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训国培计划方案
卓越教师培训国培计划方案一、项目简介卓越教师培训国培计划是由教育部主办,旨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卓越的教育教学人才,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该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以及各类学科和专业。
二、培训内容1. 教学理论与方法: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教学方法与技能等相关课程,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 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立各类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3. 教育教学信息化: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技能。
4. 教育教学管理与领导力:开设教育管理、领导力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管理和领导能力,增强教师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三、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设各类教育教学相关课程,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培训。
2. 线下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专业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指导,帮助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
3. 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应用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评估与认证1. 培训成果评估:设立培训成果评估机制,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估,评定培训成果和效果。
2. 认证证书发放:对培训成绩合格的教师颁发国家认可的卓越教师培训证书,认定其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项目组织机构,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2. 培训阶段:组织开展线上和线下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指导,进行教学实践。
3. 评估认证阶段: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认证,颁发卓越教师培训证书。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教育部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卓越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的实施。
2. 师资保障: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和资深教育教学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3. 资源保障: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支持培训活动的开展。
七、预期效果1.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训一批卓越的教育教学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师厅[20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并经网上公示,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等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工作,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项目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在招生选拔、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改革项目顺利实施。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为契机,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要加强对改革项目承担高校的指导,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并对参与改革项目的中小学在办学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教育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改革项目的指导、咨询服务等。
实行改革项目承担高校动态调整机制,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对实施成效显著的,予以相关倾斜支持;对检查不合格的,将取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资格。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一、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培养计划2 北京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3 东北师范大学基于协同、追求融合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4 西南大学“三段五级”UGIS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实践5 华中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6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建设7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8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9 浙江师范大学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10 南京师范大学地方高师本硕贯通教师教育模式探索11 福建师范大学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中学卓越教师培养新路径12 江苏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13 西北师范大学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14 湖南师范大学4+2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5 河北师范大学实践型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6 山东师范大学实践取向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17 安徽师范大学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18 云南师范大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9 哈尔滨师范大学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20 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师教科一体化培养21 四川师范大学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22 河南大学以国家级示范项目为依托的中部地区卓越中学教师“三市百校千导计划”改革实践23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4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中学高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25 山西师范大学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东北师范大学全科型精英式未来小学教育家培养的理论与实践2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探索3 天津师范大学“U-G-S”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多能型、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4 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6 杭州师范大学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7 大连大学“1+X”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8 重庆师范大学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9 南通大学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多科性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10 临沂大学“校地联盟”协同培养农村小学卓越教师新模式探索11 哈尔滨学院协作共同体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诉求12 吉林师范大学“全科发展,学有专长”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设计13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4 内蒙古科技大学构建民族地区“三位一体”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15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16 楚雄师范学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7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18 青海师范大学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19 海南师范大学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20 合肥师范学院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三、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南京师范大学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2 浙江师范大学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3 北京师范大学“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4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5 华中师范大学中澳合作办学:国际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探索6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7 长沙师范学院“2+4”模式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8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9 西北师范大学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10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六P式素养结构模型”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计划12 沈阳师范大学贯通式“三性合一”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1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训一体,全称能力递进”多方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14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建设15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16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两校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17 广西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实践18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19 山东女子学院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实践20 西南大学“三级立体大课堂”卓越幼儿园教师行动计划四、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同济大学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师资“四位一体”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师资的改革与实践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企-校”协同育人、“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5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6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实交替式”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7 湖北工业大学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8 河南科技学院农科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9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基于“TLD-T”理念的美术与设计类卓越中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卓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10 湖南师范大学探索五、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探索2 重庆师范大学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3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4 郑州师范学院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5 泉州师范学院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陕教〔2024〕31号•【施行日期】2024.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推动全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通过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全省教师教育资源,创新师范生培养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二、工作目标经过3到5年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基本确立。
到2035年,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千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具体举措(一)加强师德养成教育。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四个服务”和“六个要”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程。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一、选拔1.选拔标准:基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潜力,选择对学生有积极影响力,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拥有较强领导能力的教师。
2.选拔程序:通过教师提名、学校内部初审和面试等环节,确定入选教师。
二、培养1.专业发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2.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课程,培养教师具备科研能力,促进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3.国内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研讨会、学术会议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国际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际研讨会、学术交流项目等,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全球化教学能力。
5.教育实践:安排教师参与学校教学项目,提供实际的教学机会,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支持1.导师制度:为每位教师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2.资源支持: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如图书、教学设备等,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3.科研支持: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促进他们进行教育研究,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4.职业发展:组织职业发展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政策和新知识,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
四、激励1.奖励机制:设立卓越教师奖励,对在教学、科研和校园建设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2.晋升机制:为教师建立晋升制度,根据其教学成果和专业发展情况,提供晋升的机会和渠道。
3.荣誉称号:授予卓越教师荣誉称号,增加其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激励他们在教育领域起到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个培养方案。
该计划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持,通过激励和表彰优秀教师,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工程人才而设立的一项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优化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工程人才,提高我国工程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3.加强工程教育与产业、社会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社会的融合,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2.加强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和完善工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工程教育与产业、社会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社会的融合。
通过实施该计划,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工程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
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为实施好卓越计划,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
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战略举措。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
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主要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
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为实施好卓越计划,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
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战略举措。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
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主要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一、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2 北京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3 东北师范大学基于协同、追求融合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4 西南大学“三段五级”UGIS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实践5 华中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6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建设7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8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9 浙江师范大学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10 南京师范大学地方高师本硕贯通教师教育模式探索11 福建师范大学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新路径12 江苏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13 西北师范大学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14 湖南师范大学4+2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5 河北师范大学实践型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6 山东师范大学实践取向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17 安徽师范大学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项目18 云南师范大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9 哈尔滨师范大学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20 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师教科一体化培养21 四川师范大学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22 河南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23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4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中学高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25 山西师范大学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东北师范大学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2 首都师范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探索3 天津师范大学“U-G-S”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多能型、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4 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5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6 杭州师范大学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7 大连大学“1+X”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8 重庆师范大学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9 南通大学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多科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10 临沂大学“校地联盟”协同培养农村小学卓越教师新模式的探索11 哈尔滨学院协作共同体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诉求12 吉林师范大学“全科发展,学有专长”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设计13 华南师范大学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4 内蒙古科技大学构建民族地区“三位一体”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15 贵州师范大学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项目16 楚雄师范学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7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18 青海师范大学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19 海南师范大学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20 合肥师范学院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三、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南京师范大学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2 浙江师范大学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3 北京师范大学“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研究4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项目5 华中师范大学中澳合作办学——国际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探索6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7 长沙师范学院实施“2+4”模式,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8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研究9 西北师范大学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10 江西师范大学基于“六P式素养结构模型”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计划12 沈阳师范大学贯通式“三性合一”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计划13 福建幼儿师范高“教学研训一体,全程能力递进”多方等专科学校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14 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建设15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16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两校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17 广西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实践18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职前职后融通的“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19 山东女子学院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 西南大学“三级立体大课堂”卓越幼儿园教师行动计划四、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同济大学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师资“四位一体”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师资的改革与实践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企-校”协同育人、“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5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6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实交替式”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7 湖北工业大学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8 河南科技学院农科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9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基于“TLD-T”理念的美术与设计类卓越中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10 湖南师范大学卓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五、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研究2 重庆师范大学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3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4 郑州师范学院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5 泉州师范学院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教育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不足。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提升教育质量,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本文将针对该计划提出以下意见。
首先,完善培养计划的内容和标准。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必须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以确保培养出的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计划应该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还应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
其次,加强卓越教师的选拔和评价机制。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该建立起严格、科学的选拔机制,确保选拔出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潜力和教育背景。
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根据教师的学术成果、教学质量、师德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三,加大教师培养计划的投入力度。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培养出的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部应该加大对教师培养计划的资金支持,提供优质的师资、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同时加强与各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为培养卓越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加强卓越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卓越教师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意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建立起健全的培训机制和发展体系,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教育部可以组织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最后,加强卓越教师的激励政策和待遇保障。
卓越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贡献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回报。
教育部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卓越教师激励政策,包括薪酬待遇、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的回报,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并激发卓越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而设立的。
该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推动工程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师,提升我国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水平。
二、计划实施的原则和基本内容1.原则:(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领导能力等;(3)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注重国际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国合作能力。
2.基本内容:(1)工程教育课程设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建设;(2)建立导师制度,由优秀的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3)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制造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5)开展专业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6)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7)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国合作能力。
三、计划的实施步骤1.制定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文件,明确计划的目标、实施原则和基本内容;2.通过招生渠道筛选优秀的学生,建立专门的招生团队,并进行系统的选拔和培训;3.加强课程设置,结合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4.建立导师制度,招聘优秀的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并进行导师培训和评价体系建设;5.组织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活动,设置相关项目和实践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6.组织专业竞赛活动,加强与有关竞赛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供竞赛指导和资源支持;7.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和工程实践,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8.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海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支持名校培养名师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支持名校培养名师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时政)》2023年第09期教育部近期发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23〕5号),《意见》明确,从2023年起,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推免或面向在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招收“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专业学习的同时,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为中小学培养一批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以下为《意见》全文及相关解读。
一、目标任务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二、选拔与培养(一)选拔方式1.推免选拔。
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国优计划”培养高校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
2.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二)培养模式“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實践,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支持“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已公布1500字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已公布1500字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该计划旨在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思想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一、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领导1. 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领导带头,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教育研究机构、高校代表参与,负责计划的组织推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督等工作。
2. 资金保障:加大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资金投入,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内容和方式1.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培养学科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
2. 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培养,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教育实习、研究项目等实践活动。
3. 培养内容:注重培养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理念。
三、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学资源建设1. 建设优质教材:组织专家编写一批优质教材,满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学需求。
鼓励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加强教材研发工作,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
四、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监督1. 制定评估机制:建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估。
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和调整计划的依据。
2. 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管: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卓越教师培养过程的监管,确保培养计划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
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2.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3. 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4. 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作为国家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教育部一直致力于提升国家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部于近年推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计划旨在培养一支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学技能熟练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教学水平和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优秀青年教师,以及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通过提供奖学金、派遣赴名校深造、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力求培养出一批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卓越教师。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选拔和评审程序,从全国范围内挑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他们经济和资源的支持,使他们有机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学术成果的产出。
其次,教育部将组织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教育界专家来授课和指导,为这些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再次,教育部还将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优秀教师的培养和涌现将为学校注入新鲜的教学力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可以为教育系统注入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提升全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
在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教育部将会注重突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强调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倡导教师们积极参与教育和创新。
同时,也将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已公布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已公布1500字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该计划旨在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以下是有关该计划的意见:一、确立培养目标1.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专业精深的教师队伍,满足实际教育需求。
2.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职业素养的教师,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3. 培养一流的教育研究人才,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推进培养模式创新1. 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培养。
2.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教育专家。
3. 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三、优化培养资源配置1. 加大对教师教育基地的建设投入,提升办学水平。
2. 注重高校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发展。
3. 鼓励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拓宽教师教育实践渠道。
四、完善师范生选拔机制1. 探索高水平师范类院校复试改革,增加面试环节,综合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2. 加强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应对教育工作的心理素质。
3. 鼓励引导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报考教师类专业,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加强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1. 建立教师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制定评估标准,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2. 追踪教师培养的学生毕业去向和就业情况,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六、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1. 提高教师培训机构的质量和水平,丰富培训内容,灵活开展培训形式。
2. 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机会。
3.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体系,确保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
七、加强教师待遇保障1. 提高教师薪酬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发挥其专业水平。
2. 完善教师评职评级制度,对优秀教师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什么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师也需要紧随时代步伐大胆创新教育教学
方式,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也要具备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但不同阶段的学生
具有不同特点,不同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共性也有区别,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特
点加强不同阶段教师能力的建设和培养,是关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十年前,为了推动我国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师队伍培养水平,教育部
组织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该计划分别包括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25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20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项目20项,卓越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培养项目10项以及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项目5项,合计为80个项目。
但有
些院校是覆盖2个项目,因此该计划实际共覆盖了62所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
学等高校同时申报并通过了卓越中学教师和卓越小学教师2个培养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同时申报并
通过了卓越中学教师和卓越幼儿园教师2个培养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同时申报并通过了卓越中学教师和卓越中等职业教育教师2个
培养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同时申报并通过了卓越中学教师和卓越特殊教育教师2
个培养项目,重庆师范大学同时申报并通过了卓越小学教师和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2个培养项目;
这些覆盖了2个培养项目的高校都是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师范类院校,希望
成为教师的考生可以优先考虑。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材料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材料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背景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需要工程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
但近年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满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工程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希望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施“卓越计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
同时,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引导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2、“卓越计划”推出的过程为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就实施“卓越计划”分别于9月17日和10月15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召开的“卓越计划”相关院校的研讨会。
10月30日,教育部理工处下发《关于各有关学校提交卓越计划初步方案的通知》,让部分学校制定提交“卓越计划”工作方案,教育部组织行业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月10日全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卓越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1.引言1.1 概述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政府为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而实施的重要项目。
该计划旨在引导高校加强对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
这一计划的推行对于我国的工程教育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高校学科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深入的开展。
通过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工程师人才,该计划不仅提高了我国工程领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也为工程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计划还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产学研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工程师。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高校学科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个学科专业作为该计划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培养出的工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学科专业应当根据国家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技术进步的能力。
总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给高校学科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学科专业应积极拥抱这一计划,加强改革创新,在培养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高校学科专业的角色和影响。
以下是各部分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将介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该计划的起源和发展,并解释为什么该计划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探讨该计划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它对高校学科专业的要求。
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高校学科专业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我们将介绍该计划对高校学科专业的要求和期望,并探讨高校学科专业在提供优质工程师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导读:本文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考研频道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1.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
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2.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3. 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4. 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5.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
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三、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1. 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
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制定培
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
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
2. 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
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强化招生就业环节
1. 推进多元化招生选拔改革。
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
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
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
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
2. 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
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
建立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
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 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
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采取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
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
2. 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
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
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
3. 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
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
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
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
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
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
师制”。
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探索教育实践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
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
5. 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
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卓越教师培养标准,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情况,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六、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1. 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
高校整合优化教师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足配齐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
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卓越教师培养工作。
2. 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于1年。
通过开展国内专项培训、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七、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保障
1. 成立组织管理机构。
教育部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
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联合地方政府、中小学就卓越计划相应改革项目提交申报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教育部研究确定计划实施高校。
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
专家委员会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
2. 加强政策保障。
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在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对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安排推免名额时统筹给予支持;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在专业学位授予审核工作中,优先支持计划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高校。
鼓励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额内重点支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
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的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相关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
对计划实施高校承担的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优先纳入国培计划。
各地应对计划实施高校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在办学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
各地各有关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教育部
2014年8月18日。