网的某些缺点及劣势 , 具有 强大的信 息网络 , 经济与优化 , 更 具有 显著先进 性。 因此 , 文章 旨在研 究智
能 电网 的 控 制 下 , 电动 汽 车 充 电站 可 实现 实 时信 息通 讯 , 实现 电动 汽 车 的 充 电 和 换 电 , 且 对 充 电站 实 现 负荷 管 理 、 并 储
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 、 时共享 。 实
太阳能充电站的推广无法 回避成本 问题 , 从技术 上看 , 其 发电形式依靠光伏 发电系统与 自动化 计算机 系统 的结 合 。光 伏系统将 电力传输到充 电桩上 , 一方面可供 电动 汽车充 电 ; 另
一
充 电站基本结构 由快速充 电机 、 能蓄 电池 、 生蓄 电池 储 再 检修机 、 费控 制 系统 、 缆配 电系 、 房等组 成。需要 采用 计 线 机 无线数据传输系 统 , 现各个 单独充 电桩之 问 的数据连 通 与 实 覆盖 , 满足数 据信 息的传输 。 介 于对大多数用户 的现状考虑 , 电站更加 主打 “ 电为 充 换 主, 充电为辅 ” 的运 营模 式 。电动汽 车换 电池 的操作 十 分 简 单, 整个拆卸 旧电池 、 换上新 电池 的时间不过短 短几分 钟。其 次, 这些换下 的电池 由充 电站统一收集 , 安排下一 轮智能 充放 电, 以满足 以后 的需求 。
网控制 中心形成 了一张无 形 的联 系 网, 大量 的信 息数据 由此 传送 , 每一种信 息有其相应 的路径 , 且 不会 在传递过 程 中产 生 混乱 , 成信 息传 递不及 时和信息有误 等现象 。此外 , 造 智能 电
网对充 电站 的管理与控制也体现在对 其负荷 的管理与储能 情
系统联合控制 , 实现城市中全充电站联网,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充电站不只提供充 电模 式 , 更应 有相应 的换 电模 式 。所
谓换 电 , 是 花 更 短 的 时 间 为 电 动 汽 车 换 上 另 一 组 电 池 。对 就
为了实现充 电站 的信息互 通与联 网, 联 网技 术 的应用 互 十分关键。由于各充 电站分 布广 , 自动化 充 电条 件下 管理 且 人员有限 , 利用 网络控制 与管理 充 电站 的充 电基础 设备 十分 重要。各个充电站与控 制总 部相连 , 用光 载无线 通信 技术 利
于 用户 合 理 安排 用 电 以及 增 加 相应 节 电 意识 。
题, 只要信号覆盖 之处 , 指令 即可实 时下 达 , 输过 程 中的 问 传
题也能即可反馈 , 不必担忧故障带来 的电力供应不足等 问题 。 有了这一 覆盖范 围广 的信息 网络 , 各个 充 电站与智 能 电
1 城 市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现状 随着 电动汽车 的逐渐研制 、 开发和应用 , 能 电网的电动 智 汽车充 电站也应运而生 , 电动汽车产业 化已经逐步 展开 , 向 正 大众推广 。该类 电动汽 车充 电站可 以沿街 设置 , 由智能 电 网
普及 的 首 要 问 题 。 3 问题 的解 决措 施 及 方 法 3 1 充 电站 的信 息通 讯 与 充换 电模 式 .
息 通讯 联网 , 实现智 能 电网对充 电站 的负荷 管理 、 能控 制 , 储
并 且改善电网负荷特性 , 提高 电网负荷率 , 目前需研 究探讨 是
的 问题 。
关规 定 , 不违规操作 , 使机器 正常充放 电。驾驶者也更 应注 重
汽车电池 的循环利用性 , 不擅 自拆装损毁 电池 。
3 3 太 阳 能 充 电站 的发 展 .
类 信息通过光 载无 线交 换 机传 送到 智 能电 网 的电力 管理 中
心, 实现实时信息传递 。同时 , 通过 控制 中心 总部的信 息指令 由该交换器传递 到末 端充 电基础 设施 , 实现 各个分 部与 中心
技术 , 明故 障原 因, 查 检测异常情况 , 并及 时备 案 , 助排 除故 协 障 。通过互联 网导航 定位服 务 , 使用者 可 以方便 地找 到周边
无论在城市或郊 区, 拥有完善 的智能信 息网络 , 即使在找 到 使
于有 时间限制的驾驶 者 , 汽车充 电需 要花 费较长 时 间 , 于是 ,
换 电 的 方 式 更 受 欢迎 , 具 有 符 合 现 状 的现 实 价 值 。 同 时 , 更 对
于当前高油价的现状 , 随着 电动汽 车的出现 , 倡导低碳 与环保 的太阳能充电站也将 应运 而生 , 的推广 与普及 是未 来资 源 它
机运营商或 电信运营商都可提供极 为吸引人 的无 线充 电解 决 方案 , 励推广相关技术。通过 无线通讯 网络 , 电站与 控制 鼓 充
中心之 间便可顺 利完成 连接 , 现数据 传输与 信息 的对 接 以 实 及指令下达等 , 十分方便快捷 。基于该无 线设施 , 电站 的建 充
稳定性 。同时 , 各类信 息技术 的有 效结 合 、 有效 监控 、 息全 信
参考文献 :
1要把握错峰效 应 , ) 即错开 电力 系统 中各部 分可 能 出现 最大负荷的时间 , 电力系统网络 的规模 足够大与 宽广 , 求 确保 每一电力支路与控 制 中心 相连 。这样 , 整个 电力 网络 系统 中 电力容量便可被均衡 利用到各 处 , 削峰填谷。 2 对于 电动汽 车充 电站 , ) 因其 电池充 电 的时问 可以 自由
分重要。而实时的信息传递 、 指令下 达 , 是城市智 能 电网对 又 电动汽车充电站 的工作 正常进行 的控 制与保 证 , 使充 电站 实 现全 自动化及 智能化。当然 , 保证 网络通畅 的同时 , 也应 注重 充 电站负荷管理 , 建立相应 的储 能节能措施 , 进一 步改善 智能 电网的负荷特性 , 提倡 资源的节 约与环境 的保 护。
3 对工作人员及驾驶人倡导节 电意识也 十分重 要。控制 ) 中心人 员监控着充 电站 的一切工 作 , 时发 现充 电站 出现的 及
动汽车充电站智 能 网关研 究 与设 计 [] 电气应 用, 1 J. 0 2 1
( )7 —7 . 8 :4 6
[] 李璨 , 4 杭乃善 , 陈光会 , . 能 电网 中电动 汽 车充 电站 等 智 的谐波抑制方法研 究[ ] 电网与 清洁 能源 ,0 2 2 : 1 J. 2 1 ( ) 1
身在何处 , 能连线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此 外 , 也 无线 充 电站解 决方案能有效利 用无线 网络 , 不会 对系 统造成 负担 , 因此 ,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