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https://img.taocdn.com/s3/m/0759df35a76e58fafab003c9.png)
群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谈辉荣学生:时间:2014年月日内容(课题):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教学目的1、认识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知道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3、掌握原子结构及内部各粒子的意义;4、知道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重难点1、模型与符号的作用与意义;2、原子结构;3、元素、同位素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作用:(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2)模型可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1、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地球仪、细胞模型)2、模型类型:2、一幅图、一张表、一个计算机图像、一条曲线3、表示一个复杂的过程(水的三态变化模型、化学反应模型)4、数学公式(二)符号符号的作用和意义: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如交通标志符号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电流表用同一个符号表示。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不同的国家用统一的字母t表示时间这个量。
针对训练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______A.地球仪;B.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O2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你知道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吗?4、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二)原子1、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6ea73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0.png)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一、模型与符号原子和分子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分子间还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4、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6、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 CaCO3等7、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 H2O 、二氧化碳 C、氮气 N2 、氢气 H2 、二氧化硫 S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氧气 O2 、酒精C2H5OH等8、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9、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10、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同素异形体)11、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1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13、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14、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也有原子直接构成等等15、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八下期末复习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综合练习
![八下期末复习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2aaf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f.png)
期末复习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综合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P-31 Cl-35.5Ca-40 S-3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④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⑤原子不能独立存在.从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只有①B.①⑤C.②③④D.全部2、我国制造的“人造太阳”是用A原子(含1个质子和2个中子)和D原子(含3个质子)聚变生成E原子(含2个质子),获得大量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B.A元素的名称是氢C.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 D.E元素可用He表示3、人们常用形象的图式来描述物质世界。
例如:水的电解可表示为如图所示。
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种类D.分子的种类4、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表示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可用AZ X符号表示。
据报道钬元素的原子16667Ho可有效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32 B.67 C.99 D.165、“臭氧(O3)层空洞”是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是金属单质B.臭氧是混合物C.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D.臭氧由3个氧元素组成6、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H3+离子和H3分子,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H3+和H3都含有氢元素B.H3是化合物C.一个H3+中含有2个电子D.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7、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N60和N2性质完全相同C、一个N60分子中有30个N2分子D、N60和N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8、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随即会对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沸点为12.30C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中考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32373acc22bcd127ff0c88.png)
【例2】 (2016,荆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分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判断。
【例3】 (2016,齐齐哈尔)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 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C )
【分析】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分为单质 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叫化合物。
【例4】 (2016,昆明)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 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4)④中的“酸”_H__C_l。
6.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B、
C、D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B )
A.AC
B.AD
C.A2D
D.B2D3
【解析】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
价的代数和为零”即可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故选B
4.(2016,黔东南州)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D )
A.2Fe3+:两个亚铁离子 B.C+u2 :一个铜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C.2H:两个氢元素 D.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解析】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Fe3+中的“2”表示铁 离子的个数为 2,故 A 错误;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 的数值,C+u2 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 B 错误;标在元素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086d59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d.png)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1. 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放射性核和电子的球体。
原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ans(希腊字母安斯),其中 a 表示原子核,n 表示电子层数,s 表示外层电子,p 表示内层电子。
2. 分子模型: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两个带有不同原子的球体。
分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a 表示原子核,c 表示碳原子,h 表示氢原子。
3. 颗粒模型:颗粒是流体或固体物质在空间中的离散点,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的圆形或椭圆形。
颗粒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p(希腊字母普),其中 x 和 y 表示颗粒的坐标,r 表示颗粒的大小。
4. 细胞模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细胞器和分子。
细胞器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细胞器,a 表示细胞膜,c 表示细胞质,h 表示细胞核。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f332a3f524ccbff12184f5.png)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m 个A 原子和n 个B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2个H 原子构成;1个O 2分子由2个O 原子构成;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
五、 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aa1de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8.png)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e4c2a298e45c3b3566ec8b7a.png)
五、化学变化的本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重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分子构成的物质)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距离
分子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水的电解
通电
重新组合
水
氢氧
分
原原
子
子子
氧
氢
分
分
子
子
1、分子由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水的电解
通电
重新组合
水
氢氧
分
原原
子
子子
氧
氢
分
分
子
子
2、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水的电解
通电
重新组合
水
氢氧
分
原原
子
子子
氧
氢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如何用模型表示水分子?
用蓝球表示氢原子
用黄球表示氧原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 和2的氢原子构成的。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氢分子
水分子 氧分子
蓝色代表氧原子 黑色代表碳原子 棕色代表氮原子 黄色代表硫原子 涉及几种原子,各分子中分别有几个原子?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启示:1、分子、原子都很小
物质微观粒子模型
判断:
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
八年级下科学_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
![八年级下科学_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5c5605b52acfc789ebc9a4.png)
A .B .C .D .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易错题)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下列选项属于模型的是 ( )A 、H 2OB 、表示方向的指向标C 、电流ID 、沙盘中的校园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2.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若 以●表示氩原子,则氩气是以下列何种形式存在? ( )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有一密封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 ( )5.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6.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7.水、一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都含有 ( )A 、氧气B 、氧原子C 、氧分子D 、氧元素8.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元素B 、氧原子C 、氧离子D 、氧分子9.请你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10.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馒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 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加压 A B C D氧化汞 汞 氧气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1.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互为同位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2.氧元素和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电子数不同B .原子核数不同C .质子数不同D .前者带电,后者不带电3.当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所发生变化的是( )A .质子数少了B .中子数少了C .电子数少了D .核电荷数多了4.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5.核内有n 个质子,核外有(n -3)个电子的微粒是 ( )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6.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射出一些粒子。
提优三.A班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提优三.A班粒子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3adcf386680203d8ce2f244f.png)
双休日辅导资料三《粒子的模型与符号》A班一、选择题1、有一密闭容器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密闭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解析】B2、马铃薯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式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解析】A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C4、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意图是()【解析】D5、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
它是由26个氨基酸分子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D.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混和物【解析】A6、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解析】C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 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中子的个数 ⑤氢的同位素有4个 ⑥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⑥ D .④⑤⑥ 【解析】C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能保持物理性质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在结构上还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8、对Mg 和Mg 2+认识不正确的是 ( )是同一种元素和、+2Mg Mg A 化合价不同与、+2Mg Mg B 多两个质子比、+2Mg Mg C 多两个电子比、+2Mg Mg D 【解析】C9、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 4是由O 2组成的混合物 B .O 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C .1个O 4分子由2个O 2分子构成D .O 2、O 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解析】D10、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解析】B11、有①氧气;②碘;③金刚石;④水;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氧气;⑧磷,8种物质。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件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8d09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c.png)
微粒模型的分类
微粒模型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 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 类方式
4. 分子-离子模型:分子-离子模型是指 由分子和离子组成的微粒。
3. 离子模型:离子模型是指由带电的原 子或分子组成的微粒。
1. 分子模型:分子模型是指由两个或多 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微粒。
2. 原子模型:原子模型是指由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组成的微粒。
03
抽象图形表示
抽象图形表示则使用更为抽象的符号或图示来表示晶体结构,例如用箭
头、线条或符号来表示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键合、配位等相互作用。
晶体模型的符号
点阵符号
点阵符号是晶体模型中的一种常用符号,它由点阵、晶轴和晶胞三个基本元素 组成。点阵表示原子或分子的排列规律,晶轴表示晶体的对称性,晶胞则表示 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分子模型的概念
01
分子模型是用来表示分子结构和 化学反应的模型,通常由球棍、 棒状、片状等不同形状的微粒组 成。
02
分子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分子的 三维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化 学反应的机理。
分子模型的符号
分子模型的符号通常由化学式和短线 组成,短线表示化学键,化学式表示 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原子核由 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模型的符号
01
02
03
元素符号
用于表示元素的符号,例 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 氧元素
原子序数
用于表示原子核中的质子 数,例如H的原子序数是1 ,O的原子序数是8
电荷数
用于表示原子核中的质子 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例 如H的电荷数是+1,O的 电荷数是-2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45页PPT文档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45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e69ea4459eef8c75fbfb366.png)
例题3: “9.11事件发生不久,在美国又出
现了炭疽病。次病是一种有炭疽热杆菌引发 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25%至60%。其 化学式为
C17H18N3O3 。它由_4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 子中含有_4_1_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 31其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1,5.元4%素间的质 量比是____3_4_:_3.:7:8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
= 14 =18%
NH4HCO3 79
结论: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 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100%
三、可以计算出一定质量的某物质中
元素的质量
例如:计算36克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解:氢元素的质量=36 × 2H =36 × 2
(mH)
=4克 H2O
表示氯原子做了下列一些表示该反应的模型,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
=
B+
=
C
+=
+
D
+=
+
四氧化三铁中,铁与氧两种元素的 质量比_2_1_:_8__
元素的种类:共110多种
1、元素的存在状态:
游离态: 存在单质中
化合态 存在化合物中
2、元素
金属元素:用“钅”作偏旁
稀有元素 非金属元素
固体:用“石”作偏 液旁体:用“氵”作偏 旁 气体:用“气”作偏
+1 +7 -2 +1 +6 -2
KMnO4 K2MnO4
注意:标化合价的方式是写在该元素符号的 正上方,正或负在前,数字在后。
化学式定义: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753cd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a.png)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粒子是微观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和符号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学中,粒子可以通过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即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在粒子的模型中,常用的有质点模型、波包模型和场论模型等。
其中,场论模型认为粒子实际上是场的激发态,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
在符号上,粒子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如电子用符号e表示,中子用符号n表示,光子用符号γ表示等等。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是研究物质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于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些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件--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件--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c5c9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3.png)
[解析] 图①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图②的变化过程中有新分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也是这种情况
结论
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不同数量的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不同的分子
不同种原子以不同的原子数量可以结合成不同的分子
总结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特别提醒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不变,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解题通法巧解化学微观示意图题
此类试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图示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另一种是利用示意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图中一般单个球表示原子,如 “ ”“ ”“ ”等;多个球连在一起表示分子,如“ ”“ ”等。图中若只有一种微粒,则属于纯净物,如图1所示;若有多种微粒,则属于混合物,如图2所示。
原子
[解析] 由图②、图③可知,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3)图②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混合物
[解析] 图②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e69f4fcba45177232e60a252.png)
高度概括成抽象
1、电解水生成了新的物质,该过程是 一个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过程。
2、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 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该过程说明 分子可分,也就意味着分子由比分子 更小的微粒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 微粒我们称之为原子(atom)。
我们用模型来表示原子构成分子。
水分子模型
水的电解
分析下表:在一个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 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原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17
20
17
铁原子
26
26
30
26
▪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 构成。
▪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元素和同位素
同种原子其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以及中子 数都是一定的。而不同原子中其核外电子数和原子 核内质子数肯定不同,中子数可能不同。为了分类
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element)。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原子核内所带的电荷数
细胞分裂、分化过程
一幅图
一条曲线
一段动画
物质
铅 铜 纯铁
密度/Kg.m-3
11.3×103 8.9×103 7.9×103
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优选.)
![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f23de52cbceb19e8b9f6ba93.png)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1)定义: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方法。
(2)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3、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质子:带正电荷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不带电荷注:(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区分原子和元素;(3)在一个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等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元素和原子的区别2、元素的分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注:稀有元素: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ecc6422bbd64783e09122b63.png)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化学式1.氮气2.硫3.液态氧4.银N2 S O2 Ag5.氯气6.单质氢7.金刚石8.氩气Cl2 H2 C Ar9.氖气 10.氦气 11.水 12.干冰Ne He H2O CO213.二氧化硫 14.三氧化硫 15.五氧化二磷 16.二氧化氮SO2 SO3 P2O5 NO217.四氧化三铁 18.四氯化碳 19.氯化亚铁 20.硫化锌Fe3O4 CCl4 FeCl2 ZnS 21.氢氧化钠 22.硫酸铝 23.碳酸氢铵 24.碳酸钙NaOH Al2(SO4)3 NH4HCO3 CaCO3 25.硝酸锌 26.氯化铵 27.氯化钾 28.氧化铜Zn(NO3)2 NH4Cl KCl CuO29.氯化氢 30.碳酸钾 31.硝酸银 32.硫化钠HCl K2CO3 AgNO3 Na2S 33.氧化铝 34.碳酸钠 35.氯化铝 36.氯化锌Al2O3 Na2CO3 AlCl3 ZnCl2 37.氯化钡 38.氯化铁 39.氧化亚铁 40.硫化钾BaCl2 FeCl3 FeO K2S41.氢氧化钙 42.硫酸锌 43.氧化钠 44.氯化氢Ca(OH)2 ZnSO4 Na2O HCl45.氧化铝 46.氧化钙 47.硫酸铜 48.硫酸铵Al2O3 CaO CuSO4 (NH4)2SO4 49.硫化氢 50.氯化镁 51.氧化铁 52.氧化钡H2S MgCl2 Fe2O3 BaO53.硫化锌 54.氯化钙 55.氯化钡 56.氧化铜ZnS CaCl2 BaCl2 CuO57.氧化钾 58.硫化镁 59.氧化钙 60.氧化镁K2O MgS CaO MgO61.氯化亚铁 62.氢氧化钾 63.氢氧化铝 64.碳酸铵FeCl2 KOH Al(OH)3 (NH4)2CO3 65.硫酸 66.硫酸铜 67.盐酸 68.氢氧化钡H2SO4 CuSO4 HCl Ba(OH)2 69.硝酸铵 70.碳酸氢钠 71.熟石灰 72.石灰石NH4NO3 NaHCO3 Ca(OH)2 CaCO3 73.硫酸钠 74.硫酸氢钠 75.亚硫酸钠 76.亚硫酸Na2SO4 NaHSO4 Na2SO3 H2SO3 77.硫酸钾 78.硫酸镁 79硫酸亚铁 80.硝酸镁K2SO4 MgSO4 FeSO4 Mg(NO3)2 81.硝酸铝 82.硝酸钾 83.硝酸钡 84.硝酸铵Al(NO3)3 KNO3 Ba(NO3)2 NH4NO3 85.碳酸镁 86.碳酸铝 87.磷酸钠 88.磷酸钾MgCO3 Al2(C03)3 Na3PO4 K3PO4 89.磷酸钙 90.磷酸铁 91.亚硫酸钙 92.氢氧化铁Ca3(PO4)2 FePO4 CaSO3 Fe(OH)3 93.氢氧化锌 94.氢氧化镁 95.生石灰 96.臭氧Zn(OH)2 Mg(OH)2 CaO O397.碘化银 98.溴化钡 99.硝酸银 100.氯酸钾AgI BaBr2 AgNO3 KClO3▊化学反应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CO + O2 点燃 CO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MnO2催化)2H2O+O2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OH)2 + CO2 =CaCO3↓ + H2O(复分解)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测试卷(B)(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学号姓名得分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N 14;O 16;Ca 40;H 1;Na 23;Fe 56;S 3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 核外电子数C 核内中子数D 核内质子数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H2B O2C HD H2O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同位素②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单质③金刚石、石墨是碳的两种元素④金刚石、石墨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A 只有④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D 只有③④5、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 +3B +4C +5D +66、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纯净物B 一定是混合物C 一定是单质D 一定不是化合物7、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大致相对原子质量B 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M+NC 若碳原子质量为W克,此原子的质量为(M+N)W克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9、“2O2”表示()A 两个氧原子B 两个氧分子C 两个氧元素D 4个氧原子10、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佛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A ①③B ①②⑤C ④⑤⑥D ③⑤11、我国在1993年成功地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 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C 这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D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2、下列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 HB H2C 2HD H2O13、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Na2SO4B AlOC ZnCl2D K2O14、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A HFB H2OC NH3D NH2-1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 I2O4B I(IO3)3C AgID I2O516、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已知α—氨基乙酸(H2NCH2COOH)是某天然蛋白质大分子水解后的产物之一,则α—氨基乙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是()A 2∶1B 1∶1C 12∶7D 6∶717、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 MCl2B MCl3C M2Cl3D MCl18、元素X、Y可组成两种化合物A和B,在A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B中X的质量分数为4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2,则B的化学式为()A XYB X2YC XY3D X3Y19、在下列各组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A K2MnO4KMnO4MnO2MnB KMnO4K2MnO4MnCl2MnO2C KMnO4K2MnO4MnO(OH)2MnCl2D MnO2MnCl2Mn KMnO420、在一石灰石样品其中混有一些不含钙元素的杂质,经分析其中含碳酸钙(CaCO3)90%,则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A 40%B 3.6%C 36%D 0.4%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39分)2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例如:铁由构成,水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22、⑴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镁原子4个氯化氢分子⑵将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写在横线上:2Hg 2SO3N2SO42-+2Cu⑶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原子团下方用短线划出来,并填写原子团的名称及化合价:Fe(OH)3NH4ClCaCO3KNO323、我国每年有5万吨以上酱油出口欧盟,为国家创汇上千万美元。
但如果用添加盐酸的办法加速酱油生产,会导致产品中氯丙醇的含量偏高,影响人体健康。
若氯丙醇的化学式为:则该氯丙醇由种元素组成,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
24、3416S2-微粒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25、由元素R和氢元素、氧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为H2RO4,则R的化合价为。
如果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原子中有16个中子,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26、由元素A和元素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AB,该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共有15个电子;A 和B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A2B5每个分子中共有54个电子,试推断A原子的质子数为,B原子质子数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27、⑴某三价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⑵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若其中B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 元素的化合价为。
⑶元素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RO中含氧53.33%,那么相对分子质量为76,含氧为63.15%的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8、某物质化学式为H n RO2n-1,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的化合价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有下列三种固体混合物:⑴Na2O2(过氧化钠)、NaOH的混合物,其中Na的质量分数是58%;⑵FeSO4和Fe2(SO4)3(硫酸铁)的混合物,其中Fe的质量分数是31%;⑶Na2S、Na2SO3(亚硫酸钠)和Na2SO4(硫酸钠)的混合物,其中S的质量分数是25.6%。
则固体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一组是,为%;其次的一组是,为%;最低的一组是,为%。
30、有12克赤铁矿的样品,经化验测定其中含Fe5.88克,则此赤铁矿中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设计、探究题(21分)30、(9分)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
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
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⑴氢化物的易燃性:第2周期>>H2O>HF;第3周期SiH4>PH3>>。
⑵化合物毒性:PH3>NH3;H2S (填>、<或=,下同)H2O;CS2CO2;CCl4>CF4,于是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⑶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应界于其间。
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
⑷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A毒性B沸点C易燃性D水溶性E颜色31、(4分)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结构性质变化32、(8分)蛋白质的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蛋氨酸(化学式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 = ;⑵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⑶合格奶粉每100克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克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克;现测定某奶粉每100克中含有氮元素0.5克。
则这种奶粉属于(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第一章(B)1、D;2、C;3、C;4、B;5、C;6、D;7、B;8、B;9、B;10、A;11、B;12、C;13、B;14、D;15、C;16、C;17、B;18、C;19、C;20、C;21、铁原子,水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22、⑴2Mg,4HCl;⑵2个汞原子,2个三氧化硫分子,2个氮原子构成一个氮分子,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⑶氢氧根-1,铵根+1,碳酸根-2,硝酸根-1;23、4,碳、氢、氧、氯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6∶1∶2;24、16,18,18;25、+6,32,S;26、7,8,NO,N2O5;27、⑴56;⑵AB3,3n;⑶N2O3;28、+(3n-2),M-33n+16;29、⑵,46,⑴,40.3,⑶,37.6;30、70%;31⑴CH4,NH3,H2S,HCl;⑵>,>;⑶CFCl3(或CF3Cl);⑷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32、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结构:一个氧(氢)气分子是由两个氧(氢)原子构成;性质: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变化: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33、⑴60∶11∶32∶14∶32;⑵9.40%;⑶2.88,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